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创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创新范文第1篇

金融创新是一种需求诱导、利益驱动以及规避金融风险的经济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1)当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金融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2)金融业各种制度的约束,不利发展和竞争。(3)有关法律的变化(如税收)、科技的发展(如计算机、通讯技术进步)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促进作用。

从上述原因不难看出,管制、压抑、不稳定性是金融创新的动力,科技进步是金融创新的推动力,它贯穿创新的全过程。特别是当今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金融创新开发应用提供了可能,为银行乃至金融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创新的几个浪潮清楚地说明:在一定的经济发展背景下,由于某种管制阻碍了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阻碍了资金的自由流动时,必然要求市场出现变革,这些变革是通过金融创新来实现和推动的。没有金融创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美国经济就不可能在全球经济中独领,从西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例一度高达25%~30%。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没有节制的金融创新也会带来可怕的负面影响,次级贷款和其他金融衍生产品酿成的金融大祸还犹在眼前。

金融创新也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动力,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也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新挑战。为营造一个创新的金融环境,就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策略思考。

金融体制创新。从分业必然走向混业,在金融业的运营上、监管上乃至宏观调控上都会出现新情况、新变化,对银行、证券、保险的机构和业务进行整合、交叉、互补,必须在体制上作好充分的准备。

金融市场创新。要深刻认识资本市场发展对经济强国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金融资产的扩张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不能低估虚拟资本和财富效应的作用以及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合理配置资金的作用。如果不发展资本市场,我国的资产定价权、溢价权永远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财富将轻易被外资所侵占。

金融创新范文第2篇

这是因为,尽管私营部门的负债率有所下降,政府部门在危机救助过程中发生大量支出,致使公共负债水平大幅上升。

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则会直接加重财政负担,导致已经脆弱的公共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对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构成严重威胁。换言之,利率上升将是发达经济体的“不可承受之重”。

防止因利率上升导致新一轮的财政危机, 关键是避免直接关系到偿债成本的中长期利率上升。

然而,在正常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下,中央银行只能通过设定政策利率来影响短期市场利率,对中长期市场利率的影响则相当有限。

“金融压抑”的必要性由此产生,并在实践中成为不可避免。“金融压抑”通常指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中国家所存在的金融管制过多,尤其是对利率、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存在诸多限制的现象。

解决当前主要发达国家的公共和私人债务水平居高不下的问题,无非是三个途径:通过快速的经济增长来消化,破产重组和靠通货膨胀来隐性地降低实际债务负担。

前两者显然不具可行性。如果能有效地控制住名义利率水平,不需要很高的通胀率就可以使实际利率为负,从而达到减轻债务负担的目的。

主要发达国家正在执行典型的“金融压抑”政策, 其主要目的是使市场名义利率长期保持低位。政策当局通过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如量化宽松)和监管手段(如严格的风险控制指标)来人为地压低中长期利率,同时迫使投资者接受低收益债券。在可预见的未来, “金融压抑”将是这些国家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中却正在发生着一场影响深远的“金融创新”。

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标志着对金融产品价格管制的放松; 保险、证券、租赁、小贷、信托、典当、公募以及私募基金等非银行金融业态的从无到有, 由小到大,有些已经做大做强,标志着对金融机构管制的放松;信托理财产品、资产支持证券、期货、私募债、阳光私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大量涌现,标志着对金融产品管制的放松;人民币的国际化,则标志着对跨境资本流动管制的放松。

“金融创新”的大量涌现,既有自下而上的草根推动(例如信托理财产品), 也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例如人民币国际化), 更多的则是中国政策制定者把握了经济中的新变化,顺势而为做出了适应市场诉求的“制度供给”。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常态”。人口红利已经基本释放,畸高的储蓄率也开始启稳回落,资金供应不再宽松。

在“新常态”下,提高投资效率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要求使用有限的资金支持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传统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中介已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需要通过培育多样化的金融业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来实现。

一方面, 外部环境弥漫着“金融压抑”;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内部正释放着“金融创新”的活力。

内外环境的巨大反差,有着重要的政策和市场影响。笔者认为,这一影响将集中体现在中国的“债券收益率曲线的陡峭化”上。

金融创新范文第3篇

摘 要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和政界是一众说纷纭的话题。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全球金融危机重新引起了人们对其关注,并推向了新的。本文先简要阐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然后重新审视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现状,试图通过分析我国金融创新与监管的问题与不足,结合我国金融业和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了相应的现实选择思路。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内涵 关系 现实选择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发展的推动,而金融发展的动力源于创新。金融发展史表明,金融创新活跃的国家,金融业相对发达;反之,金融发展迟缓。金融创新是人类物质文明的成果,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挑战。为了加快我国金融市场成熟,推动金融国际化,防范金融风险,认真研究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内涵

