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

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

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范文第1篇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如果零上5℃记作+5℃,那么零下5℃记作()

A.﹣5B.﹣5℃C.﹣10D.﹣10℃

【考点】正数和负数.

【分析】首先审清题意,明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再根据题意作答.

【解答】解:零下5℃记作﹣5℃,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2.下列各对数中,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A.3与B.与﹣1.5C.﹣3与D.4与﹣5

【考点】相反数.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且一对相反数的和为0,即可解答.

【解答】解:A、3+=3≠0,故本选项错误;

B、﹣1.5=0,故本选项正确;

C、﹣3+=﹣2≠0,故本选项错误;

D、4﹣5=﹣1≠,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知识,比较简单,注意掌握互为相反数的两数之和为0.

3.三个有理数﹣2,0,﹣3的大小关系是()

A.﹣2>﹣3>0B.﹣3>﹣2>0C.0>﹣2>﹣3D.0>﹣3>﹣2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

【专题】推理填空题;实数.

【分析】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得

0>﹣2>﹣3.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4.用代数式表示a与5的差的2倍是()

A.a﹣(﹣5)×2B.a+(﹣5)×2C.2(a﹣5)D.2(a+5)

【考点】列代数式.

【分析】先求出a与5的差,然后乘以2即可得解.

【解答】解:a与5的差为a﹣5,

所以,a与5的差的2倍为2(a﹣5).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读懂题意,先求出差,然后再求出2倍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去括号错误的是()

A.2x2﹣(x﹣3y)=2x2﹣x+3y

B.x2+(3y2﹣2xy)=x2+3y2﹣2xy

C.a2﹣(﹣a+1)=a2﹣a﹣1

D.﹣(b﹣2a+2)=﹣b+2a﹣2

【考点】去括号与添括号.

【分析】根据去括号法则对四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要注意括号前面的符号,以选用合适的法则.

【解答】解:A、2x2﹣(x﹣3y)=2x2﹣x+3y,正确;

B、,正确;

C、a2﹣(﹣a+1)=a2+a﹣1,错误;

D、﹣(b﹣2a+2)=﹣b+2a﹣2,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去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时,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先把括号前的数字与括号里各项相乘,再运用括号前是“+”,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是“﹣”,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运用这一法则去掉括号.

6.若代数式3axb4与代数式﹣ab2y是同类项,则y的值是()

A.1B.2C.4D.6

【考点】同类项.

【分析】据同类项是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可得y的值.

【解答】解:代数式3axb4与代数式﹣ab2y是同类项,

2y=4,

y=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是解题关键.

7.方程3x﹣2=1的解是()

A.x=1B.x=﹣1C.x=D.x=﹣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计算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

【分析】方程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解答】解:方程移项合并得:3x=3,

解得:x=1,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8.x=2是下列方程()的解.

A.x﹣1=﹣1B.x+2=0C.3x﹣1=5D.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计算题.

【分析】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把x=2代入各个方程进行进行检验,看能否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

【解答】解:将x=2代入各个方程得:

A.x﹣1=2﹣1=1≠﹣1,所以,A错误;

B.x+2=2+2=4≠0,所以,B错误;

C.3x﹣1=3×2﹣1=5,所以,C正确;

D.==1≠4,所以,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的解的定义,是需要识记的内容.

9.如图,∠1=15°,∠AOC=90°,点B,O,D在同一直线上,则∠2的度数为()

A.75°B.15°C.105°D.165°

【考点】垂线;对顶角、邻补角.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图示可得,∠1与∠BOC互余,结合已知可求∠BOC,又因为∠2与∠COB互补,即可求出∠2.

【解答】解:∠1=15°,∠AOC=90°,

∠BOC=75°,

∠2+∠BOC=180°,

∠2=105°.

故选:C.

【点评】利用补角和余角的定义来计算,本题较简单.

10.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方向50米处,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

A.南偏西50°方向B.南偏西40°方向

C.北偏东50°方向D.北偏东40°方向

【考点】方向角.

