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素养

教师素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素养

教师素养范文第1篇

一、思想素养

首先教师要爱岗敬业。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必须忠诚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作教师有许多优越性,且不论国家重视、社会尊重、学生爱戴,其自由度大、自主性强等,还特别有助于洁身自好,远离腐朽,清静而且清白!

其次教师要做到身正为范。教师应为人师表,不仅要言教,还要身教,以自己的言行作学生的表率和模范。教师有教师的形象,也应当有教师的风范。教师言行举止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课堂上不可没有目的地讲一些庸俗的笑话、发一些低级牢骚,或有意贬损他人、辱骂体罚学生等,如此有辱自身形象,还会给部分学生树立不良的榜样。心底无私天地宽。有修养的人不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也不会把不满转嫁到他人或社会利益之上。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这会帮助我们走好路、教好书。

二、知识素养

首先作为一名中学语教师,必须有丰富的业务知识。

一是要有比较深厚的文学知识。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是运用语言的精华,通过文学作品学习语言,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课本中选编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语文课也应该培养学生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样就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中外文学史方面的知识、文学理论知识、文学创作知识,文学批评知识等等。教师文学素养高,文学知识深厚,语文课就会上的生动活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就会很快地提高。相反,教师文学素养低,文学知识浅薄,学生就很难受到有益的熏陶和应有的教育。

二是要有丰富的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即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这样就要求语文教师对语言发生的规律(其中包括古今汉语的联系与区别)、语言学的理论、现代汉语的听说读写知识、逻辑学常识(这是教师应该学的)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人们常常习惯于把备课比喻为“一桶水”,把教课比喻为“一杯水”,因为想上好课,我们教师平时就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在今天科技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还应当敢于说“如果我有一杯水,我就应当给学生引来自来水、长流水。”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本专业上要精深,但绝不是讲课越深越好。深得与学生实际脱离了,学生觉得太深奥,没有了兴趣,反而会出现不良后果。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详略得当,左右逢源,深入浅出,得心应手。

三、业务素养

教师的思想素养为教学工作定向导航,教师的知识素养是其开展工作的必备条件,那么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对教学质量起的是决定性作用,所以,我认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业务能力。

首先,语文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听、说、读、写能力。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会“听”。例如,教师提问,学生已经正确回答了,教师似乎没有听到,自顾自又重复一遍,这是听的能力不好。“说”即教学语言,这是一门艺术,你必须会讲才能吸引学生学习,激发他的求知欲,使他感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其次,教师应具备灵活高效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又无定法,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堂及教材实际,让不同的教学方法发挥各自的优势,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笔者在上课时,经常交替使用讨论、呈现、任务活动、竞答、抢答等不同方法,使得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真正参与、体会课堂学习,强化了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语文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自我进修能力。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但要具备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而且还应具备更高层次的教育科研能力。其中包括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发现和解决语文教学具体实践中问题的能力,高速查研究,进行语文教学改革试验的能力,总结经验,撰写教育论文的能力等。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语文教师还应该有相应的自我进修能力。自我进修能力是一种因时展而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一种本领,对其整体素养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个人魅力

魅力是什么?魅力就是很吸引人的力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么才能吸引人?除却语文专业教学水平和宽广的知识面外,语文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个人魅力。

首先要有责任心。一个没有责任心的老师是难以获得学生信任的老师。教师的个人的魅力常常来源于一名教师高度的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的责任心。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学热情观察、感悟、欣赏、敬佩的过程和结果。教好书、育好人是教师的历史使命,这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也就是说,教师要心中有工作、心中有责任、心中有学生。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若欲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就应当先提升个人的教学热情、提升个人的使命感、提升个人的责任心;就应当对事业多一点浩然、对名利多一点超然;就应当对工作少一点淡然、对学生少一点漠然。

教师素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模特教师素养人格修养艺术修养

模特是时尚的弄潮儿,集中反映了公众的审美情趣与想象力,是当代生活方式的诠释者。培养优秀的模特是时展的需求,每一个成功模特的身后,都有一名伯乐,为其成长辛勤地耕耘。我国模特业,虽然队伍日益壮大,但真正优秀的模特并不多,这就急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人格修养

