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望海潮秦观

望海潮秦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望海潮秦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望海潮秦观范文第1篇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4、《望海潮

宋·秦观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望海潮秦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审美心理;凄婉;感伤

词这种文学体裁到了两宋时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一方面,词承晚唐五代的文风已形成的绮靡婉约之风,当时人们习惯于用它来写,词的地位是不及诗的。自古"诗以言志",诗歌承担了较多的政治色彩,面目正统,严肃,而词还刚刚发展,还未背负过多的意义,不妨轻松一点,随便一点,这就在词风方面给了宋代文人以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利于开创新的风格。另一方面,晚唐五代词人所写内容多局限于男女情思,离愁别绪,这可为宋代词人留出其他角度抒写性情,况且在诗歌的古近体方面,唐代诗人已达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宋代文人要在诗方面有所突破就很难了。这些为宋代词人在词的领域开拓创新创造了条件。

由宋代词人苏轼开创一代豪放词风,宋词在风格方面展现出"豪放"与"婉约"之别,词风以婉约见长的词人很多,秦观是其中的代表词人,词风凄婉倚靡,凄清沉郁,"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婉转的语调表达感伤的情绪",格调可用"凄婉"概括,其词凄婉风格的成因可从北宋国势的影响,北宋文人的审美心理,以及词人的个性性格等方面找寻答案。

一、北宋国势对秦词词风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盛唐及五代十国之后,到了宋代,经济虽有所发展,但难以启及盛唐的国势了。北宋时期,统治阶级内部各种力量互相抵消,国家积弱不振,农民负担很重,再加上北宋朝廷不断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骚扰,国势衰微。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宋代文人的作品多显出一种中气不足的景象。同是描写边塞生活的作品,唐人有"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的雄阔气概,也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战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在宋代,即使像范仲淹这样在边疆有所建树的人也会写出"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衰叹;苏轼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可也抵不过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沧桑,称自己为"老夫"的苏轼时年才39岁。宋词中词风豪迈的、词风婉约的,沉重感都是很强的,究其原因,当与宋代内忧外患、国力不强等因素有关。

在这样的衰微国势影响之下,秦观的词也不免带有凄凉哀婉的色彩。秦词善于通过"烟霭""微云""斜阳""寒鸦"等景观营造一种凄清的意境,同时用"孤""愁""恨"等词表现内心的浓烈愁绪,客观景物之中融入主人公强烈的主观情绪。同是送别,在唐代诗人用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现出洒脱之气。秦观词《满庭芳》也有送别,表现出凄清气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词的景色淡淡勾勒,云是淡淡的,草是衰败的,离别之时,借酒消愁,而薄烟、斜阳、寒鸦的点染又营造出凄清意境,加重了离愁别绪之感。在其另一首《望海潮·洛阳怀古》中有"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一句,栖鸦意象常给人无所归依之感,"无奈"写出词人内心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而"归心"是随着流水到天涯的,给人一种没有根基的飘泊感受,有一种总在心头莹绕不去的凄凉。

又如《踏莎行》中"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词中出现"雾""月""杜鹃""斜阳""梅花"等景物,加重了凄冷清幽的色彩,而"失""迷""望""断""闭""砌""流"等动词的使用形象地传达了词人心中无限的愁绪,其中"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最为传神,"恨"之绵长沉重,一个"砌"字准确地刻画出来,作者在词中伤别念离慨平生,于客观景象里已浓浓浸染了主观性情绪色调。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评此词"词境最为凄婉",及其恰当。在北宋衰微国势之下,总是能引起词人感时伤事的情绪,在此种背景之下,秦词展现凄婉色彩亦在情理之中。

