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迟子建作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迟子建,中国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黑龙江作家协会副主席。她的作品多以山村生活为题材,感情细腻又不乏豪爽之气,从不矫揉造作。创作风格朴实大方,文笔简练而流畅,不张扬,不拖泥带水。她常常借物喻人,借助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怀,对人与社会的诠释视角独特,给读者许多有益的人生启迪。
她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她还曾多次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获过庄重文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各种奖项。她的散文《灯祭》被选入语文教材。
枕边的夜莺
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刷拉拉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刷拉拉响。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窗外的园田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
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作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作泥了。
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
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字给了我。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过于华丽,浓艳得有点让人眼晕。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就化作烟波了。“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一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
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而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
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求真,去芜存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枕畔,也曾有过名声显赫却难以卒读的书,但它们很快就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能够留下的,是鲁迅,是《红楼梦》,是《牡丹亭》《聊斋志异》,是雨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等等,这些人的书和作品可以一读再读。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
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它们清新、湿润,宛如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
(选自《黑龙江日报》)
有人认为“作家迟子建写散文,无论是叙事还是描写,皆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其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来自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更是文字表达力的语言功夫之体现”,本文即是这一观点的有力注脚。作者叙述自己读古典诗词的历程,描写自己读古典诗词的感悟,着实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情感的共鸣。
泥 泞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
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碾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坚持、拼搏——成功的基础
2008年8月8日——所有中国人盼望的一天终于到来了。这一天,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一共有20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此届奥运会。在这些国家的运动员中,每一位运动员身上都带有一种拼搏向上,不屈不饶的精神。在奥运会期间,发生了无数感人的事,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俄罗斯女子撑杆跳名将伊辛巴耶娃。
