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请愿书

请愿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请愿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请愿书范文第1篇

几个月了,事实没多少新的发现,唯一的区别是,去年10月报道药家鑫对受害人连砍八刀,现在成了六刀。

辩护人的意见有四条,一自首,二偶犯,三激情杀人,四是什么呢,没找着,好像是说有道歉信、学业奖状、杀人者熟人的四份从宽请愿书

去年浙江湖州南浔区审过一个案件,犯罪协警因“临时性”而从轻,后因民意沸腾而重审。我看,偶犯和激情杀人这两条合起来,也就是“临时性杀人”的意思而已。

律师说是“激情杀人”,而药家鑫自称,要补八刀(哦,差点忘了,现在只认六刀)杀人,是因为被撞者记车牌,想到农村人难缠。这是在清晰地考虑问题,何谈激情?也许因为砍的刀数多,就成激情了。看看百度百科:激情杀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张妙被撞伤在地,记车牌有何严重过错?

至于四份从宽请愿书,更不算个事儿。要是这东西算数,我想莫说同学和邻居,就是陌生人都不知有多少愿意出具请愿书,要求对撞人补刀的罪犯绝不宽纵。

想到律师辩护,只能尽力为系囚者立言,牵强拉扯,不必奇怪。场外媒体和专家,说起撞人补刀案来,也对杀人者理解有加,就有些蹊跷了。“新闻1+1”是一个代表,主持人对“这孩子”一脸的同情和惋惜,对“这孩子”的家庭也细加采访,反复播映凶手的眼泪,塑造大学生弹钢琴、斯文弱小的凶手形象,而受害者及其家庭略略带过。

自马加爵杀人案以来,这是一贯的。媒体乐于探寻杀人者的心路历程,理解杀人者的行为逻辑,接近杀人者的情感体验,而对受害者及其家庭兴趣平平,一带而过,都搞成套路了。

这一回,央视也请了一个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她说她在节目现场被主持人一问,“突然明白”药家鑫用刀砍人,就是一种机械地做跟弹琴同样的动作。

药家鑫撞了人,下车查看,然后拿了防身用的刀(你们平时有多少人随身带了防身长刀来着),在被撞者身上用刀弹琴。我也“突然明白”了,拉小提琴的抹人脖子,木匠钉人后脑勺,农民拿镰刀砍人脑壳,都属于机械动作。但我估计,木匠和农民一般不会有主持人和专家去理解和分析的,除非他杀的人多一些。

故意杀人,难道不够“罪大”?把人撞倒还连砍数刀索命,难道不是“恶极”?激情杀人、弹琴杀人、临时杀人、偶然杀人,如果可以免死,那么中国真的没有必要有死刑了。忧郁杀人,心理幽暗,难道不可以理解?贫穷杀人,有社会原因,难道不可以理解?骄狂杀人,难道不也可以归责于使之得以骄狂的社会原因?情变杀人,感情可贵;报复杀人,义胆雄风;预谋杀人,甚至还是心理承受力高强的人才。于是,没有什么是适用于死刑的了。

我并非死刑的热爱者,也不认为死刑不可废除。然而,如果故意杀人可以在心理上、认知上、伦理上得到宽解,乃至得到“这孩子受了审判,多可惜”的同情,那么我们废除死刑是为了什么呢,体现对生命的尊重,还是为了使杀人犯罪变得能够随便一些?

凶残就是凶残,不可谓之激情;杀人就是杀人,不要说是弹琴。如果凶手与受害者都要关爱,那社会何必要正义?扩大言之,古今中外,人们何苦要反对暴君?

