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徐悲鸿的马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往今来,马作为最重要的是交通、生产、战争工具。而作为绘画的题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马的图案,在我国的绘画史上有很多画马名家和作品流传于世,韩干、李公麟、赵子昂等等都是一流的画马名家到了清代,郎世宁作为一名善于画马的画家,他的《八骏图》、《十骏图》、《百骏图》等,都是画马中的精品佳作。
画马发展到近代,徐悲鸿先生笔下的马则给了人们不同视觉感受和心灵震撼。悲鸿马表现形式大胆,在马的造型上对马进行了变形,创造了水墨渲染的表现技法。他们二者形成不同的画马风格与其所处的时代以及对绘画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他们表现的马不仅仅是为画而画,更重要的表现的是一种精神内涵。
画马风格的形成
1.郎世宁画马风格的形成
(1)文艺复兴。意大利人郎世宁(1688―1766年)于公元1688年7月19日出生在米兰,郎世宁的画风受到巴洛克艺术的熏陶,他的画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光影和透视,他的画作《圣・依纳爵在曼雷萨洞穴》和《基督向圣・依纳爵现身》都有体现这一点;郎世宁的画作呈现出动感强烈、热情奔放的特点,从这一点来看,郎世宁画马风格的形成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有着巨大的关系。
(2)复古运动。郎世宁来到中国时正值清初文学领域复古运动影响画坛之际,这时的绘画艺术形式呈现出了对宋代“写实主义”的复兴,而郎世宁写实油画的能力极其高超,正迎合了清代宫廷当时对于“写实主义”的审美观。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郎世宁在画马上表现出了与其他朝代不一样的表现手法,以至于乾隆称其画马时说“我知其理而不能写,爱命世宁神笔传”。
2.徐悲鸿画马风格的形成
徐悲鸿(1895-1953年)的艺术不仅仅是“为艺术而艺术”,更是“为民族而艺术”。徐悲鸿在绘画上将求将西画的技法融入国画的改革中,他提倡现实主义,对光线、造型、解剖结构和作品的思想内涵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徐悲鸿的马高长劲瘦,傲骨嶙峋,受世人青睐,可是他的马并不是真正的写实马,他将马进行了变形,这也是和当时的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唐代,提倡“以肥为美”,所以韩值穆矶际欠仕兜模这都是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而徐悲鸿所处时代背景是战争时期,一切以抗战为主,他认为“高长劲瘦,傲骨嶙峋”才能起到激励人心,直抒胸臆的目的。同时徐悲鸿还受到中国画改革的影响,在他的《中国画改良论》中他提倡中西融合,在画马上既重对于马的写实造型,又同时注入自己的思想,他的马已超脱了动物本身的意义,他反映了艺术家对生活、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看法。
画马艺术的表现形式
1.造型
郎世宁画马别具一格,画中的马匹造型准确、比例恰当,可以看出郎世宁注重马匹的解剖结构,他画马是以细密的短线,按照素描的画法来描绘马匹的外形、通过颜色的深浅变化使马匹皮毛很有质感,同时强调马匹的立体感和厚重感,郎世宁侧重的是运用写实的手法将马匹真实的表现出来;在郎世宁的《奔霄骢》中,他对马的毛色、眼睛、鼻孔、嘴唇及马的造型上无不体现这一点,在描绘马的轮廓时把马的体积感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因为徐悲鸿所处的时代被景,徐悲鸿认为写实的马并不能直抒胸臆的表达他所想表达,所以徐悲鸿将马的造型予以变型,徐悲鸿的马的造型主要对颈部、四肢进行了加长,对头部的眼睛、鼻孔进行了概括,蹄子形态作了修饰,形成了永恒于世的高长形的悲鸿马。这种独一无二的马的造型不仅仅是当时战争年代的一种鼓舞人心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徐悲鸿对于马的独特见解。据一些研究者考证,徐悲鸿画马造型也受到了其师傅康有为书法的影响,徐悲鸿正是受了康有为的思想和书法的影响才将马的造型变为高长形的。
2.手法
郎世宁在画马时,习惯采用西法绘画,在他的《百骏图》中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创的明暗写实技法,同时用胶调颜料作图,用不见笔触的颜色描绘出马不同的肤色,再用深浅颜色细腻的变化表现出马匹的结构体积。但是在布置画面中对于画面的山水布局,树木马匹的位置经营,他采用了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将马、人、景以不同的手法组合起来,成为中西合璧的代表作品。
徐悲鸿在画马上,主要采用中国传统的水墨写意,墨色的浓淡变化以及将焦点透视融汇到画马中,它可以使得画面具有一种立体感与真实感,这种技法就
