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花钟课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 语言艺术
在新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在所有的教学手段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感受和品味语言,教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是否讲究课堂教学语言美对语文教学工作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的语言是蜜,它可以粘住一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老师自身的教学语言应该是一种载体,一座桥梁,是引导学生走向语言百花园的道路。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语言应规范准确、畅达精练。
只有教师准确地运用畅达精练的语言传递信息,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得到最大满足,并产生审美。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调节语速语调,以形成跌宕起伏、张弛相间的节奏美,增强语言的艺术魅力。教师的每句话都应像血液流贯全身那样,脉脉相通,而且有生命力。声音平板、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会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学习语文的兴趣了,即使学生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也会在这种氛围中消失殆尽。而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使之激情四射,则教与学的效果明显不同。比如,引导学生学习《童趣》,我模仿孩子的语气、神态,或“怡然称快”、或“怡然自得”、或“哑然一惊”,我讲得抑扬顿挫,学生学得摇头晃脑,师生乐在其中,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次,教师的课堂语言在遣词造句方面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讲课中尽可能使用妥当的词汇,力求准确、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思想、感情。避免话语唆,语无伦次,模棱两可,应力求“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因此,无论是分析课文,还是评讲作文;无论是概括主题,还是归纳技巧,都应该一语中的,切中肯綮,让学生豁然开朗,恰如拨开迷雾见日月。而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必须对所讲的内容有精辟的见解,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研究,用自己的精辟与深入消除学生理解和感悟中的困惑,让学生进入一片洞明之境。讲解《风筝》,学生大都能感受到笼罩全篇的浓浓的“悲哀”,但他们眼前看到的只是“我”因“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无法补过的“悲哀”,我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切地体会“我”对中国儿童教育制度的“悲哀”,对儿童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的深沉感慨,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了文章中的情感。
二、语言应形象生动、富有启发。
教师分析课文的过程即是用自己的语言在学生和作品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的过程。课堂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以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来刺激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语文教师周身应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所谓“轻拢慢捻皆成妙曲,信笔涂抹皆成妙文”。试想,如果语文教师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在授课时宏论滔滔、妙语连珠,学生也必定会是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而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就需要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及宽阔的视野,在课堂上能结合课文内容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这样既能够拓展学习内容,又能够开拓学生思路,增强课文学习的知识性和文学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在讲述朱自清的《春》时,学到“春花图”,就引导学生以“百花争妍”为题进行古诗文填充。列举含有花的诗句,要学生填出花名,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学“春风图”,也引导学生以“八面来风”为题,进行古诗竞背活动。学生翻书、查资料,兴趣十足。事实证明,教师飞扬的文采和广博的见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谓一箭双雕。
形象生动的语言有助于揭示文章深刻的主题,从而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使思想受到感染和熏陶。所以,课堂语言要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举例,选用贴切、有趣的比喻,运用大众化的谚语、歇后语、习用语和具体的数据,等等,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或讲解,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三、语言应真挚生动、富有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说明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理,首先要让其动情。古今中外的名著充溢着美感,而文学作品较之实用文章,更富于美的形象性与感染力。凡是那些能深深打动读者心灵的作品,总是最容易与学生形成共鸣。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伴随着情感的交流。只有注入了丰富、细腻富有真情实感的教学语言,才能再现作品的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师生双方不仅在理智上产生共鸣,而且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这个充满感彩、充满美育色彩的美好世界,去领略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去体会深刻感人的社会生活美。