【原载2011年第13期《新民

请愿书范文第2篇

笔者旅居巴黎十余年,近日回到北京,发现国内的媒体与学界对英国脱欧及其连带事件的关注热度,显然超出了笔者久居的西欧国家。笔者撰写本文的用意,是要从一名久居法国即英国之外的学者视角,来诠释英国脱欧这一被严重媒体化与夸大化的现象。

脱欧的伪命题始于卡梅伦的失算

现在大家谈论和分析英国的“后脱欧”,即英国脱欧之后可能引发的一系列效应,要远远多于英国的“前脱欧”,即英国脱欧这一事件如何产生。实际上,尽管2013年上台时卡梅伦做过类似的表示,但英国脱欧并非是当时英国政府的迫不得已之举,而是卡梅伦由于过度自信而放手把玩政治游戏的一个“失手”罢了。换言之,英国脱欧这一伪命题,始于卡梅伦的失算。倘若卡梅伦不主动启动脱欧模式,自然也就没了后面的一系列“英脱欧效应综合症”,尽管英国脱欧这一伪命题一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在笔者看来,卡梅伦的初衷甚是不错――希望通过举行英国全民公投的形式,一方面能够通过讨价还价从欧盟那里得到更多的益处,让已经作为欧盟“特殊成员国”的英国在欧盟内部的地位更加特殊;另一方面又能籍此抬高其所在党在英国的地位,同时削弱反对党的影响等。

在英国公投之后,大部分人和机构都在抱怨自身以及各类预测的严重失算。其实,失算最大的恐怕莫过于卡梅伦本人了。倘若说他人的失算无非只是预测的可信度受到影响,而卡梅伦的失算却是让自身被迫辞职,从唐宁街搬了出去。当然,历史难以重复,逝者如斯夫。假如卡梅伦早知结果的话,估计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冒这般风险而提出举行全民公投了。

笔者曾在多次关于欧盟经济的研讨会上,与欧洲同仁们探讨英国脱欧公投一事。而颇令笔者惊讶的是,对欧洲人,尤其是对作为英国人隔英吉利海峡相望的法国人而言,此类公投“纯属闹剧”。从有限的调查来看,对英国人举行脱欧公投持实乃“闹剧”论调的法国人显然占多数。

这个趋势无论是在公投之前、之中还是之后,都几乎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可见,经过了千余年的交手,法国人对彼岸的英国人具有相当深刻的认识。这也是为何笔者曾在多个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建议,若要真正了解英国,先从英国的对岸法国开始;反之亦然。

脱欧的伪命题源于金融精英阶层与

加工工人阶层矛盾加剧

除了卡梅伦的失算之外,笔者认为英国脱欧这一伪命题,还源于英国乃至整个西欧社会的各种深层矛盾,例如金融精英阶层与加工工人阶层的矛盾。

与以工人阶层为代表的区域不同的是,作为精英阶层代表的金融从业人士聚居地,例如伦敦金融城,正是英国最亲欧盟的地区,即是英国“留欧派”的根据地。南部伦敦的兰贝斯和牛津市的“留欧派”优势也相当大;而埃塞克斯郡的卡斯尔波恩特则产生支持“脱欧”阵营最大的领先票之一。

同样,伦敦金融城是英国第二小的计票区,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英国精英阶层的相对人数之少,尽管根据不同的统计数据来源,有的估计伦敦金融城有30万名金融从业人员,也有的估计为40万名。这个位居金字塔尖的阶层与为数颇大的加工工人阶层之间的矛盾正逐渐加大。也正是基于这样深刻的社会矛盾,才会有公投之时如此之多的平民百姓,面对由英国的精英阶层所倡导的欧盟模式,选择了“否”票,以示不满。

脱欧的伪命题止于政治“可行性”与

经济“不可行性”

按常理来说,英国脱欧公投既然早已投了“否”票,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实施的问题了。实际上,凭藉笔者在西欧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体会,回答是“非也”,即文初笔者提出的英国脱欧是一个伪命题。

首先,涉及的是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是否真正反映真实民意的问题。根据新浪财经驻伦敦站的报道,“英政府正式拒绝了要进行第二次脱欧公投的网上请愿,虽然有超过410万民众签署了请愿书。请愿书收集签名数量倒是创下了英国史上请愿之最。6月23日当天3300万英国民众投票,其中1740万人投了脱欧票,现在(市调显示)这1740万人中有1100万人说‘后悔了’。”

