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千里莺啼

千里莺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千里莺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千里莺啼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结构;起源与发展;优势;潜力

体外预应力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预应力筋布置在截面内而言的,它是指预应力筋布置在结构构件截面之外的预应力技术,属于无粘结预应力的一种,能提高结构承载能力,提高刚度,降低挠度。该技术被认为是现存结构加固和重建最有利的技术之一。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结构、桥梁结构的新建、加固和维护之中。

1. 体外预应力结构的起源与发展状况

1.1 起源与发展。近些年来,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欧洲一些国家及美国、日本等国得以蓬勃发展,特别是在桥梁方面,许多体外预应力桥梁相继出现。与体内预应力结构相比,体外预应力结构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因而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体外预应力技术并不是新近出现的,它伴随着预应力技术的产生而出现,其应用要早于体内预应力技术。体外预应力技术首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1934年,用于加固勒阿弗尔港的人行码头。然而,体外预应力的推广之路并不顺利。由于存在体外束的防腐问题,工程事故频发,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期间,体外预应力结构遭到业内排斥,当时业内人士均认为应尽可能少地使用体外预应力。至此,体外预应力的发展几乎停滞了。直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体内预应力桥梁因为初始预应力不足、超静定徐变影响和温度影响被忽视以及对摩阻预应力损失和预应力筋的松驰估计不足等原因出现严重裂缝, 不得不进行加固, 而加固的方法只能是采用体外预应力索,即在现有桥梁上布设体外索。人们因此对体外预应力技术有了新的认识。与此同时,预应力索的防腐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影响预应力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得以扫除。

1.2 体外预应力结构的经典案例。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因主楼的1层使用功能改变需进行加固,在次案例中,考虑到地下空间的使用要求、施工影响范围、造价等一系列因素,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成了此次加固的首选方案。体外预应力是一种主动的加固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结构受力性能,从而提高结构刚度和极限承载力。本工程部分梁体外预应力筋采用s15.2高强度低松弛有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筋布置成折线型,均匀对称地布置在梁的两侧,预应力钢绞线为一端固定,另一端张拉,张拉控制应力:

σcon = 0.7fptk

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钢配件的制作与安装钢绞线的制作与安装钢绞线张拉与锚固切割多余的外露钢绞线钢绞线及钢配件防锈处理。其中,当框架结构的主次梁均施加预应力时,应先张拉次梁,后张拉主梁,梁中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左右对称进行。钢绞线张拉过程则是先根据钢绞线束中的钢绞线根数选择并装上锚板,并在每根钢绞线周围装上夹片,接着安装上经标定的千斤顶,张拉到0.1σcon值并保持这个压力值,直至记下伸长量,然后千斤顶回油并重新就位,继续张拉并把千斤顶的压力增加到0.7fptk,记下伸长量,之后锁好夹片,千斤顶回油并拿出,开始下一根钢绞线的张拉。该加固工程于2010年8月交付使用后,经检查,未发现体外预应力加固的钢筋混凝土大梁出现裂缝和其它异常情况,使用状况良好。

2. 与体内预应力结构相比体外预应力结构的优势

2.1 从构造角度来看,体外预应力筋安装在混凝土结构体外,无须留孔与灌浆,预应力筋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用多种线形布置,预应力筋仅在锚固与转向处与混凝土结构有协调变形关系。

2.2 从施工角度来看,体外预应力构件在预制厂里预制,精度容易控制,钢束布置在外,不需要预留预应力管道,因此构件尺寸可以适当减小,减轻了自重,这样一来,不仅简化了施工工艺,而且因为预应力筋跟混凝土分离,提高了混凝土的施工整体质量和耐久性。

2.3 从受力性能的角度来看,体外预应力结构因钢束变形发生在锚固点或转向处,承载力是均匀分布的,而且预应力损失较小,不会因为预留孔的存在而降低承压能力。体外预应力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 结构受力的最不利位置仍有一定数量的压应力储备。结构基本处于弹性状态, 变形很小, 随着荷载的增加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 其力学性能将不同于体内预应力, 其钢束应力不会达到屈服而导致预应力结构能力的削弱。

2.4 从后期维护的角度来看,体外预应力结构的钢束易于检测与维护,可修、可查、可换。

3. 新时期体外预应力结构使用的潜力

体外预应力技术发展到今天, 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加固措施, 而是作为新建结构时一种可供选择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方案。

3.1 新时期科技快速发展给体外预应力结构发展带来的机遇。

3.1.1 材料发展。随着预应力砼(PC) 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质量钢筋、预应力钢材和高强、高性能砼的发展, 逐渐运用到大跨PC 桥梁建设中。目前,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混凝土强度从C40到C60,有的甚至在C80以上。高强度、高性 能混凝土具有耐久性好、超和易性、低水化热、早高强等特点,其显著的优越性已逐渐引起各国的重视。

