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翠鸟课文

翠鸟课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翠鸟课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翠鸟课文

翠鸟课文范文第1篇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引导小学生借助插图理解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中要自然地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引用的时机要适当。在学生阅读遇到困难时,可以借助形象直观的插图来理解课文的内容。

比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翠鸟》一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这样写的:“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尽管作者对翠鸟刻画得细致入微,但仅凭这些文字,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真实可感的画面。因为我们的小学生多数没见过翠鸟,对翠鸟是什么样的,头脑里几乎没有任何概念。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看图,学生只看上一眼,就把翠鸟的形象记在心中了,这种形象具有真实性。学生在很多年后,都会把关于翠鸟的图画牢记于心,不管学生在现实中是否见过翠鸟,学生再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这种图文对照的学习方法,是十分难得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看了图画,看到了翠鸟各个部位的颜色,有了具体的感受,小学生对“鲜艳”就有了确切的认识,这比查字典获得的信息更形象。同样,看图以后,很容易就理解了“橄榄色”“翠绿色”“赤褐色”,各种颜色,小学生一看就记在了心中,这种认识,直观准确,印象深刻。这段话,写翠鸟“小巧玲珑”,眼睛“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看过图画,翠鸟大小如何,眼睛什么样,一切就都有了全面的认识。尤其是翠鸟的嘴巴,只说“又尖又长”,只是一种模糊的印象,究竟多么尖多么长,看过插图,那种认识,不需要借助数据,就心知肚明啦!

(2)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要巧妙,自然提示,点到为止,要重在培养学生对图画的整体感知能力,要引导学生把图画转化成语言文字,和课文生发联系。

比如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一文,小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开阔眼界,小学生好奇心强,更喜欢去阅读。文中写道:“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读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下面的图画,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解释,小学生就懂得了什么是搭石,以及搭石的用处。

当然,老师可以适时点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比如,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起学生的重视:搭石为什么要在秋天搭建?为什么要选择平整方正的石头?搭石间的距离为什么选在二尺左右?学生结合图画,自然就明白了,秋季降雨少了,溪水变浅,石头可以露出水面,才能做搭石,秋季天气转凉,也不再适合光脚涉水,自然要做搭石路了。只有选取平整方正的石头,放到水里才牢稳,人走在搭石路上才稳妥,不至于摇来晃去。搭石之间距离二尺,符合一般成年人的步幅,不仅便于行走,走起来轻松自在,也不至于落水。

让小学生观察图画后,可以引导他们展开想象,鼓励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叙述怎样铺搭石路,并生发联想,叙述搭石路的作用,以及人们走在搭石路上的场景。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话和课文的语言进行对照,对涵养学生语言,理解课文内容都有好处。

(3)有的课文有多幅图画,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进行对比,找出差别,找出关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字内容。

比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翠鸟》一文,前后共两幅图画,第一幅是翠鸟在芦苇上停歇的场景,第二幅是翠鸟捕鱼的场面。两幅图画前后关联,遥相呼应,就像电视的镜头一样,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第一个镜头,作者捕捉的一个静态场景,一只翠鸟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紧苇秆,作者把一只静态的翠鸟描摹得活灵活现,使读者对翠鸟的外形有了了解。

第二个镜头,作者捕捉的是一个动态场面,一只翠鸟从悬崖峭壁上飞下来,倾斜着身子,直盯着水面,小鱼游出了水面,在水面上荡起了朵朵涟漪。

两个场面,一静一动,两相补充,给读者的印象更鲜明,更深刻,更全面。

再有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少年闰土》,第一幅图描写的是闰土看瓜刺猹的场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月夜海边的瓜地上,种着一眼望不到边的碧绿的西瓜,一个南国少年,手拿一柄钢叉,正向一匹猹刺去。一时间,一个头脑灵活、行动机敏的少年矗立在我们面前了。

第二幅图是作者和闰土谈话的场面。文中写道:“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闰土侃侃而谈,和作者讲捕鸟、捡贝壳、看跳鱼……讲得有声有色,趣味横生。作者听得如痴如醉,充满了无限的趣味。闰土这个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的少年是作者最佩服的啦!