伊辛巴耶娃在北京奥运会上第二十四次打破世界纪录,跳出了令人震惊的成绩5.05米,有的人把这称为奇迹。但是在成功的背后是坚持不懈的训练和比赛时不断拼搏的精神。她在平时训练时,比别人更刻苦,更专心,训练的时间也比别人更长,正是她这种坚持、努力,才有今天的成绩。在第一次挑战5.05米没有成功时,她并没有泄气,而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她脸部的表情好像在告诉所有人:我一定会征服这个高度。最后一跳,她集中精神,助跑、撑杆、起跳、越过,随着连贯的动作,她终于跃过了,现场顿时沸腾了,她那不断拼搏的精神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对她的祝贺与敬佩……
同学们人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学习运动员们不断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面对困难与挑战勇往直前,就定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摘 要:本文认为迟子建的文学作品具有民间立场。以《亲亲土豆》为例,本文分析了小说中的民间生命意识、民间生存状态及民间风土人情。迟子建的人生经历促使她站在民间的立场书写,成为民间的代言人。
关键词:民间立场迟子建生命意识
作者简介:
赵西芝,女,(1984-)硕士研究生,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国现当代文学。
梁辉,男,硕士研究生,长沙理工大学,古代文学专业。
迟子建是当代文坛著名的女作家,写了很多描写底层生活的小说。目前评论界从各种角度对她的小说进行评论,如底层写作、苦难意识、人文关怀和生命意识等。但是从民间立场对其作品进行的论述还不多,本文主要以《亲亲土豆》为例分析迟子建的民间立场。她出生在北方的漠河小镇,从小跟随姥姥生活在偏僻的农村。所以农村的文化氛围让她生成了强烈的民间意识,影响了她以后的文学创作。她的创作突出了对底层社会的关怀,表现的是原始的民间生活状态,显示了她坚实的民间立场和民间情怀。
1994年陈思和先生用“民间”的视角来研究抗战以来的中国文学时,不仅把以往被忽略的一个文学史空间发掘出来,而且为文学研究和批评注入了新活力。韩东认为:民间立场就是支持独立精神和自由创造的品质。民间是陈思和先生说的三大文化空间之一,有自己独特的存在形式和特征。陈思和先生认为:“民间是与国家相对的一个概念,民间文化形态是指在国家权力中心控制范围的边缘区域形成的文化空间。”,“它的活动背景往往是国家权力不能完全控制,或者控制力相对薄弱的边缘地带。”①民间是相对于官方而言,远离政治、自由自在的边缘文化形态。本文认为民间立场就是用民间的信仰、道德、人情等视角来看整个世界,即站在民间的立场用民间的眼光书写。本文从民间立场对迟子建的小说进行分析,希望能较准确的解读作品,接近作者。
迟子建的作品大多是中短篇小说,也有很多散文。她的作品主要描写农民远离政治和现代社会污浊的田园牧歌式乡村生活。她的小说忧伤而不绝望,温暖而优美。我们从她的小说中可以发现她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对自然生存方式的留恋和赞美,对原始生命力的钦佩。原始生命强力是维持民间生存的真正力量。虽然民间也有苦难和愚昧,但是人们那善良、隐忍、勤劳、乐观的人生态度驱散了不幸,让民间充满了更多幸福。民间文化空间具有生存意义,也有审美意义。向往美好的生活和追寻健康的人性是人们永远的憧憬和追求。从她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她的作品在不自觉的接近民间,她已经是民间的代言人了。
迟子建的作品在主题、题材、价值观等具有民间的特征。《亲亲土豆》描写的是一对夫妇共同面对死亡时的镇定和乐观。男主人公秦山是一个很爱吃土豆的人,他对土地和土豆有一种特别的爱好。但是他也嗜好吸烟,所以得了肺癌。他们面对死亡的威胁,平静、幸福的生活。我们被他们的豁达、开朗、乐观感动。从民间立场的角度分析这篇小说,本文想透视它的生命和审美价值。
小说虽然不长,但弥漫着一种自由自在的氛围。死亡存在主人公的心中,但是他们还是坦然面对,幸福地过着每一天。小说刚开始就让我们走进了大自然,远离了尘世的浮华。人死了也能闻到土豆的花香,也想传达对亲人的思念。这是民间的纯真亲情,也是民间和谐、自然的生活。他们相信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和自己生活在一起。所以他们并不惧怕死亡,而是坦然地面对死亡,幸福地生活。
秦山一家人去田地劳动的情景充满了田园牧歌的美,“他们去土豆地干活时总是并肩走,他们九岁的女儿粉萍跟在身后,一会去采花了,一会又去捉蚂蚱了,一会又用柳条棍去戏弄老实的牛了。”②农民对这样的生活感到满足,也让人羡慕。他们无忧无虑,自然地存在着,远离了政治和功利弥漫的尘世。民间的自由状态很自然地从作者的笔下流露,显示了作者的民间文化立场。
礼镇的人们都喜欢土豆,但秦山家的土豆最多。所以土豆刚熟的时候,乡亲们就会去秦山家的土豆地里摸土豆。秦山用信号让摸土豆的人知道他来了,装作不知道。这能显示农民的善良、风趣和乐观。他们没有功利主义的自私,也没有庸俗的打骂、记仇,而是默默的表达对乡亲的宽容。这是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让我们感到轻松和愉快。在搭乡亲的车看病的路上,秦山和乡亲们没有看病的沉重。人们冷静、坦然地面对这个世界,没有大悲大喜。秦山的检查结果出来以后,妻子用“这是他的本命年,本命年总不太好”来安慰自己。他们相信命运,相信命运无法改变。
