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如何创新创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71-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策略。毫无疑问,大学生作为创业就业的主力军之一,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进一步落实国家措施。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我国就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国家发展的策略就是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创业素质的高等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创新与创业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与实践能力,因此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能够有效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可以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大学生毕业生人数也逐渐增多,就业岗位并没有逐年递增,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各高校切实开展各项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能够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也是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高校的教育更趋向于个性化,以学生的需要为主体,学生在毕业岗位的选择上,也更加个性化。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学生希望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能够拥有创新创业意识,学生可以在创业过程中,重复发挥自身的特点,规划符合自身个性的职业生涯,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对于高校,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高校应该营造相关的校园文化。浓郁的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精神发展动力,也是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外在保障。高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来强化创新创业精神。高校可以通过校广播、微信平台等媒体力量宣传国家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举措,积极宣传本校学生创新创业典型;高校可以开展各种学术讲座与报告,邀请创新创业方面成功的企业者,为学生们分享创新创业相关经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高校应开展一系列创新创业学生活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学校模拟体验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为日后走向创新创业阶段奠定基础。
课程体系建设中也应该侧重设立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相关的课程,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从教材上借鉴国内外成果经验,选择适合本校师生的教材,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高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分为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可以把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纳入到不同的课程体系中,创建立体化课程。在学习相应的理论课程基础上,还可以开设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对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或者模拟开办属于自己的公司企业,熟悉相关的工作流程,突出专业特色,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高校教师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加强对师资的培养有利于高校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高校教师可以到和自身专业相关的企业等进行挂职锻炼,在实际的工作中积累经验,在课堂上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分享;积极聘请成功的创业者来校合作,扩大师资队伍;定期对高校教师进行创新创业培训,鼓励教师走出去,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实践,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水平。
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共同合作,而不仅仅是单一化地进行创新创业。每个企业需要不同专业知识、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经历的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可以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完成某个项目,也可以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到其中,这既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而这恰恰是创新创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生产力是第一要素,而创新创业的发展能够支撑生产力的内在核心要素之一,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成为关键所在,也是高校培养当代人才的首要任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是可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韩孟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实践[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1):79-80.
[2]董世洪.社会参与: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02):34-35.
[3]吕开颜.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辽宁经济2014(06):50-51.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指导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问题愈来愈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机制还不够十分完善,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各项指导也相对比较缺乏,因此,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是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补充,是顺应社会新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是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举措。
1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对自我就业的全新定位和选择,是大学生结合自身各方面综合优势,由被动面对就业环境变为主动出击,能够更大程度实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高校辅导员指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规划将会是一项长期的和极具现实意义的工作。但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创业指导仍然是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一项缺失,其难点在于:(1)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淡薄。(2)高校创业指导工作机制还未完善。(3)社会未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还需要很长时间来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和完善。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的年轻部分,具有思维敏锐、掌握最新知识和技术、创造性强等特点,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多大学生并未意识到自身的巨大优势,很多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就业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面临就业时显得仓促被动,不能全面了解社会就业情况,因此不能准确定位自己,更不能坚持所长、有所突破,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当代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时,结合自身特点,另辟蹊径,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做合理准确的引导,而倡导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更是一个沙中淘金的漫长过程。
高校就业工作的紧迫性和严峻性使辅导员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就业指导老师需要准确掌握人才需求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意见,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高校创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则需要在此基础之上,首先对创业指导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创业指导老师需要更加全面了解社会创业大环境及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做好及时传达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传输带作用,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各种创业项目,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尝试;其次需要构建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平台,如加强校企合作,创造更多的大学生实习平台,拓宽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鼓励大学生正视就业压力,面对压力寻找机遇,等等。
大学生自主创业除了面临上述的一些问题,总体来说,社会也未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仅靠大学三、四年的职业规划指导,很难应对自主创业的高要求。高校创业指导工作机制也不够完善,大部分高校还缺少一支高素质、掌握科学手段与现代化方式的专业化创业指导工作团队,不能对大学生创业做及时全面的协助和指导。
2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的措施
(一)加强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引导
