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滕王阁序全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对联;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每一位教师就好似一位导演,以不同的形式编排着每一天的节目。希望每一名学生都能从中有所学有所得。那么怎样让语文课堂更富有“中国特色”,更具有文化魅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者思考的。下面仅就如何巧设对联,为语文课堂增光添彩略谈一二。
一、巧用对联,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越来越青睐于快餐文化而忽视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对传统文学样式的运用。而对联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的文学遗产,是一种凝缩了的艺术。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且对联形式多样,如春联、寿联、挽联、励志联、名胜联及章回小说的标题联等,了解、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并学会创作对联,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有重要作用。例如我们最熟悉的春联“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使学生明白了平仄对仗知识;另外更多的是历史上的很多仁人志士把对联当成自己明志的载体,将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乃至全副身心,满腔热忱全部展示出来,使其成为不朽的杰作,流芳百世。例如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兀无欲则刚”这副对联已经成为传统美德的象征;而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则通过歌颂项羽、勾践以自勉,表明自己奋发的态度和不羁的个性。学生读后,不禁会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二、巧借对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总觉得古典诗词总是要一味地背诵,枯燥、乏味,不爱学。因而在教授必修4第二单元――宋词时,我搜集了有关词人及作品的对联,如:
大明湖畔,趵突泉,故居在杨柳深处;
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
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在讲课初将这些对联告诉给学生,让学生去猜对联中所讲的是谁并作解释。这时有些学生能猜到但解释不了,而有的学生则完全猜不到,此时我便顺势告诉他们学完了这一课,你定会找到答案。这样学生带着想要解开谜底的心理,听课的兴趣异常高涨。又如我再讲《滕王阁序》一课时,学生被全篇典故吓怕了,知道这是千古名篇,可就是不好理解,也就没有兴趣去学。这时我有意给出两副对联的上句:滕王阁中,高朋满座;文不加点,谁人腾蛟起凤;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对出下句。并且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习的态度更加认真,有的甚至一遍接一遍地读,而且边读边试着填写下句,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这一对句:
滕王阁中,高朋满座;都督宴上,胜友如云。
文不加点,谁人腾蛟起凤;倚马可待,王勃绣口锦心。
三、巧拟对联,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较喜欢记忆整齐对称的句子,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板书的设计尽量做到句式整齐,因为这样常常能起到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达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完苏轼的词后,我给学生写下这样的板书:醉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士者;醒东坡,看破人生风雨的智者。在学密的《陈情表》一文时,学生对课文内容把握不好,于是我设计如下板书:祖母情深似海(孝情)圣朝恩重如山(忠心);尽孝之日短,尽忠之日长。学生看后一目了然,明白了作者李密处在两难的境地中,此时我再问最后怎样解决这种矛盾,学生很容易答出:先尽孝后尽忠。可以说在方寸之间感悟真知。
四、巧设对联,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在语文课的讲授中,有时用一些对仗工整的联句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的作用,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板书设计上有对偶的地方,接近对联,我就让学生来概括,以训练其这方面的能力。如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我让学生去概括文中两次偷听分别是谁,听得效果如何?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很快答出:
小二妻店中隔门,有意偷听听不全;
林教头庙里隔墙,无意偷听听得真。
在学习契诃夫的《装在子里的人》一课时,让学生归纳总结别里科夫这一形象时得出:
为套子生活所套,因终身大事而终。
雨鞋雨衣雨帽雨伞身上有,法制法令法规法律心中存。
当代著名学者周汝昌说过,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或一种‘升华’。学生如能在短时间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并将其迅速地串联起来,成为一句有意义,有感情,有顺序,有趣味的话,必须要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创造力。
五、巧解对联,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近年来,大多高考试卷都出了仿写试题,这类题目不仅有句式要求,还有修辞的运用,语言的锤炼,其中也有以对联形式出现的。如2012年四川语文高考试卷第19题补写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
(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2)中秋。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2009年湖南语文试题第5题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鞭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这种对联题越来越受到各省市命题者的青睐,这对学生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在课堂上,我也尝试让学生写对联,对对联。如我出上联:陶渊明辞官归田乐开怀”,学生对“王子安登阁作序叹人生”。有时我还和学生一起探讨、推敲哪个对句更好。如在讲《诗经》时我出上联:三光日月星”,学生对:“四言风雅颂”,我说“四诗风雅颂”,学生开始质疑,此时我们一起探讨,学生再加以思考最终得出一致的见解,“日月星”属光,“风雅颂”是“诗”。可见通过对联训练,学生不仅学会了炼字,选词,而且在这个动态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真正的体现和发挥。
六、巧化对联,增加文章的文学底蕴
钱钟书先生说:“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我除了平时上课时引导学生积累课内外文章里的对联外,还在写作实践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我鼓励学生在拟题、开头、结尾处活用联句或撰写对联。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如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有同学就巧用了“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以“挫折”为话题,学生巧拟“不经一番挫折苦,怎得成功扑鼻香”等较好的题目。文章的开头结尾处妙用对联,不仅有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更能体现高人一等的写作技巧。如在一次作文中,有同学开头就借用了“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一联句体现积累的重要性。还有的同学用到老子的名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联句的使用,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文学色彩。
对联艺术,浓缩语言精华。愿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能重视对联在教学中的作用,都能不断地探索这一民族语言艺术的瑰宝,借助它,让语文教学充满“中国特色”,充满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国对联艺术》.山西教育出版社.
