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技术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的必要措施
煤矿生产作业的环境往往十分恶劣,生产作业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煤矿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常常会造成煤矿工作人员的伤亡,严重威胁着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而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作人员安全技术掌握存在不足,在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操作不符合安全生产规范,同时对于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隐患及征兆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排除,事故发生时也很难实现有效的逃生自救。因此,要充分保障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生产作业能力与水平,并确保其扎实掌握煤矿安全隐患辨识及事故逃生自救的知识与能力,具有着极大的必要性。
1.2促进煤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煤矿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良好的效益来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则需要完善的管理来予以支持。从效益角度来讲,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能够有效的提高煤矿职工安全生产的能力,减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煤矿生产的整体安全性,这就能够为煤矿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煤矿企业生产安全性的提高也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外部形象,并使企业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使企业能够在市场中占据更多的资源与发展空间,对于企业效益的提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管理角度来讲,企业加强安全技术培训,能够使企业职工更好的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提升职工安全生产作业的能力,并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能够更好的配合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这也为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这也为煤矿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煤矿安全事故不仅威胁着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以及给煤矿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般煤矿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常常会给伤亡职工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有些家庭还可能因为失去劳动力而面临着生存的危机,随之而来还有一系列其他的社会问题,而随着媒体报道及社会舆论关注度的提高,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力也将被放大,一些事故因处理不当还可能会导致社会公众对煤矿行业及政府监管部门失去信任,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的减少此类事故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2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有效策略
2.1明确培训的目标及要求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不能够盲目进行,应该首先明确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的目标以及具体的要求。一方面,要将全面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技能,确保其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作为培训的基本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严格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要求。另一方面,要避免安全技术培训走上形式化、过程化的错误路径,应结合安全技术培训的目标,以培训的失效作为检验培训效果的根本标准,合理制定和安排培训内容及课程,确保培训的内容覆盖煤矿职工在生产作业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危险源识别、安全生产规范、安全隐患排除、应急事故处理、逃生自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充分保障培训实效性。
2.2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就目前我国的煤矿行业来看,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在年龄、文化层次、工作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也决定了不同职工在培训过程中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单一的培训教学方法是难以满足煤矿企业所有职工的实际需求的。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及相关的培训机构在开展培训时,应针对不同职工层次及能力水平的差异,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工作性质的特征,以及学员能力水平的差异,对学员进行班组的划分,分别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确保学员能够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能够有效的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提高其在生产作业中的安全性。同时,还应该将多种培训方式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全面提高安全技术培训的效率,并在培训中更多结合以往事故的案例,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并增强教学的说服力。
2.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要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还需要强大的师资队伍来予以保障,一方面,要结合煤矿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针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这就需要组建一支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安全技术培训教师队伍,针对新时期的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开展高质量的安全技术培训,保障培训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将强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专业培训教师,通过他们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发挥,使其在培训中能够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的能力与水平,进而实现良好的培训效果。
