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妈妈的爱诗歌

妈妈的爱诗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妈妈的爱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妈妈的爱诗歌

妈妈的爱诗歌范文第1篇

妈妈是一个善良的人。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每当在路上碰到一些乞讨的残疾人,妈妈总是拿出钱来让我给他们。她经常教育我要帮助有困难的人,要有爱心。

妈妈是一个诚实的人。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回家后,妈妈发现售货员阿姨多找了她20元钱,赶紧拿钱去超市退。妈妈常常教育我,诚实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

妈妈是一个勤奋的人。妈妈常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这些年,妈妈工作很忙,但她仍然坚持每天学习。好多次我从睡梦中醒来,发现妈妈的床头灯还亮着。

妈妈是一个博学的人。她的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每次我遇到难题,她总能帮我排忧解难。有时候,我故意问她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可还是问不倒妈妈。

妈妈是一个谦虚的人。有几次妈妈给我听写词语时读错了音,我给她纠正,她总能谦虚接受。有时候,妈妈碰到一些字,也会主动向我请教正确的读音呢。

妈妈是一个坚强的人。碰到困难,妈妈从来不低头,也不流泪。她常说,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任何困难都能解决。

妈妈是一个热情的人。我和妈妈一起散步的时候,我总是奇怪:为什么妈妈认识的人这么多?哦,原来是妈妈的热情获得了友情。

妈妈是一个幽默的人。只要和妈妈在一起,她总会把我逗得前仰后合。她忽而讲一个笑话,忽而分角色朗读课文……我们家里经常是笑声不断。

妈妈是一个唠叨的人。有时候我会觉得烦,但有一天妈妈出差了,没听到她的唠叨,心里像少了些什么似的。我知道,妈妈的一声声唠叨里包含着她对我无尽的爱。

妈妈的爱诗歌范文第2篇

从孑然一身到儿女双全

齐女士 43岁 餐饮业老板

【诉说】我是个孤儿,从小在敬老院长大,来成都时才17岁,初中还没毕业呢。第一份工作是在粮站看秤,正式职工们每天闲得织毛衣和八卦,有活儿了就使唤我。我十分珍惜这份工作,抢着做事。尽管工资每月才150元,但对无家可归的我来说,是笔了不得的巨款,能让我心里非常踏实。

我的勤快朴实很快赢得大家的喜爱,纷纷为我张罗相亲。在葛大姐的安排下,我认识了一位叫阿强的的哥。1992年,的哥可是个高收入职业,也很体面。我没想到自己有这样的运气,因为阿强对我一见钟情,变着样地花钱请我玩。长这么大,我从没得到过来自他人的关爱,更何况是个异性。尽管阿强大我12岁,我还是陷了进去,不到两个月就离开粮站,搬到阿强的房子里了。

对未来,我有很多的设想,和阿强结婚,做个真正的成都人,但却忽略了许多程序,比如见一见他的家人、朋友,获得一个正大光明的身份。没过多久,我怀孕了。一个刚满19岁的孩子,一时不知所措。而在此时,阿强却像气泡一样破灭、消失,没得无影无踪。我像挨了一闷棍,彻底蒙了。直到房东来收房子,才知阿强声称的“家产”,其实是租来的。

我已显怀,房东知情后很同情,容我住到月底。葛大姐听闻赶过来,见阿强是这等男人,既内疚又痛心。她帮我付了房租,还给我一些生活费,并劝我打胎。但我怕疼,死活不肯。但在简陋的私人诊所,面对真切的巨痛,我却没哼一声。最后,我生下一个女孩,这个小生命成为世上我唯一的亲人,她给了我扎根这座城市奋斗下去的勇气。

阿强让我认识到了生活的残忍,但葛大姐则让我看到人性的善良。在她的帮助下,我走上街头做起擦鞋匠。凭着年轻力壮、主动热情,生意不错,一年后攒下一些钱,又从葛大姐手里借了一些,我租了个小门面,白天开店,晚上带着女儿居住。终于有了个遮风挡雨的窝,比在街头做舒服多了。

转眼到了1996年,女儿已经3岁。一天,给一位老人擦鞋时,他忽然晕倒,我当即把他送到附近一家医院,还垫上身上所有的钱。这么做什么也没想,只觉得要全力以赴救人。当然,我更没想到,就因为这件事,我凄苦的人生路出现一个反转的拐点。

