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静脉注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范文第1篇

胺碘酮属于强刺激性药物, 是近年来报道的引起静脉炎发生率较高的药物之一。临床观察发现:经外周静脉途径输注胺碘酮时会引起患者局部浅静脉不同程度的静脉炎[1].胺碘酮溶液pH值为2.5~4.0, 具有较高的渗透压, 对局部皮肤组织和外周血管的刺激性较强, 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引起静脉炎。静脉炎的病理变化特点为静脉壁的损伤, 血流状态的改变及高凝状态等导致深部静脉血栓形成[2]。其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 有时伴疼痛, 穿刺静脉部位呈红色条索状或树枝样改变, 严重者可出现静脉硬结无弹性伴压痛, 甚至局部组织坏死。

1 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原因

1. 1 患者自身因素

1. 1. 1 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松弛, 静脉血管相对脆性较大, 痛觉减低, 反应迟钝易发生静脉炎。

1. 1. 2 重症患者, 由于微循环受损, 血管通透性增加, 易发生外渗性静脉炎。

1. 1. 3 患者本身的病理生理状态, 如年龄或疾病造成血管脆弱, 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硬化, 管腔变窄, 静脉回流不畅, 液体容易外渗。

1. 1. 4 患者对药物的认识缺乏, 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率。

1. 2 药物因素

盐酸胺碘酮pH值为2.5~4.0, 偏酸性, 静脉滴注应用时对局部血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局部代谢和渗透压改变, 影响血管内膜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从而容易发生静脉炎。

1. 3 穿刺部位选择

1. 3. 1 选择细小血管 上肢外周静脉相对细小, 胺碘酮的酸性对其刺激性很大, 所以容易引起静脉炎, 因此应避免下肢静脉应用此药。

1. 3. 2 选择下肢静脉 下肢静脉有瓣膜, 血液流动缓慢, 胺碘酮停留在下肢静脉时间过长而引起静脉炎。

1. 4 留置针的使用

1. 4. 1 选择型号不妥 一般选择型号为20~22号的小号留置针, 并保证针尖锐利, 以减少穿刺针过粗造成的血管机械性损伤。

1. 4. 2 留置时间过长 美国护理学会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规定为3 d, 在无静脉炎发生时, 留置5 d是完全可行的。频繁使用刺激性药物3 d以上者, 留置针保留时间应少于72 h[3]。

1. 5 静脉注射的浓度太高

胺碘酮的浓度不宜超过2 mg/ml,高浓度胺碘酮6 mg/ml自外周静脉注入时, 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88%以上。

1. 6 穿刺技术原因

1. 6. 1 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1. 6. 2 再进行穿刺的部位离上一次穿刺部位距离太近

1. 6. 3 拔针时按压不当也可造成药液外渗。

1. 7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责任心缺乏

1. 7. 1 胺碘酮是一种毒性较强的药物, 护理人员往往对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深入了解。胺碘酮的不良反应及特殊性没有引起临床护士有效认识和高度关注。

1. 7. 2 对于静脉注射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不及时, 不到位, 对患者的主诉未引起重视, 患者出现疼痛、红肿时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

1. 8 微量泵应用问题

1. 8. 1 微量泵注射时药液浓度高, 增加静脉炎发生的危险性。

1. 8. 2 微量泵泵速低, 发生外渗时往往不易被发现而发生静脉炎。

2 观察和护理

2. 1 用药方法正确

遵医嘱正确配制药液, 掌握合理的用药剂量。胺碘酮注射液溶于5%GS溶液中, 浓度超过3 mg/ml时会提高引发外周静脉炎的几率。

2. 2 加强宣教

2. 2. 1 用药前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使患者了解胺碘酮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发生药物外渗的原因及后果,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增强患者的防护意识, 减少药液外渗。

2. 2. 2 指导患者输液过程中, 避免穿刺侧肢体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 保证局部血流通畅, 指导患者抬高静脉穿刺侧肢体以改善局部循环, 利于静脉、淋巴回流, 避免产生肿胀而导致静脉炎。

2. 2. 3 告知患者更换卧位时不要压迫输液肢体, 以免针头穿破血管壁, 造成药物外渗。

2. 3 穿刺部位的选择

2. 3. 1 首选中心静脉给药, 可有效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 3. 2 血管的选择

