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国英雄事迹

爱国英雄事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国英雄事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爱国英雄事迹

爱国英雄事迹范文第1篇

天地不仁。当春秋战国天下大乱之时,才人辈出,百家争鸣。而屈原,就在这么一个战争纷纷的年代出生。是上天设计好的命运?还是他自己注定得承受这痛苦:空有一身的理想,却不能得到施展;一身正直,却被小人陷害;一颗爱国之心,却最终只能看着国家灭亡……然而他在不断奋斗,奋斗,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帮助国家兴旺起来……

一句离骚,让天下人知道了帝王权贵的丑陋;一句天问,唤醒了天下人沉睡的良知;一曲九歌,传唱了世间一切可传唱之事。他的诗词,没有李白的洒脱,没有李清照的婉约,没有辛弃疾的豪放,但正是他那脱俗的诗词,让人领略到了语言的精妙。“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我仿佛感受到身穿战甲手拿武器的战士,抖落厚重的征尘,把战友的头颅搁置颈项的惨烈。这是屈原在悲歌,在祈祷。

爱国英雄

他,怀着报国的理想,带着满腹经纶来到政治舞台。这是英雄展示自己的舞台。他励精图治,大整朝纲,然而,正是他的正直,也给他带来了灾祸:蒙受小人祸害,被2次流放,亲友相继被迫害……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造就了这么一位举世无双的英雄。

结局

然而,他也是人,即使他有卓越的贡献,脱俗的才华,还是摆脱不了世俗的结局:他走到汨罗河边,望着那滔滔的江水,“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苍凉的声音刺破了黑夜,弥散在风雨中。万声寂静,星光早已隐藏起来。夜,更加幽寂;风,更加放肆;雨,更加张狂。屈原抱着一块石头,纵然跳到水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声音,在大地上空,久久盘旋。

这难道就是英雄的结局。

爱国英雄事迹范文第2篇

在华夏大地,这片波涛汹涌的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着一面用爱凝结成的,万古流芳的旗帜。它,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为目标的民族精神!

面对困难重重而勇往直前奋斗的是民族精神;对死亡的威胁自强不息英勇就义的是民族精神;面对祖国的列强,挺身而出、维护祖国尊严的,还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它是世界的最高峰,向下方眺望。它看到了祖国雄壮美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中国人……此时,它虽然身在寒冷的峰顶,但它心里却有一颗炽热的太阳为它驱赶寒冷。但是,当它看到人面兽心的侵略者残忍地杀害无辜的百姓,一股憎恨在心底油然而生,就仿佛凶猛的列焰在心头焚烧,久久不息。

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去,抚敌垒炮台默默耸天立。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风范长存,从太军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的大将,到抗日战胜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官兵,他们有没有留下名字的,还有的没墓场和石碑。然而“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英灵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时间如信风拂过耳际,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闪烁。悠悠的岁月如水流逝。你是否还记得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

爱国是高于一切的传统美德,正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为中华美德的最高音。屈原因国破而投江明志,张骞出使匈奴、苏武牧羊北海边、文天祥为保国格而心甘受辱,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戚继光率兵抗倭、郑成功挥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国义无反顾,、陈潭秋视死如归,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为还我河山而爬冰卧雪,甘洒一腔热血、舍身炸碉堡、献身堵枪眼、烈火焚身稳如泰山……他们哪一个不是具有着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血可以流。泪可以洒,但头不能低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多少荣辱,多少艰辛,多少奋斗,多少牺牲,我们的先辈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东方大地不屈的中华魂!换得华夏大地阳光灿烂。

我们以《诗经》关睢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以古风与乐府、律诗与散曲;以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唱您历史恢宏岁月的辉煌,唱响您壮丽的山河亮丽的风景。

我们以岳飞的一阕《满江红》,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气歌》,以鲁迅的一声《呐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响您不屈的脊梁与骨气,唱响您不屈的尊严与神圣。

我们以采薇采茶采桑的手,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海的喉咙,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幸福的生活是我的祖辈、无数的英烈带着对祖国的挚爱、对人民的赤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幸福来之不易,这里面凝聚着无数英雄的血与生命。这是他们为了捍卫祖国,保护人民而献出生命的回报,这是所有人民心中最甜的果实…

听!那澎湃的浪涛拍打着十三亿颗赤腾腾的心。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每座座山,每棵棵树都挺着胸膛在无尽辽阔的蓝天中延伸、呐喊。响彻云霄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奥运圣火即将在中华大地的辉煌点燃。

