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放低过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区域差异;资金使用
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业所承受的风险,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对农业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我国自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地区间财政支出和服务呈现相当大的不平衡性,各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差距也以较快的速度拉开,这种差距不仅反映在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与力度上,也反映在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与效率上。现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全国整体或某省财政支农状况进行分析,鲜有文献从地方财政的角度对我国区域财政支农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拟对分税制改革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差异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区域差异的形成进行解释,以寻求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协调增长的财政支农政策路径选择。
一、地方财政支农规模区域差异
财政支农支出也即财政农业支出,从统计口径上讲,财政农业支出通常有大、中、小口径之分。小口径仅仅限于财政用于纯农业方面的支出,具体包括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这也是各级财政落实《农业法》的口径。在小口径的基础上加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以及农村救济费,就构成了中口径计算的农业财政支出。大口径的财政农业支出即当前的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支出范围,包括了农村教育卫生支出、农村基层政权的转移支付等。基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故选择小口径范围进行分析。本文采用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净额及其增长速度来对比分析区域财政支农规模。
(一)各地农业支出总额与增长速度比较
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无论是财政支农总额,还是按乡村人口平均的人均财政支农总额都呈现增长态势,财政支农总额从1995年到2006年分别增长了4.9倍、5.24倍与5.30倍。从区域差异来看,财政支农总额呈东、西、中递减。人均财政支农支出也呈类似分布,东部地区人均财政支农支出稳步增长,只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人均财政支农支出于2002年开始超过东部地区,但表现出不稳定性。中部地区无论从总额还是人均总额来看,都要低于东部与西部地区,中部农业经济塌陷的财政原因由此可见一斑。从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长速度来看,东部地区增长速度最为稳定,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2003-2005年间,2003年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负增长,2004年财政支出巨幅增长,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66.76%和95.05%,但2005年又大幅回落,西部地区甚至负增长。这说明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增长缺乏计划性和长期规划,随意性强,没有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
(二)各地农业支出净额与增长速度的比较
支出净额是指财政农业支出总额与财政从农业得到的收入(主要指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之间的差额,由于它考虑了政府对农业的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农业的实际支持程度。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以后,财政支农净额与人均净额都高速增长,二者皆于2000年超过并大幅拉大了与东中部尤其是东部的差距。中部地区财政支农净额与人均净额也于2002年超过并拉开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究其原因,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净额的增长除了因受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影响增加了财政支农总量外,更主要是受国家农业税政策调整的影响,与东部地区农业各税依然较稳定增长相反,中西部地区农业各税从1998年就开始出现负增长。其中2003年比较特殊,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总额下降的同时农业各税反而大幅增加,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总额分别下降了4.56%、9.06%,但农业各税收入却在2002年飙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增长了10.67%、14.84%,这必然导致2003年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净额较大幅度的减少。这表明区域财政支农支出净额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要远远大于总额的波动幅度。这是由于它不但受支出总额的影响,也受农业税收的影响。这种对农业支出的大幅起落,肯定是不利于农业稳定发展的。
(三)财政支农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比较
