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诊疗

中医诊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诊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诊疗

中医诊疗范文第1篇

异烟肼为抗结核药,又名雷米封。临床用治痨瘵(结核病)。误用,或大量使用,可致中毒。常量久服,脑、心、肝、肾损伤,也应注意。

一 中毒机制

异烟肼中毒,先伤胃络,渐次肝、脾、心、肺,脏腑功能失常,精、气、津、血液不能灌溉全身,尤其不能濡润身之元首总揽众神的脑,神明损伤,毒遍周身,损害健康,甚则危及生命。

二 中毒症状

误用,或大量使用异烟肼引起中毒,症见头昏不适,恶心呕吐,腹痛或胀,烦躁易动,言语不清,咳嗽咯血,昏沉或幻觉,尿少或闭,黄疸肝大,呼吸困难,心悸怔忡,甚则肢体震颤,惊厥昏迷。脉细数,或弦数,或革芤,舌红绛,苔少或干。

服用日久,或大剂量服用,个体差异,易引起慢性损伤,症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或不爽;咯嗽咯血,或痰中带血,鼻眼出血;头昏头痛,头晕眼花。视力模糊,失眠健忘,烦躁易怒,四肢痉挛,肢体震颤,幻视幻觉,尿少或闭。男性阳痿,乳房胀大,女性月经不调。脉革,或革数,舌红绛,或紫,苔白干。

三 中毒诊断

1.四诊合参

问诊:问中毒者异烟肼服用剂量、时间,问体质及病史,如有否肝、肾损伤及癫、狂症等(上述诸候,可加剧中毒,或加重损害)。问现有中毒症状,或久用抗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有无幻觉等。

望诊:望中毒者面色、舌色、形体、神态,观察形体是否瘦弱,肢体震颤、痉挛、惊厥、昏迷,行动有否左右摇晃,站立不稳。注意有否痰血鼻衄。

闻诊:闻中毒者语声、气味。一般无特殊。如中毒者出血量多,可闻及血腥味。

切诊:切中毒者寸口脉,脉革,或芤,或弦数,或虚弱,切按肝脾,肝常肿大。

2.现代医学检查

尿、血中可查出异烟肼。并化验肝、肾功能。

通过四诊,服用异烟肼,脾、肝。肾损伤,恶心呕吐,头昏头晕,眼鼻出血,烦躁不安,四肢痉挛,可明确诊断。观察中毒变化,急救处理,或辨证施治。

四 治法治则

异烟肼中毒,脾、胃、肝、肾损伤,毒物入脑,神明失调,治疗注意定位与属性。脾胃气滞,理气健胃;肝郁血瘀,治血顺气,养肝生新;肾气不足,补肾利尿,或育阴滋肾;神明失调,补脑安神。异烟肼为抗痨之重要药物,使用的同时,配合中药、针灸为最佳,一可增加药物治疗作用,二可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五 急救处理

1.洗胃

一次服用量过大,中毒时间不长,温水洗胃;或用大黄、金银花、白及煎水洗胃。

2.导泻

大黄50 g、绿豆50g、枳壳15g,煎服,泻下肠中毒物。

3.针灸治疗

取穴:上脘、间使、神门、足三里、太冲透涌泉、太溪;或百会、肺俞、定喘、肝俞、胃俞、承山、昆仑。

手法:平卧,或俯卧。神昏者即刻进针,得气后观察,神昏来复者,导引入静,留针半时,或1时,出针。神气未复者,观察留针半时,再出针。

4.现代医学急救处理

按异烟肼中毒救治。

六 辨证论治

1.肝胃不和

主症:症见头昏头晕,恶心呕吐,脘腹不适,食欲不振,腹痛便秘,倦怠无力,胁下胀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脉细弦,或革数。舌质绛,苔白或干。

证析:此为异烟肼中毒,肝胃不和所引起。肝为毒邪所伤,气郁络阻,则胁下胀痛。肝郁气滞,犯胃伤脾,则恶心呕吐,脘腹不适,倦怠无力。气郁化燥,伤津损液,则口苦咽干。气郁逆气上冲,则头昏头晕,烦躁易怒。

脉舌征亦为肝胃不和的缘故。

治则:舒肝理气,和胃降逆。

处方:中药:小柴胡汤(《伤寒论》)加平胃散(《和剂局方》)、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加防风、白术、佛手、白芍、黄芩。

针灸:中脘、内关、阳陵泉、足三里、太溪、太冲、合谷;或百劳、肝俞、厥阴俞、胃俞、至阳、悬钟、丘墟。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太冲,或悬钟),留针半时,出针。

2.气滞血瘀

主症:头昏头痛,烦躁易怒,鼻眼出血,咳嗽痰血,胸闷胸痛,怔忡惊悸,失眠多梦。女性月经不调。脉革数,或细弦,舌红绛,苔白。

证析:此为异烟肼中毒,气滞血瘀所引起。气滞血瘀,气血津液不能荣养脑髓,则头昏头痛,失眠多梦。气滞伤肝,则烦躁易怒。血瘀伤络,血不循常道溢于体外,则见出血征象。心脉瘀阻,则心悸怔忡。气血逆乱,则胸闷胸痛。

脉舌征亦为气滞血瘀的缘故。

治则:理气活血,祛瘀通络。

处方:中药: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神力消栓丸(自制)。

针灸:内关、大陵、合谷、中脘、血海、阴陵泉、太冲;或百会、百劳、肝俞、膈俞、至阳、委中、申脉、束骨。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太冲,或申脉),留针半时,出针。

