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歌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虽然电波载体(广播等)、多种现代电子产品如MP3等载体的出现让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有很大的改进,但人们对音乐的选择范围有着诸多条件的限制,大多是被动地接受音乐,无主动性,更谈不到互动.而网络的产生使音乐通过复制、再现等以强劲的势头走进人们视野与生活中,被大多数人所喜爱.且网络歌曲的创作、表演不受时间、空间、地点和身份的限制,人人都可以创作音乐、都可以通过网络展示把自己的歌声,有网络的地方就有网络歌曲的影子.而且对音乐作品的评价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网络歌曲的受众群体几乎涉及男女老少,其受众群体非常广泛,每个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欣赏音乐的同时,通过音乐网站点评、网络歌曲点击率等途径参与网络歌曲的评论,它一方面使音乐平易近人的同时,也使民间草根音乐人的梦想也可以瞬间变为现实,甚至决定了一个歌手成功甚至网络商家的的成败.2009年《如果分开也是一种爱》是该年点击率最高一首歌曲,成就了歌手和商家的梦想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欣赏、评价环境有力推进网络歌曲的发展.
网络歌曲新形式满足后工业社会时代的娱乐经济性需要
后工业社会时代的娱乐经济价值观念和艺术趣味需要网络歌曲新形式.当代中国虽没有进入后工业社会,但也打上后工业社会深深地印记.[2]人们在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关注自身的幸福与快乐,娱乐经济便由此应运而生.
(1)网络歌曲的社会特质满足后工业社会人们的感情需求.人类步入后工业社会之后,电子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快捷化,网络更加深刻地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模式,是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社会中由家庭和工作原有群体,出现了社会关系零碎化趋势,人际关系疏离,网络却给人们营造了一个虚拟的情感世界和交流的平台,虚拟的网络就成了人们相识、交流、情感宣泄和表达的渠道;在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日渐稀少的今天,网络歌曲创作者创作网络歌曲,无非是想通过网络这样一种大众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满足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情感需求.
关键词:网络歌曲 青少年 音乐教育 审美观
近年来,网络歌曲风起云涌。无论是身处大街小巷,还是商场闹市,网络歌曲不绝于耳。根据上海市妇联对全市290名7―18岁少年儿童的调查,最受儿童喜欢的少儿歌曲分别为《两只老虎》《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卖报歌》等8首歌曲。调查同时显示,儿童最喜欢的三种歌曲形式依次为流行歌曲(98%)、影视歌(86%)和网络歌曲(80%)①。可见在中小学校中,良莠不齐的网络歌曲也深受青少年学生的青睐。
一、网络歌曲的特性及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网络歌曲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科技、艺术、时代的交叉产物,且将长期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中。
网络歌曲旋律简单,且易记、易学、易唱。一是创作者不需要精炼的旋律技法和缜密的作曲思维。二是歌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多以反映社会风气和表达普通老百姓的内心世界为主。此外,互联网给了网络歌曲零成本的传播平台。网络歌曲是互联网发展和普及的产物之一,并列于网络购物、网络通信等领域,它的传播不需要靠传统的唱片、卡带,更不需要铺天盖地地宣传和对歌手的包装。创作者仅需上传,听者仅需在线收听或者下载。而这一低成本的传播方式使得网络歌曲的竞争性很强。三是普通百姓的审美取向促进了网络歌曲的迅速发展。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受教育的统计数字表明,受过高中及中专教育的人数不到12%,而受过大学本科及专科教育的不到4%。这说明目前很多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较高的艺术品位和审美追求,而网络歌曲的通俗、贴近生活的特性迎合了很多普通百姓的审美需求。
对于网络歌曲的社会影响,有褒有贬。有人认为它贴近生活、丰富生活,也有人认为低俗不堪,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对这一新兴事物,必须要谨慎、客观地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笔者主要谈谈低俗的网络歌曲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第一,低俗的网络歌曲容易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如《我爱人民币》中的歌词,“我认为赚钱是一种乐趣,只要取之有道天经地义……我觉得花钱是一种刺激,只要量体裁衣合情合理”等,这些夹杂着低级趣味和拜金主义的网络歌曲非常不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第二,低俗的网络歌曲不利于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培养。