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测绘信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测绘地理信息在应急测绘中的需求
突发事件一般具有以下三个较为明显的特点:第一,具有威胁性的特点。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对社会或者民众的基本价值造成威胁。第二,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由于受所处环境、信息、以及人类的影响,使得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突发事件的不确定、突发事件对社会和人类造成影响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危急的应急方法的不确定性。第三,具有时间的有限性。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决策者往往对一些危急情况进行处理时,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只有有限的反应时间,所以这个时候,决策者则会面临巨大的压力。根据突发事件的这三个特点,政府应急管理的目标则要把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其在不向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的同时遏制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突发事件发生了,则要将其危害控制到最小,减少不必要的上海或损失。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将防灾减灾作为测绘应急保障的核心目标,且测绘应急保障的工作要以防灾减灾为中心。此外,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过程,测绘应急保障可以分为日常管理、应急响应、灾后重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无论哪一个阶段,测绘应急保障工作都要以速度为核心、空间数据为基础,并且还要以其数据的现势性为测绘应急保障工作的本质。总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启动突发事件测绘应急保障预案,并通过数据库、地理信息平台以及摄影手段等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权威的、较为详细的空间信息,帮助决策者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灾难应急方案以及灾后重建规划。
二、应急测绘体系构架
应急测绘体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数据的获取。在进行数据获取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是航天遥感技术、航空遥感技术、外业数据采集技术等来获取灾区的一些基本的数据情况。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移动监测车来传送到数据处理机构机型处理。第二,对数据的处理。在进行数据处理的时候,可以采用遥感影像一体化的测图系统、应急快速制图系统等,对不同格式的应急数据进行融合和处理,最终形成应急测绘数据的成果。第三,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是将收集到的数据以及经过处理所生成的数据通过地理信息平台第一时间公布给应急部门。根据应急测绘体系构架,当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承载应急任务的相关部门要根据其职责做好测绘应急保障工作,并开启测绘应急预案,还要将已经生成的测绘成果通过绿色通道传给相关应急部门。此外,测绘应急队伍还要在灾难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灾区,将获得的测绘应急数据经过处理后传输给制图部门,制图部门利用快速制图技术,制作出简单明了的应急专题图,从而为应急部门提供专题图以及测绘地理信息电子地图服务。
三、测绘应急保障的关键技术研究
(一)优化数据采集工作
在进行数据采集工作时,为了提高数据采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天空地一体化”的应急测绘数据采集措施。如航天遥感数据采集。这一方式主要是通过航天飞机或者卫星来采取信息。航天遥感器具有速度快、周期短的特点,卫星可以快速的对所经地区的数据进行动态的监测,更新旧的数据,这是人工检测很难做到的。航天遥感器还具有数据获取限制条件少的优点,可以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方,通过航天遥感技术获取宝贵的资料。而航空遥感采集则是通过无人机或小型飞机进行数据采集工作的。因为无人飞机较为灵活且速度快,在小区域或者飞行困难的地区仍有较高的分辨力。此外,在数据的采集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地面单兵系统进行现场指挥和救援,因为地面单兵系统主要是由高清摄像机、GPS定位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组成,这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较为准确的获得灾区的具置。
(二)优化测绘应急数据处理技术
在测绘应急中所获得的原始数据必须经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后,才能够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所以优化测绘应急数据处理数据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遥感影像一体化测图系统快速的获取数据信息,还可以通过应急快速制图系统,将现有的数据以及在测绘应急中采集到的数据结合起来,快速的提取有用信息,并在编辑后与现有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最后经过快速标记以及地图整饰等,完成应急图件的制作。
(三)优化地理信息平台数据服务系统
地理信息平台中的数据包含许多种类,这几种地理信息平台的使用,为应急部门的工作提供了便利。第一,地理数据中最基本的地形图数据。这里面不仅包含了最全的地理信息,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国土、规划等一些较为专业的设计中,而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地形图数据则可以帮助应急人员了解灾区的详细地理信息。第二,电子地图数据。其主要包括道路以及民众较为关心的重要地物,主要适用于互联网中。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电子地图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向民众最新的灾情。第三,航空影像数据。可以再应急指挥的过程中,通过无人机对航空影像数据进行采集,从而可以更加直观的将现场情况展示在公众的面前。第四,地理实体数据。地理实物数据可以按照地物的性质对灾区的一些设施和建设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帮助应急部门分析灾区周边的情况,并实施科学合理的部署。