而根据央视去年6月24日的报道,英国政府网站收到超14万民众签字的请愿书,称公投投票率不到75%,脱欧票未超60%,并非大多数民众意见,也要求举行二次公投。

此处姑且不细加讨论英国脱欧公投后究竟有多少人后悔,即“后悔率”高低的问题。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有相当一部分人投了“否”票后就后悔了。换言之,此番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是否真正反映真实民意的问题,也已是一个很值得商榷之事了。

其次,涉及到纵使是反映了真实民意,英国脱欧能否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行得通的问题――即笔者称之的脱欧伪命题,是否止于政治的“可行性”与经济“不可行性”的问题。

其实,依据欧盟约定,无论哪个国家都有脱离欧盟的自由,因而英国脱欧在政治上是可行的。难怪欧洲议会在去年6月28日召开紧急会议,以395:200票通过决议,督促英国立即启动脱欧机制,完全尊重英国人民的意愿,立即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现在轮到英国政府尽快启动第50条,与欧盟展开退出谈判。

殊不知,这次会议主要是在法国的推动下召开的,因为法国人太了解对岸的英国人了。因此,公投后初期法国人的态度强硬,他们看不惯英国人已久,要给英国人一点颜色看看。

而后迄今,尽管英国和欧盟之间依然存在着各种较量,但笔者认为,无论是作为欧盟两大“顶梁柱”的德国和法国,从内心而言,都不愿意看到欧盟的第三大“顶梁柱”英国的离去。至于英国人在脱欧的问题上,更是从一开始的勇往直前到后来的暧昧模糊,拖泥带水,又到现在的“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一切,其实不是更换一个首相就能解决的问题,特蕾莎首相所能做的也是能拖则拖。正如有媒体报道:“公投过后,采访中听到的热词不再是脱欧,而是单一市场。现在英国人的希望就是,以前欧盟答应给的科研等项目补贴还要继续给,英国还要加入欧盟单一市场。总之就是好处全留下,麻烦我不要。”仅研发一项,2015年欧盟就给了英国 20 亿欧元的研发补贴。脱了欧,这笔款的缺口谁来填补?

在此,且不提英国财政部的预测:脱欧将在短期内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缩水3.5%,长期可能拉低GDP1.5-9.5个百分点。作为一名经济学者,笔者认为光在贸易方面,英国退出欧盟后,无论是欧盟内部还是欧盟与其它国家在贸易协定方面的安排,都需要重新谈判。而这一漫长的重新谈判过程,必将给英国经济乃至整个欧盟经济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英国退欧将给英国贸易前景蒙上毋庸置疑的阴影。

请愿书范文第3篇

理论上,大家在工作上还有某种合作或者指导关系,用某些宣传部门的人经常说的话叫:“到了地方就像到了‘家’一样”。

不过这句话怎么听来怎么有些虚伪,实际上当地出了什么新闻事件之后,“家人”总在看着你,像厉鬼一样缠着你――你采访他在一旁看着,你回宾馆写稿他坐一边看着,你上厕所他也在门口看着,你说有人在旁边看着我尿不出来,他说没事,来,先抽支烟放松一下。

“温暖”无微不至,无孔不入,无缘无故,令你无可奈何,最后往往只能被迫“离家出走”。

和宣传部门的极度“客气”相反,政府部门时常冷若冰霜。

一说采访,领导永远在开会,这样是一辈子也见不着领导的,于是我经常硬闯,绕过接待的人直接见领导。领导通常正在打电话,脑袋深埋在烟雾里,忧国忧民的神情若隐若现,背后是林立的书架,通常放满了《金瓶梅》、《肉蒲团》和《甲骨文赏析》。等了半小时电话打完了,领导的鼻孔会对你问话:“什么事?”一听是记者,他马上又要去开会了。

