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股票市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调控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而且越来越密切。股票市场的发展深刻影响着货币的供给需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而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给变化、利率变化等调控手段也在影响着股票市场。在我国股市深刻变化的今天,对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关系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回顾
有关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调控的探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
(一)在有关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关系方面
陆蓉(2003)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脉冲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度量了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她认为货币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楚尔鸣(2005)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给量功能于股票市场的效应明显,但传导过程中的“q”渠道和“财富效应”渠道等并没有充分发挥功能。宋宸刚、谭晓蓉(2001)还对股市泡沫的产生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影响作了分析,这个探究对当前股市或许具有现实意义。
具体深入到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方面,苟文均(2000)分析了资本市场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条件,探索了货币政策变革的基本方向。栾怡(2001)开始注重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江其务(2001)、许祥秦(2001)在探究中国货币政策失效新问题时提到股票市场的因素,进而陈柳钦(2002)系统分析了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重点阐明了我国资本市场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阻碍因素。刘志阳(2002)则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提出货币政策的股市传导机制模型并进行检验,得出结论摘要: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的相关度在逐步增强,这使得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较大冲击;当局应对现有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调整,重点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利率取向和最终目标的股价参考。刘岭(2003)进一步通过分析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讨论了QFII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许崇正(2003)则具体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低效的原因,并且和陈建新(2003)提出了扭转中国股市传导货币政策低效的策略。
(二)在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关系方面
1.和最终目标的关系探究。Borio.C(1994)认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央行没有理由去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只有当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时,货币政策才应干预资本市场。而国内学者钱小安(1998)在探究了资产价格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后指出,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执行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应在确定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Friedman(2000)通过对美国股票价格在一个较长时期中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股票价格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就我国情况,谢平、焦瑾璞(2002)认为1999年下半年开始的货币政策机制紧缩效应和股票市场的关联在增强。央行为提高稳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当关注股票市场的发展。同期,易纲等人(2002)借助模型分析发现,货币数量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不仅取决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股市。当股市价格偏离稳态越来越远时,经济运行将是不平安的。因此,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应同时考虑股市价格和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但是央行的根本目标仍是维护币值的稳定。较权威的中国人民银行探究局课题组(2002)的探究报告也认为对股市波动央行应关注但没必要盯住。
2.和中介目标的关系探究。货币需求方面摘要:Friedman(1988)认为股票市场通过财富效应、资产组合效应、交易效应和替代效应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Friedman%26amp;McComac(1991)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股票价格和货币需求的关系,结果显示股票价格对货币需求具有负向影响。国内学者易行健等人(2004)实证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估计了包含股票市场成交额的季度货币需求函数,得出我国股票市场成交额减少了各个层次货币需求的结论。进而赵明勋(2005)实证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股票市场的发展倾向于减少狭义和广义的货币需求,且对广义货币需求的影响小于对狭义货币需求的影响。
具体到股票二级市场,据石建民(2001)、高莉、樊卫东(2001)的实证探究表明,股票二级市场对货币需求具有统计显著性,为正相关关系。股票二级市场对M1需求的影响要大于对M2的影响。
货币供给方面摘要:周英章、孙坎坷(2002)对中国1993—2001年股市价格波动和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探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股市价格波动明显领先于货币供给量且对货币供给结构的稳定性构成较强的正向冲击,从而加大了央行货币调控的难度,削弱了宏观需求管理的有效性,故建议货币政策应密切关注股价波动。在股票价格对各层次的货币供给量影响方面,王维安、杨靖(2003)通过对中国1999~2002年的实证分析认为,股价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和转换效应是存在的,替代效应功能于短期,而转换效应会在一段时滞后显现。金德环、李胜利(2004)则进一步探究了中国股市价格和货币供给量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股市价格和M0、M2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它可以用货币供给量M0和M2来解释,但股价变化不是引起货币供给量变化的原因。
(三)在股票市场和利率手段的关系方面