【分析】方向角一般是指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的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成北(南)偏东(西)××度.根据定义就可以解决.

【解答】解: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度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南偏西40度的方向.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向角的定义,解答此类题需要从运动的角度,正确画出方位角,找准基准点是做这类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1.有理数﹣10绝对值等于10.

【考点】绝对值.

【分析】依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求解即可.

【解答】解:|﹣10|=10.

故答案为:1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绝对值的性质,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2.化简:2x2﹣x2=x2.

【考点】合并同类项.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即系数相加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解答】解:2x2﹣x2

=(2﹣1)x2

=x2,

故答案为x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并同类项得法则.即系数相加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13.如图,如果∠AOC=44°,OB是角∠AOC的平分线,则∠AOB=22°.

【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OB的度数.

【解答】解:∠AOC=44°,OB是角∠AOC的平分线,

∠COB=∠AOB,

则∠AOB=×44°=22°.

故答案为:2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把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4.若|a|=﹣a,则a=非正数.

【考点】绝对值.

【分析】根据a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即可确定出a.

【解答】解:|a|=﹣a,

a为非正数,即负数或0.

故答案为:非正数.

【点评】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熟练掌握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15.已知∠α=40°,则∠α的余角为50°.

【考点】余角和补角.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根据余角的定义求解,即若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

【解答】解:90°﹣40°=50°.

故答案为:50°.

【点评】此题考查了余角的定义.

16.方程:﹣3x﹣1=9+2x的解是x=﹣2.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计算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

【分析】方程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解答】解:方程移项合并得:﹣5x=10,

解得:x=﹣2,

故答案为:x=﹣2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66分)

17.(1﹣+)×(﹣24).

【考点】有理数的乘法.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简便运算,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得答案.

【解答】解:原式=﹣24+﹣

=﹣24+9﹣14

=﹣29.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乘法分配律是解题关键.

18.计算:(2xy﹣y)﹣(﹣y+yx)

【考点】整式的加减.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去括号,再合并即可.

【解答】解:原式=2xy﹣y+y﹣xy

=xy.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解题的关键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19.在数轴上表示:3.5和它的相反数,﹣2和它的倒数,绝对值等于3的数.

【考点】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专题】作图题.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3.5的相反数是﹣3.5,﹣2的倒数是﹣,绝对值等于3的数是﹣3或3,从而可以在数轴上把这些数表示出来,本题得以解决.

【解答】解:如下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数轴、相反数、倒数、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自的含义,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相应的各个数.

20.解方程:﹣=1.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方程思想.

【分析】先去分母;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

【解答】解:由原方程去分母,得

5x﹣15﹣8x﹣2=1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3x=27,

解得,x=﹣9.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常见的过程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1等.

21.先化简,再求值:5x2﹣(3y2+5x2)+(4y2+7xy),其中x=2,y=﹣1.

【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专题】计算题;整式.

【分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5x2﹣3y2﹣5x2+4y2+7xy=y2+7xy,

当x=2,y=﹣1时,原式=1﹣14=﹣13.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2.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还少40°,求这个角.

【考点】余角和补角.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还少40°”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这个角为x,则有90°﹣x+40°=(180°﹣x),

解得x=30°.

答:这个角为30°.

【点评】主要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的概念以及运用.互为余角的两角的和为90°,互为补角的两角之和为180°.解此题的关键是能准确的从图中找出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计算出结果.

23.一个多项式加上2x2﹣5得3x3+4x2+3,求这个多项式.

【考点】整式的加减.

【分析】要求一个多项式知道和于其中一个多项式,就用和减去另一个多项式就可以了.

【解答】解:由题意得

3x3+4x2+3﹣2x2+5=3x3+2x2+8.

【点评】本题是一道整式的加减,考查了去括号的法则,合并同类项的运用,在去括号时注意符号的变化.

24.甲乙两运输队,甲队原有32人,乙队原有28人,若从乙队调走一些人到甲队,那么甲队人数恰好是乙队人数的2倍,问从乙队调走了多少人到甲队?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调配问题.

