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税法知识点

税法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税法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税法知识点

税法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TV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特点及其评价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施工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施工项目分项多,施工过程复杂性强的工程,因此,对于其施工质量的要求非常的严格。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独到的特点:1)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很多要素的影响。因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周期非常长,施工的环境一般也比较复杂,因为施工方在施工时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气候季节的变化,地质地貌特点,原材料的供给,施工方法,工人的技术水平等,这些因素对于施工质量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2)施工质量的形成环节比较多。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复杂性非常高的施工项目,其项目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施工和项目验收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都会影响施工质量的形成,因此,施工质量的评价过程中需要牵涉到的面非常广。3)施工质量水平波动比较大。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周期长,施工牵涉面广,施工的环境和条件变动多,因此其施工过程非常难以控制,施工活动很容易受到各种多变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质量水平的波动比较大。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评价是一个要求非常高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对施工方的施工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质量的评价中,需要遵循预测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动态发展原则等质量评价原则,全面客观的对施工的质量进行评价。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方法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施工质量评价的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模型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价。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系统的质量评价标准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仍然缺乏一套系统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依据,目前绝大多数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评价都是参照水利建设工程的《质量评定标准》来执行的。但是这套标准的使用年限已经非常久,随着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多大的变化,传统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依据已经很难适应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要求,在质量评价中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

2.2缺乏全面的质量等级评价

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是采取各种量化的指标来进行考核和评价,而缺乏对于施工工程质量等级的区分,很难客观公正的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价,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使得质量评价不够全面合理。

2.3施工质量评价的对象划分太小

我国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评价的划分对象一般都是以单元工程或者分部工程为主,对于整体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划分的单元过于小,评价结果很难真实的反应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质量,很容易发生评定结果出现偏差的问题。例如,现行的质量评定标准是以合格率和优良率为主,在实际的质量评价过程中,由于各个施工分部的差异比较大,经常会出现相同的优良率或者合格率的施工分部实际的施工质量却有较大差异的现象。因此,仅仅从现行评价标准出发,很难客观公正的反应工程真实的质量状况。

3.施工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3.1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完善施工质量评价方法,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使得施工质量能够有一个可以用来评价的标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要对施工的环境进行综合考量。首先,在确定质量标准时,要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地址地貌,水利等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其次,要对人力资源,原材料的取得,运输状况等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进行考量。另外,还要对当地的文化习惯,民俗民风等可能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人文因素进行评价。2)对工程设计进行科学的评价。工程设计的评价是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与施工事情情况所吻合,是否有其他更好的设计方案,要进行充分的评估。3)对工程质量外观的评定。对于工程质量的外观要严格依据《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体系评定标准》中的有关标准对于水利水电的施工工程进行检查和评价,并确定相应的质量评定等级:若主控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且一般项目不小于70%的检查点质量标准,则该工程可以确定为质量合格;若主控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且一般项目不小于90%的检查点质量标准,则该工程可以确定为质量优良。

3.2 质量评价指标的具体实施

质量评价标准确定后,要严格按照质量评价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综合考量,要在工程的整个阶段和周期内进行评价。水利水电工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项目准备阶段,项目施工阶段和项目结束阶段。

在项目准备阶段时,要对施工工程的预算,工程设计进行科学的评价。另外,要对于工程施工前的人员配备,原材料采购和储备,运输状况,工程施工机械和设备的装备情况等进行充分的评价。其次,还要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所在地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充分的调查。

在项目施工阶段时,要对施工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质量评价。首先,要对工程的外观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房屋建筑安装工程外观质量,水利建筑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机械设备等使用和安装质量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其次,要对工程的实体质量进行评估。工程实体质量的评估主要要从水利建筑工程单元施工质量,设备构造配备和安装质量,发电机组安装工程单元质量情况等进行综合考量。另外,还要对于工程项目的人员进行质量评估。对于工程施工参与的各个单位,包括项目承包人,设计单位,项目法人,项目质量监督单位等的资质和施工能力等进行综合的评估。

