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居环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范文第1篇

乡村分广义乡村与狭义乡村,广义的指城市以外的所有区域,狭义的仅指农村居民点。乡村地理学家HughClOut认为乡村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乡村社会地理学家GarethLewis认为乡村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1],本文的研究对象针对广义的乡村。学界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定义持不同态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所有地表空间的综合;生态环境学的观点是,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地相互作用、以建设平衡生态系统为目标的纷繁复杂的生态巨系统;风水伦理学的观点则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工景观与自然万物的冲突与融合;社会学、1.乡村人居环境内涵乡村分广义乡村与狭义乡村,广义的指城市以外的所有区域,狭义的仅指农村居民点。乡村地理学家HughClOut认为乡村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乡村社会地理学家GarethLewis认为乡村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1],本文的研究对象针对广义的乡村。学界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定义持不同态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所有地表空间的综合;生态环境学的观点是,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地相互作用、以建设平衡生态系统为目标的纷繁复杂的生态巨系统;风水伦理学的观点则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工景观与自然万物的冲突与融合;社会学、人类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以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为基础,以人为主体,关注人的需求的满足;形态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生产方式与生活状态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契合,人工与自然的协调。综上,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涵为: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在乡村(包括乡镇、村庄和聚居点)地域范围内进行居住、耕作、交通、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日常生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形成人与自然、物质与非物质结构相结合的有机体,满足乡村居民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2]。

2.国外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2.1乡村地理学研究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始于乡村地理学。该研究阶段主要研究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1826年杜能提出古典农业区位理论,运用经济学分析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间距离,得出在空间上农业生产方式显同心圆式圈层结构。1841年德国科尔首次系统阐述聚落的形成,对大都市、集镇和村落等类型的聚落进行比较分析,论述了聚落分布与地理环境及交通线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地形对村落区位的影响[3]。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创立中心地理论,为乡村地理学和空间聚落研究做出突出贡献。20世纪60年代起,学界更加专注乡村社区演变与重构、开敞空间保护、乡村矛盾冲突等问题。

2.2乡村发展研究

20世纪中期,人口由城市转向乡村,乡村发展模式在利益驱动下发生巨变,景观和空间形态改变,欧洲国家乡村问题突出,乡村经济振兴需谋求新的出路,工业化、城市化作用于乡村,带来褒贬不一的影响。该时期研究重点拓展到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等更广阔的学科领域。汉森提出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经济支持,尤其是教育、技术的投资,进行迁移援助计划的申请,从而转移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4]。托马斯分析了英国农村的交通问题,认为应该建立政府基金,负责大部分农村的服务资金,用于建设城乡交通网络[5]。布恩斯探讨了城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对乡村聚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公共政策[6]。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乡村作为工业拓展空间被大规模占用,城乡差异逐渐缩小,但是传统的乡村空间形态改变,社会结构面临重组,聚落内部出现“空心化”,村落出现无序或蔓延现象,大规模的工业化促使乡村资源大量开发利用,超过乡村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破坏。此外,学者认为乡村发展必须注重城乡互动,指出政策制度对于乡村发展所起到的作用[7]。

2.3乡村转型研究

近二十年,西方国家普遍进入后城市化时代,城郊乡村开始依托城市主体谋求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但总体环境却因居住空间拓展、社会阶层混杂、生态空间占用而恶化。而距城市较远的偏远地区乡村依然贫穷,交通不通畅,自然文化遗产不受应有的重视而屡遭破坏,随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变迁进程缓慢。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宣言》中,联合国“人居环境中心”明确提出要突出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发展观,强调必须使城市、城镇和乡村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均实现可持续发展。2004年联合国于世界人居日,再次明确提出城乡关联发展。这一时期的乡村转型研究关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乡村功能和乡村空间的转型,倡导开放性的乡村空间。

3.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我国真正的系统研究乡村人居环境起于20世纪90年代,集中反映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上。

