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东施效颦文言文

东施效颦文言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东施效颦文言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东施效颦文言文范文第1篇

一、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爱好不同,发展的潜质不同,为什么写出的作文有很多素材雷同的地方?为什么学生不能从自身的写作优势出发展现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从生活中获得感知与启迪,从而达到描写生活、再现生活的目的?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思考。

另一方面,现在大部分的中学生,只忙于功课,社会阅历少,很少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因而写出的作文缺少个性,材料单一,观点陈旧,认识肤浅,人云亦云。

二、培养写作创新能力的途径

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教师根据学生的写作现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脚踏实地的研究,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

(一)力求立意新

“意”是指记叙文的主题或中心,也是指议论文的中心观点。“意”是文章的灵魂,也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所在。立意新是要求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从而得出深刻、新颖的中心或观点。要做到使学生作文立意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多视角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生活是学生写作素材的主要来源,要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只有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思维分析、认识生活。倡导学生写日记,既能引导学生如何多视角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又能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2.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挖掘本质的东西。社会是学生最好的教材。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学生感到困惑、茫然也感到兴奋。因此,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什么才是美,什么才是具有个性的人。另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人,看他们的着装、言谈举止,从而分析得出着装、言谈举止与人物的性格有密切的关系的结论。

3.引导学生独辟蹊径捕捉生活中闪耀的浪花。生活中的细节往往被人忽视,然而正是由于细节的差异,才造就了多彩的世界。如玫瑰和月季两种花,从表面看不容易区分,但仔细比较能发现:玫瑰花小叶5-9枚,多刺,而月季大叶3-5枚,刺少;玫瑰叶无亮光,月季叶泛亮光;玫瑰花较小,一般为粉红色,月季花较大,颜色多样。引导学生细细观察,深入事物本质特征。

4.引导学生对已有事物或认知进行再认识。如成语“东施效颦”,过去人们赋予它贬义。今天让学生思考东施为什么要模仿西施皱眉?启迪学生深入思考东施效颦的动机,分析得出东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追求美,因此可以说东西效颦是有可取之处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二)力求材料新

生活是材料之源,要想材料新,首先必须关心生活、热爱生活。

1.引导学生选取典型的材料。典型的材料,就是反映事物本质、决定事物命运的材料。鲁迅笔下的人物为什么各具特色,原因就是用典型的材料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物生存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做事的方式方法不同,因此,塑造典型人物需要典型的环境。

2.引导学生选取新颖的材料。新颖的材料在于一个“新”字,这就需要学生除了多观察外,还要多听一听新闻广播,多读一些报纸,关心热点人物的事迹。新的材料时代感强,如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分主题进行整理,到写作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厚积而薄发。

3.引导学生选取生活中的材料。自己生活的环境,绝对是有别于他人的,认真观察自己的家庭成员,注意他们的言行,了解家庭成员的思想动态。认真观察同学的言行举止,注意同学的爱好,了解他们的性格,写作从身边做起。

(三)力求语言新

语言要富于个性,有风格。为了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语言风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文言文。喜欢文言文的同学,可能受文言文影响较深,语言比较简洁、含蓄,体现浓厚的文化层次,给读者语言老练的感觉。但是这种语言风格,不是练习来的,而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文言教材,逐渐形成的。

2.诗歌。由于诗歌语言凝炼、优美,给读者以文化涵养颇深的感觉,喜欢诗歌的同学,可以在作品中注意诗歌的引用。

3.议论文。喜欢议论文的同学,大都是思维比较严谨,逻辑性很强的,看问题比较深入,分析问题也比较深刻,而且语言表达严谨,层次分明,给人以语言犀利、思维敏捷的感觉。

东施效颦文言文范文第2篇

一、教学中应该注重反复诵读

诵读法是逐渐被现代语文教学者重新重视的传统教学方法。大声朗读、熟读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朗读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

