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李白的诗有哪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赏析:这首描绘的诗李白要告别友人时,留赠友人汪伦的一首诗。诗的首联和颔联描绘了汪伦踏歌来送别的情景。诗的颈联和尾联则就近取喻,生动描绘了汪伦的情谊,以及李白对汪伦之情的珍重。
2、《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关键词:中考;古诗词;应对策略
古诗词鉴赏,历年来都是中考必考之题,且分值重、难度大,一般考生很难拿到较为理想的成绩,也是大多数教师觉得较为头疼的一道题。为了攻克此题,笔者做了一些粗浅的探究,现将探究结果陈述如下:
一、中考考点,要心中有数
要引导学生答好这道题,首先教师对中考中这道题的考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呢?我觉得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研究近几年的中考题。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得出的规律是:有关这道题的中考考点,一是考“写什么”,二是考“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主要从内容与情感去考查,怎么写的问题又主要从语言与技巧等方面去考查。
二、采取应对策略
(一)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怎样去引导学生答好“写什么”的问题呢?考这一块,一般是问这首诗或词表达了诗人或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有什么感情变化,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理想或揭示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面对这样的问题,教给学生的应对方法不外乎三个:
1.扣题目,抓意象
举个例子说,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题目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这道题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扣题目,抓意象”的办法来作答。(1)题眼是“送”,送朋友出使安西,安西地处偏远,因而举杯相送,依依惜别。(2)意象是“柳”,因为“柳”与“留”谐音,暗指希望友人留下,写出了诗人的不舍。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就可得出这道题的答案,即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2.引导学生熟悉一些著名诗人、词人的风格与身世
比如说,李白的风格豪放洒脱,但也多坎坷;杜甫的风格忧国忧民;陶渊明的风格归隐田园,淡泊名利;李清照的风格前期清新婉丽,后期忧伤而深沉;文天祥、辛弃疾都爱国忧民,杀敌建功。如,问李白的《行路难》一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要答好这道题,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对李白的身世与人生遭际有所了解。李白26岁出蜀,41岁见到玄宗,42岁被玄宗“赐金放还”。这首诗即是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之后,友人设宴送别时所作。李白原本满怀希望,希望玄宗能重用自己,哪知道玄宗只是拿自己来写写诗、作作乐而已,并没有要重用自己的意思。最后又在小人的谗言之下,被玄宗一脚踢开,李白只好离开京城,人生道路一片茫然。了解了这些,再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句,我们就不难看出李白的心境是多么的微妙与复杂。怀才不遇的诗人悲愤中不乏希望,失意中怀有豪气,这就是现实中的李白。
3.引导学生适当掌握一些诗词的不同题材
比如说,山水诗一般都寄情山水,有所寄托;田园诗一般都热爱生活,归隐田园;思乡诗一般都思乡念亲;送别诗一般都送别友人,依依不舍;边塞诗一般都叙写军旅生活,表建功立业之豪情;怀古诗一般都怀古伤今,怀才不遇;写景诗一般都写景抒情;咏物诗一般都托物言志;咏史诗一般都借古讽今,怀才不遇。让学生大致了解这些之后,再给予具体指导,学生要答好“写什么”这一方面的题目就不至于无从下手了。比如,问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诗词,其次再要求学生回想有关边塞题材诗词所展示的内容与情感,边塞诗词其主题离不开军旅生活,这种军旅生活又大多离不开建功立业,思乡念亲。想到这里,这题就好答了,即是抒发了作者既渴望建功立业,又思乡念亲的情怀。
(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考查“怎么写”的问题的题型一般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炼字题,二是炼句题,三是技巧题。
1.炼字题
炼字题一般是你认为诗中某某字好在哪里,为什么?面对这样的题目,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去作答呢?我们可这样应对:(1)先肯定“好”或“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及在句中的含义。(3)展开想象与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说出该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什么样的意境。如,唐朝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写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回答这道题,我们就可以按照上述所说的四点引导学生去作答了。依葫芦画瓢,答案即可马上展示如下:(1)“阔”字更好。(2)“阔”字有开阔、空旷的意思,“失”是消失、看不见的意思。(3)“阔”字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变得更加宽阔。(4)“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而“失”字却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因此“阔”字比“失”字好。
2.炼句题
