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需要阳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活需要阳光,就如花儿需要阳光一样;生活需要阳光,就如同黑暗需要阳光;生活需要阳光,就如同寒冷需要阳光一样。
生活,生活在世界里,没有阳光,就如同降临了灾难,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它,而因为它,我们也变得阳光。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痛苦,孤独的寂寞……阳光的出现,一切困难都得到了解决。
追梦是每个人的必经路,而没有了这个梦,似乎阳光永远也不会出现在这个人心中。因没有了梦,成功的喜悦就会消失,更不会有过程的挫折与追梦的艰辛之后的快乐,带来的只是没有阳光的孤独的寂寞。在追梦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挫折,但心中如果有阳光,生活中有阳光,就会如同花儿需要阳光一样之后的自信盛开,美丽,而追梦后成功的喜悦更加需要阳光来庆祝。而这些阳光或许是家人或许是朋友更或许是不认识的陌生人。
2、我的心意,和清晨的阳光一起,把快乐带到你的心底,让你和我一起,伴随清风吹起,把一天的快乐举起,祝早安!
3、踏着惨白的黎明,迎着刺眼的阳光,伴着落寞的黄昏,融进寂寞的黑夜。
4、我从不相信一眼万年,但时间定格的那一瞬,阳光描绘出了你全部的美好。
5、世界很大,风景很好。迈着轻松的步伐,让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阳光,充满欢笑。
6、世间最快乐的事莫不过于在大自然中沐浴温暖的阳光,聆听风的轻吟。
7、阳光出来时,请吸收阳光;阴霾出现时,请释放阳光。
8、阳光暖暖地铺下来,心情忽而放晴,享受着阳光的时候,我却不爱说话了,只在心中默默祈祷,愿仁慈的主,赐我们一个快乐的生活。
9、我叫太阳每天把幸福的阳光洒在你身上,我叫月亮每天给你一个甜美的梦境,祝愿你事事如意!
10、彩虹总在风雨后,阳光总在乌云后,成功总在失败后。
11、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孩子的笑脸是校园里最灿烂的阳光。
12、阳光,给人带来温暖;黑暗,给人带来恐惧。撇开惨淡无奈
13、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14、春天的阳光总是很写意,给人一种温暖清新的感觉。
15、无论你贫穷与否,无论生活怎样对你,一定要有一个积极的,阳光的心,一个好的心态,以平常心去面对世界。
16、那个下午,阳光很暖,你看着窗外,我看着你。就这样好几年,最后我们毕业了。我看着有关你的回忆,现在,你看着哪里?
17、牵手漫步在午后阳光遍洒的小道上,日光在地面投下斑驳的阴影,你的笑靥是这里最美的风景。
18、阳光的午后,微风习习;一杯茶,一把竹椅,一本书,多悠闲的日子。
19、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得通亮。
20、生活需要阳光,就如花儿需要阳光一样;生活需要阳光,就如同黑暗需要阳光;生活需要阳光,就如同寒冷需要阳光一样。
21、金色的阳光慵懒地洒在城市边缘一个小庭院里。像每一个周末的午后一样,我坐在爷爷的竹藤摇椅上,静静地沐浴着阳光。
22、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23、阳光温暖、清新、自然。每当一抹阳光洒在窗台上,我便回用双手捧住这大自然的馈赠,细细品味阳光的美好。阳光如此美丽。
24、躺在树荫下,感觉着风轻轻拂过脸庞,一缕缕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映出一片斑驳。
25、你之于她,就好像一嗓徒然而起的高音,或者刀般凛冽的画音。即使她走在九月温情的阳光里,都能觉得冬的来袭。
‘??纭?治蘖Φ那么蜃琶拧
半晌,无声。
靠在门上,一股强烈的冷意直逼体内,冷冷的。
猛然想起还带着钥匙,‘咔嚓’一声,那扇冷冷的门打开了。
坐在书桌前,打算又一次的题海遨游。
祥和的傍晚是如此美好,却,与我黯淡的天空,如此格格不入。
‘定!’脚步紧接着与地面摩擦的声音。‘哈哈,看我的……’一阵欢笑声传到我的耳畔边。
怎么可能?我的灵魂深处固执的认为;生活是枯燥的!生活是无味的!怎么会享受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这欢笑声像当头一棒,重重的打醒了我,打醒了消极的我,打醒了似睡非睡的我!