3.1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研究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者针对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环境巨系统开展探究。吴良镛最先提出中国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建立起人居环境研究基本理论框架,为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8]。雷振东、刘加平等注重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关注村落发展模式[9],注重探索乡村建筑设计模式,推广生土建筑。李昌浩等主要研究人居环境中的建筑设计,侧重于微观住宅设计的节能系统、生态系统建设,在实际的农村住区建设中采用新理念、运用新技术。赵万民针对重庆地区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重点研究山地人居环境[10];赵炜根据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过程,提出山地人居环境的总体发展思路[11]。

3.2地理学研究

从地理学层面来看,乡村人居环境偏向于类型研究、乡村聚落区位分析等宏观研究。乡村聚落重构、乡村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整治等问题成为研究重点。自然地理学者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研究乡村环境演变,如甘枝茂等研究了陕北黄土沟壑的乡村聚落土壤水土流失情况,提出防治措施[12]。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学者更关注乡村土地利用状况、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的互作用。王成新等总结村落“空心化”的发展阶段,从规划设计、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探讨解决措施。

3.3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更加关注乡村政治、社会变迁及文化转型。周世亮通过实证研究村庄政治文化变迁,分析中国城镇化对中国乡村政治文化的影响[14];陈玉平重点研究乡村转型对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15]。朱康对关于乡村文化转型的认识,提到乡村城市化的问题,认为乡村社会分化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同时城市社会规范深入乡村,在矛盾和冲突中,实现城乡整合,伴随着文化镇痛[16]。然而,乡村文化演变过程在空间上的特征和具体行为研究仍不深入。

4.目前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4.1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框架,各学科割裂、创新性不足。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尤其集中于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等学科。但乡村人居环境理论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框架,学科间缺乏通力合作,沟通不足,割裂明显,各领域研究较为片面。深入乡村内部,对乡村行为主体与乡村人居环境之间的行为影响研究、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比较欠缺,研究的内容宏观,对于解决问题适用性不强,研究成果生搬硬套,较少考虑不同地域的需求。

4.2研究方法传统,资料来源有限,实时研究技术运用不广泛。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目前的研究方法单一,多为经验性研究,累计积累素材进行阶段性整理和总结,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空间分析技术(RS-GIS)和实时动态监控等技术手段未得到普及,造成科研成果滞后,不能及时反映乡村发展问题。调研资料来源有限,影响科研进度、精确性和科学性,不利于掌握乡村聚落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5.对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相关建议

5.1强调学科交叉渗透,着重进行基础理论建构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对学科的综合性要求日益增加,学科交叉明显,因此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如加强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在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的运用,使乡村人居环境基础理论研究更深入。

5.2重视乡村人居环境的本土化资源整合、重构与优化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应坚持因地制宜,以乡村本土环境为基础,将乡村本土的资源进行整合,从乡村实际出发,探索运用乡村自身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塑造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有效可行途径。研究课题应更加关注乡村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解决限制乡村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提出乡村发展时序和关键途径,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对应的人居环境建设对策,使乡村人居环境实现本土化资源整合、重构与优化。

5.3注重乡村居民的生存感受与传统文化传承,强调可持续

人居环境范文第2篇

编者:“一看路,二看住,三看环境,四看树”,成了不成文的标准。道路硬化了、房子刷新了,花草种上了,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等问题却没得到解决。美丽乡村,并非单纯为了“美丽”,而是要让农民生活更便利、更幸福。柏油路和砖瓦房固不可缺,但缺了垃圾桶和下水道的乡村,注定与美丽无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表里如一”可谓必然要求。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执行主任王涌彬:新型城镇化目标是改善民生,发展民生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绝不是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的造城运动,不是什么形象化、政绩化工程,而是要解决百姓生活的实际问题,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因此,“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一定要清晰,那就是: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而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一个城镇的人居环境建设水平。