炼句题一般的考法是要求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或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作答:(1)明确诗句中的具体景物形象。(2)展开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3)概括诗人描绘的景物特点。(4)说出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如,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对于这道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来作答:(1)找出诗中具体景物形象(莺、燕)。(2)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形象,莺在干吗,燕又如何?(3)景物有何特点?莺在争飞,燕在啄泥。为什么争飞,为什么啄泥,点明了什么时令特点?(4)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早春特有景象的欣喜之情。引导学生作此分析之后,答案便可这样归结: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飞到向阳树上去唱歌;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筑建新巢了。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早春特有景物的喜爱之情。
3.技巧题
技巧题怎么考我们呢?技巧题的一般考法是: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怎样抒感,有什么作用等?面对这样一道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来作答:(1)准确说出诗中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2)结合诗中具体语句作具体分析。(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或抒发了什么感情或揭示了什么道理。如,问王维的《鸟鸣涧》一诗最典型的表达技巧是什么,并结合具体语句简析这种表达技巧。尽管王维的这首诗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因为小学时已经学过了。可是要答好这道题,有些学生可能还是会觉得无所适从。那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掌握通常的表达技巧有哪些?一般来说,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抒情方式;有小中见大、虚实结合、以动衬静、以乐写哀、对比、渲染、象征、铺垫、抑扬等表现手法;有对偶、互文、双关、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有描写、抒情、议论、叙述、说明等表达方式。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诗句来作具体的分析。《鸟鸣涧》一诗最典型的技巧就是以动衬静的写法。“人闲”说明人的内心是娴静的,“夜静”“山空”表明环境的静谧,但作者用“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就更加衬托了山涧的幽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所以在作答这种题时,让学生掌握有哪些表达技巧很重要。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去运用具体诗句作具体分析。最后再归结到这种表达技巧所表现的内容或情感。这样,技巧题也就不会让学生觉得玄乎其玄了。
突然,表妹开口了,她望着空中的圆圆的月亮好奇的问:“爷爷,为什么月亮总是跟着我们走,是不是它长了脚?”
外公慈祥地看着稚气的表妹,又看看天上的月亮,乐呵呵地说:“月亮呀,专门跟着你们这种可爱的小姑娘,它是出名的‘跟屁虫’呢,你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表妹听了就一直在笑话月亮。
“这月亮上啊,住着嫦娥和玉兔,嫦娥是天上的仙女,玉兔是在广寒宫捣药的”,外婆指着月亮上的一点点黑黑的东西说,“瞧,那就是嫦娥和玉兔哩!”表妹看看月亮,好像是有这样的一些黑色,但是又有点怀疑。
过了一会儿妈妈笑问我:“你说有关月亮的诗句有哪些?”我思考了一下,回答:“有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妈妈点点头。
1.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放松心境,准备上课
二、吟诵诗歌,做好衔接
指名背诵有关“送别”的诗篇。
三、回味生活,再现情景。
欣赏音乐《长亭送别》,在《长亭送别》的音乐声中,学生回顾生活中与亲人、朋友离别的情景,适时导入新课。
四、读诗导入,揭题设疑
⒈“人生自古伤离别。”杨柳依依,长江岸边,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其中夹杂着多少无奈。刚才大家吟诵了不少有关送别的诗歌,下面我们就来看这一首由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课件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3.自读古诗,试说诗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指名交流。
5.谈话激趣:学贵有疑。让我们打开课文,它文中包诗,对这首诗作了较好的扩展和阐释,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师讲,同学们自己就明白了。
6.(媒体出示课题)黄鹤楼送别,读题质疑——谁与谁送别?
什么时候?怎样送别?黄鹤楼在哪儿?……
7.(媒体播放录象)黄鹤楼的简介。过渡:那么在这俯临长江、飞檐临空的黄鹤楼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五、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1.出示朗读要求。
(1)选择你喜欢的朗读方式认真读课文,遇到你喜欢读的或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弄明白课文写了谁与谁在哪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交流板书(李白孟浩然)
4.出示第一小节,范读,(画面显示)。
5.(多媒体突出)“饯行”,齐读,联系生活,说说“饯行”的意思。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钢笔描红。
2.积累送别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词语,读一读: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依依惜别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誉满天下 浩浩荡荡 永世不绝
二、精读课文,引导探究
1.过渡:在这大好的季节里,景色美如画,可李白却要为好友孟浩然饯行,他们是怎样挥洒满腔的离别情的呢?
