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二学年第一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于一个青年大学生来说,这宝贵的4年却是匆忙而短暂的,因为青春可贵,大学是接下来人生发展的基础,所以,珍惜大学4年的生活,好好奋斗,意义非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第二年学习计划制定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大学第二年学习计划制定一
大学生活过去一半,过了大一的懵懂与青涩,也过了大二的张扬与躁动。似乎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只能这样按部就班的过下去,开学前期的漫无目的,以及考试前的死命突击。其实,为了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以及将来走的更稳更高,大三大四可以有一个很大的作为。抓住每一天,认真学习认真生活,韬光养晦。
总结起大二的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作息时间没有大一规律。可能是人的惰性所致,或者自己没有自制力。在好多个周末的早上总是一觉睡到大上午,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因为晚上睡觉都很晚,直接导致睡眠不足,早上起不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第二,没有好好坚持锻炼身体。晚自习的取消,待在宿舍,离操场远等等因素导致了自己没能好好坚持下来。
第三,沉溺玩手机。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其实,大多是玩些无聊的东西。白白的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还加重了自己的惰性,又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第四,自制力不强。好多不健康的东西明知故犯,与自己与他人都是不好的。一定要杜绝,切勿贪一时之快。
第五,作为班级班长,自己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化解矛盾的能力等等方面有待提高。
第六,守护好自己的爱情。要在这个过程中让两个人都学会爱。
提高自己。
为了更好地大学生活,特对以后的大学生活做一个或具体或粗略的规划。
第一,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时间。抓住一切时间来学习,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太多。保证每天有精力。
第二,每天不论多晚多累,一定要去跑步。跑20xx米,坚持一个学期,保持好的身形为以后的竞争作资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外表打扮,不能拖沓。
第三,严格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与内容。不在学习的时候玩手机,不看对自己成长无益的内容。
第四,作为班级班长,要学会周旋,学会办事,做任何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能人云亦云,要学会自己考虑问题与解决问题。喜怒不形于色。做一个有能力的人。
第五,好好爱。一起成长。
(学习篇)
总结起自己的学习状态,最大的一点是自己有很大的畏难情绪。不能很好地坚持下来,不能按捺浮躁的心情去做好手头上的事。具体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不能静下心来研究问题,学习态度太浮夸。
2,上课不能好好听课,习惯于玩手机。 3,参加竞赛什么的态度没掌握好。
规划:
1,一定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比自己身边人有更加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脱颖而出,所以,平时一定要多钻研。
总之,一定要好好的规划,好好把握剩下来的两年。
大学第二年学习计划制定二
在人的一生当中,4年的时间不能说很长,但对于一个青年大学生来说,这宝贵的4年却是匆忙而短暂的,因为青春可贵,大学是接下来人生发展的基础,所以,珍惜大学4年的生活,好好奋斗,意义非凡。
大学第一年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了,总结过去,既有欣慰,也有遗憾,欣慰的我用一年的时间换来了自身的成长,大一的我积极乐观,学习上认真,努力,工作上踏踏实实,不断的向别人学习。付出总有收获,我用自身的经历验证了这句话。
大一生活当然也有遗憾,在成绩上我并没有取得我想象中的结果,没有做到成为佼佼者。但不管怎样,我还会继续奋斗,像当初那样。进入大二,我会把英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英语基础本来就薄弱的我想要在大二有所突破,想要攻破四级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我要把每一天的清晨、每一天的自习时间充分利用起来,避开闲人的冷嘲热讽,因为我就是我,我走我的路,我有我的目标,我的理想,为理想而奋斗没有错。另外,我要对我的学习方法进行改进,我想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更快突破成绩,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事半功倍。
我的目标很明确——通过12月份的全国英语四级考试,不管有多少困难,我都不会放弃。学生工作也是我大二学习生活的一个重点,在很多人眼中,学习部在学生会所有部门中是最重要的,具有代表性,对我来说不仅是自豪,也是一份压力,但我对自己有信心,我相信学习部在接下来的一年会做的更好,加油! 计划是计划,实践是实践,让实践踏着计划的步伐走!
