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国笔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修学游,“悟”大于“游”
修学,以磨炼意志、凝聚力量、造就风骨为魂魄,才能孕育成功。中国的中小学生,不应注重到哪个国家好的风景地去修学旅游,该在乎修学的教育目的。近年来,“工业修学游”在国外一些城市形成热潮,许多工厂企业都会在假期时接待来自各地的学生参观者,尤其是“家具工业修学游”、“皮革制造修学游”、“葡萄酒工业修学游”吸引了很多学生,是一种好苗头。
14岁的深圳孩子李亮,去年寒假去澳大利亚进行了两周的修学游活动。今年暑假,他又将启程到英国剑桥进行两周的修学活动。为什么时隔5个月之后,再次将孩子送出去修学呢?妈妈李女士说:“我们家不是特别有钱的那种。但我们认为,与其给孩子存很多钱,不如提前培养他一种能力。以后就是要让他去留学,给他准备好第一批的钱就行了,其它的让他自己打工挣。”澳大利亚的游学经历,让李女士看到了儿子身上可喜的变化。以前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几乎什么事都不做。回来之后知道自己叠被子,收拾房间,冲了凉主动将脏衣服放进洗衣桶。孩子在出国前不敢开口说英语,回来后却敢于踊跃说英语。以前他害怕自己说错了遭到同学的嘲笑,现在他说,如果不说我怎么会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呢?过去英语上遇到不懂的单词李亮总是习惯性地去问妈妈,现在他靠自己查词典解决。
澳大利亚回来之后,孩子变得更成熟了,在很多问题上有了自己的想法。出国修学,儿子还有令家长更欣慰和感动的地方。带去500元澳币,儿子自己用了10元,用了200多元给妈妈爸爸买礼物,剩下的全部还给了妈妈。
李女士说,我一贯的观念是身体第一,能力第二,学习第三。所以到国内或境外以学习的方式旅游,短暂的旅程对孩子能力将产生自省方面的冲击。修学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个地理名词而已,而是为了迎接一种挑战。
但是,值得警惕的是,更多的情况是某些修学游办成了玩乐游的翻版,成了孩子大把花钱的“预备队”。为了在各种旅游项目中占尽风头,说到底目前的修学只是陪衬。面对旅行社推出的“修学游”,尽管有很多家长和学生怀着美好的愿望参加其中,但部分家长、学生和专家学者,却开始怀疑“修学游”的实际价值。“修学游”,游与学各占几成?这是不少家长的主要疑虑。一位洪姓家长认为:“一些以修学游命名的线路,其实就是在一家名校校园、博物馆和科技馆走一圈而已。就算真正安排学习内容,两三天时间里能学到多少东西?”与常规的旅行团相比,修学游的价格高,这也遭到了不少家长的诟病,一些家长认为这是旅行社借学生消费市场炒概念、玩噱头。
应该承认,在消费能力强劲的北京、上海和广东,“修学游”仍维持着红火的市场局面。访问国际知名高校,快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与“老外”面对面,为异国留学热身,充满诱惑力的广告,令许多高收入家长怦然心动,自觉不自觉地为“修学游”买单。特别是在每年的暑期,境外修学游尤其火爆。不少家长想借此机会,让孩子去国外开开眼界、试试水有多深。“境外修学游”本是件好事,但现在的豪华“修学海外游”已经变味了,“修学”内涵越来越少。
“修学游”,不是比花钱,不是比阔气,不是享乐游,不是全放松。修学游的孩子,应像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一样,祛除急功近利的风气,以融入、锻造的精神态度去学习、去感受、去记录、去顿悟。家长更应该根据孩子自身具体情况,谨慎选择规范、高质量的“修学游”,确保孩子的学习效果和人生所得。说到底,修学游要与人生教育、理财教育、生存教育、行为教育、感恩教育相联系,这样修学旅行才能成为孩子们一生难忘的记忆,让他们受益终身。
对修学游的一些冷思考
一位姓杨的家长反映,目前的修学旅游就是交钱玩闹。他说,他的儿子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老师说谁愿意去都来报名。孩子天性好玩,有哪个孩子不愿意去呢?孩子拗着家长要去,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到外面去修学。修学一周或两周左右,一天的费用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一般工薪家庭的经济不允许,别说困难的家庭了。他认为,学校鼓动孩子修学游的做法有些欠妥。
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假期修学人数达到2/3,近的是国内景点、东南亚地区,远的到美国、欧洲,那另外1/3的学生心里,就会受到严重冲击。这容易形成一种很不适宜的情绪,修学,成了他们同学中“等级”划分的标志,到欧美的比到东南亚的强,出过国的比只在国内的强,而哪也没去过的,则在很多话题中失去发言权。快到放假时,一些好面子的家长,就怕孩子回来唠唠叨叨修学的问题。
对于孩子的教育投资,中国的父母通常很大方。但是,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知道,成才未必经“修学”,云游四海修身养性也不是一定非要到国外。
中国眼下的修学游热潮,过多追求景点和玩乐,甚至家庭消费支出日益奢侈,已对修学游的真实涵义形成一种亵渎或误读。最近几年,出国修学旅行出现了盲目化、奢侈化、表面化的倾向。眼下的奢侈消费、重游轻学和低龄化等现象,让人忧虑。
“去澳大利亚3周修学游,报价2.5万元”、“去英国三周修学游,报价2万元”……临近暑假,一些旅行社或留学中介机构的修学游宣传册让不少家长眼花缭乱。事实上,旅游时间有限、语言交流障碍,短短几周,很难深入到当地文化、环境当中,根本不能对当地有一个客观认识。
在不少修学旅行的宣传文案中,纯旅游的项目占到了六七成,与修学旅行主题紧密相关的项目只占两到三成。广州陈女士只有9岁的儿子,在2008年寒假里嚷着要去日本修学旅行。“短短的5天修学时间,这么小的孩子能学到什么,真的有必要吗?再说价格也太离谱。”陈女士说,孩子天天催她去报名,说班里很多同学都要去,自己也得去,要不很没面子。孩子修学游的第一理由,竟是要面子。真的送孩子去了,效果却非常差,因为孩子本来在学校就不爱学习,出去后不仅没有起到学习的作用,反而在玩乐方面有了攀比的“大主意”。