2. 3. 2. 1 临床上一般选用上肢静脉, 管径粗、直, 弹性好, 回流通畅, 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

2. 3. 2. 2 下肢静脉一般不作为注射胺碘酮的静脉通路。下肢静脉有瓣膜, 血流缓慢, 静脉压较上肢高, 药物在下肢静脉停留时间比上肢长而形成静脉炎。

2. 3. 3 单独开放一条静脉通路应用胺碘酮, 防止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静脉穿刺前, 先用0.9%生理盐水进行输液, 验证留置针在血管内, 再使用胺碘酮滴注, 避免进入局部组织, 引起刺激。停用药物前, 用0.9%生理盐水进行冲管, 通过冲管带走残留于血管壁上的药物, 减少对局部血管及组织的刺激, 预防静脉炎。

2. 4 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

2. 4. 1 每一个护理工作者皆要认识到胺碘酮的特殊性, 及时巡视, 重视患者主诉, 严密观察患者注射部位周围皮肤情况, 注意观察沿静脉走向是否有条索状红、肿 、热、痛, 回血是否良好。若患者输液处疼痛时, 即使未发现液体外渗, 也要立即更换输液部位。

2. 4. 2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 充分了解胺碘酮的特殊性及不良反应, 提高安全性认识和护理质量, 从而规避因药物使用过程中造成静脉炎等药物性损伤, 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

2. 5 提高穿刺技术, 加强对血管的保护。

2. 5. 1 穿刺一定要有把握, 在短时间内尽量减少多次穿刺。

2. 5. 2 再次穿刺, 一定要远离上一次穿刺的部位。

2. 5. 3 严格选择针头, 严格穿刺方法, 提高一次成功率, 避免在同一条血管周围反复输液或留置针头过久。

2. 6 密切关注微量泵应用

微量泵泵入浓度高, 对血管壁的刺激增加, 增多静脉炎发生的几率, 微量泵泵速慢, 发生药物外渗时不易被发现, 因此应及时观察微量泵是否运转及注射局部情况, 对微量泵报警时应立即终止泵入, 拔出针头, 局部对症处理保护, 并重新穿刺。

2. 7 静脉炎的护理

2. 7. 1 马铃薯外敷 马铃薯具有散瘀、消肿、止痛、消炎、促进损伤组织细胞修复的作用, 含大量淀粉、各种盐类、维生素C、维生素B、茄碱、微量胡萝卜素、龙葵素, 淀粉可加快药液吸收, 茄碱, 龙葵素有缓解疼痛, 减轻渗出作用[4]。

2. 7. 2 50%硫酸镁外敷 用 50%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30 min, 3~4次/d, 注意保持纱布湿润。硫酸镁湿敷预防静脉炎, 主要利用硫酸镁具有高渗作用, 促进局部组织水肿消退, 改善微循环, 减轻疼痛, 解除局部炎症。在使用硫酸镁湿敷过程中注意硫酸镁水分蒸发快, 需经常更换纱布, 必要时可选用塑料薄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

3 小结

静脉注射胺碘酮引发静脉炎的几率很大, 因此护理人员在使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时, 应熟知药物的特性和注意事项,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增强责任心, 避免药物渗漏, 对其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磊, 岑金梅, 梁香玲.金黄散外敷用于胺碘酮致静脉炎.护理学杂志, 2007,22(15):6.

[2] 李葆华, 张进, 黄润州, 等.溶液PH值对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影响的临床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 2006,41(2):113

静脉注射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小儿;静脉注射;穿刺;护理体会

在儿科疾病治疗与抢救过程中,静脉注射法是常用的基本护理操作。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小儿体质较弱,免疫力低,容易引起各种疾病,主要治疗法为静脉注射治疗法。由于小儿静脉的特殊性,多选择头皮静脉注射1。在临床上提高小儿静脉注射一次性成功率,一直以来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成功穿刺率,减少患儿痛苦,为治疗提供重要保障。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与体会,笔者认为能否提高小儿静脉注射成功率可能与以下几点要素有关。