我的心在沸腾,我的泪在转动,你可知我已追寻你几万里,为你,我魂牵梦绕;为你,我百折不挠;为你,我勇往直前……

你踩着五色的风火轮姗姗而来。为了迎接你,几代代的炎黄子孙付出了多少汗水;为了迎接你;多少双含辛茹苦的眼,一直追寻;为了迎接你,多少布满茧的双手从未停歇……一枚枚闪着光芒的金牌铸造了伟岸的中华魂,亿万万心的努力终于迎来了你……

奥运,我们呼唤着你,身边的一切都洋溢着二零零八的喜悦。欢乐的校园里,处处沉浸着对奥运的诠释。书本也在书写着东方神龙的色彩。你听,他们在倾诉:祖国在奋斗,祖国在拼搏,而这一双双炎黄子孙的手,这播撒在学园里的希望种子,不正是我们中华魂的传承吗?

站在鲜艳的国旗下,我们行注目礼,解读着源远流长的不屈的民族魂,所有的历史光辉都聚集在这里。在即将点燃的奥运圣火中,过去所有的瞬间都停留在这里。我们自豪地用一种最纯洁、最崇高的情感,看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崛起。

你看,那伏明霞的完美翻腾跳跃,在空中抛出的美丽光环,蓝色水面洋溢着胜利的烟花;你看,刘翔以无以挑剔的跨步飞过那一道道障碍,冲向那红色的终点,世界的书册再次记载了中华的斗志;你看,张怡宁挥动“国球”,舞动着的是不可战胜的意志;你看,刘璇那平衡木上如仙女般跳步,如入无人之境,那飞动的是中华自信的光芒;你看,陶璐娜气定神闲地朝黑色靶心胸有成竹地开枪,那传递的是坚定的信念与灿烂的未来……这一颗颗火热的心,这一次次胜利的喜悦,他们挺直的都是中华的脊梁——中华魂。

爱国英雄事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美电影;英雄情结;英雄主义;文化交融

一、引言

英雄崇拜的表达是一种常见、广泛的文化心理诉求,创造自己的英雄,如同是对自己文化责任和目标的一种承担。各国不同文化的分歧就在于其不同的价值认同,中美两国在电影中表现的英雄主义最能体现出两国文化的差异性,接下来就结合英雄主义在双方影片中的表现,具体探讨两国文化的差异根源。

二、英雄情结――中美电影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引言中已经指出塑造英雄是每一个国家传达和保留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手段,这就决定了中美电影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很多英雄题材,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英雄主义都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尽管不同文化影响下的英雄形象各不相同,但我们都必须肯定英雄已经被看作一个民族的支柱,对于中美电影中的英雄主义的对比,笔者首先将分别分析中美英雄的起源问题。

(一)中国英雄主义的起源

中国英雄主义的起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5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靠着这两条河流的养育生生不息,然而水患却也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时常发生的灾难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时间久了,与水患做斗争成了我们对抗自然灾害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对抗自然灾害过程中涌现的尧、舜、禹成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受到儒、道文化的影响,他们宣扬、提倡的“仁爱、宽仁”,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国产经典名著《西游记》及由其改编的影视剧作品中的唐僧就是典型儒、道的思想集中体,但是说到英雄,或许也只有孙悟空才能称得上,它曾被鲁迅评价为“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个英雄”。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被六小龄童塑造成为一个浪漫的、叛逆的、传奇的英雄角色,这一角色身上也是暗含着佛、道两家精神。除此之外,中国的儒家思想也体现为以他人利益或者集体利益为先,为了帮助他人实现理想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假如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更是要竭尽全力地用生命捍卫。

最后,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整个民族几乎是伴随着外敌入侵和民族战争而逐渐崛起的,其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就表现为保卫人民,抵御外敌入侵。国内的许多抗日大片中的英雄塑造得十分典型,如《南京!南京!》《一九四二》《集结号》等作品就塑造了一系列的伟大抗敌英雄。

(二)美国英雄主义的起源

同样,美国英雄主义文化也是起源于自身丰富的历史传统。

首先,美国是个全新的移民国家,很多美国人都是移民者的后代,并且还有新移民源源不断地进入美国。他们成为美国居民之后,肤色、信仰、原籍都成为其真正融入美国社会的阻拦,内心也肯定是存在挣扎和认同危机的。影片《超人》告诉大家,外星人都可以融入美国,移民者还害怕什么呢?鼓励人们不要害怕,只要信仰自由、平等的进取精神,社会就是美好幸福的。

其次,美国人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美国建立一个世纪以后,人们还生活在所谓的“黑暗时代”,西部边疆对美国人来说是神秘的,所以他们更乐意把探索西部世界的人崇拜为英雄。早期的西部影片中,牛仔成了美国人心中英雄的代言人,他们表现出不屈不挠、勇敢坚定的求索之心,这体现了美国大众认可的高贵品质。

