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枝花不伏老

一枝花不伏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枝花不伏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枝花不伏老范文第1篇

仿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

鸿雁外语六年级 王艺琳

我是个爱耍倔、爱打架、爱臭美、爱学习、响当当一个淘丫头。恁老师每谁教你听从我躲不开、包不住、藏不起、打不碎、絮叨叨万言大道理?我玩的是双截棍,饮的是葡萄酒,赏的是好服饰,攀的是高墙头。我也会辩论、会打鸟、会篮球、会吟诗、会歌舞、会书法、会吹弹、会下棋、会写文。你便是封了我嘴,瞎了我眼,堵了我耳,毁了我容,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王母唤我回,玉帝把我困,人间将我贬,神鬼把我杀,天哪,那其间才不向淘气路儿上走。

一枝花不伏老范文第2篇

有关“茶百戏”的记载有见于五代至北宋人陶谷(903-970)的《清异录》,在该书的《荈茗录》中记载:“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书中详实记载了茶百戏是使茶汤“汤纹水脉”形成“禽兽虫鱼花草”等图案的一门技艺。

有关“分茶”一词早期有见于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岸说“晋臣爱客,才有分茶”,在他看来分茶从晋代开始。但有关分茶及茶汤形成景象的描述多见于宋代诗文,如宋代文人杨万里(1127-1206)在《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中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姚。”诗中形象地描述了分茶是使茶汤形成文字图案的神奇艺术。

分茶(茶百戏)是伴随着点茶法的形成而产生。据目前的史料考证,点茶法在唐代中晚期已形成,而分茶也随之产生。早期在茶碗的茶汤中形成图案的描述多见于唐代的诗文。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诗中生动地描述了茶汤中形成“白云”和“花”等图案。此外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皎然在《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记载:“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这些都是早期在茶碗的茶汤形成图案的描述,说明分茶在唐代已初步形成。

宋代,茶百戏得到较大发展,主要得益于朝廷以及大批文人、僧人和艺人的推崇。茶百戏已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一种时尚文娱活动,并广泛运用于各种茶会和斗茶活动中,这在宋代的诗词和文中有大量描写。其中,皇帝的推崇对茶百戏的推广起到很大作用,宋徽宗不仅撰《大观茶论》论述点茶和分茶,还亲自玩分茶(茶百戏)赐宴群臣。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对点茶和分茶有如此论述:“……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粲然而生,……”许多文人如陆游、李清照、杨万里、苏轼、史诰、王之道等都喜爱分茶(茶百戏),留下了许多描述分茶的诗文。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写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杨万里在《谢岳大用提举郎中寄茶果药物三首日铸茶》中云:“松梢鼓吹汤翻鼎,瓯面云烟乳作花。”史诰《临江仙》词中有“春笋惯分茶”之句。女词人李清照在《满庭芳》中写有“生香薰袖,活火分茶”,在《摊破浣溪沙》中还有“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等描述分茶的诗文。王之道有《西江月·和董令升燕宴分茶》等等。有宋一朝,分茶活动非常普及,男女老幼都会分茶,带来分茶文化的空前鼎盛。

元代后由于点茶和斗茶不再盛行,分茶也开始逐渐衰落,但仍有文人雅士喜爱。关汉卿套曲《一枝花·不伏老》:“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竹,打马藏阄”。说明当时分茶仍是文人喜欢的娱乐活动。

一枝花不伏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折枝花卉;审美特质;以少胜多;简约;生命之美

中图分类号:J211.2 文献标识码:A

一、折枝花卉发展的一般状况

1.折枝花卉名称出现的时间

画史较早有折枝画记录的见于米芾《画史》载范大收“六朝无名氏画折枝梨花”,但是以后并无相关记载。“折枝花”这个名词最早见于唐人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对边鸾的评价:

边鸾,京兆人也,少攻丹青,最长于花鸟、折枝草木之妙,未之有也。……近代折枝花居其第一,凡草木、蜂蝶、雀蝉,并居妙品。

《太平广记》卷二百十三记载:

唐边鸾,京兆人。攻丹青。最长于花鸟,折枝之妙,古所未有。……近代折枝花,居其首也。折枝花卉、蜂蝶并雀等,妙品上。

这里直接使用了“折枝花卉”的名词。 《宣和画谱》卷十五记载:

周混……善画水石、花竹、禽鸟,颇工其妙。作远江近渚、竹溪蓼岸、四时风物之变,揽图便如与水云鸥鹭相追逐。盖工画花竹者,往往依带栏搪,务为华丽之胜,而混独取水边沙外,故出于画史辈一等也。