城镇化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生活环境巨大改变的一个过程,农民从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和道德伦理秩序,突然进入到城市生活中,必须重新适应、调整和构建。从人居环境的角度而言,无论是社区建设还是城市建设,都需要认真地考虑居民这种内在感受和要求,反映在城市规划的理念上,则必须要对一些已经根深蒂固的传统规划思路予以调整。例如,要发展具有复合功能的城市功能区,代替传统的单一功能区。

为什么我们常常觉得小城市显得很亲切?那是因为很多小城市是依靠自身固有的发展肌理、传统的产业结构、特殊的城市形态自然生长的。每一个城市都是经过若干年甚至是成百上千年一点点发展积淀形成的。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一次性的大规模开发行为,人为地改变了城市自然的生长过程,把城市与历史割裂开了,导致一些新城镇建设难以聚拢人气,没有生活氛围。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适宇:因地制宜解垃圾围城

农村垃圾目前处理状况,有少部分是会收集进行处理,多数是填埋,各家各户堆在自己家的附近,但是以前不可降解的东西很少,多数都是吃的东西,堆下去可能被猪、狗、鸡就吃掉了,或者就腐烂了,变成了有机物,还没有太多的有害物质。这些年来,农村生活大大改善,生活中出现的废弃物不光是原来那些东西了,有很多不可降解的东西,如塑料、橡胶、日用品的包装废弃物等等,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堆在那里,可能很长时间还是在那里。

我认为目前的农村垃圾如果要进行比较恰当的处理,最简单的方法仍是收集和填埋,但是农村居住相对分散,产生的废弃物也比较分散。实际上在一个很大的地方收集一点东西上来,是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的,所以我觉得一些可以不用收的东西,比如说厨余垃圾,建议是不是可以就地按照每家每户,如果有土地、有空地的话,依然还田填埋、发酵,然后做肥料,这也是比较好的方式。西方国家有庭院的家庭也是这样做的,可以降解的垃圾就自己留在院子里堆肥了,然后用来种花种草。而一些不可降解的东西,塑料、橡胶、瓶子等等,可以统一收集起来,清运到一个地方集中,资源可以回收的就回收,纸、塑料、玻璃等等这些可以回收,对于不可回收的垃圾,我们就可以在农村找一个合适的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避免污染渗透,避免污染水资源。在目前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我觉得这可能是比较合适的方式。、

公益人士邓飞:水污染已经让人忍无可忍

环保部的《环保部环境风险调控“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到:“多个地方出现饮用水危机,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我们要警惕污染吞噬改革共识。例如,大病医保,国家投入很大,但如果水污染问题不解决,癌症会越来越多,癌症耗费的社会资源会越来越大,大病医保项目会焦头烂额。水污染不仅是对人身体的破坏,更导致了幸福感的幻灭,会让人觉得经济发展就是环境污染,是用生命健康换GDP,最后甚至破坏改革共识。

看见了伤痕,我们才会痛。很多原本山青水秀的地方,短时间内面目全非。前些年东部产业转移,腾笼换鸟,污染企业西进,当时就有专家大声疾呼:“由于制度没有建立、环保理念没有完善,会出大问题。”结果不到十年,西部一些后发地区河流污染、地下水污染 、山头推平、矿山掏空、农村癌症高发、癌症年轻化……当前中国又即将开始大规模的城镇化,这是好事,但大家要冷静思考:城镇化进程中,环保体系的配套能跟上吗?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城镇化就会给环保治污带来新的挑战。

我的老家洞庭湖区的一些地方,动物除了候鸟,就只有不断进化的老鼠了……我们想告诉家乡的孩子:原来的故乡,并不是这样的。我呼吁大家能把那些美好乡村河流的记忆画出来,希望通过这样的回忆和爱,激活中国人封存的记忆,尤其激起经历过美丽乡村的30~50岁的人回忆,他们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这样才能动员最大多数人,一起联手改变。愤怒无法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对乡愁的回忆,才能得到更大的力量,来改变。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吴良镛:中国人居环境建设应植根于“中国智慧”

