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鲁迅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鲁迅作品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鲁迅作品集范文第1篇

鲁迅是中学教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位现代作家,仅现行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就有三篇他的文章(《祝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他的文章之所以频频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主要原因是他不仅在现代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地位。比如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大江健三郎对鲁迅的作品充满着敬意,用他自己的话讲,鲁迅先生的书是陪着他长大的。[1]作品优秀被选入教材中,按理说应该受到学生的喜爱,但中学校园中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学生不仅不喜爱,反而对作品产生畏惧心理。本文由收集整理

鲁迅一方面在文学史有如此高的地位,可另一方面却被21世纪的年轻人拒之门外唯恐不及。这难道说明鲁迅的思想到现在已经过时了吗?这显然是不对的,鲁迅的思想有很强的历史穿透力,他在几十年前说过的话,仍然给我们启迪与警醒。比如说如何对待中外的文化遗产上,他提出的拿来主义依然给我们以启示。还有在《祝福》里提到的那些看客,在现在这个处处感受到冷漠的时代不是依然存在吗?既然他的思想没有过时,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中学生如此拒绝鲁迅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现行的教育体制影响了教师向学生还原真实的鲁迅。高考是指挥棒,考试考什么,上课讲什么。高考试题中又不会考“今天我们还要鲁迅吗”之类的问题,教师向学生大谈鲁迅的痛苦、鲁迅的智慧、鲁迅的呐喊,就显得没有现实意义。因为讲这些东西,并不能让学生多得分。高考拿不出好成绩,很难给学校给家长做交代。著名学者钱理群在给中学生讲鲁迅就遇尴尬。钱理群教授北大退休后来到自己的母校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开设了一门讲鲁迅的选修课程。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学生来听,可是不到一个月后,只有寥寥几个学生。[2]名师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一般老师!所以很少有人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二相当多的中学语文教师对鲁迅缺乏了解,只知道照本宣科。中学课堂经常流行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如果我们对鲁迅的了解只停留在教材、教参上,那么是很难把课文讲好。比如说在《祝福》这篇小说里有一段“我”和祥林嫂的对话,教参对此并没有做什么分析,如果教师因为教参上没有分析这段话,有意回避,我觉得这样做丧失了一次走进真实鲁迅的机会。小说中“我”是一位接受过五四洗礼的现代知识分子,这一点跟鲁迅很相似。鲁迅也出国留学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我”当做是作者。祥林嫂碰到“我”,向“我”询问“灵魂”的有无问题。“我”却支支吾吾地说“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当时“我”为什么这样回答,主要原因是他知道祥林嫂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灵魂上,如果此时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灵魂,这就掐灭了祥林嫂生命里最后的那盏小油灯。国民愚昧固然要启蒙,但启蒙的目的是让人更好地活下去,如果启蒙让人速死,那还不如不启蒙。所以“我”的回答是支支吾吾的。真实的鲁迅也是这么做的。他从来就没有要求他的母亲去看他的《呐喊》《彷徨》,反而经常买些张恨水的小说给她看。[3]因为接受某种思想是不能强迫的,所以他不会乱启蒙的。教师适当地扩展内容,往往可以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从文本中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这便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也可以让学生更亲近鲁迅了。

第三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陈旧。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仍然是应试教学,对鲁迅的文章分析侧重于字词、主题、人物形象,而忽视了对作品的感受。我个人觉得经典作品阅读从来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所以没有必要对作品分析过细,应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比如说在讲《记念刘和珍君》时,如果只是例行公事地向学生讲解字词、分段、概括中心思想,这是很难吸引学生的。鲁迅的杂文大多以犀利讽刺见长,很少大段地抒情。但这篇文章很特别,抒情的笔墨很多。如果教师不从抒情的特点入手,恐怕很难让学生把握这篇文章的特点。作者对刘和珍的死充满着悲愤之情,但是在开头写得很平淡。别人劝他去写一点纪念的文章,他却说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死者并无在天之灵,并不能因此获得安慰,对于生者也无多大价值。这似乎让人觉得鲁迅很消极,但这并不是感情的全部。作者是在刻意压制自己的情感,但当压抑的情感被重新提起时,它释放的能量是巨大的。所以作者很快就说出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些话意在表明他不会忘记这些惨烈的事实,正视现实的惨烈是痛并快乐着的。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出鲁迅的丰富。他一方面说忘却的轻松,另外一方面却不要忘记痛苦,直面痛苦。感情游走于正反两极之间,形成了一股盘旋曲折的力量,这种风格就是沉郁顿挫。如果学生能感悟出这些风格,就会丰富他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又何必担心他写不出好文章来呢?因为语言的丰富源自内心世界的丰富。