边鸾,长安人,以丹青驰誉于时,尤长于花鸟,得动植生意,德宗时有新罗国进孔雀,善舞,召鸾写之。鸾于贲饰彩翠之外,得婆娑之态度,若应节奏。又作折枝花,亦曲尽其妙。

这说明,在花鸟画独立成科的唐代中期,边鸾已经是折枝花卉身体力行的创作者。

2.折枝花卉与全景花鸟

折枝花卉的概念应该怎样界定呢?我们所说的折枝花卉是和全景花鸟画相区别的。从花鸟画发展的历史情况来看,从唐末到五代宋初,早期的画家更注重描绘那种造成某种环境氛围的花鸟画,如五代唐希雅《翠竹翎毛图》,山石上几杆翠竹,竹下栖着两只拖着长尾的孔雀,竹枝间多只翠鸟,或飞或停,动静之间,情节宛然,表现出荒野幽胜的情趣,气氛自然和谐意境意深;再比如崔白的《双喜图》以双鸟和野兔配以坡岸竹枝、衰草,秋风瑟瑟,造成了秋天郊外的场景;赵昌《写生蛱蝶图》以坡地和花木草叶之间,穿花飞舞的蛱蝶昆虫。与此同时,有些画家如边鸾、徐熙、崔子忠都有善画折枝花卉的记录。但是,这在当时花鸟画作品中,并不占主要地位。这从北宋《宣和画谱》卷十五、十六、十七所录画作来看,略可见端倪:

边鸾:有《花苗鹧鸪图》、《芭蕉孔雀图》、《鹭下莲塘图》等,也有《写生折枝花图》、《折枝李实图》

刁光:有《桃花戏猫图》,也有《折枝花图》

黄居宝:有《竹岸鸳鸯图》、《笋竹湖石图》、《牡丹雀猫图》,也有《折枝芙蓉图》

黄居u:有《水石鹭鸶图》、《春景笋竹图》、《小景竹石水禽图》、也有《折枝花图》

徐熙:有《小景野鸭图》、《雪汀宿禽图》、《寒芦双鸭图》,也有《折枝花图》、《折枝梨花图》、《折枝繁杏图》、《写生折枝花图》、《蝉蝶锦带折枝图》等

分析这些画目,前者有花苗、芭蕉、竹岸、笋、牡丹、寒芦等植物,也有莲塘、水石、湖石、雪汀、水岸等景物,又有鹧鸪、孔雀、鹭鸶、猫、野鸭等动物,这些动物植物和配景相配合而组成了一幅如风景画般的图画,形成了某种氛围,造成了一种意境,且叫它“全景花鸟”画。在中国画的几个门类中,人物画山水独立成科较早,花鸟在未独立成为画科之前,是作为配景而存在,这和花鸟画刚刚从山水画中独立出来,还脱离不了造景的观念有关。而后者,《折枝花图》、《写生折枝花图》,著录者的想法很明显,他认为折枝与造“景”有别。

我们看著录者对“全景花鸟”画的描述:

周混……善画水石、花竹、禽鸟,颇工其妙。作远江近渚、竹溪蓼岸、四时风物之变,揽图便如与水云鸥鹭相追逐。盖工画花竹者,往往依带栏橱,务为华丽之胜,而混独取水边沙外,故出于画史辈一等也。

崔 字子中,……工画花鸟推誉于时……凡造景写物必放手铺张而为图未尝琐碎。作花竹多在于水边沙外之趣。至于写芦汀苇岸,风鸳雪雁有未起先改之意,殆有得于地偏无人之态也。

他们的作品已不得见,但是这种“远江近渚”、“竹溪蓼岸”、“与水云鸥鹭相追逐”、“于水边沙外之趣”的景象,具有“造景写物”的特征。

而“折枝”,和造景的观念却有很大差别。所谓折枝,是花卉画法的一种,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来的部分。画折枝,其形象也不是像早期的花鸟画中那样,取整株的花木,而是截取其部分花枝。

“折枝”一词到北宋中叶以后被普遍采用,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米芾《画史》中已经多数使用这一词。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有大量的画折枝的记录。