我国《农业法》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这里将我国区域财政农业支出总额的环比增长速度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环比增长速度进行比较,以反映区域财政农业支出政策的倾斜程度和法律保障程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各期的数据进行计算,从1996年至2006年11年间,东中西部地区仅分别有3年、5年和4年的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长速度超过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由此可见,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稳定增长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农业法》中有关政府对农业投入的条款实施并不到位,而且这种情况在东部经济发展地区更为严重。从年均增长速度来看,中西部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导向下财政支农状况有很大改善。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讲,中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总额低下的原因之一在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二、地方财政支农力度区域差异
尽管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绝对规模在不断扩大,但财政支农总额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却呈下降走势。区域对比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和净额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东部地区要高。但评价地方财政支农力度是否合适还应该综合考虑农业在当地经济中所占比重。本文采用财政农业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以及财政农业支出份额与农业GDP份额的比值这两个指标来衡量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力度。
(一)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占农业GDP的比重
由图1可见,与财政支农支出总额占财政支出总额比重的下降走势相反,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总额占农业GDP的比重都呈上升趋势。但这一时期财政农业支出占农业GDP比重的上升并不全是由于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加的结果,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业GDP增长缓慢导致的。其中在1997年至2003年间,除西部地区2003年农业GDP环比增长速度达到10.55%外,东中西部地区基本上都低于5.5%,尤其是中西部地区1999年农业GDP分别比上年下降了4.38%和2.01%,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从区域比较来看,西部地区为一比重最高,而中部地区这一比重最低,这说明中部地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二)财政农业支出份额与农业GDP份额的比值
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份额与全部GDP中农业份额的比值高低,反映了财政支农份额变化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相对重要性变化之间的关系。由图2可知,尽管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下降,但由于GDP中农业份额也呈波动性下降走势,两者的比值并没有下降,反而呈波动性上升。由此说明,我国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程度并没有出现实质性下降。从区域比较来看,东部地区这一指标要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比值最高且呈稳步提高的趋势,这也反映东部地区财政支农总额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所以较低,原因之一在于农业GDP所占份额较低。
三、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区域差异
财政农业支出的项目结构直接决定了支出资金对农业领域中不同公共需求的满足程度。如前所述,本文采用小统计口径分析地方财政支农支出。《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后对各地区财政支农支出的项目进行了调整,之前分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2003年后调整为农业支出、林业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统计项目不一样了,但加总的总额是一致的。东中西部地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占财政农业支出总额的比重都偏高,2002年以前东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最高曾分别达到47%、68%与72%,其中中西部地区要高于东部地区。在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中,绝大多数属于非生产性支出,其中由于机构膨胀、行政经费支出刚性等原因,用于农业事业单位人员机构经费比重大,且增长速度很快,而农业发展以及为农业事业发展提供保护和服务的农业专项经费支出比重较小,且增长速度缓慢。因此,事业费支出比重偏高必然削弱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需要说明的是,2003年以后因为《中国统计年鉴》对各地区财政支农支出的统计项目进行了调整、以及县乡精减机构和人员,这一比例在三大区域都大幅下降,西部、中部地区的下降幅度要超过东部地区,这表明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有所优化。
四、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效率区域差异
在我国现阶段鉴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财政支农支出水平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度地提高,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就更为重要。下面用地方财政农业支出与其所获得的经济成果之比来比较分析我国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区域使用效率。
(一)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的区域产出效率分析