我想,要改变鲁迅在如今中学生心中的印象,这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给学生与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营造宽松的环境不仅仅是指改善物质条件,更是指人文环境的自由。鲁迅的散文常常带有“闲话风”的风格。所谓闲话风,指的是谈话的轻松,读这样的文章,我们感觉这是在与作者进行精神上平等的交谈。[4]人文环境的自由就要带有闲话风的味道,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在精神上要平等,每个人说话的权利要给以充分的重视。课堂是教师、学生与作者在做掏心窝的精神对话场所。在这里没有不可怀疑的事情,越是神圣的事情越是值得怀疑。如果我们人为地设置思想禁区,要学生不能越雷池一步,这就相当剥夺或者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二战中日本为什么有大量的民众甘做军国主义的刽子手与炮灰,那是因为他们有意或者无意放弃了独立思考的权利,泯灭了自己内心的良知与同情心。

第二语文教师应该尽可能多读鲁迅的文章,对鲁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最好能读出自己的心得与体会。如果不这样地话有可能误读鲁迅。比如《记念刘和珍君》有一段这样的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段话常常被人解读为鲁迅思想偏激,从字面上来看,鲁迅认为中国人最坏。但是我们要认识到鲁迅是一位作家,作家的语言不可能像科学家一样精确,他可能会不惜用一些极端化的词语强化某种情感,宣泄一种情绪。再者鲁迅这样说也是希望大家能注意我们国民的劣根性,从这点看鲁迅说这么极端的话跟他创作小说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拯救愚弱的国民。

教师不仅要读鲁迅的文章,还应该要关注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要把这些成果普及。比如以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立人”思想构成了鲁迅一生思想的基点和支柱,这一思想贯穿他的文艺创作中,而这一点在教材与教参均未涉及,我们可以借讲《祝福》时,阐发他的“立人”思想。

鲁迅作品集范文第2篇

刘立宏在一个秋天暖洋洋的下午来到这里,因为他听说这里在将来会是他所工作的学校“鲁迅美术学院”的新址,他所在的城市也将朝着这里慢慢摊开。他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情来看看将来工作的地方前身是什么样的。

有着浓重黑土地情怀的刘立宏,一下子被这里的情景所吸引。金黄的麦田,高高的玉米和照顾这些粮食的农民。他把来发现将来学院的前身的好奇丢到一边,尽情的用相机,用他自己的话说,完全从视觉的角度描绘这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和自己对于土地的爱慕;一看见地里长的粮食、果实我就觉得踏实;土地上的农田、果实,相对于建筑和房子更让他觉得生活的真实。

是的,刘立宏尽他的可能用相机描绘着他心里见到的这片土地的最美时刻,但也在其中不经意地流露出对于这片土地将来命运的忧伤,本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迷茫。

据统计,2000年到2008年,我国城市化率从40%提升到47%,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而 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26亿亩,接近全国耕地保有量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断增多的失地农民的赔偿和安置问题也一直是人们的热议话题。

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加速着农业社会的消亡,也让我们离开那片养育我们供养我们的土地越来越远。

在这里刘利宏的土地像是一个暗示,暗示着属于这块土地的最后的孕育,也像是一首挽歌,关于果实与这块土地的永远脱离。

作品自述

被凝固下来的影像是不可重复的。

无论当代摄影怎样演变,怎样给它新的意义,就本质来讲它的记忆功能是永远不变的。

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各种异样的事情――宇宙的、社会的、身体的,它们都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而失去记忆。事情越多、看到的越多、影像带来的记忆就更为重要和有意义,哪怕它只是几颗银粒,几个像素点。

我更喜欢拍摄自己熟悉的和自己生活有关的事情。

土地系列也是一样,它和我的生活有关,不久的将来那里将变成新的城市。我想土地是家,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家没有了,也就没有了一切。

影像是属于主观的、个人的。同时人的本能是具有创造性的,创造了过去也影响着未来,目的是实现更多的欲望和憧憬。所以在现实当中我的眼前常会产生美丽的景象――有的让我惊喜作者简介

刘立宏 1958年生于沈阳,1982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系。现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摄影系主任。