Rigobon&Sack(2001)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标准普尔500指数每升降5%就可能导致利率升降25个基本点,利率对股市波动的反应强烈。国内学者王军波、邓述慧(1999)通过分析央行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发现利率政策在短期和长期上对股价波动幅度、股票成交量等都有显著的影响,只是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有反常现象,而长期影响则是稳定的。但是高俊峰(2004)在分析利率政策对我国股市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后,则认为我国利率政策对股市的短期效应非常明显,但长期效应和理论分析有出入。他认为长期效应还要受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完善程度、相互间沟通程度以及长短期证券工具的丰富程度的制约,而这恰是我国的不足。具体到利率调整对股票交易量的影响方面,李敏、金光(2004)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该影响存在时滞,这一时滞约在15到30天之间;而且利率调整不对股票交易量产生决定性影响。
三、二者的互动分析
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调控二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摘要:
(一)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
1.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的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它们所成立的前提是摘要: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一体的,没有阻滞。也就是说,要具有充分发展的金融市场,这样的市场资金配置效率高,现实中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接近于此。
近两年我国股票市场成功地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国有股和法人股的全流通,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股市规模进一步扩大,股市发展态势良好,这是有利因素。但种种制约因素使我国的证券市场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财富效应来响应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摘要:①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相互分割,一体化程度不高,货币和证券两种资产自身的联接效应以及两种资产价格的联接效应还有市场之间市场交易的非对称信息对称化效应不明显。②我国股票市场投机性太强,股票价格易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造假,市场信用体系并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急需完善。③市场规模尚需进一步扩大。
2.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调控最终目标的影响。传统意义上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这种只关注实体经济价格水平,不顾及虚拟经济资产价格的目标取向,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遭受到越来越多的尴尬和无奈。事实证实摘要:股票价格已不能再排除在货币政策视野范围之外。随着资本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日益重要、流通市值占GDP比重日益提高以及股指和GDP的相关度日益加强,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必然会日益加深,这其中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股价波动对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最终目标的完善已提出迫切要求。
3.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调控中介目标的影响。我国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定为货币供给量,和其相应的操作手段是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量取决于基础货币投放的多少和货币乘数的大小。股票市场的发展将深刻影响货币供给量。因为伴随其发展,大量社会闲置资金将进人股市,银行、企业和居民的原有货币需求将发生变化,从而基础货币在他们之间的分配比例也将改变,这将影响基础货币的创造能力。而且由于股票价格的上涨,居民会减少现金持有,更多地进行证券投资,从而造成流通中现金漏损减少,货币乘数增大。股票市场的发展还将使居民、企业、机构投资者和商业银行通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资金配置的互动加强,这将影响商业银行超额预备金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可行的解决方法是在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上更多的采用利率手段,因为货币市场的利率变化将通过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从而帮助央行实现货币政策意图。
(二)货币政策调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货币政策调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股票价格的变动上。上文提及的货币政策的利率调控手段,实质上就是央行通过利率变化来改变货币和证券这两种资产的相对价格,从而吸引资金由货币市场流向资本市场,最终影响股票价格。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同样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当央行增加货币供给量时,居民手中持有的现金将增加,货币的边际收益下降,而就短期看居民出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变化不大,投机需求则会出现较大变化,于是股票价格将被推高。
四、政策建议
为了实现我国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调控的良好互动,政府应在如下三个方面调整完善政策摘要:
1.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关注股价波动
2006年来我国股市发展迅猛,资本市场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位置愈发重要,股指和GDP的相关度也在加强,这意味着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会日益明显。而央行将股票价格纳入货币政策视线将适逢时机。
2.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股票市场的深入发展将使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供给量越来越不具有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利率手段将成为可行的目标取向。而这要求政府有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形成合理的利率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以有效联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关键词:ADF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159-02
我国股票市场正处于成长阶段,经过近20年的发展,股票市场逐渐完善起来,人们的风险意识越来越强烈,国家的调控手段越来越灵活,股票市场的筹资作用日趋明显。从我国股票市场实际出发,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我国股指变动与技术要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我国股票市场指数变动的真正原因。
1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在我国处于主导地位,股票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国家利用计划对经济进行调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开始建设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经济规模急剧扩张,靠单一的国家投资不能满足经济的需求,这就要求建立资金融通市场,从国家、企业、个人多渠道进行融资。1987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强股票、债券管理的通知》。决定从1988年在上海和深圳进行股份制和股票市场配套改革试点。胡继之(1989)考察后,认为建立股票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在收益,上海和深圳地方政府开始主动介入交易所的创立和设计工作。1990年底,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相继建立,1990年,我国上市公司只有13家,全年的交易额为20亿元。2007年,上市公司有1400余家,流通股本18万亿,日交易量达到几千亿元。