因此,运用情感性教学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也是教师教学魅力在课堂中的充分展现。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不仅展示了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融进了教师的思想感情,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里,我们正是借助充满情感的课堂语言,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选择和运用那些感彩鲜明的词语和句子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厚爱,多用褒扬性、礼貌性、肯定性、商讨性的语句,少用贬抑性、否定性、命令性语句,尤其是避免使用有斥责性、侮辱性、讽刺性的贬抑语句,促使学生在轻松欢愉的氛围中孜孜以求,精神专注,情绪饱满,乐于学习。
四、语言应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前苏联教育家斯雅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语文教学语言的幽默,是指在保证课堂庄重严肃、科学规范的前提下,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发人深省的典故等,使讲授富有启发性。含蓄幽默的语文教学语言是耐人寻味的,它能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去丰富和补充语文教学内容。它有如宜人的春风,拂得学生心智激荡,乐得学生学而不倦。
培根曾说:“善谈者必善幽默。”幽默有一种引起喜悦、带来欢乐、饶有风趣而寓意深刻的特性。在教师幽默语言的熏陶下,学生不仅能以轻松欢快的情绪学习知识,而且能在笑声中得到启迪,领悟其中蕴含的睿智和哲理,从而激活自身的幽默细胞,打开思维和创造的大门,奇想迭出。幽默有时还能有助于教师恰当处理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转尴尬为自然。语文教师应该把幽默看成是教师职业技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心地学习和模仿。首先要坚持收集和积累各种幽默素材,包括口头笑话、轶事趣闻、格言谚语、幽默故事等,以备在教学中随时运用。其次要掌握好修辞技巧,以增加幽默感。在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适时补充引用,使学生在愉悦之中增长知识,以提高教学效率。讲读《春天》,我让学生描述我们生活中的春天,有一学生就说到春天百花盛开,有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李子花,金黄的油菜花,还有满山遍野的野。我笑着纠正:“我们都希望能看到你培育出的春天开放的野。”一言既出,全场欢笑雀跃起来,后面的课都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
综上所述,教学语言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一根线,教师充满魅力的语言虽然产生于即兴,但根植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育理念。只要博览群书、善于借鉴、勤于练习,我相信,语文教师一定能够优化语文教学语言,使语言艺术魅力得以展现;一定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一定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
参考文献:
[1]张凤刚.教学语言艺术遮谈.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2,(1).
[2]韦志成主编.教学语言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3]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教育科学版社,1992.
【关键词】 课余文化 课余活动 课堂教学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010-01
一棵树的成长不能只靠阳光、水分和泥土,因为它还需要适当的灭虫、施肥、裁剪等,只有给它全方面的呵护,才能长出一课强壮、健康、优质的大树。人也一样,不能只顾着学习、工作、生活,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学会享受,学会发泄,这样才能平衡身心,才能做一个身心健康、快乐的人。
试问:如果你是一位家长,你愿意你的孩子只成长在一个只有加、减、乘、除的课堂里吗?你愿意你的孩子每天只沉浸在背书、写字、答题的过程中吗?我们要知道:一个人是否优秀,不能只看成绩,而是看他掌握的知识是否全面,看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限,看他对观察事物是否有独特性、批判性和灵活性等。
一、课余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初看起来是一个很容易答复的问题,但是仔细想一下,却有些困难。”在《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其中的一点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在素质教育教育全面推行、新课改全面展开的今天,“以人为本”、“创新探究”、“主动发展”的教育观念已深入民心,那么课余文化也应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即利用课余文化的广泛性、多样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的特点,满足学生的求知、发展和实践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活力,有效提升小学课余文化中的积极影响。
二、课余文化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影响
课余文化在学校里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课余活动为主,其次就是成果展示。在开展活动时,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通过自身的参与来完成活动的各个环节;当活动项目结束时,负责老师会协助学生把自己的活动成果用不同的方式向全校师生进行展示。
由此可看出:在课余活动的开始――过程――结束中,学生所扮演的始终是一个有选择权、有自的这么一个角色。我们都知道,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上课集中精神听课的时间短,就是对问题理解的能力较差,我们知道的只是在学生身上的问题,难道我们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吗?我们思考一下:如果一个学生对这个科目很感兴趣,那他在课堂上集中精神的时间会短吗?如果老师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授课形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理解问题的方法,那学生的理解力会永远都这么差吗?