翠鸟课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设意境 ;激感; 启发想像 ;强化多媒体的引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积极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感官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学习上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创设意境,以景激发学生感情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最有力的因素,电教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使用电教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会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使感知过程变得活灵活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荷花》一文时,我借助录像让学生欣赏作者对荷花的静态描写。录像的最大特点是画面连续,层次清楚,形象直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可根据教学需要暂时定格,让学生尽情欣赏。为了突出课文重点,我把第一次定格在荷花的姿态上,让学生欣赏初开、全开、未开荷花的不同姿态,让学生明白作者把荷花 “可以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的道理,并进一步理解“一池荷花”的静态美;第二次我把它定格在“一阵风吹来”时“满池荷花翩翩起舞”处,加上我的穿插点拨,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作者“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并跟着一起舞蹈的情感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满池荷花实在太美了”!全文的教学难点会不攻自破。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词,而且能感受到荷花霓裳飘忽的动态的柔美及亭亭玉立的静态的庄重美,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运用多媒体提供的情景进行阅读教学,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我需要的学习。

二、激感,以情促进学生思考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中的字、词、句、段,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都不是很到位的,尤其那些离学生生活较远的人、物、事等,但运用多媒体教学,拉近了课文与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更直观更具体地看到眼前栩栩如生的画面,听了声情并茂的录音,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的重点。如在教学《翠鸟》一文中,其中有一段描写翠鸟捕鱼过程的一段话:“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我们的学生没有见过翠鸟,对翠鸟捕鱼的情景更是陌生,对翠鸟“蹬开”、“像箭一样”、“贴着水面飞走”一系列动作只能是一个抽象理解。只能从读、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翠鸟捕鱼时的动作快,但在教学中我用多媒体课件把翠鸟捕鱼过程制作成视频,以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学生眼前一亮,看到一只活的翠鸟捕鱼的整个过程,更深体验了翠鸟“蹬开”、“像箭一样”、“贴着水面飞走”的描写,学生由视觉、听觉真切感受到翠鸟捕鱼动作如此迅速、敏捷,激发了学生对翠鸟的热爱。

三、启发想像,静中思动

想像,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

教《惊弓之鸟》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更羸‘射’鸟”的投影片后思考:“图上画的是更羸拉弦前,还是拉弦后?”学生据图联想,静中思动,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有的说:“我看到更羸的手放到背后,大雁落下来了,就说明已拉过弦了。”有的说:“大王在摸摸胡须,好像感到惊奇,卫兵的脸上露出了赞叹的神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更羸已拉过弦了。”我又问:“你若是图中的一个卫兵,看到更羸只拉弓不射箭而把大雁射下来,你当时会怎样?我又让几个同学进行表演。表演后,学生发表意见:演更羸的同学很自信,很老练,有点射箭能力的样子,但‘更羸’的神情不太好,太骄傲了点,课文中的更羸比较谦虚,书上有这样几句话:‘我可以试试。’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说明更羸有了本领不得意,不骄傲。”这里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四、强化多媒体的引导,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翠鸟课文范文第3篇

【教学设计一】

师(读课题之后):谁知道,为什么给这种鸟取名为“翠鸟”?

生:从图中可以看出,它身上的羽毛是绿色的。

生:课文里也说翠鸟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翠绿色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外衣。

师:是的,这些颜色都是绿色。这个“翠”字,还给人以清新、鲜亮的感觉。现在请小朋友读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生自由朗读全文)

【教学设计二】

师(读课题之后):人们为什么叫这种鸟为“翠鸟”?“翠”是什么意思?

生:翠是绿的意思。它的羽毛是绿色的。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读)“头上的羽毛像……背上的羽毛像……”,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翠鸟头上和背上的羽毛都是绿色的。

师:你预习得真好,读书时认真思考了。那我想问,既然翠是绿的意思,为什么我们不叫它“绿鸟”呢?(笑声,学生一时说不出来)

师:你们见过柳树和竹子吗?它们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

生:绿色的。

师:为什么杜甫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不说“绿柳”?为什么人们称竹子为“翠竹”,不说是“绿竹”?想想它们的样子。

生:因为竹叶和柳叶都有点亮闪闪的,像翡翠。

师:你见过翡翠?这是个笼统的说法。翡翠是一种很硬的玉,绿色的叫翠。

生:我见过的就是这种玉,亮闪闪的。

师:有意思!这叫见多识广。柳叶、竹叶绿得很鲜亮;同样,翠鸟的羽毛也很鲜艳,有点亮闪闪的,很讨人喜欢,所以人们叫它翠鸟,对吗?