最后,美国没有佛教文化,但是他们虔诚地信仰基督,美国人民始终坚持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大多是以实现人类解放、追求普世幸福为目标,所以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英雄在美国影片中很少出现。除此以外,美国重视人权,主张每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权利,并且应该把个人的人生理想作为首要的目标来实现。这其实容易造成美国部分科幻片中的角色走向极端个人主义。

三、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的异同点

根据之前讨论的两国英雄起源分析可以看出中美电影中的英雄主义是存在较大差异的,最明显的差异可以体现为以下两点:

(一)成就英雄的逆境差异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塑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成为英雄之前必然经历挫折,或许是因为美国人认为一帆风顺的生活无法成就英雄,只有能在挫折和逆境中培养坚韧性格的人才有成为英雄的机会,如电影《蜘蛛侠》中皮特开始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也是在经历了被毒蜘蛛咬、叔叔被谋杀等挫折之后才具有超能力。假如把这样的挫折更加具体化,则可以分为几种类型:虚构的绑架人质、夸张的全球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都成了美国影片中制造的逆境舞台。

在中国电影中,造就英雄的时代背景却相对单一了许多,例如《赵氏孤儿》中,故事年代就设定在春秋战国时期;《霍元甲》《黄飞鸿》则是发生在清末民初;《满江红》中的大英雄岳飞就成名于抗金的战场。可见中国电影喜欢在战争中塑造英雄,英雄们都是身处战乱的年代,面临国家受辱的危险困境,正应验了“时势造英雄”这一警句。

(二)英雄对待命运的态度差异

两国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对待命运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特洛伊》中,母亲对即将出征的阿喀琉斯说道:“如果不去攻打特洛伊,将平安度过一辈子;如果去,将会战死沙场。”面对这样的艰难抉择,阿喀琉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战死,最终成为英雄;电影《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桑提亚哥,是一个精神的强者,他与凶恶的鲨鱼展开了三天三夜的斗争,从来不屈服,这样不计后果的勇敢精神常常出现在美国英雄电影中。相比之下,中国的英雄普遍缺少义无反顾抗争的精神,更多的是理智变通。如《西游记》中孙悟空能力广大、无所不能,他的英雄形象被塑造得接近完美,孙悟空不同于美国的超人,他走的道路开始是逆天而行,后来经历了磨炼,被锻炼出了佛性,乖乖地做了唐僧的大徒弟并护送他去西天取经;《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关羽被曹操包围以后,却投降了曹操,并没有和他决一死战,这样的智取也可以说成是中国英雄的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东西方英雄态度的差异取决于文化的差异:西方强调个人主义,自我拥有选择、决策的权利,在这样个人本位思想的指引下,美国英雄无所畏惧地向坎坷的命运挑战;而东方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人要顺应自然,不可以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追求高于个人追求。所以悟空最后顺应了天庭,完成了社会定义下的英雄任务。

(三)道德层面的要求标准差异

中国塑造的英雄几乎已经被神化,他们无所不能却也无欲无求,在中国文化中,英雄的七情六欲、私心都是应该被抛弃的。例如,红色革命题材的影片中塑造的英雄基本都是高大全的全能型人物,他们身上找不到缺点,思想高尚、意志力坚韧,甚至可以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然而在西方影片中却降低了英雄的道德标准,如《超人》《蜘蛛侠》中的主角都是生活在大家周围的普通人,在危难时刻才去做一个英雄应该完成的任务;又如《加里森敢死队》中漂亮完成任务,给德军沉重打击的英雄们,前身却是囚犯,导演这样设计有他的用心,或许是想通过电影告诉我们,每个平凡人都可以成为英雄,不管你是否做过错事,只要诚心改正,愿意为人类美好的正义事业献身,都是可以成为英雄的,这无形中就拉近了英雄和观众的距离。

凡事都存在两面性,我们也应该从差异中看到相似性,首先,两国影视中的英雄人物都具有非凡的品质,中国的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和美国的施瓦辛格、史泰龙等,从这些成功的武打影星受欢迎的程度可以看出中美塑造的英雄具有相似性――超人的体格和过人的智慧。其次,双方影视剧中的英雄都具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力,这或许是他们可以被称为英雄的最基本的条件。最后,英雄们体现出来的独特个性也是相似的,他们不同于一般人,而是具有更加细致敏锐的思维与聪慧的智商,进而能够临危不惧,克服多重困难,将敌人击败。

