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生;课堂;放手;点拨;主人;启发;诱导

“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简单的一句话有她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饱含了对教师的殷殷期待,那就是要学会放手。放手其实也就是“放生”,就是鱼归大海,鸟归山林,用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充当配角。唯有敢于放手,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会好起来。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自主精神,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动起来,把学习的还给学生。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我体会最深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大量事实证明:凡是仍禁锢在应试教育怪圈里,教师充当“演员”“传话筒”“教书匠”,把学生当作“观众”“听者”“接受器”,视教材为“圣经”而死讲、死读、死记,下课铃响一堂课教学任务就算完成的,其教学质量势必不高;相反,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倡教师仅充当“导演”“导游”“引路人”,而让学生大胆质疑、充分讨论、交流总结、参与教学过程并眼耳口手脑齐用从而成为学习主人,对教材既遵循又超越,其教学质量必定提高。因此,要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最高准则。

二、把生本理念作为教学设计的立足点

教学设计是一种思路,一个案例,也可说是一个把子。一种好的教学设计,就是一部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片,也恰似一幅蕴含师生人文素养、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立体风景图。我们教师要将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变为现实,就必须拿出优秀的教学设计。就要改变过去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只备“结果”、不备“过程”的“死课”、不备“活课”的现状;要冲破传统教案,创新超越教参,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的教学设计。

三、把“尊重学生,激发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支点

“我是老师,你是学生”的观念应该彻底转变,我们应创设民主课堂,让学生在人格上与教师平等,在学习过程中成为课堂的主角,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你这位老师,才会积极的、主动的、热情的投入到你的教学当中去。教学民主,我们喊了很多年,但收效甚微,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这一块。究其因,就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在做怪。老师难以拉下面子,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自然教学氛围也难以和谐。不民主不和谐的教学氛围导致的是学生的思维的压抑,唯老师是从,这也是为什么学生越到高年级,发言的学生越少,教学活动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和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合作者的关系,把自己当作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学习行为,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人格,对学生不正确的地方不要简单否认,要善于引导。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像举手发言,这应该倡导,但对同学不同意见群起攻之,各抒己见也可,对老师的说法有疑义,拥上讲台和老师辩论也可张扬,这就是一种气氛,如果此时刻意要求学生先举手后回答,举手时还不能叫喊,等到你喊他讲的时候,也许他的思想火花早已不见了。

但要使学生爱上老师,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放下老师的架子,真正建立起一座通往师生彼此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认识你,了解你,从而选择你,信任你。常言“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让学生成为课堂情境中的主角,并充分展示自己

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标准不是老师讲得如何,而是看教师是如何引导的、学生是否真正的动起来了。学生在动,说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来了。我在教学中具体是这样做的:

1.课前激趣

一堂课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前必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在课的起始便要酒鹧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例如,我在《北京春节》的教学中,上课伊始,利用两分钟的时间,播放了歌曲《恭喜》与精彩的北京春节图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顿时提高了,他们对歌词、音乐带来的喜庆,对新鲜、独具特色的北京春节民俗图片,产生了巨大的好奇,产生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发起了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2.课中激情

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当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情感上的共鸣,由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学中,我设计情境:请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后、想后请他们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德国风光。通过这些情境引导,学生个个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德国风光。这样,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为人的意识、人的精神的培育过程,使人文性和工具性相得益彰。

3.课末续情。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提问;高效;目的;对象;方式;模式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师生之间通过问答形式的对话,进行知识的传承、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在言语互动中建构知识,发展思维。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开展,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科学而艺术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探究欲望,激活数学思维。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用提问技巧,巧妙提出问题。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以“提问”为抓手,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使其成为推动高效数学课堂的动力“引擎”。

一、明确提问目的

提问是师生交往互动的一种方式,是实施教学设计推进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提问的质量事关教学质量。有些教师无视提问的重要性,对提问的原则和方法缺少认识,提问目的性不明确,随意提问,导致提问低效甚至无效。