(四)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指的是技术人员通过电脑设计出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并为应急人员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的模拟。虚拟现实技术为应急演练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仅成本低,还能够起到演练与培训的效果。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还具有对突发事件的模拟以及分析功能,如在对水灾的模拟中,可以根据当前降水量的多少模拟出城市被淹的情况,并制定应急疏散方案,将灾难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总结: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无论在理论水平、精准程度还是应用方面,都有非常大的突破,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应急测绘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将研究的重心放在对突发事件数据、信息的处理以及管理上,并通过构建智慧应急应用,为应急管理听提供科学、准确的应急信息。
参考文献:
关键词:测绘 信息化 保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各领域各方面对测绘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测绘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需求,必须坚持走信息化发展道路,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推进测绘信息化进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测绘保障。目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正进入全面构建数字中国的关键期、测绘产品服务需求的旺盛期、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机遇期、加快建设测绘强国的攻坚期。
一、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信息化测绘是我国测绘实现了由传统测绘向数字化测绘转化和跨越之后进入的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代表着我国测绘在进入新世纪后现代化建设总的战略方向。
由于测绘可以理解为一项事业,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业务行为,还可以理解为专业技术,因此,对信息化测绘体系的认识各有不同。如果信息化测绘体系中的测绘是指测绘事业,那么,信息化测绘体系是个大概念,是与测绘信息化发展相关联的技术、信息、产品、网络、装备和设施、管理与服务等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测绘信息化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测绘事业发展进步的整体性标志;如果信息化测绘体系中的测绘是指测绘业务行为,如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服务等行为,那么,信息化测绘体系是测绘业务流程和手段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是个内涵适中的概念;如果把测绘仅仅理解为一项专业技术,则信息化测绘体系是测绘技术形态的具体体现,强调测绘技术的发展,等同于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是个小概念。
在实际工作中,既不能把信息化测绘体系作为大概念运用,解释为整体的测绘事业体系,囊括测绘事业发展的全部内容,将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测绘公共服务等涵盖其中,也不能将信息化测绘体系作为小概念运用,解释为纯粹的技术体系,而失去其真正涵义,弱化其本质内容。所以,信息化测绘体系应该解释为测绘业务手段现代化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主要强调地理信息获取、处理、服务等过程和手段的信息化。
按照业务流程划分,信息化测绘体系可以分为现代化的测绘基准体系、实时化的地理信息获取体系、自动化的地理信息处理体系、网络化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按照主体功能划分,信息化测绘体系主要由基准体系、技术体系、装备体系、标准体系等组成,其中:技术体系是测绘信息化发展中技术形态变革的体现,是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升级和扩展,主要包括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和地理信息处理、管理、显示、服务、应用等技术,核心是快速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精确与定量遥感技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空间信息网格技术等;装备体系是测绘信息化发展中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变革的体现,主要包括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平台、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快速获取平台、先进野外测绘技术装备、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技术装备以及地理信息数据交换传输服务网络等。
二、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要坚持需求牵引、统筹规划,政府主导、企业推进,依靠科技、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准确把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测绘的需求特点,统筹规划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全局。充分发挥政府测绘部门的主导作用,加大财政资金对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和竞争机制的重要作用,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加强测绘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着力解决测绘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大力提高测绘生产力水平,推进测绘生产组织结构调整。要以加快测绘科技进步、提高测绘装备和设施水平为重点,努力实现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各环节的协调发展。要着力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为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未来十年左右,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要实现以下总体目标:测绘科技进步取得突出成效,测绘技术装备和测绘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测绘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构成信息化测绘体系的现代基准体系、技术体系、装备体系、标准体系等较为完善,地理信息的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全面实现,测绘信息化整体水平显著提高。测绘较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三、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建立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是测绘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途径,也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各方面共同推进,测绘及相关行业共同参与,尤其要注重发挥测绘相关企业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不断提高测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化测绘基础设施自主保障能力,全面推进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以及测绘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增强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和更新能力,充实完善数字化测绘技术装备,促进测绘生产技术及管理手段的优化升级,提高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服务的整体实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建设