也有的时候他们会先问你是哪个报纸的记者,是什么单位主办的,有时候人家也直接问你打算正面报道这事,还是负面报道?一开始我总想不明白为啥问这话,因为既然是报道,就必须客观公正,对他们来说,正面和负面是以什么标准区分的?后来出了个逯军,我才想明白那句话原来是在问:你是打算为党说话,还是要为群众说话啊!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来堂堂正正、和谐一体的事时常被地方官员搞成对立。有一次我在郑州采访,一个部门的接待人员一听说我采访拆迁问题就用纯正的河南话一阵大骂。

作为舆论监督者的媒体想见地方干部都这么困难重重,普通群众怎么办?很多问题就这样错过了在地方层面上解决的机会,不断地上移到政治结构的更上层,每年那么多到省里到京城上访的人,你看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次到山东东明采访甲状腺疾病暴发一事,一开始并不想接触宣传部门,但在去化工厂采访的时候不小心“邂逅”了他们。彼时一位厂里的人员接我进了一个房间,里面正觥筹交错,宣传部部长和干事们及厂里的领导们围坐一桌,和气一团。宣传部的人见有记者来了,就赶紧搭讪,一位四十多岁的干事围着二十多岁的我一口一个“陈主任”地喊。后来我推说有事设法提前溜走了,结果第二天到医院采访,刚一坐下,宣传部的人又出现在院长办公室,见面又是客客气气地喊“陈主任”。

这一下“陈主任”也没辙了,好吧,你就跟着我采访吧。不过有点出乎我意料,在他的帮助联系之下政府部门的采访出奇地顺利,几位负责人接待十分客气。我采访的时候除了比较敏感的问题,宣传部的人一般不插嘴,如果我坚持问,他也不继续干涉。我对他们的印象不由得大为改观。

不过这样的好感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当天就有很多村民给我打来电话,当地政府一边客客气气地接待我的采访,一边十分不客气地组织了大批人马到化工企业排污管道沿线的居民家中收取2007年至今的病历。在此之前,当地政府已发动过一次调查,要求每个人说明是否在治污请愿书上签过名。

当地政府的两次举动使王君平十分不安,他是这次请愿书的执笔者,在家里王君平不止一次向我表示过担心:“当地政府可能要对我不客气了。”我说:“放心,大家都在关注,谁都不敢的。”“明着不敢,他们要是来暗的呢?马路上走着走着叫个车把我撞死,那也只能算交通事故啊!”王说。

有时候“陈主任”总纳闷,地方政府为何对记者比较客气,对群众就十分不客气。后来我想明白了,对地方政府来说,记者经常是一个“可信的威胁”,用吴思的话说,在他们眼里记者是有“合理伤害权”的,轻则让地方受批评,重则让他丢了乌纱帽,权衡之后,拿再多的客气跟你兑换“豁免权”也十分划算。而群众能做什么?通过正常渠道,平头百姓扳不过你,完全在地方的掌握之下,群众只能寻求利益圈之外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比如上级部门,上上级部门和上上上级部门,天高皇帝远,这完全是“不可信的威胁”,地方政府跟他们有什么好客气的!

在中国,记者也是特权阶层,而且令人不安的是很多时候,这种特权建立在别的社会路径堵塞的基础上,很多无处排解的社会矛盾不得不上升到“舆论”的高度寻求解决。为何在县市一级不能客气一点地解决了?