3.1.2 张拉技术以及设备发展。 在预应力结构中,张拉质量是施工中最重要的一环。预应力张拉施工比较多的是采用油泵驱动千斤顶进行张拉、压力表读数控制张拉力、人工测量控制张拉伸长值的施工工艺。然而,数控张拉技术的出现,为体外预应力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数控张拉技术可实现高精度的预应力张拉锚固, 预应力张拉力和预应力筋伸长值的自动双重控制. 同时, 可以准确测定预应力瞬时损失值, 对张拉完成后的锚下有效预应力进行检测与监控。

3.2 经济性能好,适用范围广。体外预应力结构通过减小截面尺寸来减轻恒载,因而可节省材料用量,经济性较好;能够方便地进行检测和维护体外预应力钢束,明确地掌握其使用情况, 节约了后期费用;采用逐跨施工的体外预应力结构, 增大了对空心板梁的跨径, 从而减少了其下部结构的工程量, 对连续粱则无需脚手架, 省却了大量施工费用。

3.3 安全隐蔽少,安全性能好。与体内预应力结构相比,体外预应力结构的工程质量更有保证。(1)张拉过程中, 施工人员能够精确控制和调整钢绞线的应力;(2)投入使用后, 检查人员能够随时对预应力束进行应力检测, 保证在必要时及时进行更换。安全隐患少,安全性能更高。

4. 结语

体外预应力技术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经过时代变迁技术革新,工程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的发展给体外预应力技术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我国正面临着道路、桥梁建设的新,国内外加固工程的广泛使用都对体外预应力技术发展需求有着迫切的期待。它必将更加广泛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前景无可估量!

参考文献

[1] 熊学玉.体外预应力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徐栋.体外预应力桥梁的发展、结构特性及应用前景[J].华东公路,1997(1):13~14.

千里莺啼范文第2篇

在听力训练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听力理解方面面临着许多障碍,如语音、词汇、语法、背景知识等障碍,而能否恰当地运用听力策略来指导课堂教学则是关系到听力训练成败的关键。

一、辩音能力较差

辩音能力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听觉器官要能够准确地接收到语音信号;二是头脑中要有英文单词音义对应模型的存贮;三是要能够迅速地把听到的信息与头脑中的某些音义模型相联系。辩音能力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应该说,听力训练过程中的语音障碍是辩音能力差的主要表现。因此,提高听力必须过好语音关。在真实的英语会话中,有连读、同化、重读、弱读、省音、加音、强式和弱式等语音现象。因此除了读好单音和单词之外,还必须注意正常语流中的音变现象,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如:I’m glad to meet you.多数学生平时会读成,但是,按照英语的习惯读音这句话常常读成。这样,学生实际听到的语音信号和他们熟悉的语音信号大不相同,简单的听力材料对他们来说就变得有些难度了。

二、语法和逻辑知识认定能力较差

要正确理解所听到的话语,仅有辩音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能听懂句中的每一个单词并不等于能听懂整个句子。依靠语法和逻辑知识认定句中各个词语间语法和逻辑关系的能力,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当听到一串语音信息时,正确的理解为He has read the book。有的学生则理解为He is red the book。做出这种错误判断并不是听者的辩音能力差,而是因为听者的语法和逻辑认定能力不强,造成了对语音信息的错误判断。

三、认定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力不强

一段话中的一句话与其它各句之间都存在着某科特定的意义关联,都被连在一条潜在的逻辑脉络上。只有认清这条脉络,才能真正理解那些音似却与上下文无关系的句子,也只有认清这条脉络,才不至于误解那些本身含义有歧义的句子。如:There was an old piano at school and I couldn’t keep my hands off it .其中I couldn’t keep my hands off it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我一弹起钢琴来就爱不释手”,二是“我喜欢钢琴”。因此只有通过上下文了解对话中的人物特点才能真正领悟句子的真正含义。

从一定意义上说,听是比读更为紧张的活动。因为说话者的话语瞬间即逝,所以听话人在进行听方面的内容时,必须记住前面听过的内容,将前后内容融合在一起加以综合分析与整理。

四、语言背景知识了解的不够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听力学习中也要善于灵活运用所学的英美文化知识。如果本身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即使听清了原材料,也难以完全理解,比如在下面的对话中:

Woman: Harrer doesn’t seem to fit into this class.

Man: He’s really a fish out of water.

如果听者不了解a fish out of water是英语习语,是指“感觉不舒服”的话,那么就造成了听力理解上的障碍。这些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语音材料的理解,尤其是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由于理解的时间有限,这种影响会更加明显。

那么,我们该采用什么对策来解决这些在听力训练中存在的障碍呢?结合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各种训练方法和形式,应对提高听力教学质量采用如下的对策:

1.听音专门训练

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必须进行听音训练,但盲目的追求多听,求量而不求质,效果也不会好。一是材料的原声(source voice)一定要丰富,要尽可能使学生熟悉各种人的音调,二是泛听与精听相结合,只有精泛并举,才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朗读与口头交际训练

无论是一个单词或是一句话,说对、说准和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音义对应模型是听懂的前提,朗读和说话的训练既可以矫正和强化头脑中音义,又可以练习辩音,口头交际由于实用性强,更有利于从中体验语气,语调等方面信息的内涵。

