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雨的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记事起,我就对古诗词怀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因为每一首诗词不仅仅能为我们阐明深刻的道理,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我与古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所学的第一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短短的二十个字竟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至今品读,仍回味无穷。这首诗的启蒙或许是我喜爱古诗词的一个原因吧。
自从上了小学,当教师的母亲便频繁地为我买课外读物,其中的《唐诗三百首》我尤其喜欢。那令人悲叹的《啄木曲》、令人唏嘘的《江城子》、令人惆怅的《春雨》……使我愈发喜爱古诗词。
上了初一,虽然学习任务更加繁重,我却总是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品读古诗词。也因此,我对语文更加感兴趣。整个初一,我把《唐诗三百首》翻了个遍。
升到了初二,学习变得更加繁忙。我自恃对古诗词有较深的基础,便骄傲起来了,不去用心学习,导致我的语文成绩一落千丈。但此后的我不仅不去学习古诗词,反倒把它当做我的“敌人”。直到初三,越跌越惨的成绩,使我开始有了悔意,对古诗又重新执着起来。我心想,一定要利用古诗的优势来弥补我的劣势。但事与愿违,初三的古诗更加难理解,也更加难背诵。一次,老师叫我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居然没背诵下来,我垂下头,红着脸,看着作者“岑参”两个字,恨不得把它吃了!但我得到更多的是教训,我心想:为什么我背不下那首诗呢?我以前可是能把《唐诗三百首》首首都背下来啊。难道是我初二时耽搁的太多?我不是对古诗恢复信心了吗?我扪心自问了好久,终于明白了,我下得功夫还不够深啊!于是我放学一到家,写完作业就开始背诗,终于在我们学习《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时我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全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从此我的信心便更加充足,我暗暗发誓:要进入一个更高的诗词的境界。 在品读岑参的诗歌时,我体会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戍边将士不畏严寒保家卫国之情,友人之间离别抑郁之情,离乡军人居安思危之情……其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貌似写春,实则写雪,有很深的含义。
一、古诗词积累的意义
从功利性的眼光来看,古诗词积累做得好是为了给中考语文成绩“锦上添花”。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古诗词积累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好语文。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确实,古诗词的积累是作文语言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一切知识都不过是记忆。”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合计240篇。这么多的名篇佳句如果都能烂熟于心,绝对是一笔不小的知识财富。学生在古诗词的背诵中能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魅力,最终达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写作时就可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做到佳句心中有,写时笔下流。
二、古诗词积累的方法
对于背诵诗词,积累语言素材,自古就有着很好的传统方法。孔子要求他的弟子能做到“诵诗三百”;清朝的戴震认为,若不重视积累就“犹渡江而弃舟楫,欲登高而无梯也”;近代郭沫若也曾写有“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x任翕张”的诗句。初中六册语文教材把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背诵篇目分散在各个学期后,这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比较容易完成的。一个学期,大约20周左右的上课时间,每周两节语文晨读课,平均一周两首诗词,就是100首,两个学期左右就能完成新课标的要求。厚积才能薄发,为了让学生达到更多量的积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主动探索,兴趣性积累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中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个人追求的最高目标。就现阶段古诗文积累中存在的情况而言,大部分学生是被动地接受以应付考试的,也就是说学生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为了积累而积累的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需要改变积累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我实现需要”,使他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2.搭建平台,营造氛围
语文教师很多都是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其实我们可以利用班级文化这个平台,营造古诗词学习的氛围。例如,黑板报开辟出古诗词专栏,每周更新,张贴学生誊写的精美古诗。鼓励学生根据古诗描写的情景做成绘画,让全班学生评选出优秀作品张贴起来。也可以不定期举办诗歌创作活动,将优美诗歌张贴起来,并在开班会时让学生在台前读给全班学生听……以此创作古诗词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坚持拓展古诗词
从初一开始,我就坚持让学生每天课余读语文课文15分钟,结合每册课文后的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进行古诗词拓展整合。利用资源整合学习古诗,可以事半功倍。整合同一主题的作品:有不少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是相同或相近的。如送别诗、咏古诗、战争诗、边塞诗、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言志诗(包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整合不同朝代诗人的诗歌:如唐朝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勃、王昌龄等,宋朝的诗人有苏轼、李清照、王安石等,然后将他们的诗歌分别列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整合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比如初一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整合他的《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初三学白居易的《观刈麦》时,整合《问刘十九》;学《望月有感》时整合《暮江吟》,同时复习《钱塘湖春行》和《观刈麦》。这样既能使学生拓展新知识,又能温故知新。
4.因材施教,人尽其力
古诗词积累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学生“量身定衣”,也就是说在积累古诗词时要给学生分层次,中等以上学生必背;中等以下学生选背。三年下来,积累的量大大增加,而且化整为零,学生的负担也不大。
5.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
古诗词要很好地积累当然离不开课外的背诵,可以布置学生们利用寒暑假先把教材里的这些诗歌背起来,会默写。开学就来个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好。布置时我是跟学生这样说的:“这些古诗词可都是流传千年,备受历代文人赞誉,不仅是你们,许多古代名人都背过这些诗,而且大多6岁就能背诵了,你们已经十多岁了,是不是也该迎头赶上呢?”短短的几句话或许能激起部分学生对于这几首诗词的兴趣。
6.组织各种竞赛,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比如初一时进行“古典诗词大比拼”,初二时进行“古典诗词名句接龙”等全班性的比赛。此外,我还利用综合性学习课进行小组间的专题比赛,比如上“莲文化的魅力”,比一比谁知道的关于莲的诗词多;学“雨的述说”,比一比谁能说出最多关于雨的古诗词……通过种种活动让多背诗词认真背诗词的学生有成就感。
《鹊桥仙·立春除夕》
年代:宋 作者: 郭应祥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
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
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水调歌头
辛弃疾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
