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童话作文怎么写三年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都说教三年级难,难就难在作文教育。时下有不少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一看到作文题目就觉得无话可说,即使写出的文章也是脱离实际,干巴巴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仔细分析,学生的作文写不好也不能全怪学生,有时也怪老师太心急,要求高。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在一二年级时,虽然已经接触了写话,但正式以习作来要求是在三年级。万事开头难,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激起学生习作的欲望,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先从续写、仿写、编故事、写下水文,一步一步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本人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续写课文
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课文在结尾后留有余韵,让人浮想联翩、耐人寻味,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之下思维异常活跃,精彩的结局无一不透射着学生理性的光彩,智慧的火花。在一番番精彩的讲述之后,我就有意识地为写作文作铺垫了。于是我就要求他们把刚才说的用笔记下来。于是那一个个充满童趣的、精彩的结局都变成了一段段文字出现在孩子们的笔记本上。在学习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童话故事以后,小骆驼知道自己的脚掌、肉疙瘩、睫毛的用处以后,再次遇到小红马,面对小红马的嘲笑,小骆驼会怎么说?怎么做呢?于是一个个动人的情节又跃然纸上。有的小朋友说小骆驼会告诉小红马脚掌、肉疙瘩、睫毛的用处。还有的小朋友说小骆驼会带小红马去沙漠走一走,让他自己体会脚掌、肉疙瘩、睫毛的用处。在长期的积累中,不但丰富了他们的写作材料,也达到了写作的目的。
二、仿写课文
苏教版的教材都以单元的组编突出训练的重点,课文的内容贴近生活,具有诱发学生写作的愿望和兴趣。新课标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如学完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后,学生的兴趣很高。这一单元是《北大荒的秋天》、《西湖》和《拉萨的天空》,都是写景的文章。而这一单元的习作是《这儿真美》,我便让他们仿照课文的写法来描写这里的美景。许多同学仿照《北大荒的秋天》里的天空美、小河美;《西湖》里的山水美。这次的习作优秀率达到了92%以上。在多次模仿写作中学生对作文的结构、描写方法有了更亲密的接触,写作能力明显提高了。
三、编故事
在学完《乌鸦和狐狸》后,学生对乌鸦和狐狸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有人觉得狐狸很狡猾,它为了骗到乌鸦嘴里的肉,尽拣好听的说,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诚意的赞扬,而是在欺骗乌鸦。有人觉得乌鸦没有“耐心”经不起表扬。我看到这情况就鼓励他们,如果第二次狐狸又碰到乌鸦,它们各自会怎么做呢?让他们把故事编出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在尝试中,孩子们渐渐找到了感觉,文笔流畅了许多。当然也迷上了看故事书。这一多方位的训练场,让孩子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丰富了作文的内容,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四、写“下水文”
一、循序渐进,制定作文训练计划
教学生写好作文绝非是一日之劳,它必然是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教学的阶段性和连贯性要求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字词的积累到词句的训练,到段落的训练,再到篇的训练,整个过程要呈现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我在低年级教学中为学生设计的作文启蒙训练步骤是:1、一年级第一学期――会用学过的词语写分别写1―3个句子;2、一年级第二学期――会围绕一个主题(或一幅图)写几句话(或一段话,50字左右);3、二年级第一学期――会围绕一个主题(或一幅图)写一段话(100字左右);4、二年级第二学期――会围绕一个主题(或一幅图)写1―2段话(150字以上)。这样的训练就为三年级的正式作文奠定了语言基础。
二、培养兴趣是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训练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这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学生喜于接受、愿于表达、乐于动笔的话题和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写作的束缚,使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产生最优的学习效果。
例如,通过讲故事谈感想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我常会利用空余时间给孩子们读(或讲)一些童话故事,让他们听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课外多读一些故事,并给他们提供时机让他们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并谈自己的感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本学过的课文和课外读到的故事的感想写下来。
再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新年祝福”主题班会――新年到来了,让学生畅谈自己打算怎么过新年,你想对亲人和同学说些什么?“感恩母亲”主题队会――母亲节要来了,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通过这些活动把学生内心真切的感受挖掘出来,然后引导学生给同学、老师、父母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可以写成日记,也可以制作贺卡)。
三、课前说话,带动观察