1 良好的心理素质

1.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小儿静脉穿刺的重点就是护理人员业务操作水平,熟练的穿刺技术可以减少再度穿刺的机率。护理人员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部分家属由于患儿得病,脾气暴躁,再加上患儿的哭闹不止,容易对护理人员指责,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穿刺状态,可能造成穿刺失败。作为护理人员,要以乐观、积极、冷静的态度面对每一个患儿,从而达到最理想穿刺状态,提高一次性穿刺率。

1.2 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影响,患儿不停哭闹,家属脾气暴躁,此时护理人员要多于患儿沟通,让患儿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要本着人性化模式,做到细心、耐心、周到的服务。护理人员要树立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让患儿感觉良好的亲和力,这样患儿才能放松心情。护理人员可以向家属打听患儿的喜好、生活习惯以及感兴趣的东西等,近距离与患儿相处,经常患儿,增加亲密感。

2 小儿静脉注射部位的选择

从解剖的角度来看,小儿静脉注射的部位主要为为头皮浅静脉与手足浅表静脉,这两部位血管较粗、容易查找、直、容易固定。但由于患儿年龄、疾病、治疗目的的差异,对穿刺部位有一定影响。由于患儿的血管较细,要以小型针头为主,在穿刺前仔细检查针头的流畅度、是否有弯曲现象。为了减少患儿穿刺率,保护患儿血管,减轻患儿痛苦,临床上多使用静脉留置针。一般3岁以下的患儿采取头皮静脉,3岁以上患儿可选择四肢静脉;慢性疾病一般选远心端,紧急抢救时最好选择肘静脉或大隐静脉;一般治疗选取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在使用钙剂、甘露醇以及升压药时,以肘静脉或大隐静脉为主;静脉采血时可选择股静脉、颈外静脉等。

选择血管时要观察血管的颜色,通常粗大的血管呈青色,较细的血管呈暗紫色。还要观察血管的走向,避免选择虽粗但血管分叉多,很容易穿破。选择血管时,可以使用拇指对局部皮肤进行按压,来明确血管的走向,充血的血管呈青色。然后就是触摸,主要用于皮下脂肪较厚的肥胖小儿,用食指触摸血管,感觉血管是否有弹性。当血管印记不清时才采取如下办法识别:查找静脉时,让手指和静脉呈垂直方向,就可以触摸到沟,按压时适度就好。部分小儿头皮皮肤呈现红润色泽,能难看清走向,可以擦拭适量的酒精,血管就会清晰可见。

3 进针手法

进针手法分为直刺法与斜刺法两种,直刺法就是指找好合适静脉,针头与皮肤呈10°—15°,针头斜面向上通过皮肤直接穿刺入静脉。斜刺法是指在选中的血管旁旁侧距静脉约1—1.5cm处,针头与皮肤呈20°—30°2,把针头直入皮下,在皮下运行0.6—0.8cm后再平行穿入血管。直刺法主要适合小儿的头皮静脉,四肢静脉;而斜刺法主要用于肘静脉或大隐静脉等。

4 调节光线

适当调节病室的光线,白天在晴亮天在向阳处进行穿刺,晚上或阴雨天气需打开日光灯。昏暗的环境影响穿刺效果。

5 固 定

使用无菌医用胶布固定,一般固定需要3条胶布,若有需要可以使用弹力帽协助固定。家属要适当地约束患儿的行为,避免拉扯针头,造成针头滑落。

6 穿刺后护理

① 理人员经常观察患儿局部针头的情况,严密观察是否有出血、红肿、渗液、发炎等临床症状,若有不良反应发生,冷静对待及时处理,在初期3d内可以采取50%硫酸镁湿敷可以改善症状。3d后可使用热毛巾热敷或理疗处理,来促进周围血液的循环,让血管恢复一定的弹性,从而减少炎症的发生。②观察输液是否顺畅。血管的不当选择、进针位置角度、牢固度、患儿情绪以及血管壁接触面积过大都可能造成液体渗漏,出现输液不畅。为了减少液体的渗漏,护理人员在操作中需严谨,熟练掌握基本要点,妥善固定好导管,嘱家属加大对患儿看管力度,再加强护理。导管出现了堵塞,可能造成输液不畅,引起导管堵塞的因素多而复杂,一般在经过高营养输液后导管未清洗干净,封管液种类、剂量以及推注速度不当都可能引起堵塞。因此,在每次输入高营养液后立即对管道进行冲洗,输液完毕后及时封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封管液的剂量,在封管时推注时要缓慢进行。有调查显示,过快的推注堵管率明显高于缓慢推注。