(1)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古今异义】
(1)去国怀乡(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2)春和景明(古义:日光;今义:风景、景物等)
(3)越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次于今年)
(4)微斯人(古义:非,如果没有;今义:细小、衰落等)
(5)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义:写文章;今义:语文课上写文章的练习)
(6)前人之述备矣(古义:详尽;今义:准备)
(7)增其旧制(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8)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天气)
(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义:曾经;今义:品尝)
【一词多义】
(1)赋: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种文体)
B.岁赋其二(征收,敛取)(《捕蛇者说》)
C.赋敛之毒(赋税)(《捕蛇者说》)
(2)观:A.予观夫巴陵胜状(观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C.观其耸构巍峨(观看)(《黄鹤楼》)
(3)归:A.吾谁与归(归依)
B.云归而岩穴暝(归拢)(《醉翁亭记》)
C.其将归见其亲(回家)(《送东阳马生序》)
(4)会:A.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聚会)
B.会宾客大宴(适逢)(《口技》)
(5)极:A.南极潇湘(到)
B.此乐何极(穷尽)
C.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6)则: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
B.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却)(《送东阳马生序》)
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表假设,如果)
(7)夫 :A.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叹词)
B.予观夫巴陵胜状/若夫霪雨霏霏(那)
(8)或 :A.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B.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9)一 :A.一碧万顷(数词)
B.长烟一空(全)
C.在洞庭一湖(整个)
(10)霏 :A.若夫霪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B.日出而林霏开(雾气)
【重要句式】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判断句,用“……也”表判断)
(2)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倒装句,宾语前置)
(3)得无异乎。(怎能不有所不同呢,得无,固定结构,表推测、反问)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状语后置)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远,定语后置 )
【重要词语】
(1)把酒临风(把:持,执;临:迎着)
(2)薄暮冥冥(迫近)
(3)连月不开(放晴)
(4)朝晖夕阴(日光)
(5)春和景明(日光)
(6)越明年(及,到)
(7)然则北通巫峡(虽然如此,那么)
(8)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曜:光辉;潜:隐没)
(9)去国怀乡(去:离开;国:国都)
(10)波澜不惊 (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11)沙鸥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12)居庙堂之高(指朝廷)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14)增其旧制(增:增加;制:规模。)
(15)横无际涯(边)
(1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这就是;大观:雄伟景象)
(17)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18)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一起,一同)
【重要句子】
(1)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处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指古仁人),我同谁一道呢?〕