多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一要遍数多。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宋代有位理学家说:“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多读学生才能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的能力。二要数量品种多。“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不仅应读文学作品,还应读科技、文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不仅应读古代的,还应读现代的;不仅读中国的,而且应读外国的。凡是对学生有益的,都应涉猎。

反复诵读文言文,有助于我们欣赏它的优美意境,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艺术熏染,使学生在与古人的沟通中读出意境,读出画面,读出古人的心声。于是,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它可以让我们培养一种美好的情结,领略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境界,汲取一种战胜挫折的力量。

二、诵读构建意境,读出韵味

古诗文的语言一般高度凝炼概括,讲究声韵和谐,讲究朗朗上口。只要多读就能构建意境、读出韵味来。例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此句中要品味“生”和“入”字的炼字艺术,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该句表现的哲理。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还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这一句已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两句炼字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强调,并且用“生”和“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感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江春入了旧年将赶走严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被称为千古名句。

再如,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教师要进行诵读指导。要求读出停顿、延长,掌握其中的节奏。注意:叙述的句子――平缓;对醉翁亭的自然环境描写,读时就要平缓。描写的句子――注意意境,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对游人活动的描写,如“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等,就要注意意境,整体感知。抒情的句子――注意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要读出情感来。如抒情句子“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根据节奏、语气,就能把作者政治上受排斥,仕途失意,苦闷抑郁,寄情山水内心复杂的感情读出来了。

三、依靠诵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诵读不同于背诵,诵读强调的是读,是以理解为最终目的的,而背诵的目的是记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唱三叹,方知其味。学生自己要多读,以朗读促进欣赏,在诵读中去领悟、去想象、去比较。有些千古名句,开始人们对它的理解并不一定很深,但是,只要能成诵于嘴边,时时出现在自己的脑际,就自然地会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历史知识、个人联想联系起来,这些东西就会成为丰富自己思维的材料,就会促使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慢慢地品味其中的含义。有时甚至可能在一个灵感的催促下顿悟其义。通过反复的诵读可起到潜在的教育功能。如诵读《岳阳楼记》中洞庭湖胜景时,通过对岳阳楼阴冷、晴明景象的理解,体味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读罢《出师表》就会感受一代忠良的代表,身为人臣的高尚情操……

四、注重文言文诵读的课外拓展

现在中高考文言文阅读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因此,我们不仅仅局限在课本文言文的诵读,在有了文言文阅读基础后,还需要向课外文言文诵读延伸。

学生需要有一定量的简单的课外语段的积累,一开始阅读内容以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为主,如《东施效颦》、《守株待兔》、《画蛇添足》、《郑人买履》等,了解这些文章中的重点实词,会翻译文中能揭示哲理或含有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现象的句子,并理解故事的主旨、寓意或人物的性格特点。在阅读能力逐步提高后,再去翻阅古代文言名篇等。

课外诵读应大体把握以下环节:一遍诵读下来,文章大致内容应该理解得差不多了;再仔细阅读,这回要字斟句酌,仔细推敲,遇到熟悉的实词可以好好想一想在哪篇文章中学过,遇到一词多义的实词就想想这个词都有哪些意思,在这个句子中应该是什么意思。最后再通读一遍,试着把全文翻译出来。

东施效颦文言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合作学习;问题启发

有过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肯定听学生抱怨过语文知识不好捉摸,短时间内不好提高,甚至会对学习方法产生怀疑。确实,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学科,需要我们长久坚持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也分享了很多高效教育心得,但是我们能在课堂上随手拿来用吗?肯定不能,因为这些教学方法未必适合自己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是说,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互动参与知识生成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鉴于此,笔者总结一线教学工作和学习经验,归纳三个比较比较契合广大初中生认知的提升语文课堂效率的环节,以期抛砖引玉:

一、阅读环节

作为信息的输入手段,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一方面我们通过阅读初步认知生词的用法,掌握基本的表达句式;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体味语言到情感的微妙表达,从而熟能生巧产生语感,从而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将语文学习上升到“学以致用”的境界。下面我们以教学苏教版选录的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春》为例来分析如何展开阅读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体味语感。

师:大家结合预习对课文的初步掌握,思考一下应该以怎样的情感来阅读《春》这篇散文呢?然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一遍。

生1:这篇课文以欢快的语气表达春天的朝气蓬勃,阅读的时候要节奏明快、愉悦。

生2:我认为该文写的非常优美,需要我们以舒缓的节奏边阅读边感受,所以应该轻轻地、柔和地饱含感情地朗读,如此方能读出春的柔和美。

……

师:同学们说都的非常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对本文的理解和感触,确实像“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样的句子我们应该以明快的节奏来读,而“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样的优美描写要以舒缓的语气边读边“享受”春的气息。

生齐读,完毕。

师:大家读完后,想一想作者都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春天的美呢?

生3: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生4:分别从视觉、感觉、听觉等不同的角度来引导我们感受春天的气息。

师:非常好,作者不惜运用这么多方式和方法来谱写春天的美,让我们学到什么呢?

生5:我们可以从中学到描写景物要从多感官、多角度描写。

生6: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

这样引导阅读教学,能激发学生有思考地进行阅读,有效消除了滥竽充数的消极现象,同时让大家通过思考和感受,真正学习到经典的描物达情的手法,它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的基础。

二、合作环节

开放性的话题离不开合作探究,只有通过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互动交流,知识才能得到发扬和扩散,这正契合了语文开放的学科性质,所以语文高效课堂一定离不开合作探究。通常我们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整合成3-5人的学习小组,然后让他们围绕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探究,以期通过明确分工实现有限时间内通过互助交流和交叉体验实现学习内容扩大化。

例如,我们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文言文时,就根据文言文知识密度大,许多同学理解困难的特点,根据学生的预习基础设置合作学习来谋求高效课堂。

1.布置小组任务:(1)通过工具书理解基本的文言词汇含义,然后朗读全文。(2)能复述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3)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2.合作事项。(1)组长参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任务分工;(2)合作学习过程中先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再换角色进行交叉体验,然后进行相互辅导与启发;(3)笔记员记录学习成果。

3.学习成果展示,师生互动评价。

合作学习非常适合课堂知识密度大, 难度高的教学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同学们在体验知识生成过程中以互动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学习效率。

三、问题启发环节

问题是启发学生深入探究知识原理的准绳。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能抓住知识衔接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通过问题启发的方式,拓展学生思路,转化知识,生成能力。

比如我们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教学大纲给出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字词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和学习描物状景的写作技巧,笔者就设置下面三个问题抓住关键环节启发学生迁移知识:1.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写济南的冬天?2.济南冬天有怎样典型的特点?3.反复体味作者的写作手法,尝试写“家乡的某个季节”的话题习作,以“描红”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如此设问启发,同学们通过再次深入阅读和学习,对文本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懂得景物描写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表达,从而连贯了基础学习到表达运用的知识生成过程。

上文是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和学习经验对初中语文三个环节的分析与总结。总而言之,无论怎样的教学环节,我们一定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结合他们的认知来整合教学内容,否则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非但不能达成高效课堂,还要东施效颦,贻笑大方之厄。

【参考文献】

东施效颦文言文范文第4篇

那么,什么是“语文课”呢?或者说什么是“真语文”呢?我们认为,它的基本要求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

以语言为核心

中学的各门课程,必然有共同的使命;但每门学科也必然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否则这门学科就失去了自身的课程价值。那么什么是语文学科的课程价值和个性特征呢?对此,叶圣陶先生有过明确论述。他说:“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语言运用本领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无需引述更多的论据,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语言运用,母语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之情和熟练运用母语的能力,这应该没有争议。

