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教育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两年前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许多担心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遭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首先,“基本普及”这一含糊的语义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是,在15%的人口——大约为1亿8000万人——所居住的区域还远没有普及,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的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第二,正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的作为所显示的那样,这种“普及”是在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各种手段,包括“弄虚作假”这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的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如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失学率的反弹。两年前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已经通过“普九”验收的1242个县中,失学率超过5%的有209个县,超过10%的有63个。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而湖南省有关部门今年夏天对6个县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其中小学为39.7%,初中为20.0%),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竟高达92.1%.
第三,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2000年实现“基本普及”之前的15年间,总计有1亿5000多万少年儿童完全没有或没有完全接受义务教育。这其中包括未入小学的近3200万人、小学阶段失学的3791.5万人、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的5000多万人,以及初中阶段失学的3067.6万人。这一庞大人群的一部分显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显示着他们的存在:从国家今年公布的“8500万青壮年文盲”,到各地以种种暴力手段威胁着的低文化层青少年犯罪。这些事实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员们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目的镜子。
2,城乡教育对比:差距究竟有多大
农村教育问题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同城市的比较。这方面的直观感受往往会让有良知的人痛心疾首:从北京市某所花费3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小学,到贵州、甘肃乃至于距北京数十公里内存在的“危险校舍”;从城市的“中产阶级”或“白领”们每年要花费数千元去培养其子女的“综合素质”,到农村那些尚未实现温饱的家长们要为筹集数十元的学杂费而一筹莫展;从城里重点小学或“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到“新马泰”去度假,到广大农村里的多数教师领不全他们每月的薪水……新世纪的天空下“农村中国”与“城市中国”的两幅图景,的确显得“光怪陆离”,让我们看到城市教育的虚假的繁荣和农村教育的真实的危机。
不过,仅凭直观感受来评说城乡教育差距可能会被一些“权威人士”指斥为以偏概全。为此我这里提供两个系列的重要数据,即城乡各教育阶段升学率的差距和城乡中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以此来进行全面的观照。
就教育机会的差距而言,在小学阶段,除了因高度残疾而无法入学的极少数情况之外,几乎100%的城市学龄儿童都进入了小学,而农村每年尚有100万左右的儿童没有入学。在初中阶段,在《义务教育法》公布之前的1985年,与城市的小学毕业生几乎全部(升学率为101%)升入初中相比,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只有64%,其中贵州、广西和三省区农村不到50%.到1999年,农村的升学率上升到了91%,但低于90%的省区仍有15个,其中贵州和内蒙分别为72.4%和75.7%,更只有38.1%.全国则有130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到了高中阶段进一步扩大。从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来看,城市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40%提高到了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则从22.3%降到18.6%,两者的倍数差从1.8倍扩大到3倍,绝对差从17.7个百分点扩大到36.8个百分点。而许多省区内部的城乡差距要大于全国的情况:1999年,城乡差距超过3倍的省区达15个,超过4倍的有5个。安徽和贵州省的城乡差距都在3.6倍(分别为55.7%:15.4%56.2%:15.4%),湖北达到3.9倍(71.4%:18.4%),山东(72.3%:16.8%)和河南(57.4%:12.9%)则分别达到4.4倍和4.5倍。在上述省区,城市的升学率都超过了全国城市的平均数,而农村的升学率则低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数。
关于大学阶段的城乡教育差距,可以用学生的城乡分布来对比。据对1989全国高校录取的61.9万名新生的统计,来自农村的学生占总数的44%,城市的占56%.以各自出身的人口母体为基数来换算,可知当年大学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为4.9倍。而随着高中阶段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和近年来高等教育“高收费”的,相信这种差距90年代末之后进一步扩大了。不过,由于缺少全国的数据,我们难以给予量化。而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1999年招收的5080名本科生的情况来看,来自农村的学生只有902人,占总数的17.8%,这与同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可知,在这两所生产“精英中的精英”的著名学府,城乡之间教育机会的差距,若以城乡高中毕业生的数量为基数,可以量化到7.7倍;如果以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为基数,则可以量化到10.3倍!