让我们进一步研读,到课文中去领略和感受吧!
2.出示阅读要求:
(1)仔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一找他们此时的心情可以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用“——”线划出;
(2)与同桌一起品读所划的语句,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研读课文,品位语言。
4.交流探讨,适时评价。
师: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
学生交流(板书 :依依惜别之情),出示相应句子: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⑴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引读:因为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所以……(生接读)。(因为他俩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生接读)
⑶指导朗读这句话。(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继续谈朗读体会。
⒈出示句子: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⑴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交流。(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⑶再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⑷交流。(指导:你通过课外的阅读,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相机指导读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
⑸指导朗读。指名看背景图表演读。
过渡:其实,孟夫子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却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样宽慰的?
⒉根据回答出示句子: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⑴指导理解“知己”在文中指谁?
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话,在课文中就是指……生读(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⑶你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
⑷指导朗读。
3.分角色表演话别的情景。(多媒体出示话别画面)
(1)同桌之间合作练习表演他们话别的情景(指导:注意他们的动作,读熟他们的语言,把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
(2)指名表演,引导评价。
三、激情渲染,大胆想象
⒈引读第四小节。出示:
此时此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孟浩然(友人)
……(生接读)。他坐的船(白帆)……(生接读)。李白
……(生接读)。
⒉出示句子: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⑴这时李白有些什么表现?(依然伫立、凝视远方)
⑵用表演的形式理解“依然伫立”和“凝视远方”这两个词。
⑶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他会想些什么呢。(小组交流再指名交流。)
四、理解古诗,体会别情
1.(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他把满腔的离情别绪浓缩在这首诗里——(出示古诗及要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读一读这脍炙人口的诗,找一找与文中与诗意相符的语句,连起来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2.指名学生口述诗意。
3.(配乐)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诗所蕴涵的依依惜别之情。配乐朗读,品读体会。
五、作业
(多媒体出示):
1、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课文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诗歌教学作了明确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可见,诗歌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可是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生对诗歌教学普遍感到头疼,花了很大的力气,但收效甚微。老师讲得头头是道,陶醉其中,可学生却茫然若失,置身事外。大有“当局者清,旁观者迷”的态势。课堂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那么怎样打破高中诗歌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让诗歌教学的课堂变得塌实而有效。让诗歌走入学生的内心,用诗歌的美感、情感、艺术感去滋养学生的心灵,获得审美的体验和灵魂的陶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真正领悟诗歌的精粹,除了教师要恰当的讲解引导以外,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自己的积累体悟,真正走入诗歌营造的境界,体悟诗人丰富的情感,让自己的心灵与诗人的心灵碰撞相通。