3.模拟听速的阅读训练

模拟听速阅读实际上就是匀速阅读,可分为朗读和静音式阅读两种形式,前者指朗读或默读,其特点是无论出不出声,脑子里都要出现“伴音”,这种方法适用于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后者指脑子里不出现“伴音”的阅读。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操作原则都是一样的,即不准回跳重复、不准停顿思考,必要时可用手指的匀速移动来确定速度。这种模拟听速的阅读训练可读中练听,听读兼顾,是一种练习听力的有效方法。

4.加强对英美文化的了解

千里莺啼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营销管理;应对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265-01

一、关于市场营销管理的理论分析

1.企业营销的概念。

著名学者菲利普·科特勒曾经指出:市场营销指的是个人或者群体通过自身的创造,提供并且同他人交换有价值的产品,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人需要的一种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

2.企业营销管理的内涵。

企业营销管理就是在企业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企业管理部门为了能够实现自身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计划、分析以及控制等手段,来谋求创造、建立以及维持企业营销者和顾客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从而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

3.市场营销管理的类型。

第一,负需求下的市场营销管理。负需求指的是在市场上这种产品不受重视,严重者会采取一定措施来躲避该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应该改变市场营销,认真分析这些产品为什么不受欢迎。

第二,无需求下的市场营销管理。无需求指的是在市场上这种产品根本就卖不出去。需求管理的任务是刺激市场营销, 想方设法把产品的功效与人们的自然需求与兴趣结合起来。

再次,潜伏需求下的市场营销管理。潜伏需求的情况是指, 许多消费者都有不能由现有产品来满足的强烈需求。比如, 无害香烟和大量节油的汽车等。此时,需求管理的任务是开发市场营销. 估测潜在市场的规模, 并开发产品和服务以有效地满足潜在的需求。

二、当前企业营销管理面临的问题

1.企业营销管理理念落后。

在当前的企业营销管理过程中,创新营销管理理念非常重要。由于受到传统市场营销体制和机制的影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营销管理意识淡薄、观念落后的情况。一般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营销观念落后。由于受到传统营销管理体制的影响,当前企业在营销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忽略了营销观念的创新发展;其次,生搬硬套国外营销模式。当前有些企业在营销管理中脱离了实际,生搬硬套国外的营销管理模式,不能结合自身的发展,最终不能够结合我国市场实际在营销观念、营销模式、营销策划等深层次问题上有自身的独特发展。

2.企业营销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在企业的外部发展情况来看,很多企业没有完善的技术和知识创新,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首先,企业制定的营销管理体制存在盲目性。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多企业并没有制定完善的营销策略,缺乏营销战略的长远性和指导性;其次,当前的市场机制不健全。例如,在企业的发展运行中,市场机制不完善, 产权概念不清晰, 市场法律体系不健全且执行不力, 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市场分割, 市场环境不协调;再次,企业营销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市场营销要发展,必须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不断加强营销人才培养和创新非常重要。但是,当前企业营销管理下的激励和培训机制不健全,不利于营销管理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

3.企业营销管理的手段单一,竞争力不强。

企业营销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要不断完善和发展营销管理手段。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还不够,企业营销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还不够高,造成了企业营销手段的落后。信息网络水平的缺乏致使很多企业不能够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及时准确地收集营销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导致了企业在营销决策方面的落后。同时,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营销组合中的产品的价格、促销等盲目跟随现象比较普遍, 特别是许多企业仍热衷于通过单一的价格手段来争夺市场,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营销管理竞争性的落后,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当前加强企业营销管理的对策

1.不断优化市场营销管理的策略。

首先,不断强化品牌战略。品牌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是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扩大品牌的规模效应,加大对品牌的宣传与开发,不断扩大消费者的数量。同时,要靠集团中的核心企业拥有名牌产品的优势, 带动集团中的新成员企业, 扩展新的经营领域, 按市场需求开发技术新产品,进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其次,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战略。市场营销要发展,必须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不断加强营销人才培养和创新非常重要。企业要加大对营销管理人才的投入,提高营销人员与顾客打交道的能力,充分揭示顾客对价值的最终需求,为企业产品的扩大奠定重要的基础;再次,不断强化产品的质量。产品只有让顾客满意,才能够卖的出去。所以,在企业营销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产品的质量,加快产品的营销力度。

2.积极创新企业营销管理的体制机制。

通常情况下,制度是目标实现的保证,对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制度创新指的是制度主体为了能够实现一定的目标,通过构建新的制度以获得追加利益的一种活动。一般而言,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制度要反映特定组织行为的一定变化;第二,反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第三,能够反映组织环境中行为和相互关系规则的变化。在企业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制度创新一定要遵循成本收益的基本原则。在整个企业的营销过程中,制度创新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它一方面关系到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市场的变化情况。只有不断创新企业营销管理制度,才能够使得企业的活力不断增强,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3.不断优化企业营销管理的手段。