4.总结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评价是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能够得以顺利高质量完工的重要保证。要不断提高和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盘小辉.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探析[J]. 科学之友. 2010(16)

税法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施工组织;水利水电工程;组织设计;设计理论;组织管理

我国水利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先后完成了多项举世瞩目的水利项目,但是同样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存在于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伴随着体制的发展和改革,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水平。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及概念

(1)概念

在工程设计文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其是对拟建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技术和施工准备的指导性文件,其是工程项目建设之前的战略总体部署,是缩短建设周期、探讨施工科学管理的独立学科。

(2)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我们知道,水利水电工程结构非常复杂,工程量巨大,有着非常高的施工质量要求,并且往往建设地点都是在交通困难的荒山峡谷,此外,还会受到气象、地质、水文等很多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我们应该确定总的是施工进度和合理的施工顺序;选择半成品和原材料的规格、数量以及产地;选择适合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施工设备等;对所需要的能源、劳动力进行估算,全面合理的安全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时间、空间、人力、物力、技术等等,这些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几项主要内容。不同阶段的设计有着不同的深度,从内容方面,我们可以将施工组织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天然建筑材料

天然建筑材料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所用到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材料是一切建筑的根本,建筑物的最终实现都是要依靠材料来堆砌,因此,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对材料的供应加工方式以及特性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2)施工方法

如大坝、厂房、隧洞等如何实施,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这一部分的内容相对来是比较复杂,我们要进行具体的研究,要进行长时间的理解。

3)施工总进度

发挥时间效益,对工程实施的时段进行研究,主要涉及到度汛的条件、设备的采购时机、导流的方式、资金的投入等。业主们都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其工程项目,尽快发挥效益,但是并不能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就进行盲目的施工,施工工期必须要从科学合理的角度来进行论证。

4)施工条件

对施工条件以及工程的周边环境进行研究,要重点搜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比如说:调查供电条件、设备的维修、道路的运输条件以及钢材、水泥的来源等。

5)施工导流

在主体建筑开始正式实施之前,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河道的水流进行控制,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其实就是与水打交道的工程,控制水流的主要方式就是导流,也就是对河流进行疏导。

6)施工总布置

对供电、供风、砂石骨料加工系统、交通、供水、混凝土拌和系统等为了建筑的实施进行的场内外布置进行研究,这其中也包括废弃渣的规划等,其中在工程开始之前就必须要进行的重点设计内容有桥梁、供电、道路、供水,前期的工作我们习惯上称为四通一平,也就是供电、通讯、供水、道路以及场地平整。

二、设计理论以及施工技术

(1)设计理论

无论是从实践方面还是理论方面来看,施工组织设计一直以来都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在理论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先进性和科学系统星,总体的设计理论手段落后,方法较为单一,很多设计的界限、深度、概念等都较为模糊,定量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对于施工组织设计新形势提出了很多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变化,我们要以世界为标准,将平均的先进管理水平与施工技术作为设计的参考,不能只将施工单位作为对象来进行设计考虑,要拓展设计的概念,添加合同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内容,要将其转化为市场竞争观念和技术经济观念,要讲计算机以及系统工程等现代化设计手段和理论方法应用到其中。

(2)施工技术

坝体填筑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坝面的流水作用。对工作段以及作业的方向划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大型施工设备的运行和正常进场以及坝体的最大面积进行同时考虑。可以将大型碾压机械的施工条件作为划分坝体流水作业面的衡量标准,其宽度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大于机械设备的最低条件和标准要求。进行坝体填筑作业的具体流程步骤,应该是在进行施工流程次序的划分过程中,与实际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相结合,对填筑的面积、场地的气候、作业的强度、铺料的方法等因素进行全方位考虑后最终确定。在冬季或者是低温环境施工事,要特别需要注意对作业的时间进行控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流失施工材料的热量,循环操作生产的时间要尽可能的减少。要科学的对坝体填筑进行划分,在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施工之前,要先对坝体流水作业面进行明确。