股票市场成立还不足20年,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它还不成熟、不完善。同时,股票市场的监管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混乱状态,为了整顿市场秩序的方式介入股票市场的发展和管理,利用行政代替无序竞争。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中国证监会宣布成立,标志着统一监管体制的初步形成。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两所体制,即沪深证券交易所并存发展,股市流通集中在证券交易所的格局,我国股票市场开始步入正轨。
我国股票市场研究起步晚,相对于西方发达的股票市场,很多研究领域还不完善,对我国股票市场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研究股票市场有两个方向: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层面分析。基本面分析针对公司本身的发展前景、财务结构、经营状况,技术分析注重历史资料分析(成交量、成交价、成交额等),分析股票的供给与需求,对股票市场进行预测。
2 变量选取和模型简介
2.1 变量选取
证券投资学认为股票市场最基本的表现是成交价和成交量,过去股票的成交价、成交量说明股票了过去的市场行为。证券投资学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成交量、成交价资料,以图形分析和指标分析工具来解释、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势。以上证指数和上证180样本股为研究对象,选取交易量(JYL)、交易价格(JG)、每股净收益(SY)、股票市盈率(SYL)、股票换手率(HSL)为研究变量,2002年7月至2006年12月为研究区间,利用上证180的编写方法加权得到相关数据,最后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法来论证这些变量与股票指数(GZ)的数量关系。
2.2 模型简介
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法对股票指数与股票技术因素进行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由美国计量经济学家格兰杰在1969年提出,其主要内容是:首先提出一个包含(x,y)的信息集,然后对信息集X、Y进行平稳性检验,当数据存在不平稳性,然后对数据进行协整,如果不存在协整,就需要对数据处理平稳,当数据平稳后,就可以通过统计回归方法来验证变量x、y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根据格兰杰定义,如果变量X有助于预测变量Y,即根据X的过去值对Y进行自回归时,如果再加上X的过去值,能显著地增强回归的解释能力则称尤是Y的格兰杰原因(记为“X=>Y”),否则称为非格兰杰原因(记为“X/=>Y”)。
3 实证分析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前提条件,要求变量是平稳序列或者两个相关变量具有协整关系,当两个变量长期存在稳定关系(存在协整)时,就可以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来检验着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检验两个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前提是这两个变量为同阶平稳的时间序列。
3.1 变量稳定性检验
检验变量的稳定性一般采用单位根检验,检验方法有DF检验、ADF检验、和PP检验法,最常用的是ADF检验,本文也采用此种方法。临界值选取采用麦金农法,最优滞后期P选取标准:保证残差项不相关的情况下,同时采用AIC准则和SC准则作为最佳时滞选取标准,在二者变化量最小时,确定最优滞后长度。对于检验回归中的常数、线性趋势项存在性检验,通过观察观察时间序列图,判定序列中是否存在趋势项与常数。
利用eviews5.1对变量进行的ADF检验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所有变量都是一阶平稳变量,所有变量都不存在常数项,股票指数变化率(GZ)、股票换手率(HSL)、交易价格变动率(JG)、交易量(JYL)为一阶滞后项的一阶单整序列,每股净收益(SY)和股票市盈率(SYL)为为三阶滞后项的单阶单整序列。
3.2 变量协整检验
所有的原变量都存在同阶单整,就可以对股指变化率与其他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对于服从过程的变量的协整检验,从检验的手段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EG(Engle &Granger,1987)两步法协整检验;另一种是基回归系数的Johansen(1988)检验,Johansen和Juselius(1990)提出了一种在VAR系统下用极大似然估计来检验多变量间协整关系的方法,即Johansen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
利用eviews5.1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及过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股票指数变化率(GZ)与股票换手率(HSL)在95%的条件下存在2个协整关系,在99%的情形下含有1个协整关系。股票指数变化率(GZ)与交易价格变动率(JG)在95%的条件下存在2个协整关系,在99%的情形下含有1个协整关系。股票指数变化率(GZ)与交易量(JYL)不存在协整关系。股票指数变化率(GZ)与每股净收益(SY)在95%的条件下存在2个协整关系,在99%的情形下含有1个协整关系。股票指数变化率(GZ)与股票市盈率(SYL)在95%的条件下存在2个协整关系,在99%的情形下含有1个协整关系。
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股票换手率(HSL)、交易价格变动率(JG)、每股净收益(SY)、股票市盈率(SYL)与股票指数变化率(GZ)存在协整关系,仅可以对股票指数变化率(GZ)与股票换手率(HSL)、交易价格变动率(JG)、股票收益(SY)、股票市盈率(SYL)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利用eviews5.1对变量进行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从检验结果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5%的置信水平下,股票指数变化率(GZ)不是股票换手率(HSL)的格兰杰原因,而股票换手率(HSL)是股票指数变化率(GZ)的格兰杰原因。交易价格变化率(JG)、每股净收益(SY)、股票市盈率(SYL)与股票指数变化率(GZ)互为格兰杰原因。这说明股指变动率(GZ)受换手率(HSL)的影响,但是股指变动率(GZ)变化不是换手率(HSL)的影响因素;交易价格变化率(JG)、每股净收益(SY)、股票市盈率(SYL)与股票指数变化率(GZ)是相互影响的因素。
4 研究结论
(1)通过对2002年6月到2006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票指数变动率与换手率、价格变化率、每股净收益、股票市盈率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存在稳定关系。股票市场的交易量与股票指数变动率不存在协整关系。以上说明随着股票市场的完善,在长期条件下,影响股票指数变动率的是换手率、价格变化率、股票收益、股票市盈率。
(2)在长期条件下,人们投资股票更看重换手率、价格变化率、股票收益、股票市盈率,这说明人们的长期投资意识已经建立起来。国家在长期调控可以从换手率、价格变化率、股票收益、股票市盈率入手对人们进行引导。短期中,股票市场存在更多的不稳定因素,股票市场波动剧烈,国家可以出台一些相关政策使长期股票市场和短期股票市场结合起来,使得股票市场的运行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韩志国.中国股市根本弊端在哪里[N].上海证券报,2003-09-26.
[2]赵丽芬,李玉山.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作用关系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 2006,(2): 44-55.
[3]张林. 银行间债券市场七天回购利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中国债券协会网,2006-07-04.
[4]冉茂盛,张宗益,陈梅.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3,(4): 148-152.
