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滕王阁序全文

滕王阁序全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滕王阁序全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滕王阁序全文范文第1篇

王勃的《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膝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为千古传诵之美文佳作。然王勃作此文时年龄多大,历来争议颇多。

一种说法是王勃作此文时年龄为十三岁或十四岁。《太平广记》和《唐摭言》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因文中有“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恭逢胜饯”之句,后人多怀疑十三、十四岁之说是民间文人对“童子”一词的臆造。如高步瀛在《唐宋文举要》中说:“疑十四岁之说乃由序中‘童子何知’一句附会而出。”从这篇序文内容之博大,构思之精巧,辞采之富丽来看。不应该是少儿之作,更像是成人作品。而后文流露出的对于人生悲欢的感慨和对于宦海沉浮的体味,情之真,意之切,言之痛,非饱尝人世沧桑和仕途艰辛之人,不会有此“真切之文”。

另一种说法是王勃作此文时年龄为二十六岁或二十九岁。按岑仲勉《王勃疑年》推算,王勃生于公元649年,卒于公元675年(上元二年);而上元二年。王勃作有《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一文,所记之事与《滕王阁序》相似,故许多人认定王勃作《滕王阁序》也是在上元二年,即二十六岁。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教材便采用了这种说法。然不论是二十六岁或二十九岁,均与文意不合。一是无法对“童子何知”中的“童子”一词作出合理解释,一个二十六岁或二十九岁的成年男子对客自称“童子”,终觉别扭。二是不太吻合“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中“弱冠”之自称。若说二十六岁或二十九岁约等于二十岁,实在牵强。同样对客,一会儿称“童子”,一会儿称“弱冠”,为何前恭而后倨?总之,二十六岁或二十九岁之说虽较为通行,但笔者仍觉此说疑点重重,难以服众。

近重新将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与《滕王阁序》两文作一对比,忽有所悟。《秋》文曰:“上元二载,高风八月,人多汴北,地实淮南。……昌亭旅食,悲下走之穷愁;山曲淹留,属群公之宴喜。……此欢难再,殷勤北海之筵;相见何时,惆怅南溟之路。”若按某些同志的理解,王勃在往交趾省父途中,八月作《秋》文,九月作《滕》文,从而认定王勃作《滕》文是在上元二年,即他二十六岁时。然比照两文,便发现两文虽为同往交趾途中所写,但《秋》文是记省父之事,而《滕》文并无省父之意;《秋》文中笼罩穷愁悲戚怅惘之情,而《滕》文则流露出豪迈、激扬、慷慨之意;《秋》文中作者贱称自己为“下走”,而《滕》文中则自称“童子”“弱冠”这些较为自尊文雅的用语。显然,短期内在同一旅途中写出情感反差如此鲜明的两文,似不可能。笔者以为,作《秋》文时其父王福峙被贬交趾已久,王勃思父心切,前往探视;而《滕》文并非与《秋》文同时期的省父之作,而是早于《秋》文,在王福峙刚遭贬谪,王勃侍奉父亲同往交趾途中所作。王福峙远谪交趾完全是受王勃牵累,王勃恰遇恩赦,侍父远行,自在情理之中;且此说在原文中可得到充分印证。原文中“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是言家父前往交趾为令,路过洪州这个胜地;自己年幼无知。有幸随父参加盛宴。前句言父,后句言子,自然顺畅;严父面前,自称“童子”,恰当得体。“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言自己愿舍弃一生功名,在万里迢迢的旅途中早晚侍奉父亲。父亲因已受累,王勃深感歉疚,唯一能做的就是侍亲尽孝。下文“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言年老更应壮心不已,哪能在白发苍苍之年改变心志;身处困境中更应坚忍不拔,不丧失远大的志向。前句奉劝父亲要振奋精神,不因贬谪而颓丧;后旬激励自己不畏艰难,志存高远。“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引用《论语》中“……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的典故,言自己因从前受到父亲的教诲,今天才得以喜登龙门。把今日登龙门之荣耀归功于昔日父亲之教诲,立言得体。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他日”并非某些注家所说的“将来有一天”之意,而是指与“今”相对的“过去”,在古文中“他日”常常作“过去”讲,如“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左传》)。“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札记》)唐杜甫诗“今日江南老,他时渭北童。”也可把“他日趋庭”理解为是对“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的字面借用。原文中这些父子对应而称的语句可见,王勃待奉父亲同往交趾之说并非臆断,而是通过寻绎全文而得。再由“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一句可知,王勃创作《膝王阁序》时的年龄应与终军相等,即二十岁。一个刚行“加冠”之礼的年轻人在父亲面前自称“童子”,这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时代是很正常的称谓。“童子”侧重于对父而言,“弱冠”侧重于对客而言。这样便于理解作者为何于一文之中前称“童子”而后称“弱冠”。偶观俞正燮《癸已存稿》卷十二《王勃滕王阁序书后》一文,正好佐证笔者之管见:“盖乾封、总章时,宇文节往新州,勃随父福峙往趾,俱过洪州,阎饯之阁上。孟学士。王将军皆在坐。”

