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教育是我们教育者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教学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新的挑战。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教育目标
所谓“创新”,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鼓励质疑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实质上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首先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和看录像相结合,接着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最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目的是打破了学生们不敢问的心理障碍,激起了他们提问的欲望。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营造一种敢问、乐问、善问的气氛,并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生疑”的能力。
二、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于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中。这就要求教师课前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有精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有诸多的观察机会赋予学生。创造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艺术创新的敏感性,是一个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意兴趣的过程。
在小学教材中有很多的图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启发学生,让学生对好的图形创意进行认识,通过对图形的创作和思维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丰碑》一课中有一幅军需处长被冻僵的插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非常感人的画面,并联系课文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军需处长倚靠着树干牺牲了,他牺牲前想到了什么?他左手前伸好像要跟谁说话,可能说些什么?面对这幅画面,你想到了什么?这些问题的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乐于想像、会想像、敢想像的良好习惯,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实施有效地的方法是创新教育的途径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好乐者。”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作为教师只有培养起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产生最大的学习渴望,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我通过放录像设计情景,让学生对齐威王、田忌赛马情景引起学生注意,学生对赛马的情景特别感兴趣,非常认真地观看两次赛马的过程,并注意人物的表情及语言的变化。此时,学生非常兴奋,对赛马过程记忆深刻。抓住这一时机,我就接着启发学生去思考、回答问题:说说你们最感兴趣的一幕。顿时,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纷纷举手发言,你一言我一语地讲出自己感兴趣的情节,通过学生对画面的感知再说说个人的感受,学生自然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之中,看看文本是怎样叙述的,学生学起课文就不感到枯燥无味了。只有学生对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学习过程才会感到轻松,思维才会活跃,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习的乐趣,下次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去思考,去回答问题。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有问题、有疑点,才能有思考、有创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应抓住文本、抓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给学生自由天地,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管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都要给予多鼓励,都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让学生能飞则飞,能跑则跑,不能跑的可以走得稳,努力做到人人都能发展。同时教师一定要把握住提出的关键性问题,促使学生深入的探究,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例如在教《司马光》一课时,我启发学生质疑:除砸缸外,是否还有既可救人又可保证缸不受损失的办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想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同学们互相启发,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课堂气氛浓厚。从司马光与其他小朋友相比较,以及司马光救人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别出心裁,可贵的创新思维;并引导学生向司马光学习,学习他遇事冷静,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品质。
3.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在语文课教学中,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合理的想像,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讲读课文中,对重难点处渗透一些必要的新知识,可以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讲《飞夺泸定桥》一文时,着重理解飞夺泸定桥的重要意义,体会战士奋勇夺桥时的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慨是文章的重点,讲到这里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就有意识渗透为什么要夺泸定桥?为什么要跟敌人抢时间?战士是怎么跑到敌人前面的?在攻天险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以及怎样攻下天险的?我引导学生带着这一系列重点问题去思考,去讨论,去分析,学生不仅真正理解飞夺泸定桥的重要意义,还较容易理解了战士为什么火速以“飞”一般的速度去夺取泸定桥这一难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灵活机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4.提倡求异,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活动 拓展 作文教学 素养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必须及时将获取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经过筛选、加工、提炼、综合后融入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学习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校在安装了电子白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通了网络,真正实现了“班班通”,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窗,真正让教学插上了翅膀,为学生打开了学习天地。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教学活动在整体上得到丰富与提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点明了备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好坏:教学设计是否流畅合理,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注意和感兴趣,学生在课堂上能否有共鸣达到情感的升华。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会使教学活动在整体上得到丰富与提升。
1.教师的备课不再是“闭门造车”
我校每学期都要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上《西风胡杨》一课时,我不仅在网络上轻松找到了与自己的课相关的教学资料,而且还浏览了别人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线课堂资源、教学实录、拓展知识等内容,打开了备课的思路,在确定了先让学生感受胡杨的美、再去了解胡杨的不幸处境、最后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环保忧患意识的教学目标后,再去编写详细的教学设计,就轻松容易很多。
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所需的各种信息引入课堂。教学设计成型,我的心里就多了几分底气,但学生没亲眼看到胡杨,当然就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仅靠语言文字和书上的插图,学生的学习活动很难深入文本,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自然就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上。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拉近他们与胡杨的距离,把胡杨真实的情景直观地再现给学生,让学生跨越时空的限制,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漠。接下来就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课件,从便于学生深入浅出认识了解胡杨的角度认真挑选图片、出示文字资料、配适合的音乐,补充小资料和扩展知识,让学生深入文本。有了充分的准备,再去完成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肯定大大不同。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耳、脑等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有目的的精心准备。在《西风胡杨》的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体会胡杨是怎样的坚韧,查阅资料,补充了胡杨不仅有深达二十米的垂直根,还有像网一样蔓延几十平方米的水平根的小资料,孩子们有了直观体验,读起来有声有色。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的学习“如虎添翼”