让我们再来看看城乡之间因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所造成的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它在相当程度上涉及教育质量问题。
就全国范围而言,1993年,城市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为476.1元,农村为250.4元;城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941.7元,农村为472.8元。差距分别为1.9倍和2倍。到1999年,两者的差距都扩大到3.1倍,绝对金额分别为1492.2元:476.1元和2671.2元:861.6元。
如果将比较的单元下放到省级行政区,城乡之间的极差将更加突出。1993年,上海市(包括所属郊区)小学生的人均经费高达879.2元,而安徽农村只有125.6元,相差7倍;北京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2157.7元,贵州农村仅为214.1元,相差10倍以上。至1999年,极差进一步拉大,小学生的城乡差距扩大到11倍(上海市3556.9元:贵州农村323.6元),初中生的城乡差距则扩大到12.4倍(北京市5155.2元∶贵州农村416.7元)。
而同一省区内部城乡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巨大差距。以贵州为例,在整个90年代,其城乡小学生的人均经费差距都在3倍,初中生都在4.2倍。郑州市1999年小学生的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河南省农村平均额的5.9倍,相当于滑县农村的14.7倍;关于初中生的情况,最高的新乡市与全省农村的平均数相差5.9倍,与最低的延津县相差11.4倍……
3,财政改革:“以县为主”的局限
应当看到,城乡之间的巨大教育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城乡差距的结果。但同时也必须承认,它是教育资源的汲取和分配制度即“分级办学”制度的必然归结。
自1985年实行的以乡镇为主的“分级办学”制度,作为一项至为重要的公共政策,未能起到统一调配资源以确保全体适龄人口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作用,而是在单纯强调发挥地方“办学积极性”的逻辑下,将应该由政府、和家长共同承担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主要转嫁给了农民,将理应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责任主要转嫁给了乡镇和村。其结果是,不仅给广大的和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985—1999年间向农民提取的“教育费附加”总额超过1100亿元,1993~1999年间向农民征收的“教育集资”超过516亿元;乡镇财政则普遍成了“教育财政”——,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教育制度。它不是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教育层面上缩小,而是将其扩散和放大,从而造成了农村教育的迟滞和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农村少年儿童的失学和教师工资的大面积拖欠也随之变成了几乎不可逃脱的“宿命”。
所幸的是,在“分级办学”制度运行了16年之后,它的弊端终于得到了承认——虽然是一种谁也不负责任的默认——。去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的决定》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今年4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强调要实现两个转变,即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5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又在相关文件中对“以县为主”作了详细规定,其核心是县级政府负有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即通过调整本级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经费预算,合理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做好“三个确保”(即工资发放、公用经费、危房改造及校舍建设),而乡镇不再承担义务教育投资责任的重压。新体制运行一年之后,据新华社的报道说,全国已有75%的县市实行统一发放教师工资,今年内则要求全部推行到位。
上述转变应该说是一个较大的改进。在县这一级更大的行政区域内调度教育资源,较原来的制度有利于提供农村教育资金,有利于减轻乡镇政府和农民的负担,也有助于缓和乡镇政权因向农民摊派教育经费而造成的紧张和冲突。不过,进一步的会使我们发现,县一级财政的实力决定了这一新的制度的先天缺陷,由此不能抱过大的期望。
在现有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财政所占份额很小,加上乡(镇)级财政也只超过全国财政收入的20%(中央政府占51%,省和地市两级占27%)。在现有的2109个县级行政区域中,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不足600,包括574个国家级贫困县在内,财政补贴县多达1036个(均为1999年数据)。大部分县连维持“吃饭财政”的水准都困难,一些县全年的财政收入甚至不够用于教育的支出。
基于此,绝大多数县级财政显然无法担当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的责任。进而言之,“以县为主”仍然没有摆脱教育上城乡分割的格局,因为县级行政区域仍然属于“农村”,从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只是在农村内部调整教育资金的汲取和分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教育的基础条件,缩小近20年来越拉越大的城乡教育差距。从对这项制度的最大预期来说,“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可能缓解一县之内教育上“贫富不均”的情况,但却难以改变一个市或地区内部、一个省区内部、以及全国范围内极端“贫富不均”的局面,无法消除城乡之间教育的天壤之别。
中央政府似乎试图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对贫困地区教育援助的力度来解决“以县为主”后农村教育财源不足的,但迄今为止,努力远远不够:“十五”期间总的投入额度只有330亿元,包括总计50亿元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资金;每年50亿元用于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的专项资金;30亿元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资金(2001-2002年)。这些资金只相当于数年之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一年内对农民收取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的收入。而即便将所有资金——不再出现中途截留——都用于国家级贫困县,每县每年能够分得的部分也只有1000多万元,最多能解决“吃饭”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采取更大的举措来加以调整。
一是从教育平等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理念出发,限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水平和生均公用经费、教学设备的最大差距,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条件的改善和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差距的缩小。参照的现状,生均公用经费差距在全国范围内不应超过2倍,在同一省区内不应超过1倍,教师工资水平也应以不大于上述倍数为宜。当然,确定最大差距并非要将城市中小学的现有条件和教师收入砍下来,而是大幅度提高和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
关键词:农村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237-01
一、发展农村教育的必要性
“三农”问题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它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而农村教育又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农村只要在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才会逐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而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经费短缺的困难,继续提高教育水准更是举步维艰,城乡教育与知识差距明显加大。这种状况需要及时改变,因为它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进行全局性的思考与筹划,实在是当务之急。
二、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教育现状