李爱杰天真、纯朴地相信大城市能治好自己男人的病。来到大城市,她很羡慕这里的一切,总和自己的家乡相比。秦山认为:“如果自己的病是治不好的,他宁愿回家等死,陪媳妇逛逛大城市,买双牛皮靴,再买个开长衩的旗袍。”③这是一个农民的最大愿望,多么简单、朴实。他们的民间文化意识,让他们有了这样平和、健康的心态。面对死亡,他们是这样的坦然,追求着力所能及的幸福。秦山对妻子和孩子充满留恋,但他没有表达太多的个人痛苦,只是默默地承受自己的悲剧。秦山爱土地,也爱土豆和亲人。他想为自己的亲人省钱,让他们过更好的生活。正是因为作者具有了民间立场和民间情怀,她才能细腻地观察、描述这样纯美的民间生活。
小说中除了表现人们乐观的生命意识外,还表现了他们纯朴、善良的民间风土人情。秦山夫妇去哈尔滨看病时,把自己的家和女儿托付给邻居照顾,表现了民间相互信任的文化传统。人们之间互相帮助,没有尔虞我诈的玷污。秦山在医院里担心家里的土豆,老婆安慰他说:村里的人不会让他们家的土豆烂到地里的。这表现了邻居之间的互相帮助,非常自由、和睦的生活着。李爱杰要回家寻找丈夫的时候,从旅行袋里取出自己一条舍不得穿的裤子,送给一个贫苦的女人。她在自己丈夫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李爱杰在丈夫去世的最后时刻,平静地给他做饭、洗衣、铺床。这里的一切都平静、自然的存在、发展着。人们是乐观、镇静、向上、充满爱的善良的劳动人民。
当然这只是对迟子建的一部小说的分析,她的《北极村童话》、《五羊岭的万花筒》、《福翩翩》、《鬼魅丹青》、《向着白夜旅行》等也具有民间立场。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作更多的分析。总之,迟子建是一个具有民间立场的当代作家,值得深入研究。
注释:
关键词:迟子建;小说;生命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9―0137―02
生命美学是指“所有以人感性的生命活动为言说依据并以生命整体为言说对象的美学思想”(王晓华《西方生命美学的三重局限》)。古往今来,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中都呈现出浓郁的生命美学思想和意识。同时,由于作家生活经历、生命体验、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独特性,通过其作品所表现的生命美学形态各异。
迟子建是当代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一位女作家,她曾三度折桂鲁迅文学奖,一次荣获茅盾文学奖。在其小说创作中,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是始终不变的核心。本文力图揭示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生命与审美的血肉联系,重点阐释其生命观的多重内涵,探讨影响其小说生命美学营构的多重因素。
一、对自然万物的倾心与热爱
迟子建说:“作家都有通向自己作品的‘隐秘通道’。如果让我说出我作品的‘隐秘通道’,那就是大自然。”迟子建来自东北的黑龙江,她的童年更是在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北极村度过的。那里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人烟稀少,一年一半的时间雪花纷飞,天寒地冻。在迟子建的创作里,自然代表着淳朴、自在,一切生命都处在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成为她生命意识和审美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迟子建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是人与自然的水融,人对自然的尊重、亲近。
在小说《原始风景》中迟子建这样描绘家乡的春天:“春天就在屋里屋外竖着或者躺着,它的身体绿得明滑鲜艳。山丁子树芽中的那种绿嫩让人牙疼,而草甸子上整整齐齐的像密密实实的丝绒地毯的绿又给人一种抽筋断骨的感觉。在这种时候哪怕是一只羊走进草丛,你开始觉得羊是白的,但它在草丛里活动久了,你就眼花缭乱了,羊仿佛也因沾染了满天春色而变成绿的了,你会心惊肉跳地以为羊丢了呢。我被这里的春天给实在地威慑住了。”诗情画意的描写中,读者们不仅感受到自然的勃勃生机,也能体会到作家对舒展、自由的生命的向往和礼赞,对大自然的倾心与热爱。
对迟子建而言,自然不是涂描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背景颜色,更不是脱离世间凡俗的单纯风景,自然万物与人类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自然存在于人类的血肉之躯中,两者从来就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及其社会关系、行为习惯对自然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自然同样在精神上、道德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及人类社会。自然与人类相依相存,自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类共生死。