“明确提问目的”是提问的首要原则,目的明确的提问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指明了方向,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发问,做到因需制宜,服务教学,杜绝泛滥式的无效提问。好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引导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因课制宜、因时制宜是有效提问的重要原则,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的需要是数学提问的参照指标。课堂提问不能漫无目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内容,把握提问契机,可以在激发疑问时提问,在点拨引导时提问,在破解难题时提问,在巩固检查时提问。

二、精选提问对象――因人制宜

“面向全体,兼顾个体”是数学课堂提问的第二大原则。教师在提问时应依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班级情况,精选提问对象,做到因人制宜。因人制宜主要是指以学生学习能力为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相关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对于难度较高的问题可以选择学优生为提问对象,而针对学困生则需要降低问题难度,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时,笔者在组织学生认识量角器和探究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了不同的问题。如在认识量角器时,把“你知道量角器是一种什么工具?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这种简单、浅易的问题留给基础一般的学生回答,他们经过仔细观察较为容易地给出答案,也能够产生成就感,唤醒他们的探究意识。而对于测量角的方法等一些较难的深层次问题,如“什么情况下读外圈刻度,什么时候读内圈刻度,你能总结出角的度量方法吗”等,则邀请思维敏捷的优秀学生回答,在优生的回答中引领全班同学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及其注意点。这种因人而异的提问既保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又满足了学优生的进取心,达到每个人得到不同发展的双重效果。

三、灵活提问方式――因势利导

海森堡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要解决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问题,可以将课堂提问作为切入点。在课堂提问时除了以科学性为前提,以趣味性为导向,以教学需要为根本,还需注重提问方式的灵活性,以新颖、多变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长期单一的课堂提问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机械问答式教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以多变的风格、幽默调侃的语气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探究热情,通过灵活提问实现因事制宜、因势利导。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负数的认识》时,笔者通过谈话导入:“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的温差较大,同一天中有的地方很热,有的地方却很冷,比如去年江苏南京春节时的最低气温大约为5摄氏度,也不知道那时我国北方春节时的温度大约是多少?”“老师,我知道北京的气温是多少,我爸爸在北京工作,去年我到北京过春节,北京的春节很冷,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10摄氏度。”一位男生自豪地告诉我。“老师,哈尔滨的春节比北京还要冷,我姑姑住在哈尔滨,她告诉我哈尔滨的春节,最低气温会达到零下20多摄氏度。”又一位学生兴奋地汇报。“谢谢你们,老师还想向你们请教一下,零下10摄氏度可以怎样表示呢?”笔者继续向学生请教。“我知道,我爸爸是气象台的,他告诉我零下可以用负数表示,零下10摄氏度可以写成-10℃。”一位男生自信满满地向笔者诉说。“你真厉害,竟然早已经认识负数了,其他同学可不要落后呀,请大家自学书本第1、2页,让我们共同来认识负数吧。”就这样,在轻松的谈话中导入了新课。学生也喜欢表现,渴望得到尊重,老师故作无知,谦虚地向学生请教,满足学生的表现欲,给学生一种自豪感。

不同的提问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灵活多变的提问活跃了课堂气氛,让数学学习变得有趣,让学生有滋有味地主动探究,灵活有效的提问为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注入动力。