由于王勃作品当时虽有杨炯为序,然今已十丧其九,残缺殆尽,集中所存,尚有可疑。故作《膝王阁序)之确切年代,难于他文中获其力证,只有就序文本身寻绎。应是王勃在二十岁侍父远谪所作。然此仅为笔者的一孔之见,姑妄述之,以期引玉。

滕王阁序全文范文第2篇

本文根据电教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谈谈个人看法:

一、 运用多媒体使枯燥的文本教学充满乐趣

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会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断努力,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前进,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建立高效课堂、提升学习氛围已经成为目前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也要与时俱进,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让语文课堂真正地“动”起来。在高中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荷塘月色》等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缺乏多元化的教学表现形式,只能局限在音乐渲染、图像显示、文字诠释的阶段,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收效甚微。运用多媒体的力量,会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探究释疑搭建桥梁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如果能把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技术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利用电教媒体将生动的画面进行情境导入,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使复杂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师还可以把文章重点内容加以突出,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知识重点,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滕王阁序》时,学生预习全文后,往往会感到文字很生疏,不能感受其美。这时可利用多媒体将滕王阁序的配乐朗诵和滕王阁的壮丽景色结合起来,从视觉、听觉上引起学生的审美兴奋,获得审美的愉悦。然后向学生提出质疑:作者笔下的滕王阁在今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在审美和质疑中解读文本,全文的教学难点也会不攻自破。

三、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科学家们曾研究得出:人脑的神经细胞必须通过各种视觉、 听觉,、触觉等感官的经验刺激才能逐渐形成连结。让孩子体验各种不同的环境, 接受不同的刺激, 能让孩子的大脑神经网路分枝更为茂密、更加四通八达。因此学生接受外界的感官刺激够多, 神经间的联结也会愈紧密, 讯息也会传递得愈快, 学习能力及思考能力也会愈敏捷。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提供丰富多彩且有互动性的外界刺激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也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四、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动力

写作教学一直是困扰教师们的一大难题,由于学生对于写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写作训练中缺乏真情实感。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缺少写作兴趣是无法写出优秀作品的主要原因。只有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写好作文。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死板、机械、沉闷的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媒体工具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探究周围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兴趣,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写作主题相关的素材用图片、文字、影像等形式加以展示,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让他们在欣赏的同时加深印象,感悟事物表面现象背后的真实。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地就提高了。

五、多媒体中真情实景的展示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创造力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想象力,阅读教学更是这样。多媒体可以弥补学生生活阅历的不足,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只有观察能力提高了,才能在平常的学习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可以找出一些符合月色环境的图片,配上最接近原文风格的《春江花月夜》,进行情境导入。当荷叶、荷花、荷塘、荷波等有声图片展现出来的时候,同学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凄清、宁静的意境,从而与作者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的心情产生共鸣。这些多媒体手段的综合运用,调动了同学多方面的兴趣,提高了审美能力、文学鉴赏力,开阔了同学的视野。

同时在电教教学实践中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忌方法类同,要做到恰当选择;忌千课一面,要做到常用常新;忌一成不变,要做到灵活运用;忌搭花架子,要避免为电教而电教的形式化倾向。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的运用做到恰到好处,精心安排电教媒体使用的时机和内容,对建立高效课堂模式、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因特尔未来教育》。