“为人师表”蕴藏着深刻的含义,作为培养专业模特的教师,除了全面的个人素质外,占首要位置的还应该是个人的优秀人格。人格的力量是无形的,也是无穷的,它可以引导和带出一批过硬的专业队伍,所以一个教师的人格优劣与否是至关重要的。模特队伍是一支难带的队伍,入选模特的女孩子在形象上都有过人之处,每个人都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所以往往在给自己定位的时候,有一种自我欣赏的感觉,把握不好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角色。要把这些人从“毛坯”炼成精英,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教师的表率作用应是首当其冲的。教师要敬业爱业,用心灵去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忠于艺术,献身艺术,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及社会职责。而切不可有半点的功利思想,把培养学生当成一种交易,以致陷入一种世俗无奈的境地。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师表像春蚕、蜡烛一样为后人留下了无穷的思念和精神的财富,他们的人格成了不令而行的标志。梅兰芳大师曾为国蓄须,盖叫天曾为艺术折骨,、用自己的人格感召着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所以,一个教师的人格比技艺更重要,只有人格的力量,才能把学生领进精神的家园;用一种非功利的价值观,使学生走进高雅、走进高尚,脱离俗气。

二、文化修养

模特的文化素养是其走向成功的奠基石,是其表演质量发展的隐性因素。作为模特教师,更要注重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首先,较高的文化修养可提高模特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21世纪的模特不再是空的衣架子,表演中模特穿出的不仅是风采,而且是文化。模特本身的素质越高,文化层次越高,其表演就越耐人寻味。在服装表演中,模特与服装之间不仅仅是穿着与被穿着的关系,模特还是服装设计理念的表现者和传达者,这要求模特要具有理解设计师设计意念的能力。优秀的模特必须知道用什么样的肢体语言可以把服装所表现的内容展示出来,在动态上进行再创造,这就需要“功力”了。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很难把握所展示服装的内涵。这就要求模特平时多读、多看、多思、多揣摩,体验与分析人物性格,追踪诗人激越的联想,用日积月累的知识灌输自己,从而提高自身的领悟能力。

其次,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有利于挖掘有关角色的造型、美的个性、美的气质、美的风韵的独到所在。为了使表演具有一定的深度,服饰模特在一切表演中往往需要展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服饰,需要有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因此,服饰模特应该全力去挖掘有关角色内涵的一切,或直接或间接的背景材料。

再次,较高文化素养能孕育出模特优良的气质。在模特这一行,气质的含金量绝对大于技巧,它反映了人的文化程度、道德品质、性格类型等内在素养。当然,气质的培养是需假以时日的,而在气质的培养过程中文化素质起决定性作用。

三、艺术修养

作为模特教师,艺术修养是指导学生提高的基础。模特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技能示范,来指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如果教师的示范不能被学生所理解,或者是错误的,将大大降低教学魅力,教学工作被动,学生将失去学习兴趣。

首先,模特教师应具有表情艺术修养,表情艺术包括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小品艺术等,而对于模特而言,具有一定的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修养尤为重要。在时装表演中,音乐是将服装与服装表演联系起来的纽带,是设计师与模特通向观众内心的心灵桥梁。而舞蹈是用流畅的人体语言来表达主题,是与服装表演有血缘关系的艺术。对模特来说,舞蹈是表演步和造型的灵魂,模特通过舞蹈的专门训练,可以提高动作的审美化,丰富形体感觉,增加身体协调性,从舞蹈艺术中启发思维方式。

其次,模特教师应具有服装艺术修养。时装模特经常与时装设计师配合工作,了解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是模特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可见模特所必须扩展的专业就是服装艺术设计。模特为展示服装而工作,时装与模特的人体一起升华为特定的艺术形式,模特只有对服装艺术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展示它。

再次,模特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艺术修养。虽然模特在T型台上表演服装时是很少开口说话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或一些模特大赛中,模特的内在美往往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可见规范的语言训练是其争取良好职业形象的重要公关手段。

此外,模特教师还应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如影视艺术、摄影艺术、体操艺术,等等,从而丰富自己的表演内涵。模特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才能够把更好、更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四、PM精神

