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怎样学写作文

怎样学写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怎样学写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怎样学写作文

怎样学写作文范文第1篇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才能爱写作文,也才能写好作文。每一个学生都有写作潜能,只要写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灵感就会一触即发。而最能激发他们写作灵感的东西当然就是生活。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如电视上报道的“最美妈妈”“最美乡村女教师”“最美司机”等,都可以让学生述诸笔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广泛阅读,加强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要让学生养成闲暇之时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如:1.意境悠远的古诗词;2.清新流畅的现代诗;3.个性、创新的同龄文等,这些好书既能陶冶情操,又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多种评价相结合

在以往的作文批改中,老师是学生唯一的忠实读者,老师的评语像圣旨一样决定了学生作文的优劣,但学生对老师的评语认真看的又有几个?所以我认为应该改变以往的做法,让作文评价多种方式相结合。

1.教师批改

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文章,尽量捕捉其亮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这样学生得到了你的认可,就会尽最大努力将文章写好。

2.学生互评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互评,以取长补短。要给学生列出一些相关的批改要求,让其有据可依。当然最终的评语还是要以正面肯定为主,挖掘写作者的优点。不过也要中肯地指出不足,态度要诚恳,不讽刺挖苦。这样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文章得到同伴的赞赏时,就会信心倍增,创作激情也会高涨。

四、赏识成功,激励自信

怎样学写作文范文第2篇

首先得打消学生的种种顾虑,纠正胡编乱造之风。大家知道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抒写真情实感的名家名篇,如朱自清的《背影》当中朱自清因祖母去世回家奔丧,看到满院狼藉而簌簌落泪的情景,还有看见父亲买橘子归来以及看了父亲的来信时,眼泪又来了的感人情景,可能我们每个教师在上这篇课文时都要分析讲解。也许大家在指导学生写作真情实感方面没有对这些场景做什么具体要求,或者拓展不够深入。魏巍的《我的老师》中有作者用小石头去迎老师的教鞭,而且发现老师并不是真的要打他的生活真实;《最受读者喜爱的文章》大全集中有大量描写生活趣味的段落出现。

其次,怎样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写出生活味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学生作文真起来,还得先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情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及时整理抒写出来。可分这样几步走:

(一)提倡或要求学生写日记,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记录下来。特别是生活细节,要做到把喜怒哀乐详细体验写出来,晚上做梦的细节或者想怎样解决一个什么问题中一下子想出来,一道难题的解决过程,以及思考难题由苦到乐的心理变化。家里父母的争执,邻里吵闹,大街小巷的种种趣闻轶事都可写成日记。如果征得学生同意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展示学生的日记,进行一些精当的分析。

我从开始教初中语文起就要求学生写周记,要求学生将一周的主要感受进行整理,写成周记,写出心得。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能为写作提供素材,对身为班主任又是语文教师的我来说,真是一举两得。当然有些学生一开始只是三言两语,比较简短,不会写,有些学生不愿意写自己真实的感受,教师还得严格要求,适时疏导,给学生做知心朋友。让学生大胆地详细地写出真实的生活感受。

(二)教师在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应该指导引领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和调查,为写出生活真实作铺路石。我们初中的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写作综合实践都有与该单元课文有关的活动话题。我们教师往往在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上重视不够,当然也有因涉及学生安全责任教师不肯带学生外出活动等原因。我在教综合实践课时,做得较差,有时是蜻蜓点水似的用一节课,或最多两节课时间,也没有布置学生自己去完成;而且学校没有要求一定要备这类型的课,所以草草了事。在这种背景下,学生除了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外,生活体验就只有在家里了,相当有限。我们在讲课文时回想到我们的童年总会有许多灿烂的生活回忆,我们当时吃的,喝的,穿的,玩的,我们能够吃苦耐劳……而现在学生局限于学校,怎么要求他们能写出好多生活味来呢?因此我们要认真备好、上好综合实践课,多带学生出去参观、活动,体验生活,以获取第一手材料。为学生能写出生活味作铺垫。

(三)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对生活细节的段落作精当的赏析,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篇目,增加对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量。

教师可以就一些名著中涉及生活真实描写的段落作些赏析,我们的语文教材的附录部分都有名著导读,推荐的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做好名著导读工作,让学生从中感悟,获得各类相同的情感体验,能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四)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看新闻,如多看中央电视台10套的“百家讲坛”等科教节目,12套法制栏目。学校图书馆有图书报刊,指导学生多阅读,写写读书笔记、心得,广泛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文打下基础。