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是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和基本保障。要利用现代测绘理论和高新技术手段,建立与维护覆盖全国、陆海统一的新一代高精度、三维、动态、多功能测绘基准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重点是建设覆盖全国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和国家空间大地控制网,全面提高高程控制网和重力基本网的密度与精度。
3.2实时化地理信息获取体系建设
实时化和空间化地理信息获取体系是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手段的重大进步。要着力建设陆、海、空、天一体化的先进测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研制发射满足测绘要求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发展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获取技术手段,主要包括: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系统、数字航空遥感系统、重力卫星系统和航空重力系统以及地面移动快速测量系统等。
3.3自动化地理信息处理体系建设
自动化和智能化地理信息处理体系是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手段的重大变革。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研制自动化、智能化的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平台,发展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快速、精确处理和集成管理的技术手段,包括:自动化智能化的卫星导航定位、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对地观测数据处理系统,地面测量数据快速处理系统以及地理信息数据管理、保密处理、产品制作等技术系统。
3.4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地理信息;测绘环境;浅析
中图分类号:U469文献标识码: A
地理信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并带来便利。电子地图、卫星导航、遥感影像,这些地理信息产业链上的新生事物正在创造奇迹,效益已经显现。地理信息系统(GIS)集地球数字化于一身,能装下整个地球的超量信息。目前,全球GIS这一新技术产业的年增长率已达到35%以上。
一、地理信息的内涵以及地理信息产业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英文全称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英文简称GIS,它是一种地理数据管理系统,将地理环境中的诸多要素,包括地理空间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的属性数据等,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建立成地理数据库,并对这些要素进行数字存储和分析处理,从而高效地达到地理数据管理的目的。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可以可以非常迅速地对诸多地理环境要素进行分析,从而便捷地获得所要知道的信息,最终以图形的或者数据的形式表达出信息内容,从而满足科学研究以及应用教学等需要。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应用广泛,在天气预报、防灾抗灾、交通管理、公安办案、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好的应用。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经过三个阶段,一是技术跟踪与实验阶段;二是研究发展与应用阶段;三是产业形成和发展阶段。目前,由于受国际大方向发展的影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有着一日千里的良好变化,国人已越来越强的意识到地理信息产业对于自身的日常生活有着及其重要的关联。因此,地理信息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服务业中迅速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五”期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年增长率超过25%,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到2011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超过2万家,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总产值接近1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47%,一些地理信息技术与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最近几年,在“数字中国”和“数字城市”的推波助澜下,我国各个领域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在进行地理信息相关的应用系统集成与建设。卫星导航应用与服务也是地理信息集成应用的另一个亮点,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二、创造地理信息测绘的良好发展环境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需要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就市场管理而言,政策的核心应该是规范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市场秩序,建立统一、公平、公正、有序的竞争环境,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几点具体措施建议。
(一)完善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准入管理。针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市场业务活动范围较广、一些业务活动涉及使用国家保密成果的特点,建议对不同的业务活动实行不同的市场准入模式。对于从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公众版地理信息产品生产和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开发与集成业务活动的单位,实行单位资质管理;对于从事地理信息工程咨询与监理业务活动的单位,实行单位资质管理和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对于只从事地理信息产品增值加工、地理信息服务业务活动的单位,可以不要求必须取得单位质,而通过与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的合作实行企业注册,业务核准和备案。