使得马画有活灵活现的质感,徐悲鸿的奔马与宫廷画不同,他是用较粗略的工笔,着重画出马的风骨。因此,徐悲鸿的奔马比宫廷画写意,这正是徐悲鸿在笔法上独特的魅力。
郎世宁和徐悲鸿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立场不同,一个是西体中用,一个是中体西用,在他们的画马艺术中:一个通过极度写实来表现清代的马的面貌,一个通过水墨的形式表现马的内在精神,在中国画中贯穿了西画的科学与写实。中西文化的碰撞是当下时代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未来绘画的发展趋势,只有将中西理论、画风等融合,才能使中国绘画得到真正的发展。
十多年前,我写过《有感于商承祚三批徐悲鸿》,那是写给大人们看的。其实,这个故事对小朋友也有启迪价值。商承祚是著名学者,徐悲鸿是大画家,抗日时期他们同在重庆,关系极好。一次,徐悲鸿画了他最拿手的奔马,商教授批评说:“你这马是三只脚的残马!”徐悲鸿一看,果然有只脚没画好。再一次,徐悲鸿画了幅猫,商教授看后讥笑:“你的猫像狐狸。”徐一瞧,果然,猫尾巴画粗了 。又一次,徐悲鸿画了幅美女图,商教授摇头挖苦:“你画的是吊死鬼!”徐一瞅,果然,美人的脖子画长了。徐悲鸿挨了三次批,躬身谢道:“我来重庆,听到的只有赞扬,只有你一针见血地指出缺点。佩服之至,感恩不尽啊!”
徐悲鸿是国内外著名的大艺术家,但他乐于接受商教授毫不留情的且近于挖苦的批评,真可谓从善如流求批若渴。那只粗尾巴猫即时就被他丢进垃圾篓去了。我想,这大概是徐悲鸿成大业出大名的原因之一。假如他不屑听商教授的批评,毕竟,商教授不是画家,那么,徐悲鸿很可能画更多的“残马”、“狐狸尾巴猫”和“吊死鬼”,说不定,徐悲鸿不是今天的徐悲鸿了。
小朋友在学校里比较听话,包括老师批评自己的“坏”话,那是因为对方是老师,不敢不听;在家里,对父母亲的话就不太听了,当然,现在的父母很少对宝贝崽女说“坏”话;对同学呢,能虚心听“坏”话就更难得了,弄不好会吵起来甚至打起来。
钥匙之一——承上启下的关键词语
每篇课文都是教学专家们精挑细选出来的语言典范,结构严谨、衔接自然。当然,这离不开起着桥梁作用的关键词语的功劳。以下是对于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这部分内容的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原设计】
师:他为什么会励志学画呢? 轻声读一至三自然段,边读边体会。
⑴ 出示重点句 “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⑵师简介当时的国情。
⑶想象外国学生说话的神情、动作,演读这句话。(对比读)(重内容,轻方法。先结合生活理解,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嫉妒”)
【现设计】
师:他为什么会励志学画呢? 轻声读一至三自然段,边读边体会。
⑴师:文中有一个词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联系上下文理解“嫉妒”。
⑵师:对啊!因为嫉妒,他才说出了这样不礼貌的话,出示这句话,交流理解。
出示:“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师简介当时的国情)。
⑶徐悲鸿被激怒了,他怎么想的?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⑷对比读二三自然段,体会徐悲鸿的骨气。
【教学剖析】
对比一下,不难发现:现在的设计将“嫉妒”作为打开第一部分课文的钥匙,将第一自然段中他拜名师刻苦学画的内容与第二自然段外国学生嘲讽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既避免了串讲课文,又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既落实了理解词语的目标,又体会了他励志学画的真正原因。真有“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
钥匙之二——提纲挈领的关键句子
对于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这个教学重点设计。
1.师:徐悲鸿用哪些“事实”让外国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国人?默读四到六自然段,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同桌再讨论。
2.集体交流
(1)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抓住比喻,引导学生体会他的勤奋刻苦。(板书:奋发努力 )
师:为什么说徐悲鸿像一匹骏马呢?(指名谈)你能想起哪些形容马的词语?(一马当先、马不停蹄、龙马精神、马到成功……)
(2)边读边想象他不知疲倦日夜努力的情景。(练习说,指名说)
出示提示:白天,他 ;晚上,他 ;节假日,他 ;天热时 天冷了 。
(3)师:文中也为我们写了两个事例,在哪儿?(潜心临摹 生活清苦)出示两段话,谁来读一读?