【分析】设从乙队调走了x人到甲队,乙队调走后的人数是28﹣x,甲队调动后的人数是32+x,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即甲队人数=乙队人数的2倍,可列出方程组,再求解.

【解答】解:设从乙队调走了x人到甲队,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28﹣x)×2=32+x,

解得:x=8.

答:从乙队调走了8人到甲队.

【点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部分,把列方程的问题转化为列代数式的问题.

25.某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七次行驶纪录如下.(单位:km)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

﹣4+7﹣9+8+6﹣5﹣2

(1)求收工时距A地多远?

(2)当维修小组返回到A地时,若每km耗油0.3升,问共耗油多少升?

【考点】正数和负数.

【专题】探究型.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将各个数据相加看最后的结果,即可解答本题;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最后再加上1,因为维修小组还要回到A地,然后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1)(﹣4)+7+(﹣9)+8+6+(﹣5)+(﹣2)=1,

即收工时在A地东1千米处;

(2)(4+7+9+8+6+5+2+1)×0.3

=42×0.3

=12.6(升).

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范文第2篇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3﹣2=6B.m3•m5=m15C.(x﹣2)2=x2﹣4D.y3+y3=2y3

2.在﹣、、π、3.212212221…这四个数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A.1B.2C.3D.4

3.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20cm和30cm.若要订一个三角架,则下列四根木棒的长度应选()

A.10cmB.30cmC.50cmD.70cm

4.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9的平方根是﹣3B.9的平方根是3

C.9的算术平方根是±3D.9的算术平方根是3

5.某商品进价10元,标价15元,为了促销,现决定打折销售,但每件利润不少于2元,则最多打几折销售()

A.6折B.7折C.8折D.9折

6.如图,AB∥CD,∠CED=90°,EFCD,F为垂足,则图中与∠EDF互余的角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7.﹣8的立方根是.

8.x2•(x2)2=.

9.若am=4,an=5,那么am﹣2n=.

10.请将数字0.0000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1.如果a+b=5,a﹣b=3,那么a2﹣b2=.

12.若关于x、y的方程2x﹣y+3k=0的解是,则k=.

13.n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至少大120°,n的最小值是.

14.若a,b为相邻整数,且a120,解得:n>4.

因而n的最小值是5.

点评:本题已知一个不等关系,就可以利用不等式来解决.

14.若a,b为相邻整数,且a1,

故答案为:a>1.

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熟练掌握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条,52分)

17.计算:

(1)x3÷(x2)3÷x5

(x+1)(x﹣3)+x

(3)(﹣)0+()﹣2+(0.2)2015×52015﹣|﹣1|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1)先算幂的乘方,再算同底数幂的除法;

先利用整式的乘法计算,再进一步合并即可;

(3)先算0指数幂,负指数幂,积的乘方和绝对值,再算加减.

解答:解:(1)原式=x3÷x6÷x5

=x﹣4;

原式=x2﹣2x﹣3+2x﹣x2

=﹣3;

(3)原式=1+4+1﹣1

=5.

点评:此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与计算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8.因式分解:

(1)x2﹣9

b3﹣4b2+4b.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专题:计算题.

分析:(1)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原式提取b,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1)原式=(x+3)(x﹣3);

原式=b(b2﹣4b+4)=b(b﹣2)2.

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9.解方程组:

①;

②.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本题可以运用消元法,先消去一个未知量,变成一元一次方程,求出解,再将解代入原方程,解出另一个,即可得到方程组的解.

解答:解:(1)

①×2,得:6x﹣4y=12③,

②×3,得:6x+9y=51④,

则④﹣③得:13y=39,

解得:y=3,

将y=3代入①,得:3x﹣2×3=6,

解得:x=4.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

方程②两边同时乘以12得:3(x﹣3)﹣4(y﹣3)=1,

化简,得:3x﹣4y=﹣2③,

①+③,得:4x=12,

解得:x=3.

将x=3代入①,得:3+4y=14,

解得:y=.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利用消元进行求解.题目比较简单,但需要认真细心.