但问题并不这么简单。由于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很多人对语文课程核心元素的认识是有偏差的。因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有人以为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因为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有人认为语文就是人文,人文就是语文;因为语文是文化的一部分,有人以为语文就是文化,文化就是语文;因为语文必须关注人的成长,有人以为语文就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语文;因为语文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而语言和思维总是紧密关联,有人以为语文就是思维,思维就是语文;因为语文对人的感情有着很大影响,有人以为语文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就是语文;因为文学是语文很重要的内容,有人以为语文就是文学,文学就是语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在很多语文课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语文;在很多语文课上,什么也没有,只有授课老师所看见的那个“语文”。借用苏轼的话说就是“眇者识日”。

如果我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语文课其实就是一对矛盾,即言和意的关系。读和听,是由言得意;写和说,是以言表意。当然,言和意之间也存在共生关系,所以我们本色语文的教学机智主要就是共生教学法。但若从课程的立场角度看,言应该是更为核心的因素。

那么,什么是以言为核心呢?即一切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语言元素,要紧紧围绕语言展开,具体如语言解读、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共生。即使有其他的教学安排,也必须是为这些语言活动服务的。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这里的“语言”或许应该是“言语”,或者是其他一个不同的表达。我们这里只是采用了大家比较习惯的说法,而没有对这个概念进行深入推敲。

以语文活动为主体

要说明这个问题,必须先简单说说语文课堂教学的展开。

课堂教学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它是由一个个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组成的。但事实上,现在很多语文课堂不是由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组成的,而是内容的堆积、问答的罗列、形式的呈现、概念的演绎和结论的传递,甚至就是由一个个题目和一个个答案组成的一堂课。而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由语文活动组成。

那么什么是语文活动呢?

首先,应该是语文的活动,而不是其他的活动。语文的活动,就应该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活动,听说读写应该是基本形式。但很多语文课却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其他活动上。如,教学《晋祠》就是通过视频参观晋祠这处名胜;教学《木兰诗》就是欣赏美国人的电影《花木兰》;教学《北京胡同》就成了北京风情展,就成了北京胡同、上海弄堂、苏州小巷的大荟萃;教学《五人墓碑记》,还要让学生表演毛一鹭抓人的现场情景。对上述现象,批评者不少,我们在其他文章中也曾列举过,这里不再多说。很显然,这样的做法都不是语文的活动,或者主要不是语文的活动。

其次,语文的活动一定要“动”。

有些课,看起来都是围绕语言展开的,但却是静止的,是僵死不“动”的。既没有教的动,也没有学的动。可以说,告诉式、问答式、陈列式、概念式、练习式和结论式仍然是语文课堂比较普遍的模式。

所谓动,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即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有具体明确的要求。我们常常看到在有些课堂上,教师的确也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概括文章的内容,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可是怎么说呢?怎么概括呢?全不清楚。结果学生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概括就怎么概括。这有什么教学价值呢?这就算不得是语文的活动。

所谓动,还要体现学习的过程,尤其要体现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体验、自己思考、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完善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我们有些课堂,一问就答,一答就对,一呼百应,这就是没有过程。要么学生原来就知道结论,要么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这些都没有过程。过程要有层次性和阶段性,要经历曲折和失败,过程就是学生自己经历问题思考的全过程。在和老师们谈什么是学生主体时,我们说学生主体很简单,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教学,就是学生的事让学生自己做,就是让学生做该做的事,让学生做能做的事,包括做失败的事。从语文活动的角度看,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活动。我们看到有些老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找答案,找到答案,万事大吉。不注重过程,不需要过程,更不关注过程,这就不是学习活动。

所谓动,还指教师的动。尽管我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经历,但并不否定教师的主体作用。所以,对于教学主体问题,我们一直主张语文教学(甚至包括所有学科)是双主体。我们经常说,教师上课,不是领导布置工作任务,而是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周密的考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能够发挥教师的角色作用。所以,从教师的角度看,学习活动就是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发挥自己的作用。除了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具体合理的要求,还要对学习过程做出及时中肯的评价和具体有效的指导,提供及时的帮助,能够带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所以,语文学习活动既不是给学生一个知识的结论,也绝不是搞一个看起来轰轰烈烈的学习形式,而是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实在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