【关键词】股指期货 现货市场 金融市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股市的规模和投资者构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客观上也已消除了推出股指期货的制度。股指期货将在完善我国证券期货市场、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及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应对外资进入的挑战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股指期货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汇率、利率波动频繁,通货膨胀加剧,股票市场价格频频暴跌,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股市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金融工具。在这种背景下,股票指数期货应运而生。股指期货是指在交易所进行的以某一股票的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由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约定价格进行股价指数交割结算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
股指期货交易自1982 年在美国堪萨斯交易所率先推出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英国于1984年1月推出了金融时报100指数期货,法国、荷兰、德国也分别在1988年到1990年期间推出了自己的品种。股指期货来到亚洲是在1986年5月,香港期货交易所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同年9月,新加坡期货交易所抢先开设了日经225股指期货,在1995-2000年期间,马来西亚、韩国、台湾地区、印度也相继推出。
股指期货成为新兴市场开设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突破口,股指期货交易在新兴市场迅速发展起来。与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比,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期货仍是空白。推出股指期货将在完善我国证券期货市场、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及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应对外资进入的挑战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股指期货的功能
1、规避系统性风险
股票市场的风险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股票投资组合来分散和抵消,然而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则是无法用投资组合回避的。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 也是金融创新的产物, 它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并由此规避系统性风险。特别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尚不成熟,仍为新兴市场,系统性风险在全部风险中占的比重很高,因此迫切需要股指期货这种避险工具与持有的股票仓位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以消除股票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保持稳定的收益率。
2、价格发现功能
价格是在市场中通过买卖双方的交易活动而形成的,反映了产品的供求关系。同时,价格变化又影响供求的变动。股票现货市场中的价格信号是分散的、短暂的,不利于人们正确决策,而股票期货价格在一个规范有组织的市场通过集合竞价方式,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价格。从市场整体看,股指期货比股票现货更接近于完全竞争的有效市场,股指期货价格的变化往往领先于股票价格的变化,并预示着股票价格的发展趋势。大量的套利交易将使市场的错误定价迅速得到纠正,从而使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
3、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我国股票市场是单边市场,实行T+1交易,投资者只有通过做多股票市场才能获得收益;股指期货实行T+0交易,双向交易机制使投资者无论在股价上涨还是下跌时均可进行交易,以避免资金在股价下跌时的闲置;股票交易中的印花税和券商佣金比例很重,在股票交易中占有很高成本,股指期货由于采用保证金制度, 保证金比率一般为5% - 20 % ,只有较低的佣金,没有印花税,股指期货的这种杠杆效应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4、进行组合投资,分散投资风险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股指期货常被作为投资者构造指数化投资组合的重要工具, 通过一定的投资组合, 股指期货能为现货市场提供一种风险对冲机制, 避免了现货市场的强者恒强, 弱者恒弱的单边上扬或单边下跌的趋势, 有利于抑制了现货市场的过分波动, 从而增强金融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积极作用
1、推动股票市场从单边市走向双边市
中国股市自设立以来,投资者一直在缺乏对冲工具的市场中,经受着单边市的考验。目前,全球前20大经济体中,唯有我国大陆地区没有推出金融期货。近年来,境外机构频频抢注中国金融期货,金融定价权旁落的担忧也屡屡刺激着国内金融衍生品起步太迟的敏感神经。谁拥有健全而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谁就掌握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主动权,从而占领金融“制高点”,为市场参与者降低操作成本,促进业务创新,实现全天候的稳定经营。没有做空工具的金融市场,也无法将现实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市场风险剥离出来,难以为整个市场提供释放风险的出口,难以防止风险的累积,增强金融体系的弹性,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同时,没有做空工具的金融市场,难以发挥宏观调控信号的传递效率。因此,股指期货将推动我国股票市场从单边市场向双边市场转变。
2、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具有指导作用
即将要上市交易的股指期货就是以沪深300指数(以下简称HS300)为标的,以其未来的价格水平为交易对象的。所以说,股指期货上市后,市场对HS300的态度(也就是对大盘的整体看法)将会被淋漓尽致地反映在这个最直观的指数里。现货市场中的价格信号是分散的、短暂的,不利于人们正确决策,而期货价格在一个规范有组织的市场通过集合竞价方式,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的价格,再通过交易所的现货交割制度,使得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收敛。因此,期货价格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真实的供求状态及其价格的变动趋势。一旦有任何信息影响大家对市场的预期,所有的市场情绪将会以最快的速度在期货市场上反映出来,并可快速传递到现货市场,从而使现货市场价格运动到一定的均衡状态。由此可见,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具有指导作用。
3、股指期货将会进一步深化价值投资理念
价值投资能否成为市场主流操作理念是检验一个市场是否健康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股指期货引导指数投资,周边以及国外期指市场经验表明,股指期货上市后会激发指数投资的热潮,主要原因在于投资指数可以方便机构参与套期保值以及套利。投资指数必然要大量买入指数成分股,这样就自然提升了成分股的投资价值,而很多成分股都是业绩好规模大的蓝筹个股,比如沪深300指数成分股都是来自于各自行业的龙头企业。另外,权重股地位得到突出也在于机构为了在未来股指期货中占有先机,必然要持有大量的权重股。股指期货能够提供主动做空机制,这种主动做空机制会提高市场效率,多空可以互相制衡,多方不可能一味的拉抬股价,股价超过了合理估值水平,自然引来做空力量,市场自身能够消化泡沫过多的问题。因此,股指期货通过引导市场合理估值就会打击非理性投机氛围,从而凸现价值投资的理念。