觅着声响,奔向阳台。
果不其然,一群孩子,玩耍着。我静静的看着他们,寻觅他们的快乐。
孩子们的笑脸上溢满了阳光似的笑容。沙包在头上来回飞跃着,笑声也来回飞跃着,飞到天际,好像为我黯淡的天空射进了一束阳光,不觉间,我的嘴角慢慢上扬,微笑。
我被他们感染了,心中的冰墙也在慢慢的融化——哪个孩子接到沙包了,我祝贺的为他鼓掌;哪个孩子被打下台去,我泄气地为他叹息;哪个孩子接到沙包并优美的旋转一圈后把队友‘救’上来,我兴奋地欢呼着……
夜幕四合,孩子们肩并肩,手拉手地远去,我失望地转身回屋,怕是再见不到这样精彩的演出了。
又抬起头,大悟;生活需要感受,生活需要体会,生活需要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
好像有一束阳光彻底照亮了我心房,光亮刺眼!
法国作家萨克雷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不正是这样吗?不管发生什么,只要用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去用心享受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便会为自己的生活挖掘那一眼永不枯竭的幸福之泉!
明白了!我们不仅要爱他人,回报他人,还要心向阳光,热爱生活。现在变了,我的灵魂深处固执的认为------
作为一个人来讲,应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做人的应该具备的条件,也是为人处事的原则。我们是群居的高级人类,在一个社会空间生活。生活本身就蕴含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有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与精神元素。只要生命的存在,就有相互往来的关系存在。在生活的道路上谁也不敢说,我一生独行,不与他人交往,不需要他人的关爱、关心。古人讲,常在冰上行走,谁敢说不滑倒?生活上谁敢说不用某个人的帮助,不需要社会的共同辅助,得以完成人生之旅?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人与人是一个交往个体,在语言沟通的环境下,相互协助,相互资助共同走向繁荣发展,走向人生的未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生活是幸福的,快乐的。所以,我们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用人间大爱去呵护这个人类社会的整体,把自己的爱洒向世界,温暖每个人的身心;但是,我们需要温暖阳光,这些温暖来自社会的爱心奉献,来自大家的爱心。
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生活,在阳光下共同推进社会的进程。社会是我们人类共同生活的空间,也是生活之根本,脱离社会环境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人活着,就要与社会对接,与人来往,在社会环境中活动。工作,学习,生活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这些社会因素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得以延续发展下去,促进社会向和谐的方向迈进。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要建立和谐的社会氛围,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友爱关系的提升,让阳光伴随着我们向着理想的生活境界奋进。任何违背人生意愿的行为,将受到人类社会的抨击抵制,最终遭受人类的唾弃。只有阳光的爱心行动,才倍受大家的尊重爱戴,成为大家崇拜的典范。没有感恩的心是无法做出阳光行动的。
从生活现实情况来讲,我们是阳光使者,用自己的热量温暖着他人,给他人带来幸福的感受,让他们感悟到人间的温情;但同时我们也是阳光的受益者,同样感受到他人炽热的情感,温暖着自己的心房。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相互依偎,相互关爱,共同辅佐从远古走向今天,走向未来。这光荣的传统不能丢失,而是加倍地弘扬传承下去,让人间大爱永远绽放出温暖的光芒,把整个世界照亮,让人类社会永远充满阳光,充满快乐。
关键词:高职院校;阳光教育;阳光教师;心理素质
一、高职院校“阳光教师”概念的提出
2003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针对中国教育中存在的“灰色现象”,首次提出“阳光教育”的概念。他认为,“阳光教育”就是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的教育。2004年以后,湖北省的部分中小学参与了“新阳光教育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研究“阳光教育”的理论时,发现该理论不仅能指导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同样具有指导价值,于是在同年7月成立了课题组,对高职院校“阳光教育”的目标、内涵、实施办法及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要实现高职院校“阳光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也叫“阳光学子”),必须要依靠高素质的“阳光教师”来施行“阳光管理”,至此,“阳光教师”的概念首次被应用到高职院校。
在界定“阳光教师”的内涵时,课题组根据阳光的光明、温暖、多彩、和谐、均匀等特质,提出高职院校“阳光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特质:①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的意识;②具有质朴、纯真的人性;③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健硕的体质;④具有活力四射的激情;⑤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⑥具有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⑦具有包容他人、接纳自己的胸怀;⑧具有为学生探路、引路的精神;⑨具有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能量;⑩具有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情怀。为区别于普通教师,课题组将高职院校“阳光教师”定义为具有坚定信仰、崇高师德、健康身心和质朴人性,对教书育人工作充满激情并得到广大学生高度认可的在职教师。
二、高职院校“阳光教师”的心理素质内涵
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指其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觉实践中形成的心理品质。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阳光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即要具备高水平的智能素质(学业智能素质、学术研究智能素质、创造智能素质)、明晰的职业角色意识(职业动机、职业效能感、职业价值感、职业道德感、职业理想与追求)和社会心理素质(社会认知能力、社会调控能力),另外还必须具备如下十点特质:
1.具有积极、“阳光”的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心情。它像染色剂一样,会使人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所有的事件,使所遇到的各种事件都具有当时心境的性质。心境持续的时间短的只有几个小时,长的可到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积极乐观的心境能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有益于健康;消极悲观的心境会降低人活动的效率,使人变得消沉,有损于健康。“阳光教师”有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心境,但由于其具有很强的情绪调控能力,能将消极的心境迅速地转化为积极的心境,因此“阳光教师”总能够让积极的心境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会用这种积极的心境去处理各类事件、去感染所教育的学生。
2.富有战胜困难的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激情往往是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激情是一种情绪的催化剂,在激情状态下,“阳光教师”能完成平常完成不了的任务,发挥出自己意想不到的潜能。“阳光教师”面对挑战,可能会产生一时的挫败感,但一旦激发出激情,便能勇往直前。处于激情状态的“阳光教师”更加纯真、质朴而富有魅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勃勃生机。
3.具有坚强的意志。意志就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阳光教师”一旦确定下自己的工作和奋斗目标,便会充分利用各种能够利用的有利因素,排除各种困难和险阻,用实际行动去兑现自己的诺言。
4.具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心理动力系统中最基础的心理成分,是个性积极性和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人类的需要可以归纳为个人与社会需要两大类型,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大层次。从个体主观出发的需要为个人需要,它包含两个层次,即第一层次的生理或生物性需要,第二层次的心理性需要(包括心理安定、精神愉快、心理健康和美的享受);从群体和社会客体出发的需要为社会需要,属于第三层次的需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群众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动力。“阳光教师”不回避生理需要,对第二层次的需要也显得非常迫切,但对第三层次的需要即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如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追求真理等)表现最为强烈。
5.具有很高的成就动机。当需要在强度上达到一定水平,并且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存在时,就引起动机。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心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成就动机是社会性动机的一种,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它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奋进,在成功的道路上拼搏。“阳光教师”具有很高的成就动机,因此,他们在学习工作上都很积极,能够控制、约束自己,不受社会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
6.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兴趣。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正是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产生需要,形成向往的动机,才会对这些事物产生兴趣。兴趣常常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阳光教师”喜欢创新,反对陈腐和保守,兴趣广泛,题材多样,尤其对学生工作情有独钟,能够将琐碎而繁杂的学生工作与个人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相联系,具有自觉性、方向性和坚持性。
7.具有健康的人格。人格或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心理行为差异性、个体化的核心因素和标志。“阳光教师”的人格健康,一般具有外倾型的优良性格,他们的心理活动常常指向外部世界,对外界事物非常关心和密切注意,开朗活泼,情感外露,善于交际,办事果断,不拘小节,独立性强。
8.具有自我扩展能力和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阳光教师”参与社会活动的面非常广阔,有许多朋友,能够很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与他人关系密切,无占有感和妒忌心,有同情心、能容忍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念和信息上的差别性。
9.具有安全感、认同感和现实感。“阳光教师”能忍受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看待事物时,注重事物的实际情况而非自己的希望。
10.具有较高程度的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具有主观性,人们可以依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评价幸福。因此,幸福感是对自己生活的认可和满意度。“阳光教师”具有较高程度的幸福感,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低、对突然产生的强大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较强、有较高的心理活动耐受力、具备很强的心理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无职业倦怠感。
三、高职院校“阳光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
1.建立健全各级组织领导机构,为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行政保障和经费保障
(1)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协调各相关部门工作,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
(2)建立系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收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信息,及时向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机构反映教师的心理需求,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施心理危机的初步干预和跟踪服务。
2.合理设置各类工作执行机构,为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设备保障与技术保障