如《骂人圣经》这类网络歌曲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培养非常不利,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会去模仿。此外,低俗的网络歌曲容易诱发青少年的早恋情结。特别是正处花季的中学生,对爱情充满渴望,而很多网络歌曲恰恰就是表现男欢女爱的②。只要心理稍有动摇,马上就会投入到“老鼠爱大米”的感情世界中。第三,网络歌曲容易固化青少年的审美取向和艺术品位。马克思认为,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笔者认为若网络歌曲长此以往地发展,必然固化一部分人的艺术品位,这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学生,由于他们心理和生理发育尚未成熟,猎奇心强,又缺乏足够的鉴别力,很难对网络歌曲的好坏进行甄别选择,觉得顺口就唱,觉得刺激就学。而且,在学校里形成了一个观念,即会唱网络歌曲是一种时尚的表现。不少在校生整天唱的是网络歌曲,无心于老师教的正统歌曲,甚至于模仿网络做法把正统歌曲改编成一塌糊涂的歌曲。③长此以往,网络歌曲将很容易扎根于学生们的审美意识中,也将对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造成致命的影响。
二、对低俗的网络歌曲进入校园现象的反思
分析低俗的网络歌曲进入校园这一现象,必须要了解两个问题,即网络歌曲为何吸引青少年?青少年为何接受不良的网络歌曲?上文中,笔者已经从旋律、歌词、互联网等方面介绍了网络歌曲的特点,接下来笔者将谈谈青少年接受低俗的网络歌曲的原因。
有人认为青少年不能抵制低俗的网络歌曲是因为心智尚不成熟、好奇心强和缺乏成熟的判断力。但笔者认为这些只是青少年所处的年龄段正常的心理属性,是客观存在的。然而这一现象是否与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有关系呢?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到了音乐课程的四大价值――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而其基本理念也要求以审美为核心,并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面对低俗网络歌曲入侵校园,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否正确引导了青少年的审美取向,是否培养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是否提高了青少年的艺术品位呢?对于低俗的网络歌曲深受学生喜爱的现象,笔者认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工作做得不足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我国社会的日益开放,良莠不齐的网络歌曲迅速充斥了青少年的听觉“视野”,但尚未引起音乐教育者的足够重视,而学校音乐教师也未对学生听唱网络歌曲进行具体、正确的引导;二是部分中小学并未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正确审美观的培养,多认为文化课的重要性高于音乐教育,或者音乐课可有可无。特别是在偏远山区和农村地区,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和硬件设备,音乐课上很难谈到审美观。
综上所述,网络歌曲之所以能占领校园,除了青少年客观存在的追求新鲜刺激、追求个性自我、要求情感宣泄等这一特殊年龄段的心理特性以外,部分学校音乐课程缺乏对引导学生甄别网络歌曲的雅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等内容的重视。
三、积极引导,从容面对
从网络歌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来看,网络歌曲将不会在短时间内退出校园歌坛。其通俗易懂、学唱简单、贴近生活的特性将仍受青少年学生的青睐。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小巧方便的数码音乐产品,如MP3音乐播放器、音乐手机、计算机等数码产品加快了网络歌曲的传播。此外,众多的手机彩铃制作商和运营商等商业盈利机构也使得网络歌曲难以进步。而由于网络歌曲创作者的能力和硬件技术有限,也决定了网络歌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那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提防低俗的网络歌曲进入校园呢?笔者认为,除了加大文化部门的监管力度和社会舆论等的干预以外,中小学校领导及音乐教师也应对这一现象及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加以重视,积极引导学生对网络歌曲有选择性地进行欣赏。音乐教师应多介绍或教唱艺术性强、贴近生活、积极向上的声乐体裁,从而端正学生的审美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此外,音乐教师也应与学生多交流、沟通,积极了解学生的审美取向,从而对症下药。
总而言之,网络歌曲进入校园是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等诸多因素交叉所导致的一种文化现象。就学校教育而言,只有帮助学生进行网络歌曲的甄别,对学生审美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有效地抵制低俗的网络歌曲进入校园,更好地提升青少年的整体素质,贯彻美育的教学方针。
注释:
①过八成儿童不喜欢儿童歌曲[N].人民日报,2006―05―15(11).