生:是。书上有句话也说“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师:翠鸟的羽毛以及柳树、竹子等植物的叶子的那种绿很鲜艳,让人们看了很舒服,所以我们又选用了一个“翠”字来形容它――一起再把课题读一遍吧。(生齐读)

师:多美的名字啊,小朋友们读得多动听呀!

【分析】

这两个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是一样的,都是教课文题目“翠鸟”为什么叫“翠”鸟,并辨析“翠”与“绿”。但由于提问的方法与深度不同,教学效果也迥异。

在第一个设计中,教师正面提问,学生回答也正确,然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翠”给人清新、鲜亮的感觉。这样完成了对“翠”与“绿”两个字的辨析。这一教学过程简短,提问简单,学生对“翠”“绿”两字的辨析也没能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翠鸟课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导”;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的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一种“导”的艺术。下面笔者列举几种“导”常用的方式。

一、引设式利“导”

教学中让学生自读自悟固然重要,但学校中教学时间有限,且学生基础和能力各不相同,一味地让学生自读,不可能让多数学生马上有所感悟。因此,教师应用引设式利“导”为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方向,让学生读有目的,思有方向,不至于走许多弯路。当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

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教师请同学们读课题后,找一找课题中哪一个是重点词?同学们都找了“富饶”这个词,在同学们读全文之前,教师又请大家带着“富饶”自读这个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收获?这时,教师引设式的利“导”,给学生们的自读自悟指明了方向,学生读完后,收获不少:有的明白了“富饶”一词的意思;有的找出了表现西沙群岛“富饶”的词、句;还有的能体会出这篇课文是围绕西沙群岛物产丰富来写的,所以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的“导”,学生自读自悟的方向明确,使学生的思维直奔主题,课堂效率高。

二、迂回式诱“导”

当学生的思维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会产生两种情况:其一形成思维定势;其二广开思路。是让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还是让学生的思维广开思路,其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一个狭窄的空间时,教师以“还有不同的理解吗?”“谁的意见和他的意见不同?”“还可以怎么想?”等等言语来引导、激发学生拓开思路、多角度想问题。如在《翠鸟》的教学中,学生体会“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杆上了。”一句时,一开始学生只体会到翠鸟飞得快这一点,就别无他解了,教师此时引导学生“再读读此句,还有不同的体会吗?”一句及简单的“导”,使学生的思路大大拓开,纷纷体会到“翠鸟鸣叫的声音很好听”、“翠鸟的动作不仅快,而且很轻”、“翠鸟唱歌一定很好听”、“翠鸟的动作轻是怕把小鱼吓跑了”、“翠鸟飞的速度十分快,我们眨眼得要一秒钟,眼还没眨完,它就飞到苇杆上了,还不到一秒钟”。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中逐渐开阔起来。

三、解惑式疏“导”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不断趋向成熟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体验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趋向成熟,而教师则是将学生的思维由表象思维引向深入的引路人,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体会语言文字的美,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解几个词的意思,一句话的意思上。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这种表象思维上时,教师应利用解惑式的疏“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以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成熟。

如老舍先生《养花》一文,主要写的是养花的过程和养花的乐趣,而在课文的倒数第二段,却写了在下雨时,邻家的墙倒了,砸死一百多棵菊秧,全家人几天没有笑容的事。很多学生对作者这样的写法很不理解。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这样写是符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的,不管是喜还是忧,是笑还是泪,作者都看作是养花乐趣不可少的部分。这样写时,同时反衬出作者对花的喜爱。至此,学生理解了这一教学难点。

四、启迪式暗“导”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想象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潜在空间,也是理解感悟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阅读中,教师要运用启迪式的暗“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教师问了这么一句:“青蛙跳出井口了吗?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顿时沸腾起来,想象出了许多不同的,甚至离奇的小故事。这种启迪式的暗“导”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将学生想象思维的闸门一下打开。可见教师“导”的妙处所在。

五、点拨式指“导”

发现、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得更牢,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何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呢?教师点拨的指“导”,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板书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思考方向,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发现、去探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通过研读的过程,逐步学会如何读书和思考的方法。这些,都是在教师的“导”中逐渐习得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的着力点不在于让学生获得和教师同样的见解,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在研读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和思考。

