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王昌龄的从军行

王昌龄的从军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王昌龄的从军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王昌龄的从军行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盛唐边塞诗 思想内容 技巧

每次在课上读起边塞诗,总有一两位男生跟着吟诵。的确,我也和他们一样喜欢边塞诗。一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道出了将士的赤子之心;一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啸出了壮士的豁达情怀;一句“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叹出了战士的悲凉人生。边塞诗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去品味、去思索。

边塞诗从汉魏六朝时期开始发展,到盛唐时到达高峰。高中阶段所碰到的边塞诗大多是盛唐时期的,所以我们以盛唐边塞诗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边塞诗歌往往是多种情感的载体。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为例,七首诗有对亲人的思念,有对将士凄凉生活的感叹,也有对将士英勇的歌颂。可见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是很复杂丰富的,这给学生把握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增加了难度。高考中多次出现边塞诗,思想内容正是其考查的重点。如何把握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我提一些看法。

想要把握边塞诗的思想内容,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盛唐时期边塞诗为何会繁荣?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问:诗人为何要写边塞诗?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现在所推崇的边塞诗多半是盛唐时期的。盛唐时期,国家幅员辽阔,国界线漫长,戍边将士众多,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盛唐时期,文人普遍有着建功立业的思想。如何建功立业?作为文人,首先得弃笔从戎,这就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储备。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最能说明问题。为什么要写边塞诗?答案很简单:文人看到部队中的生离死别,看到大漠边关的壮丽之景,想到千里万里外的闺中爱人,心中就有了感触,就想写出来。所以,研究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就是研究边塞诗的作者在那个时候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触。

想要准确把握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我们还需了解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是如何分类的。边塞诗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思乡怀人类

文人离开家园,奔赴边关,时间依旧,难免思念家中亲人,于是就借助诗歌表达出来。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二)歌颂赞美类

文人初到军营,看到武人的豪放豁达、笑谈生死,难免心生敬意,于是借助诗歌赞美一番,就很自然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三)寂寞愁苦类

边关生活枯燥,且时时处于危险中,身体上的疲劳、精神上的紧张让脆弱的文人开始感慨边关的生活。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四)忠君报国类

古时,忠君报国的思想支撑着戍守边关的将士。这些人誓死保卫边疆,值得歌颂。诗人就用诗歌赞美他们,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五)其他

还有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抒发怀才不遇之情的等,不一一细说。也有些边塞诗思想内容复杂,一首诗中往往包含多种情感,大家需要注意。这样,在了解了边塞诗思想内容的分类后,我们在鉴赏时就能对号入座进行分析了。

在分析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时,我们还应掌握一些小技巧。这样便于我们快速准确地把握该诗的思想内容。

(一)抓住关键词

例如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该诗题眼为诗题中“怨”字。抓住这个“怨”我们就能很快地把握该诗的思想内容了: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二)抓住意象

边塞诗中经常有边关景色的描写,会有一些能寄托情感的意象,我们可以抓住这些意象去分析,把握该诗的思想内容。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诗中狂风、尘土、昏暗的天色、半卷的红旗营造了一种战事欲来的紧张气氛,为后文写到生擒敌首做了铺垫,也为抒发得胜后的激动高兴之情做了铺垫。

(三)知人论世

在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时,作者的人生经历和诗歌的创作背景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他曾经被贬至边塞多年,在这段岁月里,他用诗人的眼光审视着边关的种种生活,从各个方面去挖掘守关将士的内心。正由于他贴近将士,关注将士的生存,因此他的诗流露出的便是将士的真情。我们在鉴赏他的边塞诗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一点,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思想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四)了解创作背景

王昌龄的从军行范文第2篇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唐代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其二》译文: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来源:文章屋网 )

王昌龄的从军行范文第3篇

意思是: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这句诗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来源:文章屋网 )

王昌龄的从军行范文第4篇

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翻译: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王昌龄的从军行范文第5篇

[关键词]《燕歌行》 双重旋律

唐朝的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极力渲染战争的场面,可谓是情感深沉、风格悲壮。诗人在小序中点明的“感征戌之事”,其中所“感”之一,是表达战士思乡盼归之情。战争无休无止,归家遥遥无期,于是就产生了家庭离散,男怨女旷这方面的情绪,而这也是《燕歌行》古题的本义。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燕歌行》,言时序迁换,而行役不归,佳人怨旷,无所诉也。至此,诗歌就产生了两大旋律交叉的格局。

在《诗经》中《小雅,四牡》里边曾经存在两大旋律交叉的格局,这种格局非自《燕歌行》始。《毛诗序》解释这首诗的涵义说:“思归者,私思也;靡者,公义也;伤悲者,情思也”。这解释值得重视,因为它实际上揭示了中国古代战争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矛盾。也就是“私恩”与“公义”的矛盾。正是诗歌抒情主体存在“私恩”与“公义”不能两全的矛盾,才产生了“伤悲”的情思,回荡诗中,令人难以遗怀。这可以称为双重旋律的战争诗。

相关期刊更多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南昌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昌航空大学

昌潍师专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昌潍师范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