丰富的课余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增长这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课余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增进学习,而所有的这些能力,经过时间的沉淀,学生就会把它转变为动力,应用在课堂上。
例如:橡棋――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还能在弈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德,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创造思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老师在教给学生棋艺的技巧时,还能培养遵守纪律的自觉性、集中学生注意力等,时间长了,那么学生就会把这种自觉性、注意力不知不觉地都用在各科的课堂上;绘画――曾有一位家长讲到:小的时候学画画太有用了,比如,绘画要求整体观察,我从小做作文就从中得到启发,不管多短的文章,我都能写得完整,我觉得我比同龄人显得聪明,如在课堂做数学题时,我能从数学公式里看到形象,帮助我理解概念,我一定会让我的孩子学画画的。其实每一项课余活动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恰恰就是这个特点,将会给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改变,或是提高学习兴趣,或是增强自信心。
三、课余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 均衡发展 精彩人生
有一个学生,因为对画画非常感兴趣,所以参加了学校的画画班,画了一段时间,画不但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学习一般的他现在成了优秀生。课后经了解,他的班主任是这样说的:自从去了画画班,我发现他的思维比以前灵活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以前长了。在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表扬他之后,他反应沉着,不骄不躁的,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2. 开拓思路 善于创新
一个经常参加课余活动的孩子,即是一个兴趣广泛的孩子,他的思维都是比较活跃的,而综合能力也会比一般的孩子强。试想一下:在课堂上,经常举手发言,爱提问题的,不一定都是成绩好的学生,但肯定是好学的学生。如果在一节公开课上,除了老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剩下的时间都是鸦雀无声的,那这堂课如何谈得上是“和谐课堂”、“开心课堂”?我们需要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学生,我们更需要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善于发掘学生的在各个方面的潜能,比教会一个只会考试的学生更重要。学生的知识面广了,他的想法自然就会多,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有兴趣、有动力去表达,这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弥补不足 发现优势
关键词: 校园文化 社会关系 语文课程
如果从本质上界定,则学生首先是人,是以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人。因此,要对学生和学习做本质性的分析,应该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以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就必须认识人的本质。
依据的观点,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一句话,人的本质,在于人具有社会性[2]。
由此看来,学习也是一种劳动,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包含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即学习者、学习对象和学习资料。学习者就是学习的人,即学生,这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对象是指学习者自己,也就是学习的客体;学习资料是指学习者用来学习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即中介系统,包括教材与教具,知识与技能,方式和方法,等等。
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人是社会的细胞,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3]
文化,是指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下,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社会教化的过程,即后天行为的社会化过程。可以说,文化是特定条件下的社会关系的总和。[4]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各种课内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和全体学生,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校园文化,也就是在校园这一特定条件下的文化,是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的特殊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校园文化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的目的是创设一种社会关系的练习体系。可以这样理解校园文化:它是教育者依据现实生活中大社会关系,为了帮助学生将来适应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的需要,根据实际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出的一种处于模拟状态的社会关系。校园文化是提供给学生在校园里的接受、学习社会文化的训练场,是社会文化的教育体系;是学生学会培育、建构社会关系的演习场,是学生学会培育、建构社会关系的练习和实习体系。
一般都认为,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完整统一。[6]我认为,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只是语文本质属性的体现途径和表现方式,而不是语文的本质。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和其他生命的被动性、适应性的活动相比,人的劳动必须在和他人的关系当中产生和发展,人的劳动必须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体系当中展开和进步。人的劳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实践活动。[7]真正意义上的人不能生活在没有他人的、绝对的真空中。人和他人来往和交流,必然要以语言和文字为工具,用语言和文字来抒发感情、传递思想、沟通信息。人用语言和文字,把自己思维的经过和结果构造出来,表达出来,传播出来。语言和文字,即语文,就成了思维的载体,思维的外壳。人的思维、感情、理智,是在社会关系中,是在人与人的交流和来往中产生、发展的。语言和文字,即语文,也就成了构建、创设社会关系的工具。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生活习俗,也就有了鲜明的民族特征和独特的民族精神,也就有了与众不同的构建、创设自己社会关系的独特的工具,也就有了本民族的个性卓然的语言文字,即本民族的语文。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本质上是一个民族长期生存和发展、展现民族独特魅力的精神文化的结晶,又是一个民族继续生存和发展、保持民族独特魅力的精神文化的标志,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总是经由其“语文”建构和表达出来的。很多学科可以是特定的国家和民族的,也可以是全人类的,而语文从来都是特定的国家和民族的。语文担当着连接民族的历史与现实、彰显民族的理想与追求的职责,从而在“根”的意义上构筑该民族个体成员与民族整体之间的心灵联系。如果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的话,那么语文就应该是民族精神的精华。[8]从这一角度出发,语文的本质应该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表现途径和方式的、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社会关系体系的根源性的构建方式。所以,王蒙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基是中国的语文。他说:“我坚决相信汉字是废除不了的,汉字废除了,等于中国就没了。”[9]