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实际,深刻认识严峻的现实,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业观;引导大学生结合当前形势和就业政策、就业预期,加强对世情、国情和社情的了解,树立国家至上、事业为先的观念,树立“行行可立功,处处能就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引导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妥善处理好职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的关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正确对待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提升精神境界,确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
在创业上,应引导大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经济成分更加多样化,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必是大学生的首选,大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整合资源,积极投身到自主创业的热潮中。一是培养创业的勇气、胆略、激情与信心,树立“创业”是成功开创事业的理念;二是以创立一项事业为目标,努力成为新兴行业、新兴领域的开拓者与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而不止于解决一己就业岗位,不停留于谋取一份职业;三是理性对待创业机会,合理定位创业目标。由于知识、技能、经验、资金、能力、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创业初期挫折多,投入大,并且整个过程都伴随着风险,要充分估计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境,用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用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解决。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条条道路通罗马”,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创新,在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创新基础上创业。
(二)加强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教育引导
职业道德是适应各种职业特殊要求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是道德意识和行为成熟的表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后备建设者和生力军,只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引导他们把学识和才智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民。
当代大学生思维灵活,自身意识强,注重个人奋斗,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初步设计,希望凭借个人奋斗和努力向社会证明自我。但这种美好憧憬和愿望的背后又隐藏着他们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一些困惑和迷惘。针对大学生的这种希望与困惑、进取与彷徨、认识与失落交错的职业观现状,适时加以教育引导,加强职业道德、行业知识教育十分紧迫和必要。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
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实践活动中,要有利于提高素质,提高能力,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有利于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感与敬业精神。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引导和帮助大学生面向基层,把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起来。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结合理论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素质是最为有效的学习。大学生需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四)加强创新意识和技能培训的教育引导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教育部要求加强对老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立高新技术企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学生不应该仅仅是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更应是新岗位的创造者。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学生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实施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但是一条新的就业渠道,同时能带领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成为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的主力军。大学生是劳动力市场中素质较高且具有一定知识和技术的群体,这一群体较之其他劳动者更容易创办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竞争力的新型企业,容易形成对资金、劳动力都有吸附能力的企业群。
(五)加强就业创业个体化的教育引导
个体化引导即为有针对性的引导。不能顺利就业创业的原因很多,有个人能力、就业观念、社会需求量等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特征区别对待,有的放失,更有利于扬长避短,找准个人与职业的最佳结合点,提高教育指导的针对性。
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渴望,服务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成长。在做好教育引导过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寓教育于引导之中;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工作,寓指导于辅导之中;以学生事务管理为基础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六)加强就业创业政策的学习指导
大学生就业是劳动力就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要受国家就业政策的指导和制约。大学生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就业政策,了解社会的需求信息,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责、权、利,获得就业的主动权。
党和国家非常关心大学生就业,已把大学生就业情况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之中;中小企业招收大学生就业给予了各项扶持政策;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给予了多种税收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免费创业教育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这些将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推动高校就业与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七)加强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心理疏导
在就业创业激烈的竞争中,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矛盾中,大学生承受着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工作待遇、工作环境是否满意,专长、兴趣能否得到发挥,择业屡屡受挫,创业困难更大,这些让他们忧心忡忡。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初次步人社会的大学生们寝食难安,也使他们本来正常的心态变得敏感起来,心理陡然问产生焦虑和恐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适时到位,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首先,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乐观的人生态度表现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和事业,这种热爱会冲破暂时的困境与挫折,开动脑筋,百折不挠,化危为安,开辟崭新的人生境界。其次,要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构建和谐、良好的人生环境。心理的和谐与心理健康是积极应对竞争压力、挫折,适应环境的内在心理基础;人际关系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紧张、焦虑情绪,使个体在分享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温暖中获得继续奋斗的力量。最后,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掌握必要的情绪疏导、心理调整方法。尝试运用一些调适方法保持心态平衡,维持心理健康。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东方不亮西方亮”,相信社会,自强不息。同时,多参加健康向上的活动,多找朋友或老师、家长倾诉。变换环境,广交朋友,学会宽容等,进行心理调适,缓解心理压力。
3结语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实践教学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80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is essentially a market oriented innovation, this essence requir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practice teaching. 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 case analysis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in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DPST). And to explore how to make more students to cultivate entrepreneurship and entrepreneurial skills through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teaching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resource constraints. In GDPST,we construct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mini enterprise", solved the problem of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in the real business practice of large-scale students. We hope to bring enlightenment of operational aspects to similar institutions.