4、股指期货可以减少股市波动
股票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并不是两个单独的市场,股指期货与股市可以通过多元化交易形成双边市场,当股票价格由于资金充裕大幅上涨时,套利盘与套期保值盘就会进入期货市场进行交易,同时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也会吸引部分指数化投资者进入股指期货进行投机交易。只要股票市场开始活跃,就会有一部分资金分流到股指期货市场,从而减少资金供应变化对股票市场的冲击。引入股指期货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空头,投资者的力量由单一方向转为双方向,多空的力量会相互制衡,减少波动。所以,长期看来股指期货可起到稳定市场减少股票现货市场波动的作用。
四、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冲击
1、股指期货短期内可能会分流现货市场资金,引起现货市场调整
我国股票市场的本轮牛市行情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贸易顺差等引起的流动性过剩导致的,也就是本轮市场上涨是资金推动型的。实际上股指期货本身就是一种投资工具,它的推出让投资者相应地多了一种投资交易手段。短期内可能会吸引现货市场的资金流入期货市场,加之今年我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因此,股指期货的推出可能会在短期内产生交易转移现象,引起股票现货市场的调整。
2、股指期货可能会起到牛市助涨,熊市助跌的助推作用
由于股指期货具有高杠杆低成本的特点,牛市中,投资者买入股指期货,套利者将卖出期货,买入股票,因而,推动股指加速上涨;而在熊市中,投资者看空后市,将大量卖出股指期货,套利者将买入股指期货,卖出现货,因而,推动现货指数加速下跌。以中国特有的投资热情和非理性的投资冲动很可能会随股指期货的推出将行情演绎成期货行情。所以,股指期货可能会起到牛市助涨,熊市助跌的助推作用。
3、股指期货可能会使股票现货市场两极分化
股指期货推出后,资金配置将大量向指标股倾斜,蓝筹股的资金聚集度进一步加大。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大盘蓝筹股占有较大比重,股指期货推出以后,机构投资者的避险和套利操作将使其对现货市场上的指标股需求大量增加,推动指标股的价格上涨,指标股价格的上涨又会吸引大量散户跟进,进一步推动股价的上涨;而业绩较差的非指标股活跃程度会日渐萎缩,将会被边缘化。因此,股指期货可能会使股票现货市场出现一定的两极分化。
4、股指期货可能会遭到国际游资的恶意炒作
股指期货交易使现货和衍生市场间产生互动关系,从而为投机资本利用股指期货操纵市场提供了方便。虽然目前我国仍然实行外汇管制,资本项下的外汇可自由兑换并未开放,但随着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产生,特别是人民币将持续缓慢升值的大背景下,国际资本争相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中国,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证券市场中“热钱”越来越多,受到游资冲击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因此,股指期货可能会遭到国际游资的恶意炒做,监管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结论
国内外金融市场发展共同经验表明,股指期货地推出将有利于金融产品的创新,它的推出对市场的影响将是结构性的,而非方向性。在政策环境暖风频吹、宏观经济连年向好、企业微观业绩大幅增长的牛市背景下,股指期货推出将不会改变股指长期上涨的运行方向,但其对市场带来的结构性变化也将在牛市中表现得更为强烈。股票市场作为股指期货的基础市场,才是真正决定衍生品市场的重要因素,衍生品市场只能是股票市场的延伸和补充,股指期货主要作用就是为市场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由此构筑良性投资渠道,对冲系统性风险,其本身不会对股市的走势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对我国股票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约翰・墨菲:期货市场技术分析[M].地震出版社,1994.
[关键词]股票市场(StockMarket)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金融(Finance)竞争(Competition)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306(2000)04-0033-04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人类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走向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作为生产力重要构成的人的智力水平提高、生产工具的替代、科学技术出现新的突破,都会促使社会发展变革加速。如果说在工业革命时代以前,经济的状态还是处于一步步从自给自足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的循序渐进式发展,其规模还仅仅局限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国内市场的话,那么,在后工业时代即我们今天称作“新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经济发展是借助于信息工程、生物工程和金融工程,使人类获得跳跃式发展的高速引擎,其规模已经自国内向世界市场范围扩张。
我们发现,自二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对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生产布局和市场趋于合理。而发展中国家此时正在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中摆脱出来,寻求从落后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20世纪后半期,不断发展的高新技术为推动社会变革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发动机,值此机遇,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第二次产业结构大调整,即逐步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在本国大力发展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智力密集型产业,从而形成了由技术进步推动的新一轮国际大分工。此时,发展中国家虽然经过战后数十年发展,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起点低,高新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的大批淘汰型产业的转移,新的世界经济和市场分工一体化的态势由是形成。
新的世界分工格局存在显然不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是我们不愿意接受的。但问题在于,如果拒绝进入一体化,将会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从而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实力的差距再一次拉大。基于这一原因,也就是我国明知WTO规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也要倾13年努力致力于加入其中,以谋求发展的真正动因。
二、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中国股票市场
