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们爱科学》是一本丰富有趣的科学书籍,它给了我许多的收获和体会,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内容丰富!不仅有形状各异的植物和微生物的知识介绍,还有神奇的动物故事。有主人公“嘟嘟”和它的伙伴以及教授的神奇之旅,情节生动有趣;还有用漫画幽默地展现生活中的小实验,以及实验科学原理的讲解,会让读者轻轻松松学到知识。正由于她的丰富有趣,读者都喜欢遨游其中,受益匪浅!
每每我读到书里做小实验的漫画时,都有着做实验的冲动。有一次我根据书中的介绍还真做成了一个喷雾器。首先,把一根吸管折出一个直角,在那个直角上横着剪一下,记住不要剪断,要剪出一个小口子。在一个纸杯上倒一些自来水,不要超过小口,最好在小口下面,然后将吸管的一头放进去,对着吸管的另一头向玻璃吹,啊!还真的有雾了呢?结合书中说明我又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才知道原理是这样的:空气从小口迅速流出,小口附近的压强小,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大,液体就沿小口下边的吸管升上来,从吸管的上口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她里面还介绍一些有毒的植物,都带有图片说明,让人看后一目了然。生活中,我经常仔细地观察身边的一些植物,加以对照,探寻有毒的植物,总是无功而返,这才松了口气。我最喜欢看的还是一些动物的生活,以及宇宙中的奥秘。那些动物的生活就像探险一样,有时惊险,有时平淡,还有时令人感到伤心,如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
《我们爱科学》这本书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懂得了许多有关科学方面的知识,还丰富了我的生活,使我更快乐!
江苏连云港灌云县连云港灌南县实验小学五年级:沈立业
我院从2004年校园网建设以来,目前已建成了一个结构合理、运行稳定、系统应用良好的高速校园网络环境。校园网出口带宽达1400M,校区间网络带宽达万兆,楼宇间光纤互联,联网计算机达2000多台,信息点10000多个,联网建筑物20多幢,千兆楼宇,百兆桌面全覆盖;平均日流量5TB。学生在图书馆、教室或寝室,只要拥有电脑,都能够进行网上学习。开展中医外科学网络辅助教学后显现出的优势:(1)网络内容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灵活安排,反复观看图片、视频等,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2)通过引入PBL教学、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指导学生小组学习、互相讨论、交换信息等,锻炼了其团结协作精神;(3)在建设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时,通过教研室共同努力,汇聚各位任课教师的智慧,并学习先进院校好的做法及优点,优化、整合教师课件、教案、精选临床图片、诊疗视频等,对教学起到引领、规范、示范作用;(4)通过资源共享,使年轻教师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教学素材,有利于年轻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能力及水平。
二、开展校园网辅助教学的体会
首先,校园网辅助教学要与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相结合。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首先是为教学服务,对教学要起到规范、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所以不能“为建设而建设”,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根据教学需要,及时修改、调整及更新网络建设内容,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其次,网络教学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各个学科网络上都有丰富的学习内容,但从学生而言,他们是初次接触学科内容,让其漫无边际地进行资料查阅、自主学习,目的性不强、费时费力,效果不好;且由于医学教育课程多、时间紧,除正常上课时间外,能有效利用的课外自主学习时间少之又少。因此,既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又要利用有限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围绕教学大纲及教学目的要求,开展有目的网络学习才能取得预期成效。我们通过开发临床案例图片、诊治视频、典型案例讨论等网络学习模块,密切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和进度,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进行网上学习,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取得很好的效果。第三,网络辅助教学可引入PBL教学、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例如PBL教学是国外先进医学教育广泛开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医学院校中也逐步开展,但由于所需条件限制,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结合网络辅助教学,可将问题及讨论放在网上,开展小组学习,教师通过网上指导,完成相关教学内容。
三、结语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科学文化;传播模式;创新;微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3-0038-02
随着3G、4G网络和Wifi 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以苹果、三星手机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以App为代表的应用服务的爆发,移动互联网成为了人类文明传播发展的新载体。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有关报告[1]数据统计,目前手机网民已达3.88亿,占网民总体的72.1%,迎来了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期,为科学文化传播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无限可能。因此,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创新科学文化传播模式,搭建先进有效的科学文化传播平台,更好地推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是十分有益的。
1 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特点
1.1 随时随地性
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前,丰富的信息都是通过PC端来实现传播和共享的,限制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空间性;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社交化的基础上将传统的PC端方式做了位移,消除了时空维度对信息传播的限制[2],实现了传播的随时性、随地性。与其他媒体相比,移动互联网信息与信息接收之间的时间之差更小,不仅可以实时获得信息,同时也可以实时向别人传递信息。
1.2 分享互动性
移动互联网不但缩短了信息流程和时间,而且与社交较好地形成融合,激发了移动端用户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人们可以通过主动参与和互动,将需求和答案反馈给信息者;也可以通过分享功能,将自己获得的和原创性的信息在有限的范围内传递,比如说微信的朋友圈功能等。
1.3 个性化定制
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往往只能实现某种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影像等千遍一律的表现形态,而且用户对于信息的筛选、接收和范围也很被动。而移动互联网是真正能够与用户建立起联系,让用户自己筛选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产品类型和服务内容。例如手机报和电子书的订阅以及微信的公众账号,都把选择权交给了用户。
2 科学文化传播的内涵