原来,老人开了一家工艺品厂,病愈登门致谢时,知道了我的状况。他当即说:“你一个女子一只鞋一只鞋地赚钱,太辛苦了。到我的工厂吧,边工作边学手艺。你除了鞋擦得好,还对什么在行?”我眼前一亮,心想,我从小在敬老院的后厨长大,面食做得无可挑剔,食堂的伙食菜更不在话下。当擦鞋匠的终极梦想就是开面食店,现在,机会来了。于是跟老人说:“我想承包你们厂的食堂,每天三餐,午饭、晚饭和宵夜……”

见我有这样的手艺和事业心,老人无比高兴。在他的安排下,我兑掉擦鞋铺,还了葛大姐的借款,带着女儿来到工厂,做起食堂老板,一出手就满堂彩。依然辛苦劳碌,但从早忙到晚,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住宿和伙食水准也跟着改善,我和女儿黄瘦的脸,开始变得红润、丰满。

时光飞逝,我在2002年跟雇佣的厨师结婚,并生了个儿子。现在,女儿大学毕业留在广州工作,儿子正念初中,我和丈夫一直做餐饮,生意不错。我曾因恨阿强而觉得成都冰冷无情,但葛大姐、老厂长这样的好人,又让我深深爱上这里。我由孑然一身变成一个儿女双全、有家有业的人,一路感受的酸甜苦辣,都成财富了。

风光是它,暗淡也是它

小高 24岁 无业

【诉说】2010年9月,我考入某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崭新的校园生活让我炫目。我跟同学相处融洽,还是各社团的活跃人物。这里不愧是前沿城市,到处都是创业气息。许多师哥师姐课余经商,有自创音乐工作室的,有合伙成立广告公司的,还有炒股顺利成“股神”的……

我是个穷学生,每年上万元的学费和上千元的住宿费,压得家里喘不过气来。看到师哥师姐风风火火地赚钱,个个派头十足,我坐不住了,2012年5月,我跟两位同学合伙,创立了“金色梦想――就业创业学会”。由于顺应了大学生创业的大势,一开张就红火,发展极快,不仅在全校无人不知,还拓展到校外的几所大学。11月,我跟当地晚报和晚报官网等媒体,策划搭建了大学生创业就业双创平台,吸引了40多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一时间风光无两。

经过这番实践,我完成了人脉、经验的原始积累。2013年7月,我离开“金色梦想”,跟一位师兄走出校园,在著名商业街成立了校园文化传播公司。师兄出全资,我占25%的干股,主要靠自己的经验和人脉,在各大院校开拓商机。一次,在老乡牵线下,我跟某贸易公司合作,准备在大学城搞一个新学年“娱乐嘉年华”活动。作为传播公司的代表,我参与了策划、实施全过程,并从一家物业公司手中租下了大学城的一块地皮,拟定9月1日到9月10日期间开展活动,那些长宽各3米的展位,每个以3000元的价格出租。在招商宣传中,我把此次活动夸大为“有10万流动人员”。如此不负责任的妄言,变成一块明晃晃的大蛋糕,一下招来20多个商家参与。

9月1日上午,活动如期举行,真可谓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场面那是相当的热烈,我的信心和成功感都爆了棚。可还没到11点,就出事了,都是过分招摇惹的祸端。

原来,大学城附近有家大型超市,那里的工作人员被喧闹唤过来,不经意间发现活动中销售的产品和他们的相似,便让城管来检查,结果下午活动就被取消。第二天上午,工商部门又来执法,查出此次商业活动存在审批手续不合法等问题,勒令立即终止。更要命的是,我和师兄的传播公司没有正式注册,一并被工商部门查出来。

活动被取消,主办方之一的传播公司又被查封,那些已经付款的商家炸开锅,把矛头一起指向我。因为我是C鸥涸鹨滴竦模几乎每份合作合同都是我签的。这下可好,他们联名告我“诈骗”,不但要担刑责,还要赔偿。我估算一下,按他们的诉求,每位客户赔偿10万,一共27家,那就是270万呀。

如此严重的后果,我背上冒出冷汗,心乱如麻,死的心都有。当晚,我分别找到两个合作方――贸易公司和物业公司寻求帮助。没想到,他们都把责任推到我身上,“你们的公司不合法,还来跟我们谈业务,这不存心害人吗?没跟你们打官司要赔偿,你就烧高香吧。”