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据2004年统计报告显示全县总人口2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有19.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2.9%,耕地面积39.3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2004年被列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贫困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农业人口众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全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按照“十五”期间国家确定的“人均生产粮食350公斤、人均经济纯收入825元以下”的贫困标准,据2004年统计玉龙县贫困人口14.3万人。其中,人均纯收入在625―820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有8.58万人;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有5.7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7%。甚至有几个交通不便,地势偏远的乡镇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更别谈有经济实力投资于教育。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化水平低
一直以来中国城乡教育有着明显的差距,城镇里的教育要比农村教育具有绝对优势。由于丽江县区位偏远闭塞,经济基础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有的县、乡公路标准低、质量差,公路建设、养护与资金需求矛盾突出。区县分设时,全县城镇人口不到总人口的5%。目前城镇人口仍不到8%。
三、玉龙县农村教育问题
经济落后导致了教育落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投入总量不足,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
农村教育落后于城镇首先源于对农村教育总量投入的严重不足。2004年以前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从未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的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政策与制度设计就是确保重点的非均衡的价值取向,即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政府优先满足城市人口的教育需求。而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远远无法满足接受教育的需求。投入到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有限的教育资源又得不到合理配置,被大量投入到重点、示范学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导致广大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开发,直接带来的是大批低素质人口的积淀。
(二)师资力量在数量上以及质量上都很薄弱
具体体现为:一是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合理,英语、信息技术、综合课教师普遍缺乏。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三是职称结构城乡差异大。城乡之间师资分布不合理,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农村教师的流失,主要是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优秀教师高度集中在县城以上的学校和经济发达地区,造成城镇中小学超编,农村中小学缺编,教师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三)农村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培养模式也很难适应农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育设计和教学内容与当前农村整体经济和文化背景极不匹配。比如,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有城市中心的取向,使很多农村学校难以适应。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与城市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离农村孩子的现实生活相差较大。
(四)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教育脱离了农村社会的现实
农村学生一进小学就要走上应试道路。由于在学校硬件、师资水平、资讯及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天然劣势,这种以不断升学为目标的农村教育,使绝大多数农村学生,成为极少数尖子生的陪衬。
四、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是保证农村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新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表示:“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政府应严格按照新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执行并做好法制不完善的部分。在经济不发达的前提下,合理地配置资源尤为重要。政府应制定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规则,实行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一体化,使城乡青少年享受平等的教育待遇。
2.应加强对教育的督导、审计工作。根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公民、社会组织对教育投入的监督,各级人大对各级政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以及责任追究、对违法者的制裁等方面应尽快出台可操作的具体方案。确立“监督”和“依法行政”机制,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公信力。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应保证尽量保证教师的数量满足需要。目前丽江中小学教师数量存在城镇教师局部过剩与农村合格教师严重短缺,城乡教师余缺难以互补的矛盾。农村学校一方面存在着大量不合格的师资,另一方面大量合格的应、历届大学毕业生无法补充进中小学教师队伍,成为困扰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笔者认为,在师资数量上,应根据需要合理确定农村边远地学校教师配编标准,保证农村中小学的基本需求。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和交流制度。通过建立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积极吸收已取得教师资格的高素质人才到中小学任教,以拓宽中小学师资队伍合格学历人才的来源。使中小学教师队伍逐步达到余缺调整基本到位、队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的目标。
3.完善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努力改善农村地区教师待遇。除了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外,还要实施边远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
(三)改革和完善课程结构,使农村基础教育更好地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玉龙县正经历着一个现代化的过程,而且绝大多数地区在不久的将来都要走上城镇化的道路。同时,城镇教育也确实能够最先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尝试新的教育行动。因此,农村发展要求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调整必须与城镇教育接轨,除了要提供最主要最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又要看清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更新课程内容,力求把那些最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城镇化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农村自身发展的需要。
总之,人力资源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因素,教育是决定人力资源质量的必然因素,因此通过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县动力的整体素质,将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市场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 教育 农民