在迟子建的小说里,无论是风霜雨雪还是花草树木,无论是雨雪风霜还是走兽飞禽,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生命,都与人类同生同等,都有它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从《北极村童话》中灯子乘船离开时奋不顾身地跳入江中的傻子狗,到《逝川》中呜咽的“泪鱼”,《一匹马两个人》中为保护主人的麦子,抑或是《酒鬼的鱼鹰》中那只灵性而善解人意的鱼鹰……迟子建的大部分小说都弥漫着泛神论的色彩,有一种空灵的美,一种神清气朗的气息。
二、对死亡的冷静与从容
作家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历对其创作道路的影响异常深远,迟子建亦是。1986年,当迟子建在文学界初露头角之时,她不到五十岁的父亲突然去世。父亲是对迟子建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从某种意义来说,父亲是迟子建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引路人,因此,失去父亲给年轻的迟子建带来了长时间的伤痛。2002年,迟子建深深爱着的丈夫也因车祸突然离世,中年丧夫让迟子建度过了一段痛彻心扉的日子,“这时我懂得了什么叫‘凄凉’。面对市井的嘈杂之声,我第一次觉得世界仿佛与我无关了”。
亲人的离去让迟子建感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加深了她对死亡的思考和对生命飘忽不定、祸福难测的感悟,在《死亡的气息》一文迟子建说,“死亡一旦饥饿了,它便张开血盆大口劫掠人”。同时,亲人的逝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迟子建之后的文学创作,让她逐渐懂得了冷静、从容地面对死亡。作为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作家,迟子建把创作的目光投向死亡,于是在她的小说中,一个又一个主人公纷纷以各种姿态和方式走向了死亡,而那些尚活在世间的人也或多或少地受到死亡的影响,活在死亡笼罩的阴影之下。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历经丧父失夫之痛的作家,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去包容与理解了死亡。在迟子建那里,死亡并不意味着消逝和颓废,死亡更孕育了新的希望,那些逝去的人的灵魂仍在,可以在精神和情感上与生者保持共鸣,使生者继续活下去并寻找到幸福的勇气和力量。因此,迟子建的小说对死亡的描写虽然忧伤却不绝望,总能让读者感到心灵的慰藉与宁静。
迟子建以其独特的人文情怀完成了超越死亡的美学建构,她在小说中始终保持着对死亡的冷静与清醒、温厚与深刻的认知。可以说,迟子建在死亡的观照下感悟生命,体验生命,探索生命的真谛,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迟子建小说生命美学生成的重要土壤。
三、对人间的悲悯与温暖
不难发现,迟子建的小说总是聚焦平凡庸常的人生,描写那些奔忙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中的世俗人生。她相信文学性并不只是存在于那些猎奇的、边缘的生活中,普通的、日常的生活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性,她发掘和迷恋着这样的文学性,并以此作为对自己文学能力的一种真正的考验。她说:“我越来越觉得一个优秀的作家最主要的特征不是发现人类的个性事物,而是体现那些共性甚至循规蹈矩的生活,因为这里才包含了人类生活中永恒的魅力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我们只有在拥抱平庸的生活时才能产生批判的力量。”
在世俗平庸生活的描述中,迟子建又是细腻温暖的,她总是用充满爱意和悲悯的目光看待生命。《踏着月光的行板》中两地分居的林秀珊、王锐夫妇精心准备的见面错过了,只能约好在相对而行的火车上见面,虽然火车相遇的那一刻彼此都没看清对方,但是那种浪漫的深情却让人感叹。《亲亲土豆》中秦山自知病已无治跑回家收土豆,并给妻子买了蓝宝石软缎旗袍,秦山死后妻子李爱杰穿着旗袍为他守灵,并给他垒了土豆坟,作家把主人公之间的关爱、体恤写得跟“土豆”一样具体可感。
迟子建最能发现黑暗中的闪光,在她笔下形形的悲剧人生的乌云背后,总有一缕能穿透黑夜给人以希望的曙光,而这道曙光的源泉正是人生命中本能的人性向善的力量。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底层的弱势群体小人物而言,这种向善的力量是其最无助、最彷徨、最走投无路的时候的人生底线,就像一股股清泉滋润其干涸的心灵,像是一盏明灯点亮其暗淡的灵魂。《腊月宰猪》中齐大嘴在齐二婶累死后,被一外来女骗了,但骗子走后却给齐大嘴和他儿子寄来了棉袄、鞋子。《到处人间烟火》中奶奶、儿媳和孩子在大年三十的“烟火”中怀着不同的情感。奶奶想的是家教与对媳妇的约束,儿媳则在长期压抑中渴望着欲望的满足,而孩子则想着逃过奶奶的“悔过”责罚,快乐地过年。而当儿媳的被孩子撞见,孩子在奶奶面前的说词使媳妇获得了解脱。《鱼骨》中出走的旗旗大婶的男人回来时,“像块石头一样沉默着,突然,他痉挛地扩张开双臂,紧紧地把旗旗大婶抱进怀里。而旗旗大婶则像一只被关进了笼子中的老虎一样,不停地抓那男人的胸,不停地哭,不停地喊”,终究还是宽容了男人的背叛。迟子建用人性中的善来抵御恶,用温暖承担人生的苦难,用融融的爱意来证明生命的温度。
[参考文献]
[1]迟子建.在厚厚的泥巴后面:迟子建访谈[N].黑龙江日报,2007-11-09.