从理论上讲,农业产出增长是各种投入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无法分清不同渠道资金投入作用的大小。因此,分析时只考虑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作用。财政农业支出的产出效率是指每一元财政农业支出所对应的农业增加值的数额。东中西部地区农业增加值与财政农业支出资金总额的比值不断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后,大幅度增加了水利方面等的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而这方面的支出金额较大、周期较长,主要具有长期的生态环境效益,对产出的影响时滞较长,短期内经济效益难以显现,导致对农业增加值的贡献较小。从区域对比来看,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的产出效率最低,中部地区最高,因此,在加大西部财政支农力度的同时要重视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二)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的区域产出弹性分析
财政支农资金的产出弹性是指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长1%,所引起的农业GDP增长的百分比。一般用产出弹性系数来表示产出弹性大小,产出弹性系数是农业GDP增长速度与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长速度之比。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产出弹性系数越大,表明财政农业支出增长带来的农业GDP增长速度越快,财政支农支出效益就越好;相反就越差。尽管现实生活中资金投入是农业GDP增长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财政农业支出也仅仅是农业发展资本来源的一部分,换言之,农业GDP增长不完全是财政农业支出增长引起的,不可以用短期内产出弹性系数的变化直接说明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GDP的影响。但是通过观察产出弹性系数连续多年的变化,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干扰,较为客观地反映财政农业支出的效益状况。
计算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GDP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财政农业支出总额的增长速度,二者的比值除个别年份外均小于1,表明财政对农业投入增加一元钱,却不能获得高于一元的增加值回报,财政农业支出的经济效率不高。区域对比表明东部地区这一状况要略好于中西部地区。从波动幅度而言,中西部地区财政农业支出的产出弹性系数的波动幅度较东部地区要大,尤其是中部地区,波动幅度最大。中部地区1999年因农业GDP负增长而使财政农业支出的产出弹性系数达到最低比值-5.48,2005年则因财政支农总额增幅减缓,以及农业GDP因国家对粮食实施补贴刺激了粮食生产导致农业GDP增幅较大而使这一比值达到最大值1.84。这种不稳定也说明了农业GDP的增幅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五、结论性评价
本文在大量查阅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区域财政支农支出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
其一,从财政支农支出总量来说,东部地区财政支农总额与人均总额都是最高的,但因农业各税收入也高,所以财政支农支出净额相较中西部地区反而要低,而且在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后比较差距更大;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总额与财政收入总额增长速度的比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执行《农业法》的效果均不理想,其中尤以东部地区为甚。
其二,就财政农业支出力度而言,尽管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总额与净额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东部地区要高,但因为农业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考虑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相对地位,中西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财政支农的力度反而较东部地区要低。
其三,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结构不尽合理。这主要表现在各项事业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偏高。根据李焕彰,钱忠好(2004)两位学者对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的计量分析结果,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项目中事业费的边际产出效应最差。事业费过高必然削弱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为此,要控制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的增长速度,尤其是严格控制人员机构经费的增长速度。
其四,财政农业支出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产出效率呈中东西递减分布,三大地区均不断下降,产出弹性系数普遍不高且波动幅度较大,相较而言,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最低。为此,在增加财政支农投入的同时应加强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尤其是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建立并严格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与考核制度,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魏朗.财政支农支出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6(4):111-117.
1、苏打粉在清除锅底的污渍非常有效,可以有效地清除锅底的污渍。而使用苏打粉去清理锅底,方法也是非常简单的。
2、首先我们需要使用苏打粉用水充分稀释,然后把锅放入带有苏打粉的水里,浸泡差不多有一夜,隔天就会发现锅底上黑漆漆的地方消失得差不多,最后再使用抹布把它给擦拭一下,使用清水冲洗就可以了。
(来源:文章屋网 )