当然, 一些学生家长之所以舍得花钱让孩子参加出境修学游,也有他们的考虑,目的是在送孩子出国留学前,先让他们先感受一下、尝试一下能否适应当地的生活。北京一位高中生家长如是说:“我的孩子去年暑假参加了赴欧洲修学游,花了1万多元,但是要说有什么特殊的收获,说实在的,我还没看出来,孩子说得最多的就是国外环境有多优雅之类的话。”这位家长还说,孩子连修学游的日记都没有,回来后学习情绪浮躁,还助长了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真是得不偿失。
课程开发流程比较
课程开发,也称课程设计、课程编制,对教学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多层次的规划和设计。一般来说,课程开发包括四个阶段: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实施课程评价,其具体的开发流程因各国的技术职业教育的体系、管理及运行机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我国的技术职业教育系统是以学校为办学主体的,其课程开发工作主要由各个办学机构承担。首先,针对拟开或现有专业进行广泛调研,征求行业、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学术团体及社会公众的意见,然后,分析人才需求的现状及趋势以确定专业名称及招生规模,分析职业所需的能力体系以确定教学目标、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经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的专业教学计划需上报学校学术委员会论证、审批,并在市教育委员会审批、备案。
课程体系结构比较
国内外旅游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有所区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积极与能力本位的模块式课程结构和教学相适应,采用了比较灵活的选课机制,即除了规定的必修单元学习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样的选修单元和附加单元。灵活的选课制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再如美国著名的康奈尔酒店学院的饭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限定选修课、饭店选修课、自选课、实践五部分构成。而我国旅游类专业的课程结构,二十几年来基本上是以学科或知识的逻辑来组织的。从横向上看,以必修课、选修课为标准进行划分,它由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实践环节六大模块构成。其中,必修课属于旅游类专业人才必备的通用性基本理论和知识,选修课则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方向有不同的选择。从纵向上看,实行的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体系。近年来,不少院校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中,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反映到课程设置上,比较集中的做法是改变过去仅仅围绕狭窄的专业课来协调基础课的方式,取而代之普通的课程(或称广泛基础课,即共同课+基础课)———专业课———加修的课程(为拓展的课程或相关的知识课程)组织形式,出现了“模块型”、“系列型”等多种课程设置形式的局面。可以说,这种改革对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很大的意义。国内某旅游专业将旅游服务与管理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课程分为四大模块:素质模块———包括基本素质和旅游专业素质两个方面。饭店服务技能模块———包括饭店管理概论、前厅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导游技能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旅行社管理、客源国概论导游业务、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旅游生态学、旅游法规等课程。实践操作模块———包括专业实习、“两课”社会实践、读书报告、旅游地理野外实习、导游业务现场导游、实验操作、实训培训等。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比较
从理论上讲,国内外院校旅游类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相同之处在于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并重,课程学习上也注意到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但在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上存在较大差异。从总体上看,国外的旅游类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架构呈发散态势,从外环向内环看,则是较大范围的不同知识融合,收敛于内核,学院只对内核进行严格控制,其余层次均赋予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权,将高等教育的统一性与职业差异性有机整合。而我国旅游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架构则是一个上升的梯形。这是一个按照学科或知识的逻辑组织构筑的主干结构,它传承了传统专业的高教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目前被国内大多旅游院系采纳。在这种体系结构下,各院校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趋势是强调统一性,而对多样性重视较少。《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000年3月21日)中指出: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大致为4∶6,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比例一般是50%,实习一般安排为一个学期。对于文化基础要求比较高或者对于职业技能要求比较强的专业,可以根据需要对课时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应设立选修课程,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能力导向型与知识导向型的课程安排比较