[2]迟子建.原始风景[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
[3]迟子建.春天最深切的怀念[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关键词:迟子建;小说;孤独意识
中图分类号:I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05-02
迟子建,1964 年出生在中国版图最北端的北极村――漠河,有“极地才女”、“北国精灵”之称。从1984 年发表处女作《那丢失的……》开始,这位人淡如菊的才女已向读者奉献出了四百余万字的作品,她是目前唯一一个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她的作品总是散发着空谷幽兰的气质,闪烁着林间水滴的精莹。人们总是尝试着从地域的、文化的、儿童的、人性的视角去阐释她的作品,而对其作品中如水一样氤氲的孤独意识却鲜有人提及。
孤独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特有的精神现象,作为一种深度的心理体验,其重要表征便是主体与对象相疏离而导致的一种刻骨铭心的精神空落感。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王国中,描写孤独意识的诗词俯拾皆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一种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一种孤独,“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也是一种孤独……
迟子建孤独意识的产生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迟子建的童年是孤独的,六岁的她因为淘气、多嘴、不听妈妈的话而被寄养在了姥姥家――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同龄的伙伴很少,“那些孩子要么在襁褓中,要么在年轻女人的肚子中慢慢构造未完成的躯体,我的游戏对象忽然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荒凉景象。”① “而故乡的冬天又实在太漫长了,漫长的让人觉得时间是不流动的,雪花一场接一场的铺天盖地而来,远山苍茫,近山也苍茫,”在那个广阔的空间人的感觉就很渺小。同龄伙伴的缺失,农村散养式的养育孩子方式,北国的苍茫旷远,使迟子建过早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呼吸什么空气会产生什么气息,童年的经历不知不觉地影响了迟子建写作。而这种童年时养成的孤独意识成为她进入文学殿堂的推动力之一。在她的创作中,孤独时而扑面而来,时而缓缓流淌,即使在诉说不相关的他人往事,内心的孤寂和荒凉也依然表露无遗。
迟子建笔下的孤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因母爱和亲情的缺失而导致的孤独。如《没有夏天了》中的小凤,《百雀林》中的明瓦,《树下》中的七斗,《疯人院里的小磨盘》中的小磨盘,《岸上的美奴》中的美奴都是因为母爱或亲情的缺失而导致了刻骨铭心的孤独,这种童年时形成的孤独意识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没有夏天了》中的小凤的妈妈淑芬面对婚后日子的困窘、经济的拮据、丈夫的清高无能借酒浇愁,每日进行不绝如缕的诅咒、抱怨和训斥,在母亲的谩骂和训斥中长大的小凤是孤独的,她体会不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母爱的诗意和美好,相反,家在她心目中成为了渴望逃离之所,她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我每天盼望着有稀奇事发生。我盼有人死,盼望着谁家吵架声顶的房盖直颤悠,或者来一群大虫子,把所有人的脸都蛀出大麻坑,然后让人像糟蘑菇一样地烂掉。”②只有月光能给她幼小孤独的心灵带来少许的安慰。