我欲哭无泪,又去找师兄。他先是不接电话,后又万分冰冷地说:“事已至此,我也无力回天,还是承担后果吧。如果你坐牢,我一定在外面打点好一切,出来后,你依旧是老板、股东。”

接下来的事情我不想多谈,反正没好事,我成了被告,判了一年零3个月的刑,风光创业赚的一点钱,全都赔付给原告。学业丢了,身无分文,一贫如洗,只能灰溜溜地回到农村老家。这个城市,这所大学,风光是它,暗淡也是它,爱恨纠葛剪不断、理还乱,纠结成一张自闭的网,直到今天,我也没能破网重生。

海南不是我的家

周先生 51岁 内退职工

【诉说】2001年4月25日,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天,我的妻子被医院确诊为尿毒症前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病情还会持续发展,不可逆,到末期就是尿毒症,需要血液透析。根据现有的医疗技术,只能通过换肾来延长生命。”医生的话让我和妻子四目相对,握在一起的手止不住地颤抖。

这种病果然发展很快,尿毒症并发症带来的痛苦,让妻子痛不欲生。为了不拖累我和女儿,她曾逼我离婚,不仅故意对我冷言冷语,还经常教育女儿如何自立。被我一次次断然拒绝后,她动起自杀念头,跳过楼、服过药,幸亏发现及时,都被救了过来。

我常想,有妻在,希望就在,我和女儿才有一个完整的家。“我们一定要永远在一起。”我不止一次在心中发誓。挣扎的日子过了3年,妻子的情绪恢复了平静,开始积极配合治疗。家里的积蓄一用而空,读小学3年级的女儿,为了节省家里的开销,从不提非分要求,就连我因无暇接送而给的两元三轮车费,她都舍不得花,常常步行回家。

一天,放学时下起大雨,我赶回家看到浑身湿透的女儿,就问为什么不做三轮车,她一句“我要省钱给妈妈看病”,让我心如刀绞、失声痛哭。我抱紧女儿承诺:“爸爸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妈妈治好病。你不能省这两块钱,治病钱爸爸自会想办法。”

我知道“病人气多”,所以从不对妻子不耐烦和高声高气,严格按照医嘱饮食分锅料理,保证营养。一下班,做完家务,辅导完女儿,我就陪妻子散步,或给妻子按摩全身。其间,在海南做生意的弟弟一家,在经济上给了我有力的帮助。

15年就这样过下来,女儿大学都快毕业了,妻子也有了合适的肾源,弟弟支付了换肾费用。就在一切都走向如愿的时候,妻子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在去上海做手术的列车上,她感冒了,到达后病情逆转,第九天就永远闭上了眼睛。

妈妈的爱诗歌范文第3篇

不准在外面过夜

不准参加玩伴聚会

不准在学校里卖弄琴艺

不准抱怨不能在学校里演奏

不准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

不准在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其他科目平平

不准演奏其他乐器而不是钢琴和小提琴

不准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新年伊始,亚裔“虎妈”、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制定十条家规、采用高压手段管教女儿的故事,引发了中美育儿理念的大讨论――美国一些媒体认为,在教育子女方面,中国母亲的严格教育方式似乎更见成效。正在素质教育之路上蹒跚起步的中国母亲们则开始困惑:宽松的家庭氛围,不是更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吗?

我想打破亚裔“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文/蔡美儿

有些词语看上去很严厉,其实我是想幽默地表达这个育儿的过程

我对女儿要求严格,她们有时受不了,背着我叫我“母老虎”、“伏地魔”。我先生杰德觉得我过于苛求,认为我的要求太高太强硬,让家里太紧张,不自由。他们不满时或开玩笑时,就喊我“虎妈”或“伏地魔”。我喜欢这称呼。

最初,一家报纸报道了我严厉教育女儿的事。我的邮箱收到了300多封信,其中不少是指责我的教育方式极端残酷的。1月8日,美国一家纸媒将标题做成了“为什么中国妈妈比美国妈妈更优秀”。再后来,《时代》又发文分析称美国父母是不是该思考自己是个“失败者”。

其实,这不是我的初衷,媒体的有些报道是断章取义,让大家误读了我的教育观。最近我一直在澄清:我是一位华裔妈妈,用我所受的中国式教育管教了两个孩子,并记录了这个育儿经历,仅此而已。其中所使用的一些词语,看上去有些严厉,其实我是想幽默地表达这个育儿的过程。