当前,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中国也面临着世界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在建设中体现人居环境,有两个很重要的条件,第一个应该是有序的建设,不是乱盖的,要进行全面规划和安排,盖在旧城,你要知道它过去怎样和环境相适合;盖在新区,要涉及如何跟自然相协调。也不是说一下子就要盖起来,先盖哪些,后盖哪些,还要适应未来的发展,因为一个环境是个有机体,它不断长大,就像小孩子要长大。

人居环境范文第3篇

一、**乡概况

**乡位于**县城南端,地理坐标为北纬**°**′—**°**′,东经***°**′—***°**′。 全乡总面积**平方公里,下辖**个行政村,*个自然村,****口人,耕地****余亩,北靠**镇,南接**县,西邻**镇,东连**乡。乡政府所在地**村,距县城**公里。 **乡属山川地带,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山石纵横,树木稀少,地下水源不足。

二、拆违治乱

通过2017年拆违治乱提质工作,实现了县道、乡道违建清零,全乡共拆除违建**处,建筑面积****平米,腾退土地****平米。

三、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方面

乡党委、政府确定**养殖园区、**旅游园区、**环境提质的总体目标。以**、**等村作为示范村进行重点打造,其余各村按照示范村创建标准同步推进,全面展开。进一步完善村级卫生室、文化室配套设备,**、**、**、日间照料中心稳定持续运行。农村改厕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完成**户改厕,**完成**户改厕,***村完成**户改厕,共**户均为双翁漏斗式厕所。2019年以**、**两村为示范村,确定改厕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时推进,目前两村污水处理设施完成设计,改厕采用双翁漏斗式和水冲式厕所推进。为根本改善涉矿村人居环境在2012年***完成整村搬迁的基础上,从2017年开始对****村设施整村搬迁,截止目前两村搬迁搬迁已接近尾声。*****新村建设完工116套。

四、村庄道路硬化、绿化方面

2015年至2018年完成***3.5公里公路、**3.8公里公路、***进村道路拓宽、**线部分道路拓宽工程。*道路完成绿化种植松树、柏树7000余棵。

人居环境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居环境 景观设计 景观构成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B845.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需要的是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同时又获得精神层面的洗礼的宜居之地,这需要设计师利用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基底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人居环境含义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包括自然、人群、社会、居住、支撑五大系统。吴良镛先生提出了“人居环境”的概念,其认为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的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人居环境”就城市和建筑的领域来讲,可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

景观设计概述

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它必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它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有观赏功能,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其内涵,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映,即所谓景观效应。

人居环境古而有之,经历了巢居、穴居、洞居和屋宇居等阶段,直至今日,我们仍然在探索赏心悦目和舒适的人居环境。当代的趋势已不仅仅局限于居住建筑本身,而是更着眼于建筑本身与居住建筑周遭的景观环境是否和谐共生,达到所谓的“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由此可见,未来发展的方向,不仅在人居室内环境,更侧重于人居室外环境,这是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和内在责任。

景观设计原则

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1、注重人性化原则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 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一切要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方式、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以人的尺度,人的活动为出发点,追求一种快乐、轻松、生态、安全并有强烈归属感的景观风貌。

人性化设计的景观不仅是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使参与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它会最大限度地迁就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要求有明确的功能分区,要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其次人性化设计更大程度地体现在设计细节上,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是否完善,尺度问题,材质的选择,是否进行了无障碍设计等。最后人性化设计景观还要满足人们心理的需求,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让人触景生情,另一方面还要使“情”升为“意”,成为感情上的升华,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