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师生共同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教师的恰当点拨很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建议的那样“我就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是每个学生在听我讲解时,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里把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是个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那我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始终奉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可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海纳百川”教师必须有充足的诗歌教学理论,必须有丰富的诗歌积累,必须有自己对诗歌独到的解析方式,必须要有整体的感知和总结,总之要想学生走进诗歌,教师就必须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让学生在老师博大精深的诗歌素养中获取心灵的滋养。用自己的“熊熊烈火去点燃学生的星星之火”并坚信“星星之火终会成为燎原之势”教师的“一石”定能激起学生的“千层浪”。
当然学生更要在平时的阅读和生活中不断欣赏背诵一些诗词歌赋,了解诗人所处的朝代、生平经历、诗歌风格、常见题材、常见情感、常见意象、常用手法、诗歌流派、语言风格等等,比如“诗圣”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达,思想相对开放,李白仗剑闯天涯,游览名山大川,没有衣食之忧,放荡不羁,即使被赐金放还,依然傲岸不群、愤世嫉俗等。所以他的诗歌总是豪放飘逸、想象奇伟瑰丽,擅长用夸张手法等书写自己胸中块垒。再比如看到一首诗,首先就能从整体上判断诗歌是什么题材,所以学生就应了解常见诗歌题材有哪些,常抒发哪些情感。比如常见题材有送别怀念诗、表达爱情诗、人生哲理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游子行旅诗、怀古咏史诗等,并知道每种题材抒发的常见情感如边塞诗常表现的主题是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等。当然还要掌握一些解读诗歌的常用方法如看题目、懂作者、重注解,抓诗歌中关键语句,明意象、典故,辨类别、知主题等。能辨别常见的问答模式如分析诗歌意境型、分析表达技巧型、分析语言特色型、分析炼字型、分析关键词型等。归根结底,诗歌是一个综合阅读过程,调动自己的文学积累、情感体验、用自己的源头活水去浇灌每一朵含苞待放的诗歌之花。
2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学生之所以在诗歌外徘徊,无法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最关键的就是学生没有诗人那么丰富坎坷的人生阅历,没有诗人那么多愁善感,没有诗人那样才华横溢,更没有诗人那么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更没有生活在诗人那样跌宕起伏的时代。可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渴望、好奇想了解诗歌的全部,想了解这些伟大智慧的灵魂,与他们在不同的时空“同呼吸、共命运”,可是似乎又找不到一个切入口,总感觉诗人与自己是那么的遥远。怎么办呢,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换位思考,让自己置身于诗歌所营造的氛围中,感同身受,把自己当作是诗人,调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假设诗人身上的一切就是自己所遭遇的,情感就会更接近诗人,理解就会更加深一层的。
阅读不是学生个性的锁链,也不是对学生个性的禁锢,更不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学生通过阅读文本,鉴赏形象,体味风情,表达情感,流露思想,洞察世相。这样,学生将客观的文字变成了主观的思想或情感, 将高山、大海尽收眼底,恣意的登临高山、随性的畅游大海。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的最后一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学生很难理解这一联表达的情感。如果学生能把自己当做是李白,了解李白的处境,自然能明白作者愁的原因是被流放在外,看不到长安,所以此处应该表达了诗人不被重用的愤懑,再联系诗歌为什么看不到长安呢,因为浮云遮蔽了太阳,设身处地的想想浮云、太阳肯定是有所指,李白嫉恶如仇,所以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太阳比喻国君,所以此处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国君的忧虑,对奸邪小人蒙蔽君王的愤慨。将自己的情感建筑在诗人的情感之上,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构筑在诗人的灵魂之上,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诗人进行超越时空的换位。
3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调动多种感触器官,看到了赏心悦目的景物、听到了悦耳动听的声音、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芬芳、尝到了香脆可口的佳肴、摸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读出了文中之文、景中之景、象中之象和境中之境,领悟到了文字中蕴含的鲜明感情和深刻思想,这时候,抽象的文字里融入了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意志和审美倾向,含蓄的文字变得通俗了,简练的文字变得充实了。这样,文本的内容变得清晰、具体而真切,学生和作者在物象、情感及意念上进行了一次跨时空的亲切交流,也许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也许是一种情感的抚慰。苏轼的达观、李白的洒脱、杜甫的悲悯、辛弃疾的悲壮、李清照的脱俗、柳永的缠绵、王维的诗意等让学生都能深刻的体会并理解。在学生的千百次呼唤中,多次阅读和体会感悟中,诗人终于从浩淼的时空来到了学生的面前,不再那么朦胧而含蓄、深奥而晦涩,他们是那么清晰而有模糊,他们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他们是那么亲切而又疏远,他们是那么鲜活而又死寂。
无论怎样,对学生来说,阅读诗歌的过程是一次思想的积淀、阅历丰富的过程,从中,学生感悟到了诗人的命途多舛、踌躇满志,快乐着诗人的快乐,悲伤着诗人的悲伤,与诗人一起经历心灵的折磨与煎熬,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讲未尝不是一次成长。正是在不断的阅读积累和一次次情感体验中,学生对诗歌越来越喜欢,甚至到爱不释手的地步,他们学会了读,学会了想,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感悟,甚至学会了赏析。有了文学的素养,增强了文学气质。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