(4)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
(6)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开,放晴) 〕
(7)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
(8)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 批评指责。〕
(9)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文法提示】
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阐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思想,表达了不向保守势力妥协的决心。明写景,暗写自己对人生沉浮的看法,并劝老朋友要拿得起、放得下,做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洒脱人。
本文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
【资料链接】
江南三大名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中考链接】
(2012广东卷)阅读《岳阳楼记》一文(因篇幅有限,原文略),回答6-9题。(12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 B.南极潇湘/初极狭
C.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 D.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8.选文抒写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 ”的感情;(根据原文意思填写,4字)二是“ , ”的因物而喜的感情。 (用原文句子填写) (3分)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笔筒最早出现在汉代,盛兴于明代晚期,是除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外的重要文房用品之一,有“文房第五宝”的称谓。到清康熙时期,由于制瓷业高度发展,使得瓷质笔筒大量出现,其中尤以青花笔筒最具时代特色。晚清鉴赏大师“寂园叟”(陈浏,1863-1929年)曾经赞赏它“颇有天趣”,意思是其能在瓷器绘画中达到妙趣天然的效果。
由于明崇祯时期的瓷质青花笔筒受到文人推崇,加入了文人题材及绘画风格,因此画面精美,纹饰清新,青花设色艳丽,器形构思巧妙。康熙青花笔筒不仅沿袭了崇祯朝的优点,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这一时期的文房用瓷烧造不仅以种类丰富、造型奇巧、制作精美、釉彩秀雅而名闻遐迩,而且还有青花、斗彩、五彩等多个品种,当然最出彩的还是青花笔筒,它以圆筒形器形为主,口径一般在十几到二十几厘米之间。1938年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记有“青花绘山水、人物、花卉及书辞赋之笔筒以康熙一代为最多”。
一、千姿百态的造型及特征
康熙青花笔筒的造型千姿百态,既有仿古又有创新,一般常见的是口底相若的圆筒形,另外还有撇口形、束腰形以及竹节式等。如1997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拍卖的“康熙青花人物图笔筒”(图1)就是撇口形。此器直径21厘米,撇口,平底,通体绘淡描人物图,画工精细,线条流畅,纹饰隽美,青花发色淡雅,人物生动传神。而束腰形一般是康熙朝的早期制作,大都口部施白釉。玉璧形底是最常见的,如高19厘米、2002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以30.8万元拍卖成交的“康熙青花开光四季山水图笔筒”(图2)。也有部分是圈足或二层台底,还有少量是双圈足底、平砂底,如1997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拍卖的“康熙青花山水图笔筒”(图3)。该器高19.8厘米,直筒形,平砂底,外壁绘青花山水渔家乐图,山麓部分为釉下浮雕装饰,富有立体效果。
另外康熙青花笔筒的造型特征:一是底心出脐向内凹,有釉,比外壁釉要偏白和薄,脐的有施釉和无釉两种。二是台阶底、圈足和平底无釉露胎,也有底部有三个条形小足的,如高17.5厘米、2007年北京荣宝拍卖公司以22万元拍卖成交的“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三足笔筒”(图4)。三是一般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有些器身釉色与底釉不一致,多半器身釉色是亮青色,底釉为粉白釉。四是胎质相当紧密坚实,露胎处犹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俗称“糯米胎”。
二、审美价值极高的纹饰题材