一般采用无轨滑模进行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从中心条块向两端跳仓浇筑面板,采用自卸车对混凝土进行水平运输,入仓通过U形溜槽,溜槽布料需要进行人工摆动。面板混凝土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布料应该按照每层25-30cm厚分层进行,插点的间距要小于40cm,距离滑模的伤口卸料口的距离要小于1m,振捣深度需要能够达到混凝土层底部5cm以下。混凝土在模板滑升在模板上口禁止堆放,两端的提升要匀速同步,保持平衡。混凝土在浇筑完一层后进行一次滑升,滑模的滑升速度不可以超过一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滑升的高度一般为25-30cm,速度一般在1-2m/h。混凝土在脱模后要对表面进行人工抹平、修整、压面。在出模后混凝土经过二次抹面,早期要进行保湿,中期要进行洒水,后期要进行流水,要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养护。

三、施工组织管理及设计方法

(1)设计方法

在对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广泛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参数选择与分析方面,从传统的通过类比分析和施工经验来确定发展到了现在的数值分析施工参数、优化比较施工方案、模拟试验施工过程等尤其是计算机动画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编程技术等的广泛影响,将动画显示与图形显示有机结合,让模拟的效果更加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更加逼真。

(2)施工组织管理

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和施工组织相互配合。我们必须要努力应用管理学当中的新方法与新理论,来进一步提高施工组织管理的运行效率,必须要让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都具备现代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工程建设才能够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总结: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水利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学习新技术和新理论,要运用新的管理方式,以进一步促进水利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启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探讨田,科技信息,2008(03).

税法知识点范文第3篇

一、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特点

1、水产养殖病害种类多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巨大改善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植被破坏、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等问题严重,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威胁。水产养殖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近年来出现的病害种类越来越多,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寄生虫病害等大量出现,病害防治的难度和成本都在不断加大。

2、水产养殖病害爆发频率高

全国环境污染的加剧造成了水质下降,一些工业企业对水域的污染使得大量细菌滋生,导致水产养殖病害的爆发频率大大提高。以往水产养殖病害的爆发高峰期一般在春夏交替之时或夏秋两个季节,但是现在几乎全年都会爆发病害,病害爆发的频率大大提高。

3、水产养殖病害波及范围广

目前全国水产养殖规模巨大,很多地区都形成了养殖聚集地,大量的养殖地相互联系。病害一旦在某一地区爆发,很容易通过水质相互传染,造成大范围的病害发生,给水产品养殖者带来巨大损失。

4、水产养殖病害易交叉感染

水产养殖通常是在同一水域中养殖多个品种,病害发生时不同物种之间会发生交叉感染,产生了一些新的病害种类,对这些病害种类往往缺乏防治经验,无法进行及时的治疗。

5、水产养殖病害耐药性强对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一般都是使用药物,在出现病害时,为了保证防治效果,逐渐加大药剂用量,病害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耐药性。再出现同样的病害时,药剂用量更大,防治效果却越来越差,导致病害防治出现困难。同时大量使用药剂也使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不能保障[1]。

二、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措施

针对水产养殖病害的特点,在进行病害防治时,要坚持预防为主,采取防治结合的方法,合理规范用药,保护水域环境保证水产品质量的安全。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一下几种防治措施:

1、定期对水产养殖池塘进行清理消毒

池塘是养殖水产品的主要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池塘底部会堆积大量的淤泥,这些淤泥是细菌和病毒栖息的良好场所,因此养殖人员要定期对池塘进行清理和消毒。清理时,要将池塘中的淤泥保留一部分并进行一段时间的暴晒或冰冻,以杀死淤泥中存在的病菌,预防病害的发生。另外,养殖人员要寻找安全环保的药剂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目前中草药是一种新兴的消毒方式,消毒效果良好并对水产品不产生任何影响,可以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2]。

