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学唐诗

儿童学唐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学唐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学唐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实践 因材施教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

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都是学生是否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以学法定教法。

二、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不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并从中调整下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儿童学唐诗范文第2篇

在此,我结合本人在舞蹈学习和少儿舞蹈教学中的相关经验与体会,根据少儿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情况,就少儿舞蹈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基本内涵

情境教学法目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少儿舞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二、创设情境的方法

在少儿舞蹈课堂中,尤其是基训课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的内容,但从艺术这个角度来看, 适当地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完全可以缓解这种技能训练所产生的疲劳和单调。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为首要任务, 向学生传授舞蹈审美方面相关的舞蹈知识, 引导学生进入舞蹈艺术的学习状态。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使抽象的、枯燥的、机械的动作变得生动有趣。舞蹈教学的情境创设方法有很多, 可以通过概要生动的语言, 结合相关舞蹈知识进行讲述, 使学生明确此次教学所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 播放优美的舞蹈画面, 引导学生先获得视觉上的感知,产生丰富的联想, 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便在教学主体的积极参与下, 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展开。

三、如何创设情境

1.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是人类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一段优美生动的语言,可以把人带进梦一般的迷人境界,一段中肯鼓励的语言,可以增加人无限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架起在“教”与“学”之间的桥梁,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事实也证明,教师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耳醉其言,心醉其情”,磁铁一样吸引学生们神游在美的课堂教学之中。因此,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在有足够的舞蹈修养之外,也要有相当的语言修养。

比如,教授学生舞蹈时要求手形漂亮,不要太僵硬,常用“白骨爪”来形容僵硬的手,学生们一听到“注意手”的话时,就会想起“枯树枝”,谁也不愿自己的手像“白骨爪”那样难看。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少儿好奇心强,又活泼好动,所以在少儿舞蹈教学中,“无声情境”的引导有时也显得格外必要。

2.运用游戏创设情境

舞蹈训练对儿童来说,不同于其他学龄前的直接辨物训练和一般思维训练,具有学习、游戏双重特点,它本身是一个世界,一个独立的系统,课堂所需教授的内容,儿童通过游戏舞蹈就掌握了。舞蹈是一种形象的符号系统,它不仅对儿童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舞蹈的全部知识是在对动作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获得的,这种动作教学形式是最具有计划性和成效性的。这种教学可以促使一个对舞蹈完全陌生的人迅速地进入到舞蹈的世界里,并能形成舞蹈者全新的对动作的认知方式和运动方式。

3.运用多媒体网络创设情境

现在的媒体网络提供了非常宽广的舞蹈交流学习的平台。我曾利用现代影像技术让学生欣赏一些舞蹈精品,如古典舞《木兰归》、民族民间舞《奔腾》、芭蕾舞《天鹅之死》等,一边欣赏一边向学生讲述其创作时间、表现内容、形式结构、情感体现、风格特点、动作节奏、舞台调度、服装舞美、道具运用、音乐效果等,让学生开阔了眼界,认识到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涵:人体动作的美、队形的美、服装的美、音乐的美……领略各种舞蹈的艺术魅力,激发了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少儿舞蹈教学除了具有教学的普遍性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少儿舞蹈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先从少儿心理特征入手,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尊重信任学生,才能利于舞蹈教学以及对少儿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不能只知单一的灌输动作、片面追求教学效果。“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舞蹈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启发儿童对学习舞蹈的兴趣,使儿童在进行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完善个性、提高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儿童学唐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视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下,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言发展与学生精神成长的双重教学目标,这是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基于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把握儿童特点,快乐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处在儿童时期的学生,因此,若想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首先应研读儿童,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注重以学生心灵发展为本位,激活学生生长力,使其茁壮成长。