20.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范文第3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12的值是()

A.1B.﹣1C.2D.﹣2

【考点】有理数的乘方.

【分析】根据乘方运算,可得幂,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可得答案.

【解答】解:原式=﹣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注意底数是1.

2.已知3xa﹣2是关于x的二次单项式,那么a的值为()

A.4B.5C.6D.7

【考点】单项式.

【分析】单项式的次数就是所有的字母指数和,根据以上内容得出即可.

【解答】解:3xa﹣2是关于x的二次单项式,

a﹣2=2,

解得:a=4,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关键熟记这些概念然后求解.

3.在下列立体图形中,只要两个面就能围成的是()

A.长方体B.圆柱体C.圆锥体D.球

【考点】认识立体图形.

【分析】根据各立体图形的构成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解答】解:A、长方体是有六个面围成,故本选项错误;

B、圆柱体是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故本选项错误;

C、圆锥体是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故本选项正确;

D、球是由一个曲面组成,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熟悉常见几何体的面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是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该几何体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为()

A.B.C.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

【解答】解:从上面看第一层左边一个,第二层中间一个,右边一个,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从上面看的到的视图是俯视图.

5.全球每秒钟约有14.2万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把14.2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42×103B.1.42×104C.1.42×105D.0.142×106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14.2万有6位,所以可以确定n=6﹣1=5.

【解答】解:14.2万=142000=1.42×105.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与n值是关键.

6.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8cm/s,爆破员点燃后跑开的速度为5m/s,为了点火后能够跑到150m外的安全地带,导火线的长度至少是()

A.22cmB.23cmC.24cmD.25cm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分析】设至少为xcm,根据题意可得跑开时间要小于爆炸的时间,由此可列出不等式,然后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导火线至少应有x厘米长,根据题意

≥,

解得:x≥24,

导火线至少应有24厘米.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符合题意的不等关系式.

7.已知实数x,y满足,则x﹣y等于()

A.3B.﹣3C.1D.﹣1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0,y+1=0,

解得x=2,y=﹣1,

所以,x﹣y=2﹣(﹣1)=2+1=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非负数,平方数非负数的性质,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一个算式都等于0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0,2)表示靠左边的眼睛,用(2,2)表示靠右边的眼睛,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1,0)B.(﹣1,0)C.(﹣1,1)D.(1,﹣1)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根据左右的眼睛的坐标画出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嘴的位置对应的点的坐标.

【解答】解:如图,

嘴的位置可以表示为(1,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记住平面内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征.

9.观察下图,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平移得到的是()

A.B.C.D.

【考点】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解答】解:A、属于旋转所得到,故错误;

B、属于轴对称变换,故错误;

C、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符合平移的性质,故正确;

D、属于旋转所得到,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而误选.

10.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

【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

【分析】根据加上窗钩,可以构成三角形的形状,故可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释.

【解答】解:构成AOB,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1.已知x=2,y=﹣3是二元一次方程5x+my+2=0的解,则m的值为()

A.4B.﹣4C.D.﹣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计算题;方程思想.

【分析】知道了方程的解,可以把这对数值代入方程,得到一个含有未知数m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以求出m的值.

【解答】解:把x=2,y=﹣3代入二元一次方程5x+my+2=0,得

10﹣3m+2=0,

解得m=4.

故选A.

【点评】解题关键是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使原方程转化为以系数m为未知数的方程,再求解.

一组数是方程的解,那么它一定满足这个方程,利用方程的解的定义可以求方程中其他字母的值.

12.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A.∠3=∠4B.∠1=∠5C.∠1+∠4=180°D.∠3=∠5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分析】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易知A、B都能判定AB∥CD;

选项C中可得出∠1=∠5,从而判定AB∥CD;

选项D中同旁内角相等,但不一定互补,所以不能判定AB∥CD.

【解答】解:∠3=∠5是同旁内角相等,但不一定互补,所以不能判定AB∥CD.

故选D.

【点评】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若∠A=66°20′,则∠A的余角等于23°40′.