3.脑络蔽阻

主症:精神躁烦,亢进不安,肌肉痉挛,幻视幻觉。或四肢感觉异常,头昏头痛,视物模糊,肌肉痉挛。口干口燥,甚则昏迷,尿少,或无。脉革,或弦,舌红绛,苔白或干。

证析:此为异烟肼中毒,脑伤神明失调所致。脑为身之元首,脑伤神明失守,则躁烦不安,幻视幻觉,甚则昏迷。五脏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则感觉异常,肌肉痉挛。尿少或无为。肾脉重损之象。口干口燥为脑伤、津亏液损之征。

脉舌征亦为脑络损伤,神明失调的缘故。

治则:活血通络,开窍醒脑。

处方:中药:清营汤(《温病条辨》)、脑心康(自制)加水蛭、石菖蒲。

针灸:心区、肝区(眼针),巨厥、少府、少冲、商阳、血海、太冲;或百会、风池、哑门、大椎、心俞、肝俞、申脉、涌泉。

手法:平卧,或俯卧。神清者嘱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太冲,或涌泉),留针半时,出针。神昏者,即刻泻法进针,神气来复者,导引入静,留针观察半时以上,出针。神气未复者,留针观察,10分钟行针一次,留针半时到1时,再出针。

4.脾弱肝旺

主症:头昏头晕,食欲不振,少气无力,面色虚白,胁肋胀痛,脘痞不适,口干口苦,大便不利,手足心热,情绪不稳,易烦热激动。脉革数,或细弦,舌红绛,苔白或干。

证析:此为异烟肼久服,脾伤肝郁所引起。脾气损伤,则不能磨谷运化,症见食欲不振,脘痞不适。肝伤气郁,则胁肋胀痛。肝郁化火则口干口苦。肝郁气逆,上冲伤神,则头昏头晕,烦躁易激动,情绪不稳定。肝气犯胃,则大便不利。面色虚白为肝血虚损之象。手足心热为肝郁化热伤络之征。

脉舌征亦肝郁气滞,克伐脾土的缘故。

治则:健脾养肝,理气和胃。

处方:中药:银芍六君汤(验方)、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加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针灸:中脘、合谷、内关、公孙、行间、足三里;或脾俞、肝俞、大肠俞、承山、阳陵泉、太溪。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补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公孙,或太溪),留针半时,出针。

气功预防与治疗

异烟肼中毒救治后,或慢性损害,应配合气功治疗。可选择太极安神法(坐式、普通型)习练。作法如下:端身正坐,抱球并意守10~15分钟,然后旋腕、转手内外各3次,随即轻握拳3次。乘势摩面、头、颈、项36次,左手摩足底,右手摩左足底各72次。

注意事项:作功时外环境要安静,切忌突发噪声异响。按摩时动作要慢,数数。收功后口中津液,意念导引送入丹田。

另外,异烟肼救治后,神形失调,还可选择胎息法习练,作法见肺络咯血,“气功预防与治疗”。

中医诊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小儿 感冒 中医诊疗

1范围

本指南制订了小儿感冒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小儿感冒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感冒(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临床以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特征。

3 诊断

3.1 诊断要点

3.1.1 病史

气候骤变,冷暖失调,或与感冒病人接触,有感受外邪病史。

3.1.2 临床表现

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感冒伴有兼证者,可见咳嗽加剧、喉间痰鸣;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不调;烦躁不宁、惊惕抽风等表现。

3.1.3 特殊类型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 mm大小的疱疹。咽结合膜热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

3.1.4 血象检查

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3.2 鉴别诊断

感冒与急性传染病早期的鉴别诊断:多种急性传染病的早期都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麻疹、百日咳、水痘、幼儿急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病情演变特点等加以鉴别。

4 辨证

4.1 主证

4.1.1 风寒感冒证

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痰稀白易咯,面色白,头身痛,口不渴,咽无红肿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4.1.2 风热感冒证

发热,恶风,有汗或少汗,鼻塞,流浊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面色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头痛,口渴,咽红肿痛,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4.1.3 暑邪感冒证

夏季发病,壮热,汗出热不解,头晕头痛,鼻塞,喷嚏,身重困倦,面色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咽红肿痛,口渴欲饮或口干不欲饮,纳呆,恶心呕吐,泄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指纹紫滞。

4.1.4 时疫感冒证

起病急骤,全身症状重。高热寒战,头晕头痛,鼻塞,喷嚏,咳嗽,面目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咽红肿痛,无汗或汗出热不解,肌肉骨节酸痛,腹胀腹痛,或有呕吐,泄泻,舌质红或红绛,苔黄燥或黄腻,脉洪数,指纹紫滞。

4.2 兼证

4.2.1 夹痰证

感冒兼见咳嗽较剧,痰多,喉间痰鸣,舌苔厚腻,脉浮滑或滑数。

4.2.2 夹滞证

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气秽臭,恶心呕吐,吐物酸腐,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舌苔垢腻,脉滑。