企业营销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要不断完善和发展营销管理手段。因此,在当前的企业营销管理过程中,要不断优化企业营销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就传统营销手段来讲,一般就是在信息媒体上进行大量的广告轰炸, 或配之以名人效应、上门推销等加强手段,并依赖于层层分销渠道, 来赢得客户的注意力, 最大限度占领市场。这些方式, 无论是从企业成本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客户满意度出发, 都存在多种多样的缺陷, 而且, 它的营销成本在今天看来已成为无法负荷的奢侈。在未来, 人员营销、市场调查、广告促销、销售等传统营销手法, 将与网络营销结合并充分运用网上的各项资源, 形成以最低成本投入, 获得最大市场销售量的新型营销模式。网络营销目前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这是因为它具有传统营销所不能比拟的优势。通过不断完善企业营销管理的手段,加强不同营销手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莉娜 浅议信息时代企业营销管理的创新[ J]. 时代金融,2007, 7.

[2]顾飞 信息时代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的途径[ J].发展, 2007, 1.

[3]冯雪. 市场营销中的知识管理 [ J] . 商业文化 ( 学术版 ) , 2009,( 03) .

千里莺啼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问题,现状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营销业务管理逐渐的成为电网营销中的重要手段以及创新的核心,是电力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服务创新的重要的推动力,因此,建立现代化的营销管理手段是促进电力公司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电力营销中出现的问题,供电公司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促进电力营销的顺利开展,从而保证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及营销的现状

我国的电力行业是垄断,其主体是大型国有企业,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电力市场基本是卖方市场,即电厂发多少,用户用多少,而且由于用电指标的限制和电力建设的缓慢,形成了对用户的用电限制,因而造成高峰期间的限电拉路现象,改革开发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基础设施投资明显加大,电厂电网建设有了飞跃发展,同时,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任何行业的垄断格局都将被打破,电力市场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电力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因此,国有电力企业必须要适应这种转变,迅速建立自己的市场。

1.电力电网配套措施的落后

我国部分地区因电网建设资金短缺,电网的配套工程不够完善;城市的中心区域因商业密集,负荷集中,人口稠密,虽有变电站和电源,但早已满负载或超负荷运行,却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电网建设滞后和变压器台区容量不足的影响,局部供电区域电压质量低,变压器台区容量不能满足低压负荷快速发展,经常出现超负荷烧保险丝的现象等。电网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无法满足部分新老用户的用电需求,不仅直接影响了电力的营销量,也影响了整体的投资环境。

2.电力企业中营销系统的不完善

尽管很多供电企业将原用电营业部门作为市场营销机构,但普遍存在营销系统不健全的问题,营销力量薄弱,营销人员占总职工人数的比例太低,缺乏专职营销调研,策划人员,整体缺乏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基础工作不扎实,信息不灵,对用电市场及用户消费需求,心理预期,用电潜力分析不够,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系统,对用户用电变化不能及时掌握,也不能及时了解用户生产经营情况及设备的增减容量情况,对用户用电潜力挖掘深度不够,对电力市场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足,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力营销。

3.分摊费用大。部分地区将把其他管理费用加入电费中“捆绑收费”,使居民分摊费用高,从而加重了这部分用户经济负担,这种不合理的分摊收费也是影响电力销售量的因素之一。

4. 农村用电电价偏高。农村电网设备陈旧,线路老化、失修漏电严重,导致一部分电量流失。电力部门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国内部分落后地区甚至出现以包代管现象,使少数人在用电上占便宜,其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使得农村用电电价居高不下。

二、电力营销在电力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用电的渠道逐渐的多样化,我国的供电企业逐渐的面临着销售的问题,尤其是部分地区卖电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电力营销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客户至上,对供电企业来讲,为客户服务是供电企业员工的宗旨,要树立优质的服务,以优质满意的服务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电力法》颁布实施后,用户对供用电双方权力和义务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加之电力市场供需矛盾的转变,用户要求供电企业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对供电企业不规范现象的投诉有所增加。因此,供电企业必须依法经营,规范优质服务,实施新型营销策略。

2. 电力市场上电价价格对比的激烈性

在现行政策体制下,电力市场是独家垄断经营的,其市场占有率为几近 100%,似乎不存在竞争。但在能源市场的竞争却是存在的,而且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设备使得电能以外的能源设备如燃煤、天然气设备的可控性、方便性接近或赶上用电器的性能。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通过经济性分析比较后选择使用其他能源,造成电力边界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3.供电企业人员的营销意识淡薄

供电企业及员工电力营销意识淡薄,是由多方原因造成的,首先,传统观念认为供电企业认为是垄断经营,电力消费过程无法控制,对电力市场营销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其必要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其次,部分供电企业及员工认为电供不应求,是短缺商品,用户只能按照电网运行方式来安排生产,电力部门只要保证安全供电,就可以坐等用户上门办电、用电了。实际上,由于近几年,全国发电机组容量增长较快,而供电量增长缓慢,全国电力消耗暂时处在低水平的供大于求的局面,最后,受计划经济影响,员工普遍存在盲目的优越感,对电力工业进入市场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