②蔡音颖,叶亚玲.网络歌曲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2007(4).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浙江 金华 321001)
【摘 要】网络报刊、期刊与传统报刊、期刊有着本质区别,即从投稿、编辑、出版、发行、订阅、阅读及至读者意见反馈的全过程都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而从作者和读者的需求来说,通过网络报刊、期刊发表的文学、摄影、书画、音乐歌曲,也应与修订版书籍一样,有其最大限度自由的良好存在载体。网络报刊、期刊中的文学、摄影、书画、音乐歌曲出版修订版照样能拥有她与修订版书籍一样广泛的热心读者,只要有作者,只要有读者,就有她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 网络报刊;网络期刊;文学;摄影;书画;音乐歌曲;出版;修订版
书籍有修订版是广大读者都熟知的事,报刊、期刊也应出版修订版,这个问题,笔者也撰写过几篇论文论及之,认为报刊、期刊中的诗词(文学)、摄影、书画、音乐歌曲出版修订版是顺应作者、读者,顺应文学艺术发展需求的事情,是出版事业、出版学术事业发展的需要。那么网络报刊、网络期刊的文学、摄影、书画、音乐歌曲是否也应出版修订版呢?回答是肯定的。
我们知道,作者创作的作品在网络报刊、网络期刊发表后,很多时候修订是作者所渴望的。不排除的特殊情况是,经过作者和编辑部门认为有必要再次或多次发表的作品,才有修改、订正的机会。但是还是有大量的网络报刊、网络期刊文学、摄影、书画、音乐歌曲的作者是不具备有这些条件的,更遑论在当前出版界情形中、学术界语境下出版修订版。
修订版是指对已经成型的文字书籍内容进行重新修订,包括添加删减。摄影、书画作者对已经发表的同一作品重新进行创作,这样重新创作的作品,也可以认为是修订版。网络报刊、网络期刊的摄影、书画当然应享有这一出版修订版的权利。
网络报刊、网络期刊中的文学、摄影、书画、音乐歌曲出版修订版很重要吗?是的。修订能使原版作品增色添彩不说,还能使原版作品更上一个台阶,或者有可能成为神品、经典之作,而有作品修订要求的,本身也说明了该作品语言优美、气韵生动,令人回味无穷。同时,通过出版网络报刊、网络期刊修订版文学、摄影、书画、音乐歌曲可激励、调动作者创作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的积极性,亦可最大限度的展示作者的智慧、才华。
综上所述,本文因之产生想法并建议有关出版行政部门,应考虑给与网络报刊、网络期刊出版修订版文学、摄影、书画、音乐歌曲的权利,以满足作者和读者对其出版修订版的渴求与期盼。
作者将修订后的作品投向网络报刊、网络期刊编辑部门寻求出版修订版时,应向编辑部门提供原版或再版各版次发表作品的复制件,修订版作品应说明原版或再版各版次发表的信息。作品的修订内容与非修订内容比例可比照书籍修订内容与非修订内容的比例作参考,也可例外。如果网络报刊、网络期刊文学、摄影、书画、音乐歌曲修订版被出版行政部门允许出版,修订版文学、摄影、书画、音乐歌曲自然就不应视为重复发表,因为有一“修订版”在。书籍有视修订版为二版或更多版次的情况,而本文认为网络报刊、网络期刊文学、摄影、书画、音乐歌曲出版修订版照样能拥有她与修订版书籍一样广泛的热心读者,这样的作品更有可能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有可能成为艺术史上的神品而熠熠生辉。
书籍有修订版,网络报刊、网络期刊为什么不可以有修订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出版界、学术界的反思,而本文亦即是一个尝试。
网络报刊、网络期刊中的文学、摄影、书画、音乐歌曲也应享有出版修订版的权利,这样的想法与建议看似匪夷所思,却是有其内在的价值诉求的,是纯粹从有利于网络报刊、网络期刊作品的角度而提出的,理应被视为一种积极良好的向上精神,以期出版界、学术界、文学艺术界达成共识,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这也可说是出版者、作者、读者三赢的活泼局面,如果实现,将会得到广大作者、读者的共同欢迎,出版事业也将向前发展一大步。
参考文献
[1]李仙郎.论期刊摄影作品应出版“修订版”[J].科技视界,2014(21):326.