4.2.3 夹惊证

感冒兼见惊惕、惊叫,烦躁不宁,甚至骤然两目凝视,肢体抽搐,口唇发绀,舌质红,脉浮弦或弦数。

5 治疗

5.1 治疗原则

感冒治疗以疏风解表为基本原则。临床上应区分主证和兼证辨证论治。治疗主证时根据不同的证型相应治以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清暑化湿及清热解毒。治疗兼证时应在解表的基础上,分别佐以化痰、消导、镇惊之法,其中兼有寒痰者宜宣肺化痰,兼有热痰者宜清肺化痰。同时,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过汗则耗伤津液,甚则损伤心阳,不利病愈,反致病深转重,故在解表之时发汗不宜太过。如为体虚感冒者可用扶正解表法治疗。本病除内服汤药之外,还常用中成药治疗,也可配合使用外治疗法。

5.2 分证论治

5.2.1 主证

5.2.1.1 风寒感冒证

治法:辛温解表。

主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荆芥、防风、羌活、苏叶、白芷、桔梗、白前、桂枝、葱白、淡豆豉等。

加减:头痛明显者加葛根;恶寒无汗者加麻黄;呕吐者加半夏、生姜;外寒里热者加黄芩、板蓝根。

5.2.1.2 风热感冒证

治法:辛凉解表。

主方:银翘散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淡豆豉、荆芥、桔梗、甘草、淡竹叶、桑叶、大青叶等。

加减:高热者加栀子、黄芩;咽红肿痛者加蝉蜕、蒲公英、玄参;大便秘结者加枳实、生大黄。

5.2.1.3 暑邪感冒证

治法:清暑化湿。

主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常用药:香薷、荷叶、金银花、连翘、薄荷、藿香、佩兰、淡豆豉、白扁豆、六一散等。

加减:偏热重者加黄连、栀子;呕吐者加半夏、竹茹;泄泻者加葛根、黄芩、黄连、苍术。

5.2.1.4 时疫感冒证

治法:清热解毒。

主方: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荆芥、羌活、薄荷、栀子、黄芩、板蓝根、桔梗、牛蒡子、贯众、甘草等。

加减:高热者加柴胡、葛根;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黄连。

5.2.2 兼证

5.2.2.1 夹痰证

治法:风寒夹痰者宜辛温解表,宣肺化痰;风热夹痰者宜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主方:风寒夹痰者荆防败毒散合二陈汤、三拗汤加减;风热夹痰者银翘散合桑菊饮、黛蛤散加减。

常用药:风寒夹痰者常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桔梗、白前、杏仁、半夏、陈皮等;风热夹痰者常用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荆芥、桑叶、大青叶、、黛蛤散、浙贝母、瓜蒌皮等。

5.2.2.2 夹滞证

治法:疏风解表兼以消食导滞。

主方:风寒夹滞者用荆防败毒散、风热夹滞者用银翘散为基础,均加用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风寒夹滞者常用荆芥、防风、苏叶、桔梗、白前、半夏、陈皮、焦神曲、焦山楂、莱菔子等;风热夹滞者常用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荆芥、桑叶、大青叶、焦神曲、焦山楂、槟榔等。

5.2.2.3 夹惊证

治法:解表兼以清热镇惊。

主方:银翘散合镇惊丸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蝉蜕、防风、板蓝根、钩藤、僵蚕、白蒺藜等。另加用小儿金丹片或小儿回春丹。

5.3 中成药

(1)小儿感冒颗粒。1岁以内每服6 g,1~4岁每服6~12 g,5~8岁每服12~18 g,9~12岁每服24 g,均1日2次。用于风热感冒证。

(2)双黄连颗粒。1~3岁每服2.0~2.5 g,4岁以上每服2.5~5 g,均1日3次。用于风热感冒证。

(3)藿香正气口服液。每服5~10 mL,1日2次。用于暑邪感冒证。

(4)清开灵颗粒。1~3岁每服3 g,4岁以上每服6 g,均1日2~3次。用于时疫感冒证和夹惊证。

(5)午时茶。每服2.5 g,1日2~3次。用于风寒夹滞证。

(6)清热化滞颗粒。1~3岁每次1袋,4~7岁每次2袋,8岁以上每次3袋,均1日3次。用于风热夹滞证。

(7)小儿金丹片。1岁以上每服0.6 g,1岁以下每服0.3 g,均1日3次。用于风热感冒夹惊证。

5.4 药物外治

5.4.1 药浴疗法

(1)风寒感冒证。羌活30 g、独活30 g、细辛15 g、防风30 g、苏叶30 g、白芷30 g、桂枝20 g、葱白30 g、淡豆豉30 g。煎水3 000 mL,候温沐浴。1日1~2次。

(2)风热感冒证。金银花30 g、连翘30 g、柴胡30 g、桑叶30 g、大青叶30 g、薄荷20 g、蝉蜕30 g、栀子30 g。煎水3 000 mL,候温沐浴。1日1~2次。

(3)暑邪感冒证。香薷30 g、金银花50 g、连翘50 g、柴胡30 g、防风30 g、淡豆豉30 g、扁豆花30 g、生石膏50 g、鸡苏散50 g、板蓝根50 g。煎水3 000 mL,候温沐浴。1日1~2次。

5.4.2 灌肠疗法

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尤其适用于小儿不能服药时。常用药:柴胡、生大黄、薄荷、荆芥、防风、石膏、黄柏、黄芩、金银花、连翘等。外寒里热者可加桂枝、细辛;夹湿者可加藿香、佩兰、苍术;夹滞者可加枳实;夹惊者可加钩藤、蝉蜕。药物按小儿口服量,加水浓煎至所需量(30~100 mL/次),做保留灌肠,保留20~30 min。1日1~2次。