你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没有,请配合我

我给两个女儿制定了10条清规戒律。在学习上,我不准她们任何一门成绩低于“A”。

我的大女儿索菲娅五年级时,有一次乘法速算测试得了第二。接下来我每晚让她做20张试卷,每张100道速算题,我在一旁掐着秒表计时。一化训练后,索菲娅次次稳拿第一。小女儿露露有一次没做考试加分题,我告诉她家教良好的孩子都应做加分题,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分数将优秀和平庸区别开来。从此,露露再也没放弃过加分题。

在美国社会,按照中国人的方式教孩子,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冲突,这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

我在家里并不占优势,我丈夫杰德就是一个有犹太血统的美国人,要求我不要太严。我和他签协议让他不要干预我对孩子进行中国式教育,我问他:“你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没有,请配合我。”

两个女儿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索菲娅18个月就认字母表,3岁阅读《小妇人》,开始弹钢琴,14岁就在卡内基音乐大厅弹钢琴。露露练小提琴,12岁成为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有人称她们是“音乐神童”。

成年后,露露改打网球,裁判评价她“是那种不付出110%的努力决不罢休的小姑娘”。

当她已经长大时,我应该把一些选择权还给她,让她做真正喜欢的事

有人对我不让女儿参加同伴聚会不理解,其实,我指的是不参加玩伴聚会,是因为时间很宝贵,会耽误练琴时间。有一次,索菲娅一直央求说她想参加最好的朋友的生日聚会,我心一软就答应了。可第二天早上她到家,很累,焦躁,也没心练琴了。一盘问才知道,她一整晚都在听一位同学谈论对性的神秘尝试。我后悔让孩子接触这类糟粕聚会。我认为,没必要让孩子犯了错误再学习。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她们抵制学习、练琴这类枯燥的事。

我和露露的第一次冲突发生在一个天寒地冻的下午,那时她才3岁。我要求她练琴,结果她连打带踹,又哭又闹,我忍无可忍地将她拖到门外。也许是为了表示反抗,索菲娅还偷着将钢琴咬得到处是牙印。当她们不好好练琴时,我会威胁她们不准吃饭,要烧掉其所有的绒毛玩具,骂她们“垃圾”。

我每时每分都得软硬兼施,用尽了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一切办法,让她们做一些现在不乐意、但将来有益处的事情。

有一次我们到俄罗斯旅行。在一家咖啡馆内,我让露露尝一粒鱼子酱,她不同意。面对我的坚持,她发疯似地说我令人恐怖,要她做的这一切实际上是为我自己!她讨厌小提琴,憎恨这个家,并抓起玻璃杯砸碎在地上,发誓称如果我不放过她,她就要砸掉所有的杯子!

我最终想清楚,当她已经长大时,我应该把一些选择权还给她,让她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这样的事情以后还有很多次,比如说,我同意露露辞去首席小提琴手的职务,改打自己喜欢的网球。

我想打破亚裔“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有人问,是什么原因令你对女儿如此严格?我想有两点:一是我自小接受中国式教育,我认为,这种严厉的教育可以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品质。二是我害怕两个女儿走下坡路。

在美国,亚裔移民有“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一代移民终于实现了“美国梦”,会省吃俭用,将所挣的每一分钱和巨大的精力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第二代移民因父母的巨大投入而相对优秀,但他们教育孩子也因此不太严厉了。第三代移民的生活很舒适,有一群成绩B+的朋友,认为个人权利受宪法保护,不愿付出辛苦,就会走下坡路。

我是移民二代,我想打破亚裔“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我父母对我很严格。当时也经常抱怨,我的事为什么他们老做主。这事在我申请读大学时得到了解决。父母坚持让我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说离家近,可以住家里。我想摆脱“虎笼”,于是就瞒着父亲,伪造了他的签字悄悄申请了哈佛大学并被录取。父亲为此折腾了整整一宿,一边因我违抗父命大发雷霆,一边又为我考取哈佛而骄傲。

现在回头看,我很理解、也很感激父母。我相信,我的孩子最终也会理解我。

西式教育过于强调“创意”,排斥纪律、刻苦等旨在培养毅力的东西,中国教育过于强调后者而忽视前者

有人担心严苛的教育会夺走孩子的快乐童年。事实上,我们还有其他快乐时光。练完琴后,我们有很多快乐的话题,会趴在床上读书,会一起做有创意的中国菜。我丈夫会带领一家人骑车旅行,教孩子们游泳、玩扑克,朗读文学作品。我们一家到过伦敦、巴黎、罗马等几十个国家和城市。当然,根据“家规”,我会提前预约好琴房,以免孩子们生疏了琴艺。

