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过华清宫杜牧

过华清宫杜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过华清宫杜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过华清宫杜牧范文第1篇

膜如紫绡,

瓤肉莹白如冰雪,

浆液甘酸如醴酪。〔白居易《荔枝图序》〕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徐火勃《咏荔枝膜》〕

一日而色变,

二日而香变,

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

色香味尽去矣。 〔白居易《荔枝图序》〕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宋徽宗《宣和殿荔枝》〕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次江乡亦萌蘖。〔文徵明《新荔篇》〕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苏轼《食荔枝二首〔并引〕》〕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过华清宫杜牧范文第2篇

一、借助标题,可以把握诗歌的题材内容

1.即景抒情诗

(1)以四时早晚等时间名词为题。如《春晓》(孟浩然)、《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早秋》(许浑);(2)以自然景物、山川名胜为题。如《江雪》(柳宗元)、《月夜》(刘方平)、《滁州西涧》(韦应物)、《黄鹤楼》(崔颢);(3)以“登”、“书”、“望”、“游”、“观”、“题”等词语为题。如《登鹳雀楼》(王之涣)、《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望庐山瀑布》(李白)。此类诗歌以写景作为主要内容,多借描写四时眼前之景来抒发作者当时特定的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是此类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1997年高考诗歌《望洞庭》(刘禹锡)、《题君山》(雍陶),1998年高考诗歌《题李凝幽居》(贾岛),2007年江西卷的《金陵晚望金陵图》即属此类。

2.伤时感遇诗

用一个短语或句子,叙述诗人遇到的人或经历的事。如《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过故人庄》(孟浩然)、《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枫桥夜泊》(张继)、《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此类诗歌以叙写诗人遇到的能触发某种心理活动和情感的人或事为主要内容,多采用融情于事的写法。2000年高考诗歌《约客》(赵师秀)、2002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007年辽宁卷《秋夜独坐》(王维)即是此类。

3.送别怀人诗

标题中往往有“送”、“寄”、“怀”、“忆”、“别”、“梦”等字眼。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夜雨寄北》(李商隐)、《天末怀李白》(杜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效)、《留别王维》(孟浩然)、《梦微之》(白居易)。此类诗歌多以送别或怀念亲人、情人、友人为主要内容,抒写真挚的亲情、爱情、友情,表现对亲人、情人、友人的思念,有时也表现游子旅居的愁苦和孤寂。多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2001年高考诗歌《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2007年山东卷《出关》(徐兰)即属此诗。

4.咏物诗

以动植物名称作为标题,如《在狱咏蝉》(骆宾王)、《蝉》(李商隐)、《鹧鸪》(郑谷)、《金钱花》(罗隐)。此类诗常以咏某一动植物来表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某种认识、理解和追求,一般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1994年高考所选元稹的诗歌《》、2007年北京卷《》、2007年重庆卷《海棠》(苏轼)和《牡丹花》(白居易)即是此类。

5.咏史怀古诗

(1)以历史人名为题。如《蜀相》(杜甫)、《贾生》(李商隐)、《西施咏》(王维);(2)以遗址地名为题。如《石头城》(刘禹锡)、《赤壁》(杜牧)、《隋宫》(李商隐);(3)有“怀”、“古”、“怀古”、“咏”等词语。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越中览古》(李白)、《咏怀古迹》(杜甫)。此类诗歌往往以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迹为题材,或抒发诗人对世事巨变、物是人非、国家兴亡的慨叹,或总结经验、告诫统治者吸取教训,或讴歌历史人物,表达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理想。多采用借古讽今、对比等手法。2007年湖北卷《华清宫》(吴融)和《过华清宫》(杜牧)、浙江卷《乌衣巷》(刘禹锡)即是此类。

其他如边塞诗、宫怨诗、田园诗、题画诗等,标题都有一定的语言标志,凭借这些语言标志都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二、借助标题,可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1.有些标题明示诗歌的思想感情。例如:《书愤》(陆游)从标题看,“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再如2007年辽宁卷《秋夜独坐》(王维),借助标题可知本诗抒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2.有些标题暗示诗歌的思想感情。例如:唐代崔涂的《孤雁》,从标题可知,这是一首咏孤雁的诗,再结合诗句不难发现作者借此以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再如2007年的安徽卷的词《醉落魄・咏鹰》(陈维崧),从题目中作者吟咏对象“鹰”可以猜测出,本词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