四、创新提问模式――师生互问

传统的课堂提问中的提问者都是老师,回答者是学生,此种提问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快捷实现,其缺点是约束了学生的主动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创新提问模式,由单一的教师提问转变为双向的师生互问,由单向的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变为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师生间的开放互动提问,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多元发展。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多数学生习惯了解决问题,而较少有主动提问的意识,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学生提出问题不仅促进了学生自我思考意识和思维的发展,更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多位数》中,笔者在学生自主预习之后开展汇报交流,交流中笔者让学生向老师提问,要求学生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笔者在回答了几个问题后,故意将一些问题抛给其他学生,让他们互相解答疑惑。这种转移问题的办法增加了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锻炼了学生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笔者还从师生互问的方式发展为生生互问,经常组织学生相互问学。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主动向小组成员提出自己预习中的问题,请求同伴帮助解决;在全班交流阶段,当学生对汇报者的展示汇报怀有疑问时,可以随时向汇报者勇敢提出质疑,或者给予补充、完善。学生间的互相提问增加了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增强了他们之间的思维碰撞,充分彰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课堂落到实处,学习效果更为显著。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让我们谨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在数学教学中以“提问”为突破口,发挥教学睿智,灵活巧妙提问,放大提问功效,在有效提问中催生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实质内涵就是要求教师彻底转变教学观念,转换角色,变过去的以教师的教为主为现在的以学生的学为主。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展示成果,使教学目标要求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形成的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中自然形成,让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知识,这样学习知识更具有主动性,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拓展和应用。目前大多数教师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彻底转变,教学中虽有所创新,但是传统的教学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不敢把学习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担心这样会影响教学进程、教学效果、教学纪律。这样做并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形成。我们要还给学生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在自由的空间得到充分展示,这才是实质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教学,这样做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如在教学《老北京的春节》一课时,教师可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把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技能转化成几个具体的问题,一上课就组织学生分组研讨,然后分别在组内和全班交流成果,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学习的课堂,更是一种高效的课堂。

二、重视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课前应要求学生认真做好预习,鼓励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然后完成课后作业,通过以上活动达到预习的效果。另外,教师应注重课前备课行动策略,进行结构化备课,完成教学设计方案。通过师生课前积极有效准备,达到对知识的提前理解和对部分知识的消化,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有许多误区,一是有些教师怕学生课前预习,更怕学生课前预习得太好,认为学生预习好了会影响课堂教学,学生学会了,教师好像失去了讲解的意义,另外一个就是不知让没学懂的学生怎样学习;二是预习时只让学生看看书,不要求学生做作业,怕学生提前弄懂,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三是教师课前教案备写只注重备知识,认为只要把知识备全面了老师上课就会得心应手。这种片面性的认识完全忽略了学生在预习阶段的潜力,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有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要深钻教材,准确把握知识及技能目标,根据目标进行结构化教学设计,提炼知识形成预习问题,问题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航标,所以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科学合理,不能肤浅简单、模棱两可,问题要有代表性,要能提携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课前还应该认真设计课堂研讨问题和训练问题,这些问题必须是经过认真研究,涵盖教学目标的问题,也就是要把我们过去交给学生的知识以问题形式呈现,让学生去研究、去掌握。

三、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最佳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这个名词并不陌生,大部分老师在教学中也采用过小组合作学习,然而我们大部分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操作方法及深刻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说说,显得课堂热闹就行了。因此,教师事先并不做认真的研究,课堂上随即分组,让学生合作学习,学生没有思想准备,也不知道自己在小组的角色和位置,这样盲目合作学习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冲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建构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基础,要使学生达到优势互补。首先要健全组内机构,如设立小组长、学科长等,确定小组组名、组牌、组训等,使学生有组织地经行交流、讨论、展示,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其次,要建立小组评价机制,确立小组合作公约,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最后还要采取问题生成策略和问题训练策略。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在对本班学生了如指掌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特长和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分组,在组内明确小组长、学科长、学科助理等,使小组内人人都“当官”,人人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要明确规定,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合作的实效性,另外要注意指导学生对合作探究成果的展示方法,使他们既知道怎样研究问题,又知道怎样汇报交流成果,以达到在交流展示中发展思维的目的。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 诗意 教学

1、诗情画意的课堂,需要教师诗意的激情

“我每次听到音乐,都会激动不已,有时甚至会流泪,听到欢快的音乐还会情不自禁地舞蹈,哈,不好意思,你知道我舞跳得不好,我做了一首小诗,就是前天听合唱指挥时作的,你看好不好啊”这是一个同行朋友前天闲聊时说的心理话。