4. 积极加强电力营销系统的管理。

目前,供电企业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营系统、支持系统和监督体系不明显,功能发挥不完全。供电企业没有及时调整内部的管理结构,很多供电企业没能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门的营销机构,有些设立营销机构的供电企业也没能将营销机构的职能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电力销售与合同管理、公共关系与形象设计、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以及用电咨询和电费电价等方面上来。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电力监管体制的深入执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管理结构将逐步形成。

5.电力营销管理的三大点

(1)缺科学的发展规划。

由于供电企业对电力的销售则依赖于整个社会经济,因此电力营销管理需要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进行指导。要展开充分的市场调研,避免目标市场的选择错误。应对各类用电市场进行细分,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捕捉市场商机、正确选择与确定目标市场。

(2)灵敏的营销管理机制。

21 世纪各行各业体现了信息化的特点,只有掌握足够的市场信息和了解市场发展动态,才能对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而目前用电业务流程都是在传统用电营销体制下制定的,程序复杂,环节太多,与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加之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现有用电客户的一些营业档案和基础资料不全,直接导致一些业务传票无法正常传递,有关信息也无法得到共享。

(3)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在电力营销管理上,既缺乏基础理论支持,又缺乏搏击市场的经验,更缺乏这方面的人才,纵观电力行业全体人员的素质依然偏低。

6. 营销观念的改变

多年来,供电企业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使得供电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安于现状,竞争意识淡薄,存在垄断经营管理的优越感。在电力走向市场后,电力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标志着供电企业传统的垄断地位已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打破。因此,供电企业应转变市场营销观念,将电力生产和市场营销相结合,完善电力市场营销机制,使电力市场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供电企业只有坚持优质服务和客户至上的原则,才能不断拓展市场。

7. 收取电费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现行的电费回收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也不利于电力营销的发展,而电费收缴中存在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电费收缴方式与手段的落后。窗口收缴,这是一种很原始的交费手段,是由用户直接到营业窗口使用现金交费,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导致了交费效率的低下;银行代收,是将供电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挂钩,用户可以到银行网点进行交费,也可以采用划拨的方式进行交费,这种方式,增加了银行的工作量,也会使得交费不安全;上门收取,由工作人员直接上门收取电费,这种方式电费的回收率很高,但是,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也不是一种有效地电费回收方式。

三、电力营销中问题的应对措施

1.城乡电网的规划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从长远的电力需求来看增长空间还是很大。现在,我们应抓住电力需求减缓的时机,着力解决农村电网局部区域落不下、输不出的问题。主动做好农村电气化建设发展规划,加快农村电气化项目实施,积极配合政府“家电下乡”政策推进,激活农村家电消费市场,推动电力销售市场良性循环。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做好城乡电网发展规划,电网与环境、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以规划为先导,统筹当前与长远发展。

2.对城乡电网的改造

做好电力营销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使电网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不但要认真改善原有电网,而且要按照发展的需要做好电网的发展规划。电网建设涉及建设资金问题,电力企业要加强对电费的监督管理。开展用电普查,禁止乱收费,严肃查处窃电行为,为了有效防范电费回收风险,利用现有营销系统,对客户实施动态监控与管理,在远程抄表和远程控制的基础上,快速发展和建设客户预购电系统,保障国家的电费回收和用户的利益。电力建设资金主要以建设电网为主,资金不足可采用集资或银行贷款筹资建设电网,可优化企业的资金结构,利用其经济杠杆作用增加供电量和经济效益,对陈旧的城区电网和农村电网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改造以减低损耗。

3.电力营销管理中以服务为首的理念

供电企业要加强管理,改革机构设置,建立全员营销机制。成立专职部门来统筹整个市场营销,这样有利于对电力市场需求的总体评估和营销总策略的制定,便于组织统一的多层次的营销活动;健全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电力营销规章制度,建立一套纵横连锁、互相协调的责任体系,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同时,还要加强供电部门的内部资金运营监管,加强对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从而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实现营销管理集约化、组织扁平化、服务便捷化、资源最优化、信息共享化,铸就服务基础。

4.合理调配电力市场的用电

长期以来,对电力的供需矛盾都是用计划经济的手段进行调控的。电力是公共事业,电力营销部门不能不顾社会的总体效益去实行谁出高价就把电力卖给谁,谁出价低就不卖给谁的做法。但一定比例的计划成份配以一定比例的竞争成份无疑对电力的发展和平衡是有利的。在电力较富余的情况下,对电厂实行按发电能力的 50%~60%或按其基本还贷、保本能力下达一定的发电指标,按现行的收购价收购,超出计划的电量在各电厂之间进行自由竞争,电网采用谁便宜收购谁的电量。同时对用户也相应地实行配以一定的电量指标,按现行电价收费,超用部分实行较为低价的供应办法,鼓励多用电。用这种经济调控手段不仅可刺激用。

电户的消费,增加市场对电力的需求,同时也可使各电厂之间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并使那些效率高、能耗低的大型发电机组发挥其优势。反之,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其经济手段刚好与上述相反,超用加价。用市场经济手段调控电力市场,在电力宽松时刺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在电力紧缺时自动调控市场的需求量,从而使电力行业均衡发展。