Keywor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case studies
0 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16)中明确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①创业本质上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区别创新教育而言,这一本质要求创业教育更需聚焦实践,更需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
国内典型的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目前主要来自于对9所试点院校经验的总结。②例如清华大学的“创新环”模式,其以创业大赛载体,对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选拔和孵化。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构建了由创业管理培训学院、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组成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服务平台体系。上海交通大学,实施本科生参加实验研究计划,成立科创实践中心,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外创新活动机会,举办创业创新大赛,提供创业辅导。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学生创业园的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等等。
上述各院校的创业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但实践教学通常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终因不同学校提供创业教育资源的能力不同,导致很多实践模式无法被借鉴复制。这在办学资源相对的匮乏的职业院校中表现更为突出。笔者所在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广科院),突破了资源投入不足的限制,实现了面向大部分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教学的难题。本研究基于广科院创业教育实践的案例分析,探索如何在创业教育资源限制条件下,让更多学生能够通过创业实践教学培养其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从而为同类院校开展创业实践教学带来一些操作层面的启示。
1 案例研究:广科院的创业教育实践
1.1 广科院创业实训实践教学体系
为积极响应国家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系列文件精神,2008年,广科院在其二级院系展开创业教育的试点。试点院系把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重要培养目标,提出“专业职业我行、创新创业我能”的教育理念。先后成立创业辅导与咨询办公室、创业教育中心、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中心、大学生迷你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形成以实训实践教学为主体的创业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主体部分实现的功能,是从创业知识到创业技能的逐步递进,从创业精神到创业技能的逐步加强,惠及学生数量从多到少。③辅助部分实现的功能是营造校园创业氛围的同时,通过参赛和相关辅导增强学生的创业技能。
1.2 广科院创业实践教学解析
开设创业课程,并通过软件、沙盘进行创业模拟实训,很多院校都能做到。由于资源投入等因素的限制,如何让大规模学生有系统地体验真实的商业实践一直都是个难题。广科院将格子店的商业模式成功地引入到创业实践教学之中。这个设计实现了60m2的场地300个创业格,同时容纳1500名学生的低成本、低风险的真实创业经营的体验。④广科迷你创业园建成,每年两个学期共安排3000名学生入园实践。2010年建成至今,已有15000名学生接受了这一实践训练。由于迷你创业园解决了商业经营和创业实践教学较为完美的融合,因而获得教育部高职工商管理教指委授予的“优秀教学企业奖”,以及教育部高职文化素质教指委授予的“教学成果奖”。这也是这一创业教育体系中较为创新的部分。
支持这一创业实践教学的运营系统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创业园实践教学SOP(标准作业流程)》,用于指导教师对创业园运营管理和创业实践教学,提供了创业实践教学与运营管理的标准作业流程。二是《大学生迷你创业园创业实践工具书》(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用于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迷你创业园完成独立的经营过程、创业学习以及课程测试。三是建成了在线教学和运营管理网站,用于在线了解经营动态、营销信息、答疑解惑等等。这一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了教学资源缺乏和大规模学生创业实训需求的条件约束,实现超低成本、超低风险情境下,惠及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的创业实训教学设计。
2 思考与启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策,前所未有地吹响了“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全面创新驱动转变”的号角。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积极回应这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其中提出“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要求建设创业实验室,鼓励高校整合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然而,现实条件是一些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办学资源缺乏,没有条件建设“大学科技园或创业园” 用于学生创业实践。即便建成科技园或创业园,也只能服务为数有限的创业团队。
然而,今天的创业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规模学生如何通过创业实训实践教学来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创新的命题。本研究的案例广科院,构建的“迷你创业园”创业实践教学载体,解决了资源短缺下的大规模学生进行真实创业实践的难题,因此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随着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突破资源投入不足的条件限制,创新性的设计出“能够融入大规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训实践教学体系”的任务,依旧任重道远。本研究仅仅是来自实践的单案例分析,其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普适性程度有待进一步探究。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和导向性的改革,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还将围绕这一主题更为丰富和深刻地展开。
注释
① 罗伟其同志在广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Z].广东省教育厅通报.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2016(2).