低段学生缺乏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不会从生活中发现和积累素材。我在教学中坚持开展课前三分钟说话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听到或经历的新鲜事。因为小学生大多喜欢争强好胜,希望自己所说的都是其他同学喜欢听的,自己能比其他同学说得好,很自然就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去捕捉和观察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的和有趣的事。比如:家里新买了什么家具或电器?父母今天对我说了些什么?村里新成立了什么组织?学校发生了什么新变化?身边有哪些好人好事?我的理想,我的新发现,我新读的故事等等都可以作为课前说话交流的内容。这项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为写作打下了基础。在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着把自己讲的写下来。
四、引导学生写日记或周记
一年级学生由于识字局限,加之拼音使用不是很熟练,写日记和周记的难度较大,所以我一般从二年级起开始训练学生写日记或周记。因为是刚刚开始,所以要求较低,学生想些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就可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写日记或周记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留心生活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激励,培养自信
我们的教学前辈在改革作文教学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总结了许多可贵的经验,但为什么没有得到全面的推广?笔者以为很多的东西都是个性化的,经验是很难移植的。更为重要的,有可能以前的东西,已经很难适应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孩子了。比如,讲广东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总结的几十条读写对应规律,仅仅是从言语的表现形式上考虑,或许很难迎合小学生习作的生活需要。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读写结合在语文科学规律探寻上的价值。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在读写结合上苦苦追寻,艰难跋涉。笔者也相信,读写结合永远是学习语文的一条极其宝贵的传统经验。
诚然,在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上,江苏吴江的管建刚和海门的吴勇老师在作文发表、作文评讲以及儿童习作心理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在这个领域引起了同行的高度关注。他们的思考角度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作文教学改革往往从言语形式入手,而现在却更多地关注了我们的教学对象,从儿童生活和学习心理这个角度来探寻作文改革之道,笔者认为更为科学,更贴近儿童的真实需要。比如,管老师苦心经营的《班级作文周报》为学生搭建一个够得着的发表习作的平台,从评讲入手来改善写作行为,彻底解放了学生的想象和自由。吴勇老师的儿童作文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更加富有时代的气息。
当我们钦佩于管建刚老师十年磨一剑的教学勇气和毅力之余,试问,在常态语文教学背景下有多少教师能够像管老师那样花费那么多的精力自办《班级作文周报》呢?看来还有许多实际困难无法解决,因而要想全面推广还有一定的难度。由此,我们还是想另择蹊径,探索更为经济有效的作文教学思路。
基于对小学生习作心理的认识和构筑习作活动内在的逻辑体系,我们展开了这样的思考与实践:
一、以童话故事为依托,衔接低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
首先我们要感谢幼儿园的语言活动课,以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和各种幼儿游戏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这些孩子升入小学后,我们的任务就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继续遵循儿童的游戏心理,继续以童话故事为载体,开设好儿童绘本教学,感受绘本所蕴涵的有趣情节和形象化语言,并不断过渡到文本。借助文本,大量识字、大量阅读、大量积累,并主动开展说话训练和各种口语交际活动。例如讲童话故事,编童话故事,继续发展低年级孩子的想象能力。我们并不主张孩子早早地进行规范的童话写作训练,更不主张每天写日记,因为低年级孩子毕竟识字有限,倘若过早进行文字表达,遇到的写字障碍过多,会大大降低学生今后的写作兴趣。我们认为应以口头表达为主,以童话题材为表达内容,着眼长远,打好基础。
二、以快乐大作文为起点,培养三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
正规的写作训练一般从三年级开始,我们的教材常常从生活出发,从写孩子的日常生活入手。这个起点并不算高,但我们认为面对这样的生活,孩子们已经司空见惯,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写作兴趣,如果教师要求不当还有可能导致学生一上手就有恐惧心理。因此,笔者认为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作文从游戏开始,先让学生充分玩,全过程参与课堂游戏活动,在玩过之后,引导学生把游戏活动如实记录下来。玩中指导,玩后写作,习作难度就降低了,习作兴趣提高了,人人都有一种快乐感和成功感。
三、以坚持写日记为任务,锻炼四年级学生的写作毅力
快乐大作文我们一直延续到四年级上学期,到下学期教材提出了坚持写日记的要求后,我们就自然进入了日记教学。写日记的难度在哪里?我们都很清楚。主要来自作业任务的繁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做好减法,要切实减少各种练习册和补充习题的作业,确保学生回家只有一样作业――写日记,确保学生有时间有精力投入日记写作。当然,要全面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语文教师首先要从认识上有一个转变,写日记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磨练学生的写作毅力,健全学生的人格修养。为了激发学生的写日记的动力,教师在评价上要进行改革,我们借用了魏书生的道德长跑理念,采用了NBA日记积分制。每周进行日记积分统计,例如坚持每天写日记的加100分,每篇日记质量得优者再加50分,以后逐步累积,学期结束评出总分。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孩子写日记的习惯基本养成。
四、以校园文学作品为范本,建构五年级学生的诗意生活