衡量一个政府的进步和开放程度,并不是来源于一个机构或几位领导对记者的客气,也不取决于对大企业家、权势者的客气,而是来源于群众对官员的乌纱帽有可信的威胁。当别人污染了你的家园,占了你的地,随意拆迁了你的房子,毒害了你的孩子,开跑车撞死你的家人,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让他们作出解释和道歉,而不用担心被送到精神病院,被自杀,被撞死。

说到底,政治文明建设的成败只要考量一点,究竟是你一个平头百姓可以对政府官员“不客气”,还是反过来。

请愿书范文第4篇

一本本地整理,《小小说》、《百花园》这是我家最早的书,那时几十元的工资,但我们会拿出一半的钱去买这些书,那时有电视,没电脑,书是我们最好的伙伴。上了一天的班,晚饭后坐下来,读着这些书,小小的篇幅却映射出一个个大大 的世界。那朴实无华的语言就象是在和人拉家常,是那样的贴近自己。那时刚结婚不久,感觉这样的生活是那样的温馨和惬意。再后来,随着日子越过越浓,我们开始懂得过日子并不是象书里说的那样简单,我们开始试着归划自己未来 的生活。于是我拉着老公去报了成人自学考试,他报的《财经》,我报的《法律》,等书发下来,傻眼了,十四五门课程,每本都是很厚很厚,内容还枯燥乏味,远没有读《小小说》那么轻松。可我们知道,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得从这些书开始,明知苦也要一点点把它啃完,一门门把它考出来。那时已有了女儿,白天上班,她在外婆家,下班回家,带孩子做家务,有空就看看书,还真是忙,最清心最长的时间就是晚上孩子睡下以后,我们两人各自手拿一本枯燥无味的厚书,读着里面那些绕舌的字句,一字一句地往脑子里刻,真是刻得头疼。有时看累了会拿着书睡着了,等醒了起来再看。有时累得不行,真想放弃不学了,可想到美好的未来不吃苦哪能走到,于是继续。一年两次的考试,都在滨州考,而且一门一换考场,还不在一个学校,一年最多报考八门,那时心急,报了太多,也真是累,可就这样,总觉心里很充实,周围的同事闲暇时逛街,说吃说穿,我考虑的是学习,平时舍不得请假,请假就是去考试。第一次去考试,进得考场才知报考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去参加考试的却是很少很少,监考制度也很严,比起其它的考试这个自学考试真是正规,考大学时我也没想到这么严。其实对我来说觉得更好,这样更能显出每个人的真正实力,也更说明社会对自学考试的重视。我用心学,考试从没作弊的习惯,所以我从不晕考,也从不缺考,只要报了就去考。真的是工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两人都考得很顺利。可谁曾想,我的身体在长时间的劳累之后,慢慢地垮了,回家忙完家务,看看孩子,再拿起书已毫无精力去看了。强看也记不到心里,那时就是睁眼的力气都没有了。慢慢地,我也就放弃了这些个考试,我把家中所有的事务都担了下来,从此把全部的精力用在这个家里,相夫教子料理家力,成了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这样就能省出时间和心来让老公专心学习,说来也可惜,再有几门我就能全部过关了,想起这,我就会时不时地拿出我的考试成绩来看看,看着真心疼啊。好在老公在我的支持和鼓励下全部考了出来,最后还考了注册会计师。多少个寒冬,多少个酷暑,人家在街上和孩子手牵手,而我们却在灯下打拼。多少个夜晚,我给孩子讲故事,老公一人在电脑前学习,虽不能亲自陪他,但我的心却永远地支持着他,给他加油,给他鼓劲。我把我所有的大义和柔情都奉献给了这样家。老天是公平的,我们的付出最终得到了收获,虽说我的学习没见成果,但老公的付出却是值得的。这使他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女儿在我们的熏陶下也慢慢对知识开始感兴趣,这为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和老公的兴趣广泛,书橱里除了这些书以外,还有各类的书,有《周易》、《八卦》,有棋谱书法,有诗词歌赋还有文学名著, 最多一类书就是医学方面的书,说起这类书,我还真感激老公。这是我身体有病后,他到书店买来的,为了我的病,他钻研了不少医学书藉,每次出门在外就是给我买药回来。我知道他着急,虽这病不好治,咬牙挺着的日子也不好过,想起这也甜蜜。也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甜蜜陪我走过了这些难挨的岁月,迎来了今天的曙光。