5.5 拔罐疗法

在大椎、肺俞穴拔罐,1日1次。用于风寒感冒证。注意:留罐时间不宜太长,防止皮肤烫伤。

5.6 针灸疗法

5.6.1 灸法

取大椎、风门、肺俞。用艾灸1~2壮,依次灸治,每穴5~10 min,以皮肤表面温热为宜。1日1~2次。用于风寒感冒证。

5.6.2 针法

中医诊疗范文第3篇

【关键词】痤疮;中医药临床;综述

痤疮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皮肤病,多见于青春期男女,青春期过后大都可自然痊愈。痤疮好发于面部、胸背部等处,形成粉刺、丘疹、脓疮结节或囊肿。常伴有皮脂溢出,分布对称。初起为毛囊口黑色圆锥形丘疹,挤压可见黄白色半透明性蠕虫样脂栓排出。周围可形成炎症性丘疹,其顶端可形成结节囊肿,消退后遗留瘢痕或瘢痕疙瘩。

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为青春期性激素分泌亢进,刺激皮脂腺分泌过旺,使皮脂腺毛囊口阻塞形成脂栓,伴发细菌感染而发病。此病与微量元素锌在发育期相对缺乏也有一定的关系,称之谓“青年痤疮”。

中医学认为,过食肥甘厚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冷水渍洗,使血热蕴结,均可酿成本病。近年来,在诊治过程中,人们发现,用中医药治疗痤疮,疗效明显,且剂型多样,副作用小,现就其研究进展阐述如下:

一、临床研究

1.1辨证论治:痤疮,在中医学中相当于“痤”或“痤痱”,或称之谓“肺风粉刺”、“面疮”等。最早的记载见于《黄帝内经》:“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郁乃痤。”(《素问·生气通天论》)不仅指出了汗湿为其主要病因,且“郁”字总括了本病的病机所在。晋代《肘后备急方》提到本病发生在面部,故称面疮。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面疮”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中对本病的症状、病因、治法、方药等作了更为全面的论述:“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因此,多数医家认为痤疮病位在肺,因于风热,辨证分型多为“肺经风热”。但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单一的“肺经风热”已不能完全概括痤疮的症候特点,所以很多学者已经从多个角度对痤疮进行辩证治疗。

张志礼将痤疮分为:(1)肺胃积热型:(多为痤疮初起,以丘疹、粉刺为主)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2)湿热蕴结型:(多为中、重度,皮疹红肿热痛,或有脓疱)方用枇杷清肺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3)痰湿凝结型:(多位囊肿结节,迁延不愈)方用海藻玉湖汤、参苓白术散合四物汤加减。欧阳恒等将痤疮分为:(1)肺热型: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2)脾胃实热型:方用清胃散合茵陈蒿汤加减;(3)热毒型:方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4)血瘀痰凝型:方用血府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经典教材及传统中医多认为痤疮为实证,或热,或湿,或痰,或瘀,然而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及临床经验的累积,很多现代名医提出了新的辨证思维。禤国维等强调滋补肾阴在治疗痤疮中的重要性,认为痤疮除了肺胃血热、肠胃积热之外,还有肾阴不足,相火过旺,治疗中采用墨旱莲、女贞子滋补肾阴。何莉等从肝论治女子痤疮,认为女子痤疮多由于肝郁、肝热引起,应用疏肝、清肝之法效果较好。余方从脏腑辩证入手,结合面部痤疮的形态、分布及兼症,将痤疮分为心火亢盛、肺经风热、脾胃湿热及肝肾阴虚4型。其中,心火亢盛型,痤疮以额部为主;肺经风热型,痤疮以颊部鼻周为主;脾胃湿热型,发病以鼻及鼻翼两侧为主;肝肾阴虚型,发病以颊颏部为主。徐爱琴将体内脏腑与体表经络有机联系起来,认为痤疮发生于前额与胃有关,在口周与脾有关,在面颊两侧与肝有关,发于胸部与任脉有关,发于背部与督脉有关。

二、中药外治

痤疮的病变部位主要在皮肤,痤疮的外治药物多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祛风杀虫、消肿散结等功效,涂于患处,可使药力渗透肌肤,直达病所,因此中药外治治疗痤疮,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且副作用小等优点。现介绍以下几种外治剂型:

2.1洗剂:闫凌云等将22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8名采用白地蛇洗剂(药物组成:蛇床子15g,白矾6g,地肤子15g,白蒺藜15g)、痤疮灵(药物组成:辛夷、琥珀、白芷、白及、川芎、红花、黄芩、水蛭、珍珠粉等)、枇杷清肺饮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100名采用过氧苯甲酰凝胶或霜剂、四环素、葡萄糖酸锌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92%,对照组总有效率83.64%,P<0.01;治疗组复发率10.71%,对照组复发率41.3%,P<0.01。

2.2酊剂:支萍以活血解毒为治疗组方:苦参、白及、当归、赤芍各50g,黄柏、丹参、大黄、甘草各30g,将上药灌于大口瓶中,注60度白酒300ml,甘油300ml,氮酮5ml,一周后装入100ml塑料瓶中。每日早晚各一次搽于面部。治疗总有效率94%。