大学第二年学习计划制定三
大学生活一年过去了,发现大学学习生活与中学很不同,要逐渐学会转型,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学教师作用非常大,学生跟着学,大学则通常每天二科目时间,课后有很多的学习过程是发生在课堂之外由学习者自主去完成的,大学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开放性,所以独立学习、学会学习的习惯养成在大学非常的重要。
上一学年由于学习任务没有规划好,学习目的不太明确等原因,导致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针对上一学年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许多需要改进地方,也结合自己本学期的课程特点,和学习任务的安排,为了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制定出大二第一学期学习计划,具体如下。
在新学期里学习要更加努力,奖学金要拿,争取拿一等。在专项训练自己突出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多余比别人交流,提高自己的处事和交际能力并树立健康的赢取爱好,锻炼好身体。这会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很重要。
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紧跟老师的教学进度,遇到问题要多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尽快解决。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认真按质按量完成老师交待的任务,不敷衍了事。注意加强自己的薄弱科目的学习,不偏科。 除了学习还应该注意,加强自我身体锻炼,
健康的胜利是学习效率的有理保证。 定期检查自己的计划的实行情况,以监督保证计划的正常实施。
这学期,我将在专业上更加强学习,专业知识显的更为重要,要为了自己的未来着想,多去学校图书馆看些书,以更好的充电,填补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空缺,增加知识面,增加个人修养。
除学习课本的知识以外,还要趁着年轻,多开展一些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结合社会实际,有针对性的学习,才不会因为盲目学习而使自己所学的东西与社会脱轨。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练习,增强对一些基本应用软件的熟练程度。如Autocad,SolidWorks等。
【关键词】教学管理 独立学院 教学质量
一、引言
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的生命线和生存之本。对于独立学院而言,要想立足于教育之林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一个全员全方位的保障体系,而教学管理部门是此保障体系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因此,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性,探讨实施教学管理视阈下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基本特征
1.个人综合素质较高,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我国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主要反映在许多学生从小受过特长教育。同时,他们善于走出校园,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活动,较好的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
独立学院的学生分数往往比本科一、二批的学生低几十分,有的甚至超过一百分。在成绩上主要表现为数学和英语成绩相对较差、发展不均衡、偏科现象严重;在态度上表现为上课不专心、下课不自习、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在能力上表现为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自我规划能力缺失。
2.个人主观要求上进,但缺乏学习动力
从独立学院学生的主观意识上看,大部分学生上进心比较强,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有较强的管理意识,主动竞聘学校各个组织的学生干部;有较高的政治觉悟,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
高考考场上的挫败和社会舆论消减了他们的自信心,再加上现实学习中的吃力,使之出现了自我懈怠,学习目标缺失、动力不足,最终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逃学、沉迷于网络、甚至退学等不良现象。
3.个人家庭条件殷实,但心理较为脆弱
独立学院的学费比较贵,一年的学费少则1万,这对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多数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但作为“90后”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家长的宠爱,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自控能力较差,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往往容易退缩,容易受到心理伤害。
三、教学管理视阈下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应遵循的原则
1.学校与家庭的有机结合
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是一个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不但需要学校方面的努力,更需要通过管理手段,使家庭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习中来,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学校掌握更多的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社会关注、关心学校的发展,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出谋划策。
2.阶段性与全程性的有机结合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应贯穿在学生大学期间的全过程中,同时也要结合大学不同阶段的特点教育内容应有不同。大一阶段要帮助学生实现转变,培养学业规划意识;大二要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组织和社会实践。大三阶段注重学生专业课知识的掌握,培养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大四是学生由学校向社会转折的重要阶段,要认真规划、完善自己的职业定向,多参加实习,培养就业能力。
3.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整个大学阶段,学院不仅要向学生讲述学业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业特点帮助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同等重要性。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校通过组织各项竞赛活动,锻炼和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4.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既要面对全体学生,体现教育的共性,更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的不同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有机结合是全面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条件。