三、借助标题,能够解读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我们借助标题可以了解作品的表达技巧。

过华清宫杜牧范文第3篇

听,那是一片源远流长,久久回荡的驼铃声响;

嗅,那是一抹如火如荼,淡泊飘逸的唐人芬芳;

吟,那是一曲如痴如醉,哀婉感伤的长恨之歌……

——题记

伫立在大雁塔上,

望古都长安,坐鼎关中。

八水环绕,凝成辉煌之都;

城墙屹立,诉说千年沧桑。

闪烁的夜灯,流向远方;

川流的人海,溢满街道;

飞扬的流星,划破长空;

穿越时空的隧道,带领着我梦回长安,梦回大唐……

望·盛世华章

走进古色古香的大唐芙蓉园,映入眼帘的是世人震撼的大唐建筑——屋顶琉璃砖瓦,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庄重大方。于是任思绪飘到了1300年前的长安城……我在望,望一卷盛世华章——

兴庆宫内,我望到了“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李龟年一展歌喉,玄宗与贵妃便饮酒赏歌,自得其乐。数千宫女挥舞着衣袖,身着轻纱般飘逸的长裙,仿佛挥动着洁白的翅膀,在美丽的长安纷飞,旋转。万人吹笙,美妙的乐音更是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或许只有在开元盛世之时才有如此歌舞升平的景象!

长安西市,我望到了绫罗绸缎,那是唐朝白地绿花罗,经纬线细如毫发,光洁的罗面映衬着翠绿的枝叶,微风拂过,轻罗如云雾缭绕,似香烟漂浮,怎使人不发出“万里云罗一雁飞”的赞叹!或许只有在开元盛世之时才能纺织出如此精细的丝绸!

长安城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他们安居乐业,富贵荣华。陶瓷,茶叶,纸张远销海外,商业,农业,造纸业,造船业,航海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达程度。那时的长安,没有了青涩与稚气,全世界都在关注着它的一颦一笑,仰慕它威武雄壮的脊梁,它的繁华令世界为之向往,令它的子孙为之骄傲!

我依旧在望,望出了长安的繁荣与富强。

听·驼铃声响

站在繁华的西安街道中央,瞻仰屹立于西安市中心数百年的钟楼。仿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向四方散发着光芒。晨钟暮鼓,钟磬声绵延向远方,我似乎听到了1300年前的丝绸之路上的声声驼铃……

茫茫大漠戈壁,巍巍风蚀城堡,一缕微风卷起层层金色的沙浪。缓慢地跋涉在飞扬的尘沙之中,不知不觉已向遥远的西方世界越来越近……

听,听,越发清晰,丝路明珠上,终于不再荒芜。唐代商人的足迹,一匹匹高大的“沙漠之舟”迈开了沉重的步伐,摇晃着颈上的驼铃,它们的背上,承载着遥远东方的希望,述说着大唐帝国的辉煌。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就在这嵌满砾石,荒无人烟的无边沙海,有了唐人坚持不懈的涉足,开辟成了一条连接两片大陆的宏伟大道——丝绸之路。轻巧如纱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瓷器,香飘四溢的茶叶都开始了神奇的旅途,它们经过新疆的土地,到波斯,到身毒,到安息,到希腊……卷卷红尘,未能挡住他们前进的脚步,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承载着的不只是丝绸,还有华夏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对西方世界的向往。

从此,西方的人们盼望着听到美妙的驼铃声,凝望着东方,随太阳升起的,是步履坚定的中国人。他们也投入到了长安那博大的胸怀中。他们明白了,遥远的那边,一定是个繁荣的国度,有个繁华的都城,那就是大唐!那就是长安!

耀眼的晨曦渐渐在东方亮起,悠远的驼铃声从东方传来得越发清晰。你听,伴随着驼铃声越来越响起来的,是又一个崭新的黎明,是又一个崭新的中国,又一个越发强盛,屹立于世界东方不倒的中国!