2、水产苗种投放前做好消毒检疫工作

水产养殖者购进的苗种并不能保证都是安全的,有的可能带有某种病菌,假如不经消毒检疫就进行投放,将会把病菌带入整个养殖环境中,一旦扩散传染将造成大规模的病害爆发,可能会导致大量养殖物种死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水产养殖者在投放苗种之前一定要做好苗种的消毒检疫工作。检疫工作可以通过相关检疫部门的协助完成,检疫部门要加强检疫设备和技术投入,提高检疫的质量。苗种消毒工作可以采取药浴的方式,将苗种在消毒容易中浸泡,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3]。

3、选择营养全面的饲料并科学喂食

水产养殖饲料的选择对病害的防治也有重要作用,在选择饲料时,要避免营养单一,选择营养全面、颗粒均匀的饲料,还可以添加诱食剂来吸引养殖物种摄食,促进消化和吸收,增强它们的免疫力以抵抗外界的病菌侵袭。另外,在喂食时要适量,避免喂食过饱,还可以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增强免疫力的药剂。总之,从多个方面入手来增强养殖品种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重视病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工作

对于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来说,预防的效果要大大好于治理,在预防阶段做好相关工作将会大大减少病害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因此,有关部门和养殖户都要重视病害的预防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病害的监测,找出病害的发病规律和发病特点,在病害发生之前及时进行预报使养殖户做好准备工作。另外,相关部门要加强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研制或引进检测试剂以及病害疫苗,加强病害的预防。

三、结语

总之,病害防治是水产养殖的关键环节,养殖者和管理部门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针对病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重视养殖环境的清洁安全和养殖物种的检疫预防,同时进行科学喂食才能减少病害的发生。只有有效控制养殖病害,经济效益、环境安全、食品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水产养殖才能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马霖 单位: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水产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周海江,黄银生.关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2(19):70.

税法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汽水系统;水击;有关措施

中图分类号:TG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112-01

一、火力发电厂汽水系统的水击问题及产生的危害分析

在水或者气体在汽水系统中流动时,如果突然进行阀门的开启或者关闭,水泵突然的开启或者关闭,这时,液体或者气体的流动便不能畅通地进行,流动的速度会发生骤变,在流动的气体和液体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再加上受到自身作用力产生了惯性,就在系统中造成了流动的气体和液体出现强烈的周期速度变化,这种现象就是平时所说的水击问题。

在水击现象发生时,汽水系统里面的压力会迅速地升高,产生巨大的压力差,压力差可以达到正常数值的好几百倍,导致汽水系统周围的设备以及汽水系统的零部件受到很大的压力,伴随着汽水系统壁管的伸张和收缩,会产生巨大的震动,伴随着巨大的噪音,会使汽水系统遭受锤击,与此同时,巨大的压力作用于汽水系统的壁管上面,在剧烈的震动下,壁管受到液体和气体的冲击产生许多麻点,这时,如果汽水系统的壁管存在一定的裂痕,就会使裂痕进一步扩大,壁管的破裂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汽水系统的水击现象不仅仅会使流动阻力增加,而且会在一定的惯性作用下造成设备的损坏,使汽水系统不能在正常情况下运行,尤其是在流量比较大、流速比较快的壁管中,对汽水系统造成的冲击会更为严重。

火力发电厂中,水击问题常常在蒸汽设备中发生,在给水设备中也比较常见,但是,在蒸汽设备和给水设备中发生的给水现象是有差别的,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合理的措施进行防范。