2、体现生态持续性原则

中国从古代就形成了原始的景观生态概念,提出“道法自然”,崇尚老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念,它反映了中国人传统的朴素生态保护观念。景观生态设计应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破坏,维持植物生长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景观的可持续设计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概念基础上的设计理念,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就是要尊重传统文化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要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同时尽可能地运用其材料,植物等。其次是要保护有价值的历史文化景观,不能全盘否定,摧毁,没有了传承的文化,再美的景,是像是一座“空城”。最后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大众的精神层次需求,传承和延续中国传统景观设计的审美思想,发现新的文化闪光点,设计出更贴切时下审美的景观。

人居环境中景观的构成和方法

1.植被绿化

植被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过去居住区的绿化往往是沿河、沿路“一枝桃花一枝柳”,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没有多大特色和艺术性。而现在则是按照地形、地势、地貌、气候、人情、风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2.道路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是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

3.水体

水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同时也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它极具可塑性,并有可静止,可活动,可发出声音,可以映射周围景物等特性,中国传统文化中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人类自古择水而居,有水才会有生命。水是居住景观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居住区环境增添灵动之感。

4.铺地

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独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

5.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对空间起点缀作用。景观小品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功能,景观小品的出现,提高了整个空间环境的艺术品质,改善了居住环境的景观形象,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恰如其分的景观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

结语

充满未知的未来生活中,人居环境系统与景观设计的关系都将更加紧密的连在一起,人居环境系统规划中的景观设计将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在发挥景观环境、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保持和发展其地域文化传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的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等.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 [J].中国园林,2001,(6):3~10.

[2]刘蔓.景观艺术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人居环境范文第5篇

为做好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报告的准备工作,8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昌政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就我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先后深入盂县、郊区、平定县,实地视察了采煤沉陷区治理及搬迁工程、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农村清洁工程、易地移民搬迁、文化古村保护等新农村建设项目,并召开座谈会,集中听取了市农委、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等部门的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全面了解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情况。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推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迫切任务,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4月份,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正式启动。我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其列入全市转型综改重大项目来抓,半年来,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面部署,有效组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达到预期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划部署动作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和谐稳定。全省动员会后,市委、市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很快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永奇为组长,市委副书记王旭明、副市长董仙桃为副组长,市农委、发改委、住建局等18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组,设立了办公室。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与巩固两轮“五个全覆盖”成果、办好“五件实事”相结合,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与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相结合,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加快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相结合,充分调研摸底,研究出台《阳泉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2014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和今年工作的重点。随即,召开全市动员会议,细化分解部门职责任务,各项工作启动实施。同时,成立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组,专题召开规划编制研讨会,落实六个专项规划以及县域规划的牵头单位,确保各类规划编制有重点有方向,科学引领。目前,各类规划按照既定要求进行,规划编制资金正在落实。

二、严格部门责任,统筹协调力度大。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衔接、顺利推进,市农委作为牵头部门,严格按照《规划纲要》要求履行职责,积极承担领导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相继建立完善了领导组调度会议、进度通报、信息报送、办公室协调会议、项目管理和督查落实制度等八项工作制度,不断规范、促进各部门工作有效落实。市农委还按照分工职责,在实施美丽宜居示范工程、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以及畜禽粪污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方面理思路、定措施、建制度,主动作为。其他17个相关部门也都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重点,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人,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工作推进有力度、有质量。平定、盂县、郊区全部由县(区)长或分管县(区)长亲自主持召开工作动员部署会,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组和领导组办公室,出台《规划纲要》和《2014年行动计划》,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顺利启动实施。截止目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7月份,陈永奇市长亲自召开工作推进会,就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分管副市长董仙桃针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多方协调,为全面推进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宣传大力跟进,营造氛围聚能量。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组办公室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把信息交流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适时收集、整理各县区、各部门的工作进展实况,及时梳理并向领导组反映汇报。随着各项工作正式启动,充分借力各级各类媒体,深入宣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意义,调动群众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还在《阳泉日报》开设专版,全方位、多角度跟踪解读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市住建局也开辟专栏,宣传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的相关支持政策,选树先进典型。与此同时,市县两级通过组织各类相关调研,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逐步深入人心,赢得支持,全民的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群策群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氛围正在形成。