(一)形象思维特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在理解事物时,学生往往依靠联想,而并非依靠其本质与关系。同时,他们侧重直观感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学生通常偏重色彩、声音、形状等多种外部特点的描述,对新奇的故事情节、生动的形象以及动态性描绘较为感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巧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简笔画等,以增强学生直观感知与体验,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狐狸和乌鸦》,在理解课文时,教师可巧用插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文章内容。比如学习1至2自然段时,教师可边让学生观察插图,边听第1自然段的录音,提出问题:①通过所听与所看,你们知道了什么?(狐狸住在树下的洞里,乌鸦住在树上的窝里,狐狸和乌鸦是邻居,互相较为了解。)然后借助插图,帮助学生认识“洞”和“窝”。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②想想狐狸和乌鸦会发生什么事呢?然后指名学生读2、3自然段,边听边想: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当乌鸦找到一片肉,它的心情怎样?怎样看出来的呢?狐狸看到乌鸦叼着肉,它的心情又怎样呢?此时,它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等。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可激发学生学习特点。

(二)善于模糊解读,好动、爱玩特点

在阅读学习中,儿童具有跳动的巧妙能力,一些生字或生词,生义或生事也不能难倒儿童进行大体把握。而这一大体把握则有助于学生对不懂之处、陌生之处连猜带蒙地进行把握与领会。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通常是在模糊解读过程中获得对文本形象、情感与气氛的朦胧感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把握学生这种欣赏特点,注意因势利导,由整体上研究作品形象,而不仅仅是单一地分析与讲解字词、语句或肢解作品。另外,儿童具有好动、爱玩的天性,易于投入感情,会跳出作品自设新情境,亦或创编新故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这些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朗读、角色扮演等学习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阅读理解与朗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如学习《狐狸和乌鸦》后,拓展延伸:1)请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编个小故事。2)表演迁移:①自主推荐,找合作伙伴带头饰表演。依照课文内容自由想象,加入适当的表情与动作。②评议。引导学生说说好在哪里,不好之处如何改。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与创造的机会,可锻炼学生表演才能,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使其快乐学习。

二、把握教学目标,有效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语文教学特点,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有针对性、有目的的教学,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第一,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基本教学理念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体而言,即“识字写字与阅读能力、口语与写作能力”与“审美情趣与品德修养”。前者注重语文能力,而后者则基于前者的审美与品德层面的人文素养,这是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因素。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言发展与学生精神成长。其次,由小学语文教材看,多数是儿童文学文本,注重以儿童为中心,注重贴近孩子们的心理与实际生活,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体现他们的愿望与情感,使他们愿意体验,乐于接受。同时,通过教学儿童文学作品,可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情趣,培养孩子品性,塑造健全人格与良好个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善用课文,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儿童学唐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儿童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事件;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a)-0191-02

[Abstract] Objective The main health education in diabetes care for children used in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its control, the impact of adverse events glucos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April 2014 to April 2016 and has treated children diagnosed children with diabetes 10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50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routine care,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nursing.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postprandial 2h blood glucose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during the care of children 4%, less than 28%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abl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child health education in diabetes care can get better control of blood sugar in children, but als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Key words] Children with diabetes; Glycemic control; Adverse events; Health education。

儿童糖尿病主要是因胰岛素的分泌不足导致的代谢疾病,且以脂肪代谢、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紊乱为主,致使儿童空腹状态下或者餐后尿糖或者血糖高[1]。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消瘦、多餐、多饮以及多尿,此外,患儿极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病情发展的后期还会出现血管病变累及肾脏与眼[2]。该次主要分析健康教育运用于儿童糖尿病护理中对其血糖控制、不良事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儿童糖尿病患儿100例,其中在对照组患儿中有28例男患儿,22例女患儿,平均年龄为(6.98±2.24)岁;平均病程在(14.57±4.95)个月,血糖平均值(18.6±6.7)mmol/L;实验组患儿中有27例男患儿,23例女患儿,平均年龄为(6.87±2.92)岁;平均病程在(14.37±4.42)个月,血糖平均值(18.8±6.2)mmol/L。所有患儿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儿童糖尿病,且符合1999年国际卫生组织制定的诊断标准[3]。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相互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护理,心理疏导、日常生活护理等基础性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前提下,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加强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向患儿及其家属告知情绪会对血糖的波动产生影响,因此嘱咐患儿日常生活需确保情绪的平静及稳定;护理人员还需给予患儿足够的关怀与关心,常与患儿交谈,使其心情保持愉悦;还可让家长将患儿喜欢的玩具带入病房,供其玩耍;②健康教育:依照患儿个体化的差异,给予其一对一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或者通过集体讲座、小组教育向患儿及其家长宣教糖尿病有关知识,内容可包括糖尿病的病因,危害性、常用治疗药物及使用方式,血糖检测的方式,还可发放有关糖尿病知识手册,开设电话以供咨询,耐心及时回答患儿家属的疑问;③饮食护理:依照患儿实际情况,对其每日营养需要量进行估算,确保膳食热量的平衡摄入;同时结合患儿饮食习惯以及营养状况,选取患儿所需食物。饮食原则严格遵循制定的饮食计划进行,由护理人员督促执行;④运动指导护理:依据患者的年龄及病情制定出对应的运动方案,主要运动形式有爬楼梯、小跑及快走等,运动的时间尽量选择于饭后1~2 h进行。防止激烈运动,以此控制患儿的体质量,避免过于肥胖,此外,还要指导患儿养成较好的生活习惯与睡眠习惯,避免熬夜,按时休息,以免造成血糖波动剧烈。