二、汽水系统中蒸汽设备水击问题的防范措施

在蒸汽设备中,如果发生很多次水击问题,就会导致吊架的松懈,造成焊口处出现泄露的现象,所以,在火力发电厂的系统进行设计时,应该对那些不流通的壁管以及壁管的低位点设计疏水阀和输水管道。尽管在对汽水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就已经充分考虑到对水击现象的防范措施,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水击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因该运用恰当地方法规避风险。如果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水击现象,可以将进气阀关小或者用恰当地速度调节暖管,并定时开启蒸汽设备的疏水阀门,如果出现了输水管堵塞的问题,用水触摸的部位没有烫感,可以进行反复地敲打,然后更换新的疏水阀门。要防止汽轮机或者锅炉进行负荷的大幅度调节,在进行大负荷变动时,要确保锅炉的汽包水位的适当,在一定情况下要实现锅炉水位的自动调节,如果锅炉的汽包水位太高,要关掉汽包的疏水阀,使水位降低。当蒸汽设备的负荷增加时,要对燃烧进行及时地调整,加大燃料的分量,使风量增强,要注意观察水位,确保水位是准确的。在蒸汽设备运行时,会发生气体和水共腾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锅炉内的盐含量过大,在汽包水面上会呈现出大量的泡沫,这时,要减少水中的含盐量,查看疏水阀是否开启,如果疏水阀处于关闭的状态,一定要缓慢地开启疏水阀门,在使用输水母管设备时要防止输水母管产生压力,在其他的设备通过输水设备时应该防止其进入蒸汽设备内,防止蒸汽设备发生水击现象。

三、汽水系统中给水设备水击问题的防范措施

(一)给水设备水击现象

在火力发电厂内,给水设备出现水击现象一般较少发生,但是,一旦给水设备发生了水击现象,其破坏性是非常大的,设备与吊架会产生强烈的震动,产生巨大的金属敲打的声响,对设备的阀门、焊接部位会造成严重的破坏。给水设备发生水击现象会呈现出以下几种迹象,在给水设备中会存在大量的蒸汽或者空气,在启动疏水阀门时,设备内部气体的流动速度骤变发生水击现象。在水泵运行时,会发生气体的腐蚀,叶轮的损坏等现象,水泵的出口阀门不能正常使用。

(二)给水设备水击问题的防范措施

在火力发电厂中,对于给水设备已经采取很多防止水击现象发生的措施,减少设备的长度,保证阀门可以按照规定的时间关闭,使设备的直径增加,将壁管内的流动速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在阀门关闭或者开启的瞬间,壁管内的阻力不至于过大,造成水击现象。减小水击压力的数值,在设备上安装专门的阀门,控制好水击的压力,使压力差不至于过大,给给水设备的壁管造成巨大的冲击力,造成水击现象。

四、结语

火力发电厂发生水击现象,不仅仅会影响到发电厂的正常运行,降低发电厂的经济效益,而且,水击现象严重了会给人们的电力使用带来不便,还会给发电厂的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火力发电厂的水击现象是很有意义的。在水或者气体在汽水系统中流动时,如果突然进行阀门的开启或者关闭,水泵突然的开启或者关闭,这时,液体或者气体的流动便不能畅通地进行,流动的速度会发生骤变,产生水击现象。在实际操作中,因该运用恰当地方法规避风险。如果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水击现象,可以将进气阀关小或者用恰当地速度调节暖管,并定时开启蒸汽设备的疏水阀门,缓慢地开启疏水阀门,在使用输水母管设备时要防止输水母管产生压力,在其他的设备通过输水设备时应该防止其进入蒸汽设备内,防止蒸汽设备发生水击现象。

参考文献

[1] 崔浩.防止火力发电厂汽水系统出现水击的有关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9:82+85.

[2] 杨晶晶.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72.