由于康熙青花笔筒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因此它们的纹饰尤其丰富,布局与造型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显得非常的巧妙合理。尽管官窑青花代表着当时工艺的最高水平,但是民窑青花笔筒在纹饰方面,则完全突破了历代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充满生活气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康熙青花笔筒上人物绘画题材可谓举不胜举,常见如“百子图”、“五子夺魁”、“四妃十六子”等婴戏题材,以及“五老观图”、“八仙祝寿”、“刘海戏金蟾”等神话故事题材。历史人物故事题材如匡时国际拍卖公司2006年4月以55万元拍卖成交的“文王访贤图青花笔筒”(图5),高17.2厘米、北京翰海拍卖公司2004年6月以110万元拍卖成交的“竹林七贤图青花笔筒”(图6),高16厘米、时代国际拍卖公司2005年1月20.9万元拍卖成交的“太白醉酒图青花笔筒”(图7)等。
康熙时期,戏曲表演盛行一时,加之版画书籍风行,戏曲故事也成为该时期青花笔筒装饰的流行题材,如《西游记》、《西厢记》、《三国演义》、《琵琶记》等。2011年北京诚轩拍卖公司拍卖的“青花人物图笔筒”(图8)直径为17厘米,高18厘米,涩沿,筒身,双沿圈足底,形制少见。外壁白釉微闪亮青,以珠明料绘饰青花。腹部通景绘元代高明所作《琵琶记》戏曲人物故事图。此器仅用一种青花色料,便充分表现出画面的阴阳向背,远近疏密,极具立体层次感,尽显康熙青花之神韵。
最令人称道的,是康熙青花笔筒的绘画成就。一般按绘画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四个档次,依次为人物故事、山水、动物花鸟、其他各种图案,而最能体现康熙青花笔筒特色的是山水人物。其风格模仿名画家的笔法,讲究有立体感和意境美。以2011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拍卖的“青花人物图笔筒”(图9)为例,该器直径18厘米,胎体厚重,敦实端凝。口底直径相若,直筒腹,玉璧底,底部露胎,底心白釉青花书“文章山斗”四字楷书款。外壁以青花通景绘庭院人物图,运用分水浓淡细绘纹理,渲染自然,展现了康熙青花绘制的高超技术,水墨风骨深具清初名家画师风范,配随形木座,更添典雅高贵。
山水人物画最具代表性的是人物纹中的“耕织图”和“渔家乐图”,画面弥散着丰富的生活情趣。以2011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拍卖的“青花渔家乐图笔筒”(图10)为例,该器直径18.2厘米,笔筒直口,筒腹,口底尺寸相若,典雅敦厚。釉面光润醇厚,以青花绘制“渔家乐”主题图案,巧妙地把当时人们的劳动场景、生活状况和自然景色融合描绘在一起,表达了他们安居乐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康熙青花笔筒的各种图案中,尤以诗文题赋的价值最高。北大国文系教授许之衡(1877-1935年)在其著《饮流斋说瓷》中,赞其“皆全篇录其,笔法出入虞、褚,均康窑之铮铮者”。以长篇诗词歌赋为装饰,是其一大特点,常有整篇诗文书写,如《兰亭序》、《圣主得贤臣颂》、《滕王阁序》、《醉翁亭记》,以及《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后赤壁赋》等,如高15.1厘米、北京翰海拍卖公司2010年6月80.64万元拍卖成交的“《前赤壁赋》图青花笔筒”(图11),还有高14.4厘米、北京翰海拍卖公司2006年12月72.6万元拍卖成交的“《西湖十景》图青花笔筒”(图12),高15.1厘米、北京诚轩拍卖公司2007年11月47.04万元拍卖成交的“《万寿尊赋》图青花笔筒”(图13)等等。以1997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拍卖的“青花《醉翁亭记》笔筒”(图14)为例,此器直径为16厘米,呈直筒形,玉璧形底。外壁周身青花楷书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并署款“康熙贰拾叁年岁次甲子仲秋之月上浣毂且录于庆云馆文房清供”,诗首有葫芦形釉里红“吉祥”印章,尾款下钤釉里红“翰墨因缘”印章。字体工整,笔法精细,为康熙时期青花笔筒的重要标准器。
三、丰富多样的款识特征
康熙青花笔筒的款识,底部既有落款的,也有不落款的,一般为五款,不拘一格,丰富多样。书写款式也很多。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是主要的朝代款,字里行间距离较大。有“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仿明代款,一般为楷书。民窑青花笔筒多数没有书年号款,往往写堂名款,又称斋堂款。如“碧云堂制”、“兴裕堂制”、“兆庆堂制”等。吉言赞颂款有“文章三斗”、“清玩”、“永庆奇珍”等。如1996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拍卖的康熙早期“青花《圣主得贤臣颂》笔筒”(图15)。该笔筒高16厘米,直筒形,玉璧底,壁较厚且规整,釉面青亮光润,筒身整体稳重大方。胎质细密,洁白而硬朗。筒壁四周书以青花楷书词赋《圣主得贤臣颂》作为瓷器装饰,字体工整清秀,舒展豪放,排列疏密有序。釉面肥厚光润,青花发色纯正雅静,浑厚凝重。筒壁诗文落款“熙朝传古”篆书印章,为画龙点睛之笔。署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四、价值回归的原因
康熙青花笔筒的价值回归,是实至名归、众望所归。