最后,语文的学习活动一定要“活”。

所谓活,首先是活动形式有一定的原创性。这里的原创,就是强调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目的组织的活动,而不是机械的公式化的程式化的流程,更不是照搬别人的活动。我们有些老师喜欢照搬所谓名师的做法,喜欢模仿公开课、获奖课的做法,结果常常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效果很不理想,甚至适得其反。有些老师总希望语文教学能有一个或者几个模式。这是对语文教学的特点缺少认识。任何教学活动都是针对特定的教学情境才会呈现出其效果。生硬模仿、生搬硬套、死套模式都不构成真正的学习活动。

所谓活,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活动欲望。这就要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展示语文学科的课程特点和魅力,还要求语文学习活动具有必需的活动空间。比如,问题探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但有些问题只是简单的“有没有”或者“是不是”,这就使问题失去了活力;甚至有些问题的提问就暗示了答案,更失去了讨论的价值。钱梦龙先生多年之前批评过的“白求恩同志是哪个国家的人?不远多少里来到中国?他来中国为了干什么?”之类的问题,还是常常出现在课堂上。有些分组讨论的探究问题,答案显而易见而且没有多元解读的可能,甚至就是到课文里找几个句子。这样的分组讨论,只能是装模作样。近年来,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活动受到了普遍重视,但很多语言活动,只是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转述或叙述,缺少活动空间,更没有语言活动的张力。狭小的思维空间、僵化呆板的活动形式,并不能为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带来活力。

理想的语文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应该具有共生性,即具有现场的再生性,学习资源和活动形式都在活动中不断丰富。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生。理想的学习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激活的过程,在互相激活中使学习不断深入。更为普遍的,应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激活,是学生互相激发兴趣、互相激活思想、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学习的内容因此而丰富,学习的过程也因此而丰厚。此外,学习活动还应该是言意共生的过程。无论是读还是写,成功的学习活动,可以通过语言的活动而丰富深化对“意”的理解,通过对“意”的理解而加深对语言的品味,丰富对语言的感受,丰厚对语言的积累。

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

我们倡导的本色语文,主张“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但绝不是狭隘的语文观,不是简单地立足语文教语文,而是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根本追求。

从不同角度,可以将语文课分出不同的境界。我们认为,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可以把语文课分成这样三个境界:一是语文课上只有语文,紧盯着语文教语文,看看是语文,想想还是语文,除了语文就是语文,几乎是非语文勿视,非语文勿听。这是语文课的一般境界。语文课上什么都有,声色电光、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万象,要什么有什么,就是找不到语文的活动。这是语文课的最差境界。我们心目中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看看什么都有,想想都是语文,应有尽有,一切为了语文,一切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毫无疑问,抱着狭隘的语文观是教不好语文、学不好语文的。但这看似相似的最差境界和最高境界是很容易混淆的。就像文言文教学,有人把读参考书的译文混同于功力深厚的串讲,都是“看山是山”,一是未悟,一是参透。

所谓的“看看什么都有,想想都是语文”,从相对宏观的角度看,就是处理好语文和非语文的关系,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考试和素养的关系,人文和工具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读书和做人的关系,核心内容和拓展延伸的关系,等等。从课堂教学内容内在因素的角度看,则主要是言和意的关系,读和写的关系,听和说的关系,听说和读写的关系,听说读写和思的关系,听说读写思和语言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关系,等等。能和谐地、恰到好处地处理这些关系,语文课就达到了高境界,必然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如果刻意夸大其中一点,就会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异化的,甚至是非真实的状态。

相关期刊更多

航天器环境工程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政务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心血管病学进展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成都市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