7 总 结

小儿静脉注射法是临床上常用治疗手法,为了提高静脉一次性穿刺率,需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完善静脉穿刺流程,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静脉注射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海洛因;肺部感染;X线摄影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海洛因者胸部病变的X线表现与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静脉注射海洛因者胸部病变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作2次以上胸片检查。结果:初诊胸片示:肺纹理增强、模糊20例,局部肺纹理减少5例;片状模糊阴影20例,小结节13例,小空洞18例,肺气囊19例;胸腔积液10例,气胸2例,液气胸2例;心影增大12例,肺动脉高压6例。复诊:新出现小空洞8例,肺气囊6例,小结节4例。结论:静脉注射海洛因者肺部感染的X线表现复杂多样、多变,多发小结节、小空洞及肺气囊对静脉注射海洛因者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颇大,明确静脉注射海洛因史是诊断的前提。

[关键词] 海洛因;肺部感染;X线摄影

Xray Appearance and Diagnosis of Chest Disease Due to Intravenous Heroin Abuse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Xray appearance and diagnosis of chest disease due to intravenous heroin abuse.Methods Thirtyfive cases of clinically confirmed chest disease due to interavenous heroin abuse a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of cases had two and more Xray examinations for chest.Results The first chest film found:lung making manifold (15 cases),cocal lung making reducing (5 cases),multiple patchy shadow (20 cases),small node (13 cases),small cavity (18 cases),pneumatocele (19 cases),pleural effusion (10 cases),peneumothorax (2 cases),hydropneumothorax (2 cases),megacardia (12 cases),pulmonary hypertension (6 cases).The second chest film found:new cavity (8 cases),new pneumatocele (6cases),new node (4 cases).Conclusion The Xray appearance of chest inflammation due to intravenous heroin abuse are multiple and changeful.The multiple small nodes,small cavities and pmeumatoceles sign have larger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lung inflammation due to intravenous heroin abuse.To confirm the history of intravenous heroin abuse is the premise for the diagnosis.

Key words:Heroin;Pneumonia;Radiography

静脉注射海洛因可造成人体多器官的损害,主要引起右心内膜炎及肺部感染。为了加深认识静脉注射海洛因者胸部病变的X线表现,我们收集了自1994年至2005年35例静脉注射海洛因致胸部病变的病例,并对其X线表现作了回顾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男30例,女5例,年龄18岁~41岁,平均年龄26.3岁。静脉注射海洛因史14个月~6 a;病程2周~3个月。均承认静脉吸毒史,其中5例入院时主动承认,其余病例均经多次追问才承认吸毒史。35例均有畏寒、发热(体温38 ℃~41 ℃),咳嗽、咳痰28例,咯脓血痰8例,气促18例,胸痛8例,血尿3例,双下肢浮肿7例,听诊肺部干湿性音22例,胸腔积液征12例,三尖瓣听诊区收缩期杂音15例,P2亢进6例。35例尿海洛因试验阳性,WBC>10×109/L。血液细菌培养阳性30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6例,表皮葡萄球菌7例,链球菌5例,肺炎双球菌2例。临床诊断肺部感染35例,液气胸2例,气胸2例,胸腔积液10例,心肌炎2例,心包积液2例,右心内膜炎15例,肺栓塞10例,乙型肝炎6例,泌尿系感染8例。14例作胸部CT扫描,发现肺动脉分支栓塞10例。20例做超声心动图发现三尖瓣赘生物15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5例。全部病例均做2次以上胸片检查,其中5例摄床边半卧位胸片,10例做胸部正侧位片,其余常规做胸部后前位片。

2 结果

首次胸片检查表现:广泛性肺纹理增强、模糊20例,局部肺纹理减少(少血区)5例,多发片状模糊阴影20例,小结节13例,小空洞18例,肺气囊19例,多发性肺气囊4例,胸腔积液10例,气胸2例,液气胸2例,心影增大12例,肺动脉高压6例。胸片复查发现:原结节灶形成小空洞8例,新增肺气囊6例,新出现小结节4例,片状阴影增多4例,其余双肺及胸膜病变均见减少或消失。原12例心影增大恢复正常大小有4例,心影有所缩小6例。6例肺动脉高压经抗炎、溶栓治疗后改善5例。