音乐教师应该是有激情的人,这里的激情是对音乐教育的热爱,是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和信任,是对音乐充满亲近的感动,是对文学艺术的信仰和崇敬,是对生活的热爱,是能随口吟出小诗的灵气,是能出口成文的底气,音乐教师不能只是传送音乐的播音器,更不是报幕员,应是融文学、科学、爱心、灵气于一身的人,音乐教师需要的是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拥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拥有走进课堂的“福气”----幸福之气。才能带给学生诗情画意的境界。

2、诗情画意的课堂,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教师对教材的准确把握直关重要,我们不能在课堂上无病,装摸做样,只有把握准了教材,找准了教学的重难点,我们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诗情画意的课堂才真正能充满诗情与画意。

如欣赏《春节序曲》,这是一首学生很熟悉的音乐,正因为熟悉,学生可能根本就不会有多大兴趣,那么是否还有教学的必要呢?显然是有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教学内容的一部份,是一首国内比较经典的音乐之一,正因为熟悉,我们更应让学生去正确理解,去为之感动,并能通过学习,让学生有新的认识与提升,并能正确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因此,教学中如何理解三个乐段不同的节奏、速度、音色所构成的不同情感就成了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春节喜庆的画面,并能把此画面用形象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了教学的难点。对教材有了正确的理解,教学设计与活动自会循序展开。这也是在市上赛课能获一等奖,并能让学生难忘、喜爱的原因之一,有人说高中的孩子开始成熟,已不喜用肢体语言表达,他们含蓄了,讨厌手舞足蹈,其实不然,当老师真正把学生引进音乐,他们会情不自禁地从内心弥漫出无限的创造才能。

3、诗情画意的课堂,需要教师准确诗意的语言引导

“春,是孩子天真地笑脸,叮咚的河水,正洗涤冬日冰凉的衣衫”这是一位音乐教师在学生欣赏《春》时插入的一段话。

“妈妈是天,给我们阳光雨露,妈妈是地,送我们吉祥平安!”这是欣赏《母亲》时一位音乐教师的即兴导语。

音乐教师除了具备生动的肢体语言和舞蹈,更应关注课堂教学语言的正确和诗意,欣赏音乐前有教师常说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来欣赏×××的作品,这首乐曲叫《×××》,请大家认真听音乐,完了。然后是学生无精打采的神情或兴高采烈的说话声。如果教师在学生欣赏作品前有生动正确的的语言描述,有煽情的话语对学生情感的适时调动,我想,那一定是另一番景象。记得北京八中一位音乐教师上《黄河颂》一课时,教师语言并不多,关键处,不时插入那么一两句煽情的语言:“这是黄河在怒吼!这是大地在歌唱!”“听,千千万万人民在呐喊: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学生的情感不断调动着,激励着,眼里也热泪盈眶起来,这时的音乐已不再是音符,已在教师诗意的语言引领下幻化作心灵中最动人的情感,形成头脑中生动的画面。

4、诗情画意的课堂,需要教师组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营造

“高一班在上音乐课,哈,好热闹啊!你去看嘛,学生又是舞蹈又是讨论,还有的在黑板上用线条在作画呢,那个音乐不知叫什么名,总之挺好听的。”昨天在艺体学校听李西林老师的讲座时,同事从外面进来激动的告诉我,经不住“诱惑”,跑到了五班教室外。教室里很安静,并没同事说的那份热闹,音乐声悠扬,学生的确在活动,黑板前作画的是两个学生,不时低头思考,不时用笔在黑板上勾画,已有一定轮廊,像山,又不像,像水,好像也不是,点点圈圈,到挺神秘而美丽;另有几个学生随意地坐在一起,小声地讨论着,不时用手托腮思考、聆听;最吸引我目光的是座椅后面的六七个男女生,他们用手中的书当道具,尽情地、自由的用舞姿表达着,合着音乐节拍和力度的变化,时而转圈停留,时而伸展双臂,动作虽有些幼稚,但神情却很陶醉,很有感染力。还有的学生坐在凳上,有的微闭双眼,有的用手挥着拍,有的轻轻晃着头,老师在学生中穿行,用眼神和肢体语言鼓励着学生,音乐声声,并没因他们的舞蹈和讨论所掩盖,我知道,他们一定在用自己的方式聆听音乐,多好的参与,多好的活动!音乐结束,学生不同的理解一定感染每个人,每个人不同的理解又会让每个同学有更多的收获。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现状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1.重亲情、尚伦理