四、力求投入到位,“四大工程”推进好。我市创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方法,确立了以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和宜居示范工程“四大工程”。工程实施主要依托公共

财政投入来支撑、引导和保障。2014年,全市共确定23类项目,涉及市级财政投入约8000万元。目前,各类项目已陆续开工,各项投资陆续到位。在县级层面,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有效整合资金,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与此同时,市、县两级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在用地用水、税收规费、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倾斜,力求各方面投入到位。目前,用于农村道路改造的1亿元投资已落实,郊区河底镇和全市45个自然村实施了农村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乡村植树造林与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紧密结合,村级幼儿园改扩建和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数字电影入村、“一村一场戏”等文化惠民工程丰富了农村文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改造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盂县路家村镇采煤沉陷区治理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全部开工,启动了4个村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避让搬迁、12个村的生活污水防治项目和15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以及1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平定县西岭、盂县闫家沟、郊区桃林沟属省级创建村)。总的来看,完善提质工程在原有基础上扎实推进,农民安居工程按照“一启动三加快”要求重点突破,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全面开展,宜居示范工程以示范引领启动创建,“四项工程”推进顺利,见到了实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牵扯部门多,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要想扎扎实实推进“四大工程”落地,切实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正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作推进不平衡。一是资源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村经济发展较快,搞好人居环境改善的主动性强、动力足,村容村貌变化大。二是缺乏支撑产业的部分偏远山区农村发展相对缓慢,人居环境改善更多停留在村容村貌的零碎整治上。三是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难度大,进展不快。比如,盂县路家村镇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前期审批手续繁杂、配套资金落实难、整体搬迁难度大。

(二)规划编制相对滞后。当前,规划编制仍处于前期资料收集阶段,县域、乡镇、村级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缓慢,今年8月底不能如期完成各类规划编制任务,影响工作进一步深入铺开。对古村落的保护性建设,没有整体的、高站位的编制规划。因缺乏具体规划指导,一些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零敲碎打,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三)资金到位存在困难。今年以来,市县两级财政压力较大,加之没有引导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和筹资合力,单靠政府投入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各类工程难度很大。资金不能按时足额到位,环卫设施不足,后期管护无法跟进,短期整治易、长期维持难现象存在,有的村还会面临二次污染隐患。

(四)机构编制需要落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需要建队伍、充实力量。目前,除成立市级领导组、设立领导组办公室外,还要比照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组办公室的运作模式,在市县两级成立实体化工作机构,落实编制、人员和经费。种种原因,目前市县实体化工作机构仍未成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开展。

几点建议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启动时间短,推进力度大,农村环境越变越好,老百姓由衷拥护。然而,让全市更广大的农民享有像城市一样完善的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宜居宜业的环境,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继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统筹推进,确保实效。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激发全民参与热情。继续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发动,让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重大意义家喻户晓,让各级各部门狠抓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有效传递。通过宣传教育,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扭转部分村干部工作依赖政府、且等且靠的旧观念,激发农民群众“户户行动、人人投工投劳”的参与热情,引导大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设置监督台,曝光开展工作不认真、标准低、走过场的行为,依托舆论监督促进整改。

(二)加强领导,严格责任,统筹推进形成合力。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投入大,战线长,惠及面广,需要树立“一盘棋”观念。近期,市政府要尽快组织一次新一轮工作推进会,全面了解18个责任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搞好工作衔接和统筹协调,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动员会精神上来。各相关部门要严格对照各自分工职责,切实建立一项重点任务、一个牵头单位、一个责任领导、一个责任机构、一套工作方案的“五个一”机制,明确工作方向和节奏,谋划好工作思路和方法,把握好工作重点和难点,全力以赴抓落实。特别是目前阶段性工作进展缓慢的部门,要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跟进,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确保工程总体进展和重点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