二、宋代文人的审美心理

宋代文人审美心理也影响秦观词的"凄婉"词风形成。宋代因其自身条件形成具有时代总体性特征的文化,这一时代文人的审美心理是不同于前代的,"宋代文人颇受佛道影响,佛家教人戒除七情六欲,讲'空'讲静心,道家让人谦和忍耐,受佛道影响的理学家教人安贫乐道,重道德自觉。在宋代总体的思想信仰影响下,宋代词风也展现出独特的风格,文人的审美倾向于平静的情态,多愁多病,感伤惆怅的心理表现出对残缺,老瘦之美的偏爱。宋人善于描写离恨愁绪,多捕捉一些残灯、残日、残阳、残梦的场景,写老写瘦,以此为美等等。"这些审美的心理倾向也对秦观的词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秦观的《减字木兰花》一词中"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因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因愁而深锁的娥眉,任春风如何吹拂都难以抹平,因此才让读者体会到那种深深的愁绪,作者极力去渲染这种闲愁,并用"过尽飞鸿字字愁"无限加重了愁思,"字字愁"沉重之至,达到了一种极致。在这首词中,词人秦观对愁思愁绪极力描绘,字字凄冷,体现当时词人的审美心理,在这种凄清闲愁的意境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又如《浣溪纱》"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时苦离家。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上阙开首"锦帐重重"有种繁多沉重之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无限哀思,重重锦帐,清冷晚霞,当主人公一觉醒来,看到的是即将落下的红日,那满院的芳草更映衬了残花的孤冷凄清。纳入词人笔下的景象"暮霞''"西斜的红日""残花"展现荒凉凄冷之美,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景物的摄取是"冷风""残月",唯有此种景物才写出词人心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之伤感,这种凄冷之景,这种哀婉之情恰表现了当时词人的审美心理。在《浣溪纱》中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此句艺术性较高,比喻非常奇巧,把飞花的"轻"写成像梦一般,愁绪在秦观笔下如"无边丝雨"般延绵不绝,没有尽头,还有李煜的"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以比喻的笔法极写愁绪之深,与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宝帘闲挂小银钩""闲"字用得极妙,流露出词人挥之不去的哀婉情绪,词人捕捉"斜阳""残月""细雨""危楼"等景象,营造出一种的凄清之意境,体现了词人的审美心理。

另处,还有抒写女子离愁的词中,也显现了对孤寒、凄冷的美的偏爱,展现时人审美的心理:《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余,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主人公因思念而心伤,古人曾用"断肠"一词比喻内心的极度感伤,而在秦观笔下,"断肠"已难以表达这种心境,已是"那堪肠已无"了,白居易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秦观也可以说真是"此时无肠胜断肠"了,将一种因离愁而生的痛苦发挥到极点。又如《调笑令》中"恋恋楼中燕,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空锁楼中深怨。春风重到人不见,十二阑干倚偏。"女子与所爱的人分别,满腔的思恋与埋怨却无处去诉,而回忆往昔的美好日子又加深了这种愁绪,"春风重到人不见,十二阑干倚偏,"女主人公不停地期盼,不住的遥望,等待她的却是不尽的思念,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词人在词中表达一种怨气,那是莹绕心头,永远化不开的。在《虞美人》中"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恨离人远,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琼树玉枝本是无情物,在主人公那忧怨的心中,也是羡慕嫉妒的对象,它们还能"频相见",当主人公要把幽恨抒发出来时,流水无情,怎会帮主人公去传情呢?这几首词均借女子口吻表达那种浓重的思念与愁绪,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出了因思念而憔悴的形象,而"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又将愁绪量化、形象化,这些词中的忧怨愁绪,病态的美,也在宋代文人眼中是那样的美,是值得让他们在词中反复去咏叹的,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对柔弱、忧伤、哀怨的美的欣赏,表现了特定的审美心理。

三、秦观的个性性格

秦观,字太虚,后改字少游,高邮(今属江苏)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少年豪俊,胸怀壮志,攻读兵书,准备驰骋边疆,建立不朽的奇功伟业,并以为"功誉可立致,而天下无难事"(陈师道《秦少游字叙》)。不料,世事艰难,他37岁时才中进士,到43岁才在朝廷谋得秘书省正字一职。不久即被卷入党争的政治漩涡,因深得苏轼赏识,随着苏轼等屡受迫害,秦观亦受牵连,先后被流放到郴州(今属湖南)、横州(今广西横县)和雷州(今广东海康)。由于他的人生期望值过高,对于人生的挫折和失败又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故一旦希望破灭,就异常失望和痛苦。秦观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被贬到雷州时,曾自作挽词,丧失了对生命的信念,故此后不久即逝世,年仅52岁。他的诗被人称为"女郎诗"(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之二四),词中泪水盈盈,情调悲苦,与他的经历和个性性格都有关系。