[3] 姜金贵.火力发电厂事故的应急管理及虚拟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税法知识点范文第5篇

一、二化螟的危害特点

二化螟以幼虫在稻草、稻桩及其它寄主植物根茎、茎杆中越冬。越冬幼虫在春季化蛹羽化。由于越冬场所不同,1代蛾发生极不整齐。螟蛾有趋光性和喜欢在叶宽、秆粗及生长嫩绿的稻田里产卵,苗期时多产在叶片上,圆秆拔节后大多产在叶鞘上。初孵幼虫先侵入叶鞘集中为害,造成枯鞘,到2~3龄后蛀入茎秆,造成枯心,白穗和虫伤株。初孵幼虫,在苗期水稻上一般分散或几条幼虫集中危害;在大的稻株上,一般先集中危害,数十至百余条幼虫集中在一稻株叶鞘内,至3龄幼虫后才转株危害。二化螟幼虫生活力强,食性广,耐干旱、潮湿和低温等恶劣环境,故越冬死亡率低。

二、二化螟的发生条件

1、农药使用不当,加重了二化螟的危害自80年代初期推广杀虫双大粒剂和水剂防治螟虫,80年代亩用18%杀虫双水剂200毫升,防效可达80%以上,而近两年亩用18%杀虫双水剂500毫升,防效也仅达30%左右。由于20余年单一使用此药剂,抗性增强,虫口基数猛增,加重了危害。

2、水稻品种一般情况下,有芒品种重于无芒品种,叶片长而宽、秆高、分蘖多的品种易比叶片狭而短、秆矮、分蘖一般的品种受害重,另外,水稻植株体内淀粉含量多,米粒带香味的品种,受害也比较重。

3、小麦、油菜的免耕稻草覆盖栽培,为二化螟峰期增多提供了条件小麦、油菜免耕稻草覆盖栽培,一方面对稻桩无机械损伤,因而对二化螟亦无机械损伤;另一方面,稻草覆盖可提高二化螟环境温度,且气温越低,保温效果越好,冬至日测定,稻草覆盖下二化螟的环境温度较非覆盖高4℃,这样对于各龄期二化螟幼虫提供了安全越冬的条件。

4、气候因素暖冬气候特点,有利于二化螟安全越冬。暖冬降低了二化螟越冬死亡率,有利于二化螟安全越冬,增加了虫口基数。

三、二化螟的防治措施

1、统防秧田,控制本田基数

螟虫卵块在秧田和本田均有孵化,因此,在秧苗移栽前5~7天统一施药防治,一方面可防治已在秧田孵化的蚁螟,另一方面,秧苗带药下田,可防治移栽初期本田孵化的螟虫。

2、稻草处理因为二化螟的越冬虫源主要来自稻草,因而稻草处理是个关键。稻草在当地绝大部分还是被用作烧柴,建议在4月末至5月初前,将前一年的稻草处理掉,或在这个时期对剩余稻草进行白疆菌封垛处理,这样可以消灭大部分越冬虫源,减轻当年的发生危害。

3、保护利用天敌,提高自然控制螟害能力稻田二化螟各类寄生、捕食性天敌较多,螟卵有稻螟赤眼蜂、澳洲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幼虫有寄生蜂、线虫等天敌;另外,还有蜘蛛、青蛙、蜻蜓等捕食性天敌。在防治二化螟的同时,应防止对天敌的伤害,提高天敌对二化螟的控制作用。

4、深水灌溉二化螟卵开始盛孵时,稻田排水,降低蚁螟为害的叶鞘部位,盛孵高峰后及盛孵末期,各灌深水一次,淹没叶鞘,保持2~3天,杀死大量蚁螟;始蛹前降低水位,盛蛹以后灌深水,也可杀死大量虫蛹。

5、要抓住低龄虫防实验证明,虫龄与防效呈负相关,虫龄越低,防效愈好。从当前气候和幼虫发育进度来看,6月15日前多数幼虫仍将处于二、三龄阶段,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有利的防治时间,开展防治。防治指标是:当田间枯鞘率达5%~10%时便应立即用药,此时效果好。另据前二年观察,6月20日后用药,由于虫龄高,抗药性强,防效仅为14.8%。

6、提倡栽培避螟结合目前种植业调整,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连片种植,减少插花田和混栽;在纯单季稻区可适当推迟单季晚稻播种时间,避过一代二化螟产卵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