再后来,日子过得轻松了,但我们也没忘记过学习,总感觉不学习就很快被社会淘汰,借着闲暇我自学考出了会计,老公还是时不时地攻他的专业,但比起以前我们在学习上没那么费精力了。现在我们还是习惯买书,一家三口都这样,我们床头上放着的全是书,睡前不看书睡不着,这已是我们一家人的习惯。晚上睡前看上会儿书,心会静得很快,睡意也会很快来袭,于是放下书,枕着书香,伴着墨魂,甜甜地进入梦乡,睡得是那样踏实,梦中都能闻到书的香味。

现在,又要搬家了,家具是换了一批又一批,可这些陪伴了我们多年的书,大大小小,厚厚薄薄,各类各样,我还是一一归类,一一打包,虽有的旧的旧,破的破,但看看哪一本也舍不得扔掉,这些书已随我们搬过好几次家,它们承载着我们太多的心血,有泪水也有欢乐,有希望也有拼搏,是他们陪我们走过这些年的风雨人生,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在我们的心里,他们已不是一本单纯的书,他们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灵魂,他们是在我们困难时给我们带来希望且不曾离去的朋友,朋友,我们怎能舍弃呢?

请愿书范文第5篇

青少年多喝牛奶能够强壮骨骼?近些年来,很多家长对此深信不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均是如此。但是一些专家通过持续的研究发现,这样的结论有些言过其实。

最近,一个由美国外科医生组成的团体美国良心医学外科医生委员会(PCRM)在给美国政府的请愿书中表示,是时候从孩子的学校午餐计划中剔除牛奶这个食物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一直在实施全美学校午餐计划,这是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计划,其从1946年开始向全美公立学校的孩子们提供午餐,而牛奶是其中一款必选食物。而该团体的医生们认为,牛奶无助于帮助孩子们的骨骼成长与发育。

“关于牛奶有助于强健儿童骨骼的宣传语,事实上是无效的安慰剂。”这些医生在给美国政府的请愿书中这样写道。

喝牛奶与骨质疏松关系不大

“其实,牛奶能够帮助儿童骨骼成长与发育的观点这些年一直面临着很大的非议,美国的一些研究人员在上个世纪70年代已经发现很多人夸大了牛奶对青少年的作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李里特表示。而在2003年,全球规模最大、跟踪时间最长的哈佛流行病学研究项目“护士健康研究”的一份报告更是显示,该团队专家的一项研究在跟踪了超过72000名绝经后妇女18年后发现,长期饮用牛奶者罹患臀部骨折的几率,与不喝牛奶的人群不相上下。他们认为,饮用牛奶从长期看并不能阻挡骨质疏松。

今年3月,美国权威杂志《儿童与青少年医学档案》刊登了一项最新研究。该研究历时7年跟踪了6712名女孩,记录她们的饮食,评估她们的应力性骨折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发现,不论是钙,还是乳制品摄取量,都与降低应力性骨折的发生率无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内资深乳业专家、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也表示,目前在我国,也没有证据表明长期饮用牛奶的青少年个子比别人更高、骨骼更强壮,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就会变得更慢。

王丁棉说,以前在我国,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没有条件饮用牛奶,到现在这些已经上了年纪的人有很多依旧不习惯饮用牛奶,他们的骨质疏松程度并不比饮用牛奶的要快。最近一些年,我国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饮用牛奶,其人群规模达到了3~4亿,但是在另外一个方面,我国依旧有9亿左右的人群不饮用牛奶,目前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些不饮用牛奶的人个子就普遍比饮用牛奶的人要矮,或者骨质疏松得比饮用牛奶的人要快。

王丁棉的观点也得到了李里特的认同。他告诉记者,常年喝牛奶能够强化青少年骨骼成长与发育或者在遏制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的说法还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

