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梅花的古诗全首

关于梅花的古诗全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梅花的古诗全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梅花的古诗全首

关于梅花的古诗全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名胜;文化艺术;翻译

名胜是指有人文古迹或优美风景的地方。《北齐书•韩晋明传》有云:“朝庭处之贵要之地,必以疾辞。告人云:‘废人饮美酒,对名胜,安能作刀笔吏返披故纸乎?’”名胜包括自然风景名胜和人文风景名胜,二者互为补充,互为依托。如杭州,素以风景美丽而著称,历来是人们游憩吟咏之地。但使她真正闻名于世的,是白居易、苏轼和柳永等诗词名家的几百首诗词引起的效应。若不是白居易在钱塘湖吟唱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若不是苏轼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人们怎会对它趋之若鹜,西湖娇美的面容也不可能如此深入人心,使其成为美丽纯洁的化身。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古诗词曲翻译的艺术,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秀美、灵动的世界。

(一)自然风景名胜

从古到今,自然风光历来都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在他们笔下,那些能使人身心愉悦,视觉、听觉、感觉、触觉上都得到极大满足和震撼的事物往往焕发着勃勃生机和无限魅力。例如杜甫在《绝句》中用素笔勾勒出的那个静怡、纯洁、空灵的雪白世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马致远笔下充满凄凉,萧瑟韵味的日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张志和《渔歌子》中呈现的雨景之朦胧美:“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更有王维诗歌世界中大自然的静态美:“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翻译此类诗歌时,我们往往采用以下翻译方法展现其文化艺术:

1.“塑形”法

云雾给人的影响总是虚无缥缈、行踪不定的。因为它形态万千:“静如练,动如烟,轻如絮,阔如海,白如棉”;诗歌有着“溢出它自身的东西”,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译者,仅仅译出一首诗歌字面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那只是一座冰山的水上部分,他还应该关注冰山的水下部分,那儿同样精彩,同样值得关注。①诗歌不同于小说等其他文体,其语言讲求凝练,篇幅简短,其物象的形态(形象)主要是通过优美的意境来体现,有待读者和译者通过自己对美的理解和领悟在脑海中对其万千形态进行重新描述和塑造,真正挖掘出“冰山在水中的美。”请看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眼前的庐山瀑布此时正在喷涌而出。那水流垂直地飞落下来,迅猛,疾捷,山崖之高,流水之长,足足有三千尺再看庐山的顶峰,又被云朵包围着。原诗中隐化了云雾的形态,只是给出染上了一抹紫色,但这紫色的烟雾是从香炉似的山顶上升起的,它是以何种姿态徐徐地飘向碧蓝的天空的呢?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是译者在翻译时用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诠释了紫烟升空的姿态,带给人们无尽的美感。请看译文: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incense-like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down from the blue sky. ②

译者将“紫烟”译为“incense-like cloud”,形象地译出云雾飘向空中时的姿态。在这个飘渺如仙界的地方,有香炉,紫色的烟雾从香炉中缓缓飘向空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多么安静,祥和的审美享受啊!

2.为状态着彩妆

状态是指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外在形态。诗人笔下的花儿,其形态更是变化万千、纷繁复杂,如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梅花是:“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杏花是:“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稹薄J人笔下的事物形象往往也是丰满、逼真、具有极强生命力的。然而翻译是一个传递艺术美,传递情感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针对原文中某个“看似普通”的意象,根据其形态和线条,着以相应的彩妆,为其“画娥眉,点朱唇”,使其“旧貌换新颜”――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一面。请看白居易的一首《钱塘江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旨在写路边小野花之生长状态,但纵观全诗,如“白堤”“绿杨阴”等意象都极富色彩感,译者在翻译此句时也应配合原诗的视觉效果,在译文中为野花的生长状态着色,使原诗的色彩度更为丰富,更具视觉冲击力。请看译文:

West of Jia Pavilion and north of Lonely Hill,

Water brims level with the bank and clouds hang low.

Disputing for sunny trees, early orioles trill;

Pecking vernal mud in, young swallows come and go.

A riot of blooms begins to dazzle the eye;

Amid short grass the horse hoofs can barely be seen.