[2]李仙郎.诗词应准许出版修订版[J].科技信息,2014(1):297.
[3]李仙郎.论期刊书画应准许出版“修订版”[J].科技视界,2014(7):343.
[4]李仙郎.论期刊音乐歌曲应否出版修订版[J].音乐时空,2014(5):42.
网络营销对地产行业的影响有多大,相信每一个业内人士都是深有体会的。同样的资金投入,企业可以得到的宣传效果却是翻倍甚至再翻倍的。这让很多新涉足的企业有了发展希望,给了这部分企业强大起来的机会。只要懂得利用,懂得如何网络营销,地产企业将会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从品牌传播的角度来说,网络只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渠道,但是这个渠道整合了传统意义上的所有的媒介形式,同时聚合了大量的年轻消费群族;从产品营销的角度来说,网络是一个营销与传播整合的通道,在网络媒体上把传播和销售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也就是实现了品牌传播与产品销售的整合。
地产行业正是看到了网络销售的发展具有传统品牌营销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抓住以下四点优势开展销售:
一、网络媒体整合了品牌的营销传播和产品的销售,因此让品牌的营销传播活动效果更为直接,更为实效。因此让广告投入的性价比进一步提升。地产企业在各大门户网站和地产、家居、建材等与之相关的专业网站实施针对性的广告传播,采用智能化的方式锁定目标消费群体,让最近一段时间浏览家居建材网站的网友看到相关广告信息,取得优质的传播效果。这一策略就要依仗软文来实现,软文作为网络营销的龙头项目,在地产企业的宣传方面屡立奇功。
二、网络销售压缩了传统营销的中间环节,让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产品的价格能够进一步降低。曾经有一位企业家老总在聊天中说,如果压缩中间环节,在同样销量的情况下,所有产品五折销售,我的利润额是一样的。同样的道理,省去了户外及电视广告的巨大花销,地产企业将品牌的性价比提高再提高,让客户对企业服务更满意。这并不是说地产行业要搞网上价格战,而是要挤掉传统渠道浪费掉的那部分资金,做网络知名品牌。
三、网络销售让消费者的选择面更大。或许要找到一套自己喜欢的房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便四处看房,花费了时间也消耗了精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寻找太盲目,很难找到自己真正中意的房子。而网络平台将会让客户在众多房源中,根据自己的要求筛选出合适的几套,然后对比分析,最后着重看房,省去了很多时间,又快,又便捷,网络营销真的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四、网络销售让品牌的销售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有网络的地方就有我们的销售终端。在传统的加盟体系中,有些市场对于商来说是一个很尴尬的市场,如果开专卖店,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入不敷出,如果不开,又很可能被竞争对手占据先机。但是网络销售解决了这个问题,网络销售打破了地域和终端数量的限制。
1企业的战略由来大求全转向求新求快
工业时代的神话标准是规模,其理论基础是规模经济,当企业的规模增长时,产品的成本减低,从而有价格优势在市场上更容易被消费者认同。在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在边际收益为零的那一点上实现最优。这种分析方法是以成本为中心的,即各种要素(资本、人力、资源)在产品中的比例随着总产出的扩大而减少,在最优点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圣律。
信息时代的成功楷模是速度。在信息社会中,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创新,主要是信息和知识的增量,而信息在互联网上的瞬时性和全球性要求信息的反应速度必须迅速。对市场信息反应快的企业可以迅速抢占市场,建立起在互联网上的信誉度和品牌,吸引足够的消费者的注意力。互联网上的这种信誉一旦建立,其路径依赖效应是巨大的,其成功也必然被“锁入”,极难改变。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后起优势会被这种巨大的路径依赖效应抵消,成功定律将是:只要你是第一个具备了所有优势的企业,你的成功将是必然。就像雅虎(YAHOO),虽然其搜索引擎的功能现在被诸如LYCOS、INFOSEEK等超过,但是它仍然拥有最多的用户。显然,这种模式不是以成本和规模为中心的,因为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其边际收益由于网络效应不是递减而是递增的,因而MR>MC的关系使得只有迅速地进入市场,获得足够的市场认同才能生存获利。