一名优秀的模特教师,不仅能够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其PM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P精神是指目标明确、有魄力、思路开阔、大胆创新,理智特点明显;M精神是指能把握模行的情绪变化,保持整体的聚合力,发挥模特本身的创造性,情感特点明显。PM精神是二者的融合,既有自己的主见,对全队的控制力强,又能调动出每个模特的情绪高峰,形成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让他们成为自己艺术能力的主人。

五、敏锐的触觉

作为一名模特教师,能敏锐地触觉时代的流行信息,清醒地认识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模特;每个模特适宜形成哪种表演风格;怎样培养出优秀的模特;要精力充沛、朝气蓬勃、豁达大气,要善于发现、吸纳和塑造模特。被誉为中国“模特之母”的吕国琼就是个例子,她培养的许多模特曾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先后率团赴欧美及东南亚十多个国家演出,为中国模特表演艺术和服饰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总之,作为一名模特教师,不仅要在理论上丰富自己,还要在表演实践上有扎实的功底。这样,才能言传身教,培养出优秀的模特。模特教师还应大量涉猎各类文学作品,丰富自身内涵,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培养自己好的性情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带动学生发挥特长,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了解并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

参考文献:

[1]徐宏力、吕国琼.模特表演教程.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

[2]吴卫刚.时装模特培训教程.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教师素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学习兴趣;课堂凝聚力;教学环节;自身修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教师,这个职业被很多人尊敬。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耕耘于三尺讲台,如何让自己的讲课如春风化雨一般滋润学生的成长。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上好每一堂课,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凝聚力

学习能使人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学习素养。

1.1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1.2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上课时,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学以致用,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把好教学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2.1认真备课

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科学的设计。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和课件,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课件。

2.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注意分类教学,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2.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2.4认真批改作业

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6注重课内外结合

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积累丰富的知识。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与创新,积累知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3、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素养范文第4篇

导致大学教师文化素养不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教师在文化素养方面是“先天不足”当今中国各大学对于培育文化精神缺乏重视,在教育理念上缺乏人文性、文化性,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文化品位的塑造。同时,文理分家的大学教育,“产销对路”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严重限制了学生学科视野的拓展,学科间的渗透与交流,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过窄的专业视野,使得某些教师在以绝对正确的口吻传授具体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损害了科学那种“宽容”的怀疑的理性精神,这也是学科专家的视野所限。[3]大多数大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大学期间没有受过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他们是受教育“四个过”(华中科技大学文辅相教授所指出的教育的四个“过”:过弱的人文陶冶,过窄的专业基础,过强的个性约束,过分的功利导向)深刻影响,普遍缺少一种对人类文化精神的关怀,其人文修养、艺术修养、道德修养得不到根本的提高。因此,大部分大学教师在文化素养方面是“先天不足”。爱因斯坦早就指出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2.大学素质教育工作重点错位和教师管理监督的缺失在教师的培训中,同样只注重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提高,而忽略教师文化素养。目前各大学教师管理监督也存在畏难情绪,管理监督工作主要集中在课时分配、教师工作量核算等方面,对于教师职业素养或深层次的文化素养却很少涉及,更没有科学测评标准和措施。另外,在今天的中国大学界,“重科研、轻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心态和事实。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追求高水平,简单地理解为科研的高水平,办学的政策导向、资源配置、学术评价过度地向科研倾斜,这是对大学教育性的消解,对大学本质特性的背离。[4]人们似乎认为是科研而不是教学更能够代表一个大学教师的水平,职称评定的标准又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意识。可以这么说,连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的教学都不那么重视,更何况是文化素养的提高了。

二、关于大学教师文化素养提升和养成的思考

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养成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提高和养成的途径有很多,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通过在教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提升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

大学教师并非都来自师范院校,没有接受过教师教育的训练,即便有师范教育背景,文化修养方面也跟现行高等教育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大学的教学计划要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统一,鼓励教师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一要自觉地把专业课程本身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二是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自然地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全面体现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观,从教育教学理念上对教师提出文化素养方面的要求,既丰富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也达到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举办教师“学术沙龙”,跨学科思想交流来提升大学教师文化素养