我依旧在听,听出了长安的博大与开放。

嗅·唐人芬芳

漫步于唐诗峡里,那尊尊石碑上镌刻着细密的唐诗,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枯的心。眼前霎时浮现出唐人那飘飘欲飞的青衫,如梦似幻来到1300年前的黄昏柳荫下……我在嗅,嗅一抹唐人芬芳——

深秋之夜,月色宜人,独坐在客舍里,黄昏的月光给窗户镶上一道金边,绵延远方。思绪又一次踏着遍地月光,沿着《渭城曲》所铺设的意境,走上了去阳关的古道。阳关的道路,多了驼铃狼烟,多了孤寂苍凉。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唐人哒哒的马蹄。不就是沙漠吗?他们就是为了沙漠而来,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而来;为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美而来;为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自信而来。你是否嗅到了他们所散发的时代气息?一份恬淡,旷达,缠绵的灵动气息?

一轮明月,两壶浊酒,对影三人,飘渺柔和的月色在静静地流泻,和着淡淡的酒香,环绕着月下独酌的他,举杯问天,旁若无人,与明月共饮,与诗酒长乐,周围的一切仿佛已是水中花,镜中月……

这就是“诗仙”李白。身处长安,他的心中,本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却在朝廷中潦倒不得志。繁华之都也留不住一个风流才子,他从此漂泊南北,沦落天涯,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以致“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唯有作诗饮酒才消得万古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在他的眼里,名利与金钱早已淡泊,只要“天生我材必有用”,方能“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受尽了现实的残酷与权贵的压迫,却依然痴情不改——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情,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友情,有“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的亲情……

如果说一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外贸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是它的长度的话,那么一个朝代的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展程度就是它的厚度而唐代正是这么一个又长又厚的朝代。在开元年间长度达到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长的时候,盛唐时期的一大批文人墨客也将唐代的厚度加深到极致,在他们的妆点下,盛唐的“版图”拉到了最大!

柳条一年一青,岁月慢慢老去。盛唐诗人衣袂飘飘,迈着潇洒的步子,在车水马龙的长安城里,一步步走入历史的深处,成为一处可望而不可及的风景。他们身上散发着永恒的芬芳——漫卷书香,淡雅墨香,浓浓酒香,跨越了千年的屏障,永远让现代学子苦苦追寻……我依旧在嗅,嗅出了长安的豁达与文明。

吟·长恨之歌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诸多展厅,我的目光定格在了唐代展厅中的一幅画像:体态丰腴,肤白如藕,面若桃花,盘着多姿的发髻,身着嫣红的长纱,从这经过,如有一股暗香飘然而过。她就是最能代表盛唐女性的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子——杨玉环。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令她名垂千古。她不仅拥有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那倾国倾城的容颜,更贯穿着大唐的极盛至衰弱,那就是,她的美,伴江山同在。思绪依旧回到了1300年前的华清宫……我在吟,吟一曲长恨之歌——

华清宫外,驿使正快马加鞭赶往华清宫,所到之处,卷起滚滚红尘。当你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你是否会想到那是一封正着急等着皇帝批示的奏章?可你看华清宫内,杨贵妃手捧着刚从江南采回来的新鲜荔枝,嘴唇一抿,就是清凉饱和的汁液,回首,不过是对着唐玄宗的嫣然一笑,方使玄宗龙心大悦。驿使究竟带来了什么?杜牧告诉了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或许贵妃的一笑可博得整个大唐江山呀!杨玉环拥有着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还拥有着音律及艺术方面的才华,如果说她仅仅拥有这些,那她的美誉满天下,但不幸的是,一位成就中国封建社会鼎盛的皇帝醉倒在她的身旁,为了她断送了大好河山,使得后人将盛唐的毁灭归罪于她,一声长叹,她最终在马嵬驿香消玉殒。春花秋月渐渐逝去,一代娇人薄命他方。可惜是她生错了时代——乱世佳人总能流芳百世,西施生在吴越之战时期,为越国除掉了吴国;昭君生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时期,为大汉和亲了匈奴,平定了北方;貂蝉生在东汉末年战争时期,除去了董卓这颗毒瘤,大快人心……唯有她,生在盛世,亡在衰朝,她的美反倒使她背负了罪名,她的死难道不着实令人惋惜吗?