同是屡遭贬斥,身处逆境,秦观和苏轼两人的性格及展现的词风是截然不同的。苏轼面对挫折,乐天知命,旷达不羁,对生活、对未来仍充满信心,他虽也产生过消极思想,但并未颓唐不振。而秦观则有所不同,其词风展示其性格偏于柔弱。他在屡遭打击之后,由于缺少苏轼那样广阔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念,深重的哀愁长期包围着他而难以解脱。其词中也时常流露出一种绝望的哀伤。因词风忧伤哀怨、缠绵悱恻,并擅长写出一种纤细幽微的情感境界。在《南歌子》中"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令鸡催起,怕天明。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迢迢""淡淡"等叠词的使用渲染一种惨淡的美,"怕天明"是怕梦醒之后的凄清,有一种深沉的哀伤。最未一句的"残月""带三星"读来让人顿生凉意,词中的意境是孤冷凄清的。又如《如梦令》中,"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词中之景"落花飞絮"给人一种漂泊无根,荒凉冷清之感,有"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飘浮雨打萍"相似的意境,"孤馆悄无人"是孤单冷清的,此情此景,"无绪"是最恰当的情绪,词人又用"五更风雨"的凄清把这种情绪点染到极致。其《千秋岁》中有:"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 时逢词人横遭贬黜,远离朝廷,政治理想破灭,青春容颜衰老,这种种的怨愤不平,促使他发出了沉痛的喟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不仅是说自然界的春天正在逝去,同时也在暗示着生命的春天也将一去不复返。据宋人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载,当时孔平仲读罢此词,不禁惊诧道:"少游盛年,何为言语悲怆如此?"并称:"秦少游气貌,人不类平时,殆不久于世矣。"曾布也说:"秦七必不久于世,岂有'愁如海'而可存乎?"秦观此词流露出令人惊诧的悲愤凄凉之意。 在秦观暮年所作《梦中作》中"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天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用象征、托喻手法,表现了词人毕生的追求,冀望,在结尾隐隐流露生命理想终化成空烟的伤痛迷惘,若细细品来,蓦然领会到彻骨的悲凉。秦观的词风格凄婉,从其个性来讲,满足了他叹喟命运悲剧,渲泄人生愁烦的精神需求。

纵观秦观之词,不难看出他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宛转的语调表达感伤的情绪,格调凄婉的艺术特征。而其词的词风又是与宋代特定的国家形势,当时文人的审美心理及秦观的个性性格相关联的。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年,第81页。

[2]沈金浩:《宋代文人审美心理的主流型态》,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5卷第4期。

望海潮秦观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宋词 自然形象 虚静美

宋词以写景见长。词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自然形象,融入自身审美感受,使其呈现出丰富的审美内涵。宋词自然形象的美表现在诸多方面,本文主要论述其虚静美。

一、宋词自然形象的静及其审美内涵

自然界的形象丰富多样,有动有静,有无声有声之别,各具美感。宋词中的自然形象多表现出动人的静态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以静写静呈现的静态