出示:
“每逢节假日……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4)将这三段话连起来读。
师:徐悲鸿为什么要如此奋发努力?
生:徐悲鸿“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完成自己的志向。
(出示这句话,生齐读)
3.小结提升
师:同学们,为了让外国学生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徐悲鸿不知疲倦,奋发努力。节假日潜心临摹大师的作品,为了绘画宁愿生活清苦。他用一个又一个事实让外国人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中国人?(板书:有骨气、有毅力、不怕苦……)
出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师:正如他的一句名言所说,齐读。
爱国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爱国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而有些人总是把爱国挂在口上,动不动就说。有些人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的。
我们就先来说第一类人,不买索尼,不吃西餐,吃用全是国货。向朋友们炫耀:“睢,我多爱国!”这只是形式上的爱国,我们真正要做的是用自己的智慧,知识来报效祖国,为国争光!
再来说第二类人。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的画,尤其是他的马,在全世界都很有名。徐悲鸿年轻的时候曾在法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在外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常受到外国人的轻视和侮辱。就在徐悲鸿考进巴黎立高等美术学院时,有一位富有的外国学生嘲笑他说:“你们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料。即使是把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什么大器。”徐悲鸿听了这话,非常气愤。他用炯炯的目光狠狠地盯着这位外国学生,毫不示弱地说:“先生,你不是说我们中国人不行吗?那好,现在我代表中国,你代表法国,我们比试比试,等到学期结束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才!”从此以后,徐悲鸿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绘画,为国争光!一年以后,徐悲鸿的画受到了法国有名的艺术家拉蒙先生的好评。在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几次比赛或考试中,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不久,徐悲鸿又在巴黎展出了自己的油画,轰动了整个法国的美术界。就连曾经嘲笑过他的那个外国学生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廖静文,1923年4月出生在湖南浏阳,1946年1月与徐悲鸿结婚。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曾历任重庆中国美术学院图书管理员、徐悲鸿画室主任、徐悲鸿纪念馆负责人等,当选过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常务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系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长。
廖静文和徐悲鸿相遇时很年轻,只有19岁。“相识就这样偶然。那时我还是一个女学生的模样,穿着蓝布旗袍,梳着没有烫过的短发。而他已经是一位47岁的‘老人’了。”说着,廖静文还仔细地描述了对徐悲鸿的第一印象:“那时他的头发已经斑白,面色有点憔悴,但是他脸的轮廓非常美。当时我完全把他当成一位长者、一位老师来看待。”