2.3软膏:适用于敏感或干性皮肤。冯永芳等采用自制寻常痤疮膏(内含有大黄、苦参、黄连、白芷、僵蚕、白及、桃仁、茯苓等)治疗痤疮248例,有效率88.73%。

2.4面膜:杜艳梅采用中药面膜治疗30例痤疮患者。白及10g,黄芩10g,大黄10g,皂刺15g,白芷5g,红花10g,白丁香5g,密陀僧3g。上药混匀,打成细粉。另取当归50g,加水煎煮2次,每次0.5h,合并煎出液,浓缩至约10ml。制成当归浸膏。将当归浸膏与醋混匀成粘合剂,将中药细粉研成糊状,即成中药面膜。清洁面部后,以常规按摩加负离子喷雾,行手法按摩,洗去按摩膏,然后将中药面膜敷于面部,约30min,以上方法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治愈19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史萍使用自制中草药面膜进行治疗。药物组成:黄连10g,茯苓10g,丹参10g,白及10g,当归10g,姜黄10g,白花蛇舌草15g,杏仁15g。以上成分共研为细末,取100g药物细末加入250g香油调成按摩膏,再取细末50g,加入医用生石膏200g调匀为面膜粉备用。洁肤后予面膜膏涂面,隔日1次。对照组外涂氯霉素酊,每日2次。二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55例,总有效率83.6%;对照组46例,总有效率52.15%。

2.5霜剂:刘喜福等用中药参柏霜治疗100例痤疮患者,其主要组成为:苦参、黄柏、丹参、百部、白鲜皮、地肤子、人参皂甙、冰片及凡士林、甘油、三乙醇胺、液体石蜡、尼泊金乙酯。对照组外用痤疮王擦剂治疗97例痤疮患者,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1、2、3、4周后随访患者,结果治疗组在4周内各阶段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2.5散剂:蔡绿珍[13]以消痤散(由黄连、黄柏、银花、蒲公英、白芷、当归等组成)外敷治疗寻常痤疮48例,对照组48例用美肤宝痤疮膜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79.17%,P<0.05。郭四红以白芷康散外敷治疗痤疮47例,每天1次,6次为1疗程。经过3-6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28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皮肤过敏和其他不良反应。

三、其他疗法

3.1针灸疗法:周志杰等用针灸治疗寻常痤疮288例,主穴选用双侧合谷、曲池、肺经风热配大椎、肺俞、风池穴(双侧),脾胃湿热配足三里、内庭穴(均双侧),冲任不调配天枢、公孙、三阴交(均双侧)、关元穴,留针,结果:总有效率91.9%。李双利[16]等用针刺疗法治疗痤疮156例,选用肺俞、脾俞、心俞、肝俞及痤疮凸起部周围穴位,结果痊愈85例,显效49例,好转7例,无效15例。燕金芳用针刺治疗寻常痤疮36例,选用印堂、太阳、承浆、风池、人迎、水突、天容穴位,结果:36例1-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30例占83.3%,显效5例占13.9%,无效1例占2.8%,总有效率97.2%。

3.2耳穴疗法:吴传俊取耳穴肺、心、胃、神门、内分泌用王不留行籽耳压,配合耳尖、背部俞穴放血,总有效率94%;翼健民主穴选肺、内分泌、神门、交感、皮质下、面颊,配穴用王不留行籽耳压,总有效率98.3%;李斌选肺、胃、大肠、皮质下、神门、内分泌用六神丸耳压,治愈率55.6%,总有效率96.3%。

3.3刮痧疗法:蒋晓霞采用刮痧加中药外敷治疗痤疮56例,治疗组取项背督脉经、膀胱经共5线,督脉经从哑门刮至腰俞以下,两侧膀胱经则分别从天柱至大肠俞以下,从附分至胞盲。刮完后嘱患者饮水促进水液代谢,同时中药局部外敷。对照组21例纯用中药局部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76.1%,P<0.05。

3.4穴位埋线:张理梅等运用四诊八纲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局部及全身症状、舌苔、脉象进行辨证选穴予穴位埋线治疗100例痤疮。肺经风热型主穴:肺俞、曲池、大椎、尺泽,配穴为天枢、支沟、大肠俞、血海;肠胃湿热型主穴:曲池、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配穴为中脘、天枢、大横、梁丘、阴陵泉;血瘀痰结型主穴:丰隆、阳陵泉、曲池,配穴为膈俞、血海、陶道;冲任失调型主穴:肾俞、三阴交、血海、关元,配穴为丰隆、足三里、肝俞、心俞。根据辨证取5-7个穴位,进行埋线,每次选用穴位与前一次不同,每2周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4%。埋线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医用羊肠线来替代毫针,起到长久刺激穴位,达到调整机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3.5饮食疗法:患者宜少食甜食、脂肪、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豆芽、青菜、蓬蒿菜、冬瓜、丝瓜、苦瓜、荸荠)及水果。常饮绿豆汤有清肺热、除湿毒之功。多食含长纤维的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对防治痤疮有良效。此外,忌用油脂类、粉类护肤美容化妆品及含有激素成分的软膏及霜剂;每日宜用温热水洗脸两次,不要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时用力擦去面部脂垢;禁忌用手指挤捏面部丘疹粉刺脓疮,以防遗留疤痕;保证睡眠充足,调整消化系统功能,这些均有助于痤疮的治愈。古月论述痤疮的饮食疗法时,还提到山楂苡仁粥、苡仁天葵粥、二皮石膏山药粥、二仁散结粥、海带二豆汤、当归柚子酒等药膳食疗方。