自然形象丰富多样,宋词多描绘静止不动或无声的形象,以静写静。这与宋词对自然形象的选择密切相关。宋词多选择本身缺乏动感或没有声音的自然形象。如“千里雪山将暮”(晁端礼《春晴》“燕子来时”)、“远峰凝碧”(柳永《倾杯》“鹜落霜洲”)、“正望迷平野”(晁端礼《望海潮》“高阳方面”)和“天淡银河垂地”(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堕叶飘香砌”),描绘的是雪山、远峰、平原、夜空这些多处于静止无声状态的自然形象。宋词擅长表现遥远的自然形象。因为距离遥远,这些自然形象只能呈现大概样貌,很难看清运动变化,也听不到声音,呈现静止无声的状态。如“天际遥山小”(柳永《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孤村芳草远”(寇准《江南春》“波渺渺”)和“望烟浓树远”(陆游《双头莲》“风卷征尘”),远处的山、村庄、草和树都呈现静止无声的状态。宋词还多出现被遮掩的自然形象。因为被其他事物所遮掩,这些自然形象只能看清一部分,往往难以察觉其动态的一面,也听不到声音,呈现静止无声的状态。如“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竹林被围墙所遮掩,只看见几根竹子或几片竹叶,无法看清竹林动态的样貌,呈现静止无声的状态。再如“曲岸垂杨,隐隐隔、桃花圃”(柳永《洞仙歌》“乘兴”),曲折的河岸上长满垂柳,遮蔽了隔岸种植着桃花的园子,只能看清大致轮廓,使其呈现静止无声的状态。宋词多表现地处幽僻之地的自然形象。因为地处幽僻,很少外界干扰,这些自然形象多呈现静态的样貌。如“遥认断桥幽径”(柳永《诉衷情近》“雨晴气爽”),因为地处幽远,长期没有人迹踏足,小桥和其他自然物多处于静止无声的状态。再如“洞口春深长薜萝,幽栖地僻少经过”(杨冠卿《浣溪沙》“洞口春深长薜萝”),山洞地处幽僻的地方,极少有人经过,洞口长满了薜萝,无声无息。最后,具体到某一自然形象,既有静止不动无声的一面,又有运动变化有声的一面。宋词多表现自然景物静止不动无声的一面。如“无风水面琉璃滑”(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凉波不动簟纹平”(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水面既有风平浪静、静止不动的时候,又有惊涛骇浪的时候,这里只写水波静止的样貌,突出其静态的一面。再如“长空不著纤云污”(曾协《凤栖梧》“柳弄轻黄花泣露”)、“长空一抹明于镜”(吴潜《满江红》“岁岁登高”)、“长空湛湛,淡琉璃色”(刘子寰《贺新郎》“柱杖凌高绝”),天空既有静止如水的一面,又有乌云翻滚的时候,这里只写天空静止如水的样貌,突出其静态的一面。

宋词呈现大量静态的自然形象,与词人对自然形象特点的准确捕捉和对语言、修辞手法的准确运用分不开。为表现自然形象静止无声的状态,词人多选用表示静止无声的字眼。词人有时直接用“静”字,如“日长风静”(张先《谢池春慢》“缭墙重院”)、“深院月斜人静”(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微波澄不动”(秦观《临江仙》“千里潇湘道镀帧保┑取4嗜擞惺币灿谩扒摹薄“无声”、“凝”等其他表示静止无声的词语描绘自然形象。如“黄云凝暮”(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天空的云好像凝固一样,形象表现出黄云静止不动的状态。再如“东窗未白凝残月”(张先《千秋岁》“数声_”),残月好像凝固一样,形象表现出月亮静止不动的状态。词人还多通过突出其某一特点,表现自然形象静止无声的状态。如“绕岸夕阳疏柳”(秦观《如梦令》“幽梦匆匆破后”)和“桂影扶疏”(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突出柳树和桂树枝叶稀疏的特点,赋予其静态特征。再如“湖山横,湖水平”(刘学箕《长相思》“湖山横”)和“暮色分平野”(周邦彦《塞垣春》“暮色分平野”),突出湖面和原野平整无波,没有起伏的特点,赋予其静态特征。为表现自然形象静止无声的状态,词人有时还将其比做一幅画或一扇屏风,呈现强烈的画面感。所有自然形象都静止不动,也没有声音。如“江上晚来堪画”(柳永《望远行》“长空降瑞”)、“远村秋色如画”(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和“烟敛寒林簇,画屏展”(柳永《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等。

(二)以动写静呈现的静态

宋词对自然形象静态的表现不仅包括以静写静,还包括对有声运动自然形象的描写。宋词有些自然形象并非静止无声,而是明显处于动态或具有声响。但这些运动都是柔缓的,声音也是细微的,反而衬托出环境的静谧,使得这些自然形象呈现出静态特征。