(二)进一步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监管。除继续通过资质年审、不定期专项质量检查和专项业务检查等方式外,还通过企业注册业务核准和备案等,对地理信息产业业务活动进行监管和指导;对从事地理信息产业有关活动的人员通过注册测绘师资格年审等方式进行监管;建立健全地理信息工程技术与造价咨询及项目监理制度;逐步建立我国地理信息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通过进一步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对地理信息用户特别是政府用户使用地理信息数据、接受地理信息工程服务等进行指导。
(三)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自律机制。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等组织应尽快制订并在全行业实施《中国地理信息行业自律公约》;从事某一类服务的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可组建相应的地理信息产业联盟,通过制订和履行联盟章程和公约,实现联盟内部的公平、正当竞争;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建立行业自律公约的实施监督和激励机制,保障公约的贯彻实施,维护市场秩序。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规范化建设中的作用。行业协会应在规范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中发挥进一步的作用。有关行业组织应积极协助政府做好有关工作,如单位资质认证培训、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认证、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认证培训、诚信行为信息管理、产品标准制订与评测等。
(五)税收政策。当前,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进入市场的一部分市场主体,过去是国有事业单位,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转型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或完全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它们对新体制还应有一个适应期,加之地理信息产业本身属于朝阳产业,需要政府的政策扶助。政府在税收方面,如所得税可在一定时间段内给予减免优惠,则将有利于这些单位减轻压力,尽早适应新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环境,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
(六)强化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坚持以应用为中心,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协调好测绘成果保密与应用的关系,处理好公益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关系,深化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改革。以天地图、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保障为抓手,加强测绘公共服务,打造测绘地理信息公益品牌。贯彻实施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意见》,积极引导和扶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推进现代地理信息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从提供地理信息数据走向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从“幕后”走向“台前”,从基础先行走向服务决策管理全过程,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体系,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打通从科技强到事业强、产业强的通道,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坚持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持续推进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夯实事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的转变。
(八)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统一监管。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改革测绘统一监管模式和手段,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结合《测绘法》修订,全面清理各类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快建成符合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的测绘地理信息政策法规体系,夯实改革发展的法律支撑。按照中央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切实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简政放权,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把统一监管的着力点从“重事前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加快形成多级联动、部门协作的网上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新格局,促进测绘地理信息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保障国家地理信息安全
三、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地理信息测绘也会发展的更加快速。然而目前我国的地理信心测绘市场环境还处于较为初级阶段,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严格规范市场秩序,从而保证地理信息测绘的重要作用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龚强.关于构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云的若干思考[J].信息技术,2013,(5).
[2]唐根林.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档案建设初探[J].档案与建设,2013,(12).
[3]陈建国.统筹协调构建统一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J].地理信息世界,2013,(4).
关键词:房产测绘;管理;信息系统;发展
一、房产测绘的概述
在专业测绘中,房产测绘是其一个很具有特点的分支。其测定范围主要为房屋以及和房屋有关的土地,即房产测绘就是利用测绘仪器、技术以及手段来对房屋、房地产以及土地等的自然情况、数量、权属状况、质量、位置以及其具体利用情况进行测定的一种专业测绘。
(一 )房产测绘的分类