四、教学管理视阈下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对策
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为了实现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目标,在教学管理上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规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多主体的学业规划体系
多主体的学业规划体系即学生、学校、家长共同作为学生学业规划的实施者和制定者,为学生的学业规划作出各自的贡献。学生是学业规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对学业规划的实施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学校提供的软硬件设施对学业规划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持,没有学校的支持,学生很难顺利完成学业规划,同时也阻碍学校的发展。作为培养学生的主体机构,独立学院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学业规划的实施,担负起保证学业规划实施的责任。家长应该明确自己在学业规划中的作用,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促进规划的实施。
2.建立多阶段的学籍预警机制
多阶段的学籍预警机制即学院在大学生四年学习的重要节点上,提前警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要面临的状况或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学院实行学籍预警制度,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对大二、大三、大四学生所修学分进行审核,规定第一学年修够30学分,第二学年修够60学分,第三学年修够110学分。对学分审核不达标的学生进行学籍预警,督促其合理安排选课,尽快规划学业进程。
3.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即为保障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的带有鲜明导向性的重要举措。
独立学院应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对教学目标进行监控;应落实全员听课制度,组织好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质量全面检查,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应严格规范考试环节,做到命题科学化、形式多样化、成绩多元化,对教学结果进行监控。
参考文献:
唐秀丽.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1-23
杨果仁.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策略》[J].宜宾学院学报2009,5:30-32
作者简介:于洋(1982―9),男,河北省沧州市人,本科学历。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职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学管理视阈下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对策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1301092)
一、专业介绍的必要性据调查,刚入大学的新生对将要所学专业有明确认识的不足1%,大部分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是根据专业名称的字面意思加个人想象,或者是迫于家长的压力填报的,自身对所学专业一无所知。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增强专业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我们高校需要在大学四年对学生进行一系列专业介绍,即根据各年级阶段的特点,有目的、有层次地推进专业介绍。具体来说,专业介绍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
1.从宏观层面来讲,专业介绍是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学知识的前提。通过专业介绍,学生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所学专业的有关知识以及就业方向,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本专业的学习中,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有关方面知识的实践与学习。
2.对不同的年级开展专业介绍,更有针对性、更有意义。
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临的专业方面的疑难问题不一样,这时开展一个具有针对性的专业介绍很有必要,可以尽量消除同学心中的疑问,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的学习中。
3.通过专业介绍,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在今后的求职中所需要的一些证件和辅助知识,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目标更明确,课余时间可以充分地利用起来。
4.具体详细的专业介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有一定的帮助,帮助他们规划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以及培养今后就业规划方面的知识。
5.专业介绍提供给领导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同学们之间面对面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这样可以更方便直观地咨询与解决问题。
二、专业介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理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只是在大一新生入学时请该专业学术带头人用2~4学时搞一次专业介绍,一般都是针对本专业,从专业负责人、专业概况(主要包括专业设置时间和历史沿革、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科研与教学成果、培养质量、专业发展思路等方面进行介绍。这样的介绍在其他高校中也普遍存在,甚至更简略。而对于刚刚进入大学,还没有脱离高中思维的新生来说,无疑是听天书。经过调查发现,经过这样的专业介绍后的新生,对于本专业的了解不到10%,绝大部分学生没有留下任何印象,而通过专业介绍获得指导的更是少之又少,学生还是不知道自己的大学生活应该怎样过,特别是在专业方面,更是没有自主性,这就难免导致学风差、学生挂科多、混日子现象严重。