四、实验研究

4.1中药单药及复方抗痤疮丙酸杆菌的研究:陈红斌[22]等测定大黄的几种游离蒽醌对痤疮主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发现大黄素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大黄酸对金黄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夏明静[23]选用22种抗菌消炎中药有效成分作体外抑菌实验,结果发现,痤疮丙酸杆菌对丁香酚与桉叶素高敏,对黄芩甙、丹参酮I、芦荟甙、厚朴甙、小檗碱、大黄素、葡甘聚糖、龙胆苦甙、丹皮酚、丹参酮II中敏,其作用均优于甲硝唑。杨柳[24]等对清肺愈痤丸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发现清肺愈痤丸20g/kg能非常显著地降低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亢进(P<0.05);清肺愈痤丸20g/kg、40g/kg能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P<0.01、P<0.05);清肺愈痤丸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125g/ml,0.625g/ml,0.625g/ml,说明清肺愈痤丸有明显的抗炎、抑菌作用。

4.2中药对皮脂分泌影响的研究:丹参酮是丹参的脂溶性有效成分,周展超[25]等报道外用2.5%丹参酮治疗痤疮50例,8周后总皮损消退率测定,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皮脂分泌率有明显下降(P<0.05)。周计春[26]等报道消痤饮治疗寻常痤疮及其对皮脂分泌的影响,其成分为金银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0g、丹参15g、牡丹皮10g、赤芍10g、生地黄15g、黄柏12g、陈皮10g、生甘草10g),结果发现消痤饮治疗后痤疮患者的SER(皮脂分泌率)较治疗前平均下降36%,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极其显著差异(t=8.89,P<0.01)。

4.3中药对痤疮患者性激素影响的研究:王海鹰[27]比较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湿凝结等中医证型共90例女性痤疮患者血清PRL、FSH、LH、T、E2、P水平,并与30例正常体检者对比,结果发现女性痤疮患者各证型组血清T、FSH、E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3组血清T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2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经风热组、湿热蕴结组FSH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痰湿凝结组FSH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说明性激素尤其是T、FSH、E2代谢失衡在女性痤疮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汪五清[28]报道中药痤疮饮(由金银花、蒲公英、生地、黄芩、茵陈、丹参等10味中药组成)有抗睾酮及雌激素样活性,从而为治疗痤疮提供了理论依据。辛琳琳[29]观察平痤饮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FDAV)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的影响,结果发现雄激素异常增高是FDAV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平痤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黄柏、栀子、知母、生地黄、丹参、陈皮、紫草、皂角刺、白芷、浙贝母、牡丹皮、甘草)治疗FDAV疗效确切,总有效率94.8%,治疗后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P<0.01)。

五、讨论

目前对痤疮的治疗,根据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从历年来文献报道来看,病因病机主要分为肺胃积热型、湿热蕴结型、痰湿凝结型、血瘀痰凝型等,此外还跟肝郁、肝热、肝肾阴虚、冲任不调等类型进行辨证,选用方剂为传统古方和自拟方剂。在中药内治的同时,强调内外合治,配合选用外涂洗剂、酊剂、软膏、面膜、霜剂、散剂及针灸、耳穴、刮痧、穴位埋线、饮食疗法等,对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美容都有肯定的疗效。西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与痤疮丙酸杆菌、皮脂分泌、性激素水平失衡等有关,目前中药单药抗痤疮的有效成分及复方抗痤疮的各种实验研究也取得了颇佳的进展。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关于痤疮仍缺乏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科研设计不严谨,部分文献不设随机对照。目前的内服方药以汤药为主,中成药较少,服用和携带不方便。痤疮是一种常见多发又容易复发的疾病,需经常服药治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张,开发见效快、服用方便、无副作用的中成药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志礼.皮肤科手册.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4.472-473

[2]欧阳恒,杨志波.新编中医皮肤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470-472

[3]禤国维,范瑞强等.中药消痤灵治疗痤疮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N].广州中医报,1995,12(3):6

[4]何莉,蒋诗兴,周贤惠.女子痤疮从肝论治32例分析.新疆中医药,2002,20(4):25

[5]余方.80例痤疮的中医分型与治疗.广西中医药.1995,18(4):5-6

[6]徐爱琴,徐宜厚.诊疗痤疮经验.中医杂志,1998,39(2):80-82

[7]闫凌云,李敬哲.白地蛇洗剂合痤疮灵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中医外治杂志2005,14(1):17

[8]支萍.苦参酊治疗痤疮30例.中医药信息,2001,18(3):26

中医诊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诊疗方案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为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织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可能存在于所有年龄段,发病率高,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而且该病尚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将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两组,通过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为依据,排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排除患有鼻息肉,明显鼻中隔偏曲等鼻部解剖异常的患者;排除正在采用激素等药物治疗的患者。最终选取病例80例,患者年龄在8~70岁之间,平均年龄(39±3.5)岁,病程为5个月~30年。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在8~69岁之间,病程为5个月~30年;对照组4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在8~70岁之间,病程为5个月~30年,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中医诊疗方案:①经方加减:选小青龙汤合苍耳子散加减及苓桂术甘汤合苍耳子散加减,每天服用1剂。②经验方:使用赵金梅自拟苍耳辛夷汤(苍耳子、辛夷、五味子、乌梅、细辛、防风、荆芥、白芷、甘草),加减治疗。③氦氖激光照射双侧鼻腔,隔天1次。④穴位治疗和捏脊疗法:指压穴位迎香、合谷、足三里、晴明、攒竹、风池、鼻通等同捏脊疗法,1次/d。