在创作上,真正引起重视和蔚然成风的,是宋徽宗的大力提倡,导致了宣和画院创作上达到了一个,出现了大批折枝册页和团扇。折枝花卉与全景花鸟并不是互相对立的,只是随着花鸟画的日益成熟,折枝作品作为后起渐渐赢得重要地位。而且,这种重折枝的风气到了文人画家那里,便被发扬光大了。到了元代,出现了以梅、兰、竹、菊为主题的折枝花卉作品,这是当时社会审美趣味和艺术家审美追求影响下的结果。明清时期,花鸟画创作中折枝花卉成为一个重要的门类,更有将画花卉说成画折枝,如吴太素《松斋梅谱》:“补之妙精通妙千里,号逃禅居士是也。仁老平生所作,止一千二百余枝流传于世。临终写披风洗露二枝寄山谷,为之绝笔。”甚至有将花卉画直接说成是“折枝”,比如清代范玑《过云庐画论.论画花卉》云:“花卉与山水同论,古人尚全形不能不工坡石。今人但擅折枝竟废山水。”

明清以来,沈周、陈淳、徐渭、恽寿平、山人、扬州八怪及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更是将折枝花卉的艺术提高到炉火纯青的高度,创作出一批批富有魅力的艺术瑰宝,折枝花卉这种富有特点的艺术形式已经贯穿于整个花鸟画史的发展历程中,成为一种审美的典范。

二、折枝花卉的艺术特征

1.苏轼的评价

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两首》云: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王主簿的折枝花卉我们已经不得见了,苏轼对他的画评价还是很高的。他在这首诗中提出了自己的创作思想,苏轼不仅提出了审美意境上的要求,而且提出了具体的形式要求, 不仅要能够形似,即“写生”,还要“神似”,这是和其文人画的创作宗旨相一致的。作画者之人“富于天巧”,选取了最富于代表性的那一支,使得无限的明媚的春色跃然于方寸的绢幅上,“春色人毫楮”,这截取的折枝,还能够代表没有画上去的部分,引起观画者的情绪记忆,使人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能够由这一点联想到那许多,画面是有限的,画境是无限的,画里画外,是两种空间的延续。画外有画,画外有境。

苏轼“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寥寥十字,道出了折枝花卉以少胜多,以小见大的艺术特征。

2.历代题画诗中的评价

画家本人或观画的人,经常会在画面的空白处题上诗,其内容有的是对画中的景物的描述,有的是对画面的意境的挖掘,有的是作者或观画者抒发自己的感情,也有的是表达艺术见地,这种诗就是题画诗。在历代题画诗中,对折枝花卉的一些艺术特征的评价,这里拿出来作一探讨。

唐・施肩吾《观叶生画花》:

心窍玲珑貌亦奇,荣枯只在手中移。

今朝故向霜天里,点破繁花四五枝。

这里,“点破繁花四五枝”,说明了画家的眼光独到,选取的艺术形象具有代表性。折枝花要达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在艺术形象上是“富天巧”的。在自然中生长的花卉,其鲜妍明媚总是有限制的。而画上的花卉,却可以时时供人赏玩。花卉由天地所孕育,集四时风霜之生气,巧夺自然造化的精神,所以能令人回味无穷。自然界中的花是不会经常存在的,而绘画却可以长时间的将这个形象保存下来,山水画家有“饱游饫看”,宗炳说:“老病将至,名山恐难遍睹,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宋・张拭《题墨梅》云:

眼明三伏见此画,便觉冰霜抵岁寒。

唤其生香来不断,故应不做墨花看。

日暮梅斜又一枝,水边记我独吟时。

不妨更做江南雨,并写青青叶下垂。

这幅折枝梅花图,让人产生了记忆的联想:三伏天见此画,令人顿生冰雪的寒意,以示神妙;观之许久,又有梅花的清香之袭来,愈觉神妙。一幅梅花,又引出画外之意,令人联想起五月间江南的梅雨,末句写出雨后梅花之重叶垂的情态。一幅梅花图,留给人想象的空间,在时间上跨越了两个季节。

清代李方膺《画梅》云:

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以“两三枝”,表现千万朵,这两三枝,体现了梅花的韵致,生意,才具有表现力。自然之中的梅花,并非处处可以入画,而是有画家“富天巧”的独到的眼光发现,“触于目而运于心,借笔、借墨、借天时晴和、借地利幽僻,无心挥之而合乎,目之所触又不失梅之本来面目”。正是有了富于观察的眼睛,“画家才能从‘触目横斜千万朵’的自然界的梅花中,摄取最使人赏心悦目的‘两三枝’画出比自然中的梅花更富有感染力的梅花形象”。袁枚在《白衣山人画梅歌赠李晴江》称赞这种独特的美为:“春风开一树,山人画一枝。春风不如两手速,万树不如一纸奇。风残花落春已去,山人腕力犹淋漓。”