2.4完善培训考核评估机制
一、安全技术培训调查的背景和的现状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安全基础工作,搞好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也是维护职工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强化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规定:“煤矿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也对煤矿企业提出了强制性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严格要求。对在新体制下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提出了新课题。这充分说明了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比其它行业显得更为重要。 据查阅资料统计,1981-1999年,全国煤矿职工死亡人数114878人,百万吨煤死亡率为5.94。而同期美国煤矿死亡人数仅为1261人,特别最近三年煤矿死亡人数每年均控制在40人以下,1994年以后百万吨煤矿死亡率一直保持在0.05以下。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如此严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员安全意识差、能力较低,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加强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存在问题
从大量事故调查资料分析结果看,80%以上的事故都是“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说明,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素质是减少事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认识不深,理解片面,对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抱着敷衍了事和走过场的态度,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三、规划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杜绝“一劳永逸”的学习态度,树立不断培训和努力学习的思想。为使安全培训教育取得预期效果,必须注重培训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同时考虑到煤矿行业的特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制订不同的培训规划措施如下:
1、 安全培训内容 (1)法律法规教育。主要有法律基础知识,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和《劳动法》等。 (2)煤矿安全基础知识。包括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性质和危害及防治办法;采、掘、机、运、通各个环节中的工作常识、要领及安全注意事项,如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技术、爆破安全技术、“一通三防”安全技术、矿井提升运输安全技术、矿井电气安全技术、井下现场救护常识等。 (3)煤矿安全技术法规。主要包括《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一通三防”责任制和各种《操作规程》及《作业规程》等。 (4)煤矿事故分析和处理。主要是案例教育,包括煤矿各种事故产生的原因、特征、发生发展过程、分析技术方法的理论和防治对策等方面。 (5)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方面的信息技术。 在具体培训中,可根据培训对象不同安排选用不同的内容。
2 、培训形式 (1)入矿培训。对象为新招收的工人,一般是脱产培训,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间为2个月。但在实际中很多矿并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培训,内容简化,时间仅有一个星期左右,使得进矿的新工人刚一参加工作在安全方面的素质就先天不足,从而为以后的违章埋下隐患。 (2)现场培训。对象包括经过理论培训的新工人和对工艺、设备等不熟悉的所有各种工作人员,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也可能长达数月之久。内容包括手工操作过程、工艺设备流程、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等。 (3)脱产集中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的各类人员,根据工作岗位和性质,可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对特殊工种和各级安全监察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上岗资格培训和定期安全培训,对其他工作人员也应进行定期安全培训。 (4)在职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没有时间或不需要进行脱产培训的各类人员,如班前、班后安全培训,利用会议间隙培训,利用有关图书资料自学等。
3、安全技术培训措施
(1)对安全培训设备与教学管理要两手抓,不能一手硬一手软。有些单位要么只重视更新培训设备和教室的装修,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等一应俱全,但对培训具体计划和落实执行情况疏于管理,人员培训缺少明确目标;要么只注意落实计划和任务数,但由于设备陈旧,缺乏必要的教学手段,教室或专职教师不足,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2)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安全培训变成走过场。为不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许多单位也对 有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但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且只要参加学习就能通过考试,拿到合格证,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而且,由于生产比较紧张,全员培训经常得不到落实,生产能手、技术骨干和单位正职等人员需要参加培训时经常因为人手紧和工作繁忙无法参加,为了完成“任务”,只好指派他人参加。最后培训部门和接受培训单位的培训任务指标虽然完成了,双方皆大欢喜,但并未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
(3)增加安全培训投入。如在安全培训资金安排上,美国煤矿提取比例为0.02美元/t;文化程度方面,美国矿工高中以上占77%,其中大专以上占15%。相比之下,我国煤矿职工素质低,企业在安全培训方面的投入也较低。为提高本单位职工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大安全培训资金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的被动局面。
(4)加强和改进师资建设和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作为安全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往往没有实践经验,专业技术课主要靠聘请生产技术人员来讲授。虽然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各种规章制度比较熟悉,但受时间和精力限制,难以保证培训内容的系统性。表现在教学上,对培训的具体方法研究较少,讲授时具体技术法规讲的多,理论和案例讲的少,而案例教学是培训中具有针对性能够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一环,只有抽象,没有具体,讲授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使安全培训质量大打折扣。
为了强化采制化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采制化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提升专业技术素质和职业素养,在矿井停产期间,制定采制化岗位安全技术培训管理制度如下:
一、由主管技术培训工作的技术人员负责统筹培训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负责煤质运销站采制化岗位的技术培训工作。
二、技术培训内容以采制化专业知识为主。
三、要立足岗位学技术、学业务,本着“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大力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并加以落实。
四、培训方式采用现场讲解、技术问答、闭卷理论考试、实际操作等形式开展。
五、矿井停产期间,暂定每周进行一次业务技术理论考试。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用以检测学习效果,并将考试成绩纳入个人培训档案,作为班组考核及每月A、C级职工考核的考评依据。
六、月底进行专业技术实操比武,考核评定由站领导及分管采制化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班组长进行综合考评。对获得技术比武第一名,给予150元奖励。
七、培训时间安排:7月7-9日9:00——11:00、15:00——17:00,周六、周日休息。
八、安全技术培训期间,无故不得请假。确因家中有事或其他急事需要处理,必须向站领导和主管培训工作的人员请假,否则旷课当天视作旷工。当班在岗人员如无工作,必须参加学习,不得无故拖延学习。
九、学习笔记要求采制化人员全员参与。学习笔记按要求进行记录,未按要求记录或记录不及时、以及没有完成读书笔记的,每次罚款10元。
十、培训期间实行上、下午签到制度,一次未签到,罚款10元。
十一、安全培训期间,手机必须调整为静音或振动状态,有电话必须去室外接打,严禁扰乱课堂纪律,否则,响铃一次,罚款10元。
一、案例教学技术的由来及特点
案例教学技术(Case Study)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的,原是讨论问题的方式。又被称为“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在继承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精髓的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C・langclell 1826~1906)创立现代案例教学技术(casemethod)。其内涵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内涵使得案例教学技术显示了自身的优势,与传统教学技术相比,案例教学技术的特点是:客观真实性、环境的特殊性、较强的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现场针对性、深刻的启发性、突出的实践性、学生主体性、成果多元性。正是案例教学技术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这与传统教学中一味突出教师单一主体地位,强调单向交流,教材多年一贯的固定化等有很大不同。它体现了教学论的人本化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适应了学习者建构知识、接受知识的内在认识程序,符合人在社会化进程中不断增强和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客观规律,这是案例教学技术具有生命力的奥妙所在。中国对西方案例教学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有了20多年历史,主要用于部分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工商管理、法学、医学、国际商务等学科领域。它对我国高校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有着重要启示和推动作用。而案例教学技术运用于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则是新事物,这也是很多煤矿安全培训教师致力于研究如何运用好案例教学技术的原因所在。
二、煤矿安全培训教师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技术的策略
使用案例教学技术在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关键是要寻找正确的途径和策略,教学实践中,安全培训教师应该具体做到:
1 实现教学内容与培训对象特点的结合
煤矿安全培训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国家及行业法律法规;灾害规律和防灾抗灾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安全培训的对象主要是生产第一线和辅助单位的岗位操作工,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工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使用案例教学技术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培训对象特点。其一是教学内容突出可操作性。如讲授安全操作技能的内容,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培训来讲可以多用一些案例教学,运用反面的事故案例达到警示作用的目的。其二是调动学员积极参与。在培训中,尽可能地利用参培学员身边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故来教育全体学员,通过一人讲,众人评等许多方法使所有人从中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发生。其三是面向参加培训学员的素质。对于基本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工种的学员可采用发放预先印好的案例资料,由教师叙述说明,并用必要的生产“俗语”翻译、解释;对于文化素质较高的学员,比如采掘队长、机电队长、安检员等可由学员自己阅读案例资料,这样就使培训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生动,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科学合理地选择案例
科学合理地选择案例是上好案例教学课的基础,也是案例教学技术发挥作用的关键,所以,选择案例时应注意:其一,密切结合教学目的。要有典型性、代表性。一般以能反映出管理、灾害规律性质、操作行为3个方面内容为宜,体现普遍规律。其二,密切结合培训对象的岗位性质。煤矿的安全培训是按工种教学,各工种工人的作业环境和生产作业方式有很大差异,所以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中的作业环境,作业形式要与学员的作业环境、作业形式尽量相符或相近。比如队长、安检员等培训,选择案例时要侧重选择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及对灾害性质认识不足造成事故的案例。其三,案例选择在地域上尽量就地取材。选择案例时应尽量选取本企业发生的事故案例,因为本企业的案例有些可能就是发生在学员身边的,其惨烈的事故场面对学员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与吸引力,学员觉得真实性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四,案例选择在时间上力求近。因为如今的煤矿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使煤矿的作业环境与形式有了很大的改观,发生时间久远的案例缺乏对学员的吸引力,所以应选近期发生的案例。
3 储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案例教学技术的主旨是通过有限的精选过的实例,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安培教师必须储备如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其一,熟知该工种学员的安全操作程序,掌握此工种作业中的安全薄弱环节及作业环境。其二,了解案例中的矿井自然条件、作业方式以及同本地区的差异。其三,掌握该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生产工艺装备以及该工种操作程序。其四,熟悉矿山生产过程中的“俗语”。因为煤矿工人文化素质较低,对授课过程中的书面用语或专业用语不能完全理解,所以教师必须将这些用语进行“翻译”,这个过程有利于教师和学员的沟通,便于互动教学。
4 有效驾驭课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了使案例教学技术的有效性得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安全培训教师还必须时时有效地驾驭课堂,这是科学使用案例教学技术的难点。具体做法是:
(1)适时引入案例。即要准确把握案例引入的时机,或用案例引述安全问题,或用案例印证安全原理,或用案例探究安全操作技能。用此策略有利于学生情绪的调节、转换,使课堂教学富有节奏感。
(2)认真组织讨论案例 一般以分组讨论为宜,每组学员最好能跨单位,这样能给不同单位的同工种学员提供结合实际相互沟通和切磋技术的机会,也有利于对讨论题目的回答。
(3)适时进行成果交流、总结 学员分组讨论后的结果可由某一小组代表陈述出来,其它学员补充,这是一个学员间经验与知识共享的过程,但关键是教师要对学员所讨论的问题适时全面总结。问题总结完了教学内容也就完成了。
关键词:油田特种作业人员 安全技术培训 特点 培训方式
1 概述
我国《油田法》中明确规定,各个油田企业必须要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可以说,安全是油田企业的生命,离开了安全的生产无异于是自掘坟墓。安全技术培训是提高煤矿企业员工综合素养,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主要手段,也是油田安全生产的支柱。目前,生产经营单位中应该进行安全培训工作的人员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其中,特种作业人员即在油田企业中负责特种作业的人员,这类工作的危险性较高,对从业人员与周围的设备均有着一定的危害。石油企业属于典型的高危行业,石油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涉及着多个技术岗位,是企业的支柱性人员,因此,加强对油田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培训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下面就对这些油田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 油田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特点
2.1 作业人员范围广、种类多,培训难度大、技术性强
在油田企业中,特种作业人员包括司炉工、电焊工、起重车辆驾驶员、机动车辆驾驶员、压力容器操作工等等,他们的工作范围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对于操作技术的要求也各有不同,这就给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2 作业人员技术水平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油田特种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文化水平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技术人员技术娴熟、经验丰富,但是却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有的技术人员刚刚参加工作,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却缺乏操作经验,不同类型的作业人员对于安全技术培训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2.3 特种作业人员流动性大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石油企业的用工制度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而企业对于特种作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导致企业内部常常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在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之下,特种作业人员也表现出一种流动性大的特征。
2.4 设备使用与安排存在问题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各个石油企业均存在管理人员对特种设备安全性重视不足的情况,也未根据特种设备的运行特征制定好完善的管理措施,这就导致特种作业人员不重视学习,得过且过,因此,培训工作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5 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多
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的培训还存在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多的特点,时间为一周到一月不等,培训的内容涵盖安全操作技术、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应急救援知识等方面,这对于特种作业人员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6 特种作业人员自觉性差
在石油企业中,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低、年龄较大,他们的接受能力普遍偏低,还有部分特种作业人员对于培训缺乏正确的认识,常常出现一种厌烦情绪。除此之外,部分培训教室专业技术水平不扎实,创新性不足,授课死板,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3 改善油田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措施
石油企业的生产工作有着面广、线长、点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连续作业的特征,生产风险较大,由于特种设备本身就有着一定的危险,因此,加强对油田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十分的重要,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1 完善管理体系,夯实培训基础
为了提升对油田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有效性,需要根据特种作业人员的人数、文化程度、工种特点制定好完善的《培训质量保证管理体系》,为规范培训行为奠定好坚持的基础。同时,还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表制定好适宜的安全技术培训计划,这种计划应该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计划、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等等,并根据计划选择好适宜的参考资料和培训教材,只有做到有的放矢,培训工作才能够取得成效。
此外,还要创造出适宜的条件实施复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教学管理人员订阅相应的资料,不断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需要将激励体系融入其中,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参与考试,为他们提供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奖励。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外选聘专家,开展培训座谈会与安全技术培训会,根据油田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情况为教师管理人员中补充一些专职技师,改善教师的结构,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3.2 制定措施,完善硬件建设
硬件设施是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保障,在未来阶段下,必须根据培训的实际要求,并依照贴近性原则在教学网点投入相应的设施,为教学人员更新电脑,完善教学网点的投影仪、移动硬盘、多媒体、照相机等设备。此外,还要为教学管理人员与特种作业人员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加强对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宣传,将现有的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这样才能够全面的提升安全技术培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