1.2.2 对照组 采用药物常规疗法: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中成药等药物抗过敏、抗炎治疗。

1.2.3 诊疗评定标准[1]

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根据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计分,≤25%为无效,26%~65%为有效,≥66%是显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使用χ2检验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治疗后对比,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病例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病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均没有发生任何的不良反应,而且患者的饮食、睡眠、精神等情况大为改善。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在我国大中城市,就数以万计。由于西药使用方便,见效快,所以大多数的患者都是采用西医西药治疗方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抗组胺药(开瑞坦、话替利嗪等)和激素类喷鼻剂滴鼻剂(辅舒良、雷诺考特等)。但是西药的副作用也是很大的,例如抗组胺药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果,在有效的病例中也会有嗜睡等副作用,长期服用对人体机能更是不利。相对于西药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的优势是①针对不同的患者体质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益气、温阳、清热、祛风等方法,具有稳定的疗效。②中医治疗不仅可以治疗变应性鼻炎,还可以兼顾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这点是西医西药无法做到的[2,3]。

综上所述,中医的诊疗方案中,不管是内治法(经方加减、经验方等)还是外治法(穴位治疗和捏脊疗法),都可以从中发现,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良好疗效,并且具有简单、方便、安全等优点。

参 考 文 献

[1] 王广丽,张颖.指压穴位治疗过敏性鼻炎.中国校医,2005,193(7) :250.

中医诊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喘嗽

1范围

本指南制订了小儿肺炎喘嗽的诊断、辨证和治疗规范。适用于小儿肺炎喘嗽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肺炎喘嗽(pneumonia)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以气喘、咳嗽、咯痰痰鸣、发热为主要特征。同义词:小儿肺炎。

3诊断

3.1临床表现

气喘,咳嗽,咯痰痰鸣,发热,肺部闻及中、细湿啰音。

3.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3.2.1X线全胸片

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或为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增强或降低。

3.2.2病原学检查

细菌培养、病毒学检查等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

3.2.3血象检查

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可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4辨证

4.1常证

4.1.1风寒闭肺证

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气喘鼻煽,痰稀白易咯,可见泡沫样痰,或闻喉间痰嘶,咽不红,口不渴,面色淡白,纳呆,小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4.1.2风热闭肺证

发热恶风,头痛有汗,鼻塞流清涕或黄涕,咳嗽,气喘,咯黄痰,或闻喉间痰嘶,鼻翼煽动,声高息涌,胸膈满闷,咽红肿,口渴欲饮,纳呆,便秘,小便黄少,面色红赤,烦躁不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4.1.3痰热闭肺证

发热,有汗,咳嗽,痰黄稠,或喉间痰鸣,气急喘促,鼻翼煽动,声高息涌,呼吸困难,胸高胁满,张口抬肩,口唇紫绀,咽红肿,面色红,口渴欲饮,纳呆,便秘,小便黄少,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4.1.4毒热闭肺证

壮热不退,咳嗽剧烈,痰黄稠难咯或痰中带血,气急喘促,喘憋,呼吸困难,鼻翼煽动,胸高胁满,胸膈满闷,张口抬肩,鼻孔干燥,面色红赤,口唇紫绀,涕泪俱无,烦躁不宁或嗜睡,甚至神昏谵语,呛奶,恶心呕吐,口渴引饮,便秘,小便黄少,舌红少津,苔黄腻或黄燥,脉洪数,指纹紫滞。

转贴于

4.1.5阴虚肺热证

咳喘持久,时有低热,手足心热,干咳,痰量少或无痰,咯痰带血,面色潮红,口干、口渴欲饮,神疲倦怠,夜卧不安,形体消瘦,盗汗,便秘,小便黄少,病程迁延,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指纹淡红。

4.1.6肺脾气虚证

咳嗽日久,咳痰无力,痰稀白易咯,气短,喘促乏力,动则喘甚,低热起伏,面白少华,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自汗,纳差,口不渴,便溏,病程迁延,反复感冒,舌质淡红,舌体胖嫩,苔薄白,脉无力或细弱,指纹淡。

4.2变证

4.2.1心阳虚衰证

面色苍白,唇指紫绀,呼吸浅促、困难,四肢不温,多汗,胁下痞块,心悸动数,虚烦不安,神萎淡漠,小便减少,舌质淡紫,脉疾数、细弱欲绝,指纹紫滞。

4.2.2邪陷厥阴证

壮热不退,口唇紫绀,气促,喉间痰鸣,烦躁不安,谵语狂躁,神识昏迷,口噤项强,角弓反张,四肢抽搐,舌质红绛,脉细数,指纹紫。

5治疗

5. 1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以开肺化痰、止咳平喘为主法。开肺以恢复肺气宣发肃降功能为要务,宣肃如常则咳喘自平。若痰多壅盛者,须降气涤痰;喘憋严重者,治以平喘利气;气滞血瘀者,佐以活血化瘀;肺与大肠相表里,壮热炽盛时可用通下药以通腑泄热。出现变证者,或温补心阳,或开窍熄风,随证施治。病久肺脾气虚者,宜健脾补肺以扶正为主;若是阴虚肺燥,余邪留恋,用药宜甘寒养阴、润肺化痰,兼清余邪。同时,本病还常结合其他治法,如中成药、雾化吸入等。