展览

2011 《土地》个展 上海鲲鲤国际影廊

2010 《北方的夜》参加香港摄影节

2010 《公园》 参加 “维度”当代艺术联展 北京红星画廊

2009 《工业城市的花园》参加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

2009 《工业城市的花园》 釜山国际复数艺术节 釜山文化会馆

2009 《平板楼与城市记忆――柏林・沈阳》德中摄影家交流展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8 《工业城市・天鹅》乡愁――记忆与虚构的现实艺术家联展 798艺术区梯空间

2007 《工业城市・花园》 韩中现代美术交流展 韩国城南艺术中心美术馆

2006 《丰》第二届当代摄影博览群展 上海艺术景画廊 798艺术景画廊

《中国人自拍像》联展 平遥国际摄影节

2005 《城中・摇曳》――城市・重视 2005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

《神话观看》 2005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策划《请与“我”面谈》学生作品展 第二届南京中国艺术三年展

2004 策划《向上・向下》学生作品展 平遥国际摄影节

2003 策划《膨胀的一代》学生作品展 平遥国际摄影节

2000 策划《感知离别的世纪》学生作品展 沈阳

1997 作品《北方人家》参加韩国大丘文化艺术中心“青年摄影家联展”

出版作品集

2002 《神话的观看》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6 中国摄影家丛书系列《刘立宏》作品集 工人出版社

2010 《剩余与额外》 上海文艺出版社

收藏

2005 《神话观看》中国美术馆收藏

鲁迅作品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孙悟空;形象;情节模式

一、研究回顾

关于孙悟空形象来源的斗争,最早在和鲁迅之间。一位则力举“孙悟空”正类无支祁;一位主张孙悟空来自印度神话中的神猴哈奴曼。孙悟空形象考最初的两种主张的形成,即“本土说”和“外来说”。

在“本土说”与“外来说”相持不下的时候,混血说应运而生。主张在考察孙悟空形象时除正视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学的影响以外,也要意识到作为本土的文学形象,其与母体文化密不可分。

佛典说来源于日本学者的来源,最早是太田辰夫。随后矶部彰在《关于元本中孙行者的形成》中将《大唐取经诗话》猴行者的最初原型落实为西方申位安底罗(来自密宗典籍)。集大成者是赵国华。他在《论孙悟空身后形象的来历》得出了孙悟空形象源于佛典的结论。赵国华极为可贵地进行了分层:使得“本土说”“混合说”争论不休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得到的结论也相对客观、可信。

二、几个问题:

1.鲁迅之争

上文已经提到和鲁迅文章中的观点,基本为孙悟空形象来源定下了基调。所谓“本土说”与“外来说”的主张从根源来讲并不如后来看到的那样针锋相对,反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架势。因此,在我们考察孙悟空形象来运这个问题时,要避免执其一端的研究方式,必须要多线索、多角度的综合考察。

2.关于赵国华结论的思考

赵国华的文章将孙悟空——哈奴曼的研究结构扩展为孙悟空——猴行者——哈奴曼的结构。并指出:探讨孙悟空与印度神猴的渊源关系,实际上应是探讨猴行者与印度神猴的渊源关系。这是第一个层面的问题,也是关键之锁在。

首先,吴承恩的《西游记》对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继承已经是不可忽视的。根据罗振玉和王国维先生的考证,《取经诗话》的成书时间应该在南宋。

其次,这两只猴子在两个作品当中,相似程度确实极高,这一点学者已有许多论证,此处不再赘述。

事实上,关于孙悟空形象来源的争论一直存在这个问题,一方指责另一方考证的形象与孙悟空相去甚远,或者一方总在证明自己对比出的情节比对方更为相似和贴近。同时,简单的情节相似的比较也很难让人信服的。

总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孙悟空形象来源的考察应从两方面进行:孙悟空作为原型的由来;取经故事的前后承袭。

1、 孙悟空原型考:

孙悟空的原型四可以依据佛典说,在佛典中找寻其前后传承脉络的。

(1)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之前,玄奘取经故事中没有猴(猿)的形象出现。《西游记》故事最早的起点是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和慧立为其立的传《慈恩三藏法师传》。这两本书内详尽地记录了玄奘西行求法的过程。如果按照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玄奘也一定会成为一个佛法高深,身负越来越多异能之人。但《取经诗话》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叙事发展趋势,以至后世再看到的唐僧又回到了肉眼凡胎,甚至有点窝囊的形象,再不似玄奘法师以一己之力,十七年孤独求索的伟大形象。只因在这部书中,有了猴行者的加入:“僧行六人,当日起行,法师语曰:‘今往西天,程途百万,个人谨慎。’……偶于一日午时,见一白衣秀才,正从东边而来,便揖和尚:‘万福,万福!和尚今往何处?莫不是再往西天取经否?’法师合掌曰:‘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