怎样学写作文范文第3篇

一、 什么是经典示范规范文体法

所谓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在规范议论文文体写作时,使用到得经典作品主要是指《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孟子》选读。所谓经典示范规范文体法,是指学生在阅读了经典作品中的规范的议论性文段后,能够在规范的议论性文段的示范下,学习如何议论,写出较为规范的议论性文段,并且经过一阶段的训练后,能够跳出模板的范畴,写出自己的风格,已达到规范议论文文体的作用。

二、 如何实施

1. 学习。深入的学习文段,了解文段的内容是实施经典示范规范文体法的第一步。因为《孟子》选读中的文段都是先秦时期的文段,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结合课下注释做仔细的阅读和学习,尤其是其中的重点语句最好可以结合注释,用规范的方式直译出来,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分类。如果仔细的阅读选文就会发现选文和一些规范的议论文文段的共同之处。

例一:

“知羞耻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清代学者朱启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用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他知羞耻而发奋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说,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知羞耻成人》)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王何必曰利》)

对文章中的句子功能归类会发现有: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总结句。

观点句:⑴“知羞耻成人”

⑵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阐释句:⑴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

⑵无

材料句:⑴清代学者朱启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用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

⑵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分析句:⑴他知羞耻而发奋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⑵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总结句:⑴所以说,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

⑵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从以上分析来看的话,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3. 模仿。

在课堂上讲完选文以作文片断的方式呈现。

仿照《孟子梁惠王下》中“贤者亦有此乐乎?”写一个片断。

范本: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学生佳作展示: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为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度众生,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三、 有何优势:

1. 采用经典示范规范文体法,让学习课文成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把课堂教学和考试联系了起来。真正做到“功夫在课内,表现在课外”。在学习交流中,提高了古文阅读水平,也提高了作文水平,以免作文教学只是个别老师的口若悬河的“授渔”。而学生也成了理论上的将军,实战中的败兵。加强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影响。

2. 有效延长了作文课的时间,把作文延伸到课内教学。可以利用语文书这个媒介,让作文课上的理论在课本上延续,让学生即使在学习课文,也对作文有所帮助,把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延长为两周,这样持续的学习,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必定会用重要的作用。

3. 让作文讲评不在单调。我在学生的模仿实践中发现,那些上作文课只在开始时兴奋作文的立意是什么,在读范文是兴奋人家写了哪些例子的同学开始了解到什么样的文段才是规范的议论性的文段,甚至在早读又多了一项思考的任务,让课本也成为学习写作的一个重要平台。

四、 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怎样学写作文范文第4篇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目前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我认为:组合“多媒体”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改变作文教学信息传递方法和手段,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作文教学目标。怎样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写好作文呢?

1以“媒”相诱,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

运用声像媒体,创设创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学生突破习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点,掌握写作技巧,是紧张的智力劳动。要让学生在心理上下不紧张不畏难,靠大谈作文的意义、重要性之类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感染力、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习作活动,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写作为乐事。如:指导学生写状物文《荔枝》时,完成“范文引路”一环节后对学生说:“为了明年的荔枝节有更多的人到深圳品尝荔枝、观赏观赏,看看荔枝有哪些地方逗人喜爱,然后写信向亲朋介绍,好吗?”接着播放录像,随着欢快的乐曲声,电视屏幕上呈现一片荔枝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一下子被吸住了,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悬挂在树上的荔枝,堆满筐的荔枝,剥开壳的荔枝,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如尝共味,情不自禁地小声议论起来。当我要学生一两句话谈感受时,人人争先恐后,,一个学生说:“荔枝圆圆的,红红的真惹人喜爱!”另一个学生说:“每到荔枝成熟时,当你走进荔枝园,就能看到树上一串串鲜红的荔枝沉甸甸地挂在树枝上,一阵风吹来,荔枝摇摇摆摆,好像在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品尝美味可口的佳果呢!”……当我再放放录像,选择“荔枝森”“一串串荔枝”“荔枝外形”“荔枝肉”等特写镜头定格,要求学生有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描述时,个个都仔细看,认真想。大胆说。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其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交替使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又能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由外到内”“有顺序”观察方法,“有话会说”。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这种功效,不但能使学生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作文产生“爱写”的兴趣。

2以“媒”相诱,培养学生“会写”的能力

小学生作文感到最苦恼的是“没啥可写”,其次是“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在帮助他们突破这些难点,必须根据其心理特点及“迁移规律”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媒体群的整体优势。下面谈谈高年级作文的指导:

2.1例文引路。教学开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分析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例文,边用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投影片将其重点片断、写作要点或写作提纲显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让学生从范文中找到相应的写作方式(其中包括如何选材,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从作者写作思路的“原型”中得到启发,形成有效的认知结构,将例文中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直接迁移到作文中。例如:指导学生写绘景文《美丽的仙湖》,以《桂林山水》(六年制第十一册)为范例,引导学生边回忆、边展示,在投影片上归纳出的“抓住事物特点,用‘总……分……总’结构,用对比、比喻等手法,及形容词描述事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学生作文的思路即可开启。在这里,例文是一个台阶帮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投影媒体即等于给学生“一根拐仗”,帮助学生降低写作难度,创造有利的心理条件,让学生主动投入写作活动之中。

2.2观察指导。根据例文总结出的写法,即写作目标,逐步演播声像媒体,显示学生喜爱的直观形象,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有意识地对准目标观察,帮助学生解决无话可说可写的难题;培养观察能力,从而让学生有序、细致的观察引起积极、活跃的思维,积极活跃的思维带动具体、生动的表达。如:指导学生练习“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烧烤》时,“例文引路”后用录像展示活动的全过程,将学生带入“烧烤潮”。学生看着全班同学烧烤的情景,异常高兴,注意力非常集中,情感特别投入。当我要他们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一连串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出活动全过程时,个个绘声绘色又毫不费力。接着我又提出要求,重播录像,并选“生炉”、“上叉烤”“吃”突出的一些场面边“定格”,边用教鞭指划,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怎样想,学生随着教鞭的指点观察、回忆、分析、鉴别、分别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述出活动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场面和这个场面中让人最开心、最有趣的一些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学生有目的、全面、细致、精确地观察,迅速“理清活动的全过程”,选择“体现意义,突出中心”的材料,知道“记一次活动”要“按活动顺序”观察,来“写清楚”;还要“抓重点”细致观察“写具体”。

怎样学写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整合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加强读写结合教学,通过读写教学训练,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素养,进而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整体提升。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现状问题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当前其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初始阶段,还未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对新生事物了解具有一定局限性。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在对语文阅读与写作兴趣爱好方面相对缺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相对较差,导致小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整体偏低。

(2)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体制等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仍沿用传统单一、落后的模式,缺乏对语文阅读教学和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机整合,造成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效果呈现出事倍功半的局面,不利于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3)对于小学学校来说,一方面缺乏对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与目标的明确,与小学生自身成长所需要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培养相分离,制约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整合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多数小学学校缺乏建立一个相对完善、和谐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氛围,缺乏对小学生读写教学的重视,造成现有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小学生培养读写整合思维理念。

二、读写整合概述

对于读写整合的含义,不同研究者有着不同的见解,而较为普遍认可的一种读写整合定义是不仅应包括读写的短期整合,更应关注“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长期整合。在针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中,应当将它们之间紧密的联系起来,统一进行教学。

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能够学习语言表达方式和吸收思想精髓,以丰富自身语文素养。而通过写作教学则促进学生表达自身语言、思想,抒发感情。可见,二者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二者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在阅读教学的日常训练之中,能够为写作教学与联系提供巨大的帮助,反过来写作教学也会对阅读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若只阅读而缺乏写作,语文教学则会使无源之水,久之必枯竭;若只写作而缺乏阅读,语文教学则好似航行的小船失去了航标,航行得漫无目的而又毫无意义。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间正是利用了“读”与“写”互相迁移、同步发展的规律,在独立完成各自的训练任务的同时,推进“读”与“写”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小学语文教学读写整合实施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教学存在的问题,充分整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特点,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读写整合,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建议策略,具体有:

(1)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养,提高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整合认识深度,防止对小学语文教学读写整合认识出现误区。较为典型的读写结合认识误区有读写分离、机械练写、只读不写、光说不写、无点结合等。根据此问题,一方面教师应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深挖,明确教材的读写整合点;另一方面则设计出恰当、合理、有效的读写训练,有效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整合起来。

(2)为充分保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整合需求,一方面应不断增强拓展阅读,另一方面应重视读写启蒙,培养学生读写兴趣。拓展阅读的增强,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知识面,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开发,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通过调动感官,激发兴趣,联系生活,结合活动,依托教材,扎实训练,以说带写,铺设阶梯等形式,为低段学生顺利踏入中段的语言学习搭建一个平台,实现平稳的链接。

(3)引导和鼓励小学生在认识生活时进行读写整合的训练。一方面,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乐趣,并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而产生写作的热情;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善于感悟人生、感悟生活,对身边的人、事、物设身处地地体味和领悟,进而促进学生 对生活感受时运用审美的眼光,促进学生写作过程中充满张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小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以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加强读写整合的教学,积极探寻着读写整合的内在规律,推进小学语文基础课程改革,逐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许丽珍.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