“富于天巧”,更多的体现在艺术家的观察力。对于艺术家来说,“行万里路”固然重要,但是重要的不是走了多少,看了多少,而是是否看得细致、体悟深刻,是否真正有独到的见识和发现。惟有识见有深度,才能于微尘中见大千,刹那中见永恒,有限中见无限,平凡中见不平凡,“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这才是匠心独运,慧眼独具的发现。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说:“‘赏心只有两三枝’,辄写两三枝可也。盖自然形象,为实有之形象,非画中之形象,故必须舍其所可舍,取其所可取。《黄宾虹画语录》云:‘舍取不由人,舍取可由人,懂得此道理,方可染翰挥毫。是舍取二字之心诀’。‘舍取,必须合于理法,故日:舍取不由人也;舍取必须出于画人之艺心,故曰;舍取可由人也。懂得此理,然后可以谈写生,谈布置。”所以,画折枝花卉,画家训练“富于天巧”的眼光,从自然形象中取舍以少胜多的“夺造化”的凝练的艺术形象尤为重要。

三、折枝花卉对于简约美的追求

1.什么是简约所谓“简”,《辞海》的解释:

简,有简单,简化的意思。如“简练”、“简易”、“简洁”等,就是这个含义。“简约”作为一种艺术美,她还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周易・系辞上传》:“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简易而天下之理得矣。”《周易》非常推崇“简”的。从卦象的构成来看,无论是八卦还是六十四卦,都是具有深刻含义的符号,但“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这些简易的符号能“弥纶天地之道”,将宇宙生命的诸变化囊括在其中。

《老子》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老子以“少”来寓“简”,并且以一种朴素的对立统一关系来映衬其涵义,如以低洼求盈满,以少得求多获。而“简”(即少)的对立面,即“多”,因为和事物的主旨相去甚远,会引起“惑”。至于“简”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有丰富的内涵呢,老子提出了“一”的说法,并将其提升到“为天下式”的高度。

《庄子・人间世》:“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

《礼记・乐记》说:“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西晋文学家陆机《文赋》说:“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这些强调文艺是为了传达某种“理”,即本质,因而不需要繁冗,尽量以“简”来表达这个复杂的“理”。

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说:“称名也小,取类也大。”“以少总多,情貌无疑”。(《文心雕龙・物色》)“名”、“容”是事物的外在,这是一些表面的具有一定个别意义的事物,但它却有一定的概括意义。这样的“容”,是经过了取舍加工,取得了共性的意义,在塑造形象时,使形象中蕴涵了应有的概括意义,达到以形象表达内在本质。

折枝花卉的尚“简”,这种简化原则和以上这些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恽向言说:“画家以简洁为上,简者简于象而非简于意。简之至者褥之至者也”。

从艺术创作角度看,所谓“简化”,指的是以有限的笔墨、形色、声音、动作等表达出无限的意蕴,或以最简洁的形式表达出对象的结构、关系、节奏和生气。清代范玑《过云庐画论》说:

“繁简之道,一在境,一在笔。在境则可多可少。千丘万壑不厌,一片林石不孤,披却导款为之也。在笔则宜密宜疏,如射之彀率不变也。学者布景,初苦平浅,既厌重累,由昧奏到,其笔无警策,由失正鹄也耳。”

心理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对艺术中的“简化”原则进行了论述:

在实际运用中,“简化”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意思,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简单”。我们常常说一支民歌比一支交响乐简单,或是一幅儿童画比一幅提波罗的画简单。这里所说的简单主要是从量的角度去考虑的,但当某件艺术品被誉为具有简化性时。人们总是指这件作品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在一个统一的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所有细节不仅各得其所,而且各有分工。

在某种绝对的意义上来说,当一个物体只包含少数几个结构特征时,它便是简化的;在某种相对意义上来说,如果一个物体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把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时,我们说这个物体是简化的。

“简约”,从来就不是简单化的意思,“简”有数量上多寡的含义,而“约”则有质的飞跃的含义。“简约”必须以能表达出超出形式本身的意蕴、意味为前提。

2.删繁就简

“简”与“繁”是一对相对的概念。郑板桥自题《墨竹》轴曰:

“始人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之法。苏季子日:简练以为揣摩。文章绘事,岂有二道,此幅得简字诀”。

郑板桥强调从纷繁的自然之竹形象中,删去繁杂,取最简约的形象表现到画面上,这样的形象才更能体现清新、天真自得的艺术意味。他在《行书七言联》中就曾写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导标新二月花。”还说过“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表明了艺术家的创作时的心态是为了做“减法”,从自然形象的纷乱理出头绪,而不是面面俱到。恽寿平《南田画跋》云:

古人论诗曰:诗T有余地。谓言简而意无穷。如上官昭容称沈诗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是也。画之简者不独有其势而实有其理。

笪重光《画筌》云:“点分多种,用在合宜:……淡以破浓,聚而随散。繁简恰有定形,整乱因乎兴会。”这虽然说的是笔墨上的繁与简的关系,但是画花卉草木在造型和构图上的“简”却与之相近。删繁就简,是指零碎的局部和细节统一到一幅小小的画面之中,在复杂纷繁的乱中去求得整体的和谐和同一,求得整合。刘世儒《雪湖梅谱》云“写梅十二要:一墨色精神,二繁而不乱,三简而意尽,四狂而有理,五远近分明,六枝分四面,七势分长短。”

3.形简意不简

折枝花卉在造型上以简约的艺术形象,以不完全求完全。唐代张彦远说“夫画物特忌形貌彩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也。”这个“了”与“不了”的关系,便是从“不完全”达到“完全”的辨证关系。“不了”即是“简”,但是因为“不了”的表现方式,为艺术赢得了无限的表现力。中国画中常有借一芽萌而绘春光无限,画一叶落而写秋意如杀。艺术家对自然之花卉写生,是对简约性的追求,从而将现实中的形象加以改变、融化,赋予了它以新的结构和秩序――使之获得了新的意义,成为一个新的形象,所谓“简”是艺术高度概括、高度锤炼的代词。折枝花卉从最早的作为一种造型训练的手段进而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比如花鸟画中的“四君子”画,明清两代出现的大写意花卉画,以花卉传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所以,艺术形象上的简约并不等同于简单,它的“简”与“繁”和“杂”对立。折枝的“这一枝”的“不完全”代表了整枝的全部,因而说它是融合了整枝花卉,继而延伸到了传达花卉的神韵、神态、生趣等等,而这一枝花卉必须从形象到气质都给观者以这种感受,它蕴涵上是复杂的。

4.折枝花卉与“图式”

折枝花卉画发展到了明清以后,出现了专门的“样式”。比如花卉册,折枝花卉手卷等形式以及扇面等,形成了特有的艺术图式。

“图式”,简单解释为图象和式样。古代花鸟画早有“体,和“样”的称呼。艺术图式一般指画家对自然物所作出的归纳、抽象和表现可视的形式载体。艺术图式源于客观生活,它是受自然物象启迪后的一种创造的视觉图象,也是历代图式的继承和传统文化积习的样式显现。它不但是作者进行作品创造时的形式框架,而且也为欣赏者提供把握作品内涵和进入审美情结的重要参照。所以,这些花卉册、手卷也好,扇面也好,大幅折枝的花卉也好,当人们在具体要构思一幅折枝花卉画的时候,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相应的、粗略的、符合“花卉画”的概念要求的图象来。图式创造中的题材、技法等,经历了千年的筛选,淘汰、补充和积淀,早已形成了一套传统的模式和发展技巧,并明显地表现出图式的丰富和结构的稳定。然而图式愈稳定、成熟,理论要求愈详备,其创新意识就会愈淡漠,变化的可能性就愈小,这是当代画家在这方面的创新上的艰难之所在。

四、“四时”折枝与生命之美

折枝花卉的创作,从唐代起,就有不少画家以画四时折枝著名,《宣和画谱・花鸟序论》阐述了画花鸟的目的和意义,说草木“历律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因而能够“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表现花卉草木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循环的更替,而且这也是草木从繁荣昌盛到凋零枯萎的过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四时”首先是个时间的概念,是天文历法的重要依据。《说文》:“时,四时也”。《玉篇》:“时,春夏秋冬四时也”。春秋时代以后,春夏秋冬四时上升为文化上的重要概念,与宗教、道德、哲学等联系在一起,《管子・四时》“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天地之大经也。”《周易・系辞下》谈到易卦的产生:“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这里的“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周易》所讲着重讲的变化,离不开宇宙生命运动、变化,自然万物生命的变化,并且具有连续性,将宇宙自然万物生命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的连续性,推为时间上的持续与更替。这种“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表现为连续不断的进退、开合、往来,已经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一种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是自然万物获得新生的内在契机。

一枝花不伏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2(a)-0125-04

The designment and development on tourism base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n He′nan

JI Baoyu PEI Lixin CHEN Suiqing DONG Chengming

School of Pharmacy,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46, China

[Abstract] "The tourism base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s a new type of tourism, which has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not only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To promote the unique and long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n He′nan, change the resource advantage in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le the tourist brand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is growing, go deep into digging the resource of Chinese medicine in He′nan. Developing actively the tourism product was that the subject of Chinese medicineculture. Chinese medicine ecotourism tourism, Chinese medicine ndustrial tourism,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market tourism,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tourism and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tourism promote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with tourism organic confluence. Let the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expanded rapidly for building the central economic zones.