从《取经诗话开始》,猴子的形象才首次出现。

(2) 仅就上文引述的这一段来看,猴行者和孙悟空就有4处相像:都是猕猴外形;都是猴王;住在花果山;都有神通。基本已经将孙悟空的形象限定。孙悟空和无支祁除形若猿猴,疾奔轻利之外,几乎没有共同点,反而一个是水怪,一个最不擅长水性。

(3) 在本土文学传统中,《诗话》出现之前,并无类似猴形象出现,哪怕有猿猴听经的故事也源于佛经,这点赵国华做了详细论述,不再赘言。

因此,这一人物形象框架应该是承袭自佛典。

2、 围绕孙悟空展开的情节

关于孙悟空所历情节的设置,笔者认为是混合衍生的,并且更多的是扎根在中国几千年的文脉当中形成的。

(1)吴承恩西游记故事的形成

吴承恩的西游记故事是以《西游记平话》和吴昌龄创作的元杂剧《西游记》、《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为基础的。从吴承恩博览群书推测他一定度过佛经或者《诗话》,也许有人质疑有些勉强,但作为一个擅长谐剧创作的人,看过前人所写的杂剧作品并受其影响,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能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更多地得益于元明杂剧创作者为其注入的“神”,即情节构想。先生说到:“我在上文已略考过这个猴王故事的来历。这个神猴的故事,虽是从印度来的,但我们还可以说这七回的大部分是著者创造出来的。①”

(2)孙悟空情节来源

围绕孙悟空形成的故事情节的来源就相当庞杂了。首先,肯定有佛经,陈寅恪先生曾作《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证明大闹天宫的故事几乎可以说是从佛经抄来的。其次,也有民间故事的嫁接,比如东方朔应西王母之邀赴蟠桃会;蔡铁鹰就在其论文中提到羌族有猿猴崇拜,西夏也有类似的童话故事,人们甚至注意到夏启就是从石头中出生的,也擅变化。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故事就论证说孙悟空来源于东方朔、猿猴、图腾崇拜或者是夏启,这是不科学的。

所以,孙悟空这个人物作为一个可以哈奴曼并立的文学形象,它的“神”是植根于我国千百年来的文学传统当中的,而且这也并非吴承恩一人之功,它是很多作者不断吸纳和创造的结果。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并不如人们设想的那样条分缕析、事事分明。更多的时候这种交流往往盘根错节、回环往复的。具体到孙悟空形象的来源来说,②一些情节比如历险啊、神仙斗法啊、魔怪抢妻的情节更是极容易出现在民间的文学的叙事当中,而且不仅仅在一个民族地区发生,几乎个个民族的民间文学传统当中都会保留类似的情节。倒是以一直充满宗教色彩的猴子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这种叙事方式在我们的文学传统中难觅根源。

所以,最终的结论是,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本身是外来的。而这个外来文学形象对于本土文学形象的影响过程,我基本认同佛典说的考证结论,即孙悟空——猴行者——小猕猴——哈奴曼。

参考文献:

[1]蔡铁鹰著.《西游记资料汇编上》[M].中华书局 2010.6

[2]著.《作品集10——西游记考证》[M].远流出版公司 1986

[3]梅新林 崔小敬著.《20世纪西游记研究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

注解

鲁迅作品集范文第4篇

我喜爱作家徐刚的作品,特别是《伐木者,醒来!》、《长江传》等不少报告文学力作和优美的散文随笔,令人激动不已,永难忘怀。我的小诗是:

疾徐有致荡心胸,

情韵刚柔各不同,

雄心如铁思如海,

诗文列阵笔作峰。

40年前,我作为文学爱好者,曾读过诗人、作家韩忆萍不少诗歌作品,对《走窑人的歌》印象很深。不久前,他赠我的《依然十里杏花红》散文集中,不少篇章质朴亲切、真挚动人。我将“忆萍诗人”作为藏头:

忆旧篇篇桑梓情,

萍踪处处是人生,

诗文真诚出肺腑,

人间漫道步从容。

著名女作家、韬奋新闻奖获得者韩小蕙十分敬业且著述丰硕,她的散文我很爱读。“小蕙康乐”是我的祝福:

大小由之笔生花,

兰蕙清幽吐芳华,

安康最是心中愿,

快乐长在绽奇葩。

蒋子龙的名作《乔厂长上任记》,曾让我十分感动。后来,读了他的其他小说和散文、随笔,也感受到一股阳刚之气。我写信表示钦敬之意,他在回信中谦称自己是个“小作家”。于是,“子龙大气”被我嵌入诗中:

赤子情怀阅历丰,

健笔龙腾写苍生,

心胸博大谦称小,

文如其人气如虹。

广东摄影家李少文,曾任职《黄金时代》,出版过多种作品集。不久前他新出的《小品摄影》,有不少创意独特、光影优美的佳作。我的赠诗是:

少长成宜意蕴深,

文心儒雅镜像新,

不比红棉花城艳,

凡人小品更温馨。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设计家邓中和颇有成就,他不仅有很多优秀作品,而且发表了一系列出色的艺术评介和专业论文,我认为“中和大才”是恰当的评价:

中国书装一精英,

平和待人佳作丰,

恢弘大著图文美,

一代良才展鹏程。

著名作家韩石山,小说、传记等作品广受好评,颇有鲁迅杂文色彩的大量评论,行文犀利妙趣横生。《山西文学》发我诗稿后,他来信表示喜爱我的书法,我立即寄赠一幅。不久,他回赠一本《谁红跟谁急》文集,并且在扉页写了一大段热情的文字,实在令人喜悦。我写他的小诗是:

咬定岩石勇攀登,

跋涉千山阅历丰,

大著闻名惊俗世,

文坛百家显峥嵘!

友人刘佳利是著名音乐家刘天华的孙女,音乐素质很高,擅长演奏钢琴,她开设的钢琴班培养了不少莘莘学子。我将“佳利才女”嵌入小诗:

琴艺最佳动心弦,

淡泊名利性乐观,

鲁迅作品集范文第5篇

多年来,杨一墨工作之余一直从事书画创作,尤其是手指画创作,艺术成果显著,已经成为海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书画家。同时,杨一墨是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铁岭指画》传承人,为铁岭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杨一墨在手指画创作上先后多次在国家级大展上参展获奖,并多次举办个人指画展,出版作品集。1993年杨一墨赴日本举办画展,开始致力于指画创作;1995年日本荒尾市的亚洲公园设专室长期陈列其30幅指画作品;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一墨指画》;1997年杨一墨的指画作品《竹林七贤》四条屏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迎回归全国书画大赛”获得铜奖;同年6月赴新加坡举办画展;1999年在中央美院美术史专业进修学习,巨幅指画《山水》参加由中国美协、中国诗书画院联合举办的“庆祝建国50周年书画大展”,获成就奖;2000年在大连市举办大型个人画展;2001年应邀在澳门科教文中心举办个人画展;赴日本鹿沼举办画展;应邀在沈阳天一庄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在广东画院举办个人画展;2002年指画作品《早春》获全国美术作品展辽宁展区银奖;2003年应《朵云》杂志邀请在上海朵云轩举办个人画展;指画作品《清香一溪风》入选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日本“水墨之友”杂志出版《杨一墨指画》;辽宁画院聘其为画家,并在画院举办指画观摩展;2004年应邀在马来西亚参加中国现代国画画家作品展。指画作品《家园》获第十届全国美展辽宁展区金奖;指画作品《梨花满山谷》获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金奖;辽宁画院举办杨一墨指画作品研讨会;2005年指画作品《早春》获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中国写意画展优秀作品奖;2006年入选由中国美术出版界提名的“当代•盛世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名画家,指画作品纪念辽宁省美术家协会成立50周年美术大展铜奖;2007年元月在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一墨千宁”的书画篆刻展;10月大型豪华版《杨一墨画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指画作品《一夜春风》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四届画院展获优秀作品奖;被铁岭市委、市政府任命为铁岭中国手指画研究院院长;2008年11月应邀赴江苏昆山侯北人美术馆举办杨一墨指画展。

杨一墨的指画作品已呈现出浑厚华滋、气象恢弘、雅逸高蹈的独特风貌,特别是近年来以辽北山川风物为素材创作的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不断在全国重大展赛参展、获奖,受到画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在杨一墨的组织和带领下,铁岭的书法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果卓著。铁岭市参加国家级展览入展和获奖的作者至少在100人次以上,入选和获得兰亭奖、群星奖、国家级届展在20人次以上,且在辽宁省各地市级城市中国家级会员的拥有量、优秀书法县区的拥有量均居前列。铁岭的书法家继承并发扬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可以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铁岭赢得了荣誉,铁岭成为辽宁乃至全国的书法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