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决定着旅游类专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关系到对旅游类职业教育性质的认识。但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究竟是应该重学术性、理论性,还是重应用性和职业性?众所周知,旅游学是一门文理工兼而有之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按照学科分类来看,它当介乎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之间;从传授或学习知识的角度讲,当是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并重;再从中、高职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性质看,从事实际工作者居多,多从事基层服务和基层管理。旅游学科的这种特殊性,就注定了旅游类职业教育课程指导思想应把握的基本原则,当是学术性、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而不能因为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者居多,就过分强调其应用性,而轻视、甚至忽略学术性和理论性。当然,也要防止重理论而轻实际,重学术而轻应用。康奈尔酒店学院将不同类型的课程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别又对应着不同的工作能力,在每一类别之下延伸出若干门课程,核心课程与饭店选修课程的类别划分基本相同,每一类别的饭店选修课包含更多的课程,限定选修课和任选课没有具体的课程限制。通过表2,可以清晰地看到康奈尔酒店学院是以工作素养为导向设计课程,从而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我国的课程安排是按知识体系进行组合设计的,更多考虑的是学生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而对旅游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重视不够,所以在课程安排的系统性和突显专业特色方面有一定欠缺。如扬州某旅游专业的课程安排,在五大类知识构成中,有四类可以说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通用课程。进一步说,国内的专业教学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康奈尔酒店学院围绕着培养学生九方面能力开设了很多的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一方面给学生灵活的选择权,另一方面又通过学分控制保证核心课程内容的学习。与之相对应,国内院校课程的总数偏少,公共课程所占的学分偏高,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课程内容上来看,康奈尔酒店学院饭店管理专业的教育已不再局限于酒店的房务管理、餐饮管理等传统课程,而是以此为依托,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了有效扩展。比较典型的是将酒店与房地产进行有机融合,开设了诸如房地产管理、房地产金融与投资等多门此类课程。从教学侧重点上来看,康奈尔大学非常重视饭店管理中关于硬件知识的讲授,他们开设饭店设备操作、设备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设备管理、饭店设计等21门和硬件相关课程,并在核心课程中体现。但国内大多数院校把饭店管理专业划归为文科专业,讲授关于服务层面的软件知识,其中较多课程随着社会发展已经变为显性的知识,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已经逐渐弱化。扬州某学校旅游专业在课程知识体系的架构中虽然涵盖了酒店设施管理类知识,但其重要性未得到应有的重视。#p#分页标题#e#
摘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以来,美国大量发行国债,通过印钞发行大量美元,致使美元大幅贬值,给人民币升值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美国通过各种政治和经济手段给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意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转接金融危机对其造成的巨大伤害,减少中国的出口,提高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控制美国国内失业率的继续攀升。对此,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原因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以期提高我们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对外贸易 汇率
一、引言
