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寒食节的由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事先准备好熟食,等到寒食节只能吃冷的食物,所以叫“寒食”。
3、人们带上酒、香烛等物品,去祖先的坟头祭拜。寒食节天气寒冷,防止吃寒食冷餐伤身,可以踏青、荡秋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
4、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推开清明的门扉,就能看到阳光下思亲的泪水;打开清明的天窗,就能听到春风中唤亲的伤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清明节的由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四节气清明节的由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痛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清明的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1、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清明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蹴鞠和踏青等,下面就有小编来继续为您介绍清明的其它习俗。
2、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3、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清明节有哪些注意事项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因而在民间清明节有很多禁忌。如清明忌讳刮风、下雨、阴天。人们认为,清明有风,主早;有雨,会对麦子造成伤害。相传清明不明是荒年的兆头。
在晋北地区,女子禁忌上坟,只有男子才有上坟的权利,上坟之后,回到家要用烧剩饿纸钱剪成门形,贴在门上。临沂地区,忌讳妇女在清明时节回娘家,否则,会死公公。而有些地方就恰恰相反,刚过门的新媳妇一定要在清明时回娘家,相传,不回娘家,婆婆会死。而在山东即墨有青年妇女躲清明的风俗,相传这日天界会有凶神下凡抓俊俏的姑娘。
汉族民间有清明日戴柳、插柳的习俗。清明不戴柳已成为禁忌。这方面的俗谚有许多,如:“清明不戴柳,死了变成狗”。“清明不带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死了变猪狗”;“清明不带柳,红颜成皓首”。等等。关于清明戴柳(或言带柳)、插柳的习俗成因,也有多种说法。一说是与寒食、禁烟有关。即从晋文公重耳祭介子推,号令家家插柳禁烟火的故事传说而来。《燕京岁时记》云:
“清明即寒食,又日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莹而已。”山东、河南等旧方志中多从此说。
一说清明戴(带)柳是与祭祖有关,不戴柳是不祭祖。所以世人咒骂不戴柳者“死了变猪狗”,言其不孝,猪狗不如,湖北一带多依此说。还有一说,以为清明带柳的习俗与黄巢造反有关。清人让廉《春明岁时琐记》中云:“……清明日,妇女儿童有戴柳条者,斯时柳芽将舒苞如桑根,谓之‘柳苟’。谚云:‘清明不带柳,死后变黄狗’,其义殊不可晓,或曰:
‘清明不带柳,死在黄巢手’。盖黄巢造反时,以清明日为期,带柳为号,故有是谚也。”。其实,这些说法,都不见得确切。从清明又为鬼节一层意义上来看,插柳、戴柳实则具有驱邪避煞、消灾解祸的巫术作用。清明上坟祭扫,既要拜祭祖灵(图110),又要防止鬼祟的侵扰。
因柳树在民间信仰中具有驱邪的法力效用,所以要插柳、戴柳,以防不测。至于那些咒语,则不过是为确保此项习俗传承递继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而已。人们在违忌犯禁会遭恶报的恐惧之中,便不能不顺风随俗了。当然,如今,这类咒语的恐吓力已经大大减弱而几乎很少能再使人害怕了,因此,这一禁忌习俗也自然就在消亡之中了。由于清明是寒食节,旧时民间一般不动灶火,忌吃热食,否则,以为要遭神罚的。俗谚云:“清明不冷食,冰雹下满地。”山东即墨还有青年妇女躲清明(三月三)的习俗。据说这天有凶神要下凡抓俊俏姑娘,因此,这一天妇女忌作针线,一律要出外踏青,荡秋千。这实在是青年妇女出门踏青、玩耍的极好借口。妇女们在这一天玩得十分痛快、开心,因此当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这种说法。刚过门一年的新媳妇也要在清明时节回娘家,俗称之为“换还寒食”。据说,不回娘家,会死婆婆。
而山东临沂地区,则忌讳妇女在清明时节回娘家,否则,要死老公公。
此外,在与农事相关的方面,清明还忌讳天阴、下雨、刮风。俗以为:清明不明,即为荒年之兆。清明有风,主旱;清明夜落雨,对麦子不好。谚语云:“麦子不怕四季水,只怕清明一夜雨。”
来源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一般人谈起清明,总会想起晋文公烧死介子推的故事。其实在春秋年间根本没有清明这个概念。在唐朝之前,扫墓的节日都是寒食,而不是清明。
长期被认为是“清明节男主角”的介子推是古代的楷模,介子推侍奉晋文公重耳,在他没有当国君的时候跟他去各国流浪,路上没粮,重耳饿得快死了,介子推把大腿肉剜下来给主公做汤喝。
等到重耳当上了国君。想要报答介子推的时候,介子推却带着自己的母亲逃到了山里。
晋文公打算三面放火烧山,提这个建议的人认为介子推是孝子,会带着母亲逃出来。不幸的是介子推和母亲一起抱着大树惨死。
晋文公从此再不吃烤肉,也要求在放火;烧山的三月(农历)里,全国都要吃生冷的食物,不许起火,以便祭奠这位了不起的介子推。
晋文公还用介子推抱着死的大树做了一副木头拖鞋趿拉板,每天走路脱鞋都想起这位好朋友,后来人们就用“足下”,来尊称朋友。