1.金融创新的内涵

金融创新,广义上是指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创造新的金融市场、金融商品、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手段及金融监管方式等;狭义上是指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中介在金融活动中,为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和逃避管制而变革传统的金融操作方式,推出新的金融业务,采用新的技术,运用新的信用工具、新的金融服务,不断形成新的市场,以充分发挥金融的特殊功能。

2.金融监管的内涵

金融监管,是指通过立法和管理条例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资金的价格、市场准入(出)以及分支机构设置等方面实施限制,旨在保证金融机构经营的安全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金融监管包括行政监管和风险监管。行政监管,是对金融机构的设置、撤并、停业依照一定法定程序进行审批,坚决处理、取缔非法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非法集资以及超范围经营金融业务的问题。风险监管,是要紧盯住监管对象,及早发现问题苗头,随时查看其资产结构情况,以确保其合法经营、正常经营,保证其不损害社会和客户的利益。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创新与监管是金融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一对矛盾体。

第一,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活力的体现,不创新就没有更高层次的发展,金融机构竞争就缺乏生命力。但是,金融创新不是违反法规,而是在严格遵守有关法规的前提下去创新、去突破,对那些明显的违规违法行为“创新”就没有存在的依据。

第二,金融监管使金融机构的行为不超出有关金融法规规定的边界,但一般落后于市场的发展,金融机构为逃避管制而进行的创新活动与监管活动展开了不断推进的动态博弈过程。放松监管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在放松某些监管的同时,加强另一方面的监管,或者是在微观上放松监管,而在宏观上加强监管。

三、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选择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尝试金融创新,在立足本国实际,借鉴他国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体制。一个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中国特色新型多元化金融体系已经架构起来。金融资产从过去唯一的银行储蓄存款形式发展为当前的多种金融资产并存。金融技术创新速度较快,特别是在金融电子化方面。我国已建立起一个多种类、分层次、初具规模的金融市场体系。然而,我国金融市场体制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金融业对经济体制变革的反应也仍然较为迟缓。面对现实,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任重而道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思路:

1.不断创造出新型的切合我国实际的金融工具

现阶段我国市场上金融工具种类少、数量小、性能差、质量低,积极地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很有必要。我们不宜立即照搬西方创新的所有金融工具,应有选择地吸纳和改造其中的一部分为我所用,同时努力创造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新型金融工具。

2.逐步建立开放型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在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和健全我国金融市场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限于国内,而应面向世界,慎重而又积极地开拓国际性金融业务,突破传统的封闭型模式,建立开放型的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3.健全完善金融法规

一些违规违章现象之所以成为金融机构的共有现象,反映了我们监管措施的不力和有关法规的滞后性。监管当局应将金融立法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地适应金融创新并做出调整,保证监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实现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的目标。

4.确保创新活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在我国市场金融体制和运作机制尚不健全、金融秩序混乱、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的现实情况下,对创新活动予以正确引导和有效监管非常重要,以减轻金融创新的负面影响,使得金融发展兼顾安全与效率。

5.加强同国际金融监管当局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量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同时中国金融机构也将走出国门,仅靠本国监管当局的监管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同国际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与交流,密切合作,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与蔓延。

四、结语

我们的结论是,不能把婴儿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发达国家也许金融创新过度,但我国总体而言还是金融创新不足;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可能过于宽松,但我国总体而言还是过于苛刻和死板。通过正确吸取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我们应该正确客观地评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作用,更加平衡有效地处理二者的关系,进一步鼓励创新与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改革完善监管制度,从而在我国打造一个高效、稳健的现代化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胡祖六.如何看待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1).

[2]袁管华.简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1998(9).

[3]王爱简.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现代财经.1998(12).

[4]边桂莉.对我国金融创新的思考.求是学刊.1999(2).