发展农村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农村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城市和农村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次,农村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体现,对于构建学习型和创新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农村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农村、农民和农村问题,增加农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水平,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与城市教育相比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的农村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较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结构功能不健全,布局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1、 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短缺现象严重
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且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些县级政府没有财政能力承担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责任,造成了农村教育面临着经费不足的严重困难。2001年,我国开始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但是,由于县级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当,有些县级政府教育资金投入较少,使得校舍面积小,教育设施少,对于学生必须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文体器材等,也远远达不到现代化的教育要求。而且,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有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和特殊人群(流动人口子女、残疾儿童等)的基础教育就成为了困难,或者负着债务接受教育的情况也不少存在。
2、 农村教育师资队伍素质不高
农村教育中还存在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薄弱,有些教育观念落后、知识能力不高,方法落后的教师还活跃在农村教育课堂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农村的教师选拨、任用和培训机制不完善,造成教师逐渐向城市学校流动,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逐渐拉大。近年来,农村增加大量的任课教师,却又不给任课教师及时编制,打击了教师的敬业精神,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责任心,造成农村教育质量不高。
3、 农村教育的结构和功能不完善
在农村教育结构上,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只有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相对缺乏。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对于成人和职业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于成人和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是,农村的教育结构严重向义务教育偏离,忽视了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这种现象使得农村的教育结构单一,农村教育越来越满足不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另外,我国农村教育的功能仅限于向高一级学校培养人才,只是希望通过一级级地升学离开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也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通过简单的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认为只要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行,品德和其他方面都不行,因此不再关心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不仅忽视了成绩较好学生的全面教育,还忽视了成绩较差学生的基础教育,严重阻碍了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分析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的对策
1、在政策中突出农村教育的重要地位
政策要突出农村教育在国家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力争体现农村教育政策的可行性。第一,政府要关心农村的教育问题,将农村教育问题看作是我国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教育问题中突出农村教育的重要地位,并在政策中对农村教育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农村的教育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关系,一方面,只有建立以中央政府为主体,地方政府及学校自身为补充的教育资金支持,才能让农村教育免受教育资金缺乏的危机,另一方面,只有以中央政府的科学决策为指导,才能在农村教育中稳步前进,少走弯路。第二,政府要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并在法律和制度中体现可操作性,以确保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特殊而复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实行宏观调控,还要注重侧重群体和区域的教育现状,只有根据具体区域的农村教育问题,才能使农村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政府要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政策得以很好实施和农村教育问题得以解决。
2、 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农村教育的根源问题是生产发展落后。农村生产发展落后,农民的经济水平不高,农村教育事业就没有资金保障,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不理想,农民孩子也上不了学。俗话说,正本清源,要想解决好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就要解决好农村生产发展落后的根源问题。首先,我们要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通过拓宽增产渠道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地方政府收入,让地方政府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教育保障,让农民孩子有充足的资金储备去接受教育。其次,不仅政府要加大教育投资,农民也要重视孩子教育,政府要加强农民的教育投资观念,引导农民摈弃原生态的生活观念,重视孩子的学校教育投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
3、 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农村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在农村经济快速且多元发展的今天,农村教育结构失调不仅影响到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还影响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首先,政府要根据当地资源、人文、地理等实际情况,积极发展适合本地区的农村教育结构,打造健全的职业技术教育网络,以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效率。从城市方面来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流动,促进了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从农村方面来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其次,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中农业科技知识教育的重视,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素质,增强农民对科技的接受和运用能力,使得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这不仅为职业技术教育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了就业渠道,也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最后,政府和学校要重视义务教育工作,及时优化学校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农村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元素,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