[Key words] The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Tourism; Base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全人类医药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理论和现实的疗效生存发展至今,且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其中有着深刻的内涵。中原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代名医辈出,中原文化浸润滋养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因河南地处中原,南北气候地理分界线从偏南部穿过,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众多中药材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东西南北药用植物均能在这里生长和种植,使河南成为中药资源大省。

同时河南也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2011年,全省旅游系统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等重点工作,旅游业发展继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02.06亿元;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253家,其中5A级10家、4A级74家、3A级113家、2A级56家;星级饭店共有503家,其中五星级11家,四星级76家,三星级263家,二星级149家,一星级4家;旅行社共有1101家,总资产7.72亿元,直接从业人员10430人,营业收入23.15亿元。

由此可见,河南的中医药文化与旅游市场的结合前景广阔。河南的中医药和旅游产业的潜力业非常巨大。应该大力挖掘潜力、激发潜能,通过整合优化、借鉴先进的经验,让中医药和旅游产业迅速崛起、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本研究能够给广大行内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从业者等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1 研究思路

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九次党代会精神的层面,全景式调研河南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2],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分析,系统诊断,把河南中医药和旅游产业这个两个主题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一整套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梳理形成解决和加速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办法和途径,希望它能够成为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信息,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科学发展。相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起航的历史大背景下,使河南省能够早日跻身中医药文化旅游强省行列,为中医药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效能。

2 研究内容

为弘扬河南厚重的中医药文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依托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大力开发以中医药资源为主题的旅游产品,积极推动中医药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增添一抹亮色,助力实现中原梦。结合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养生资源,可提供游览、度假、休憩、疗养、科考、科普、文化娱乐等多层面的服务项目示范基地主要分为:中医药生态旅游基地、中医药工业旅游基地、中药材市场旅游基地、中医药养生旅游基地、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等五大类。

2.1 中医药生态旅游

在河南中医学院的两个野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伏牛山龙峪湾森林公园、老界岭自然保护区和太行山万仙山旅游风景区)建立几条可感受登山旅游、采撷百草乐趣的专线,沿途对常见、常用、道地的中药挂牌,详细介绍其植物名、科属、中药名、入药部位、地理分布、功效、临床应用等,以达到全民科普的目的。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地方,主要因为此处中药物种丰富、蕴藏量大、人为干扰小、生态环境多样性、交通便利、食宿经济、安全有保障[3]。如西峡县老界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境北部,伏牛山南坡上部地段,以老界岭为界与洛阳市栾川县、嵩县相邻,东与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接连。保护区建于1982年,是南阳市面积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又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西长 23公里,南北宽16.7公里,总面积23万亩。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区森林面积为20.3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3.3%。在有林地中,天然林面积占92.9%。总计植物约2200种,其中维管束植物1600种以上,隶属125科516属,占河南省植物种类的一半以上。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连香树、香果树、杜仲、银杏、胡桃、水青树、黄连、金钱槭、领春木、水曲柳、天麻、野大豆、青檀、华榛、秦岭冷杉、紫茎、天竺桂、红椿、猬实等20种;省级保护对象有红豆杉、辛夷、河南毛葡萄、棱椤树、大叶三七、金钗、七叶一枝花、贝母、河南海棠等。区内分布的中药材种类几乎涵盖了植物志中涉及到的科属,盛产黄芩、黄精、连翘、茯苓、辛夷、山楂、山茱萸、杜仲、丹参、党参、柴胡、栀子、银杏、天麻、瓜蒌等大宗中药材[4]。

根据规划,可在伏牛山和太行山旅游精品线路中,嵌入中医药文化旅游养生产品,规划建设一个高标准的中医药文化养生中心,打造两条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线路,开创集文化体验、养生体验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新模式[5],并逐渐向周边辐射。使之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中医药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