【考点】余角和补角.

【分析】根据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A=66°20′,

∠A的余角=90°﹣66°20′=23°40′,

故答案为:23°4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余角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是解题的关键.

14.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是0.

【考点】绝对值.

【分析】首先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结合数轴找到所有满足条件的数,然后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进行计算.

【解答】解:根据绝对值性质,可知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为±3,±4.

所以3﹣3+4﹣4=0.

【点评】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能够结合数轴找到所有满足条件的数.

15.如图,已知a∥b,小亮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5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余角和补角.

【专题】探究型.

【分析】由直角三角板的性质可知∠3=180°﹣∠1﹣9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40°,

∠3=180°﹣∠1﹣90°=180°﹣40°﹣90°=50°,

a∥b,

∠2=∠3=50°.

故答案为:50°.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6.如果点P(a,2)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3,a)在第三象限.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由第二象限的坐标特点得到a<0,则点Q的横、纵坐标都为负数,然后根据第三象限的坐标特点进行判断.

【解答】解:点P(a,2)在第二象限,

a<0,

点Q的横、纵坐标都为负数,

点Q在第三象限.

故答案为第三象限.

【点评】题考查了坐标: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在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在y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记住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

17.将方程2x﹣3y=5变形为用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是y=.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

【分析】要把方程2x﹣3y=5变形为用x的代数式表示y的形式,需要把含有y的项移到等号一边,其他的项移到另一边,然后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就可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y=.

【解答】解:移项得:﹣3y=5﹣2x

系数化1得:y=.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方程的基本运算技能: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

18.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2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进行做题.

【解答】解:直尺的两边平行,

∠2=∠4=50°,

又∠1=30°,

∠3=∠4﹣∠1=20°.

故答案为:20.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

19.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216°,则这年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是60%.

【考点】扇形统计图.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用扇形的圆心角÷360°即可.

【解答】解: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是216÷360=60%.

故答案为60%.

【点评】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及相关计算.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部分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

20.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440度.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专题】计算题.

【分析】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可求得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再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即可求得内角和.

【解答】解: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多边形的边数为360°÷36°=10,

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2)•180°=1440°.

故答案为:1440.

【点评】本题需仔细分析题意,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求出边数,从而解决问题.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1.计算:(﹣1)2014+|﹣|×(﹣5)+8.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分析】先算乘方和绝对值,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由此顺序计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1+×(﹣5)+8

=1﹣1+8

=8.

【点评】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运算的顺序与符号的判定.

22.先化简,再求值:3a﹣[﹣2b+(4a﹣3b)],其中a=﹣1,b=2.

【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将a与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3a﹣(﹣2b+4a﹣3b)=3a+2b﹣4a+3b=﹣a+5b,

当a=﹣1,b=2时,原式=﹣(﹣1)+5×2=1+10=11.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3.解方程组:.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观察原方程组,两个方程的y系数互为相反数,可用加减消元法求解.

【解答】解:,

①+②,得4x=12,

解得:x=3.

将x=3代入②,得9﹣2y=11,

解得y=﹣1.

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点评】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考查主要突出基础性,题目一般不难,系数比较简单,主要考查方法的掌握.

24.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解答】解:解x﹣2>0得:x>2;

解不等式2(x+1)≥3x﹣1得:x≤3.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3.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关键是正确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借助数轴.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25、26各10分,27题12分,共32分)

25.根据所给信息,分别求出每只小猫和小狗的价格.

买一共要70元,

买一共要50元.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专题】图表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中的相等关系是“1猫+2狗=70元”和“2猫+1狗=50”,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每只小猫为x元,每只小狗为y元,由题意得.

解之得.

答:每只小猫为10元,每只小狗为30元.

【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应用题一般情况下题中要给出2个等量关系,准确地找到等量关系并用方程组表示出来是解题的关键.