美国一些专家反对儿童大量饮用牛奶

李里特告诉记者,包括美国等很多西方国家都属于游牧饮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了以肉食和动物乳品为主的食物结构,因此大量食用肉类和饮用牛奶就成了很多人的习惯,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他们的这种饮食结构依旧因为习惯被保留了下来。但是这种饮食结构也导致这些国家的居民肥胖症、糖尿病等一些疾病居高不下,其在青少年群体中也丝毫不能例外 。

“就牛奶以及乳制品而言,美国的一些专家们认为,牛奶中的糖、脂肪和动物蛋白含量都很高,如果长时间大量饮用,导致能量过剩反而对孩子们的健康有害。”李里特说,美国这些专家做出如此结论的背景是众多西方人都存在每天牛奶及其制品摄入过度的现象。

在记者的采访中王丁棉也从数据方面对李里特的观点进行了补充,他说现在很多西方国家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的牛奶包括奶制品都在250公斤以上,而美国、新西兰等一些国家甚至超过了300公斤,远远超过了全世界95~100公斤的平均水平。在青少年群体中,这些国家每年青少年的人均牛奶消耗量也要比东方一些国家要高得多,因此这些专家建议青少年不能常饮用牛奶具有一定的道理。

王丁棉也表示,也有人夸大了长期饮用牛奶的风险,例如这些年国内外不时就会出现常饮用牛奶会致癌的一些说法。但是王丁棉认为,类似的一些观点截至目前也没有从科学上得到充分佐证。

中国孩子必须饮用牛奶吗?

李里特表示,与一些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是,中国等一些东方国家属于农耕饮食文化,主食以各类谷物为主,食用菜蔬丰富多样,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而言,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相比是一种更为健康的饮食结构。

近些年来,很多西方饮食专家也开始推崇中国等东方国家以谷物、蔬菜为主的饮食结构,他们认为东方的饮食结构能够保证营养物质来源的多元化,以及营养物质的多样化,因此更为科学一些。因此,中国等东方国家的饮食结构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但遗憾的是,中国很多居民尤其是城市的高知阶层却在追捧西方的饮食结构。

“其实这是崇洋的心理在作怪。”李里特说。

这些年,饮用牛奶在中国越来越流行。但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孩子是不是必须要饮用牛奶呢?李里特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他对记者表示,从营养学的角度而言,牛奶也就是一种普通的营养品,它并不是人体的必需品,牛奶中所含有的蛋白质、钙物质等多种营养元素人体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食物获得。

前些年,国内一些企业为了推动青少年饮用牛奶,搬出了一句很有煽动性的广告语,就是“日本人在战后恢复时期喊出‘每天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但是日本真有这样的说法?为此,前些年李里特在日本访问考察时还专门询问了日本的有关专家,结果是日本国内并无这样的说法。

“这完全是国内一些企业为推销牛奶而编造的瞎话。”李里特说。不过他也表示,牛奶并不是一个坏东西,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如果有条件,每天喝一点牛奶也是可以的,只要不过量,也没有什么坏处。

王丁棉说,人类不能忽视牛奶的积极作用,虽然在我们日常的食物来源中,有很多海产品、豆制品、果蔬也都含有大量的钙,并且一些食物的含钙量要比牛奶丰富得多,但是由于牛奶活性较好(包括鲜奶、酸奶和低温消毒的奶,高温消毒的奶由于受到破坏活性较差),其钙更有利于吸收,因此牛奶补钙也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当然对于很多不习惯饮用牛奶或者没有条件饮用牛奶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而言,王丁棉说这也并不是什么让人不安的事情,因为人们平时补钙完全可以在多样化的食物中进行。

对待营养品要谨慎

王丁棉告诉记者,其实,关于牛奶补钙的争议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都存在,但是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截至目前都不能拿出足够充分的证据反对对方,因此在未来这样的争议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对消费者而言,科学的态度是不偏听偏信,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是否选择饮用牛奶。

相关期刊更多

民族史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