有意思的是,这些孩子升入五年级后,还念念不忘快乐大作文,希望老师在写作日上继续开展这种游戏作文活动。此时的教师不是用拒绝的方法去堵,而是应该巧妙地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全面构筑富有诗意的班集体生活。例如在五年级上学期,我们开展了“庆祝国庆诗歌朗诵会”“班级相声小品大赛”“班级吉尼斯”“科技作品制作和实验大赛”“庆元旦才艺展示”等班级主题活动。要求人人参与,展示兴趣特长。当然,开展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为重要的是认识班级伙伴。在活动中进行交往与合作,建设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笔者认为,五年级的写作活动不同于快乐大作文,不同于写日记式的原生态记录,而是应该定位于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以前,我们都不敢用“创作”这样的字眼,当我们读了潘新和教授的专著《语文:表现与存在》后,开始对“习作”这个词开始怀疑起来,更好地认识了小学生写作的意义和对象。写作的意义在于对童年生活的一种美好遐想,写作的对象在于有没有读者。写作一旦缺少这种认识,学生就永远不会明白写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写作就永远不能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写作不能停留于生活的复现,而是应该高于生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大胆引入了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倡导学生大量阅读杨红樱、周锐、黄蓓佳等著名作家的儿童作品系列,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班集体生活――五(4)班的故事,于是“非常老师”“非常男生”“野蛮女孩”“非常组织”“没有硝烟的战争”等一系列校园文学故事应运而生。学生们一下课争相传阅,津津乐道于班集体故事,掀起了校园小说创作的热潮。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把学生的创作进行结集出版,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写作成就,同时也鼓励学生向各家作文杂志投稿。
一、先体验后作文
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四季更替,斗转星移……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沟通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结合教材安排的习作内容,引导学生去拥抱生活,勤观察,多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将体验表达出来。春天的校园,生机勃勃;夏天的绿荫,沁人心脾;秋天的果实,令人沉醉;冬日的飘雪,勾人遐想。这一切,教师都应敏锐地抓住,创设机会引导学生体察,表达。同时,倡导各种亲近大自然的亲子活动,并予以适当的辅导,也是一条有效途径。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应巧妙设计学生表达的机会,切勿简单机械地命令学生为表达而观察。这样极易导致学生的恐惧、厌恶情绪。相反,教师创设各种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将会带来令人欣喜的成果。例如,开展“我们的校园真美”系列活动。在班级组织学生分组竞赛,绘画、撰稿等,以多种方式展现校园美景,并引导学生评价,甚至面向全校学生举办相关展览,邀请家长参观评价。再如,在班级举办“小小导游畅游神州”专题活动,引导学生带来同父母外出旅游的照片或是当地有特色的纪念品等,向大家介绍祖国各地的名胜。这些,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可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并使学生明白,把生活中的现实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作文的所在。
二、抓时机作文
学生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作文,学生就感觉不到困难。教师要善于捕捉有利时机,随时随地即兴发挥,把孩子们的观察、思维、注意、情感都调动起来。比如,教师在了解到学生在音乐课上正进行名曲欣赏的系列活动后,就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相关活动,组织孩子们畅谈自己钟爱的名曲,并顺应学生的需求,或写小诗一首,或倾诉自己由音乐引发的种种生活感受,或一吐自己和同学欣赏名曲期间发生的事情……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形式多样的文字成果整理,汇集,在音乐欣赏课时向音乐老师展示,更促进音乐课的深化。
在习作课上也可以创设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寻找习作素材,自觉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比如,在习作指导课上组织学生画画,开展体育游戏创造活动,做科学实验、小制作等,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学生习作兴趣极浓,“难”字不翼而飞。
三、确定读者作文
很多时候学生的作文往往只有一个读者,那就是老师。这位读者还是很忠实的,学生的作文写得如何都要硬着头皮读下去。我们要打破这个局面,给学生确定读者,也就是要求学生把文章写给谁,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写作对象也就明确了,这就体现了文章的交际功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表达动机,写起来态度特别认真,常常会有超常发挥。
比如:一个学期快要结束了,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把这一学期以来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者最想说的话写信告诉远离你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心中要求对方回信,作文写完后装入信封,亲自到邮局把它寄出去。小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一定要写出最高水平,别让人家小看自己。”这是这次作文的小作者们普遍心理。时间不长,同学们都收到了回信。信中的几句赞许,使得孩子们从心里感到喜悦,孩子们因此而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写作文兴趣更加浓厚了。
四、童话引路作文