西方父母在意孩子的自尊和心理感受,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过多要求。中国妈妈看重孩子考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会为孩子报很多课外班,督促其超过其他孩子。西式教育让孩子自由,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但也直接造成孩子关注吃喝玩乐、看影碟电视、不勤奋上进、遇到问题退缩等种种问题。中式教育方式能通过大量的训练使孩子强化意志力,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觉得,我这种外人眼中有些严苛的教育,实质上是掌握孩子人生的最初“选择权”。孩子年幼时,不了解社会,也不可能会有明智、成熟的选择,需要家长为其做出正确的“选择”,家长要负起这个责任,督促孩子去实现这个“选择”。随着孩子逐渐成熟,有了自己做出选择的能力,家长就应该放手给孩子。

西式教育过于强调“创意”,排斥纪律、刻苦钻研等旨在培养毅力的东西,中国教育却过于强调后者而忽视前者。现实中,双方都把这个关系摆成了“要么/或”的关系,其实,这是一个“既/和”的关系,两种教育方式应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状态,孩子才会长成我们期待的那样。

(摘自《京华时报》)

不是我们太强大而是他们太谦虚

文/陈鸣

在成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之前,蔡美儿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她的祖先最初从中国移民到菲律宾,1960年,也就是她出生前两年,父母才移民到美国。

和所有初来乍到的移民家庭一样,奋斗和每日上进是家庭的主旋律。“我的父母刚到美国甚至穷到没钱交取暖费,夜里不得不抱在一起度过整个冬天。”她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一个男生一边模仿她英文单词Restaurant的发音一边哈哈大笑,当时她就发誓要改掉中国口音。

蔡美儿的爸爸每晚工作到凌晨3点,一双鞋子穿了8年。她妈妈是典型的“中国妈妈”,永远觉得她做得不够好,哪怕今日蔡美儿被各地邀请演讲,妈妈依然会批评她语速太快。

严厉的家教营造着这个移民家庭的主要氛围。她们姐妹3人在家中都要说汉语,如果一不小心说出英语单词,就会必遭父母筷子敲桌的待遇。父母能够接受的女儿的学习成绩只能是A,蔡美儿曾要求父亲出席一次获得第二名的颁奖庆典时惹得父亲大怒,并警告今后不许再这样羞辱他。

“当朋友们听说了我儿时的故事,他们经常会想象我的童年很痛苦。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在这个奇特的家庭里我找到了力量和信心。”蔡美儿这样说。如今,蔡美儿可以用自己的成就――一个受普遍尊敬的职业来证明这种教育方法的可行性,并且,她打算在自己的女儿身上继续实践这样的教育方法。

(摘自《南方周末》)

“虎妈”不代表中国教育方式

文/廖雁

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的一本书《“虎妈”战歌》,使西方社会对中国式严管教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也使得媒体对蔡美儿的关注度甚至一度超越了奥巴马。而不久前出现的上海“猫爸”,更是引发了家庭教育方式的大讨论。“猫爸”现身说法,他对自己女儿从小实施“民主”管教,跳舞、学习不操心,孩子照样考进哈佛。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表示,家庭教育不应剑走偏锋,而应该因材施教。“‘虎妈’也好,‘猫爸’也好,都不是绝对的。也许‘虎妈’的方式到‘猫爸’那儿行不通,‘猫爸’的方式到‘虎妈’这也行不通。”

朱永新说,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他说,最关键的是要根据教育的规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来教育。在孩子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孩子的性别、个性,都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要做到父母亲与孩子一起成长,用自身的榜样,用自己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行为影响孩子。

朱永新曾经提出家庭教育的八个观念,其中之一就是父母亲要和孩子一同成长。“因为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他说,父母亲都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做父母比开汽车要困难多了。开汽车还要有一个驾照,做父母不需要领照,但还是应该学一点教育,学会懂孩子。父母自身的学习,对孩子的成长是最关键的。很多教育成功的家庭,往往与父母亲善于学习、以身作则有很大关系。

朱永新并不认为“虎妈”代表中国的教育方式。“西方媒体是盲人摸象,他们看到一个虎妈就认为是中国的教育方式。”他认为,总体来说东方的教育偏严格、重管理,而西方的教育偏自由、宽松,“但这是总体特征,中国不也是有‘猫爸’吗?‘虎妈’不也是在西方出现的吗?”