3 讨论

吸毒对人体抗感染的能力大大降低,而静脉吸毒更为体内感染增加了一个易感途径。进入体内的海洛因对心、肺、脑、肝、肾等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以心、肺机遇性感染为主。

3.1 发病机制

海洛因是阿片类麻醉药,进入体内与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相结合,发挥拟阿片肽样神经机制作用,对呼吸及咳嗽中枢抑制,易使毒物沉积于肺部毛细血管床[1],同时亦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系统,降低人体抗感染能力[2]。患者注射时因消毒不严格,使用不洁注射用水和器具,容易使体表病菌穿过皮肤屏障进入体内。病原体易停留在肺部毛细血管床,引起感染性病变,并可引起右心内膜炎、静脉炎等多器官感染。

静脉注射范文第4篇

静脉注射主要是通过静脉用药的途径,将药物快速输送到全身,以达到治疗疾病、抢救危重患者的目的,是护理人员主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静脉注射操作流程中,常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皮下组织中,轻者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可致红斑水疱,静脉炎及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甚至可引起肢体组织功能。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耽误了治疗时机,给患者经济与精神上造成很大影响。为减少与避免药物外渗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必须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值得广大护理人员关注与探讨。现将静脉渗漏性血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及相关防护措施综述如下,为临床护士提供参考,以达共进共勉之目的。

1渗漏性血管损伤的原因分析

1.1机械性因素机械性损伤是由于静脉操作技能较差及工作不谨慎所致。(1)多由于穿刺时进针的深度掌握不好,致穿刺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使药液顺着刺破的血管壁向外渗漏至皮下组织中。(2)穿刺针头在血管内来回进退,探索性的寻找血管而损伤血管壁引起渗漏发生。(3)多次反复在同一条血管部位进行穿刺,使血管壁受到损伤未得到修复又遭刺激作用下致药液外渗。(4)选择血管时未细心琢磨即随便选择了细小、弯曲或关节活动部位的血管进行穿刺,以致穿刺失败后引起局部组织渗漏肿胀的发生。(5)操作中的力度不均:如松止血管、松拳、松开关活塞时动作幅度过大而带动针头刺破血管壁引起药液外渗。(6)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滴速过快和加压输液压力突增,以及大量输液超过2500ml以上者,由于静脉管壁承受不了过大的压力而致药液外渗。(7)推药时针头固定不牢而使针尖从血管内滑出到血管外使药液外渗。(8)输液拔针时按压部位不准确及忽视患者心理护理,造

成患者不合作等均是引起渗漏性血管损伤的机械性条件。据有关人士不完全统计,其发生率为穿破血管占38.7%,患者躁动致针头滑脱占19.4%,因患者长期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致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在肢体末梢部位;如手足背、内踝等处穿刺输液所占比例为41.9%。

1.2机体自身因素指机体全身状况及局部血液循环发生改变;如各种原因引起休克的患者,全身患DIC的患者,严重酸碱平衡失调等各种原因所致缺血缺氧情况下,因机体代谢功能发生异常改变,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慢性老年性心血管疾病引起血管硬化,以及老年人血管脆性增加均是造成渗漏性血管损伤的原因。

1.3药物因素主要有药物的理化因素;如药物的酸碱度,药物因代谢功能所产生的影响。

1.3.1高渗溶液如20%甘露醇、50%葡萄糖等高渗药液渗漏到皮下组织间隙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将细胞内液的水分吸出,导致细胞脱水、变性、死亡,致组织发生坏死。

1.3.2收缩血管药如去甲肾上腺素、重酒石酸间羟铵、多巴胺、阿拉明等药物外渗后致毛细血管收缩,使药液不能顺向流入,而反流至毛细血管网引起毛细血管床强烈收缩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发生肿胀、苍白等病理改变,如持续不缓解甚至有发生局部组织坏死的可能。