汇率是货币全球运动过程中必然的现象和结果。什么是汇率、汇率在我国经济运行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以及我国现有的汇率机制是怎么样的,这些都是有助于理解我国人民币升值现象的。汇率,简单地讲,就是一国的货币相对于另外一国货币的价格,把隶属于不同货币使用区的人联系起来。汇率是宏观经济的基本变量,一国的货币政策往往会牵扯到汇率问题,进而影响到其进出口业务,最终对一国的宏观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由此可知,一国的各类商品的价格和资本价格不仅受到国内的经济环境状况影响,在全球化下,还受到其他贸易国的经济运行的影响,而这些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便是通过汇率这一关键变量也发挥其作用的。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对外贸易也一直保持着巨大顺差,这对人民币升值造成了很大的内部压力。自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就曾一度高涨,但是随着各国的经济逐步苏醒和发展,国际上的舆论似乎减弱了,然而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再次把人民币升值推到了国际舞台的风尖浪口,美国不断使美元贬值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正遭受着空前的经济和政治压力,而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这类主要靠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国家的经济将造成深远影响。
二、人民币升值原因简析
1.内部因素
从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上来讲,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直接来源是我国外汇市场上的供需关系所决定的。我国外汇的供给大于外汇的需求,这样就产生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上我国政府对外汇的严格管制及我国采取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这些都间接地限制了外汇的需求,为人民币升值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增长奇迹,其中外商投资是重头戏,然后便是我国的对外贸易,这也是我国这几十年来一直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驱动轮之一。然而外商投资需要我们人民币弱势来吸引,同时对外贸易也需要人民币贬值来增加竞争力,这促使了我国的汇率制度的选择偏向于保持人民币低位运行。这为未来人民币升值埋下了巨大的内部压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就其自身来说也是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另外,我国的外汇储备也不断攀升,我国的年均GDP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外汇储备在有些阶段同比增长近百分之八十,这直接导致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促使人民币升值压力。
国内舆论造成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强烈,使投资者热衷于人民币投资,以期从人民币升值中获益,再者国外资本的进入,尤其是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股市,这带动了国内投资,增加了我国内部对人民币的需求,在人民币供给比需求小的时候,人民币升值压力便不言而喻了。
最后,近期为应对金融危机,尽早实现经济复苏,国外各大经济体不断降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我国逆行道而为之,为了控制国内的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不断提息,这便在国际上形成利率差,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大量热钱不断涌入或打算进入中国市场,这将进一步扩大国内对人民币的需求,进而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2.外部因素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发行大量国债,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中国不断购入美国国债并成为美国第一大国债持有国,同时通过美元贬值是人民币被动的升值。在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经受住了考验,这令美日欧盟好生羡慕,他们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认为中国对外贸易上给他们的重要造成巨大的逆差,是在向他们输出通货紧缩。为此,由于进入WTO以来,关税不再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壁垒,他们便变相地筑造其他替代壁垒,比如绿色壁垒、蓝色壁垒等等,然后借助国际舆论,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
一直以来美国都独断地把中国列为所谓的“汇率操纵国”,并将其作为借口,鼓动其盟国给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为美国经济不景气埋单。另外,经过金融危机,我国经济一枝独秀,加上美元大幅贬值,和国际以及国内的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强烈,国际热钱不断流入,这将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巨大压力。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