房产测绘主要分为两种,即房产基础测绘与房产项目测绘。房产基础测绘主要是指在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内,大范围或者整体来建立房产平面控制网,进行房产基础图纸的测绘,即房产的分幅平面图。房产项目测绘主要是指在房产开发管理、权属管理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对房分丘平面图、分层分户平面图以及有关图表、数据、册和簿等开展的一系列测绘活动。房产项目测绘和房产权属管理、拆迁、交易以及开发等一系列房地产活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工作量较大。其中在房产测绘中最具现实、最大量以及最重要的要属房屋或者土地权证件附图等的测绘。
房产基础测绘,对于测绘单位的资质、测绘人员的素质以及其仪器装备的要求均比较高,相对于房产项目测绘而言,房产基础测绘要难一些。根据我国当前相关法律规定,在没有获得相应房产测绘资格的单位是不能从事房产测绘的。
(二)房产测绘的任务和目的
房产测绘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测量和调查房屋自身以及和房屋相关的构筑物、建筑物,并进行相应的绘图工作;第二,测量调查土地和土地上的荷载物,并对其实施相应的绘图工作;第三,测量和调查房产的质量、权属、数量、利用状况以及位置等相关内容,并绘制成图。
房产测绘的目的:第一,获得房产产籍管理、拆迁管理、开发管理和交易管理等以及评估、仲裁、征税、房产面积的鉴定、收费等房产管理提供一系列数字、基础图、资料、表与有关的信息。第二,为城市的规划和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些列的基础数据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二、 房产测绘的重要性
(一)为城市建设的资金筹集提供相应的帮助
房地产事业作为城市第三产业,是城市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被很多人称为“聚宝盆”。房产测绘工作在城市征收土地或者房产等相关税种的时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城市基准地价评估工作所需的底图主要依赖于房产的测绘资料,并且房产图以及地籍档案也为活动策划人提供相应的房产信息。
(二)便于城市的规划以及发展
在城市的规划阶段,除了要合理布局城市建成区以外,同时还要保护农田菜地以及控制非农业用地,以此有效改善城市发展远景、城市生存环境,确保其生态环境的平衡。而要想将这些规划落到实处,就必须要将房产图件或者土地利用图等相关资料作为其保证。此外,房屋测绘还便于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为其改革提供相应且有效的住房信息,以此推动房产测绘次信息系统自身的发展以其运行。
(三)能够为房地产的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
房地产行政管理主要包含了对房产、地产、所有权以及使用权人的管理,这种管理属于一种政府行为,其具体表现在房地产开发管理、住房管理、产权产籍管理、市场管理以及行业管理等,这些管理工作均依赖于房产图与房地产测量。如产籍管理就必须要经过房产测绘和调查等,才能够进行产权的登记,继而进一步健全房权资料。从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出,房产测绘是实施房产产籍管理的基础。
三、房产测绘管理及其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
(一)房产测绘管理的发展
长期以来房产测绘采用的方式均为手工方式或者半手工方式,这些方式不仅速度慢,同时其效率也比较低,其成图的质量也较为低下。随着房地产事业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得房产测绘工作量也相应的增加,房产平面图也随之发生着变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的复杂度,而这要求对以往采用的房产测绘方式以及管理方式进行改变。目前我国常用的房产测绘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工方式。即利用人工方式来实施测绘,采取手工计算并且绘制相应的房产平面图,采取地面直接量测或者图上量测的方式计算面积。其资料的存放方式均为“纸”的形式。这种方式不便于管理,同时对各种查询、统计和分析均会在不同程度造成一定的不便。目前,这种方式已逐渐被淘汰。
2.计算机的辅助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房产测绘管理中,逐渐开始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理阶段中一些繁琐程序,大大提高了房产测绘工作的效率。
3.房产测绘管理系统。随着GIS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房产测绘自动化管理的进程加快了。该管理系统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可联合处理与储存空间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这一特点有效地弥补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存在的不足。随着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发展,GIS技术也在逐渐向多样化与实用化方向发展,推动了房产测绘自动化管理的发展。
(二)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作用
第一,为实现房产现代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且合理的方法。其信息量较大且涉及面较广,能够全面且充分地显示房产系统间的联系和制约关系,并且利用计算机手段将这些关系准确地描述出来,为房产管理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第二,为房产管理提供了相应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同时对合理利用房产管理数据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实现了数据之间的共享,有效提高了数据管理的利用率。
(三)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
1.单机单用户模式。因房产管理的统计与查询较为困难,其房产证大多采用的是手工书写的方式,这种方式很容易出错和涂改。对此,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出了一种在单独微机上,把手工处理完毕的这些资料,通过专人将其准确地录入到计算机中,最后把这些房产证件打印出来。其中在有的系统中还配置了相应的绘图工具,可绘制与输出房产配证图。但同时这种模式也存在的缺点:即没有真正实现计算机的辅助办公,加大了工作量,其办公准确性与工作效率未得到提高。
2.Client/Server多用户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基于房产管理手工工作的特点,经过房管局内部局域网,利用该模式把计算机联网,从而在计算机上实现多人的协同工作,使案卷可在计算机之间流动起来,加强其查询工作与统计工作。同时在有些系统中还引入了GIS软件,通过这二者的联合来生成、使用以及维护房产地形图,使得图形功能得到了提高 。其存在缺点:系统缺乏一定的开放性,相对独立,不便于数据的利用和传输,未能真正实现办公的一体化。
3.Browser/Server广义用户模式。针对房产管理工作的网络化要求以及数字化要求,利用该模式,在各级政府、开发商、广大人民以及房产管理机构间构建一座信息沟通桥梁。同时,伴随着GIS技术的迅速发展,逐步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办公模式。
参看文献:
[1] 周明良,陈威昊,李丹等.沈阳市房产测绘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2):40-41,45.
[2] 刘艳霞,樊文有,王勇华等.基于数据中心架构的房产测绘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1,08(4):498-502.