I love best the east of the lake under the sky;

The bank paved with white sand is shaded by willows green.③

其中“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译为:A riot of blooms begins to dazzle the eye (五颜六色的春花渐渐迷住了人的眼睛)。本是一丛丛,一束束随性而开放的小野花,被译者的笔头这么一点,马上旧貌换新颜,变得色彩缤纷,光彩夺目了。怪不得诗人为了它们会流连忘返,眼睛和心灵都要被这些小生命给迷住了。如此丰富之色彩,相信译语读者也会为这般人间仙境而心醉。

(二)人文景源风景名胜

如果说自然景观是大自然赏赐给我们最可贵的礼物,那么作为历史文化景观的人文景观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最好见证。它是各朝各代优秀文化的凝聚,是历史沧桑巨变的有力体现,承载着人类无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刘禹锡笔下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苏轼《赤壁赋》中的赤壁也让我们再次亲历那个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中。翻译此类诗歌时,我们往往采用以下翻译方法:

1.“追本溯源”――点出名胜古迹历史背景

翻译既是一个寻求源文本在新的文化中获得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求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性定位过程。翻译也是一门艺术,翻译过程不止是两种语言编码间的相互转换,译者也不仅仅是诗歌意境的传达者,好的译者往往能够在临摹出原诗意境的同时,将贯穿于诗歌字里行间的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植入译语读者大脑当中,使其感受到诗中名胜古迹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只有这样,目的语读者才能全方位、深层次地领悟诗人的思想,窥探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请看李白的一首《谢公亭》: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 长歌怀旧游。

一轮孤月还半悬在天空,清冷而寂静,空空如也的苍山旁边清澈的江水在静静地流淌。荷花在和煦的春光照耀下自开自落,窗外的翠竹也在凄凉的秋风吹拂下@@地发出清响。这是一首缅怀谢I的诗,此处的谢公亭不仅仅是个地名,而是契合整首诗意境思想的楔子。翻译时不能直译,要将其独特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融入译文,以便目的语读者更好、更全面地体会原作的韵味。译文如下:

Where the two poets parted,

The scene seems broken-hearted.

The moon’s left in the sky;

The stream flows with deep sigh.

The pool reflects sunlight;

Bamboos shiver at night.

The present like the past;

Long, long will friendship last.

译文将“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译为:“Where the two poets parted,The scene seems broken-hearted.” (两位诗人离别的地方,万物一片萧瑟。)“谢亭”被译作”Where the two poets parted.”( 两位诗人离别之地)。而不是” Xie pavilion”。译者将“谢亭”的历史文化背景融入了译文之中,扫除了目的语读者对“谢亭”这个专有名词理解上的文化障碍。同时也巧妙地传达了原诗关于友谊的主题。

2.高度概念“模糊化”

所谓概念模糊化,是相对于精炼、准确的具体化译法而言。徐渊冲先生认为:“诗歌是一种有模糊度的艺术。”④“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统一,统一的结果是译文,译文应该改变译语的劣势,争取均势。争取均势可以用等化的方法;改变劣势可以用浅化的方法。”⑤概念模糊化译法实际上就是为了改变译语劣势而进行“折中”的一种“浅化”译法。其实这也是译者为了避免原文精确,具体的概念在向译文转译时变得晦涩,呆板,进而引起审美上的缺失,希望通过抽象化原作中的具体概念来弥补译文的劣势,从而较好的保留原作“意美”的一种美感的重塑过程。请看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诗人在日落前登上了鹳雀楼,只见落日衔山,云遮雾障,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才会观察到“白日”的奇景。眼前的黄河,它此时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登高望远,这是一般常识。而登高者唯愿其愈高,望远者唯求其愈远,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却只有这人才能赋予他以重大的意义。翻译时,译者亦可根据诗人之心理将登临之高度模糊化,即浅化处理。既符合诗境,又传神的传达了诗意。请看译文:

The sun along the mountain bows;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You will enjoy a 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⑥

原诗中的“一层楼”,本是具体精确的高度概念,却被译者模糊化为“a greater height”。究竟多高才能算作是“greater height”呢?译者并未做出解答,只有译语读者自己根据诗歌意境去揣摩。这样一来,不但勾起了读者无尽的联想,也使得原作中诗人无限进取与探索精神表现得淋漓精致,极富生活哲理。

结语

“如果说翻译是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的信息,这里的‘信息’自然包括文化信息,那么翻译则是在掌握了原文与译文文化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不同民族文化互通与交流的必由之路。”⑦基于以上原因,古典诗词的翻译要着眼于对其深厚文化意蕴的传达上,使读者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也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和知识的启迪。

注释:

①张传彪. 《诗笔•译笔•钝笔:英汉语翻译与比较纵谈》北

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②许渊冲等,《唐诗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1996.

③许渊冲等,《唐诗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1996

④徐渊冲:《文学与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许渊冲,《唐诗三百首鉴赏》[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 2006.

⑥许渊冲,《唐诗三百首鉴赏》[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 2006.

⑦殷习芳,刘明东,叶从领. 文化图式与诗歌翻译 [J]. 成

都大学学报, 2008,(4):108-111.

参考文献:

[1]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文化探索[M].上海: 上海

大学出版社,2007.

[2]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

大学出版社,2006.

[3]李伟,旅游文化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4]孙克勤,世界旅游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吴景旭,历代诗话[M].上海: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58.

[6]丁福保编,历代诗话续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7]邢维凯. 感艺术的美学历程――西方音乐思想史中的情

感论美学[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8]张其俊.诗歌创作与品赏百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

版社,1996年.

[9]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