1.积极影响:有利于我国进口的增加。人民币升值,国外进口产品的价格将会下降,国内可以以更加优惠的价格购买到国际商品,有利于增加我国对国外消费品和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整体产业的制造水平,增加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产业竞争力。人民币升值,还可以增加中国普通居民的收入,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也会加强,进而可以为国内扩大内需提供支持。
缓解我国国内的通胀压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崛起,我国对高技术设备、能源以及各种大宗商品的需求大幅增加,而且国内的替代品稀缺,这加剧了对原材料进口的需求。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原材料进口成本,减缓国内由于此类商品供给紧张而造成的物价上涨,减少国内企业制造成本,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当前,我国的农产品价格,油价,以及房地产的价格上涨推动我国通货膨胀现象不断凸显,形势不容乐观,为了增加房地产的供给,这就对我国钢材,建筑材料等提出了高产量高质量的要求。人民币升值,增加了我国对铁矿石、石油等的进口,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的进一步大幅上涨,缓解农产品的价格上扬。因此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控制当前的物价上涨,缓解国内通胀压力,减轻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压力,有利于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
从我国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人民币升值的话,将会为国内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带来利益,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步伐,减少国内企业参加国际企业并购或者直接对外投资的成本,加快国内企业国际化进程。然而,海外投资需要很高的投资风险管理水平,我国企业家们普遍缺乏战略意识和全球国际化思维,对国际资本运作规则了解不深,倘若在这些条件形成尚不充分的情况下,人民币的突然升值,国内企业在缺乏海外投资的情况下受利益驱动,盲目参与国际收购,很容易造成国内资金的外流和浪费,遭受巨额亏损。
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吸引力,为我国对外贸易创建有利的金融环境。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加强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可以为对外贸易活动提供有利的货币结算平台和方式,加强企业对外投资和贸易的实效性。此外,升值还可以减少对外贸易过程中的贸易摩擦。
2.消极影响:抑制我国的出口贸易。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出口来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传统的出口产业产生负面影响,主要包括服装,机械,轻工业制造业等。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基本上均处于微笑曲线的最底部,即在整个全球产业里中,处于创造价值最低的部分,相关企业的利润基本上来源于低利润基础上巨大的交易量,竞争力不足,基本上采取低价措施来获得市场份额,人民币升值将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增加其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了产品价格,抑制了企业的出口,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家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
恶化国内市场环境。由于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的出口环境恶化,阻碍出口贸易,由此,对外贸易的相关企业有可能将国内市场作为其产品销售目标,而国内需求向来都不充足,而且几近饱和状态,这种情况下,习惯于利用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份额的出口类企业有可能采取价格手段竞争,这将引起国内市场混乱,企业之间恶性竞争,最终影响到我国国内和国际贸易状况。此外,人民币升值,进口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将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对我国相关企业造成伤害。
不利于吸引外资。人民币升值,外资便相对地贬值,这就增加了外商在华的投资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减弱了我国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由于我国吸引外资的政策实行了许多年,很多外商企业在华已经发展到了稳定成熟的阶段,获取的利润也在逐年增大,人民币升值将直接提高其外汇利益,在利益驱动下,有可能加大国内资本外流,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完整性造成不利影响。
四、结论