三、理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专业介绍体系设计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专业介绍应该以时间为线索,以课程挖掘为思路,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即大学每一学年都应该有针对性地至少开展一次专业介绍,使其慢慢融入到学生的实际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勇于创新,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并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又可以帮助他们设计学业生涯,有目的地走好大学四年的每一阶段。
一年级第一学期:主要介绍专业的整体情况,让新生了解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发展方向、所涉及的课程、自身需要具备的素质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内容,对大学四年有一个简单的概略规划,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生活计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长远目标。由于新生们对大学生活还不适应,让他们马上融入到大学的学习中很有难度,而且经常会出现高中时的那种没有效率、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因此,这时候的专业介绍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以及学习方法的调整,以便学生能够尽快转换高中到大学的角色。具体来说,此时的专业介绍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专业负责人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总体发展情况、教学模式、所涉及的学科进行详细的介绍。其次,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可以介绍一些本专业的学习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能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做一下动员,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并要做到学以致用。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次的专业介绍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引导学生入门的介绍,这对于学生提高对本专业的认识与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另外,介绍人的资质、口才等也会影响专业介绍的效果。一场精彩的专业介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对工商管理专业产生浓厚兴趣,更加明确学习目标。
二年级第一学期:新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几乎熟悉了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模式,已经顺利渡过了大学的磨合期,成为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他们对学校的培养目标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工商管理专业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和较深入的理解与体会。所以至少应该知道了两个问题:第一,学什么?第二,怎么学?因此到了大二,学生对教学的要求更加具体,不再仅仅满足于期末考试过关,而是希望能在学好工商管理的基础上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甚至更远的考研做好铺垫。为了适应学生的这一变化,教学目标也应该水涨船高。在这一学年学院相继开设一些专业基础课及实践课,主要是在这一阶段充分挖掘专业基础课及实践课的内涵,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好这些课程。同时,专业课老师应着重介绍几门主要课程在他们整个职业生涯中的地位以及在考研、就业中的影响,并有意识地给予课程设计指导,针对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给学生做一个明确的规划与点播,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最终的目的是,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像抛弃拐棍一样逐渐放弃对老师的完全依赖性,变自发学习为自主学习,探索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贯穿始终。
三年级第一学期:学生的变化一定会带来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变化。而大三这一学年几乎全是专业课程的学习,由于专业课程多,各有各的特点,也相对较难,一些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致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因此,此时的专业介绍应该更有针对性,比如介绍开设某一课程的目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邀请上届优秀的学生讲解他们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与经验,以这样一种很亲近的方式,让学生在无形中做到心中有数。另外,这一学年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特殊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特点是对大学生活与学习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大部分人开始关注考研、就业问题,参加各类专业资格证书考试、考研等事情也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有些时候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空谈教学方法其实就是理论脱离实际,与缘木求鱼无异。
因此,针对这一阶段的特点,设计更适合本专业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了解学生大致的学习心理,只有知道他要什么,才能给什么。且适当介绍哪些专业类的证书更适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好专业知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与考研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大三专业课程的学习很重要,专业方面的介绍必不可少。在考研方面,分析各高校近几年工商管理专业的实力及考研难易,有针对性地为大家提供指导。
关键词:C语言;课程体系;融合教学;融合实践;卓越工程师计划;ACM/ICPC
C语言程序设计既是高等学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逻辑性和实践性强,使该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如下。
1) 学生不清楚本专业的特点。多数高校将本课程安排在大一的第一学期,由于对于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了解不够,导致新生对各专业特点混淆不清,有的学生去报考计算机等级考试,结果有的还不如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致使一些学生学习消沉。我们通过和学生谈心,得知不只是大一有这种现象,大二的学生甚至也存在这种心理[1]。