1.3 评价指标

①对患儿空腹时的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监测记录,同时记录患儿住院时间;②观察并详细记录患儿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主要记录低血糖(即血糖

1.4 统计方法

通过对SPSS 20.0统计学软件的采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护理后患儿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研究得出,实验组患儿空腹时的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经研究得出,实验组患儿出现2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对照组出现14例不良事件,其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为28%,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些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防控糖尿病需从儿童抓起,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使病情的进展得到延缓的主要措施在于将血糖的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需患者重视病情,并通过不断努力,使不良生活行为和方式得到较好转变[4]。

健康教育为临床护理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通过系统化、目的性的传播疾病有关知识与技术,传播信息的同时给予一定的行为干预,旨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度及教会其应对疾病的措施,从而使其建立起正确的健康观,改善不良习性[5]。经该次研究得出,实验组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后血糖各时期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要低,且患儿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张燕,陈苗.健康教育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45(17):2337-2338.

[2] 马绍芳,白丽萍,尹瑞,等.浅谈健康教育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5,27(1中旬刊):356.

[3] 刘春妍,崔晓晶.循证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应用于儿童糖尿病中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5):3048.

[4] 刁婕.儿童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心得[J].医药前沿,2014, 25(14):312-313.

儿童学唐诗范文第5篇

唐山与北京、天津毗邻,是河北经济中心之一,教育理念相对发达,很多儿童的家长意识到学前英语启蒙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孩子日后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及效果,因此日益重视孩子英语方面的学习,幼儿园英语课程及一些儿童英语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

本研究以唐山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观察和访谈为辅的方法,调查研究学前儿童英语学习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调研范围包括市级幼儿园3所、私立幼儿园2所、儿童英语培训机构3所,以学前儿童家长及小部分英语教师为调研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128份,回收率85.3%。问卷调查了被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开始学习英语时间、教育目标、教学形式、环境创设、师资及关注问题等方面的认识。本次调研还访谈了3名培训机构负责人、3位幼儿园园长和5位幼儿园英语教师,并观摩了他们的教学活动,了解其英语教材、师资、教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1 问卷反馈结果

1)关于儿童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情况,65%的家长认为3~6岁开始学习英语合适,32%认为7~12岁,认为0~2岁开始学习英语的只占3.2%,而12岁以后选项为零选择。

2)关于参加英语学习的目的一项,其中73%的家长认为丰富孩子的知识面,提高孩子综合素质最重要;52%的家长想培养孩子的英语口语,提高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只有32%的家长关心孩子自身对英语的兴趣。

3)调查显示,家长在家辅导孩子学习英语的方式大多数是陪同观看英语动画片或电影,占55%;也有24%的家长以和孩子玩英语类游戏的方式来辅导学习;只有19%的家长和孩子进行口语对话。

4)在问卷调查中关于选择英语培训学校时,家长所关注的内容上,有58%的家长重视课程建设、56%的家长选择了学校规模和知名度,39%选择外教或名师,重视课程收费的只占15%。