5. 农村用电市场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家用电器产品进入了市场,这无疑给电力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目前一般家庭用电结构来看:照明基本上是电力的市场,其他家用电器还没有完全进入家庭。电器产品的优点就在于自动化程度高,有自动保护,可以预调,使用方便、干净、无污染,这些都是使用其他能源的产品无可比拟的。在电力充裕的今天,电力营销应着重宣传当今电力安全可靠,保证供应的同时,适当宣传各种电器产品的优点、特点和安全使用方法,使先进的家用电器进入每一个家庭是电力营销量提高的一种方式。

6. 建立新型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

优化资源配置是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必须立足于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源动力和检验标准,要求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电力企业必须科学有序地开发和营销进行规划。按市场需求设置营销机构,改“用电管理”机构为“电力营销”机构,其职能相应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等方面,全面开展电力的售前、售中、售后工作,形成以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它包含主营系统、支持系统、监督系统三部分设置。

7.电力市场份额的拓展

运用灵活的电价政策,争取市场份额根据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可把整个用电市场细分为价格刚性市场价格弹性市场和价格敏感市常运用“价格”扩大营销的目标市场是价格敏感型市场,如高能耗工业用户等。为此需要调整现行的用电政策,主要措施:对大工业客户实行超基数优惠电价、丰水期季节折扣电价,稳定工业用电市场;拉大分时电价差。利用价格杠杆启动分时用电市场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两时段电价,引导居民的合理用电;对冰蓄冷空调、蓄热电锅炉及其它蓄能设备实行分时段优惠电价;

8.更新营销管理理念,提升服务品质

(1)供电公司要转变服务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要转变服务观念,做到真正为用户着想,虽然在市场的竞争压力下,供电企业也提出了一些优质的服务项目,但是,却没有真正的得到实施,因此,供电公司要适应市场的发展以及电力改革的需要,转变服务观念,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首先,可以成立服务中心,电话为用户开通 24 小时热线服务,可以让用户咨询各类关于用电的知识,解决用户的问题。其次,可以建立电力营销系统,这样可以规范用电业务,从而简化工作的程序,还可以为用户的用电提供真正的优质服务。再次,建立责任制,以营销窗口为起点,形成咨询、营业、施工以及设计与监督一体化的服务,合理的对营销网点进行布置,最大限度的方便客户,从而有利于电力营销策略的实施。

服务质量是决定营销竞争的焦点,电力工业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化,为服务市场了存在与发展的空间。电力作为一种产品,服务是其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特殊的公用事业的服务行业,企业承担着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因此,在营销服务环节,应当按照服务营销的思想来开展供电优质服务工作。

(2)树立营销品牌,打造服务形象。

首先要努力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供电公司良好的服务形象。向社会提供承诺服务,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营业窗口良好的服务和营销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电力企业的服务宗旨,积极宣传企业形象。其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加大供电公司品牌宣传力度。供电企业可以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因特网和广告牌等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电力商品使用安全,经济、可靠、洁净、方便、高效的优越性,在客户中形成宣传的累积效应,树立电力商品的良好形象,扩大消费者的电力需求,还可以定期召开新闻会,展览会,用电知识讲座等活动,主动与客户进行交流与沟通,扩大供电企业的影响,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此外积极参与和赞助社会公益活动,如支持希望工程,抗震救灾等,以实际行动帮助广大群众排忧解难,使全社会都感受到供电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 树立全面质量管理观念,加强供电企业。服务文化建设目前电力客户的消费价值观由关注于电能质量转变为电能质量与服务过程的全方位满意需求,因此供电企业只有树立全面质量管理观念,在服务过程中,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真诚地关注顾客的需要并及时地做出响应,提高客户满意度,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形式,令电力客户满足。

(4)设计科学的质量规范和标准。优质的供电服务是建立在科学的质量规范和标准之上的。供电企业对服务项目的日常管理和服务环节制定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建立服务质量标准。同时,供电企业还应该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收集分析服务不符合标准的原因,提出和实施改进措施。

(5)完善技术支持系统。1)电网支撑;2)提高营销在线监控和营销信息自动采集水平;3)建立客户服务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建设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中应以现代化管理理念为基础,以不断完善电力营销业务流程为目标,对营销业务进行优化重组,统一工作标准,统一业务流程,构建全新的电力营销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提高电力营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树立良好的电产品品牌。与此同时,依托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电力营销数据中心,实现营销业务电子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对营销业务的全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实时获取、分析营销信息,对重点客户的电力消费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准确地反映电力营销的总体情况,为制定电力营销策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该系统必须涵盖客户服务、营销业务、营销工作质量管理、营销管理决策四个方面,并针对每个方面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特点设置配备相应的软、硬件系统作为支持。在客户服务方面,依托建立起来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电力法规、用电政策、用电知识和用电信息的查询、咨询服务,根据客户的需要受理业务,并帮助客户建立切实可行的用电计划,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服务。

对于营销工作质量的管理,应包括对营销业务信息的获取,营销业务受理、处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质量的全方位的管理、监督、分析、考核和控制,及时发现在电力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考评和处理意见,切实保证电力营销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电的品牌建设。