1.3.3阳离子溶液如氧化钙、葡萄糖酸钙等药液外渗后对局部组织刺激性很大,也可引起毛细血管强烈收缩,致使人体局部组织和血管内膜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严重者可产生病理性的改变。

1.3.4抗生素药物如乳酸红霉素、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这些药物渗漏后对机体局部组织和血管同样造成损伤与不良后果。

1.3.5化疗药物如长春新碱、丝裂霉素、环丙酰胺、5-FU、阿霉素等这些药物对皮肤血管刺激性很大,用药不当可引起静脉炎;如出现肢体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等。一旦渗漏可使血管周围的组织发生坏死,应特别引起重视。

1.4长期静脉用药如持续使用高渗性药物,使静脉管壁发生一定程度损伤,引起静脉炎和静脉栓塞,还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导致药液外渗。

1.5输液中患者不能配合如昏迷、谵妄、神志不清、幼小儿童、躁动后使针头脱出或移动致药物外渗。

2渗漏性血管损伤的防护措施

2.1提高静脉穿刺的技术操作水平有条件者应集中进行专业训练,要求在岗的每位护士须熟练掌握静脉穿刺的基本要领与技能技巧,力求一针见血,为患者减轻痛苦。

选择血管时应谨慎小心,反复琢磨所选择的血管能否取得一针见血的成效,不可随心所欲,马虎草率从事。根据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血管采取不同的进针方法,以及操作前应做好应有的准备,对血管细小、营养不良、禁食者,慢性肠胃炎引起脱水以及患者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由于静脉血管不充盈,应考虑到穿刺进针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故穿刺前应指导患者先做局部热敷,也可轻拍揉搓局部血管,使之充盈显露后再进行穿刺,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如果穿刺告以失败,不可继续使用同一条静脉的远端,因使用已穿破的同一条血管进行输液,在沿静脉进行过程中容易导致渗漏发生。

患者血管较显露,易滚动者,在固定牢实后,可采取快速进针法,如进针速度过慢,使血管易向两边滚动,来回掏找时难免刺伤皮肤和刺破血管,引起输液渗漏。肥胖患者皮下组织较厚,穿刺前应摸清血管所处的位置,然后采取缓慢进针手法,因血管在皮下较深的部位,如进针速度过快,很难一针找准,对这种虽不明显但很固定的血管,略带一点探索性进针手法,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前对患者血管情况应做到了如指掌,如何选择及穿刺应事先做好充分酝酿,切忌在没有足够把握的情况下轻举妄动,盲目地进行穿刺。

操作时针头不可在血管内来回进退,探索性寻找血管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容易穿破血管引起渗漏的发生。

在做静脉穿刺时应做到三轻,松止血带、松拳、松开关活塞避免力度过大而动针头刺破血管致药液外渗。

对长期静脉输液者经常指导其注意保护血管;如输液后时常按摩肢体末梢血管,轻揉手足背,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营养,增加血管弹性,减少脆性。穿刺时尽量避免选择细小、弯曲、关节活动部位的血管。注射刺激性强的及抗癌化疗药,应选择外周较粗且弹性好的静脉,并有计划地由远端小静脉开始逐渐向上选择,并双侧肢体交替注射,经常更换给药的静脉,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有害刺激,以利于损伤静脉的修复。对使用化疗药引起的静脉炎患者可用50%硫酸镁湿敷,镁离子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环作用,并可降低血管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从而减轻局部刺激症状,硫酸镁还是具高渗作用,能促使渗漏到组织间隙的药液尽快吸收,促进局部组织水肿的消退。

抢救休克患者用升压药维持时,最好同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轮流置换输液部位,以减少升压药物化学性刺激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如不慎发生渗漏和静脉血管受到损伤时,可用硫酸镁或马铃薯切片湿敷。以减轻局部组织的刺激症状和对血管的损伤。

2.2穿刺后处理穿刺完成后应妥善固定针柄,防止针头滑出血管外引起渗漏。对少儿、昏迷和躁动不能合作者,须用夹板将肢体固定牢靠,防止因躁动引起针头滑脱及针头与输液皮管分离。输液结束拔针后应用拇指指腹按压针眼处3~5min,仍有出血者应延长按压时间,防止因按压方法不正确与时间过短而引起局部皮下组织淤血、青紫、渗漏性肿胀及穿刺针眼出血等情况发生。加压输液时液压要保持均衡,防止静脉压突增而引发输液外渗,滴注刺激性强的药物时适当控制滴速。新晨