四、如何看待中美影视剧中英雄文化的交融与差异

(一)正确看待双方文化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两国因为文化不同,影片中塑造的英雄主义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高低、优劣之分,盲目地对比只会让我们陷入极端不能自拔,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样的英雄文化差异呢?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吸取中国和美国影片中的优势之处,去除两国英雄电影中的劣势。比如,中国的英雄主义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强调牺牲个人利益而成全社会理想,这样以幸福生活作为代价的英雄主义观是有些偏激的,因为这是一种专属于英雄的奇迹,是常人无法复制的。在今天这个和平的时代下,我们呼唤更多的平民英雄,因为只有当每一个人都愿意成为英雄的时候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时代。我们呼唤全民英雄的时代,因其可以复制和模仿;对于美国英雄电影来说,拼搏、顽强、进取的精神是需要我们吸收借鉴的,但是过分地强调个人主义,也容易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出现。我们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合理适当地重视个人利益,但也要顾及群众利益,不可以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当青年人看到西方个人英雄电影时,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不要一味地模仿追寻。

(二)期待中美影视剧中英雄文化的交流融合

当今世界逐渐呈现为多元的文化格局,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而应该是在交流中、优势互补、相互借鉴,最后达到文化融合。东方影片《花木兰》可以看作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一个例子: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带有西方个人主义英雄的色彩,但影片坚持的忠孝原则却还是中国悠久历史积淀下的文化内涵的本质体现。又如《亮剑》中的李云龙不同于一般英雄形象,他不再是完美者的化身,而是具有普通人的缺点――语言粗俗、狡猾。这可以看出影片对他的道德要求已经降低,使得中国影视中的英雄也能接近现实生活。这样的融合不仅体现在中国电影中,在美国电影中也有很多例子。如《垂直极限》中,救援部队为了营救成功,最后牺牲了三个人却只救活了一个人,这就借鉴了东方那种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我们面对有差异的两种文化时,不应该是简单地评价谁对谁错,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正确地看待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在相互碰撞中借鉴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完善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

五、结语

通过对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异同的分析、比较,以及对各自英雄主义缘起问题的探究,我们对两国文化的差异有了一个全面透彻的总体认识。中美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英雄形象,这些英雄身上体现的精神可以看作两国文化中最精髓和宝贵的部分,同时英雄主义也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鼓舞着我们为国家和人类做出我们的贡献,所以当今宣传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就显得尤其重要。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多种文化碰撞以后,必然会引起分歧和矛盾,这时候需要我们理智地看待文化融合问题,不可以全盘西化,也不可以完全闭关自守。我们在日后应该培养影视创作者的全球性眼光,包容地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且不断地反思,从而把最精髓的文化保留、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楚立峰.好莱坞商业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剖析[J].商业时代,2011(08).

[2] 王海莺.美国灾难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J].电影文学,2011(18).

[3] 张博文.电影《阿凡达》观后感――兼谈美式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J].文学界(理论版),2010(06).

[4] 史莹娟.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J].艺术评论,2010(11).

[5] 崔海涛.美国英雄主义电影的成因[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1).

爱国英雄事迹范文第4篇

一、小学德育课程分析

据调查,学生对家乡了解甚少。家乡本是学生从小成长的地方,按理说我们的学生应该从小就了解家乡,从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个传说,一句谚语中体会家乡的丰厚底蕴,从而萌生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他们生在自己所在的家乡,却说不清家乡的特产,不了解家乡迷人的传说、谚语、风俗习惯。对家乡的了解犹如一张白纸。