翠鸟课文范文第5篇

一、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课堂上创造性地说话

能流利地说话,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前提。现代课堂教学论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以教材为凭借,抓好词、句、段、篇,并充分利用课文空白、课文特点等,创造性地练说,即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重点词语,包括关联词,指导学生说。如《《翠鸟》一课,第一自然段写了翠鸟的外形。学完课文后我提问道:“文中是按什么顺序写翠鸟的外形的?谁能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句话?”学生们俯首沉思,我又启发性地说:“课文首先写了翠鸟的什么?然后写什么?”我话未说完,学生就纷纷举起了手。一位学生站起来声音洪亮地答道:“作者首先写了翠鸟的小爪;然后写翠鸟的羽毛;最后写翠鸟的眼睛和嘴。”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既掌握了课文内容,又练习了说话。这就是挖掘教材,大胆放手地让学生创说。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更主动自觉地感悟语言、吸收语言和运用语言。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因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读,读了就讲。这既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提高。

二、从实物入手,让学生直观实物

一次作文课上,我拿了个大苹果问学生:“老师手上拿着什么东西?”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大苹果。”我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写写这个大苹果,好吗?”学生们不悦道:“这有什么好写的,不就是一个苹果吗?”我瞪大眼睛问道:“果真是这样吗?”有的学生不好意思的在那里抓抓头发。“你们看一下,”我说,“这个苹果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圆圆的。”“颜色呢?”有人说是红红的,有人说有点红又有点黄。“到底是什么颜色呢?”学生们说两种颜色都有。我启发性地说:“什么颜色里透着什么颜色?”有人大声说:“红里透黄。”“有多大?”“比我家的小灯笼还大?”“你家的灯笼有多大呢?谁见过他家的灯笼?”大家都在摇头。这时,我一手握紧拳头,一手高举苹果,让苹果与拳头轻轻一碰,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这个苹果比老师的拳头还要大。”一个抽象的事物就这样被一般化了。接着,我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闻苹果的气味。“淡淡的清香。”学生们回答。“你们想吃这个苹果吗?”有人说:“老师,我看到你拿着苹果走进教室,口水都流出来了。”大家哄堂大笑。我从口袋里又拿出一个又青又小的苹果,放到他手中:“给你吃。”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要,不要,那么小,谁稀罕。”由此,我引导学生在习作中也应学会审美。同时,我还告诉学生:习作中应反映好的思想、好的品质,选择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为了让学生把苹果的味道写具体,我把苹果切成三十五片,给每个学生一小片尝一尝,他们吃后舔着嘴唇说:“又脆又香又甜。”我说:“瞧,这回轮到老师流口水了。”学生们都笑弯了腰。这样的课堂,既营造了一个活跃的气氛,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三、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年级的小学生,接触的事物少,知识面窄,于是,我利用教材来开拓他们的想象力。如教学《艰苦的岁月》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二十年后,想做什么?”有人说:“到那时,我是一个将军,率领百万大军去打日本。”有人说:“回到家中,白天种地,晚上坐在树下纳凉,给孩子们讲故事……”学生们各有各的理想。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假如我是小,二十年后回到家乡,我要当一名教师。春天,带领学生出去观察最美妙的黎明,瞭望东方泛着鱼肚白的天空,看那紫红紫红的彩云;夏天,带领学生观赏神秘的夜晚,看无数萤火虫翩翩起舞;秋天,带着学生欣赏迷人的黄昏,观看鸟雀归巢,大雁比翼联飞;冬天,带领学生在遍地铺满白雪的地面上滑冰、堆雪人、掷雪球……”我情不自禁的为这位学生鼓起掌来。此时,学生们精神抖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们纷纷举手,都想把自己的理想说出来。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假如我是那位小,长大以后,我回到自己的城市,当一名英明的市长,带领工程师们盖上一幢幢新楼房,最漂亮、最宽敞的房子让模范教师住上。让老师在明亮的大房间里,为未来的世纪精心塑像;让同学们在宽敞的房间里,高谈阔论、放声歌唱……接着,我带领工人们在城市的路旁植树种花,让树木把整座城市浓阴覆盖,让空气里充满绿色的芳香。对啦,我还要亲自走上市场,看看小菜的花样、品种齐不齐全,看看民警有没有训斥老大娘,看看售货员姐姐是不是又在聊天,把急于买东西的顾客冷落在一旁……”多么美好的愿望啊!由此可见,只要教师耐心引导,勇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感情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