当前,人民币面临的巨大升值压力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我们必须逐步推进人民币升值,给国内经济和企业一定的缓冲阶段,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扩大内需,使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轮之一,逐步改变严重依赖对外贸易来发展经济的局面。积极推动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稳中求进,根据我国实际经济情况来推行汇率制度改革,将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地降到最低点,保障我国经济的正常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罗永昌。 浅论人民币升值问题[J]. 资料通讯,2005(10):2 。
2、《人类知识原理》作者:贝克莱;
3、《人性论作者》作者:休谟;
4、《人类知性研究》作者:休谟;
5、《论自杀》作者:休谟;
6、《纯粹理性批判》作者:康德;
7、《实践理性批判》作者:康德;
8、《判断力批判》作者:康德;
9、《精神现象学》作者:黑格尔;
1农业旅游及农业旅游产品概念
农业旅游又称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主要是指以自然和人文景观、农业生产方式和活动为基础,吸引城市游客进行观光休闲、农耕体验、科普教育、农产品购物等旅游方式。农业旅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看,农业旅游与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大同小异。国际上通常将乡村旅游统称为农业旅游,为了方便研究,本文按照国际定义,将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等统一理解为农业旅游。旅游产品一般指游客旅游全过程消费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从旅游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农业旅游产品是指以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纪念品及旅游服务等方式,满足游客农业旅游需要的消费和服务的总和。本质上,农业旅游产品与一般旅游产品一致,但农业旅游产品除具有一般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无形性、不可转移性、脆弱性等共性特征外,还具有季节性、同一性和主题性突出的个性特征。
2国外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2.1国外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法国十分重视农业旅游产品的多元化、体验性和原真性,根据旅游市场的不同需求,开发出了多元化的农业旅游产品体系。其最主要的农业旅游产品休闲农场就开发出了9种不同的类型,如教育农场、教学农场、骑马农场、露营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等。游客住宿就包括了家庭旅馆、露营地、青年旅馆、途中驿站、乡村别墅等。法国葡萄庄园就很注重游客的亲身体验,让游客去农庄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现场感知酿造葡萄酒的全过程,同时也了解葡萄酒酿造的文化历史。美国农业旅游产品体系以特色为主题,包括农业观光、农场度假、生态民俗、家庭旅馆等。主要特色产品是依托节事活动开展节庆旅游,如旧金山的南瓜艺术节、加利福尼亚州的大蒜节、威斯康辛州的汉堡节、田纳西州的草莓节都吸引大量游客。西班牙农业旅游开展较早,有许多富有旅游、文化、科教、修学等价值的古城堡。西班牙把古城堡改造成饭店或旅馆,用于开展旅游活动。主要农业旅游产品有城堡出租、山地度假、农业观光等,开展登山、徒步、骑马、滑翔等活动项目。20世纪70年代,日本农业旅游产品由最早的观光农业园逐步演变为度假、休闲农场、“农家乐”等。90年代后,再进一步发展成为田园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农耕体验等多功能格局,开发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项目,主要有观光农园、教育农园、“农家乐”、农业公园等类型,通过结合农耕体验、田园风光、农村环境等,为游客提供观光、品尝、体验、健身、教育、购物等多种服务。
2.2国外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经验
国外的农业旅游经历4个发展阶段。注重多元化开发,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国外农业旅游项目并不是单独开展,而是多方融合和互相促进的。由于资源条件、经济基础等不同,各国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产品模式,既有传统的休闲观光,又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注重发掘和保持乡村文化内涵。国外开发农业旅游产品时,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民族文化、乡土风情、民俗等乡村文化与农业景观相结合,满足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提升产品档次。注重保持农业环境的原真性。国外在开发农业旅游产品时,特别注重不破坏农业自然和人文环境,尽量保持其原始状态。日本重视在原有的一些遗址上进行复原和整修,成为乡土式的综合博物馆。注重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国外开发农业旅游产品时,根据当地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创新方式,进一步挖掘特点,吸引游客。注重创新营销方式。国外开发农业旅游产品时都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在营销手段上加强创新,特别是网上预订系统比较完善,游客可直接在网上预订行程。