2) 学生学习本课程目的不明确,兴趣不高。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问,既然C#和Java是现在的主流编程语言,为什么还要让我们学习C语言?所以我们在第一堂课介绍计算机语言发展时,将C语言和其他语言作比较,强调C语言是当前程序员共同的语言,它使程序员互相沟通,比流行语言都更接近机器。C语言更适合解决某些小型程序的编程,在编写底层的设备驱动程序和内嵌应用程序时,往往是更好的选择。有了C的基础,在需要时进一步学习其他语言,也是很容易过渡的。当然,第一堂课上,我们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所以会用1个学时去展示历年实训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完整的系统,除了包涵基础知识,还有高级技术。我们向学生灌输学习这门课程的境界:Beginner―Advanced―Professional。
3) 任课教师对课程的定位、理解和把握不够。老师只有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得了学生不等于教得好学生,学生的评教正说明了此问题。
通过实践,我们对计算机专业本课程教师的要求是:“复合型”的教师――既要精通这门课程,还要有3年以上实际项目开发经验,并且非常熟悉计算机其他学科的知识,而“教师的成功在于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2]”。
因此,我们对本课程的定位是,以程序设计为中心,掌握语法,了解算法,重在算法的实现――编程。算法是灵魂,语法是基础,编程是中心。处理好三者的关系,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成败。
算法尽管重要,但本课程不是算法设计课程,不可能过多地介绍算法,更不是在研究算法。我们要在学生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介绍相关的典型算法,引导学生面对问题去思考如何构造算法,编写程序的过程本身就是设计算法的过程。
为此,我们对本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并将本课程与计算机其他学科进行了融合教学与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课程体系的改革
1) 修改教学环节。
我们把原计划一学期的教学时间调整为一学年。第一学期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第二学期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的进阶教学,在学年末进行该门课的实训,接着的暑假进行校外实习。根据不同专业,我们还开了小学期,在小学期里有连续12周的实验环节。
2) 修订培养计划和大纲,改革考核方式。
我们把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本学院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相结合,组织教师外出考察、研讨,然后重新修订了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训大纲、实纲。相应地,考核方式也作了调整:基础教学由笔试转向机试,试题难度高于非计算机专业的等级考试,每次考试的题库都将重新命题和审阅。进阶教学由考试转向完成3 000行以上大作业形式的考查,实训由过去的全班一个模拟题目转向提供多个实际验收签定过的项目,进行C版本的再次开发,实习由过去的只是到实习基地参观调整为直接进企业拜师跟班学习。
3) 丰富配套的教学资源。
我校组织编写了《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及进阶教程》,被评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已于2010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我们还配套编印了上机实验的实践教程(将在今年教材的第二版时一并出版),以及实训时的实训教材和实习的实习教程,并建设了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供师生讨论和交流。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课件与教案,供教学参考。
我们专门搭建了学校ACM/ICPC在线测评平台,并组建了容纳120人的竞赛专用机房,成立了ACM/ICPC竞赛班。2008年起,河南省计算机学会主办一年一次的河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我们每年都组队参加,在过去的三届竞赛上,共获得4枚金奖、2枚银奖、1枚铜奖。2009年参加亚洲区赛现场赛获得优秀奖。2010年参加第35届亚洲区赛,通过预赛,获得天津赛区、杭州赛区和成都赛区的决赛资格,并在成都赛区获得1枚铜牌,排名第59名,是河南省该项赛事最好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在学校内部,我们从2009年开始每年组织两次全校程序设计竞赛,至今已经主办了四次校级竞赛。
4) 转变教学理念。
我们提出了C语言与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融合教学与实践的教学理念。
5)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使用任务驱动、课堂讨论、3W1H教学法、现场编程教学法、课堂陷阱教学法、任务分解教学法、任务贯穿教学法、分散集中教学法、两段教学法、实训优秀作品展示激励法、融合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在课外使用网上在线讨论与答疑、竞赛辅导拨高法、课题组观摩讨论法。我们打破大学考试试卷不评讲的一贯做法,在第二学期的进阶课程第一堂课评讲上学期期末试卷[3]。
(1)3W1H教学法。即:What――解决什么问题,Why――通过实际生活例子引入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Where――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解决,How――如何运用学到的方法、技术来解决问题。
(2) 现场编程教学法。在讲授有代码编写的理论课时,当一个理论知识介绍完后,教师出一个难易程度适当且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随堂写代码,并抽学生到黑板上写,或者抽几份学生作业当场点评。
(3) 课堂陷阱教学法。在期中检查座谈会上,有的老教师说学生很难发现自己程序的错误,而课堂上即使是老师手下的一个笔误,学生也能发现并喊错了。我们正是可以利用学生这种“容许自己范错,不许老师失误”的习惯,对于学生书写代码时容易出错,或者上机碰到的共性问题,我们在课堂上演示时设下陷阱,故意把代码写错,有的学生当时就能发现,而有的学生在编译时才发现有错,我们用自己的错误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
(4) 课题组观摩讨论法。我们组织本课题组教师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学观摩讨论,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推广好的教学方法。
(5) 实训优秀作品展示激励法。我们在第一学期基础课程的第一堂课上展示往届的优秀实训作品,让学生觉得既好奇又深奥,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兴趣。临到毕业,大部分学生还能对这堂课记忆犹新。
2与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融合教学
通过近5年的实践与总结,我们认为如果把C语言程序设计与计算机相关课程进行融合教学,必将促进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解,同时凝聚专业特色,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自学与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