[2]林荔《电教手段在德育方面的价值》.2007。

[3]《电教多媒体――语文学习好帮手》。

滕王阁序全文范文第3篇

一、不同时期作品有不同特点,教学要把握好品析的重心

我国古代游记散文大致经过了魏晋诞生期、唐代成熟期、宋代高峰期、元明复兴期和清代衰变期,教学中要根据山水游记散文各时期的不同特点进行品析。

教学魏晋山水游记,要注重感受风物,在山水的描写中去体会文人学士的寄怀。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不安,朝代更迭,社会黑暗,这使得文人学士厌恶仕途,逃避现实,志趣转向广阔的大自然。他们有的隐居田园,有的寄情山水,开始对大自然进行自觉性的观赏,他们对大自然的审美以及觉醒,使得这时期的山水景物不再如秦汉时期只是表现主题的附属品,而成为了主要的描写对象。东晋陶渊明文风舒爽自然,情味隽永,教《桃花源记》,要让学生去想象那个和平、宁静、幸福、淳朴的理想世界;读鲍照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眼前要能浮现出庐山、九江一带气象万千,烟云变幻,光色耀目的景色;观吴均《与朱元思书》,水之清澈急猛,山之峻拔奇秀,要能让学生感受其描写的传神效果。

教学隋唐游记,文人对山水景物描绘时融入的主观感受以及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法是赏析的重点。隋唐时期,社会尽管有些动荡,但总的说来还是比较安定的,经济繁荣,文化高度发展。这一时期人们的旅游目的和要求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但培养自己与自然之间相亲相近、相和相融的关系,以获得身心愉悦,还积极探索旅游价值观,注重景物的文化内涵。读唐元结《右溪记》,不仅要引导学生玩赏右溪“清流触石,洞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的清秀美景,还要品读出作者借景而抒发的“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的怀才不遇的感伤之情。读《永州八记》,就要了解柳宗元借山水之乐排遣内心抑郁,将写景抒情融合为一的写法。

教学宋代山水游记,要把握描写、叙述、议论并用,景情理融成一体的特点。宋代的山水游记把唐代山水游记散文融情于景扩大到寓理于景,借山水景物进行说理议论,为山水游记散文发展在内容上又另辟一条蹊径。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体会作者描写美山、秀亭、四季、醉翁、游人众景之后,归结到太守之乐,是要表现为官要“与民同乐”才为真正乐趣的理念;读苏轼《石钟山记》,要明了苏轼对景物的游览、观察是为最后发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议论作铺垫。

明清山水游记,文人注重个性表达、借山水抒发的独特游赏趣味则是最有特点的鉴赏之处了。明清两代,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发展得更成熟多样,文人都刻意在作品中表现个人在山水审美中独特的生活情调,在“独抒性灵”的旗帜下,作品富有个性。若读《游苏门山百泉记》,要赏析袁宏道以游百泉而借题发挥,充分表达自己向往古代隐士、热爱自然山水、鄙视功名富贵的情感和个性。而“桐城派”姚鼐《登泰山记》记游叙事,语句不多而线条清晰,考证述古,文笔平实而恰到好处,这些正是要表现“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结合的文学主张。将文学主张与旅游情趣融为一体,也正是文人在山水游记中的个性表达。

二、入景入境,重诵读促联想感受山水风物

读山水游记,必要跟随作者感受景物,走进有“佳木异竹”的山林,欣赏如“捣珠崩玉”的瀑布,如何走入这美景呢?

反复吟诵感受画面美和音韵美。作者运用准确到位的词语、变化多样的句式、灵活丰富的修辞手法、朗朗上口的音韵去描写景物,营造意境,这些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杜牧《阿旁宫赋》善于运用排比“广文势,广文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用“四字句”为主轴,整散相间,长短错落,显示阿房宫浩荡的气势。“使负栋之柱……多于市人之言语”,一连六个比喻,夸张的手法和蝉联的句式相结合,环环扣紧,表现出阿房宫雄浑奢华。这样的才思,铺采文,不值得我们千百遍的吟诵回味吗!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几乎是字字用典,句句对偶,其华丽的辞藻、丰富的内容、流畅和谐的音律、工整多变的句式,读来给人以畅快淋漓之感,细品之下,更觉作者独具匠心,勾画出的壮美的山水楼台如卷轴铺在眼前。