② 杜海东.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5.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恩创者 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创新创业
一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自2001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49万人,预计2016年毕业生人数将有可能更多。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仅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就很多。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各高校应当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课,并且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会调整好就业方向,提高自身素质,迎难而上,学会自主创业。
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近年来,“创新”一词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核心要求,不仅在各高校大学生之间被推崇,而且在很多企业之间深受重视。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市场不仅需要技术型人才,更看重创新型人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同时是对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
三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无论什么时候,创新都是不朽的主题,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民族的精神灵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希望更多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创新创业。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期,相比以前,更注重人的综合素质。而高校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各高校将发展大学生创新能力视为首要任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好未来人才资源管理。
二、大学生怎样创新创业
首先,提高自身创业素质。面对创业,很多大学生感觉一片迷茫,不仅缺乏对公司运营情况的掌握,而且连一些基本的商业专业词汇都不了解,感觉无从下手。创业之前,大学生应当认真学习有关创业的基本知识,同时端正态度,好好学习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一课。
其次,做好相关的市场调查并累积经验。创业前,准备工作要做到位,切忌盲目创业,也不要急功急利。可以亲自去相关单位实习一段时间,学习别人的经营模式及其他可取之处,为自己创业积累丰富的经验。
再次,多方面熟悉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充分了解优惠政策后,最大化地利用优惠政策自主创业。同时,为创业前期提供资金,为后来更好地发展夯实基础。
最后,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创业道路中,大学生会面对各种困难、挫折。但是,往往打败他们的不是那些客观因素,更多的是心理承受的各种折磨等一系列主观因素。所以创业的大学生需要极大的勇气面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挫折。即使失败,也不轻言放弃,要有“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的决心和勇气。
三、“恩创者”项目实践的意义
在安徽三联学院外语学院各级领导、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的“恩创者”创业训练项目运用互联网思维,将线下学生资源进行整合,对接相关企业。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到企业实训工作,从而更好地让他们明确就业方向、指定职业规划。“恩创者”的创立为在校大学生和企业之间搭建了互惠共赢的桥梁。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上班,提前接触自己喜欢的工作,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是很好的勤工俭学的机会。不仅解决了在校大学生课余无聊的现象,更给大学生提供了积累社会经验的平台。对于企业而言,解决了一线缺人及很好地规避了人才流失问题;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缩短了试用期,大大降低了企业培训费用;提高了公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并在招聘期间对人才的选择留用占据主导权。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仅缓解了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压力,更为培养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恩创者”的创立正积极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是“创新世纪”的产物之一。希望该APP能够得到大家的青睐。
参考文献:
[1]http:///kuai_xun_4343/20141202/t20141202_ 1208601.shtml.
[关键词]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ERP实训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B
创新改变世界,创业成就梦想,创新创业成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重要力量。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平台将体验式场景学习有机融入到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教育中,是对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改变与创新,实现了体验式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能有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现有知识技能去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不可预见的问题,进而实现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拓宽未来就业与创业的渠道,最终帮助学生立业成才。
一、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创新与创业能力是当代经管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对经管类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需求与亟需提升的素质与能力,而且能有效促进毕业生的高质量创业与就业。经管类学科是文理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在思维方式、专业基础、创新实践等方面相对于其他专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对创新创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时要结合其相应的能力特质。
(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在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具有综合性、发展性、创见性、开拓性等特点,是个体综合素质与发展潜质的最高体现。从对创业实践的促进功能角度,创新能力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创新感知能力等。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创新性的思维,经管类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需要文理兼顾,相对于纯文史或理工类学生,在思维意识形态方面更具活跃性与感知性,较为活跃的思维模式也决定了其相对较强的交际沟通能力,而敏锐的思维与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特质。
(二)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创业行为的孵化器,是指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并能运用各种方法去开发与利用它们进而产生新结果的能力,是以专业智慧为基础、以创新和创造为载体、以持续改进为主线,以创业实绩为核心尺度的综合能力,是个体智慧、能力、气魄、胆识的全方位展现。从对满足创业实践的基本需求角度,创业能力主要包括机会识别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六个方面。经管类学生在这些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其工商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为其创业实践奠定了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而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是创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特质。
二、ERP实训是培养与提升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
经管类学生虽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有着比较竞争优势,但创新与创业更注重多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融合,因而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ERP综合实训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提供了平台和路径。