起源于农耕文明的古代中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创造了特有的经济模式,形成了以家族为基础的政治结构。在特有的社会环境下,中国自古以来奉行以孝为先的价值准则,崇尚忠孝意识,形成孝道至上、礼治为本的伦理道德观,重视亲情,崇尚伦理。“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了厚重的亲情伦理观,表达着人们对亲人、故乡的思念,形成了人们对家庭团圆幸福的文化价值取向。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身处异乡的游子,无论多远的距离都无法阻挡他们回家的脚步。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聊家常,在欢声笑语中体会亲情的温暖。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表达子孙后辈的“缅怀”之心和对亡亲的怀念之情,更是表达了国人“慎终追远”的悲痛情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年八月十五月圆之日,也是亲人团聚之时,吃月饼,赏月,正是历代中国人Α叭嗽铝皆病钡拿篮米非蟆<负趺扛龃统节日都体现着人们对亲人团聚的美好希冀。

2.贵和谐、亲自然

中国是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在古代农耕社会形成了“天人和谐”的价值观念。“和”是中国人民从古至今秉承的重要价值理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目标,也是当今社会着力建构的社会规范。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观念,“‘和’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表现的尤为显著,并成为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精神。”

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珍视、推崇人际关系的和谐,特别是亲族之间的和谐,我国很多的传统节日都非常注重人际间的交往”。作为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通过拜年、探亲访友、互赠礼品等节庆活动,凝聚情感,消除隔阂,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人际交往,维持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清明节有祭祀祖先和悼念亡亲的传统,身在异地的人们在这天回乡祭祖,家族成员相聚在一起,缅怀祖先,“慎终追远”,在祭祀活动中凝聚宗族情感,促进家庭内部、宗族之间的关系稳定;中秋节以家人团圆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圆满和睦的美好希冀。

其次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中国农耕文明,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且中国传统节日大部分都是依靠岁时节令而形成的节日,与固定的节气,四季更替的自然周期规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例如在清明节草长莺飞、万物生长,通过踏青、插柳等活动亲近自然。

3.爱家国、聚民族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特色标志,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激励人心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有“大诗人屈原忧国忧民行吟汨罗江畔的身影,有介子推居功无争自敛退隐的风骨,有万众一心驱除鞑虏的民族气节,还有各族人民战胜邪恶、追求幸福生活的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提到端午节,人们无不想起那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忠贞铁骨屈原,在国家大义和民族气节面前,屈子怀着他悲壮的爱国情怀投身汨罗江,化作汨罗江的灵魂,与他所挚爱的家国共存亡。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可歌可泣的民族操守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民的士气,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是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

1.传统节日文化处于边缘境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改变了过去积贫积弱的局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越来越胜过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人们共同处于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难以免受影响,以至于人们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沉迷物质享受而放弃自身的精神建构;此外,市场经济制度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个人利益,一切朝“钱”看,物质追求远胜精神追求,导致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缺失,从而使传统节日文化处于边缘化境地。