比较阅读,感受写景的不同趣味。古人在不同境遇下对待山水有不同的态度,不同心境下述诸笔端则有不同景观。比较苏轼前、后《赤壁赋》,《前赤壁赋》写景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月如美人,徘徊有情,寥寥数笔,苏轼便勾勒了一幅空灵秀美的月夜江水图。《后赤壁赋》写景句“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景物却空寂清冷,虚无缥缈。同一个人,同样写赤壁,不同的心境下呈现出的景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境,正是因苏轼写《前赤壁赋》表达的是其乐观旷达的情怀,而写《后赤壁赋》时,却寄托其孤独苦闷之意。《滕王阁序》中王勃的语言辞藻华丽,色彩绚烂,写景的名句化用前人诗句,却更有凌然之势。如“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与汉代张衡《西京赋》中“击钟鼎食,连骥而过”比较起来,辞藻更华丽,描绘更细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它描绘的画卷更为旷远明丽。从这些与前人的不同以及《滕王阁序》的文墨词彩中,我们能看到大唐盛世刻在年轻诗人骨子里的昂扬与乐观,即使后文有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悲,但这种文采激情照亮了失落的悲壮。

运用联想与想象进入美境。山水游记中的“景”,既是现实之景,又是作者心中之景,是作者创造的艺术之景。阅读时,惟有充分展开想象,对作品中所绘之景,所叙之事,所状之物进行再补充,再创造,才能常读常新,获得裨益。可以尝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文句,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还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情怀。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虽不是出游,却描写多年未回的田园风景,也是山水之间的抒怀,文中可以改写“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样写景的句子,感受田园的静好风物;也可以改写“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样景中写事的句子,体会他于美景中乐安天命,追求闲适与自由的人生理想。

入景之所以要联想,还因为游记作品也常常运用想象来写虚景。《醉翁亭记》中写道“环滁皆山也”,但实际上滁州周围并没有那么多山。《岳阳楼记》中的“虎啸猿啼”也非实写,岳阳楼周围自古就没有发现过“虎”,这些写景的佳句都是经过作者的集中概括和创造,实中有虚,虚实相生。而杜牧写《阿房宫赋》,全然是靠想象再现了秦宫的壮丽和秦皇的骄奢。

三、入情入理,抓脉络巧设问加深理解情理

古人游览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往往是有感而发,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寄寓其中。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80余字,写景的只有“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几句,在此基础上,作者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慨。而“闲人”一词即抒发了作者被贬黄州仕途失意的伤感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复杂感情。如何带领学生深入作者的心灵,理解情理呢?

1.抓住情感变化的脉络,把握写景、抒情和议论的关系

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找出贯穿全文的情感线,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灵魂――情理的深意。如《兰亭集序》中,找到文中情感变化句子“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理出作者的情感脉络为“乐―痛―悲”。兰亭盛会,畅叙幽情,游目骋怀,这是纵情山水之“乐”,乐在景中。但这样的清谈忘俗,真能带给人永恒之乐吗?这引发了王羲之的深沉思索,发出“修短随化”“死生亦大”的“痛”感,以及文章结尾对人生代代生死的兴叹莫不相似的千古“悲”叹啊。由景入情,这样的思考和觉醒中,抓住情感的脉络,学生能体会到生的丰厚怎能与死的虚无相提并论,人生也不能只是在无为避世之乐中消极度过。

再如《赤壁赋》,找出情感句“于是饮酒乐甚”“哀吾生之须臾”“客喜而笑”,整理苏子的情感变化为“乐―哀―喜”,整理出脉络可以自然地带出问题:这前“乐”后“喜”是否为同样的情怀呢?深入到苏轼的内心,“乐”为山水之乐,美景之乐,暂娱心情,却生出了人生如蜉蝣的短暂渺小之感和羡长江天地永恒的“哀”叹之情。“喜”为“了悟之喜”,不如不羡,与清风明月“共适”,这是苏轼在人生遭遇重挫之后,在自然造化中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乐景虽暂生哀情,思考却终得释然的理趣。