静脉注射范文第5篇

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是通过运用输液器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医疗手段。目的是将不宜口服或肌内注射的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并迅速发挥药果达到治疗目的。静脉注射是西方医学发展以来,一直都被患者和医护工作者认可,并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无论是常见疾病还是疑难杂症,无论是婴幼儿还是老弱妇孺,常见治疗给药基本都是通过静脉注射完成。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因为各种因素往往过于注重治疗效果和结果,忽视了静脉注射过程的临床护理。下面,本文将结合静脉注射临床护理中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浅析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应对措施。

1 强化静脉注射临床护理的重要意义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静脉注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因此,强化静脉注射临床护理,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挽救病人生命,减轻病人痛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1 强化静脉注射临床护理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强化静脉注射临床护理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宗旨的本质要求,是落实医改各项重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医院服务质量、惠及广大患者的有力措施。因此,要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认识加强静脉注射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转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夯实基础护理,丰富服务内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进医护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满意的服务。

1.2强化静脉注射临床护理是规范护理操作技术的重要基础

静脉注射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其技术如何,直接关系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改进服务态度的问题。特别对肥胖、休克、浮肿、小儿等病人,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是十分关键的。只有通过巩固日常操作技术,并熟练运用于临床操作,才能确保逐步实现护理操作的规范化,因此,规范护理操作技术必须强化静脉注射临床护理管理。

1.3强化静脉注射临床护理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逐步健全与完善,以及人们的医学常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病人与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权益保护意识越来越强。静脉注射是临床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与患者接触最密切,易引起纠纷、控诉。因此,强化静脉注射临床护理工作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优化护患关系,防范纠纷十分重要。在静脉注射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护患关系,确保有效防范护理纠纷。

2 常见静脉注射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静脉注射临床护理管理有待规范

随着国家一系列医护管理措施的出台和医疗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静脉注射的临床护理和管理还不是十分规范。虽然在护理操作技术中规定了一些静脉注射规范性的操作程序,但在实际临床工作和管理中,由于种种原因,静脉注射这一基本操作技术的管理尚不规范。

2.2 静脉注射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有待提高。

静脉注射主要是通过静脉用药的途径,将药物快速输送到全身,以达到治疗疾病、抢救危重患者的目的,是护理人员主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实际工作中,由于疏于对静脉注射操作技能的系统培训,错误的存有“练多了就熟了”、“干多了就精了”等认识,致使一些静脉注射中“疑难杂症”的出现,即遇到身体状况较差的婴幼儿、老年人、肥胖症等时就“无从下手”了,或是制造“千疮百孔”后紧急求援“高手”的局面。

2.3 静脉注射临床护理服务意识有待增强。

实施静脉注射中由于医护人员直接接触患者,也使得这一阶段中成为抓好护患关系重要节点,静脉注射过程中的服务意识和质量将直接影响护患关系。有些护理人员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思想,在其当班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实施保护患者静脉、患者心理疏导等措施,只是一味的认为只要当班中没有出现护理差错就好,实施静脉注射过程中存在“那个血管好就扎那个”、“我打我的针,你住你的院”等错误思想,缺乏超前地服务意识。

3 改善静脉注射临床护理的应对措施

3.1 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

要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对护理管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管理,完善任职标准,加强培训,创造宽松条件,加快培养一批业务精、善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建立健全制度管理机制,以完善的制度和措施规范护理操作行为。

3.2 强化操作技能培训,逐步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静脉注射基础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提高危重病人救治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过去的护理教育中静脉注射基础护理虽已得到了重视,但重视力度还不够,要大力加强对护理工作者静脉注射基础护理能力的教育培养,使她们能从思想上重视强化基础护理操作,从业务上胜任基础护理,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3.3 继续职业道德及服务理念教育

努力培养一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对工作具有高度责任心护理工作者队伍。要更新护理观念,改变护理教育模式。护理人员不仅必须具备本专业纵向知识结构,还要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即必须具备T型结构才能满足多元化护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立安 《静脉输液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年27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