3中国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中国农业旅游先后经历了萌芽时期、发展初期、蓬勃发展期3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旅游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一大批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旅游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农业旅游产品体系。“农家乐”。“农家乐”是中国农业旅游最主要的产品形式,主要特点是游客参与性较强,一般在城市郊区,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娱乐、休闲、体验、餐饮等,以北京的民俗村和成都的“农家乐”最为典型。农业观光园。主要特点是开发层次较低,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功能,附加旅游观光功能。典型的有北京的锦绣大地、珠海的高科技农业观光园等。农业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一些村落提供了独特发展模式,也演变成了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旅游产品。如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浙江的腾头村等,都是具有一定特色的发展模式。古乡镇和村落。主要是依托当地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旅游观光和文化体验旅游。如江苏的周庄、同里等古镇和安徽的西递、宏村等古村落。旅游景区型。主要依托旅游景区,通过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结合农业旅游资源来吸引游客。民族民俗村落。主要以独特的民族民风民俗为特色开发,使游客体验到当地民族民俗特征和乡土风情。
4国外开发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4.1开发多元化的农业旅游产品
国外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游客的需求,设计内容多元化、融多样性于一体的产品类型。如欧洲国家的农业旅游以“农场旅馆”为主,还提供赛马、狩猎、钓鱼等活动项目。日本农业旅游产品集观光度假、休闲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中国农业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功能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多样的旅游消费需求。农业旅游的本质在于体验,开发农业旅游产品除满足游客的观光休闲需求外,还要在内容形式上创新和多样化,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体系,逐步开发农村运动产品、露营地产品、康体养生产品等新项目,通过以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为主要内容来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进一步拓展农业旅游产品的外延。
4.2开发特色品牌的农业旅游产品
国外在开发农业旅游产品时,注重产品差异性,提炼自己的特色优势。如法国发展各具特色的农场,新加坡注重打造高科技农业,荷兰大力发展花卉旅游业等。旅游产品只有满足市场需求,才会有持久的市场生命力。农业旅游发展只有走特色化、品牌化道路,才能增强旅游吸引力。各地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应强调地方差异性,充分体现和突出当地的农业自然景观和农业产业特色。如沿海村镇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优势,打造“近海乡村游”特色产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可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乡村游”产品;森林资源及农业种植成规模的乡村则可侧重发展“生态乡村游”产品;民族民俗文化深厚的地区可深入挖掘当地的民风、民俗,打造“民俗乡村游”产品。
4.3开发富有文化内涵的农业旅游产品
国外开发农业旅游产品时,注重突出文化内涵来吸引众多游客前去体验。中国现阶段的农业旅游产品中,大部分缺乏文化底蕴,层次较低,结构雷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积累了深厚的农耕文化。发展农业旅游不能仅以自然景观、田园风光等作为吸引物,还必须充分挖掘悠久的历史农耕文化。在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民族文化、农业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项目相结合,开发有文化内涵的农业旅游产品。如在建筑形式、设施设备方面,按照当地民族习俗,保留原始民居,建筑结构设计着重原真性;在餐饮产品方面,可以用当地独有的原料或烹制方法制作餐饮产品;在游乐项目方面,开发农耕体验、节庆体验、竞技参与、民俗体验等项目,满足游客亲身体验和文化需求。
4.4创新农业旅游产品营销结构
国外十分注重对农业旅游产品的营销,采取多样的营销模式,加强与行业组织合作,做好整体形象宣传,扩大营销的层面和影响力。如法国建立了“欢迎莅临农场”的组织网络,大力宣传农业旅游。韩国农林部推广的“绿色农村体验村庄”项目也是对韩国农业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中国农业旅游往往重开发而轻营销,营销手段单一,因此,有必要大力宣传和推销农业旅游产品,增加农业旅游的影响力。除通过电视、杂志、广告等传统营销方式外,还应大量采用新型的营销方式,如通过网络、微信、微博等进行推广宣传,特别要加强农业旅游网站建设,完善各项资源、线路、产品介绍,还要有信息查询、预订等功能。另外,还要加强节庆营销创新,通过挖掘传统文化、民族民俗等文化特色,设计特色主题节庆营销活动,打造品牌形象。
4.5加强人文资源和自然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