26.丁丁参加了一次智力竞赛,共回答了30道题,题目的评分标准是这样的:答对一题加5分,一题答错或不答倒扣1分.如果在这次竞赛中丁丁的得分要超过100分,那么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题?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设他至少要答对x题,由于他共回答了30道题,其中答对一题加5分,一题答错或不答倒扣1分,他这次竞赛中的得分要超过100分,由此可以列出不等式5x﹣(30﹣x)>100,解此不等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设他至少要答对x题,依题意得

5x﹣(30﹣x)>100,

x>,

而x为整数,

x>21.6.

答:他至少要答对22题.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首先正确理解题意,然后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

27.为了调查市场上某品牌方便面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工作人员在超市里随机抽取了某品牌的方便面进行检验.图1和图2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A、B、C、D分别代表色素含量为0.05%以下、0.05%~0.1%、0.1%~0.15%、0.15%以上,图1的条形图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含量分布的袋数,图2的扇形图表示的是抽查的方便面中色素的各种含量占抽查总数的百分比.请解答以下问题:

(1)本次调查一共抽查了多少袋方便面?

(2)将图1中色素含量为B的部分补充完整;

(3)图2中的色素含量为D的方便面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4)若色素含量超过0.15%即为不合格产品,某超市这种品牌的方便面共有10000袋,那么其中不合格的产品有多少袋?

【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分析】(1)根据A8袋占总数的40%进行计算;

(2)根据(1)中计算的总数和B占45%进行计算;

(3)根据总百分比是100%进行计算;

(4)根据样本估算总体,不合格产品即D的含量,结合(3)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解答】解:(1)8÷40%=20(袋);

(2)20×45%=9(袋),即

(3)1﹣10%﹣40%﹣45%=5%;

(4)10000×5%=500(袋),

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范文第4篇

一、学前准备

“学案”的环节之一为“学前准备”,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为了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在预习阶段要求学生对新知识作初步的了解,所以设置的预习题以基础为主,实现低层次目标的自达。保证所有同学能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内容,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质疑。对这一环节中的预习题,我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是这样设计的:

案例: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节内容的学前准备:

1.(1)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

(2)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2.有甲、乙两个数,甲数与乙数的和为50,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7倍和为250,按下列要求,求甲、乙两个数:(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2)尝试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吧!

回顾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3.有甲、乙两个数,其中2个甲数与3个乙数的和为130,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7倍和为250,求甲、乙两个数。

(一)旧知识的回顾

在学生接受新知之前,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了与新知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缩短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案例中的第1题分别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此题设计目的是巩固学生正确、熟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为解决新知扎实基础。第2题中(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让学生回顾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从而为学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提供类比思想。

(二)新知识的简单尝试

为了使学生尽可能在课堂40分钟内把所学的知识全部掌握,我们就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难度较低,并通过预习就能独立解决的一些练习题。案例中第2题的第(2)小题,让学生尝试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

第3题(巧妙变式第2题)通过与刚才第2题的对比,让学生思考,对于本题选择“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哪个更方便,让学生感到学这节课的必要性。通常我们老师设计一节课,比较注重 “我怎么教”,而对于“我为什么要教这节课”和“学生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思考相对较少,所以我认为在“学案”四个环节的作业设计中,都应该注意这三个问题。上课前教师收齐“学案”,批阅“学前准备”这一部分的内容,然后对“学案”再次进行补充完善,以学定教。在课上有针对性地点拨,课堂效率就提高了。

二、课堂探究

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是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的,这样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形成学习能力。所以,我认为课堂研讨部分的练习设计应注意适度和适量。