[3] 汤志华,郭文格,李庆耀等.房产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一、建立健全测绘体制机制,加强测绘政策体系建设
1.进一步健全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体制。力争实现市、县(市)建设规划局增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牌子,明确市、县(市)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内设单独的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处(科)室,配备和测绘与地理信息工作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努力做到市、县(市)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机构健全、人员编制落实、测绘与地理信息统一监管职能落实。
2.完善基础测绘计划管理体制和财政投入体制。争取市、县(市)的基础测绘年度计划全部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实施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基础测绘经费有所增加。
3.做好部分省级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事权下放后的衔接工作,强化市、县(市)测绘与地理信息行政管理职责,增强县(市)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的活力和责任。
4.深入贯彻落实《市市属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实施办法》和《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积极推进测绘管理机构和测绘事业单位的分类工作,全力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5.完成《市测绘管理规定》修订工作。
6.建设市级应急测绘保障机制,制定应急测绘工作方案,建立应急测绘保障机构。
7.继续做好制度“立改废”工作,梳理并修订测绘工程招标投标、建设工程竣工测绘、商品房测绘等测绘管理方面的相关实施细则和办法。
二、加强现代测绘基准建设,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
8.全面完成《市测绘事业发展和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以及各县(市)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申报工作。积极做好《规划》的实施工作。
9.开展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的整合转换工作。在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框架下开展市现代测绘基准框架建设,完成市、县(市)平面控制网坐标成果转换。
10.启动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编制全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实施方案,2012年启动市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在二等平面控制网和水准网建设的基础上,建立由大地(坐标)基准、高程基准和重力基准等组成的高精度、三维地心、实用的似大地水准面。
11.大力实施“主攻沿海”战略。配合省局做好海洋测绘工作。按照全省海洋测绘工作有关建设陆海统一的大地测量基准框架、海岛(礁)及水下地形测绘、深水海岸和滩涂资源调查等测绘项目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与全省海洋测绘工作相衔接的基础测绘工作。积极开展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测绘。
12.切实增强测绘成果保障服务能力。继续与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联动共建全市高精度卫星影像数据,满足城市群规划和建设需要,为城市群构建提供基础保障。推进城市规划区以及平原、丘陵地区1:2000基本地形图的全覆盖和规划建成区1:500基本地形图的必要覆盖和动态更新。开展全市新农村测绘工作,保障新农村规划和建设需要。推进城市地下建(构)筑物测绘,建立地下综合管线竣工测绘制度,实现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系统动态更新。
三、强化测绘与地理信息统一监管
13.完善测绘资质管理制度,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和互联网地图服务从业单位的政策引导和资质管理,做好2012年度到期测绘单位的资质复审换证工作。加强测绘单位技术人员在岗情况的日常管理,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将日常检查情况与测绘资质年度注册挂钩。
14.加强测绘项目备案管理,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测绘项目测前备案制度,加大对无资质、超资质超范围、采用挂靠或借用资质证书手段承担测绘项目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开展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回头看”行动,巩固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成果,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15.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按每3年检查一轮的要求,对辖区内1/3测绘单位开展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查。开展房产测绘成果质量专项检查。
16.强化测绘成果与地图管理。加强对永久性测量标志日常巡查,建立测量标志信息档案,掌握测量标志使用情况。继续开展测绘成果保密检查,开展使用目的完成后的测绘成果销毁工作。开展地图市场检查,强化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
四、加快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7.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争取列入国家测绘局试点或推广城市,温岭市、玉环县、仙居县争取列入省级试点或推广城市,完成相关立项工作和设计方案编制、评审工作。
18.推进测绘成果社会化应用。不断创新测绘产品和服务方式,大力发展网络地图、影像地图等地理信息产品,完善“市便民电子地图”服务功能,丰富数据资源,将地图数据覆盖到县(市),保障地理信息及时更新。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市)建设地图网站。
19.合力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各地地理空间信息协调机构的作用,探索建立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为行政管理、社会管理、新型城市化、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提供可靠保障。
五、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测绘宣传
20.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以开展“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为载体,引领广大测绘干部职工围绕中心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同业对标,争当解放思想的先锋,争做创业创新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