当世界经济逐步纳入一体化的范畴,其资本市场也未能游离之外。而且,资本市场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世界经济一体化在股票市场的集中表现在于,各主要国家的市场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交易所间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之间的分割日趋减少,“牵一发而动全局”频繁发生。股票作为资本证券化的工具,一种虚拟资本的代表,可以很便捷地在国际市场筹集和融通资金。股票价格指数,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经济晴雨表”,其联动效应正日益在欧洲市场、美洲市场、亚洲市场,进而在世界统一市场中表现出来。在股票原生工具基础上不断衍生的工具如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期权交易,既可以平抑股票市场风险,又可导致“巴林银行”一夜之间陷于倒闭。已经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股票市场更为新的竞争和兼并创造出了一个个神话。从IBM兼并莲花公司,到波音和麦道的合并,再有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青岛啤酒、中国电信、新浪在美国上市,高速流动的资金给每一个企业跻身世界市场创造了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1997—1998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风波,索罗斯之流的“国际金融狙击手”对亚洲国家经济的摧毁,就是将股票市场作为其主战场的。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中国股票市场,可谓是忧喜参半,有利与不利并存。其利在于:第一,可以增加市场竞争主体,促进竞争局面形成。中国股票市场一旦进入国际化的市场操作,国外的机构、投资者会大批涌入,他们以其资金、人才、经验等优势,对我国新兴市场造成强有力冲击。这对长期安于现状,缺少竞争压力的中国市场应该是一种内在推动力,有助于整个市场的效率提高,服务改善。第二,可以用充裕的国际流动资金来发展自己。众所周知,我国国情相对而言是资源和劳动力充足、资金匮乏为显著特征,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所需资金缺口较大。举借国债固然可以解决一部分,但债务终究是要加息偿还的。而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利用股票不退本的特质,可以将境外资金长期锁定在中国企业的生产线上。第三,推进中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较之于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我国起步晚且发展尚不成熟完善,因此,西方国家历经数百年股票市场的经验教训可为我们所借鉴,避免走无穷无尽的弯路。比如在市场规则、交易品种和工具、计算机技术在交易中的运用、科学的市场监管手段等方面,都可以在融入一体化过程中逐步学习和总结,为中国股票市场走向国际化提供经验。第四,可以化解国际市场和全球经济可能出现的风险。将我国股票市场纳入国际化系统之中,在承担相应的国际市场风险的同时,也就是将由过去国内投资者完全承担的风险转移一部分给国外投资者的过程。因为,投资者不断增多的过程,也就是风险不断地被释放的过程。
中国股票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培育尚不完善,马上就要参与相对成熟的国际市场角逐,显然是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因素。
1我国股票市值占GDP比重小。评判股票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资本证券化率,而我国股票市场市值占GDP比重不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其他新兴市场(见表1)。
2上市公司的数量少,股票市场的规模小。资料显示,1994年,美国纽约、纳斯达克两家证券表11993年部分国家股票市值占GDP比重中国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德国日本英国美国203284396117112107139155195资料来源:厉以宁主编:《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5页。432000年第4期
■■交易所上市公司为7229家;1993年伦敦证券交易所为2138家、东京证券交易所为2115家。①而我国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1993年共计有上市公司183家,1994年291家,直到1999年底才超过1000家。②3股票市价总值低于国际市场水平。以1994年为例,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695亿美元、中国台湾2473亿美元,韩国1918亿美元、泰国1315亿美元,中国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总市值435亿美元。③我国1999年的流通市值虽然增长到约012万亿美元,但这一指标也低于欧洲中小国家的规模。表2欧洲九大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国别、市场股票流通市值(万亿美元)英国伦敦2526德国法兰克福1187法国巴黎1111瑞士苏黎世0651荷兰阿姆斯特丹0614意大利米兰0517西班牙马德里0373瑞典斯德哥尔摩0272比利时布鲁塞尔0185资料来源:《金融时报》1999年11月。4股票交易量在与西方发达市场相比也是很低的(见表3)。英、美、日资本市场表31993年交易额(亿美元)纽约证交所纳斯达克东京证交所伦敦证交所228341350179308487资料来源:霍学文:《英、美、日资本市场效率比较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2页。而我国上海、深圳两个证交所年交易额不高(见表4)。90年代以来中国股票市场表4年交易额统计(人民币亿元)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43681366781274396213313072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成就辉煌的2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第330页。从日成交量看,上海、深圳两个市场日交易量一般维持在500亿元以下,有时甚至萎缩到150亿元,平均每只股票只有1500万元货币交易量,两个市场总的交易规模不仅大大低于纽约、纳斯达克、伦敦、东京证券交易所,也低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联交所。5上市股票交易品种不多。我国现阶段除了原生市场的A、B、H、N股现货交易和少量的可转换债券外,就再没有可供投资的股票品种,与其他市场相比,国际化程度很低,这就难以吸引各类投资者进入其间。世界主要证券市场中,在股票原生工具基础上衍生有指数期货、期权、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股票存托凭证等,多品种的市场,有利于广泛吸收世界各地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角逐。除此之外,在交易规则、市场监管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相比,我国也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就充分表明,我国股票市场面对一体化市场挑战,国际化的程度还是比较低的。特别是中国即将加入WTO,世贸组织早在乌拉圭回合谈判时,就通过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1997年12月,7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国达成了新的金融服务贸易协议,同意对外开放银行、保险、证券和金融信息市场,确定了市场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中国政府自始至终参与了GATS谈判,并两次递交了初步承诺,表示一旦进入WTO,将承担开放市场的义务。也就是说,中国要想跨入WTO的大门,必须首先打开本国证券市场的大门。而且,更严重的危机还在于,伴随全球化收购、兼并浪潮,一轮更猛烈的证券市场强强联合、战略重组正在超越国界实施。最近,德国、英国宣布:法兰克福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于2000年5月3日合并,命名为“国际交易所”。④合并后的国际交易所成为欧洲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其证券交易量几乎占据了全球证券交易总量的一半。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还会出现各大交易所合并,从而使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证券市场实现无地域和全天候交易。在世界证券市场一体化的推进中,新兴的中国股票市场是否感到危机已经来临?