《游褒禅山记》是游记名篇,不重在写景,而重在说理。文章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关键词是“悔―叹―得―悲”,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研读:作者“悔”于何因?“叹”于何事?“得”出何理?“悲”从何来?王安石“悔”自己跟随别人而没能尽情享受游洞的乐趣;由“叹”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得”出做好一件事要有志、有力、借物几个因素;“悲”为感怀学者做学问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由此来看前文写“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华山”乃“花山”之误,以及游洞一事,实为抒情议论作铺垫,在情感脉络的探讨中,王安石的深思慎取,不盲从,尽志可以无悔等思想,便让学生理解得更清晰更深刻。

2.课堂巧妙设计思维训练,往往能使学生潜入文意

研读补白,深味作者心怀。设计一些需要补充的句子,带动学生阅读,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如《兰亭集序》中设计补句子“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学生在反复诵读后,会由开始填“修短随化”,“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慢慢变为“齐彭殇,一死生”“诗酒清谈,虚度时日”等答案。在补写中品读出了王羲之在世人都回避死亡的时候,去思考生死区别的勇气和胸襟。《赤壁赋》中设计“客的箫声‘如怨如慕’,根据客的回答,补全句子。客借箫声,表达出羡慕( ),哀怨( )。”同学们从这个方向去品读,很快能理解在赤壁怀想曹操的缘由。羡慕曹操这样的人生,英雄得志,文韬武略流传恒久;哀怨自身渺小,生命短暂,平凡失志。这也正是才华横溢的苏轼借客之口而言自己贬谪黄州后的心情。研读补白,给了学生一个阅读体验指向,往往可以让思考进行得更深入。

课堂延伸迁移,能强化学生对文章情意的揣摩。如写一副对联描述滕王阁,上联“三江为襟,五湖为带,平地起高阁,成就千古妙笔”,下联“四海升平,七星拱月,青天显明辰,诉说百世沧桑”。在对联写作的训练中,再次品读文本,咀嚼俯拾即是的美词落英。还可以联系学生的阅读体验来拓展。如教学《兰亭集序》时设问,同学们是如何看待“死生”这样的大事呢?联系你读过的作品和自我人生体验来谈谈你对生与死的理解。当学生答出“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急流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这样的答案,他们已然感受到王羲之“一死生为虚诞”的思考。

滕王阁序全文范文第4篇

一、整体诵读法

西方格式塔心理学有句名言:作品的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句子的意义大于词语意义总和,篇章的意义大于句子意义的总和。文学作品虽由很多部分构成,但整部作品的内涵绝对超过各部分的总和。这是文学作品所特有的艺术魅力。采用整体诵读法,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言文内容,符合“格式塔心理学”所阐发的整体性解读、欣赏文本的特点。

整体诵读把握文言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常用的五步法:一读准字音,二读清句读,三读懂文意,四读出情感,五读出疑惑。还有一种是采用缩读法来整体把握文章。如教学《阿房宫赋》时,一教师就采用这样的方法完成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该教师在上这篇课文时,先和学生反复诵读全文,然后让学生质疑,质疑结束后,教师通过投影显示了一段文字: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 )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亦可谓( )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 )矣!

教师接着大声诵读:“阿房之宫,其形可谓某矣,其制可谓某矣,宫中之女可谓某矣,宫中之宝可谓某矣,其费可谓某矣,其奢可谓某矣。其亡亦可谓某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某矣!”抑扬顿挫的朗读声引发学生的大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兴趣。教师紧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对课文的了解,在括号内填一个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别填上了雄、大、众、多、靡、极、速、悲。填完后,老师将缩写的《阿房宫赋》大声地朗读了一遍,再请全体学生朗读一遍:阿房之宫,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亦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读完之后,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教师巧妙处理文章,将洋洋千言的《阿房宫赋》高度浓缩为几十个字,尤其是最后的齐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全文留下了一个整体印象,感知理解了文章的关键内容。