这件事情的中心思想如下1、伴君如伴虎。老板说要提你,不答应是危险的。2、大腿少一块肌肉的人,火灾逃生会很难。但是古人不这么想,他们认为介子推是一位了不起的臣子。
作为寒食节的清明
寒食节从山西河北扩散到全国的大部分地区,逐渐成为一个不仅仅纪念介子推,而且纪念家族中的逝者的节日。寒食节一般被认为是冬至之后一百零五天,有的地方,比如山西的一些乡村,汉朝的时候就过长达一个月、甚至一百天的寒食节。
这事让东汉丞相曹操感到非常恼火,山西的北部本来就是个战略要地,有着汉民族最优秀的养马场和骑兵(吕布、张辽这样的猛将都是山西人)。此地紧接着匈奴等游牧民族,当地人却有个如此大的斋月,连吃一个月生冷东西之后,慢性胃病不说,战斗力也处在一年中的最低点。
曹操于是下令“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敢吃凉东西要被判有期徒刑,这事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唐朝之后,清明和寒食两个节日逐渐合并在了一起,清明接受了寒食节的一些风俗。在今天的清明,一些地区仍然有“不动火”的习俗。
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磨面)。
为了使寒食不至于伤身,一些运动被引入寒食节,比如蹴鞠和拔河。
作为上巳节的清明
西方中世纪的传统是七天休息一天,人们星期天就不工作,除非生活特别困苦的,可以向神父请求:“星期天我加个班行吗?”神父答应了,上帝才不怪。
中国的假日不固定,民间一般是休息初一、十五,一个月的两天。还有一些节日也可以休息。中国的大部分奇数月份都有节日:正月初一的春节、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只有十一月十一没有节(公历的11月11日如今成了“排队日”和“光棍节”)。
三月初三上巳节,是清明风俗的又一个来源,民间传说这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上巳节可以追溯到纪念伏羲,是一个对生殖力量表示崇拜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节日,一直到汉朝,还有一些地区的三月初三允许青年男女野合。但在儒家思想逐渐掌权之后,三月初三变得更含蓄内敛,生殖力量改用斗鸡蛋(染红了皮的熟鸡蛋对撞,撞坏了吃下去)等仪式来表现。
上巳、寒食两节期间,姑娘们最喜欢从事的运动是秋千,因为秋千荡高了,可以看见墙外的事物,这对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们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苏轼有一阕《蝶恋花》,专讲春天的浪漫秋千:“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在山东的一些地方三月初三还有拴娃娃的风俗,把寺庙里的泥娃娃拴(当然要给和尚或者老道钱)一个回家,不孕不育的夫妻就容易得子,这是当时的一种风俗。
更为普遍的上已风俗是春游踏青,这种风俗后来被清明节所吸纳,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清明的东京城非常热闹。
从节气到节日的清明节
清明这个称呼最早是指导农业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在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基本确定下来,清明是其中一个。按农时历法类书籍《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对于一个普通中国农民来说: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开始农民就要忙碌起来,这几天懒惰就会耽误农时。
唐代之前,寒食、上巴和清明是时间、主题不同的节日。不过人们经常把这些节日串在一起过。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不过民间仍然在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这种政令改变风俗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宋朝人过乞巧节,却往往在七月初六就大行庆祝,如同除夕和平安夜一个道理。为此宋太祖曾经下令好几次,所有士农工商都要初七正日子再庆祝,遗憾的是,民俗往往不是政令所能改变的。
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已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不再是节日,寒食节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个清明节。
宋朝之后,清明节负担了祭祀祖先、扫墓和农忙前动员的任务。祭祀祖先可以使整个宗族有更大的凝聚力,无论堂兄弟、族兄弟之间正月里耍钱急了眼,还是有什么私怨,一旦向同一个祖先牌位磕头,就可能前嫌尽释。
直到今天,在中国农村里,宗族团结可以不受气,如果足够团结而且人丁兴旺,还可以跟别的家族争争灌溉用水、打打架。也不会吃亏。
清明的风俗也逐渐确定下来: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柳枝在清明是一种重要道具,柳树是抗涝的树种,大水过处往往柳树能活下来,被认为生命力强,唐人就经常折柳相送。唐朝之后,最受民间尊奉的观音菩萨的净瓶里插的也是柳枝。又给了柳枝辟邪的意义。有俗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这是把柳当化妆品使用了。
1、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
2、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最终被火焚而死。
3、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