谁都知道,一个对家乡都不了解的人,如何爱家乡,更何以谈爱祖国。于是,我们萌发了运用当地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的念头。通过分析和调查实践。乌牛镇地处永嘉与乐清交界、瓯江口畔,位于温台甬高速公路温州大桥北侧,104国道临镇而行,温州绕城高速和甬台温铁路贯穿乌牛。乌牛市场繁荣,物产丰富,是著名的“中国乌牛早茶之乡”,有“乌牛早茶、乌牛米、乌牛酒、乌牛猪”这“四乌”土特产,形成了一批乌牛早茶、柑桔、姜黄、杨梅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拥有有机茶认证商标3枚,绿色品牌3个。同时东蒙山为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古迹。可以说我们开发农村德育校本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而我们根据学校特定的环境和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对本校乡土文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充分的论证,进而达到从本校的实际入手,以家乡的人、事、物为依据,围绕“知我家乡,爱我家乡”的主题确立本校乡土德育的校本课程,编写出版了德育校本课程——《可爱的乌牛》一书供乌牛镇10所小学学生使用。其内容包括我们的家乡——乌牛、景色秀丽的东蒙山、乌牛早茶、乌牛米、乌牛肉猪、乌牛酒等篇目,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普遍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做为农村小学,周边有许多工厂、农田、山等,这都是德育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然而农村小学如何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结合最新的体验教育和新课程理念开展德育校本课程。由第四次全国少代会首次提出的体验教育,它着重组织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这一教育思想,强调在教育活动中,坚持以少年儿童为主体,以实践为重要途径,以少年儿童积极的内心体验为关键环节,通过集体体验、自我体验、换位体验和模拟体验等多种方式帮助少年儿童在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等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体验教育是针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农村小学要充分结合农村实际,利用体验教育理论,开展以体验教育为主渠道,通过队员乐于接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并以主人身份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真实的体验,把劳动和做人做事道理转化为内在品质,把德育目标内化为基本素质,在道德实践与体验中,使自己的道德观念逐步成熟起来。这样校本德育可以从根本解决了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的不足,提高德育实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农村小学德育校本课程操作模式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为此,我们根据既定的课程目标及课程组织,严格遵循教科研的科学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寻找出农村乡土文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佳切入点,然后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乡土文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1、注重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正在探索实施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南上指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很浓郁的地域内容,更有学校特色,因此,在乡土文化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重视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考察探究活动中去。我们给学生创造了适合的实践情境,使学生放心、放松地参与实践研究,他们的学习表现非同一般。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采用小课题的方式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先后确定了如下研究小课题:你知道乌牛地名的来历吗?乌牛早茶的种植、采摘、管理、制作研究;对乌牛优质米水稻的研究;对乌牛酒酿酒过程的参观考察等。我们在选题上针对本地的丰富资源,在研究性学习中体现本地特色,教师在学生的课题研究中进行有效的辅导。由于学生身处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地位,面对的是身边熟悉的研究材料,比以往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有了更多的合作空间,有了更多难得的体验。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地发现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自由研究,努力自助和适当寻求他助,伴随着探究过程感受挫折与失败。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强化。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乡土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活动中去,在与环境的相处相适中发挥了特长,优化了个性,提升了研究能力。

2、注重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合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因此,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教师不仅是校本课程的当然开发者,而且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他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英国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斯腾豪斯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教师介入校本课程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着新的教育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从理论上讲,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心,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

实践表明,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发现自己比原来能够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而且效果更好。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全体教师逐步树立了全新的教育、教学及评价观念,认识到了教育必须从关注共性、关注社会性的要求中逐步走向满足主体性发展的要求,体会到了课程不是静态的封闭文本,而是在动态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来的体验与会话过程。教师不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应该和学生一起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间改变了以往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

3、注重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动画和视频材料。它以其形象生物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校本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固有的,它必须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现代媒体是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利用乌牛乡土资源底蕴丰厚的优势,学校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整合学校、社区资源,营造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渗透的教育氛围,编写了一册乌牛风情浓、注重情感教育和潜能开发、教学体系相对完善的校本课程教材《可爱的乌牛》。

1、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整合学校、社区资源,营造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渗透的教育氛围,并注重把文本资料与非文本资料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个人学习与群体学习结合、学习与应用结合、知识与技能结合、体验与研究结合,使之更具科学化、系统化。

2、在课程设置上,划分为普及性、小组性、提高性三个活动层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校本课程可以通过班会、队会、综合实践课、社会实践等途径实施,有些活动也可作为学科课程的延伸,构建了“课、队融合,多向互动、协调发展”的教学形式。

3、我校结合地域优势,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将德育校本课程与校会、班队会、学科教学相互渗透,教学形式采取生生、师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社会等合作学习,进一步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为学校德育社区化的延伸搭建了桥梁。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的成效

1、通过乡土文化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教师针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科学全面地分析了具有农村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并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自由研究,努力自助和适当寻求他助。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大力开展社区活动,全面了解具有农村特色的可爱家乡。强化学生的德育能力,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处世态度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获得全方位,多渠道的体验,把做人做事道理转化为内在品质,提高德育实效。如发挥本镇人才辈出的优势,教育学生勇于进取,做有志少年;利用本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优势,激发学生爱乡情怀;了解本镇的今昔变化,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总之,通过挖掘家乡的德育资源,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2、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强了,对家乡的感情更深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事有了亲身体验,产生了积极的情感,逐步形成了一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喜爱质疑、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产生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个性得到了充分地张扬。一位学生的家里办乌牛早茶叶农场,他根据自己的有利条件,向同学们介绍了乌牛早茶的种植、管理、采摘、制作等方法。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但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技能,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也发生着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