为了让大学教师能够拓展视野、交流信息,可以定期举办形式多样、内容自由的教师“学术沙龙”。将不同学科教师聚集一堂,在特定的主题下进行自由交谈、思想碰撞。教师在其中可以突破狭隘的专业领域,获得无限创意和灵感。这样无论从科研、教学,或是完善自身学识、修养的角度,教师们都有了全新的看待自身现状和发展方向的视角。通过这样提供文理交融、跨学科思维的渠道,用思想交流来提升大学教师文化素养。

(三)加强各种理论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自身的文化素养的养成

在大学教师文化的提升和养成过程中,外部条件固然不可缺少,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的自我修养。大学教师应当自觉地将文化修养放在自身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之中。大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有着丰富个性、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青年人,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还包括文化素养。大学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抓住各种时机充实和提升自己,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内涵,把文化修养变成自身的内在需要。此外,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养成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

(四)营造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学校园文化,通过环境育人,提升大学教师文化素养

教师素养范文第5篇

教师是人类文明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教师的思想、知识、智慧、道德、意志、情感、个性品质、言行举止等对学生的渗透性影响是难以估量的。繁忙的工作常常让我们教师没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容颜、健康、家人,学业和修养,往往像蜡烛一样,在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却变得越来越短了。新时代的教师应当有新的形象,风度翩翩,高贵典雅。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既然连别人的灵魂都能塑造,为什么不能塑造自己的形象呢?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修养,具备文明礼仪,是新时代赋予的要求。

礼仪,对于个人,是文明与教养等素质的表现;对于社会,是发展进步的标志;对于民族,是精神风貌的展现。教师礼仪是以礼仪为核心,吸收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美学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示范性。中国自古以来被誉为是礼仪之邦,大到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小到父母兄弟亲戚朋友之间的交往,礼仪无处不在,渗透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简单的几个动作,几句亲切的话语,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渗透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尊重,这种尊重恰恰是人们正常平等交流的最基本的平台和最重要的纽带。

教师肩负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使学生成为接替老一辈事业,延续社会发展的新一代。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教育工作活动中,还是在交际场合,均须讲究礼仪,做文明交往的使者。礼仪是一种文化,它构成了形象的重要一面,是其外在形象、内在气质的表现。那么,作为教师应具备哪些礼仪素养呢?笔者认为教师应从形象、服饰、语言、与同事共处、在公共场合和日常生活等各方面提高自身礼仪素养。

一、教师的形象礼仪

美国心理学家曾分析:课堂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有声语言+55%的态势语言。可见,态势语言在课堂讲授中尤其在新课程讲授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优雅大方、蓬勃洋溢的仪态,会带给学生有益的影响,会创造出充满活动力的课堂。教师个人卫生反映着教师的精神面貌,将直接影响着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师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洗澡、修剪指甲、理发、换衣服等,上课前也应梳理头发、整理衣服。另外,教师应有一套合理的生活习惯,要妥善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娱乐、休息和其他活动。这样做即可保证自己有旺盛的精力,促进身体健康,又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教师的个人素养尤其重要。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是内在美的基础,我们要通过加强思想品德素养,提高文化艺术素养,美化自己的心灵。优美、典雅的站姿以及笑容是体现一个人的气质、动态美的起点和基础,教师的站姿应给人以挺拨笔直、舒展大方、精力充沛、积极向上的印象。教师端庄优美的坐姿,会给学生以优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微笑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体态语。她就像一缕缕温和灿烂的阳光,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甘露。很多教师就不在意,喜怒哀乐都放在脸上,这恰恰是教师的一大禁忌。

二、教师的服饰礼仪

服装往往可以表现人格。一个人的着装就是自身修养的最形象的说明,教师的服饰是无言的课本,决不可掉以轻心,随随便便。教师的职业服装,应显出端庄、严谨并富有亲和力的特征。

三、教师的语言礼仪

“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动一静、一颦一笑,都在鲜明地展示自己的仪表和形象。尤其是教师的语言,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一定要注意教师的语言礼仪素养。教师应善用礼貌用语,因为礼貌用语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人的语言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教师的言行举止,将对学生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教师应常用“请”“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特别要在课堂语言上讲究技巧。语言表达要准确,不可庸俗化。课堂教学中,音量要适当,语言要干净利索等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师与同事共处礼仪

同事是与自己一起工作的人,与同事相处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工作、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如果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和谐,人们就会感到心情愉快,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

五、教师的公共场合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