宋词以动写静呈现的静态与对自然形象的选择密切相关。在这类词里,宋词选择的自然形象多为本身便运动柔缓、声音细微。如“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有个梧桐树,早一叶、两叶落”(曹组《品令》“乍寂寞”),柳絮本身很轻,随风而飘也呈现出柔缓的特点,并非剧烈运动;梧桐叶从树上飘落,不仅柔缓而且声音极为细微,显出院落的安静。具体到某一自然形象,有运动剧烈、声音嘈杂的时候,也有运动柔缓、声音细微的一面。宋词多选择运动柔缓、声音细微的一面描写,赋予其静态特征。如“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渺渺斜风吹细雨”(苏轼《渔家傲》“千古龙蟠并虎踞”),雨有狂风骤雨,有和风细雨,这里侧重写运动柔缓、声音细微的小雨,营造了宁静的氛围。天空静止如水的样貌,突出其静态的一面。再如“叶底黄鹂一两”(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鸟儿的叫声有嘈杂喧闹的,也有低缓零落的,这里侧重写鸟儿低缓零落的叫声,衬托春日的宁静。

宋词呈现大量以动写静的自然形象,与词人对自然形象特点的准确捕捉和对语言的准确运用分不开。词人多通过突出其某一特点,表现自然形象运动的柔缓、声音的轻微。如“轻云时度”(柳永《女冠子》“断云残雨”)和“鹭点烟汀”(苏轼《行香子》“一叶轻舟”),云彩在空中轻轻飘过、白鹭在汀州上轻轻落地,突出自然形象“轻”的特点,赋予云彩和白鹭静态特征。如“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和“晴景初升风细细”(晁端礼《黄河清》“晴景初升风细细”),突出雨和风“细”的特点,营造了静谧的氛围。如“一霎微雨洒庭轩”(柳永《戚氏》“晚秋天”)和“倦蝶栖香懒,雏莺调语低”(仇远《巫山一段云》“酒力欺愁薄”),小雨洒在院落,发出若有若无的声响,幼小的黄莺轻轻鸣叫,突出自然形象“小”的特点,赋予其静态特征。再如“疏萤时度”(晁端礼《绿^鸭・咏月》)和“倚风疏叶下庭柯”(张先《南歌子》“蝉抱高高柳”),几只萤火虫偶尔飘过,几片叶子从树上飘落,突出自然形象“少”的特点,衬托环境的安静。

宋词对自然形象静态的表现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首先,为读者提供了多方面的审美感受。自然形象有动有静,但动态形象往往更能引起人们注意。尤其对于当代人而言,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环境喧嚣,各种感官被动态形象和喧闹声占据,无暇关注静态形象。而且由于审美自觉意识的缺失,当代人对美的感知往往是被动接收,因此动态喧嚣的形象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以此为基础获得审美感受。静态形象美感的获得由于往往需要审美主体主动感受、获得,便不易获得。因此,宋词大量表现自然形象的静态美,有利于提高当代人对静态美的感知能力,扩大审美感受范围。其次,使读者获得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审美的最高层次是对生命存在本来状态的体验。对于当代人而言,由于物质的极大丰富和欲望的无穷无尽,某些人对生命的关注往往局限于物质层面,忽视对个体精神和对生命存在本来状态的关注。这种深层次的审美体验离不开静的心态。只有用静观的方式才能发现万事万物本来的存在状态,从而获得深层次的审美感受。当代人由于过多关注物质与欲望,内心躁动不安,缺乏静的心态,影响审美层次的提高。宋词大量表现自然形象的静态美,令读者充分感受自然万物静止无声的状态,提高对静态形象的感受能力,培养静观习惯。宋词大量表现自然形象的静态美,呈现自然万物本来的存在状态,再现声色形的外在美和内在的生机美、整体的和谐美,更能提高读者深层的审美感受能力。

二、宋词自然形象的虚及其审美内涵

自然界的形象丰富多样,有的清晰可见,有的模糊不清,各具美感。宋词中的自然形象多清晰可见,但也有部分模糊不清,呈现出虚的特点。这类自然形象同样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