(6) 建立需求侧管理支持系统,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工作。未来的电力营销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常要建立起适应买方市场需要的新型电力营销理念,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服务为手段,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清洁能源,建立一个能适应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分层高效运作,功能齐备,具有较高服务水准,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

(7)转变电力营销观念。电力营销是一项系统工程,仅有领导重视和营销人员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要靠供电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与配合行动才能完成。电力企业应预测中长期电力负荷市场情况,研究对策和战略目标,把电力营销市场调研作为了解客户、改进电力市场决策的一种手段,从用电结构、增长率细分电力消费群体,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营销队伍整体素质和技能,树立为客户服务是电力员工的责任,在供电企业内部把直接为客户服务的人员当作内部客户,相互协调,创建电力营销灵活机制,创新理念,构建电力营销新模式。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富有效率的电力营运机制。

9.电力市场用电价格的营销策略

供电企业要在生产过程中尽量的做到解决成本,并通过减少中间的流通环节以达到减低电价的目的,从而保证用户可以更多的对电力产品进行消费。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电力产品的价格是受国家来管制的,因此,供电公司不具有自主定价的权利。供电企业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电价来制定电力产品的价格,绝对不能违背国家的政策,而针对这一情况,供电公司想要在电价上进行营销,就要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做好电价的优惠政策,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单位以及家庭来使用电力产品与资源。针对电价分类比较繁琐的问题,如果供电公司不能及时的解决,那么就要向客户进行解释,同时,供电企业还要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加强成本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做好成本优先的电力营销工作。

千里莺啼范文第5篇

[关键词]营销观念 整合营销 整体营销

一、现代营销管理观念发展演变与“球”营销管理观念

由笔者共同主编并由江西出版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企业营销学》一书对现代营销管理观念演变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我们认为,随着“市场”从传统意义上单纯的交易场所发展演变成为超越地理空间的全球市场,营销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而认真分析现代营销管理观念产生的原因,则能管窥市场营销管理观念演变的基本轨迹,可以得到一幅关于营销管理哲学思维模式发展变化的初步图谱,进而研究企业营销嬗变的趋势。

1.现代营销管理观念发展演变轨迹

具体而言,现代营销管理观念大致经历了三种不同导向下的六个发展阶段,分别为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和全球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我们可借由“点”、“线”、“面”、“体”和“球”,来形象地描绘市场营销管理观念演变的基本轨迹。

如上表所示,营销观念经历了点、线、面、体、球的变化,无论是从最初一维视角中仅有厂商只顾自己生产“点”的观念,再到二维平面中由厂商与产品间形成“线”的观念和外加推销服务形成的“面”的观念,直至三维立体中在“面”观念基础上再以消费者为中心构成各种“体”的观念,还是最后到多维空间中“球”的观念形态,市场营销管理观念都在时间维度的演变过程中受到所在空间的影响,发生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升华的演变。

2.“球”营销管理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营销管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步形成了全球社会市场营销观念(Global Social Marketing Concept)——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完全舍象了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本国市场与外国市场的概念,而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经济单位来进行需求管理的观念。全球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从其影响面上讲,似乎可以称之为一个由前述社会市场营销“体”的观念发展而来的“球”的观念。但是这个“球”所处的环境、所牵系的方面却远胜之前所有的营销管理观念。它是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性、多角度的营销管理观念,是以全球——整个人类社会及其长远利益的需求作为市场,以与人类社会相关的环境、生态、绿色、和谐为中心进行管理的营销观念。

“球”营销管理观念认为,企业生产经营不仅要关注消费者的时尚个性需要,而且要考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社会与环境、环境与生态之间的长远利益;还认为企业和组织应该在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协调与平衡该需要与社会、环境和生态及可持续等方面的利益,然后向消费者提供超值的产品、服务,以维护和增进消费者与社会、环境与生态的关系,使之更加和谐、有序和可持续地为人类社会服务。在这里,“球”的观念是指企业除在传统上要以自身为出发点来考虑其行为外,还要求其以发展的观点、站在消费者角度来看待自身行为是否有益于社会福祉,是否富有社会责任感,它全方位的考虑了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自制与自觉。

二、“球”营销管理观念对企业整体营销的影响

随着国际营销环境和形势的变化,“球”营销管理观念对企业营销管理提出了全新要求,那就是以整合营销传播为手段,整合企业营销管理各方面力量与资源以及企业营销管理客体的方方面面,从而以企业整体作为营销管理的对象,形成企业整体营销的合力与效果。

1.重新认识企业营销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在“球”营销管理观念大背景下,无论是企业营销管理理论研究,还是企业营销管理实践,都必须首先回答谁来营销,营销什么的问题,亦即明确营销的主体与客体。这是准确理解和把握“球”营销管理观念和企业整体营销精髓的关键所在。