2.西方流行文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成功渗透中国社会,并且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冲击,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影响持续升温,尤其是以西方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的碰撞最为突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渐渐被洋节喧宾夺主的趋势,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一方面因为互联网时代下,文化多元化深入人心,某些西方节日习俗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需要,也为生活、工作紧绷的人们提供了相聚狂欢的氛围,例如圣诞节前夜的狂欢,送苹果祝平安;情人节的浪漫约会,赠送玫瑰花、巧克力表达爱意等。另一方面是人们的“崇洋”心理,认为只要是外来的就是好的,更何况在西方影视文化作品的影响下,人们对西方文化有一种仰视的态度,对影视文化上带来的视觉享受充满好奇与赞赏,为他们释放内心的压抑找到合理精神寄托,致使他们盲目的追随西方流行文化,增加自己的“优越感”。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价值渗透功能

1.在日常生活中崇尚勤劳节俭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劳节俭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节日扮演着弘扬中华美德的作用,在农业文明的逐步演进中,传统节日文化渗透着勤劳节俭的美好品德。传统节日在物质贫乏的农耕年代产生并逐步流传至今,小农人民敬畏自然,感谢自然的恩赐,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人们坚守着勤劳节俭的价值观念进行自我约束,在以“吃文化”为本的传统节日中,更是教育子孙后代秉持克勤克俭的优良风气。“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逸为耻”,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对大学生进行勤劳节俭的价值渗透,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2.在待人接物上秉承贵和持中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中庸思想,无论是古代君王先贤,还是现代文人政客都在待人接物中力求贵和持中。论语有云:“礼之用,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主张“以和为贵”,崇尚“中庸”。和谐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核心内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春节、中秋节强调家人团圆,寄予了家人之间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和谐美满的企盼。人们在安静祥和的节庆氛围中欢庆佳节,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家人之间的温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和谐的生活状态的追求。通过春节走亲访友、拜年祝酒,重阳节年轻一辈会回家看望老人,给予关心等活动,也表现出了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那份伦理和谐的观念。

(二)文化整合功能

1.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整合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重要方面,显著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此外,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交流整合,传统节日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几千年,经久不衰,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竞争力,打造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品牌,使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永葆活力。

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今西方流行文化的整合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联系日益紧密,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改革开放后,西方流行文化主要是随着欧美影视文化的入侵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进入中国市场的,并且深为部分中国人民追捧,尤其是迎合了大学生需求的大学生主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以“吃”为本源,更多的偏向于物质层面,而西方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精神信仰,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享受。采取优秀的西方文化,摒弃中西文化对立的观念,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促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今西方流行文化并行互补发展,形成以中为主的互补的中国特色文化体系,赋予中国文化新的文化内涵,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力量凝聚功能

1.传统节日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聚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广大人民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追求安定祥和、幸福圆满、慎终追远等共同理想,传统节日又扎根于家国亲情、伦理秩序上,因此传统节日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系着整个中华民族,体现了中华儿女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春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外出的游子都会踏上归乡之路。在春节期间的普天同庆,所有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守岁、吃年夜饭、放鞭炮,共度除夕,即使是身处海外的华侨,每年春节都会庆贺祖国的传统佳节,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的无限眷恋。这充分说明了中华儿女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漂泊海外,都有着对家的牵挂,都有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国强烈的归属感。

2.传统节日文化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

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秉持着传统的人际交往原则,谦卑有礼,贵和中庸,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家国伦理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利于凝聚各社会阶层的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尤其是听到对中国不好的言论时,更有利于增强社会向心力,维持社会的正能量。通过春节访亲、清明节祭祖、中秋节家人团圆、端午节祭祀屈原、吃粽子等多种节日仪式,传递人世间美好的情愫,“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着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三、传统节日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的主要对策

1.课堂上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加强传统节日教育是大学生传承传统节日的重要手段,而纵观当前全国各大高校教育,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在各个高校中,几乎没有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专门开设的必修课程,选修课也是寥寥无几,质量层次不齐。此外,学校领导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设计不合理。首先,学校领导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要过分的强调升学率、就业率、发明专利等功利性成果,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文化建构。其次,学校应该把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课程中,加强德育教育。最后,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然后结合学科特点由浅入深地组织教学。通过讲授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来源和风俗习惯,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