(一)ERP实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ERP实训采用的是体验式教学模式,将学生分成6-8组,每组充当一个企业角色,进而构成市场上的竞争性企业,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分别承担CEO、CFO、CIO、COO、CMO等相应的职责,模拟企业6-8年的运营过程。由于在模拟企业运营过程中,需要对市场需求、资金流量、原材料需求量、未来产能、产品研发与认证等进行预估与决策,需要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重新的梳理与整合,结合模拟企业运营中遇到的问题与实践需求,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行为的转化与转变。但在实训过程中,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往往是不足的,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自行拓展专业相关的知识内容,而且要主动学习和掌握专业以外的相关知识内容。ERP实训是对传统授课“满堂灌”教学模式的改变,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练中学、学后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自身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理论分析能力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ERP实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领导决策与经营管理能力
ERP实训在课堂模拟经营中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市场意识、经营方式等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在整个企业模拟运营过程中,学生必须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思考企业下一步应如何发展?厂房是选用大厂房还是小S房,是购买还是租赁?应选择什么产能的生产线,何时购买?应选择研发何种产品,同时生产几种产品,是否获取认证,何时认证?开拓几个市场,开拓次序如何?广告投入量如何?采用短期借款还是长期借款,借款额度多少?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关系到此刻企业的生死存亡,更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需要快速而审慎的做出决策。通过实训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领导决策与经营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在完善年度经营方案过程中,学生的统筹规划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也能得到相应提高。
(三)ERP实训有助于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与共赢观念的培养
在ERP课堂实训中通常按照学号或者依据随机原则组建项目团队,而在团队组建之初,成员之间往往并不熟悉,在思维方式、性格特点、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差别,这就要求团队成员不仅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而且要树立全局意识与共赢观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各部门的有机协调与通力协作,在竞争中获得共赢,在合作中实现目标,为自身的发展与提升带来更多的机遇。另外,在模拟经营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难题会经常性的出现,各部门间也时常会因为资源的有限而出现矛盾与冲突,此时各部门间的组织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战略目标、战术目标与业务目标间关系的处理以及资源在各部门间的分配成为企业生存攸关的重要问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就能得到有效锻炼与提升,也有助于全局意识与共赢观念的培养。
(四)ERP实训有助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与交际沟通技能的培养
ERP实训在模拟企业运营过程中是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互动的,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扮演了相应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职责,负责其相应经营领域的决策与经营,这就要求团队成员之间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目标一致,为取得经营企业的预期目标而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市场份额,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实训中获得较高的分值与较好的名次。而企业运营又是一个多方面互为影响与制约的系统,在经营互动过程中,由于各团队成员所占立场与角度不同,难免对经营管理的实施方案持有不同观点,从而需要团队成员间通过良好的沟通协调以解决矛盾与冲突。这不仅提升了团队成员的交际沟通技能,又能使他们从产生分歧到获得和解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与团结协作,使团队精神得到培养与提升。
三、ERP实训平台培养与提升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施方案
(一)选择合适的实验平台,加强专业学科知识教育
专业学科知识是创新创业的基础,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源泉,而创新并不是脱离现实的凭空想象,是以专业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为基础的综合素质的升华。通过选择合适的试验平台,让学生亲自体验创业过程;以体验式实验教学带动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以用友软件的创业者企业经营模拟系统为依托,模拟企业整体运营,让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借助实训平台这一第二课堂的优势,鼓励学生将专业学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思考新问题,在实践中创新,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二)引入动态市场信息,完善学科竞赛机制
在ERP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在后台添加不断变化的宏观信息和市场信息,引入动态因素以改变经营环境,让学生自主判断对市场及销售的影响,使学生领悟市场的风云变幻,切实认识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从而深刻理解ERP管理思想,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提升管理决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另外,在日常的教学实验过程中引入学科竞赛模式,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实现与学生的学分认定、综合素质测评、评优选先等学生毕业与就业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相挂钩,以提升实验过程中表现优秀学生的被认同感与优越感,并影响与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相关活动中,提升ERP实训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力与指导力。
(三)实施面对面点评与交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在学生模拟企业运营一段时间后,由创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模拟经营状况进行点评,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分析在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决策的得与失,汲取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提高创新与创业能力。选择适当的时机,邀请创业校友与实验学生参加座谈,一方面为学生分享创业心得,为模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点迷津;另一方面鼓舞学生的创新士气、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使创新创业教育符合社会发展实际,落到实处。另外,要积极开展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培训,鼓励他们进行专业研修和专业实训,全面提升实践指导能力,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引领和指导。
新与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高校教学综合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尤其是对于经管类学生如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着力点。ERP综合实训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提供了平台,但归根结底其最终目的还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邱文伟.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基于学科竞赛的功能效应[J].当代经济,2015(1):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