其一,文玩清供为华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集艺术价值、使用价值、收藏价值于一身。现在收藏界中清末民初的瓷笔筒存世量较大,而能够收藏到康熙年间的青花笔筒实属藏家难得之物。
其二,康熙青花笔筒的仿制品比起其他的康熙青花瓷的瓶、罐类要少得多。其造型不仅不“俗”,而且觉得其能够给人以挺拔、大气、质朴以及书卷气之感,完全能被现代人的审美观所接受。此外,笔筒作为古代文人生活中重要的文化符号,同时也浓缩了修养与做人的品质。
其三,其器形一般大小适中,不但有观赏价值,而且还有实用价值,同时又容易收藏和把玩。另外康熙青花笔筒最令人称道的是它的绘画成就,其中尤以诗文题赋的价值最高。
其四,有官窑款的增值很快。目前市场上大量追逐“清三代”青花,而康熙年间由于国力强盛,景德镇陶瓷业兴盛、工艺优良,因此创造出了最大气的清代青花,其中就包括康熙青花笔筒。它不但胎细、画工好,而且器型品种多、传世量大,因此在收藏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五、收藏“钱途”一片光明
随着人们对文化品位越来越高的要求,文玩清供的收藏也越来越受到许多收藏者的青睐。特别是笔筒,不仅文化味儿十足,而且便于收藏,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有实用性和装饰性。而作为“笔筒之王”的康熙青花笔筒在收藏市场上前景广阔,价格只会逐年上扬。
此外,笔筒在收藏投资市场的最大优势是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与流通,不像木质家具、大型的石雕和木雕这些体积较大物件,收藏起来特别占空间,流通起来也十分麻烦。所以像笔筒这样的小古董,升值方面特有潜力。
一件普通的康熙民窑青花笔筒,2000年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是三四万,那么到了现在至少要三四十万才拿得下。据业内权威专家介绍,2009-2011年康熙青花笔筒在收藏市场属于高速发展期,2012年受大环境影响,市场属于平稳过渡期,而由于“赚钱效应”和“惜售心理”的影响,市场势必会重拾升势,价格肯定会一路“高歌猛进”。
让我们来看看一组拍卖场上拍出的笔筒价格记录:北京荣宝2007年12月9日拍卖会上,一座高16厘米的“康熙青花釉里红《滕王阁序》笔筒”成交价达134.4万元;2010年6月 7日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一座高16.3厘米的“康熙青花《圣主得贤臣颂》笔筒”以128.8万元拍卖成交;中国嘉德2012年5月12日拍卖会上,一座高19.4厘米的“康熙青花万寿笔筒”成交价达到了322万元(图16)……
六、送您几招鉴定“杀手锏”
笔者通过多年的收藏经验,总结了五招康熙青花笔筒的防伪鉴定方法,现与同好共同交流、探讨。
第一招:看笔筒的青花发色。康熙青花笔筒的发色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最正宗的中期青花,青花色调浓淡层次分明,而且色彩鲜明亮丽,但是仿品的青花发色没有深渗进胎中,而是浮于表面。
第二招:看笔筒的纹饰和画工。仿品大都画工甚是粗糙,纹饰比较散乱,完全看不出章法。而康熙青花笔筒的真品,欣赏起来感觉就非常的赏心悦目,绘画明显融入了清初书画名家的笔意和风采。如果我们拿笔筒的局部来进行对比,康熙青花笔筒还能够轻易地看到清晰的纹路,而仿品笔筒要么稍有纹路但仍是一片模糊,要么混沌一片不见任何纹路,对比十分强烈。
第三招:看笔筒的底部。康熙青花笔筒的底部在烧制过程中因高温受冷,一般成品时收缩形成了“桔皮棕眼”,同时还半露胎,中间有釉。但是仿品的底部因为经过了打磨,大多都非常的光滑,整个底部无任何小点,都有釉,全然没有真品的那些特点。
第四招:看笔筒的器形。本文前面介绍过康熙青花笔筒有圆筒形、撇口形、竹节式、束腰形等造型,均能表现出“笔筒大王”的“修身”、大气。而我们再转身看看仿品,则会感觉其胎厚,器型呆板,器物笨重,与真品毫无可比性。
第五招:看笔筒白釉的釉色。康熙青花笔筒的内壁、外壁、底部釉色均不相同:一般内壁白釉釉色偏白,而外壁白釉釉色泛青,底部白釉则颜色较淡。而仿品内壁、外壁、底部三处白釉的釉色却完全相同。
“于细微处见精神”。康熙青花笔筒虽小,如今却推上了笔筒魁首之位。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它经过了多少文人骚客的悉心呵护,激发了多少才子佳人的玄思冥想。其历史文化内涵之深厚,艺术观赏价值之高远,审美情趣之浓烈,都不是简单地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的。其升值空间,难道不指日可待吗?
参考文献:
[1]章用秀《笔筒赏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版。[2]欣弘《笔筒》,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2月版。
[3]陈润民《清顺治康熙朝青花瓷》,紫禁城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4]《北京文物鉴赏》编委会《清代青花瓷》,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年6月版。
[5]王健华《青花瓷收藏鉴赏百科》,华龄出版社,2008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