金融创新范文第4篇

基本思路:

1.金融创新的涵义与基本理论

2.金融创新的机理分析的历史考察

3.中国金融创新的现状

4.中国金融创新的"瓶颈"

5.中国金融创新的优势

6.中国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金融创新的涵义与基本理论

当代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过0年代的发展,至80年代形成,进入90年代仍如火如荼。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从80年代开始的。

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首先需要对“金融创新”有一个定义,虽然学界对此也有些争论,但基本上是衍生于创新理论的倡导者熊彼特(J.A.Schumpeter)的观点。我国学者对此的定义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我个人认为加五个字更好,即:金融家的活动,是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这一表述强调了金融创新的主体是金融家,他们是金融活动的策划者、发起者和维护者。同时,这一表述指明金融创新是“一种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这一表述,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三类:

(1)金融制度创新;(2)金融业务创新;(3)金融组织创新。

从思维层次上看,“创新”有三层涵义:(1)原创性思想的跃进,如第一份期权合约的产生;(2)整合性将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和运用,如期货合约的产生;(3)组合性创性,如蝶式期权的产生。

从创新理论来看,流派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技术推进理论;(2)货币促成理论;(3)财富增长理论;(4)约束诱导理论;(5)制度改革理论;(6)规避管制理论;(7)交易成本理论。

从这些理论本生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各种理论确实能说明一定时间和空间跨度金融金融创新背后的生成机理,但都偏重于某个侧面。事实上,每一种创新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且在不同的时空各种因素的所起作用又有差异,这一点我们从金融发展历史的角度可以看得很清楚。

二.金融创新的机理分析的历史考察

金融创新的宏观分析

1.60年代的避管性创新

创新时间

创新内

创新目的

创新者

50年代末

外币掉期

转嫁风险

国际银行机构

1958年

欧洲债券

突破管制

国际银行机构

1959年

欧洲美元

突破管制

国际银行机构

60年代初

银团贷款

分散风险

国际银行机构

出口信用

转嫁风险

国际银行机构

平行贷款

突破管制

国际银行机构

可转换债券

转嫁风险

美国

自动转帐

突破管制

英国

1960年

可赎回债券

增强流动性

英国

1961年

可转让存款单

增强流动性

英国

1961年

负债管理

创造信用

英国

60年代末

混合帐户

突破管制

英国

60年代末

出售应收帐款

转嫁风险

英国

60年代末

复费廷

转嫁风险

国际银行机构

创造风险

2.70年代转嫁风险的创新

创新时间

创新内容

创新目的

创新者  1970年

浮动利率票据(FRN)   转嫁利率风险

国际银行机构

特别提款权(SDR)   创造信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联邦住宅抵押贷款

信用风险转嫁

美国 1971年   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 新技术运用

美国 1972年

外汇期货

转嫁汇率风险

美国

可转让支付帐户命令(NOW)  突破管制

美国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   突破管制

美国 1973年  外汇远期

&

nbsp; 转嫁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 国际银行机构 1974年  浮动利率债券

转嫁利率风险

美国 70年代中期 与物价指数挂钩之公债   转嫁通胀风险

美国 1975年

利率期货

转嫁利率风险

美国 1978年  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  突破管制

美国

自动转帐服务(ATS)

突破管制

美国 70年代  全球性资产负债管理

防范经营风险

国际银行机构

资本适宜度管理

防范经营风险

美国

3.80年代防范风险

创新时间

创新内容

创新目的

创新者 1980年

债务保证债券

防范信用风险

瑞士

货币互换

防范汇率风险

美国 1981年

零息债券

转嫁利率风险

美国

双重货币债券

防范汇率风险

国际银行机构

利率互换

防范利率风险

美国

票据发行便利

创造信用

美国

转嫁利率风险

1982年

期权交易

防范市场风险

美国

期指期货

防范市场风险

美国 1982年

可调利率优先股

防范市场风险

美国 1983年

动产抵押债券

防范信用风险

美国 1984年

远期利率协议

转嫁利率风险

美国

欧洲美元期货期权

转嫁利率风险

美国 1985年

汽车贷款证券化

创造风险

美国

防范流动性风险

可变期限债券

创造信用

美国

保证无损债券

减少风险

美国 1986年

参与抵押债券

分散风险

美国

4.90年代的各种创新并举,客观上放大了风险

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化、集团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证券化趋势增强,国际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发展迅猛,新技术广泛使用,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金融创新的宏观生成机理来看,金融创新都是与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的。60年代各国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7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进步并在金融行业迅速推广,金融当局开始放松管制。在进入中后起期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滞胀”几随之而来的高利率;同时,“石油危机”造成全球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形成金融“脱媒”现象,风险加剧;80年代后,各国普遍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增强,出现了利率自由化、金融机构自由化、金融市场自由化、外汇交易自由化。

金融创新的微观分析

从微观角度来看,金融创新是金融家的活动,每一个金融创新都是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的一种体现。从内因上,创新主体有“获利性”需求,因而会产生“获利性创新”;在逐利本性下,又会产生“避管性”创新;由于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会诱发“避险性创新”;从外因上,由于经济发展与市场的变化,金融主体内部竞争加剧,会诱发“扩源性创新”。