1) 与数据结构融合。
在讲到C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类型与构造类型时,围绕数据结构的一条主线――四种结构两种存储,联系数据结构中的数据类型,在抽象数据类型ADT中只定义了基本操作,复杂的操作是通过基本操作实现的。在抽象数据类型中定义的操作与C语言中的各种类型的运算,比如取余运算符“%”,在C语言中仅限整数。在讲到查找与排序时,对照数据结构中的查找与排序,介绍一些经典和效率高的算法。在讲到递归函数调用时,用数据结构中的递归调用时栈的进栈出栈变化过程讲解。在讲到scanf函数和其他读取字符函数时,将内存与键盘输入缓冲区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据的输入格式。
2) 与操作系统融合。
在讲到变量的数据类型及变量的存储类型时,结合操作系统的内存结构,讲解内存区域分为6个不同的部分来存储不同的数据,使学生了解内存组织的有序性。特殊地,寄存器变量不占内存,而字符串常量存放在符号常量区,通过讲解内存结构,学生就明白静态变量为什么第一次使用时会初始化,以后再使用时用的是上一次的值。在讲解数组的连续存储、链表的动态存储时,结合内存就会理解得更透彻些,甚至可补充内存中堆与栈使用的知识[4]。
3) 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融合。
入学时,教师介绍计算机发展,一般都会讲到冯•诺依曼原理,那么为什么要学习语言呢?还得从计算机组成原理来讲,从电脑城装配电脑介绍起,首先运用BIOS程序,然后再启动操作系统,最后再运行用户的应用程序。而BIOS程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都是用语言开发出来的软件,之前都曾经有过C语言版本,BIOS现在还是C语言编写的,而操作系统的一些内核也还有C语言的许多代码。因为大一第一学期的计算机科学导论与本课程是同步开设,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还是有限的。同样地,在讲到C语言的三种进制数、位运算、指针时,与计算机的字长、补码运算、指令加以对照,就容易理解些。
4) 与面向对象语言融合。
掌握好一门语言,可以自学其他语言。做到这点不容易,因为大学专业课的特点是学一门结一门,没有哪所大学或哪个专业开设了所有语言,所以在语言课之间融合对照学习,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讲到结构体时,与面向对象中的类对照,将结构体变量与对象对照,就比较好理解数据类型和类不占内存,对象与变量占内存了。讲到函数时,与方法对照,讲到函数参数时,补充面向对象中引用的使用,对将来学习面向对象语言和数据结构非常有益。
5) 与数据库原理融合。
程序所需数据从哪儿来?运行结果保存到哪儿去?在讲到文件操作时,将C语言中用到的文件与数据库中数据文件作比较,再联系结构体成员与数据库中的字段、记录,使学生对程序的理解更完整一些。
6) 与编译原理融合。
在演示程序开发过程、多文件的操作、编译预处理时,均可以联系编译原理中编译器的词法/语法分析,教师可以演示单步编译,鼓励学生思考编译的过程。
7) 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离散数学、数值分析、运筹学等融合。
如果能将学习C语言与离散数学中的集合论、代数系统、图论结合,再解决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几何、数值分析和运筹学中的数学问题,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8) 与网络融合。
使用C语言可以开发C/S结构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程序,在实训和实习时可以分层次进行一些高级的练习,比如C/S结构的网络编程。再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实现抓图和打印等,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9) 与软件工程融合。
结合专业特点,讲解软件开发不仅仅是写代码,还是一个模型的开发过程,对于学生将来毕业做好毕业设计与写好毕业论文有指导意义。特别是软件工程和软件测试专业更是需要了解。
其实,我们在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时,几乎可以和所有计算机专业课程联系起来,比如选修课算法分析与设计,还可以和ACM/ICPC结合,通过ACM/ICPC竞赛的题目寻找合适的教学切入点,有时也可以引入离散数学中的逻辑推理知识,或者构造一种教学情境,让大家感兴趣,能被吸引住,使学生一步步跟着往前走,比如抽几名学生排队讲排序算法。
也可以和非计算机专业课程联系起来,比如计算机英语。同样地,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一些新的技术,比如物联网、CPS计划等,学生会更感兴趣。如何融合比较教学,既能深入浅出地完成教学任务又不拖延学时,需要把握好这个度。
3与计算机其他课程的融合实践环节
除了做到融合教学外,在实践环节上如何融合也至关重要。
1) 搭建ACM/ICPC校内在线测评平台。
我们采取竞赛辅导拔高法,成立竞赛班,采取“讲-帮-带”的方式,建立了郑州轻工业学院在线测评平台,如图1所示。丰富了题库,组织校内选拔赛,教师带队参加竞赛。
自2009年开始,我们每年举办两次全校性质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12月举办新生程序设计竞赛(个人赛)、5月举办一次全校程序设计竞赛(组队赛)。均有IT公司赞助,并有开幕式和颁奖仪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编程热情。
参加ACM/ICPC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心理素质、团队合作和协同能力[5]。
2) 与考研结合。
我们从大一第一学期就让学生思考自己将来的出路:工作或考研。如果工作就必须学好知识,重视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3) 与操作系统、C++融合实训。
在后续的操作系统和C++的实训时,安排我们C语言程序设计课题组的教师参与实训,使得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更加长期有效。
4) 把等级考试当做门槛。
我们把全国和河南省历年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题目穿插到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把握每个知识点。
5) 介绍学生参加教师的项目。
我们在授课的同时,也有心培养一些勤于思考用心的学生,介绍他们参与到教师的应急系统、嵌入式、GIS、网络等实际项目开发中,引导学生自学C++和Java、JSP等工具,让他们从实践中得到锻炼,积累经验。
6) 跨学科实训并总结。
在第二学期期末的实训环节,我们让学生分组去做一些稍微大一点的题目。比如C语言语法分析模拟器、BIOS模拟器、科学型计算器、TC模拟器、Windows小游戏、信息系统等。在实训结束后,我们安排优秀实训作品展示总结会,也是对一学年课程学习的总结。有很多外专业的学生自愿来参加。通过展示交流,学生看到了别人的成绩,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4结语
通过对C语言程序设计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C语言程序设计与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融合教学与实践。经过4年的教学与实践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C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玉梅.“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10(28):164.