5.2分证论治

5.2.1常证

5.2.1.1风寒闭肺证

治法:辛温宣肺,止咳平喘。

主方:华盖散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防风、桔梗、紫苏子、桑白皮、陈皮、半夏、甘草。

加减:恶寒身痛加桂枝、白芷;咳嗽痰多加白前、远志;如兼见内热可加石膏、黄芩。

5.2.1.2风热闭肺证

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主方:身热较甚而咳喘不剧者,银翘散主之;热邪偏重,伴有频咳、气促痰多者,麻杏石甘汤主之。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淡竹叶、荆芥、淡豆豉、薄荷、芦根、桔梗、牛蒡子、生石膏、麻黄、杏仁、炙甘草。

加减:若壮热烦渴,则重用石膏,加知母;喘息痰鸣加葶苈子、瓜蒌皮、枳壳;咽喉红肿疼痛加射干、蝉蜕、板蓝根;热重加大青叶、黄芩、鱼腥草。

5.2.1.3痰热闭肺证

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主方: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常用药:炙麻黄、生石膏、杏仁、葶苈子、紫苏子、桑白皮、黄芩、金荞麦、天竺黄、生甘草。

加减:热重加栀子、虎杖;伴大便干加用生大黄或礞石滚痰丸包煎;咳嗽重加前胡、款冬花;痰多加鲜竹沥、浙贝母、制胆南星、猴枣散;紫绀加紫丹参、赤芍;高热惊惕加紫雪丹;喘甚便秘痰涌而病情较急加用牛黄夺命散。

5.2.1.4毒热闭肺证

治法: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主方: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黄芩、栀子、生石膏、生地黄、知母、玄参、连翘、虎杖、生甘草。

加减:热毒重加虎杖、蒲公英、败酱草;伴便秘腹胀加生大黄、玄明粉;烦躁不宁加白芍、钩藤;口干鼻燥,涕泪全无加生地黄、玄参、麦门冬。

5.2.1.5阴虚肺热证

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主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玉竹、桑叶、百合、麦门冬、地骨皮、天花粉、生地黄、玄参、川贝母、生甘草。

加减:反复低热加青蒿、知母、黄芩;咳甚加桑白皮、百部、枇杷叶;干咳不止加五味子、诃子;盗汗加煅龙骨、煅牡蛎、酸枣仁、五味子。

5.2.1.6肺脾气虚证

治法:补肺益气,健脾化痰。

主方: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或人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炙黄芪、防风、半夏、陈皮、五味子、焦神曲。

加减:虚汗多,动则汗出加煅龙骨、煅牡蛎,或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咳嗽较甚加百部、紫菀、炙款冬花;纳谷不香加炒谷芽、炒麦芽。

5.2.2变证

5.2.2.1心阳虚衰证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主方: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附子、煅龙骨、煅牡蛎、白芍、炙甘草。

加减:面色唇舌青紫,右胁肋下癥块明显加红花、丹参;呼吸不整或叹息样呼吸加山茱萸、炙麻黄、熟地黄。

5.2.2.2邪陷厥阴证

治法: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主方:羚角钩藤汤加减合牛黄清心丸。

常用药:羚羊角片、钩藤、、生地黄、白芍、虎杖、黄芩、郁金、浙贝母、生石膏、生石决明、生甘草。另服牛黄清心丸。

加减:抽搐加僵蚕、白蒺藜;痰多加天竺黄、胆南星、石菖蒲。热闭重症减牛黄清心丸,加服安宫牛黄丸或局方至宝丹。

5.3中成药

(1)通宣理肺口服液。每服10~20 mL,1日2~3次。用于风寒闭肺证。

(2)羚羊清肺散。每服 1 g,1日2次,1周岁以下小儿酌减。用于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

(3)儿童清肺口服液。4~12个月每服20 mL,1~3岁每服30 mL,4~6岁每服40 mL,均1日3次。用于痰热闭肺证。

(4)猴枣散。1~4岁每服0.15 g,4岁以上每服0.3 g,均1日1~2次。用于痰热闭肺证。

(5)安宫牛黄丸(散)。

(6)玉屏风口服液(颗粒)。

(7)清开灵注射液。肌肉注射:1日2~4 mL。静脉滴注:1日10~30 mL,以10 %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后使用。儿童以20~40滴/min为宜。用于痰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邪陷厥阴证。

(8)炎琥宁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40~80 mg,1日1~2次。静脉滴注:1日0.08~0.16 g,用5 %葡萄糖注射液或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滴注,1日1~2次。用于痰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

(9)参附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4 mL,1日1~2次。静脉滴注:每次10~30 mL,用5 %~10 %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稀释后使用。静脉推注,1次5~20 mL,用5 %~10 %葡萄糖注射液20 mL稀释后使用。用于心阳虚衰证。

5.4敷贴疗法

(1)肉桂、丁香、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15 g,红花、当归、川芎、赤芍、透骨草各30 g。高热、气喘者,可加用黄芩、黄连、大黄各10 g。研末,凡士林调制,敷贴于肺俞穴或啰音处,胶布固定,约2 h取下。1日1次, 7日为1个疗程。用于肺部湿性啰音持续不消者。

(2)炙白芥子、前胡、丁香、肉桂、桃仁各5 g,细辛1.5 g。研末,凡士林调制,敷贴于肺俞、膈俞、膻中等穴, 8 h后取下。1日1次, 7日为1个疗程。用于肺脾气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