同时,抓住中药材种植这一传统强项产业,以药材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药材基地旅游模式。如河南省的焦作市政府近些年不断加大对四大怀药的文化宣传和品牌打造力度,广泛利用网络、影视传媒、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开辟专栏,多管齐下,大力宣传。成功运行焦作中药网,全面介绍焦作怀药产业化工作,强力宣传怀药品牌,面向国际市场,逐步将“焦作中药网”建成四大怀药产业的大型网络平台;先后六次邀请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乡村大世界》、《走遍中国》、《健康之路》等栏目拍摄并播出四大怀药电视节目,在《河南日报·中药材版》开辟专栏介绍“四大怀药”,在《农民日报》、《中国财经报》、《大公报》、《健康时报》、《北京晚报》、《郑州晚报》、《焦作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的大块通讯报道40余篇,利用报纸大力宣传四大怀药[6]。使怀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怀药也走上了百姓餐桌,被公众所熟知。基于此,可以组织游客到药材的种植基地参观,让游客在体验到“进山探宝”的乐趣的同时还可以“入园探宝”,切实体会什么是“四大怀药”。其他诸如西峡县的山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封丘的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南召的辛夷种植基地、济源的冬凌草规范化种植基地等都可以体验药农采摘药材的乐趣,还能领悟“药材好,药才好”的深刻内涵。

2.2 中医药工业旅游

首先,可以建设一座以发展历史、药材标本、诊疗器具、中医古籍、名医名方介绍为主要内容,集休闲、观赏、科普于一体的中医药展览馆[7],以展示河南省博大的中医药文化[8]。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完美结合,使游客在参观、观赏、休闲之中认识、了解当地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发展历程。

其次,与中医院、知名中药制药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理念,建一座展示当地中草药的中药房,同时应用传统方法现场制作精优小包装的中药饮片,游客不仅能直视传统老药公的制药工艺,还可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宛西制药南阳总部的张仲景大药房展示店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再次,可在中医药工业企业、药市或商业场所等参观中药饮片、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膏方等的传统和现代制作过程。如在宛西制药的西峡生产车间,笔者亲眼看到了仲景牌六味地黄丸的生产加工流程:在国内最先进的中药制剂生产线上,从原料搅拌到丸粒成型,从精准检测到灌瓶包装,一切都是那么的规范严谨。消费者感叹:这样的六味地黄丸看着放心,吃着安心。再如禹州的中药材加工、炮制始于明代,荟萃了历代技艺,因药制宜,技艺独特,制作精细,注重药效,在“浸、泡、锻、煨、炒、炙、蒸、煮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加工炮制的“云片鹿茸”“百刀槟榔”“制蒌仁霜”等百余种中药炮制精品驰名中外,在1911年的“万国医药博览会”上禹州的“九蒸熟地”引起轰动。许多加工炮制技艺被载入经典。除每年的药交会外,游客也可以到开放性的饮片加工企业参观。

2.3 中药材市场旅游

河南是中药材重要集散地之一。历史上有禹州、百泉两大全国性中药材交易会,河南依托良好的地理和历史优势可以开发药材市场作为旅游的新型基地。

禹州是我国中医药文化发祥地之一,中药材种植、采集和加工历史悠久,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从上古时代,轩辕黄帝、雷公隐居具茨山尝草寻药、教民治病;唐朝时,一代药王孙思邈长年在此采药行医、悬壶济世、著书立说,去世后又葬在禹州,留下了“医不见药王不妙,药不经禹州不香”之说。禹州药市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延续200余年,在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形成春、秋、冬三季定期药材交易会,吸引了全国以及西洋、南洋等地客商云集禹州,各地药商多在此建立药行、驿栈,自然形成了中药材、饮片、丸散、山货四大市场,药帮组织还建立了商务活动的诸多会馆,如名气较大的有山西会馆、怀帮会馆、江西会馆、十三帮会馆等,呈现出“无街不药行,处处闻药香”的繁荣景象。

2002年,禹州市恢复举办禹州药交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8届,中医药交易额从最初的6亿多元增长到20多亿元,吸引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药商及医药界同行参展参会并进行学术交流。禹州市还与韩国山清郡结为友好城市,为禹州药业走向世界、扩大国际间的交往合作搭建了友谊的桥梁。2007年,“禹州药会”、“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禹州药会”还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禹州市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

百泉药会起源于隋大业四年卫源庙的河神祭祀活动,因太行山区盛产药材,药材交易渐成庙会上的一项重要内容。明洪武八年(1375年),药材交易日渐成为庙会之主,庙会也正式演变成药会。药会的鼎盛时期,会期长达一月有余,每日上会者多达上万人。素有“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之美誉。