《百雀林》中明瓦的妈妈文春只因为一时兴起,烫了一个在乡下还不时兴的头发而遭到村人的耻笑,明瓦的爸爸借着酒劲用烛台砸死了妻子后畏罪潜逃,十一岁的明瓦一下子成了孤儿。亲人们因为明瓦的不机灵而把他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谁也不愿收养他。最后城里一对一直没孩子的夫妇收养了他。母爱和亲情的缺失深深的影响到明瓦的择偶标准,成年后的他面对别人给他介绍的对象却是相一个,黄一个,一番犹豫后,他终于向养母说出了缘由,他认定好女人身上应该有母亲身上的那种奶味,而那些姑娘身上没有。最后,他终于找了一个离婚后带一小孩的文秋。这段婚姻终于经不住亲人们以"亲情"名义进行的盘剥而走向解体。又重新变得一无所有的明瓦梦想着一个人过日子,脱离人群。最后明瓦终于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通水电的地方当了一名养鸟员,孤独的他终日和孤独的鸟儿为伍。
《树下》中的七斗天性善良,厄运却在童年时期就缠上了她,久病的母亲自杀死去,父亲常年在外,母亲的葬礼过后七斗被过继给了姨妈。姨妈自私而贪心,对七斗并不好。从姨妈家所在的惠集小镇开始,十多年中她辗转于惠集――斯洛古――惠集――白卡鲁山下――白轮船――农场间,那种漂泊不定,心灵无所归依的感觉如影随形的伴随着她,她感觉自己“正在被众多的亲人遗弃,她觉得自己出生时一定是生在了最坏的星座上,灾难总是向她直面而来。”漂泊无依的生活,亲人的相继离去使七斗的一生都摆脱不掉那种寒彻心扉的孤独感。
二是对爱情的无望等待而导致的孤独。这类人物形象有《逝川》中的吉喜,《秧歌》中的小梳妆,《旧时代的磨房》中的四太太等。这是一种对爱的无望等待而导致的孤独。十八岁的小梳妆有倾国倾城的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美的,她一出场就令风流倜傥的“龙雪轩”首饰店的老板付子玉心旌摇荡。付子玉有三房姨太太,而小梳妆拒绝做他的第四房姨太太。在付子玉心中他的生意是第一位的,而小梳妆却把对付子玉的爱当作了生命的全部。为了等付子玉,小梳妆一生未嫁,她从如花少女等成了耄耋老妪,为了保持自己在付子玉心中那个最美的形象,她用砒霜毒死了自己。在孤独而无望的等待中,她才明白“这世上没有负心的男子,只有痴情的女子”。
《逝川》中的吉喜年轻时发髻高挽,明眸皓齿,穿着曳地的灰布长裙,吃起生鱼来是那么的惹人喜爱,确定百里挑一的自己一定会成为阿甲渔村姑娘心目中的偶像――胡会的妻子,结果胡会却娶了毫无姿色和持家能力的彩珠。胡会拒绝娶吉喜的原因竟是她“什么都会,能过了头,男人在她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能力的”。尽管她和胡会有过“金凤玉露一相逢”,尽管男人们都欣赏她,都喜欢喝她酿的酒,她烹的茶,她制的烟叶,喜欢看她吃生鱼时生机勃勃的表情,喜欢她那一口与众不同的白牙,但没有一个男人娶她。阿甲渔村的人把吉喜当成了一个神,不知道孤独的她心中埋藏着对爱情的深深渴望与怀想,她的青春她的美丽在逝川的日夜流淌中一天天消逝,吉喜一天天的衰老,只有两岸的树木越发蓊郁了。
三是在城市文明的挤压下而产生的孤独感。《芳草在沼泽中》的“我”是机关里的一名小科员,每天的工作就是为市委领导写各种假大空的讲话材料。工作的无聊乏味,同事间的勾心斗角,爱情的世俗功利,使我虽然生活在嘈杂的人群中,却感到从没有过的孤独和厌倦,“我”终于逃离了城市,去了一个人烟稀少的湖泊暂时躲避城市的喧嚣和冰冷。在迟子建的其它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挤压下现代都市人的漂泊感、孤独感、无根感,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城市的疏离和恐惧。在迟子建的心目中,只有北国的白山黑水才是她心中的伊甸园,她总把自己深情的目光投向那里,只有在那里才能使自己变得僵硬、麻木的心灵重新变得滋润、舒展。
孤独意识像一股清泉在迟子建的笔下汩汩流淌,只有在孤独中我们才能发现更加本真的自我,只有品咂过人生的孤独况味,我们才能发现“活着是多么的艰难,又是多么的美好”。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喧嚣嘈杂的现代生活,水涨船高的欲望追逐,使得现代人已经越来越不知道“孤独”为何物了,难怪迟子建要感叹、伤怀了。
注释:
①迟子建.北方的盐[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页.
②迟子建.雾月牛栏[M].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参考文献:
[1]谢有顺.忧伤而不绝望的写作[J].当代作家评论.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