[2] 朱立华,俞琼. C语言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13):150-153.
[3] 徐小青,李晓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13):46-48.
[4] 王祥瑞. C语言中的内存泄漏分析[J]. 长春大学学报,2009(6):27-29.
[5] 武建华. 基于ACM模式的数据结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9(13):114-116.
Integrated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C Language Program Design and Other Subjects of Computer
YAN Hongyan1, JIN Baohua1, ZHANG Xiaojuan2, XU Hongxia3
(1. 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450002, China; 2.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Zhengzhou Tourism College, Zhengzhou 450009, China; 3. Art Design Department,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yuan 454650, China)
关 键 词:研究性教学 钢琴小课 高师教学
传统的钢琴小课授课模式主要是以一对一这种教学形式,作为培养音乐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在钢琴小课授课的方式上,自然沿用了这一模式。首先,以钢琴专业为主项考进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钢琴演奏上已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需要高校为其配备高水平的专业钢琴教师进行单独授课,以满足其知识的渴知度。其次,一周一课时的高师钢琴专业教学计划,决定了只有采用一对一的模式才能完成既定的学期教学任务。总之,无论是历史的习惯性角度,还是现实的必要性角度,都决定了一对一钢琴教学模式在高师教学领域存在的合理性。一对一的钢琴教学模式本身是合理的,但是在当今各所高校已经把创新理念融入教学的这一大方针下,人才的培养也就转向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再加上大学的精神就是学术与创新。因此高师钢琴教学一定要在一对一的模式中注入新的生命基因,使钢琴教学不再停留于培养“钢琴匠”,而是要培养出“能弹(技能演奏)、能谈(知识传授)、能探”(知识探究)的高水平的创新性人才。本文所要论及的这一新生命基因就是一对一模式下的教学相长的“研究性教学”。
一、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研究性教学”的中心词是“教学”。无论是何种教学,都离不开教与学这个浑然一体的过程。在提出钢琴一对一小课“研究性教学”时,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究其学习的目的性。以笔者所在的高校音乐系学生为例,学生作为未来的师资,他们在钢琴学习的目的性上是很强的。首先,这些学生希望通过钢琴小课,能系统地学习各时代的钢琴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水平,从而更好地建构自己音乐领域的知识体系,最终为毕业后能胜任普通音乐教师积累更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其次,有些学生在钢琴上已有一定的基础,他们想在专业上得到更深程度的提高,以期能承担毕业后在各级各类学校的钢琴教学任务。笔者按照这两大主要目的来考察钢琴教学,发现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中,教师更多采用“教师选曲——学生课后练习——针对该曲的课堂教学——学生课后复习——针对该曲的第二次课堂教学——再一轮的复习”这一钢琴模式,而这一模式并不能很好地满足高师钢琴小课学生的学习需要,原因在于:一是教学曲目量受限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教师主导地位的过度强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二是学生并不能通过钢琴课的学习掌握有关钢琴的系统知识,对其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较不利;最后,单一的一对一授课模式,不能很好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素质全面的音乐教师,也就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灵活思辨,必须在传统的模式中加入新的因素,而这一新因素又必须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对话效应,能使教学的两大主体融合在一起,从而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笔者认为,“研究”一词最能有效地概括这一新因素,因为在“研究”的过程中,多个个体可以组成一个集体,在这一集体中,每个个体同时又成为了主体,当这些主体同时具备了积极性、持久性时,双方都可以一步一步地去实现目标。简言之,我们必须为高师钢琴小课教学注入新的教学理念——“研究性教学”。
二、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方向及方式方法
何谓高师钢琴小课中的“研究性教学”?我们该“研究”什么?怎样“研究”?对此,笔者在高校钢琴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点:1.“研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突破“教师教——学生弹”的模式,把理论课教学中惯用的“研究”词汇转移到“学生弹”中,最终把学生培养成“能弹、能谈、能探”的合格的音乐师资。2.在“研究”的过程中,由教师设计并安排课时,把决定要研究的内容分批次加入到钢琴课中去,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论来指导钢琴小课教学实践,从而保证研究的真实性,最终达到应有的效果。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方式方法:首先,研究的内容要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期总过程,每节课进行研究的内容要适量;其次,研究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再次,研究的方案一定要制订计划;最后要提出注意的是,研究的地位最终还是居次的,切不可本末倒置(从研究的内容出发决定钢琴教学的内容)。3.笔者认为,钢琴艺术史和钢琴教学法是两大块可首要选择加入研究的内容,因为它们在钢琴教学中的贯穿可以解决学生的两大实际需要,即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和成为合格教师的需要。当然,还有其他可加入研究的内容,如各种音乐基础理论和音乐美学、音乐评论等。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学生因材施教。