二、想象诵读法

诵读文言文时,可以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走进作品,揣摩文字,体会作者或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诵读《荆轲刺秦王》中的“易水送别”是最为经典的一幕。作者惜字如金,只用六句话描绘天寒水冷,白衣送壮士,壮士不成不还的场面。如能引导学生想象,还原当时的情景,一定能拨动学生心底最细的那根弦,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之情。想象之后再让学生诵读,悲怆之情就能自然地表达出来。请看一位学生在诵读之后,写下的片段:

冰天,冷水,寒风,残阳似血,马嘶声咽。

太子、宾客、士人皆服白衣而坐。雪白的一片,对映着深邃的易水。

易水岸边,啼哭一片,和着“呜呜”的北风声。太子黯然,泪水默默而下,缓缓起身,茫然走到荆轲前,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愿你除掉嬴政,以解燕国之困,重振燕国之雄风!”荆轲眼里闪过一道寒光,斩钉截铁地答道:“是!”回头西望咸阳,凄怆悲凉。太子默然坐下。

好友高渐离击筑,为荆轲送行,筑声哀婉凄怆,刺客倚歌而和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宾客、士人皆与轲道别,知道轲此行担负着国家存亡的重任,用生命换取燕国的安定,此去成功便罢,不然将葬身于异国他乡。荆轲的旧友,嚎啕大哭。白衣群动,哭声悲人。

荆轲端起酒杯,对众人说:“成败在此一举,壮士去矣。”举杯一干而尽,抱拳对众人,飞地上马,驾马西奔。

马嘶声裂,刺客远去。不能回首,不能退缩。北风再大,又能如何?视死如归,真男人也!背负使命,必须成功!众人远望西方,车儿愈去愈远,最后消失在瑟瑟的寒风中。悲伤、担忧、企盼交织在一起,离别的伤痛永叙不尽。正是:

易水边,北风寒,

国家如累卵,夹缝求解难。

荆轲携人首,前赴豺狼地,

人间悲伤填胸臆,众人怎禁受得起?

作者结合作品展开想象联想,太子“泪水默默流下,缓缓起身”,荆轲“眼里闪过一道寒光”,“飞地上马”等细节描写写活了人物,传神地表现出太子的懦弱无能,荆轲的视死如归。细腻的环境描写有力地渲染了送别时伤感的氛围。最后的小诗更是将情感推向了。学生能写出这样的短文,应该说对作品有了充分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引导学生诵读此段,学生自然能披情入文。

三、提纲诵读法

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认为: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面对大量的识记内容,指导学生能将归纳较多内容的板书和背诵提纲结合起来,形成背纲,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地诵读,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提纲诵读法。

如一教师在教学《劝学》时设计了这样的背诵提纲:

一、中心论点

二、学习的作用

提高自己:青——蓝;冰——水

改变自己:直木——轮;木——直;金——利

弥补不足:跂而望——不如登高;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

三、学习的方法、态度

积累:水、土、跬步、小流

坚持:骐骥、驽马、朽木、金石

专心 :蚯蚓、螃蟹

这些文字既概括了内容、划分了层次,又可以作为背诵的提纲,成为串起这篇文章的“线索”,通过其中的一字或一词就能带动出对一句或数句的回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对文章有了遗忘,但想到这些字词,又能很快地唤起对曾学过的文句的记忆。