5)针对儿童英语的教学形式,78%的家长认同游戏教学、支持情景教学,也有22%的家长表示不清楚。

6)问卷调查显示,89%的家长会为孩子选择英语发音班和口语班,选择英语学前辅导班的占48%,选择趣味英语词汇班的比例是40%。

2 实地的采访谈话结果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1)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教材的建设方面,目前唐山市学前英语采用的教材有《洪恩英语》《史迪克儿童英语》《剑桥少儿英语》《阶梯英语》《迪斯尼神奇英语》《新概念英语》《易趣儿童英语》等。教材的多样、理念的翻新、费用的高低,都给家长及孩子带来很多困扰。

2)目前,唐山市幼儿园英语教育师资主要由以下几类人员组成: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学历的占34%,英语专业中师、专科学历的占19%,幼师专业中师、专科学历有英语培训经历的占26%,外聘的占18%,其他占3%。

3)教学方式简单,多采用直接法、视听法。教学多本着游戏原则,但忽视综合原则及循序渐进原则。

3 调查问卷和观察访谈表明唐山市学前儿童学习英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家长对于学前儿童英语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性,目的明确,但也存在误区,如家长辅导学前儿童英语学习的方法需要改进,对于儿童英语学习内容、目的也存在误解。

2)学前英语教材多样但质量良莠不齐,英音美音混乱。

3)学前英语教育师资方面存在很大欠缺,有英语水平的人无幼教理论和方法,有幼教理论和方法的人英语水平不高,语音语调不规范。

4)教师流动性强,相关培训不到位,学习进修机会少。

5)学前儿童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可操作性及拓展性较差,有些学前儿童英语培训机构及幼儿园缺乏对儿童英语教学的特点、目的、内容及要求的了解,教学方式简单,教学效果差。

6)无完整的教学评估系统。

4 结合儿童心理学、英语学习规律及英语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提出相关对策

1)唐山市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加强领导,实施学前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及幼儿园申报制度,申报内容包括师资力量、教科研能力、课程方案、拟用教材、教学设备等,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学前英语教育。

2)以政策性条文规范学前英语教育市场,组织相关专家成立领导小组,指导学前英语教育工作,可帮助教学机构进行岗前培训及提供进修学习机会,还可以为儿童家长提供英语学习咨询,帮助家长解决英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3)试行学前英语教育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具有幼教资格的教师需同时获英语大专以上学历并通过学前英语教学法培训,才能获得学前英语教师上岗证书;不具有幼教资格的英语专业教师需通过学前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及学前英语教学法的培训,才能上岗。

4)在培养幼儿教师的专门教育机构如师范学院,开设学前英语教育专业,从根本上解决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缺乏问题。师范教学部门还要提供学前英语教师岗前培训及进修学习的机会。

5)构建适宜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既包括教师教学评估,也要涉及学生学习评估。教学评估既包括相关领导和组织机构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教考评价,也要包括儿童家长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建议和打分。学习评估也不光侧重学生英语学习内容的数量及难度,还要评估其参与状态和对英语的感知、理解和运用。学前儿童英语教育评价不仅要关注终结性评价,更应该关注形成性评价。

6)以幼儿园或学前英语培训机构为依托,建立学前英语教育试验基地,并实行基地挂牌制与年检制,优胜劣汰,动态调整,为学前英语教师提供培训、交流、展示平台。

7)组织家长参加讲座、培训及亲子活动,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英语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使其着眼于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引导家长认识到创设家庭英语学习环境的重要作用,教幼儿学英语,不要追求单词数量,应当从幼儿学习听懂和理解他人的英语表达入手,逐渐实现英语语言顺畅交流。

8)选择与新教育观念相符的教材,认真考证教材、教法是否与目前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方向一致。理想的教材应该价格合理,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结合本土文化和必备的欧美文化。随着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日益强大,美国英语已经成为英语世界的主流,市场上流行的也是大量的美式视听材料,但很多中等城市的英语教师对美音的认识却刚刚起步,因此,在选择教材时应注意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结合。

5 结语

综上所述,唐山市学前儿童英语教育还处在不断尝试、探索的阶段,还面临许多困难,存在种种问题需要解决,其教学原则及教材教法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但只要认真针对学前儿童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遵循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不断探索,学前英语教育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幼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劲松,郭迪,等.幼儿第二语言(外语)获得成效之多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5):289-292.

[3]周兢.对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定位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