4、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农村教育的水平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就要加强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首先,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取消城乡教师工资水平差距,健全薪资和职称奖励机制,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其次,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健全农村教师的在职进修制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素质。最后,加强农村和城市教育合作,促进城乡资源的共享的同时,吸引大学生和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总之,解决好当前的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我们要实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学校的联动,加大政策支持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村教育结构的同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同时,加强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教育健康发展,才能减少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差距,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再淮. 农村教育的春天何时到来[J]. 语文学习. 2011.(02)
[2]班建武,李敏. 农村教育的外部功能及其当代使命[J]. 中国教师. 2011.(11)
[3]马玉顺. 农村教育拒绝政策性歧视[J]. 基础教育. 2004.(09)
【关键词】农村 小学教育
一、前言
我国作为全世界目前人口第一的发展中国家,国内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大中城市发展快速,而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是其中的软肋,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水平整体的提升。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小学教育。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教师素质偏低、小学办学条件差、家庭教育缺陷等等,都严重制约了小学教育健康良好的发展。
二、农村教育现存的若干问题
(一)留守学生的问题
面对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农村中现在存在着的现象就是孩子的父母亲出门打工谋生计,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我国农村的老人基本上是小学文化程度或者甚至没有读书过,这里所谓的“照顾”也就是生活起居意义上的照顾,保证安全和有饭吃有衣服穿,根本无法进行“留守子女”的思想,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这也就使得“留守子女”们在家庭教育这一环节严重缺失,这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多的是他们的身心健康等问题。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把本应由家庭、学校共同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而学校和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一些学生身心健康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这样一来,有很多孩子会面临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学习成绩不能达到要求,也就无法更好的进行以后的发展。其次是容易产生性格缺陷,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爷爷奶奶又不能很好的进行开导教育,使得孩子本身的性格发展不平衡。最后就是这样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二)生源问题
现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许多年轻的农村夫妇改变了观念,选择不要小孩儿,而一部分农村夫妇则觉得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差而选择把孩子送去城里念书,或者夫妇决定出外打工,家中老人无法照顾孩子,只能带着孩子去打工地上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就读。很多流入地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学校就读,还不用额外交纳赞助费、借读费等,同当地学生一样平等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家长能随时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城镇私立小学在招生方面,也想方设法争抢生源,提供一系列的优惠和高质量的服务。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农村小学生源的问题。而生源问题直接影响了小学办学的规模大小和质量。生源减少,一些较小的学校不得不进行并班,最终并校,而并校后教学质量依然无法提升,生源更加减少,如此恶性循环。
而一些班级学校,因为生源少,不得不采取包班的教育方式――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级所有课程的讲授。因为每一科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和思维方式,有些甚至南辕北辙,一名老师很难做到较好的完成不同科目的教授。包班这种方式不但增加了老师的教学难度,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学生学习效率肯定也会大打折扣。家长更加不信任学校。家长不信任则不愿意将学生交给学校,这样我们的问题又回到生源减少,教学质量相应下降的恶性循环上。
(三)软硬件设施问题
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发展中设施设备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农村的各种软件硬件设施都不能与城市相媲美,同时农村的条件待遇也无法与城市相提并论,因此,农村没有先天优势来吸引年轻优秀的老师。这导致了农村小学教育的师资成为问题。很多调查和数据都表明,缺少新血液,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一大问题。“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已成为当前农村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高中从初中调教师,初中从小学调教师,调走的是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这样层层“掐青苗”,留在小学教学岗位上的很多是上了年纪、体弱多病的教师。加之没有新的教师补充,教师队伍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成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配备基本的师资是必不可少的。
在硬件设施上,农村教育设施的缺失表现在许许多多的方面,校舍的破败不堪,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学更不可能拥有像城镇中那样的教学设备,U型防反光黑板,高清投影仪,电子设备,英文的听说读写能力锻炼设备等等。比如城镇的小学可能拥有高级的听力练习教室,而农村的学校往往不具备这样的设施。而小学是整个教育的重中之重,如果小学基础不稳固,同样不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机,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就不会愿意把孩子送到农村的小学念书。
(四)校车安全问题
由于农村地广人稀,集中办学导致小学生上学路程都比较远,因为财力原因,农村又没有正规的校车,一些私家车摇身一变改成了校车,并且一直承担着校车的职能,私家车从各方面都不能达到国家对校车的安全要求,从司机安全意识、车辆安全规格都不合格,而这样的车经常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给农村小学生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因为没有正规校车导致学生出事的事故随时有可以发生,在此望相关机构重视农村小学生校车配制问题。
三、结束语