校园文化的活动方式有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宣传教育、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后勤服务等,课堂教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看,校园文化也是一种隐形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10]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在诸多学科中,语文最能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最能锻炼学生构建社会关系体系的能力。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家长的关心,需要同学的帮助。学生就可以借助学习语文,和现实中的教师和家长交往,和现实中的同学交往。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阅读教材,审美品鉴。这就要求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完成教材文本的编著者的期望,分析辨别文学批评家鉴赏家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学生甚至可以和作品著者、教材文本的编著者、评论家鉴赏家和其他读者交往,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哪怕他们遥于古代、远在天涯,都丝毫不妨碍学生和他们神交。相比其他课程,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受到的束缚最小,发挥的能动作用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创设社会关系的能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学习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普通的社会关系是指现实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语文学习中的这种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在于不仅包括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还包括与文学作品、作者、批评家、鉴赏家的虚拟的人际关系。语文学习中的社会关系,跨越时空限制,几乎毫无阻隔,是一种既有“实交”又有“神交”的、处于更加自由状态的人际关系。
可以说,校园文化是提供给学生在校园里接受、学习社会文化的训练场,是社会文化的教育体系,是学生学会培育、建构社会关系的演习场,是学生学会培育、建构社会关系的练习和实习体系。语文应该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表现途径和方式的、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社会关系体系的根源性的构建方式。也可以说,对学生而言,语文就是微观的、狭义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就是宏观的、广义的语文课程。校园文化就是微观的、狭义的社会文化体系和雏形的社会关系体系,社会文化和社会关系就是宏观的、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更丰富、更深刻的校园文化。
如果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语文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校园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缩影,那么可以说,语文就是校园文化的精华和根源。
参考文献:
[1]张奎良.关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问题的再思考.《哲学动态》,2011(8).
[2]王浩斌.巴黎手稿对人的本质及其表现样态的阐释.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第33卷(2).
[3]刘婷.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法制与社会》,2007.9.
[4]宋德新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8.
[5]郭广银,杨明等著.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6]佟勖功,李灿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本质属性.《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1.
[8]钱广荣.语文的本质内涵――质疑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学语文》,2010(3).
[9]曲荣芳.由工具到文化.《语文教学研究》,2012(1).
关键词:激发学习拼音;汉字的兴趣;阅读教学;古诗教学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语文有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掌握汉语知识。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可利用学习拼音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因此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各种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苹果、梨子、葡萄、西瓜、桔子等水果名称的拼音时,就在电脑上把这些水果制作出来,加上好听的声音和拼音。在教学时演示给学生,让他们认识图片上的水果,边认边拼拼音。学生在学习拼音过程中,我还让学生开火车读,齐读,同桌互读等多样形式,使同学愿读,乐读,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快乐中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根据七、八岁儿童的年龄特点,好奇、爱活动,对任何事非要亲自动手做才感兴趣这一特点,我在给学生教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学词学句二中的生字。如杨、松、桐、枫、榕树、梧桐树…画在纸上,并在每棵树的下面写上树名,并强调;看谁画的最好?上课时,让学生把自己的画拿出来,一幅图一幅图地辨认。每辨认一幅图,我就在黑板上一一板书生字。这样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都睁着让老师看他画得好不好,组的词对不对。然后根据黑板上板书出来的生字,让学生动脑筋,分析每个字的音、形、义,自己讲,学生补充。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很高兴,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且”字时,有的学生用“姐”字去掉“女”就变成了“且”,有的学生用“宜”去掉“宀””头就变成了“且”。学习“杏”字时,有的学生说“杏”就是“十、八、口”这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杏”就是“木、口”这两个字组成的。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还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
(1)儿歌识字法:如:“一个王老头,一个白老头,坐在石头上──碧”, “足字旁,在左边,一撇一捺在右边。跑要足,跳要足。蹲着趴着都要足──趴”。