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它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文字描述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西风胡杨》作者潘岳在新疆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的景象:现在的胡杨林成片的倒下,两千多年前被胡杨滋养的龟兹古国、楼兰古国成为一片荒漠残城,两千多年前长流不息、收草丰美的塔里木河、罗布泊水域现在消逝殆尽,这部分的内容不好理解,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漫长的变化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3.充分利用帮助学生拓展学习
拓展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教师应更多地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他们要接触更广泛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多媒体教学让语文百花园的学习更高效。在《百花园一》的提示语教学中,我利用班班通网络资源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将提示语在不同位置标点也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拓展迁移,电子白板可以在页面上进行标注的优势让孩子们兴趣大增,上网随意搜出的几个例句学生也迎刃而解。网络资源中对于知识点进行了总结: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学生读读记记,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学习歇后语,也能利用网络直接找出大量的歇后语来。
二、多媒体教学有效化解作文难题
写作文,是让不少小学生头疼的事。以往的作文教学,总是老师讲写作重点,然后学生练笔。学生绞尽脑汁不知该如何下笔。现在有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完全可以改变教学模式,让孩子们轻松化解作文难题。
在《描写一个精彩片段》的教学中,我首先播放了《飞夺泸定桥》的片段,让孩子们边看边感受,看完后说说哪些地方你最感动。孩子们说出的语言很笼统概括,我利用重播功能,让孩子们再次认真观看,看看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各抒己见,能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说出精彩之处了,写作的最终目的通过以说的改变完成。
三、巧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多媒体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学期,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宋词,去感受婉约派的清丽、凄婉;豪放派的阔达、奔放。经典诵读课上,我们跟着王菲“但愿人长久”的旋律一起吟唱苏轼的《水调歌头》,听着“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高亢曲调感受《临江仙》的雄浑,孩子不把记忆背诵当成苦差事,反而乐此不疲,这“不亦乐乎”的学习劲头不应该归功于多媒体教学的神奇么?
总之,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有了激情,使学生的“学”增了动力,这教学环境的“人为优化”,使语文教学有了丰富的资源依托,为语文教学注入了一泉活水。
参考文献
富于情趣,幽默诱导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举例都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善于联想,对枯燥的内容进行丰富的加工,将抽象的概念用生动风趣的实例进行对照说明。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
融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热爱。一句过激的言词,一个不信任的眼神,都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抓住闪光点,及时表扬与鼓励,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兴奋、乐学、愿学的最佳求知状态,才能获取最佳学习效果。
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协同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在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乐学、爱学。愿意思考和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也能自由地进行启发诱导。反之,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气氛压抑,学生顾虑重重,即使教师有很好的教学设计,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智力活动是在情趣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他痛感当时学校里缺乏“推心置腹”、“无拘无束”的气氛,缺乏“互相尊重和友爱的气氛”,缺乏“炙热的创造性气氛”。在他看来,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
同时,教师应具备渊博的知识,过硬的业务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教学艺术基本功,方能赢得学生心悦诚服地敬师之情,默契合作之意,团结一致完成教学任务。
(下转第65页)
(上接第64页)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是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兴趣是一种带有积极感彩的心理活动,它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促使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活动多样化
教师若能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身体活动的方式,将使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感觉有变化和新鲜有趣,有助于高昂学习动机的维持;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应局限于冗长的讲述,可以随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分组学习”“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例如:教学词语“垂头丧气”,教师低着头,哭丧着脸,显出没有一点儿精神的样子,在教室里慢慢地来回走动,然后问:“老师刚才表演的样子,可以用个什么词来形容?”学生会脱口而出“垂头丧气”。学生通过教师的表演,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又如教学《陶罐和铁罐》时,一个扮演陶罐,一个扮演铁罐,把铁罐与陶罐在御厨里的情景表演出来,学生对铁罐的傲慢无礼,对陶罐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开展竞赛,创造竞争环境
在课堂开展竞赛,为学生创造一个竞争的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其做法是把要讲授的内容,编成竞赛题,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抢答记分或当场评论表扬。如教完古诗《游园不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教师采用两种竞赛方式,一是接龙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个学生背“故人西辞黄鹤楼”,第二个学生接着说出这句诗的意思,依次把这首诗讲读完;二是接力默写《游园不值》,把学生分为四组,以粉笔为接力棒,一人默写一个字,直到默完为止。最后组织学生评议,看哪组背诵流利,讲解和默写得正确。在比赛中学生爱表现自己,好胜心强,所以情绪高昂,课堂活跃。
五、采用电教手段,创设意境
电化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如上《飞夺泸定桥》这节课,先用录音和幻灯把学生带入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让学生听故事,看画面,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最后请学生伴着录音表演。采用电教充满了形声的文艺色彩,激励着学生丰富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六、讲故事
课堂释疑艺术以其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突出作用而占有重要地位。课堂释疑艺术具有启发性、多样性、机敏性的特性。追求课堂释疑艺术应围绕课堂释疑目标,及时地依据教学情况充分调动学生释疑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地思考,从而解决学生认识与课文内容的矛盾。
语文教学;教学艺术;释疑;特性
在语文教学的诸多艺术中,课堂释疑艺术以其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突出作用而占有重要地位。什么是课堂释疑艺术呢?笔者认为课堂释疑艺术应具有三个特性。
一、启发性
课堂释疑艺术的启发性是指教师在学生有疑问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独立地思考,融会贯通地分析疑难、解决疑难,这样释疑就具启发性。
我国历代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的启发性问题。孔子曾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艺术。《学记》中又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指出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而不是强迫、代替。这些宝贵的思想,在课堂释疑艺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支玉恒老师教《飞夺泸定桥》一文时,有这样一个富有启发性释疑片断:
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
生:“浩浩荡荡”就是气势浩大。形容人数多,气势浩大。
师:今天老师们来听课,人数很多,气势也挺大。“浩浩荡荡”地坐了满屋子的老师。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这不是人数多,气势很大吗?你的错出在哪儿自己纠正吧!