三.中国金融创新的现状

我国的金融创新经过20年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组织制度上的创新

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银行体制,形成了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多家股份制银行为主体的存款货币银行体系,现在城市信用社改成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了多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放宽了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和保险也市场进入条件,初步建立了外汇市场,加快了开放步伐。

2.管理制度的创新

金融创新范文第5篇

这并不是2046年的科技幻景,在日本或者韩国,移动银行所能触及的范围已经深入到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大到高额资金的转账,小到几块钱的生活支付,一部手机既是电子商务的终端节点,又扩充了银行柜员机甚至是ATM机服务范围。

实际上,移动银行串起了一条产业链。手机用户把传统银行业务与手机绑定,对于银行业务规模来说将是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同样,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享受各项金融服务,移动互联网所支撑的科技内涵将越来越贴近传统、贴近百姓生活。

移动银行涉及银行、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三个环节,技术上的门槛只是表面,移动银行在三者之间利益分配和业务协调上却明显力不从心。要想把这条链串起来,并不容易。

山芋好吃,烫手

上世纪末,手机基本完全代替了人们腰上别着的BP机;移动银行,几乎与手机普及的节奏同步紧跟着在本世纪初出现。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3G的推动下,手机俨然成了移动的“小电脑”,然而,处在半熟期的中国移动银行,成长的步伐却走得有些艰辛。

市场研究公司IE Market Research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从2007年的5.40亿增长到7.38亿;根据中国银联统计,中国目前“活跃”银行卡数量为8000多万张。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近十倍的数字空间诱使银行开始在增值业务上寻找出路。高端手机的逐渐普及,中国3G也已经由蓄势转化为实际的动能,中国未来移动银行将逐渐发展成为类似网上银行的、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的成熟平台。并且这个平台将会更加自由、便捷、高效。

目前,我国移动银行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中国用户对手机查询账户余额、明细、消费积分等信息可能并不陌生,但要用手机进行资金转账和远程汇款,就难免对安全性有些担心;如果用手机缴纳水、电、煤气、电话、交通等各项银行的缴费业务,更怕一旦应用就会被按月扣除相应的服务信息费,并且有些收费标准并不透明。

由于没有统一的技术规则,移动银行出现了不同银行接口不同、不同银行用户界面也不同的情况,而随着IT创新引发的金融业内部业务流程的变革,银行之间的业务流程和操作也不统一,银行间的业务和合作少,彼此“兼容”的能力差,而这不仅给软件开发带来难度和额外的成本,还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大的混乱和不便。

移动银行尚在蹒跚学步,传统行业与IT联姻如何跨过阻碍?

三人成戏,同行

移动银行涉及银行、移动运营商、系统集成商三者关系的互动与互补。

对于银行来说,统一业务流程和操作,是各银行间进行业务合作的基础,也是移动银行实现跨行业务的前提。

运营商在搭建了基础平台的同时,应该适当“放权”来调动银行和系统集成商的积极性。

系统集成商就整个金融业务和移动互联网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细致的移动银行体验。

角色有了,这出戏又该如何唱?根据业内专家的观点,大致有四种剧本。

剧本一:运营商独角戏。

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产业链关系简单。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最初提供的移动支付业务就属于这种形式。运营商集移动支付业务数据传输网络提供者和移动支付账户管理者于一身,收益来自于从商家获得的每笔交易的服务佣金以及从消费者获得的包括短信费、WAP浏览等费用。不过,这一模式只适用于支付额度较小的移动支付业务,更何况由于金融业务管制,运营商往往只能经营与移动通信业务相关的支付。

剧本二:运营商主角,银行配角。

运营商仍处于主导地位,但多了一位配合角色。银行分担了管理移动支付账户的功能。至于通信费的分配比例,则由主角决定。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拓宽了小额支付的限制,安全等级有了保证。但长期来看,银行对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积极性并不高。谁又甘心总是当配角呢?

剧本三:银行主角,运营商配角。

如果是银行主导呢?相当于传统支付业务的延伸,数据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运营商只负责提供网络,不参与移动支付业务的管理和运营。银行从商家获得的每笔交易的服务佣金,移动运营商获得消费者的通信费和银行支付的专网使用或租借费。由于银行有足够在个人账户管理和支付领域的经验,交易安全性高。但最大的障碍是不同银行的互联互通性差,为用户带来不便。

剧本四:第三方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