2.活动中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在高校教育中,更要利用好第二课堂即课外活动的教育引导。高校各社团、部门应积极探索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融合现代特色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在节日期间,更应该以节日为依托,举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各色品牌活动,发挥学生自己的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水平。在互联网时代中,微信、微博、QQ和贴吧等社交网络平台的兴盛,为高校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契机。学校应该加快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比如校园贴吧,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等,宣传传统节日文化,吸引大学生的广泛参与。

3.立足学校教育的同时纳入家庭教育,实现双轮驱动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立足学校教育的同时,加强家庭教育,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双轮驱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家庭教育对孩子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和家庭生活的紧密结合,使节日文化的内涵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父母和亲戚长辈的言传身教,孩子从小的耳濡目染,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感。家庭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的第一平台,所以在启动学校教育的r候,强化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合作,实现互补驱动。

(二)家庭方面的主要对策

1.重视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于孩子的初步教育要求父母细心的在生活各个方面寻求教育价值的实现。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父母先要养成这种教育意识,同时也要具备认同并热爱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素养。只有父母认同并重视传统节日文化,才可能为孩子的节日文化启蒙教育奠定基础。父母可以通过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节日的来源以及节日的意义,并带领孩子参加节日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对孩子进行节日文化教育。

2.营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育人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历来被社会所关注。家庭环境容易对孩子形成价值渗透,尤其是在孩子缺乏理性,认识不足的童年时期。一个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性格、价值取向以及人生目标产生巨大影响。近年来,由于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成年后独立能力差、面对挫折心理脆弱等严重的脱离社会化现象,最后一蹶不振丧失希望,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案例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问题的源头还是出在家庭教育上,父母在养育孩子时没有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使孩子在第一任教育时没有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优良品格。而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含着贵和持中、慎终追远的价值追求,对于孩子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父母可以通过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营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育人环境,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3.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曾子杀猪”的故事家喻户晓。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无数父母,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要以身作则,自己的言行要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待人接物上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对子女造成负面的价值效应,不利于子女美好品德的形成。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要担负起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家庭环境中,家长通过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正确的价值取向,赏罚分明,通过亲情感恩教育与传统节日文化相整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社会方面的主要对策

1.政府积极保护传统节日文化

近年来,政府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力度并没有太大加强,每年传统佳节的时候,政府举办的节庆活动还是形式单一,不具品牌特色,以至于不足够吸引人们的参与兴趣。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一步挖掘各种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内涵,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优秀的西方文化相整合,打造富有的品牌活动,形成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的文化产业链。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保护,比如逐渐消亡的民族技艺和风俗习惯。

2.重视大众传媒、善用大众传媒

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快速发展的现代网络媒体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方便快捷等优势,在社会舆论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现代传媒的受众对象是自发组成的网络群体,网民有言论的自由,这就容易造成对某一问题盲目跟风的不良社会现象,也容易造成反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人们发表不利于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影响,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如有扰乱网络秩序的行为,严惩不贷。此外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离不开大众媒体的支持和参与。大众媒体应在传统节日期间营造良好的节日宣传氛围,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摒弃自身缺陷,去娱乐化和肤浅化,认真对待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

3.在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多元文化的并存,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所以作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在继承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基础上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广大青年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因此开辟年轻人的文化市场是关键,而广大青年学生作为流行文化和开放思想的受众群体,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要符合年轻人的思想特点,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形式,比如古代春节拜年是磕头行礼,如今可以利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微博、微信等网络拜年形式,也可以在网络上举办春节祝福语、春联或者最受大众喜爱的春节习俗评选等活动,全国各地的网民聚集在一起,各自发表自己对于春节的看法,吸引民众的参与热情。这些新的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的新平台,能够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增加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李大明,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D].海南大学,2009.

[2]张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3]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杨英杰、赵玉宝.四季飘香―清代节令与佳肴[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

[5]孙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