生:“浩浩荡荡”还得是行动着的。
师: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行不行?
生:不行。
师:错误出在哪儿了?
生:还得是行走着的。
师:自由市场上的人也没有躺下呀!(笑声)
生:还得是向同一目标去的。
师:对,有方向性。大家行动一致向一个方向,这才叫“浩浩荡荡”呢。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这回可没有“人”了啊,行不行?
生:行。因为长江是向东海流去的,是有一定目标的。
师:对,有一定目标,规模大。
师:其实这个词原来就是形容水势浩大的,后来把它借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呀,行走的队伍呀,等等。
支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偏差不是直接给予指正,而是通过举例把学生的错误放大,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正确、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这显示了支老师高超的课堂释疑艺术。
课堂释疑艺术启发性的主要要求是:(一)充分调动学生释疑的主动性。主动性是释疑的内动力。没有这内动力,释疑就难以进行。学生释疑的主动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等。教师应利用其中的有得因素,克服不得因素,以培养学生释疑的主动性。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须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道理,增强释疑的目的性。其次,教师在课堂释疑过程中得用课文中丰富多彩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获得巨大而持久的动力。(二)启发学生独立地思考。释疑是一个不断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教师要根据疑难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循循善诱,激发他们的思考,打开他们的思路,活跃课堂释疑气氛,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集体议论、相互补充,然后水到渠成地导出结论。所以在启发学生思考过程中,要有耐心,给学生以充分时间;抓住疑难的关键,不能“瞎子穿针眼”,启而不发;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引导。
二、多样性
教师在课堂释疑过程中,根据疑难特点,学生的认识、心理因素,现有的教学条件,精心选择并优化组合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多层次、多角度地解疑,这样的释疑手段就具多样性。
教师在课堂释疑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得于激发学生的释疑兴趣,使之产生想释疑、愿探索的欲望,这欲望一旦唤起,便易做到认真、积极地思考,渐至于对疑难的领悟。多种教学手段能变无声的课文内容为活生生的形象,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动其情,高效、深刻地解疑。如《月光曲》一文中,乐曲《月光曲》的具体内容是由穷兄妹俩的联想体现的,学生难以理解。请看笔者的诱导过程:
1. 出示课件――大海、月亮以及月亮逐渐升高,海面上不时变化的情景。请学生根据看到的课件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月亮在不同位置时,海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让他们读课文,看文中是怎么具体描述的。
2. 请学生闭目欣赏乐曲《月光曲》曲调的快慢高低并思考与课文内容有什么联系。讨论时,学生说得异常激烈。之后,再要求学着《月光曲》快慢节奏,高低曲调,朗读那段课文。
3. 师又出示课件,放出悠扬且激越的乐曲《月光曲》,让学生面临课件,在乐曲声中,齐声有感情地朗读那段课文。
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看、听、想、说、读,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立体感知文中那一幕幕生动的形象,从而快速、全面、准确、透彻地理解了乐曲《月光曲》的内容。
课堂释疑艺术多样性的主要要求是:(一)为课堂释疑目标服务。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所以,多样化的释疑手段的运用,终归为实现释疑目标服务。如果离开了释疑目标,再多的释疑手段也只能是花架子。所以,教师在采用释疑手段前一定要深思熟虑,预见各种释疑手段所产生的效果,做到精心选择并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手段,形成和谐的释疑整体。(二)要切合实际。实际教学常应根据教学条件、学生实际而进行。多样化的释疑手段的运用,也常受到教学条件、学生实际的制约。如果学校没有录音机或幻灯机什么的,你就没法让学生听录音,看幻灯图片。因此,我们应因地制宜地采用多样化的释疑手段。
三、机敏性
教师在课堂释疑过程中,面对意料之外的现象,凭着自身的才能和教学机智而作出果断的措施,从而顺利地达到释疑目的,产生完美的效果,这措施就具有机 敏性。
记得曾有一位教师的一节评优课,整体教学设计很科学,有独创,但就是因为有两处释疑时,学生未能按教师的意图回答,教师没有机智地加以引导,而是自行代答,给评课者留下美中不足之感。又有一位教师,在准备用课件突破疑难时,突然停电了。正当台下的听课者为他捏一把汗时,只见他凭着自己一手娴熟的画技,迅速地在黑板上勾画了一幅图代替课件,更深刻地提示了释疑的关键,显示了这位教师选择释疑手段的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