三、中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对策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资本市场竞争,中国股票市场走向国际化的方向和目标已经确定,只是一个时间早迟的问题。要进入强手如林的国际资本市场,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确保在国际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而不致于被对手分割和吃掉,其对策主要有下列几点。首先,按照国际惯例规范中国股票市场。国际惯例就是各国进入国际化市场必须遵循的既定准则,这样才有可能相互融通。如同世界杯足球赛一样,各国共同确认的规则是保证比赛能够进行的基础。由于我国股票市场起步的时间迟,国情比较特殊,在很多问题上与国际惯例不尽一致。比如占股份比例70%的国家股、法人股在我国长期不准上市流通;普通股、优先股没有明确界定;市场对连续亏损公司没有安排退出机制;万国华等:《证券市场———大趋势》,工商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133页。霍学文:《英、美、日资本市场效率比较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中国证券报》2000年4月29日。霍学文:《英、美、日资本市场效率比较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国外资金不允许进入A股市场等等。这些人为设置的樊蓠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市场,但却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推移,股票市场迟早要对外开放的。国际惯例不会因为我们的规则不一致而进行调整,只有我们努力去服从和遵守国际惯例,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因此,从现在起,我国股票市场就要逐渐根据国际资本市场统一规则调整,并据此修改我国不能适应国际化的法规和准则,使中国股票市场能够与国际一体化资本市场的运作顺利接轨。
其次,借鉴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实际,扩大市场规模,拓宽融资渠道。一个融入国际化的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能够广泛吸纳国内外资金、满足各类投资者投资需求的市场。我国在这一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要纳入国际化进程的中国股票市场,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A股B股的合并,其前提是逐步由现行开放的人民币经常性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向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过渡,以此激活长期低迷的B股市场,最终实现与A股市场的合并。二是开设二板市场迫在眉睫。从国际资本市场运作看,凡是成熟发达的股票市场都有二板的设立(以高科技、创业型上市公司为主,日本在股票交易所设立第一部、第二部、国际部)。二板市场独到的功能,如上市资格、交易方式的规定等,是主板市场所不具备的,两个市场并行发展完全可以达到优势互补,扩大国家的股票市场规模。三是考虑恢复STAQ、NET两个法人股市场的交易,并尝试以此为依托,推动国家股逐步走向市场流通。四是向国外投资者开放上海、深圳市场,允许国外企业到这两个证交所上市,使我国上市公司有相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形成中外上市公司竞争态势的良性发展构架。竞争的结果让投资者在择优中受益。当然,采取以上措施都会遇到资金来源和股票市场扩容的消化问题,但只要我们承认居民存款高达近6万亿的现实,填补投资者急于进入中国新兴市场的心理,充分认识到国际化需要我们一一去“闯关”,那么,早闯比晚闯好,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总要比逼到“置于死地而后生”境地要好些。
再次,加速证券市场的体制改革,为全面开放市场作好准备。上市股票多了,市场扩大了,就给市场的制度法规和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法规还未跟上市场发展。1994年实施的《公司法》已经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问题。1999年实施的《证券法》也无法应对和处理股票市场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根据已经变化的市场实际进行修订。除此而外,正在参与市场交易的投资基金、即将纳入市场交易的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全方位发展的股票市场呼唤《信托法》、《投资基金法》、《期货交易法》、《公平交易法》尽快出台,使市场得到有效规范,投资者权益能够得到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国际化资本市场赖以运行的基础是市场经济法则,主要依赖于市场自身规律和行业协会的制约进行关系调整。而中国股票市场长期纳入计划经济模式运行,主要依靠政府和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管理,显然,一旦参与国际化竞争后,这一套就行不通了。因此,政府管理要跳出微观领域,着重从规范制度文件等宏观层面进行入市引导,加强调控力度,即使不得不对股票市场的突发事件进行调控,也应该主要采取经济杠杆和手段,如利用公开的市场买卖操作、利率的调整等方式进行,否则,以行政命令左右股票市场,会令广大投资者望而生畏,把握不了股市运行规律,持币而不入市,致使市场发展受阻。
关键词:股票;国际板;证
一、中美港股票市场的比较
1.1股票市场比较――股票市场