(一)要注重课内例题的基础性、典型性、坡度性

例题的设计和选择要体现基础性、典型性、坡度性。例题主要采用书上的例题,但采用之前必须进行适当改变,哪怕改变计算题中的一个数字或几何证明中的一个字母(防止少数学生在自学时不动脑筋的抄,而是必须自学看懂书上例题,再做“学案”上的预习题目);呈现方式上一题多变,利用书上的例题进行变式、挖掘和提高,从深度和广度上来挖掘例题的作用。同时几个例题要步步为营,步步深入,有一定的坡度性。还是以“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这内容为例,在第二节课设计例题时,可以把例题2的结论进行适当变式,因为对于“用直接未知量来设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在第1节课中学生已经掌握很好,不妨通过变式呈现一个“用间接未知量来设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的题目,从而提高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练习要适量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中的再次反馈活动,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所以课堂作业练习要适量,保证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在学生进行课内作业时,教师应巡视,掌握典型错误,当堂反馈纠正。要重视学生作业的规范性、合理性和独创性。对学生在预习导学作业中或课堂研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独到见解,应及时讲评和反馈,对教学进行适时调控。当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做“延伸拓展”中的二、三星级提高题。如有疑难,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评议,让学生两人一组或前后相邻两桌同学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相互解答,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这些小组学习讨论,适时给予学生点拨或帮助,重点对差生、优生施以个别教学辅导,激励和强化中等生,从而逐步解决教学过程中差生转化和优等生的发展问题。

三、延伸拓展

(一)精选练习题

精选练习题,我在题目的选择时,做到与教学内容配套,合适梯度,由易到难,坚持以训练基本功、基本思路和方法为主,基本练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事先对题目进行认真的分析:解题时需要用到哪些新授数学概念、定理及知识点;解题所涉及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学生在这方面训练的熟练程度;解题过程的关键处和易错处都了然于胸。

(二)自编练习题

试题都是源于书本,只是命题人在题设条件、问题的情境和设问方式上作了适当的变换,中考题就是把平时练习中的题目通过给出新的情景、改变设问方式、互换条件与结论等手段改编而成。这样的试题给人一种似曾相识而又似是而非的感觉,很多学生由于思维定势造成失分,此时应变能力至关重要。因而我们在平时作业中,有意识地对一些可以改编的问题进行变式训练、题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类问题的本质及其通性通法,同时有意识进行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丰富教学内容。

(三)设计层次性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

数学新课标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境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学生之间的数学能力存在着差异。为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设计作业时,不能搞“一刀切”,而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层次性作业,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创设练习和提高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1)难度的分层

根据学生实际,分层设计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让学生学有所得,练有所获。当然,每个学生的学习接受的能力是不同的,为防止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现象,所以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把作业设为必做题,选做题甚至渗透竞赛的题目,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2)数量的分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做几道题就做几道题,教师不作“硬性”规定(当然老师心里有一个谱),设计的作业太多或太难就会让学生失去对数学练习的兴趣,教师逼急了,他一抄了之,应付一下。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他们做练习的速度可能由于基础或者习惯方面的原因会很慢,如果数学题目的容量经常多得无法完成,就容易滋长“债欠多了不愁”的心理。

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范文第5篇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概念的定义和性质的表述。逐步使学生懂得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习用语言正确表达概念、性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数学 该班共有学生人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 顾此失彼 精力分散

使听课效率下降 要重视听法的指导 学习离不开思维 善思则学得活 效率高

不善思则学得死 效果差

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 思路狭窄、呆滞 不利于后继学习

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

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 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 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 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 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

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 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章节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

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

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代数式

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 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 去括号法则 整式的加减 合并同类项 求代数式的值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 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 加深了对数的理解 本章中列代数式

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 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

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

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 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本章的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以及最基本的图形--点、线、角等 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结合丰富的实例

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 认识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 角的度量 角的画法

角的比较及余角 补角等

探索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及线段中点 本章中的直线 射线

线段以及角等

都是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 因此

本章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2、去括号

合并同类项

3、列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角的比较与度量

5、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6、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