一般而言,营销管理的主体既包括盈利性企业,也包含非盈利性组织和个人。企业营销的主体是指实施营销管理行为的盈利性企业实体,它可以是企业的局部,也可以是整个企业的全部,它既可以是企业内部的组成要素,还可以是企业的整体。本文所述企业整体营销的主体是从局部到整体、从内部到全部,涵盖了更为广泛的内容。企业营销的客体是指营销管理的对象实体,它主要是指企业的产品、服务或者观念,当然,也可以是整个企业本身,即以整个企业作为对外营销的对象,而不是将营销目光仅仅聚焦在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观念的局部,这样更有利于达到整体的一致性效果,远远大于企业各局部效果的简单合计。纵观目前成功运营、健康发展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是整体营销的高手,营销包装的往往都是整个企业,消费者也普遍更信赖一个整体上看更有实力和美誉度的企业,这种认知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改变。

2.从整合营销传播到企业整体营销的嬗变

1993年,美国西北大学唐·舒尔茨教授等人出版了《整合营销传播》,从理论上提出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即追求“一个声音说话”。研究企业营销管理可以站在不同的高度,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来探讨。回顾现代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总结当代企业营销特别是“球”营销管理观念实践的经验和规律,可以将市场营销问题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研究,把多年来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企业经营观念、经营管理战略和企业经营技巧加以有机结合,从而构造出一个新的理论架构——企业整体营销。本文进一步拓展了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的研究视野,为现代企业形成内在统一的精神理念,制定更为有效的企业经营战略和形成独具魅力营销管理艺术,提供了现实的指导和启示性的思路——以整体的企业进行整体的营销,解决整体的问题。

企业整体营销是企业面对动态复杂环境的有效选择,它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把影响营销管理的相关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及其联系)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从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功能性和目的性、层次性、有序性和适应性等方面,重新思考、理顺其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形成的一种新的、全方位的营销管理哲学思维方式。香港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林健安先生在一次精彩演讲中提出了关于非整体营销“从局部的、当时的环境去找原因”、“盲目干预”、坚持“传统的解决方案”、死守“熟悉的解决方案”、“轻信对策”、“欲速则不达”、“局限思考”、“归罪于外界”、“缺乏整体思考的积极主动”和“专注于个别事件”等十大困境,对于领悟整体营销理念,指导企业整体营销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企业整体营销是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从整体格局上把握营销活动的战略观念。它强调以系统的思维营销企业整体,而不是单纯地营销企业的产品、服务与观念。它要求以知识经济为支撑,以消费者为核心,以营销产品品牌与企业形象为重点,把企业整体推向市场。因此,企业必须着眼于“球”营销管理观念对企业营销管理方式及其变革的影响,以整合营销传播作为一种手段,从企业整体角度着力,不仅要强化整体企业的“一个声音说话”,更要强化形成企业由内而外,高度一体化、一致化的整体营销力,不断推进从整合营销传播到企业整体营销的嬗变。

3.以“球”的视野观察、思考和推动企业整体营销实践

相对于点、线、面、体而言,“球”是最复杂的“体”。要深入研究和不断推进“球”营销管理观念对企业营销管理实践的指导,首先需要我们正确把握该观念的“球”性,那就是要秉持整体系统的思维,坚持以全球的视野来观察、审视和思考企业全局的营销管理活动,充分调动企业一切可以利用的营销资源,积极培育企业立足于全球及未来需求的营销管理环境,将良好的企业整体形象传达到世界各地,从而引领世界消费时尚和需求。毫无疑问,微软与苹果公司都是这种世界眼光的佼佼者、成功者。

始于2007年的世界金融危机还远没有结束的征兆,当代及未来社会经济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企业所面对的竞争环境的依然复杂多变,因而只有整体配置企业所有资源,企业中各层次、各部门和各岗位以及供应商与经销商等相关合作伙伴协调行动,才能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那种注意力单一,基本上以职能管理为主体,各个单项管理的集合的“离散型管理”已然失效。由于关注到非整体营销的种种困境,深刻体验到支离破碎的营销努力和分散微弱的营销资源未能通过有效的载体和高效的途径整合而形成强大的整体竞争力现实,因此,企业整体营销从提出到现在,充分利用整合营销的观念和技术手段,以更加宏观的视野,站在更高的位置,从更高的境界研究和拓展企业整体营销的功能,将企业营销管理带入一个更高更好更快发展的空间。不仅如此,企业更应顺应“球”营销管理观念潮流,把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生态文明的要求与企业的发展愿景有机衔接起来,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和谐、文明与进步。

三、结论

营销管理观念是个不断演变的动态发展的概念,其由“点”到“球”嬗变的过程既是世界营销管理丰富实践的理论概括,又是不断指导今后企业营销管理实践的理论武器。面临日新月异复杂多变的营销管理环境与形势的严峻挑战,有作为的企业更应坚持“球”营销管理观念,不断推进企业整体营销水平,增强企业整体营销力。

参考文献:

[1]卡尔·迈克丹尼尔,等.营销学精要.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2

[2]道恩·亚科布奇,博比·卡尔德.凯洛格论整合营销.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7.

[3]菲利普·科特勒.社会营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相关期刊更多

铁道建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女性天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