教育是国之根本,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在中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农村的小学教育是重中之重。因此,综上所述,我国应加大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资,加强农村软硬件的设施,加强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锻炼和储备,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教育更好的发展,农村的小学教育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使农村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小学教育,与城市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1.资金问题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全面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加大了公共财政中教育的投入,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仍然不足。另外就是目前农民的收入来源仍比较单一,且收入有限,无法再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杜琳娜认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教育观念"城市化",教育经费投入短缺,农民教育负担重,师资流失较严重。柳方提到当前我国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存在着县级财政份额过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难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等诸多问题。邵锋也提到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体制仍存在许多问题,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多级分担,规范高效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体制。范先佐发现: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着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农村中小学教育保障条件大大减弱;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仍不能得到较好解决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本解决县级政府的财力结构与其负担的义务教育责任不相称问题。针对农村教育财政短缺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供均等化的教育服务。其次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充分调动各级政府教育投资的积极性。第三:建立和完善测算制度及经费监管机制,将教育经费的投入分配和使用置于公共监督之下,进一步调整加强政府责任意识和能力。第四:继续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间接提高农民教育可投入资本。
2.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有社会公共资源时受到公平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城市学校资源雄厚且“人满为患”,而一些边远地区,学校基础设施差,生源少,师资缺,造成了严重的教育不公平。何东亮认为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是指人人都有平等的上学机会。我国目前的教育公平问题涉及到教育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阶层差异等多个方面,而在教育的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结构等方面的城乡差异问题是影响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正最为显著的因素。李方强认为师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因素。近年来,大量的农村优质中小学教师资源向城镇流动,不合理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使原本就尖锐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越发突出。袁犬提到应当下农村教育公平难题亟待破解,它已严重阻碍了教育均衡发展。要想实现教育公平,最关键的是人才外流的问题。教育越不公平,人才外流现象越严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将“城乡一体化”确立为我国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政府就必须解决教育公平问题。首先要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其次保证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最后还要解决城乡教育差距问题。各级政府要积极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体制,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实现教育公平。
3.农村教师问题
农村教育的开展落实到根本还是要靠教师去实现。因此农村教师素质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质量。而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是也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核心。廖其发总结农村教师队伍现状为:量少质弱,待遇较差。王世忠,王一涛认为农村教师的总体素质不高阻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小学教师队伍年龄老化问题严重。针对农村教师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该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刘勇认为要清醒认识农村教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愿景中的重要地位。把好入口关,健全培训、轮训、互访制度,不断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素质健全培训、轮训、互访制度,使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经常化、规范化。秦玉友提到要让农村教师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第一,严格农村教师准入标准;第二,审查当前教师的任职资格;第三,重新确定教师编制标准;第四,要普遍提高农村教师质量。综上,我国政府解决农村教师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加大农村教师的招聘工作,并为之落实编制。其次通过政府组织考试、严格筛选,保证教师队伍的素质。再之,各级政府要保证落实教师待遇和保障机制,切实维护教师权益。最后各级政府还要实行教师统一标准,消除城乡教师待遇差异。
二、农民职业教育是新世纪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
我国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农产品大量在中国登陆,国内的农产品竞争力增加,而我国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和农业发展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这也是农村教育顺应时代为农服务的根本途径。余永德认为职业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一看法现在也已得到了农民和农村工作者及广大教育者的共识。王贤认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能人才,提高了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大的生源市场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要求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之相适应。李水山认为农村职业教育中农民的职业教育是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首先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财政投入和宣传投入都需要加大,保证和鼓励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其次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各部门要注意使用多种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作为一种渠道,开展远程教育。还可以开展农民的岗前培训、科技下乡等活动。通过多种手段保证农民接受到教育。
三、目前的研究成效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