1、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2、对单项式系数

次数

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

3、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概念和性质

5、空间观念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

1、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及绝对值一节课的教学中

2、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一节课的学习上

用数字表示数轴(图形)的形态

反过来用数轴(图形)反映数字的具体意义 达到数字与图形微观与宏观的统一 具体与抽象的结合 即用数说明图形的形象 用图形说明数字的具体

尤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更是形象直观

3、在讲多项式一节的内容中

增加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的内容

为下一节对合并同类项的结果的整理提前做好准备

4、在求多项式的值的相关题目中

注意解题格式的要求 学生初次接触

往往不注意解题格式的写法

5、注重几种基本题型的应用题:商品利润问题

储蓄问题 行程问题 行船问题 工程问题 调配问题 比例分配问题 数字问题 等积变形问题这是一些经典题型

同时注意一些图表型应用题 阅读理解型等新颖的应用题

6、在讲"几何图形"一节中

注意利用实物和几何模型进行教学

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想象、思考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 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7、在讲"直线、射线、线段"一节中

注重培养学生依据几何语言画图的能力 注意补充一部分"根据语句画出图形"的习题

8、在涉及有关线段角的计算题时

大部分学生不是求不出结果

利用小学学的算术方法往往能给出答案 但不能很好地写出解题过程

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要逐步训练学生的简单说理能力

五、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

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2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内容:

本册教材的编排顺序是: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九章。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一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后章五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教材编排有如下特点:

1.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

2.注意给学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4.强调数学思想方法.本册书突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以及类比的方法.

重点训练项目是:通过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初步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推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与求法,实数的概念及实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法与应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法与应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二、学生学情:

本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发现本班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上课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本学期要切实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要求:

四、教学措施:

1.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要抓好课前备课,这就要求我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努力让不同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

2.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察等,增加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学中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水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3.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学习比较的学生,给他们留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性的作业,检验他们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留一些综合运用或拓展能力方面的作业,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情况。

4.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求学生课前自学,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或还有什么我看不懂,在书上做出记号。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讲。课堂上,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听课时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回答问题,不懂的及时提出来。要求课后养成复习的习惯,每天都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可在头脑中回顾当天所学知识,对于忘掉的或回想不起来的,可翻书重新记忆。另外,隔段时间还要把前面所学的知识再行回顾,以免时间长了忘记了。要求学生每天认真完成作业,作业要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杜绝抄袭现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5.关注学困生,不歧视学困生,尊重、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

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由他们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第八节自习时间为他们辅导,尽量使他们跟上教学进度。另外,对他们要有耐心,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6.培优补差。

对于中上等生,利用课后阅读材料和课外资料丰富他们的头脑,增加他们的知识面,通过专题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课外资料或上网学习等方式拓宽他们知识面和视野,不懂就问,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以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学困生多关心和帮助,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多鼓励他们,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

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

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七年能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两个班共有120人,学生刚刚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升入七年级。由于六年级的学习也是在我们几个教师的任教下完成的。但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低分很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加上又重新分班组合,使得教学又增加了难度。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有理数的各种性质和运算法则,初步学会使用代数式探究数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基本几何图形,掌握基本基本作图能力和的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发展几何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自主探索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源自生活实践,最终回归生活。

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50%,及格率9%以上。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共有8个章的知识:

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队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介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引人组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最基本的图形——点、线和面的介绍,进而以此为基础介绍线段、射线和直线,并进行线段的度量和比较。

第二章、有理数。本部分主要有生活中的正负数、数轴以及为以后学习做准备的知识:相反数和绝对值。

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的统计图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4节内容:数据的收集方式、数据的整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图的相互转化。整个内容围绕着真实的数据展开教学。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大量丰富的实际生活例子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操作与合作探索活动学会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简单方法,并用来处理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问题,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第五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本部分的前三节与以往的知识是一样的: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和代数式的值。后两节就大大不同于以往的编排方式了,他把函数的知识提到了这里,很具有挑战性。

第六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第七章、数值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数值的估算,于是编制了本部分的内容,其中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本部分的重点。

第八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

上好每一堂课,阅好每一份试卷,搞好每一节辅导,组织好每一次测验。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喻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4、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5、、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6、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7、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

随着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班共有学生118人。七年级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是很好,还有待于提高与培养以及加强训练。同时本学期内还将加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对几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并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等。其次,抓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及时复习,总结前节课知识的好习惯,表扬和鼓励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

七年级学生常常因守小学算树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四章: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您现在访问的是数学教学计划,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进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