(摘自《北京晚报》)

从“虎妈”身上看到父母苦心

文/佚名

前不久,在“虎妈”还没有到访伦敦之时,其制定十条家规、采用高压手段管教女儿,并取得相当成效的故事,已经在全球传得沸沸扬扬。

“虎妈”一到伦敦,即刻成为各大媒体追捧的座上客。虽然她在《“虎妈”战歌》中记述的故事均发生在美国,但也引起了同样面临中西式教育问题的英国华裔家庭的兴趣,成长在这类家庭中的孩子们又是如何看待“虎妈”的育女方法的呢?

就读于英国帝国学院本科工程学专业的中国女孩Liz刘,4岁时随父母从中国举家迁徙到英国。父母目前都在英国的传媒机构工作。

Liz刘通过BBC英伦网表示,读了《“虎妈”战歌》,感觉自己就生活在一个类似“虎妈”教育方式的中国家庭。

她说:当初是在妈妈的推荐下读这本书的。刚开始,感觉“虎妈”的做法和妈妈的做法很相似,但我妈妈没有“虎妈”那么严厉。

“我小时候,我妈也不让我在同学家过夜,也要求我每天坚持弹钢琴和拉小提琴,而且要求我一定要学好数学。但是比起‘虎妈’,我妈的政策还是怀柔了很多。比如,我妈并没有规定我每门功课必须得A,也不会规定每天的弹琴时间……”

Liz刘说:“小时候总感觉我妈对我要求太苛刻了,因为小孩子都喜欢玩嘛,要你不停地学这学那,然后还有一大堆的规定,肯定过得不开心。

但是现在长大了,渐渐明白父母的苦心,已经能够体会到他们当年对自己严格要求,完全都是为了我长大后能有更好的职业发展。但小时候是体会不到父母的这份苦心的。”

(摘自英伦网)

编后:

妈妈的爱诗歌范文第4篇

《妈妈的爱》是北师大版第四册第二单元以“妈妈”为主题的一首诗歌,以一个小朋友的口吻,选取生活中的小事例,表现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了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促进主体积极参与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就要以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创造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2、放手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安排识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经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生字的学习,教师只起点拨作用,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去自学。继续进行随文识字后,通过小游戏,使学生感觉学习生字不是枯燥的,而是一种乐趣。

3、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氛围,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大声读、选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诗歌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促进学生积极地读,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读中感悟妈妈的爱。

4、创造性的设计并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适时适当地采用教学手段。如初读课文时,学生愿意学习哪一段就学那一段,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

5、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体验。

现代教育观念提倡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语文学习外延到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在这一节课中,这一过程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出妈妈无私的爱,通过一些生活细节,去发现妈妈的爱,使孩子体会到、意识到自己时时刻刻生活在深深的母爱当中。

6、利用课堂生成,适时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设计了一个扩展问题:“妈妈的爱还会是什么?”当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动脑,说出了很多生动的答案,如:“妈妈的爱是温情的鼓励”、“妈妈的爱是夏日的清凉”、“妈妈的爱是冬日的阳光”、“妈妈的爱是香甜的汉堡包”、“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怀抱”、“妈妈的爱是厚厚的棉被”、“妈妈的爱是挡寒的围巾”、“妈妈的爱是动听的歌声”……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同时又与三八妇女节相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为昨天是妇女节,我适时地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为自己的妈妈庆祝节日的,学生纷纷举手,动情地说出了为妈妈做的事情:拖地、洗菜、捶背、送花、倒茶……恰到好处地将“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的主题渗透进去。

7、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写话训练。

妈妈的爱诗歌范文第5篇

一、 每日诵读,播下诗的种子

“厚积薄发”,这是一个大家赞同的道理。要想让儿童创作诗歌,大量的诗歌积累是必需的前提。当我决定开展“儿童诗歌创作”教学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各类优秀经典的诗歌,带着学生读。在一年级下学期,我选择了《日有所诵》这本书,这是由徐冬梅老师主编的一本非常优秀的诵读书,可以说是一个品种丰富的“诗歌套餐”――童谣+韵文+古诗+自由诗……每天不重样,同学们每天早晨,诵读这些趣味盎然的经典诗歌,是一种非常愉快的精神体验。