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
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
坐堆豗,行答飒,立龙钟。
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
老境竟何似,只与少年同。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凤凰鸣兮,于彼高冈。梧桐生兮,于彼朝阳。(节选自《诗经・大雅・卷阿》)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节选自汉诗《孔雀东南飞》)
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学画蛾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经年不见君王面,花落黄昏空掩门。(刘媛《长门怨》)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晏殊《撼庭秋》)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以上诗词中,不少作品的感情基调是悲伤的。尤其是当梧桐、夜雨这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时,不是表现生离的感情,便是表现死别的感情,显得哀婉动人。
中国古代文人为什么喜欢用梧桐树来表达生离死别的悲伤情感呢?这和“梧桐”的读音有关――梧桐与“吾同”谐音,意思是“跟我一样”。细说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首先,梧桐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唐宋时期,南北各地的人们都喜欢种植梧桐。因为梧桐树比较干净,而且枝繁叶茂,夏天可以为人们遮挡炎炎烈日,因此,庭院里、水井边,常有梧桐树的身影。有诗为证:“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李白《扶风豪士歌》),“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张祜《墙头花二首》)
其次,古代有“梧”是雄树、“桐”是雌树的说法。因此,梧桐可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例如,孟郊的《列女操》中有“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的句子。汉代枚乘的《七发》中有“龙门之桐……其根半死半生”的说法。后代又有拿梧桐半死比喻丧偶的。例如,白居易的《为薛台悼亡》中有“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的句子。
一、吟咏朗诵,生字正音,敦促学生提前预习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有着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脚,本用于吟唱的诗词来说,只有高声诵读、反复吟哦才能够真切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深沉的人类情感,引起一种在更高的精神层次上的共鸣。当然,对初读古诗词的中学生不宜要求过高,通过课堂讲解之前对他们的诵读要求,使其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预先的情感与语言铺垫即可。
学生在接触古诗词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生字词或未曾掌握的多音字,给阅读和理解课文造成障碍。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标出生字词,首先结合上下文揣测字面意思然后使用工具书对照。在此基础上仍然不能贯通文意或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再做好标记,等待老师讲解。
如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即采取以上步骤让学生自主预习,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对诗篇结尾“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强烈的呼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诗中的“霄”字等生僻字也做了主动学习。
二、发扬传统,情景教学,引导学生用心感受
古诗词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其讲授也有源远流长的一套理论体系和具体方法,例如知人论世、文以载道等文学观念和句读、批注等细读方法。这些内容一直被应用于我国传统的私塾教育,是非常有助于对诗词的鉴赏的。在当今社会的语文教育中,我们可以继承和改进这一传统,使其在新形势下发挥功用。
当然,中学语文课堂也要贯彻最新的科学教育理念,例如情境教学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词中“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认为我国古诗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意境”。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诗词中所营造的意境呢?根据情境教学法的理论,我们可以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适当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准确把握到诗词中蕴含的美妙意境。
如教学王维的《使至塞上》时,对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名句即采取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使学生们了解王维作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和他写作此诗时的个人经历,再告知以何为古诗词中所讲究的“炼字”与平仄对仗的格律,让学生们在中国文学理论的背景下细细体味这两句诗的妙处。接着利用电教设备,综合运用音乐、图片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诗中所描绘景色的直观形象,也可以请亲身经历过大漠风光的同学讲述一下自己当时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在多个角度上去体会诗句所营造的意境,感受短短十个字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三、课堂延伸,课外拓展,激励学生积极阅读
新课改以来,课本中的古诗词篇目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相对于浩瀚无际的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所撷取的只能是沧海一粟。要使学生们对中国古诗词、中国古典文学能有相对完善的认知,或者说开发同学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传统人文素养,就必须使他们的阅读视野更为开阔,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
在课堂教学上,无论是在教学进程中还是教学任务完成以后,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引入一些课本之外的诗词知识,例如相关作家并未收入课本的名篇和代表作,基本粗浅的诗词创作要求与形式,清晰概括的诗词流变及发展史等等。这就对教师自身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自己要学识渊博、思维灵敏,虽然不可能要求中学老师像专业学者那样学富五车,但也要努力去不断提高其自身的学养,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在恰当的时刻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潜移默化之中用知识滋润学生的心灵;二是把握好课堂延伸的度,毕竟青少年学生尚处于心智发育阶段,学习和接受能力有限,课业负担也很重。学习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强塞给学生一些枯燥晦涩、过于艰难的古诗词文本或理论,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能够对课本之外的延伸知识做硬性的规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它还有第二课堂——课外阅读。青少年需要有大量的时间用来进行课外阅读,用以补充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课外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引,为了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古诗词,教师需要严格筛选一些名家名作,有系统、有条理地指导学生去进行阅读,并及时应对学生的反馈。
总之,古诗词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活动,教师应当设立良好的教学步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文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