(2)字谜识字法:如:“云上站着一个人──会”,“ 风力推云朵,云朵动起来──动”,“ 人人一致──丛”。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3)编故事识字法:如教学“游”字时,我就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戴着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里游泳。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课文的知识点,理解课文的重难点,教师就一定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1.创设教学情境和激趣导入新课
课堂上,教师如能恰到好处地创设情境,激趣导课,学生就会很快地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如在教学《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课文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不好?有三个徒弟在同样大小的纸上画骆驼,画后要比一比,看谁画的骆驼最多。第一个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第二个徒弟在纸上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第三个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峰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你们说一说,谁画的骆驼多呢?由此激发学生急于读下去探个究竟的兴趣。
2.营造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如在讲解《花钟》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讲解《花钟》时插播由各种不同时间开的花组成的“花钟”图片并,加上优美的音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当前,可供学生阅读的书刊很多,如果不加以选择,学生就会滥读,不利于身心发展。这就要靠老师帮他们选择好书。如选择教育性、知识性较强的读物――文学名著、文学作品、科普作品与一些历史文化等读物,即可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从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4.指导形式多样的阅读
多样性的阅读形式,像泛读、细读和复读,能让学生领会到文中的内容,作者的意图,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泛读时可让学生按照阅读课文的提示和注释等内容去读;细读时要求学生全文精读,对重点的、难理解的部分反复读,边读边思考、画重点;复读时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这样,学生在不同层次的阅读品味中逐步提高对阅读教学的兴趣。
四、古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基础性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即便是提出问题后,由于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越俎代庖而替学生解决了问题,学生根本就没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效率自然不高;另一种现象是教师喜欢用较难的问题来“为难”学生,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这都在一定意义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标准》中也强调“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因此,在化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则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设计几个基础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并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在兴趣的驱使下让学习变得更加主动.
以九年级上“分子和原子”的教学为例,本课时的重点是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建立及其基本性质的认识.对概念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来初步认识分子和原子概念,然后再用水、氧气和金属汞来加深印象,分子和原子的性质是难点.如果教师用讲解的方式进行,学生只能是在模模糊糊中“似有所悟”,而借助实验,同时提出问题1.怎样用分子观点来解释水变成水蒸汽,水的分解变化(两种)有何不同?2.用分子观点来解释水的分解和氧化汞的分解的实质是什么?3.从分子和原子的定义看,他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4.以分子观点来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其中道理何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分子和原子的性质理解印象会更加深刻.
二、明确性提问,突出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是具有较强目的性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忘记了设置的教学目标,不但会随时提问,而且问题没有具体的指向,只是就当前的教学状态而提出的问题,甚至有的时候会因为一个小小的知识点而提出多个问题,让简单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这不是教学所需要的,相反,教学是要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所谓的简单化就是要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掌握事物的本质,让书越读越薄.
以九年级上“水的组成”的教学中,为让学生通过电解水实验现象确定水的化学式,知道水的组成.教学中先提出问题“你知道水有哪些物理性质?氢气和氧气各由什么元素组成?”来复习引入对水的组成的学习.接着以问题“水电解生成了什么?这说明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来明确学习目标.
由此不难看出,教学中的问题一定要具有明确的目标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知识点,从而促进技能的形成.
三、层次性提问,循序渐进探究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对中学生而言,他们都喜欢在对直观问题的分析上逐步理解抽象问题,如果教学中急于求成,很容易让学生陷入思绪混乱的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前一知识解决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让他们在获得成功满足感的基础上,以旧知识为原料合成新知识.以九年级上“燃烧与灭火”的教学为例,教学中首先将知识分为四个板块,即燃烧现象、灭火原料、促进燃烧的办法和爆炸现象,再逐层进行学习.就燃烧现象而言,先以生活中和实验中的煤炭、蚊香、蜡烛、木条、镁条、铁丝等现象为基础提出问题“你认为燃烧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来找到燃烧的共性,学习燃烧的概念.既然燃烧需要有可燃物且达到着火点,那么,提出问题“你认为灭火的原理是什么”来引导学生根据燃烧的定义来分析灭火的原理,再以生活实例为说明,过渡到助燃的办法学习.在此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精到好处,精到能将前后知识形成一个链,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究,不断进步,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对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作用自不待言,但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意,首先,要为提问后的回答创设一个和谐、自由的氛围,不然容易导致只有问而没有回答的尴尬境地;其次,问题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而提出,要做到围绕教材而又不受教材束缚;最后,要在学生需要(具有强烈的探知欲)时提问,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四、把握时机,及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