所谓科学文化是指以自然界为指向,基于严谨的科学知识、规范的科学方法、理性的科学思想而形成的文化体系[3]。科学不仅作为一种专门知识, 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在全社会传播和互动, 是科学与人文的交流过程, 同时也是两种文化的融合过程。与以往的科学普及相比,科学文化传播具有其独特的内涵,讲究的是科学与公众的相互互动: 一方面继续延续科学普及,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 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融合文化元素于科学中,提升科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公众可以通过其对科学社会作用的合理评价,通过积极主动地创作和传播科普内容,参与到科学文化的塑造和传播过程中来。
3 科学文化传播的新模式和新渠道
移动互联网不但能将便捷有趣的科学文化内容传播给公众,而且可以让公众获得更为人性化的互动参与方式,不断涌现出新的科学文化传播模式和渠道。
3.1 手机“四信”渠道
短信是移动互联网让人们最早接受的方式之一,因其具有同发群发、送达效率高等优势可为科学文化传播服务开辟新的途径,同时短信的低价收费也让人们通过短信回复、转发等功能主动参与到科学文化传播中去。随后出现的彩信、飞信甚至是现下最流行的微信更是拓展了短信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不但能将图片、声音等多种媒体格式的科普信息传递给公众,公众也可以将原创作品或者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朋友圈里,通过这种实时传播、逐层渗透、人人参与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公众获取知识的欲望,还可以为科学传播贡献一己之力。我国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开通的 “中科院之声”官方微信,利用其智力资源优势,通过这种网络交互的新传播方式解读社会关切的科学热点,达到传播科学文化服务公众的目的。
3.2 移动社交网络模式
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当前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从之前的论坛(BBS)、科学博客再到如今的Facebook、Twitter、微博、说说[5],都让每个人成了科学传播的主人,把科学文化传播变为了一种更加民主和主动的言论广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传感网技术的应用,使用移动终端设备来访问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主流。这其中最为成功的案例就是致力于向公众倡导科技理念、传播科技文化的果壳网[6]。依靠微博这一新载体,果壳网得以进入更多人的视野,结合自身特长,不仅解答粉丝的科学疑问,还积极对网络中的谣言进行打击,开创了用微博进行科学文化传播的新模式。
3.3 “三微”视觉化平台
与由文字、图片等简单组合而成的科学作品相比,公众更愿意接受有丰富情节、视觉效果佳的视觉化作品。在传统的作品基础上,制作短小精悍、贴近公众生活而富含科普教育意义的微电视、微视频和微电影,并通过移动视频分享网站、公交移动车载电视等渠道传播和分享,可谓是对传统科普作品的补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科学文化传播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不但受科学传播主体者欢迎,创办制作《身边的科学》、《土豆寻毒记》、《禽流感》等公众喜欢的微视频,不少民间的科学达人也喜欢用这种模式创作和分享个人作品,拉近与科学的距离。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科学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更多地挖掘传播新模式为公众提供科学文化服务将是未来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2013-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Z].百度百科.
[2]谢峰.移动互联网传播媒介属性特征[J]./yidongxiefeng.
[3]张玉玲.科学文化: 当代中国科学传播的核心内容[J].河南大学学报,2005(35):123-126.
[4]周荣庭,何登健,等.参与式科普:一种全新的网络科普样式[J]. 科普研究,2011(1):11-14.
技术者,器物加诸技巧也,虽然中国近代吃了对技术无知而又傲慢的亏,但对技术之上的道的眷恋,实是这个古老民族对生存发展的深刻认识。
在人类发明史上,火器技术、蒸汽机技术无疑都属于颠覆性技术,但本质上说,它们颠覆的并非冷兵器和风车这些器物。应该说,它们颠覆的是人类利用能量的传统方式,颠覆了按老传统、老办法行事的模。
同理,科学发现上的颠覆也指向人类的思维方式。日心说对于地心说是一种颠覆,量子力学对于经典力学也是一种颠覆。科学之为科学,就在于它可以被证伪,这个过程就是颠覆人类思维方式的过程,也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因此,我们意欲追问,为何当代受到热议的多种技术却无科学呢?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从科学自身来检讨,至少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基础科学研究鲜有喝彩和掌声,科技人员的关注点多在基于以往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技术应用和开发。
其次,从20世纪初开始,各国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呈现攀比式增长,在产出效果与投入不成比例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憧憬颠覆性技术的降临。
最后,世界科技领域呈现的氛围是,技术产品开发商们出于利益的驱动,在全球范围内吹起了颠覆性技术会造就奇迹的超级神话。
在热捧颠覆性技术的同时必须指出,对当前热议的 3D 打印、大数据、能源互联网等技术可能改变人类思维方式的论断,需要谨慎看待,一般而言,科学理论的突破对人类认知的颠覆性影响一目了然,而林林总总的技术发明,有些固然能产生颠覆性影响,有些却未必。如当下热议的 3D 打印技术,有人将它吹嘘为颠覆性技术,但正如数控车床没能颠覆普通车床一样,3D打印技术也只是基于铸造、编织等传统增材加工技术的精密技术加工而已,远谈不上对人类认知的颠覆,又如大数据技术,虽然人们对它赋予了许多期许,但它能否颠覆什么,恐怕还得用时间检验。
1. 巧用电教,化难为易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如《植物怎样喝水》这一课,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虚实互补,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再在重点处点拨,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解决了。再比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食物链》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都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
2. 提高兴趣,增强感知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不大,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如教学《昆虫》一课,在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训练学生能否在众多的动物中判断哪些是昆虫。这时可以在电脑上出示“送昆虫回家”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 “拖拽”昆虫到相应的栏里,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强化了知识。
3. 丰富资源,深化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但是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几乎成了除课本外的唯一信息来源。这时候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其拥有的大量信息成为新的知识来源。如《保护大自然》一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导他们登陆相关环保网站,进行在线收集资料,大量的资料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再将这些信息整理、筛选、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让学生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如学完了《保护大自然》这一课后,让学生利用网上搜集的资料出手抄报,写倡议书等,深化探究学习,延伸探究成果。
4. 虚实互补,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