童话引路作文适用于一至三年级,是针对小学生富于幻想、喜爱童话的特点,让儿童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写童话。其训练形式多种多样,如:听童话、写童话;看图画、编童话;结合课文编童话等。童话引路作文教学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它具备三个优势:一是儿童的天性好幻想,童话作文能投其所好,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儿童的写作兴趣。二是儿童想象力发展得较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儿童潜在的的想象力发展成为创造思维能力。三是童话语言独具特色,写童话比写一般的记叙文在发展学生语言方面更具优势。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看图写话; 训练尺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89-00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低年级阶段,由于看图写话的特殊性,以及部分教师的不够重视,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先谈谈目前低年级作文教学的某些现状:
1.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会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去上写作的兴趣小组培训班,让孩子早点接触这个领域,早打算早准备。学校里有些教师因为各种因素,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写周记或日记,提前加速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进程,这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无法适应。
2.各种课外阅读和辅助教材充斥在我们的身边,作为教师,没有专门统一的教材,大家百花齐放。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究竟学会了多少,没有人敢定论,所以看似热闹地展开,又让人不知所谓。
3.虽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福建省小学新课程教学要求》在这方面明确规定了对一二年级的要求是写话而不是习作,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写话教材的选择不同,对学生讲授的程度把握不一,在高要求之下急于求成,导致学生平日的练笔水平参差不齐。
那么低年级学习写话的训练中,究竟如何才能把握这个度呢?首先,我们先看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一二年级具体的实施标准:“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课标中根本没有出现习作这个字眼,只是提及写话,能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说或感兴趣的的话写下来,并使用好标点符号。可见,对低年级教学而言,我们的有些教学活动已经超出了标准和范围,真正开始习作的适龄对象应该是具有一定听说读写基础的三年级学生。所以,教师要开始对低年级的作文训练重新定位,首先从思想上转化,即习作变为写话。定位不同,衡量的标准就可适当降低。千万不要忽视对低年级写话的训练,因为这将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编定是经过了一段很长时间的实践性,所以其不同阶段的要求具有合理性和逻辑性,习作应该是在学生具有相当基础的情况下进行,是让学生能够利用习作这个载体,使自己的听说读写得到综合性的提升。而低年级的写话恰似搭石,对学生未来的习作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写话的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写话需要口耳鼻眼脑多种感官协调配合,只有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才能让学生用心感受世界,做生活的有心人,而不是简单的复制者。所以我们更要重视它存在的意义,把握其尺度,让它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
我们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该如何操作与实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重视口语交际。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决定了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我们不但要重视口语交际课,还要上好口语交际课。因为看图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比较常见的形式,而它又是以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前提的。可见,看图写话的能力不仅是“写”的能力,而且还离不开“说”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说少写,以说为主。每天可以安排不同形式的口头表达:如课前一个笑话,一个脑筋急转弯,一句新闻,甚至一首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培养低年级学生听和说的能力。
2.重视看图写话。著名作家秦牧曾说: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的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性格活泼不拘泥于形式的他们喜欢用语言来讲述这些绘画图案。所以教师要先启发他们“我口说我看”,再通过“我手写我口”。从填每一个词语,写每一个字,读每一个句子开始,规范书写要求,保护写作兴趣。
3.整合课内资源。课文中的教材都十分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和表达形式,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比如《菜园里》,可以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自己修改,创作一首《果园里》,然后自编自读,朗朗上口,体会儿歌韵律。又如《小壁虎借尾巴》,让学生扮演壁虎续写课文:过了几天,重新长出尾巴的小壁虎高兴极了。它又遇见小鱼、小燕子和老黄牛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再如继续为《丑小鸭》创设情境,当丑小鸭变成漂亮的天鹅后,它展翅高飞,会飞到哪里去,又会遇见谁?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联系故事中的几位角色进行口头“续写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重新走进文本,体会并积累教材中的好词佳句。凭借课文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既不断熟练阅读的技巧,又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为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