三、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具体方案
在高校的教学中,对于在钢琴小课中所需研究的内容,笔者设定了一些具体的方案。
首先,笔者设定了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总纲要,分为五个部分。1.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教学前提是教师给学生制订的钢琴学习学年计划。不管小课学生的程度如何,都应该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2.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参与人员是钢琴教师与学生。3.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地点在小课琴房。4.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时间应穿插在钢琴教学中,占用课时10%的时间。5.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方式是探讨交流。6.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教学辅助手段,是在课后利用图书馆的电子期刊网进行信息查询、图书浏览,并聆听音响资料。7.研究性教学的评价标准共分为四顶。A—优秀,学生可以就所学的曲子进行发散性的研究总结,具体总结内容不限,要求脱稿,表达清晰流畅、条理清楚。总结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B—良好,学生可以就所学的曲子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总结,总结涉及的内容单一,要求脱稿,表达较清晰流畅,条理较清楚。总结时间不少于10分钟。C—及格,(转第49页)(接第50页)学生可以就所学的曲子进行简单的研究总结,总结至少涉及一个方面的内容,可看稿,表达流畅,思路清晰。总结时间不少于5分钟。D—不及格,学生缺乏总结的能力,或在总结时思路混乱,总结少于两分钟。
其次,笔者设定了两个教学案例。案例一: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大二的小课学生,在第一学期的第1—3课时中,教师给他布置的作业是巴赫《三部创意曲》第九首以及肖邦《E大调练习曲》OP.10—3。钢琴教师在指导其演奏的过程中,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加入以下研究性的教学内容。1.针对巴赫《三部创意曲》第九首,教师可穿插的钢琴艺术史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巴洛克音乐中的“情感论”、巴洛克音乐中单一情绪和音乐主题的关系、巴洛克音乐中“音画法”的作曲技术等;针对巴赫《三部创意曲》,教师可穿插的钢琴教学法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钢琴演奏时手的姿势、巴赫对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手指练习操的具体运用等。2.针对肖邦《E大调练习曲》OP.10—3,教师可穿插的钢琴艺术史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浪漫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浪漫主义运动对个人的强调等;针对肖邦《E大调练习曲》OP.10—3,教师可穿插的钢琴教学法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浪漫主义下半叶的现代钢琴制造业的发展、钢琴技术与钢琴演奏的“歌唱性技术”的关系等。
案例二:我们的教学对象同样是大二的小课学生,在第二学期的第4—7课时中,教师给他布置的作业是巴赫《意大利协奏曲》BWV971以及门德尔松《行板与回旋随想曲》OP.14,钢琴教师在指导其演奏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加入以下研究性的教学内容。1.针对巴赫《意大利协奏曲》BWV971,教师可穿插的钢琴艺术史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巴赫音乐语言的宗教性、世俗性、民间性,巴洛克音乐中的基础低音、巴洛克音乐中旋律运动的不间断性等;针对巴赫《意大利协奏曲》BWV971,教师可穿插的钢琴教学法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钢琴演奏中如何进行句法划分整体布局,连奏、断奏、跳音奏法的区别等。2.针对门德尔松《行板与回旋随想曲》OP.14,教师可穿插的钢琴艺术史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门德尔松浪漫主义情感中的古典性、明澈性、高雅性、质朴性,浪漫主义历史时期工业革命、社会民主化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等;针对门德尔松《行板与回旋随想曲》OP.14,教师可穿插的钢琴教学法的研究性教学内容为:在演奏歌唱性旋律时的速度把握及自由节奏的运用,如何获得柔和、圆润的唱音音色等。
结语
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也正朝着令人振奋的方向发展,本文所提及的“研究性教学”就是在教学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因此,它承载了高校钢琴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的希望。对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来说,我们致力于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特别是培养能够秉承高校本质的学生,因为一个能进行独立研究、具有发散型思维的钢琴专业学生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如果我们通过“研究性教学”培养出更多具有研究性思维的学生,那么我们的音乐教育就会出现新的发展契机,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L·马克著,管建华、乔晓冬译.当代音乐教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2]邹爱民、马东风等译.音乐教育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