亚洲区域最资深的股票市场当属香港。1889年4月5日首个正规证券市场成立,1913年3月14日正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从1891年到1986年这95年当中,香港股市一直欠缺统一的交易秩序及严格的上市与监督制度。小小的香港九龙地区,居然拥有香港、远东、金银及九龙四个交易所。在证券市场成立的前90年里,香港股市始终缺乏严谨的秩序管理和交易制度。香港九龙就有本港、观塘、宝马及东区四大股市交易所。散户们一直无法进入由大客户统治的股市,香港股市也始终没能更进一步发展,跻身全球股市行列。
1.2 股票市场比较――投资规模
在2007年前,就有1,208家主板公司及236家创业板公司在香港联合联交所(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上市,市值达103,471亿港元,排在世界第六、亚洲第二位。香港交易所在2007年的总交易额有214,630亿港元,平均每日成交额为859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内地公司是香港股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由H股及红筹股组成。以市值计算,内地上市公司占市场总市值的55%。用交易额换算,大陆上市公司持有51%的交易额。
1.3股票市场比较――交易制度
市商制度是美国股市的主要交易制度,又被叫做竞价推动体系,是指市商决定所有股票交易的价码,供求者的托付交易交由第三方,由股市里的市商手做中介进行股票买进卖出。市商又分两类:一类是芝加哥股票交易所使用纯市商制;另一类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使用的弹性市商制。
以股市买卖关系去分析,目前中国股市采取的是拍卖制度,这其实也是竞价推动体系,交易价值由供求双方根据拍卖制度自行决定。我国目前实施的竞价制度是以“价格优先、时间优先”为撮合原则的交易方式
二、中美港股票市场的比较得出中国开国际板后对中国的影响
2.1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金融中心的建设
用人民币对国际版进行估值,是人民币日益全球化的特征。总的来说,货币全球化得历经这几个步骤:第一,货币在邻近地域的市场具有使用价值和投资作用;第二,货币可以在邻近地域和金融交易的估算、统计和使用货币;第三,货币成为国际衡量单位。建立用人民币估值的国际板,体现全球资产可以在A股市场进行标价,这既表明了人民币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标价功能,又能加深人民币在外企中流动能力。
2.2 开辟新的投资渠道,降低汇率风险损失
由于国内个人所有资产提高,投资观念逐渐高涨,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极度渴望拥有更多投资理财的方式。这几年,我国企业投资规模扩张迅猛,可随着深入扩展矛盾也随之而来,蓝筹股正处于发展初期,基金层次结构单一,呈现负增长趋势蓝筹股交易,破坏市场稳定性。引入国际板,将为本土投资者提供全新的投资品种――成本更低、风险可控的国际投资工具,为基金提供更多产品标的,从而拓宽投资领域。
2.3 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内容,资本市场的必然选择
以全球交易所联合会的记录,位列全世界前十的股票交易所,没有海外上市企业的只有上海与孟买两大股票市场。上海交易会所要想加入国际顶尖的队伍,变身成国际性市场的中流砥柱,需要打造出自己的国际板市场。以所有全球性金融机构来说,股市全球高端化对于其股票交易所乃至所依附的金融体系的进步极其关键。
三、对未来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建议
3.1 规范交易制度,引入市商制度
做市商在美国又叫庄家,是被政府承认和支持的,起着保护交易的流通、持续、和价格的平稳,牵制股价起伏。交易法则不同,所产生的交易行为也不同,潜在的庄家在受保护的做市商律法中成了合法的交易操控者,还可以牵制庄家对股价的影响。可是中国股市没有被保护、承认的做市商律法,那也不存在受法律管理的庄家。然而活跃的股票市场不能没有庄家,缺了正当的做市商庄家,就会产生暗中策划、合谋操纵的投机庄家。因此,在我国股市引入做市商制度,对于解决股票市场股价操纵、部分股票成交不活跃、未来创业板市场的不稳定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3.2丰富交易品种,推出票衍生品
中国股市的不稳定性在全球排名都很靠前,就拿次贷危机引起的市场浮动来说,2006年12月到2008年8月北美东南亚国家地区的资深资本市场股指波动平均值为27.86%,都没有超过30%,反观同时期的中国波动值大大超过上面列举的市场平均值,2006年到2008年9月达到61.3%,是北美资深资本市场的2.79倍。因为在国内股市投资项目具有不可替换性,当股市跌幅失常时,会产生强烈影响,大多数投资人都持有跟涨抛跌的观念,这使得可以躲避体系危机的股票周边产品交易像股指期货、期权交易等增加了非主观因素。
5、总结
通过对于中美港股票市场比较之后的启示分析出中国开国际板后对中国的影响并且针对这一情况,给予相对的对策和建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股票市场在学术界、管理层和金融产业中成为热门话题。尽管我国股票市场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美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要建立起成熟的、国际化的股票市场还任重而道远。实践证明,我国有丰富的中小企业上市资源,只要思路正确,措施得当,完全有望建成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蒋先玲,郭昱彤.2009.“港股直通车”对两地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J]. 特区经济(1).
[2]李春艳,何穗.2007.香港国企H股与沪深股市股指收益率波动特征及其关系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3]石建勋,吴平.2008.沪深股市与香港股市一体化趋势的实证研究 [J].财经问题研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