2.4 中医药养生旅游

以中医保健养生为支撑,大力打造养生保健服务区。充分发挥温泉、水库等自然资源,开发药浴、沙疗、泥浴、中药浴、名花汤、盐浴、名酒汤、名木汤、奶浴、石板浴、天体浴等特色系列项目。如河南省卢氏县的汤河温泉,俗称“汤池”。汤河温泉绿山碧水,俊峰峭立,环境青幽,温泉天然溢出,水温达49℃,日出水量240立方米,水中富含硫 、氟、钙、铁等多种元素,可治疗常见的一般性皮胜病。长期洗浴对慢性胃炎、肠道炎及失眠等症有辅助疗效。当地村民有露天裸浴的风俗,逢阴历单日为男性,逢双日为女性,毫不避人,足可见泉水之优、民风之淳朴。现已建成露天浴池、温泉疗养院、人工湖等设施,还组建了具备中药热敷、中药熏蒸、穴位贴敷、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九贴、推拿按摩等中医特色服务的国医馆。游客在登山劳累之余来此惬意小憩,身心怡爽,不胜美哉,确是澡身沐德、强身健体的新休闲生活方式的选择。

2.5 中医药文化旅游

通过建造一定规模或独特的中医药人文与自然景观,适宜开展中医药文化旅游活动,能充分体现出传统中医药厚重的文化内涵。

如伏牛山的中药文化旅游近两年热度持续增高,除了天然药库的自身吸引之外,医圣张仲景自然成为其至关重要的文化元素名片。张仲景东汉南阳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其所著《伤寒杂病论》更是被称为“众方之祖”,宛西制药的拳头产品仲景牌六味地黄丸,正是源于此书演化而来。进入南阳,才真正感受到医圣文化的浓厚氛围:南阳市内的医圣祠[9],西峡伏牛山上高达16 m的医圣像,宛西制药南阳总部的仲景之光紫铜文化浮雕强,都深刻记录了这位前世高人的风采。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0],曾经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众多的消费者在医圣像前合影留念,在医圣祠前的羊头旁流连忘返。

再如,洛阳龙门石窟的药方洞,始建于北魏,唐代建成,历时200余年,洞内刻有100多个药方,涉及动物、植物、矿物等120多种药材,可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科多种疾病。这些药方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洛阳药方洞见证了中原医学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通过建立旅游通道,成立专门组织,培训导游解说人员,把中医药历史文化名人、传说故事、现代制药工艺工序、绿色环保药品来源等有机结合起来,使观者感受中医药文化的恒久魅力。

3 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3.1 创新性

目前关于河南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还没有此类研究,特别是把中医、中药和旅游的综合研究更是空白。这也成为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不均衡的因素之一,当然也是本文需要提出并希望解决的众多问题之一。

3.2 应用价值

3.2.1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旅游资源 河南旅游与中医药文化的结合是资源共享的强强联合,是旅游市场的需求,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符合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也将有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中医药文化[11],特别是在中医药科普方面所创造的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

3.2.2 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前景广阔 “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是旅游多元化发展形势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业态,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旅游的特征。从国内发展看,中医药文化与旅游结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现实需求。从国际市场看,到中国旅游,体验“望闻问切”,必将为越来越多国外游客的最佳选择。

4 小结

通过笔者全面、多视角、回顾和前瞻兼具的系统研究,能摸清制约和影响发展的症结所在,辨证施治,提出解决问题的治疗方案。加强河南中医药旅游的研究与开发,既具有很好的学术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12]。总之,本研究可作为有关部门的决策参考,也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有力借鉴,从而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全面协调快速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燕,宁泽璞.略论中医药文化产业化[J].世界中医药,2011,5(6):372.

[2] 许东升,尹丽,张顺超,等.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中医学报,2012,(7):18.

[3] 纪宝玉,陈随清,裴莉昕,等.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2,2(9):140.

[4] 杨春澍.药用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50.

[5] 李秀明,姚峥嵘,张洪雷.中医药文化传播之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1,10(24):15.

[6] 张晓州,白永平.焦作四大怀药区域比较优势及空间分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6(30):140.

[7] 江海燕,李培春,宁小清,等.加强展馆内涵建设、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及科普知识的推广[J].中外妇儿健康,2011, 19(6):503.

[8] 高婷婷.广东省中医药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17(9):134.

[9] 叶立军.公益性与产业化有机结合的典范—评十大中医药文化基地[J].中医药导报,2012,2(18):5.

[10] 宋欣阳,王群.挖掘中医药文化教育资源,服务医学人文精神教育[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4(26):101.

[11] 高彦彬,赵慧玲.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提高中医药文化软实力[J].世界中医药,2011,6(6):461.

相关期刊更多

楼市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

中外玩具制造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妇女联合会

中华文化画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