“他说他喜欢我单纯。”廖静文回忆说:“他比我大28岁,我跟他结婚经过了很多困难。我们恋爱好几年,悲鸿跟我讲,如果你家里反对怎么办呢,我说那我就不结婚,在你身边照顾你。悲鸿说,你知道吗,不结婚就没有社会地位。我不懂,悲鸿说,你什么都不懂,都不要,你真像一张白纸一样。”提起那段时光,廖静文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她说,那是她一生中最轻松、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1953年9月,徐悲鸿突发脑溢血去世,那时廖静文才刚满30岁,仅仅和他度过七年的婚姻生活。廖静文说:“有人说过,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我感觉悲鸿就是这样的。我觉得他还活着,他没有死,因为这么多人还在怀念他,纪念他,我也感到很欣慰。”为将来生活计,徐悲鸿以廖静文的名义买了房,并将部分精品题上了“静妻存”落款。然而,在徐悲鸿去世当天,廖静文就把存放他作品和藏品的房间钥匙交给了时任文化部部长的茅盾,把家藏的徐悲鸿本人留下的1250幅作品,和他收藏的唐朝以来历代名家书画作品1000余件,以及各种珍贵图书、碑帖等1万余件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尽管亲朋好友善意相劝“应为自己留下一些作品和藏品呀”、“要为孩子考虑,为以后的生活留些依靠和保障啊”,可廖静文没有丝毫犹豫:“这些作品和藏品耗尽了悲鸿毕生的心血,凝聚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我能据为己有吗,不能,决不能!”从那以后,廖静文把一生的心血用在徐悲鸿有关的事情上,用这样的方式保持着与这位大艺术家爱情的延续。同时,也为大师的艺术生命注入了别样的风采。
如今,女儿徐芳芳在美国定居,没在她身边。儿子徐庆平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她也没有和儿子住在一起,一个人独立生活,但有真情的陪伴,为了爱人的艺术,她并不孤单。
廖静文住在离徐悲鸿纪念馆很远的西郊,但每天仍然坚持上班,依旧每天往返于家与纪念馆之间。每天早上7点多起床,然后到纪念馆上班,她总是先走到徐悲鸿铜像前喃喃自语:“悲鸿,我又来陪你了……”
她说,自己平时没有什么娱乐,因为听力不太好,所以不能看电视和听音乐,有时看看书报,散散步,有时画画中国画。“悲鸿很喜欢我唱歌,悲鸿在的时候我经常唱。原来我还喜欢打打乒乓球,不过现在老了,打不动了。”在孤单寂寞的时候,她常常阅读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的小说,还尝试着学作旧体诗。有时,她会坐在家中,静静聆听儿子弹奏的钢琴,在琴声中追忆徐悲鸿往日的温情话语。
在廖静文家里,惟一挂在墙上的字画就是一幅徐悲鸿的肖像油画。她每天走在屋子里反反复复地看着挂在墙中央的悲鸿像,总觉得挂在那儿不合适,反复地调换位置,自己总也不满意。一次,她又将画像拿下来,自己去往墙上钉,结果把腿摔坏了。当朋友去看她时,大家就责怪她:“为什么自己上去钉,不让阿姨去钉?”她说:“阿姨60多岁了,如果把她摔坏了,我不得养她一辈子啊?”大家全笑了。“60多岁的都怕摔坏了,80岁的就不怕摔坏了吗?”廖静文也微微地笑了。这时,大家都释然:她对徐悲鸿的情份太重了,或许只有将徐悲鸿的像时时刻刻放在她心上才能安心,也只有她亲手钉在墙上她才放心。
在徐悲鸿纪念馆的几个陈列室,陈列着徐悲鸿的主要作品数百幅,从素描到油画再到书法不一。其中有一幅徐悲鸿于1926年在法国所作的作品《箫声》,图画上描绘的是一个吹箫的女孩,通过萧声来表达在国外的他当时对祖国的思念。“我觉得这幅作品无论是从描绘技术,还是色彩、主题表达等各个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这是我心里认为的悲鸿最有价值的一幅作品。”廖静文还说:“我最喜欢《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漓江春雨》、《群马》等作品,前两幅都寓意了在当时的黑暗统治下,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尤其是1940年创作的《愚公移山》是抗战最艰苦的时候他在印度创作的。《漓江春雨》则打破传统的山水画法,用大量的不同层次的水墨表现烟雨蒙蒙的桂林山水,这在当时绝对是创新,尽管现在成了许多人都会用到的画法。而悲鸿最有名的是画马,他用黑白明暗的墨块来塑造形体,融进了西方素描的技巧,这种画马的方式在中国是前无古人的。”
廖静文坦言,徐悲鸿作为绘画大师,在中国美术史上做出的最大贡献“有两点最明显,其一他主张用画素描来打基本功,他本人就画过上千张人体素描;其二是洋为中用,主张传统绘画手法的变革。经过不懈摸索,他这个从农村小河边走出来的人最终走向了世界,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后又回到中国,全面推行新式绘画教育,对复兴祖国美术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不敢想像中国美术史上没有悲鸿”。美妙的艺术,加上真挚爱情的催化,廖静文眼里的徐悲鸿可谓独一无二。
“灯灰已入夜,无计细相思。魂已随君去,追随弗不离。”这是徐悲鸿早年赠给廖静文的一首小诗。半个多世纪了,他们就是这样魂魄相守,不离不散,为艺术倾注了毕生心血。作为“中国近代美术之父”徐悲鸿的妻子,廖静文一直是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她的生活处处都烙上了徐悲鸿的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