小猫拉车

小猫拉车/老鼠不坐/黄鼠狼拉车/小鸡不坐/灰狼拉车/山羊不坐/老虎拉车/谁也不坐。

小小蝴蝶小小花

小小蝴蝶小小花/快快乐乐来玩耍/一个开在春风里/一个飞在阳光下/两个朋友在一起/两个名字不分家/一名叫花蝴蝶/一个名叫蝴蝶花。

蘑菇

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只有雨天/青蛙才来躲雨/晴天/青蛙走了/亭子里/冷冷清清。

这样经典的儿童诗歌,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它们洋溢着盎然的童趣,不仅能使儿童从中获得愉悦,更能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适合他们阅读、吟诵,为他们理解和喜爱。将这样经典的童诗引入语文课堂,可以使课堂变得有趣、生动,充满诗情画意。诵读这些经典的儿童诗,是一种语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对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感,都将产生良好的熏陶和影响。想象一下,伴着清晨的阳光,学生在明亮的教室里,用天籁般的童声,诵读这些经典诗歌,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二、 尝试仿写,模仿诗的形式

“教育是一种等待”,播种后需要经过长长的等待,方能收获。带领本班学生诵读《日有所诵》一书整整两年后,我才开始在班级尝试让学生仿写诗歌。从心理学角度说,人要学会一种技能,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而且需要不断地模仿,创写儿童诗也不例外。仿写,降低了写诗的难度,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而且,它是连接读与写最好的纽带。学了一首诗后,让学生模仿这首诗的句式、结构,换上其他的意象进行诗歌写作,这种仿写形式,有助于学生掌握诗歌形式上的特点,积累经典的诗歌结构和句式。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给学生创造仿写机会,学生觉得“既简单,又好玩”,非常乐意写。

如:我带着学生赏读《妈妈的爱》这首诗歌的时候,就让学生进行了仿写――

原文

妈妈的爱是草原/我是小羊/怎么跑都跑不到边/妈妈的爱是蓝天/我是小鸟/怎么飞/都飞在里边。

学生仿写

学生1:妈妈的爱是大海/我是小鱼/怎么游都在水里边。

学生2:妈妈的爱是空气/我是淘气的宝宝/怎么躲/都被抱在怀里边。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著名语言专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儿童在仿写中,不仅习得了书面语言的基本句式,更可喜的是,他们的生活经验被唤醒了,写话的兴趣被诱发了。教师指导学生仿写诗歌,在语言实践中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这样,举一反三地仿写,既降低了儿童诗写作的难度,又保护了学生写诗的兴趣和热情,学生感到很快乐,乐于动笔。

三、 自由创作,写下诗意童年

小学习作教学提倡“我手写我心”,学生诗歌创作更是如此,如果不是学生内心情感的抒发,学生的诗歌创作将会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因此,我在班级准备了一本“自由诗歌集”,这个“自由”是两个方面的:一是学生自由选择写或者不写;二是学生自由选择写的时间和内容。这是一本大家共用的“集子”,放在教室讲台上,想写的同学随时拿去写,想读的同学随时拿去读,想评的同学随时拿去写评语。没有硬性的规定,学生就不会“无病”,就会在真的有表达需求的时候,再来“真情表达”。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效果甚好,对这本“诗集”的使用,班级学生呈现出三种态势:一部分学生是观者,只是欣赏或是欣赏后写评语;一部分学生愿意模仿,模仿当天或近日读到的好诗;一部分学生乐于创作,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

童年

我曾经陪伴过你/你忘了我/忘了我/但是你的心里/还有一份回忆……

四季童趣

春天的童趣/是一只风筝/风筝托着童趣/飞上蓝天//夏天的童趣/是一条河湾/河湾载着童趣/流得很远很远//秋天的童趣/是一根长竹竿/竹竿系着童趣/把一个个苹果打了下来//冬天的童趣/是一块雪巧板/雪巧板拉着童趣/消逝在白茫茫的一片……//啊/四季童趣/童趣四季!

诗是最能陶冶儿童思想感情的文学样式,儿童诗纯真质朴、以爱为核心的思想感情,将会为儿童的生命染上丰富的底色。学生读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享受美、捕捉美、创作美的过程。经历诗教的学生,他们的感情更细腻、心灵更柔软,生命将更有质地!著名儿童诗人圣野说:“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后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人。”

有同事问我,进行儿童诗歌创作的教学尝试,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我说,很简单,就是当我教过的学生路过一面写有美丽小诗的墙时,他能为之驻足,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