互联网使得“创新的难题”发展到了极至,任何一个大型的企业在创新的面前相对于小型企业都处于劣势。在工业时代,即使你是后来者,只要你有足够雄厚的资本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你仍然可以是赢家,并且可以低成本地享有许多前者开发的先进成果,这种“后发优势”在信息时代很难成立。因为信息时代企业争取的不再是市场份额,而是人们的观念份额,观念的相对稳定性使得后来者很难超越前者。
2围绕资本建立起来的生产销售体系将转向以信息流动和知识开发为中心的生产管理体系
互联网作为信息载体的特性使个体能够平等地面对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信息,信息的壁垒和垄断都是微小的,任何一个经济主体做出决策时所面临的信息是相对完备的。以消费者为例,当一个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巨大的网上信息可以使他在很多卖家的价格和服务之间进行比较,比较的成本仅为相应的网络费用和等待时间,这和在不同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之间奔波的成本相比要小得多。在互联网上,经济活动的市场对于任何一个潜在的进入和退出者的开放性远比工业社会要大得多,因为互联网首先是没有疆域的,不存在各种的疆域限制。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给予了各个经济主体平等的竞争机会,这种机会在互联网上是没有一种力量可以限制的,因为工业巨人借以压倒对手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以及固定的供销体系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空间中很难有良好的体现。互联网的冲击在于将原来围绕资本建立起来的生产销售体系转向以信息流动和知识开发为中心的生产管理体系上来。从这种意义上说,任何一种企业只要有了充分的知识资源,就可以进入市场,因为有关的资本不再是竞争的关键,市场基本是存在大量的资本而知识稀缺,良好的知识将会是资本争抢的目标,而不是相反。而且建立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企业的成本要比水泥式的小得多,面对的市场则极其广阔。这种相对完全的市场体系使得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分析和管理时必须充分把握住市场的动向,加强信息收集和整理,加大科研创新力度,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但这并不和上面的企业的“先发优势”矛盾,因为互联网时代的成功机会在于创新,任何一种创新在市场上的成功机会是巨大的。这种先发企业的锁定优势正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3商业营销、采购、物流等面临新的挑战
互联网的发展首先对零售业发起了强大的冲击,工业时代造就了科层制的管理和销售体制,从生产商,经中间商批发商、再至零售商以及最后是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生产商不仅可以直接面对零售商,而且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省去了商的佣金和中间的各种成本和费用,可以拥有更多的价格优势,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生产,通过网络直接将客户的需求信息送到生产线,从而实现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和市场细分。同时,通过互联网生产者还可以直接和供应商联络,在原料采购方面享有更多的灵活性和价格上的优惠,并保持最优化的库存量和顺畅的物流体系。这种方式的最典型代表是Dell电脑公司和GE电气公司,GE电气公司的销售网络将整个生产循环过程减低一半,运营成本降低了1/3,购货成本下降了5%-50%不等,该公司1999年已有了10亿美元的网络销售额。1998年美国的网上交易额达170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1/3。美国政府预计,2002年全美网上销售和服务的营业额将达到3270亿美元,电子交易将在四年内为美国国民收入增加100~200亿美元,同时节省5%~15%的生产销售宣传等成本费用。从1999年1月1日起,美国政府要求联邦政府一切对外采购均采用电子商务形式。同样,英国也提出在2000-2001年实现90%的政府日用品采购的电子化,2001年实现25%的政府业务的网络化。网络营销基于互联网的这种转变使得传统物流体系受到了相当的挑战,如何保持库存的最优量以适应网络订货和生产的灵活性与及时性是厂商面临的一大难题,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针对小批量订货甚至是单件订货来建立和改造自己的配送体系是厂商成败的关键。传统科层的销售体系中厂商的配送是大宗的、一次性的。而直接面对消费者时,厂商必须建立一个庞大的、快速灵活的配送队伍以保证商品的快速送达。
4企业财务观念面临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