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毁灭了西周;唐明皇为博贵妃一笑,断送了盛唐。在男权社会中,单是一个女子就能有挟天子,毁江山的千钧之力?帝王们能打拼出一派雄伟壮丽的河山,却不能留住美人的陪伴,长安城里发生的一切都在给后世敲响警钟……我依旧在吟,吟出了长安的浪漫与感伤。

远眺长安,心潮澎湃。

望,高耸的大厦;听,改革的号角;

嗅,时代的芬芳;吟,胜利的凯歌……

十三个世纪,十三朝古都长安至今闪烁着不可比拟的光芒。

过华清宫杜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理;兴趣;问题;探究;实践;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地理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开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开始就紧紧地扣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强烈的兴趣,学生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启迪思考,点拨思路,使学生觉得地理课好学、易学,从而乐学,事半功倍。《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才能“问”出精彩课堂。问题设计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可以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因而老师应有意识地去提出问题。“学则须问”,但问要选在恰到好处时,问题要能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能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把握难度,符合逻辑,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让学生敢于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取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收获,拥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共鸣!这样的问题才能加快知识转化为素质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时有感而作。杨贵妃喜爱吃荔枝,但荔枝的保质期特别短,为了能让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每逢荔枝成熟季节,唐玄宗就下令用驿马从南方驰运带有露水的新鲜荔枝。唐玄宗为什么不把荔枝移植到华清宫呢?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本地区荔枝地域的形成,与本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本地区的荔枝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宜的劳动力条件吗?本地区的特色农业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三、开展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实践精神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探究性学习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探究来进行学习,把探究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主 线;另一方面,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知识能力基础、社会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已经能用书本理论指导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广大地理教师必须打破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引入和渗透研究性学习,增强教学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应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身边生活以及社会上、自然界的实例来学习地理,构建社会探究性强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获得技能。如,本地农村大量人口迁往漳州、厦门等沿海较发达地区,迁移对当地农村有哪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怎样解决农村人才流失的问题?开展探究性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提高学生学科综合素质,最终达到育人目的。

四、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把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从身边的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组织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发现地理问题,使课堂、学生、教师都“活”起来,师生双方在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里尽情地吸纳知识的“营养”,受益匪浅。例如,如果你经常出差的话,那么懂得一些地理知识就尤为重要了,如果出国,最重要的一点要知道时差和当地的气候状况,以决定你要带什么衣服。又如,漳州市对排污不达标的养猪场进行强制关闭与拆除,教师组织学生跟随环境保护工作者对转移到本地的养猪场进行明察暗访,调查分析这些养猪场的规模、布局位置、排污设施等,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养猪场对当地经济有哪些积极意义,同时对生态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因此,地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地理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应用,从而切实体会到地理的应用价值。

过华清宫杜牧范文第5篇

旅游是一项特殊的综合性游览观光活动,人们为达到度假、休养、娱乐、探险、求知等目的,出游于地区国家和洲际之间。中国是旅游大国,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到中国来旅游的外国人和国内游客日渐增多,认真研究一下旅游者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对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发展旅游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者的好奇心理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见到一些新异的刺激物,如街上有人敲锣打鼓送老工人退休;农村小伙子娶新娘,壮汉抬着轿子,一队锁呐乐队在前面开路,十分热闹;还有农民吊在竹杆上车水灌溉;妇女摇着纺线车;从蛇肚内取出蛇胆和酒喝,等等现象,都能使游客产生好奇心理。

一次,港台旅游团在广西桂林旅游,中午山区小饭店供应乌黑的墨米饭,吃惯了白米饭的游客,见此米饭既好奇又胆怯,不知此为何物?热情的导游说:大家吃吧,这叫墨米,是广西河池地区东兰县的特产,为什么呈黑色呢?据民间传说:有一年天大旱,东兰附近的红水河也断流了,方圆数百里田地龟裂,禾苗枯死,有一位老汉的地里侥幸剩下一蔸禾苗活着。为救活这蔸禾苗,老汉爬了九重山,走过十六个村庄,还是不见水的踪影,没办法,只好忍痛割断自己的手指,用鲜血浇灌禾苗。说来也奇怪,禾苗得了血的滋润,居然长得很茁壮,结出一串颗粒饱满的稻穗,老汉因流血过多而死去。乡亲们把这唯一的稻穗保存下来,翌年春天用它播种,得到的稻米颜色竟然是墨黑色,用墨米煮成的饭,香气扑鼻。常吃墨米,可治疗慢性肝炎,胃炎,贫血,故有“药米”之称。通过导游介绍了墨米的神话故事,顿时使游客情绪活跃起来,团内几位港台老太太纷纷要求购买带回去,让家人共享口福。