我们向同学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现在就来写一写。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如果不想写去过的地方,写想去的地方也可以。
【习作指导】
小朋友,你一定去过好多地方,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带你远游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草原森林、海滨小岛……同伴和你玩过家乡的山涧小溪、果园田野、竹林菜园、高楼大厦……你心里还想着去好多地方。这些地方都是这次作文的材料,你只要从中选一处美丽好玩的还使你流连忘返的地方来写,一定能把这次作文写好。
作文时,你如果还能注意以下几点,那么,你写的地方就能更吸引读者。
首先,要抓住所选地方景物的特点。景物的特点就是这一景物与其他景物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点,就是同样的景物在不同的时节和地点,特点也是不同的。比如花坛里的花不同,特点也不同――月季艳丽多姿,桂花十里飘香;又如不同地方的水,特点也不同――海水波涛汹涌,湖水波光粼粼;还有不同时节的风,特点也不同――春风和煦,夏风炽热,秋风萧萧,冬风凛冽,这些就是特点。
要发现所选地方景物的特点,你就得细心观察,用心体会――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看看、听听、闻闻、摸摸、走走、问问,从形态、质地、大小、颜色、声音、气味等方面去认识景物,发现景物与众不同的、特有的东西。这样,作文时才能鲜明、准确地写出不同景物的特点,才能让笔下的“地方”避免一般化,让读者感兴趣。
关键词:沿海地区;房地产;贸易
(一)大量土地非法闲置
许多开发商买下土地,是不是为了盖房子,但是一年左右,如土地增值。为了避免土地部门的检查也有许多技巧。例如,一些开发商在土地部门相关负责人检查,标志性建筑。当检查人继续闲置,为了逃避国家政策的制约。的责任,小业主另一些开发商,说是由于其他业主反映房屋发展挡光问题和反对建设,开发商将借口推迟项目建设。一些开发商将土地分成许多批次,批量开发。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些地区可以一次完成,开发商不可分为3个时期,以及后来的价格较高。这种行为使开发商的利润大幅增加,与人民利益受损。更甚的是,一些开发商很长时间没有启动,如出售给其他人的土地升值,将闲置土地的责任到人,接受下一个。通过上面的行为可以看出,在大脑的开发商,寻找所有的方式逃脱惩罚的发育延迟。
在国家土地政策也存在一些漏洞,推迟了全国土地开发,将受到惩罚,要督促发展商不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然而,开发商都算作一个帐户,比较土地收益和罚款的球队更多的囤积,如果更多的利润,那么我认为开发商宁愿支付罚款。在这种方式中,细而成为开发商只是方式违反政策的国家主义部门工作。
(二)拆迁补偿缺乏统一标准
第一个是获得的补偿和安置的第一个人是不一致的。由于补偿价格的心理预期每个人是不同的,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同,所以对待的态度也是千差万别。有些人认为这是为了改善住房条件,有些人会认为是增加经济负担,甚至没有钱去租现象。新建成的房子快一年:三,五年,所以这一部分人选择不动,直到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补偿。所以在移动的人而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也造成了人们的心理不平衡。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选择方法可以拖放,这增加了拆迁工作,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促成了指甲,指甲出现被称为,和刚才所说的情况很相似其实不然。最低要求是不向前钉为满足温饱,但不高于实际的房地产市场价值的价格,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阻碍进步的。他们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信口开河,漫天要价。而开发商由于施工进度的限制,最后不得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开发成本大大增加。这种增长将房子去。原则上,政府是一个强制性的最小功率,但由于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的恐惧,不要轻易使用。毕竟,事故将导致在拆迁过程中的社会动荡,发展不利于和平与稳定。因此,拆除,政府只能审慎的监管,但不能过度干预。
其次,赔偿数额是不合理的。由于住房市场评估机制的太少,目前的市场价值,而不是行业竞争的形成。没有对促进我国的评价机制,竞争机制还不规范。所以他们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评价结果直接与人相关的利益。也就是说没有评估机构会影响质量的专业评估,这样的权利和利益的拆迁不能保证基本。但是,拆迁单位的拆迁工作人员的态度和专业水平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的作用,微笑会让人感到受尊重,良好的沟通技巧使人们在遇到更多的理解问题。
(三)房地产开发缺乏科学性
在城市中心的房地产资源已经枯竭,开发商会走动的城市。在沿海地区,吸引周围的居住是因为其方便的交通拥挤的房地产行业,更是一个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依山傍水的生活环境是人们所向往的。然而,近年来,由于住房是由开发商的利益,也逐渐开始移动市场的需求,在山上进入森林。山是高耸的,宏伟的,必须在船头的机械和设备现代化的前面,但最终还是我们自己的损失。近年来,中国一直倡导植树造林,现在他已经摧毁了他们的。美丽的海滨城市的改变,它将失去这个建筑的意义。
失败并不局限于,在沿海植被原房地产开发已被破坏。植被是防止植物入侵,已基本失去功能。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普遍的生活污水排入大海。生态环境的水域也能成为巨大的破坏。那些吸引开发商,投资者,游客自然优势的构建是一个小小的死亡,当自然灾害来袭,损坏或我们人类。因此,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面临。
(四)房地产开发供需不对称
普通人只能买得起一些常见的经适房。但开发商更喜欢建一些高档商品房、别墅。因为这些地区将利润丰厚的利润点。地方政府有时让建筑高级住宅开发商,这主要是由于政府支付这些开发商建造这些房屋的土地使用费很高,逐渐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是非常可观的收入,并建立房地产行业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房地产税的商业使用比一般的经济适用的税收高自然,这就是为什么地方政府没有阻止一个理由而鼓励开发商。但是,这种方式将无法满足低收入者住房需求,导致房地产市场供需失衡。和土地面积的城市中心区很小,所以住房的供应越来越有限公司。市场研究告诉我们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当然,不仅与普通市民的需求,这是虚假的需求很大一部分。包括投资需求,投机性需求和非理性预期。非理性预期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人们担心价格继续上涨,那么早去买房子,从而更刺激了房价上涨。像海岸的这些地区,由于其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经济的快速发展,最重要的是便利的交通方便,接触。因此,对房屋的需求并不局限于当地居民已经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消费者群体,使有限的资源将无法满足无限的需求。