(1)设置心理健康宣教科。心理健康教育能使一个人超越平凡和平庸的生话,使人更有活力、想象力与创造力,能提高一个人生活的质量、提升人生的价值。宣教科可以利用各类资源,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课及大型心理健康讲座,指导全校举办教师心理沙龙、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月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设置心理健康普查科。负责对全校教师进行心理状况普查,筛选需要立即进行心理帮助的教师和需要给予积极关注的教师,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将高危个体纳入《教师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同时,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反馈调查数据,提供心理干预建议。
(3)设置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可以考虑将校外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机构引进学校,以此弥补学校硬件与软件资源的不足。
(4)设置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对全体教师进行生命教育、危机应对教育;对《教师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中的成员逐一做好危机的预防和转化工作;对学校、家庭和社会上可调控的引发教师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应协调相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持续的不良刺激。
3.培养高职院校教师有效驾驭心理压力的能力
首先,在应对压力之前,高职院校教师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认识到压力及其反应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同时,还应了解压力反应的机理,以更好地觉察压力所引起的身心变化。然后,还要学会对自己所处的情境作积极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形成对情境的理智反应,从而避免单纯依靠自己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对压力情境作混乱而无效的解释与应对。
其次,高职院校教师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当教师遇到心理压力时,他能够从这种社会支持关系中获得有效的帮助,感受到有可以信赖的人在尊重、照顾和爱护自己。
4.培养高职院校教师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1)学会控制情境。不能控制情境,就会产生情绪问题。
(2)运用积极认知。改变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策略,认知评估是情境与情绪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方面的同时,更能看到有利的方面,这种看待问题的方法容易使人增强信心和情绪饱满。
(3)注意行为调节。不良情绪已经发生时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加以调控。虽然这些行为是琐碎的,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途径。例如,参加文体活动;改变面部表情,对自己微笑;改变行走姿势,抬头挺胸,昂首阔步;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听音乐;整理书桌或衣柜,让一切井井有条;找个朋友尽情地倾诉;散散步,做做深呼吸;计划一次远行等等。这些行为能宣泄情绪,或转移注意,或产生积极暗示,经常运用,能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调控能力,久而久之,它们就会成为个体的反应机制。
5.丰富高职院校教师的业余生活,扩大高职院校教师的人际交往
一名高职院校教师如果能够培养和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进行多方面的自我娱乐活动,业余生活充实和丰富,他就能在寂寞、孤独、烦闷、抑郁时,及时获得解脱和调整,使紧张的生活得到调剂,消除疲劳,解除苦闷,松驰情绪,焕发精神,陶冶情操。
作为社会成员的高职院校教师,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通过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高职院校教师不仅可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而且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感受到充足的社会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从而大大增强生话、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
6.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待遇,增强其社会自豪感
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有其自身多种多样的需求,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物质需求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来说仍是第一位的需求,不能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应当甘为人梯”、“教师是红烛”等充满光环色彩的宣传口号下,错误地忽略这一群体的普遍而基本的需求,从而一味脱离实际地强调教师要“奉献、奉献、再奉献”。高职院校应该从满足人的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出发,高度重视不同教师的多层次需求。
7.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考评机制
管理心理学理论认为,考评是一种重要的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手段,只有制定一套相对公平的、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长期坚持严格执行,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高职院校应该不断改善现有的不合理制度,尊重不同教师的个性特征,发挥他们的专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这样才可能造就一支充满生机、活力与创造力的“阳光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周洪宇,邹伦海.教育大变革――全体全面全程的阳光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2] 林德发.论高校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J].天津商学院学报[J],2005,25(6):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