二、旅游者的求新求知心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采,许多外国游客品尝中国菜,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赞不绝口,胃口大开。在餐桌上看到这些菜,就象是见到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不忍心把它吃掉,有的用照相机拍照留念,有的请主人介绍它的名称、来历、制作方法、特色等,他们听得出奇、神采奕奕。的确,中国菜融实用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不仅味美营养丰富,而且菜名颇具诗意。首先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一道“金钱遍地”,这菜名豪华气派,实则是金黄的冬菇摆在翠绿的青菜上;粤菜“龙凤呈祥”,多么喜庆吉祥的名字,原来是鸡、蛇一块烧煮而成;用母鸡炖甲鱼,真是逗趣谐谑,美其名曰“霸王别姬”,令人大饱口眼之福。服务员小姐又捧来一盆清香四溢的酿豆腐,已有饱意的客人一箸未动,服务员小姐笑迷迷地说:这道菜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爱吃的御膳宫食。一听说皇帝吃的御膳,几位外国朋友顿时雀跃,筷勺齐上,一盆酿豆腐一扫而光。说实话,这道菜用料平常,就是用豆腐裹夹玛瑙肉糜精工烹调而成。其特点是过油而不腻,汤浓而不沾,外脆内嫩,甜中透鲜,汁若琥珀,形似金元,营养丰富,延年益寿。初次品尝这道菜,饱享口福,获取知识,实是受益非浅。

参观芜湖铁画,是一大艺术享受,工人们以锤,以铁当墨,巧制出一幅幅精美的铁画来,来厂参观的日本友人也赞不绝口:“真了不起,中国的文化太伟大了”。工人师傅手中的锤简直比画家的笔还要来得自如。

铁画原名铁花,为明末汤鹏所创制。它酷似国画、水墨画,然而,却是采铁作画,以锤锻制而成。它使炉锤之巧同画理相通,将绘画与工艺相结合,构成黑白分明、虚实相对、苍劲凝重、豪放潇洒、有强烈立体感的独特艺术风格,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枝奇葩。改革开放以来,铁画一直销往国外,深受国际友人青睐。日本朋友亲眼目睹之后,认为这是世界上仅有的产地,对异国文化求新求知心理,在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满足。许多游客观后感慨地说:此次中国旅游真是不虚此行。

三、旅游者的怀旧心理

探古访幽乃是旅游者怀旧心理的反应。游过的山水名胜,有机会重游,会感到十分亲切,遐想万千。西安是中国古都,丝绸之路起点。想当年,盛极一时。公元1375年,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shuǎng@①在原城墙基础上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明城墙。游人见到象巨龙一样的城墙,静卧在八百里秦川之上,数百年前的古城风貌,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古时的盛况,一一浮现在游人心中。朝代兴衰,历史沧桑,留给后人无限遐想。位于古城西安郊区的秦岭支脉骊山,西周时期,周幽王曾与褒姒在此建骊宫行乐,并点燃烽火,戏弄四方诸侯,后被犬戎杀于骊山脚下。人们游此,不禁想起秦始皇暴虐,唐玄宗昏庸,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池寻欢作乐,皇帝国威在骊山大修华清宫。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四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使人遥想当年骊山变成达官贵人的享乐之地。谁料结果发生了安史之乱,杨贵妃被缢死于马嵬坡。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正是唐玄宗晚年在政治上腐败的必然结果。人们驱车来到骊山脚下,仰望长空,抚今追昔,想当年华清池水洗凝脂,一派灯红酒绿度时光,广大的老百姓怨声载道,悲愤交加。诗人杜甫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长期以来成为人们控诉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名句。

总之,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

近几年来,外国旅游者来华旅游的人数与日俱增,尤其是日本人和美国人更多,就客观情况分析,他们均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个人收入较高,加上与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五十、六十年代由于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与世隔绝长达三十年之久。76年以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92年又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国外的吸引力非常巨大,故而纷纷组团来华参观访问,亲眼看看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繁荣、社会安定、政治开放的良好局面。有的人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感到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家,什么都要看,什么都新奇,一度中国热在世界上持续好久。另外,这类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花钱多少不在乎,只要吃、住、行、游、购、娱满意,便事事称心,件件如意,乐于来中国旅游。日本是中国近邻,素有一衣带水之睦邻友好关系。日本旅游者来华旅游交通方便,费用低廉,况且中日文化和习俗又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均成为日本旅游者来华旅游的强大驱动力。我们旅游业者若以一流服务质量一流设备去服务于每一个外宾,就能在当今旅游市场竞争强烈的形势下,赢得胜利。

相关期刊更多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电池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