(五)法律层面保障力弱
国内开发商为了筹集资金,往往会选择卖出一定比例的期房来获得建筑房屋的后续资金。开发商一般会用低廉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购房,但是所谓的期房即是还没有建筑好预计在以后的一段时间才能交房。这就为投资买房者买房带来了风险。
首先,由于投资者看到的仅仅是图纸而非现实的房屋,所以肯定会跟心里预期的效果有差别。
一、我国内地和我国香港地区房地产调控的差异
(一)土地政策比较
我国香港地区地少人多,总面积只有1078平方千米,其中可供开发的土地仅占总面积的20%。然而,由于我国香港地区采取了灵活有效的土地供应机制,不仅使其居民生活环境良好,也提供了可观的财政收入,而且也使我国香港地区一直保持着亚太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
我国香港地区的土地供应主要依靠开发非城市用地、填海造地等新增城市用地和通过市区重新规划建设、改变土地用途等提高原有土地使用效率两个途径实现。每年11月,我国香港地区土地供应委员会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评估下一年土地使用情况,草拟下一年批地计划书,并于每年四五月份落实批地计划,并向社会公布,通过拍卖、招标、私人协议和临时租约四种形势向开发商批租土地。由于我国香港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土地竞价市场机制,地价基本由市场供求来决定,政府通过制定长、中、短期的土地批租计划,可有效调控土地供应量,调节土地价格,防止土地价格剧烈波动。
在我国内地,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后,土地使用从无偿使用制度变为有偿使用制度。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土地集约化使用,有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更为政府财政收入提供了保障。然而近些年来,内地土地制度在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的价格没有按照市场供求来决定,市场价格不合理,一些地区出让土地中征地费不到地价的10%;此外,以市场供求调节的出让方式(如公开拍卖和招标)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协议方式并存的“双轨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
(二)保障性住房政策比较
我国香港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就开始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经过50多年的发展,香港保障性住房政策已经从完全的福利性质过渡到鼓励有计划的自置居所,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香港的保障性住房政策配合上灵活的财政政策,如以拍卖土地所得的巨额收入资助保障性住房等,有效的缓解了香港社会的住房矛盾,对维持社会稳定,缩小贫富差距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在我国内地,从国务院1991年出台并实施保障性住房政策以来,政府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力度,并及时出台《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以图改善民生,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但是,由于复杂的国情和政策实施时间段等因素,保障性住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1.公租房、廉租房占比较低,经济适用房占比较高且只售不租,使一部分中低收入者难于购买经济适用房。2.价格和面积失控。3.缺乏有效监管,使一部分非中低收入群体通过弄虚作假获得保障性住房。4.财政资金不足以及开发商的逐利性造成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不足。
(三)金融政策比较
香港房地产金融政策的主要特点是通过1997年成立的香港证券按揭公司,将地产商、银行、居民联系成一个紧密的体系,有效的防止了因抵押贷款规模扩大而带来的风险。抵押贷款证券化后,通过担保机构担保和信用评级机构评级后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这种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政策为贷款银行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提高了住房资金的配置效率,分散了贷款银行的经营风险。此外,香港政府还创新的将抵押贷款和寿险联合运营的机制解决了资金来源与运用期限不匹配的问题。香港政府通过为中低收入者提供担保,降低中低收入者贷款首付比例,刺激了中低收入者的贷款需求。
在我国内地,由于房地产金融政策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1.银行房地产贷款规模小,占整体信贷规模比例不足10%。2.金融工具创新能力差,缺乏资产证券化的专业人员和政策环境。
(四)物业管理政策比较
我国香港地区在物业管理方面制订了《建筑物管理条例》,按照条例要求,政府鼓励并组织业主组成业主立案法团,共同参与、共同经营、共同管理。法团的责任是代表业主执行有关走廊、楼梯、电梯、小区卫生等公用部分的控制、管理及行政事宜。业主通过业主大会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代表法团执行权力。香港政府还通过下属的廉政公署、民政事务总署及香港会计师分会根据《条例》规定,联合协助法团管理物业的财务。此外政府还协助解决物业纠纷,比如物业出现问题,政府可以主持召开业主大会或重新选举业主委员会。为使香港市民能安居乐业,政府的民政事务总署非常重视大厦管理,在香港各区的民政事务处设立大厦管理联络小组和法团保持联络。
在我国内地,虽然房改后物业水平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大部分楼房物业还有待完善。一是物业覆盖面积低,物业整体上现代化水平偏低。二是缺乏有效的约束制度,物业管理公司作为开发商的附属品,缺乏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积极性不强。三是政府在推动物业发展上有所偏差,管理部门混乱,造成管理低效。
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