四、借评诵读法

借前人的点评诵读古诗文也是一种不错的诵读法。前人的批注,点在关键处,说到要害处,为学生个性化解读提供了思路,同样也为引导式的诵读提供了路径。

一教师执教《滕王阁序》就采用借古人对《滕》的点评来指导学生诵读。教师在学生齐读全文后,展示了一段文字: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唐摭言》卷五)然后说道:这是一位评论家巧借都督阎公态度的变化来赞誉《滕王阁序》,请同学们找出阎公的态度变化,一学生指出阎公由大怒到不屑一顾,再到“沉吟不言,陷入思考”,最后“矍然而起”,深深地被文章折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阎公为何对“南昌故郡,洪都新府”不屑一顾,对“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却又“沉吟不言”,学生细读第一段后体会到开头八个字仅讲了地点,后八个字却有一种宏阔气象。写地上时,连用六个动词:分、接、襟、带、控、引,充分地拟人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一种恢弘气势。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阎公从“沉吟不语”到“矍然而起”,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变的?学生再次品读,指出从“披秀闼,俯雕甍”开始,推开小门,由室内到室外,景物由静到动、由暗到明、由远到近、由散到满,胸襟由局促到开阔,如果说坐在室内看风景是一种欣赏,打开门窗,则是一种震撼。 “骇”——使眼睛受惊,“穷”——有力量,“惊”——雁群发出如人般的呼唤,三处细节写出了一种壮美。教师又引导学生注意第二段先是四句长句,非常舒缓;再用四个短句,非常急促;再用四六句,抑扬顿挫;而推开窗之后,短促的三字句,错落有致的四字句,节奏在变化中有稳定,感情开阔而飘逸,难怪阎公“矍然而起”。谈到这里,教师要学生齐读第1-3段,学生读来时快时慢,语调时高时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缓缓读过,“唱”、“穷”、“惊”、“断”四字格外强调,完全融入到文章意境之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育家洛克指出:“教师的重大作用和技巧就在尽力使一切事情变容易,尤其是在学习文字方面,最不应该使儿童感到窘迫。” 巧妙的诵读方法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教师不断对文言文诵读法进行创新,相信学生有一天会说:文言文,爱上你并不难。

滕王阁序全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非专题性研究

专题性研究

一、非专题性研究

这里所说的非专题性研究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系统性地研究学习。,它结合课本内容,体现教材的知识点,贴近高考指挥棒,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既体现课本中“传其道,解其惑”的要求,又能贯彻研究性学习的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过程中,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本体性研究。

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有研究意义的深层次的问题供学生研究学习。这类问题最好是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的,不过也可以是对课文的理解有较大价值的。如《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是鲁迅先生在五位革命作家遇难两周年时写的纪念文章。经过分析,此文只要解决三个问题就可以透彻的理解全文的主旨,即:“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个题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要记叙和五位烈士交往的经过;.

“惯于长夜过春时”一首诗在全文中的作用。在预习时,先把作者的生平简历,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关的参考资料介绍给学生,然后再把这三个问题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结合教材,独立研究,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但只要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言之成文,畅所欲言,就达到了目的。当然,最终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在大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统一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涎续性研究。

根据课文内容,派生出有延续性意义的问题继续研究,主要在课外时间里完成。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所以的问题都一一解决,学生也可能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有必要把这些问题延续到课后。有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己拟定,有的问题由教师来拟定,如《滕王阁序》的问题是“有人评论王勃的《滕王阁序》具有‘四美’,谈谈你的看法”;《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阐述的问题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石钟山记》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考察经过和结论的偏颇”,等等。不要求学生课课都写,可以在一学期中布置的十几个题中选择一两个来研究。学生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来写。研究过程由确定研究专题、调查研究并收集资料、撰写汇报论文等步骤组成。延续性研究的内容紧紧扣住课文的要求和知识点,是课文内容的延续和深化。

二、专题性研究

所谓专题性研究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某一社会现象、某一学术课题、某一文学现象、某一发现构想等进行探讨研究,从而得出某种结论,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当然这种结论或者成果或许是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错误的。但是,就学生而言,我们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论。这个过程是学生增长知识的过程,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之下的自主学习,它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确定一些研究的专题供学生选择研究。这种类型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研究方向。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拟定一些具有探讨性和可行性的专题供学生研究学习。如《瑞安玉海楼文化的探索研究》、《温州鼓词的渊源和发展状况》、《温州方言的特点和历史沿革》、《高则诚的生平和创作》、《中国楹联文化的渊源发展与继承》、《瓯剧的特点和发展状况》、《东西方影视文化的异同初探》、《金庸古龙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差异》等。

2.指导研究方法。

在向学生布置专题时,必须对每一个专题作一说明,使学生选择专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这种说明实际上就是解题释疑,即说明某一专题研究的内容、目的、价值、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的知识、查找的资料。同时,要指导学生如何去索取资料,如何调查研究,如何撰写论文。如《瑞安玉海楼文化的探索研究》这一专题的研究,需指导学生从以下方面人手:瑞安玉海楼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孙怡让先生的教育思想;玉海楼文化的底蕴;玉海楼文化在瑞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定期检查并指导。

相关期刊更多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装饰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宝玉石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