宋词自然形象的虚首先表现在选择本身具有不清楚特点的形象进行描写。影子是宋词常见的意象。尤其事物在阳光和月光照射下地上映出的影子模糊不清,只有大致轮廓,无法显示具体样貌,具有虚的特点,但在宋词中显示出独特的审美内涵。如“庭户深沉,满地梧桐影”(李之仪《蝶恋花》“天淡云闲晴昼永”),写庭院中洒满梧桐树的影子,模糊不清、无声无息。词人凝神注视影子,传达出内心的静谧,渲染环境的清幽。再如“几枝疏影浸窗纱”(程垓《浪淘沙》“老去懒寻花”),写梅花稀疏的影子映在窗纱上。梅影模糊不清,但轮廓清楚、线条分明,加之稀疏的特点,如中国水墨山水画一般,呈现出深远的意境,寄托了词人高洁出世的情怀。再如“淡月梅花影”(陈三聘《卜算子》“雪后竹枝风”),在月光的照射下,地上映出梅花的影子。影子无法呈现梅花的具体样貌,模糊不清。但因为思维不为具体的形所局限,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花影的描写,读者不仅能尽情想象花朵的美,而且在联想的驱动下往往会把这个模糊的影子想象成美丽的女子,赋予其神韵,从而获得丰富的美感。词人通过对稀疏梅影的表现,传达出内心高洁的情怀。宋词自然形象的虚还表现在选择遥远的形象进行描写。如“斜阳暮草茫茫”(柳永《双生子》“晚天萧索”),写夕阳西下,原野上无边无际的野草笼罩在夕阳之中。四周的野草因为过于遥远而显得模糊不清,却把读者的视线与心境引向无尽的远方,将作者悠远浓重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悠长的情味和生命空间的无限,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再如“望青山隐隐,一眉如抹”(吴琚《念奴娇》“玉虹遥挂”),远处的青山模糊不清,只能看清大致轮廓,却激发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将其比做女子的弯弯细眉,传达出青山的神韵。宋词自然形象的虚还表现在选择光线暗淡的形象进行描写。如“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写夜间出现一只鸿雁,模糊不清,若有若无,使苏轼产生亦真亦假的幻觉,把它看做有情感相通的生命,将幽怨的情怀寄托在孤鸿身上,使词作呈现物我合一的境界。

宋词自然形象的虚还表现在被其他形象所遮蔽而模糊不清,赋予其另外的审美内涵。烟是宋词常见的自然形象,多指空中的云气、水汽和雾气。在烟的遮蔽下,自然形象呈现出虚的特点。如“四合青山暮霭中”,四周的青山笼罩在黄昏的云气中,模糊不清,如同词人体会到的山水之美和自由自在的惬意,无法用语言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带给读者悠远深长的意味。再如“望一川暝霭”(周邦彦《风流子》“枫林凋晚叶”),江面笼罩着浓重的暮霭,模糊不清,如同词人无尽的愁情,因为过于浓重,无法用语言表达,赋予自然形象丰富的审美内涵。除了烟外,细雨、斜阳、柳絮还经常遮蔽其他自然形象,呈现虚的特点,呈现特有的审美内涵。如“春雨鳎淡烟深锁垂杨院”(无名氏《点绛唇》“春雨鳌保,春雨如丝,笼罩在院子的柳树上,显得模糊不清,但是增加了柳树的清新缥缈之美。再如“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古香慢》“怨娥坠柳”),整座城池都笼罩在蒙蒙细雨中,增添了画面的清新美和幽静美。

综上所述,宋词多表现自然形象静止无声的状态,擅长表现虚的特点,并融入词人丰富的审美感受,表现出丰富的审美内涵,呈现动人的虚静美。虚静美是中国古代艺术常见的美感形式,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很少引起当代人的注意。宋词自然形象的虚静美使当代读者充分领略虚静美的内涵,突破仅关注动态和清楚事物带来的局限,能扩大其审美感受范围。宋词自然形象的虚静美关注静态与模糊的事物,能培养当代读者静观的审美心态和丰富的审美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最后,宋词的虚静美通过对静态和模糊事物的关注,往往呈现生命存在的本来状态,呈现最高的审美境界,能提高当代读者的审美层次。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

[2]彭富春.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0.

相关期刊更多

浙江林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林业局

吉林地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