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场小说

职场小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场小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场小说

职场小说范文第1篇

一/像理解大自然一样理解职场法则

李可所写的《杜拉拉升职记》在这个职场就是战场的年代,不可阻挡地火了,不单改成了话剧、电影,电视剧版也将推出。

如果说澳洲旅游局所提供的“最好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梦想偶发性地照进了现实然后又迅速逃逸,那么《杜拉拉升职记》则讲述了如何在现实中努力靠梦想更近一点。

对于李可来说,职场就像大自然,想要离“最好的工作”更近一点,就得了解其中的阴晴圆缺,从中获得勇气和坦然,然后像等待季节的轮回那样迎接职场发展的机会。

对话

定位是一切的起点和终点

《风尚周报》:作为职场小说的作者,深谙职场之道,虽然你很低调,但我还是想知道,你认为自己现在的工作,是你目前能够做的最好的、最理想的工作么?

李可:跳槽频率不太高,不敢说是因为我多长情,主要因为公司好,待得住。这些公司以欧美跨国公司为主。

《风尚周报》:你认为,我们该如何为自己设立一个“最好的工作”的目标?你很强调个人定位,我们该如何找到合适的定位?

李可:定位是个很没有趣味而又不讨巧的词,但这是一切的终点和起点。比如对于求职而言,首先是需要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某家单位, 然后要同样清楚为什么这家单位要选择你。(它能给你什么? 你能给它什么?)在采取行动之前,我们不妨问自己四个问题:

――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选择的工作, 能赖以谋得我要的生活吗?

――我喜欢做这份工作吗?

――我的能力足够做好这份工作吗?

《风尚周报》:金融危机以来,你有没有发现一些职场中人心态的明显变化?比如他们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危机感?他们对未来的预期?他们对于好工作含义的重新界定?办公室里人际关系的变化?

李可:在金融危机中,大部分员工担心自己被裁员,可以来看看裁员主要发生在哪些企业。裁员应该主要是在中小企业发生,出口型的企业尤其困难。

员工所处的职能在企业中很重要,离实现利润的核心环节越远的职能越容易被裁减。同时也要看员工本人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是否一致以及员工的能力。

对比上面的风险因素看一看,就能评估出自己的风险有多大,也能知道往哪个方向努力了。

《风尚周报》:金融危机对于职业生涯来说,应该是“危”“机”并存的。请你给出金融危机时期职场生存、制胜的法则―怎样规避危险,怎样把握机会?

李可: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左右不了行业和企业的兴衰。能做到的是树立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观,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以求往好的行业流动,往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流动,往核心业务部门流动,别无捷径。

最好的工作需要思考、坚持、耐心和总结

《风尚周报》:对于那些正在往“最好的工作”方向打拼的人,请给出你认为最重要的建议。

李可:我们要像理解大自然一样,去理解职场中的法则和规律,了解其中的阴晴圆缺,我们就能获得勇气和坦然,像等待季节的轮回那样迎接职场发展的机会,实施我们的规划。

这个过程中,让我们首先思考,借鉴明智的经验,来帮助我们的投入产出最大化。

对于已经有一些工作经验的人而言,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聪明程度差异不是那么大,坚持、耐心、及时总结,这三条有助于你的成功。

《风尚周报》:现实生活中,职场谋略有没有底线?为了一份理想中最好的工作,什么可以放弃?什么不可以放弃?

李可:一切事情都是有底线的,职场谋略更是如此。我个人也从未将杜拉拉定义为职场谋略,杜拉拉是个很普通的人,聪明度不过略高于平均水平。和大部分人一样,开始的时候她没有什么职业规划,糊糊涂涂地埋头苦干。虽然觉悟之年已届三十,总算不晚。我想,这也是大部分人的愿望。我希望看了这本书的人,能够早一点悟到,早一点开始规划,从而早一点实现退休的愿望。

为了工作放弃生活放弃家庭,这都不是我提倡的。大部分人是要谋生的,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谋生。

二/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低调的柴志强正在着手他的第二部小说,关于职业和性格之间的关系。他的上一部小说《丁约翰的打拼》中主人公的许多经历让不少人看傻了眼――成功之路简直是一条道走到黑啊。老柴说他那本小说原本的名字是叫《丁约翰的非主流职业之路》,既然是小说,当然会写比较极端的情况。

不过,金融危机一来,职场变得更加残酷了。许多人的愿望就是当好“马”,老柴说,当马,其实也是自我修炼的好时机――性格无法改变,但知识和情商都可以修炼。

就跟生活总在别处一样,最好的工作似乎总是在远方,但老柴还是认为,快乐比晋升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对话

国际上不要和美国人斗,单位里不要和老板斗,家里不要和老婆斗

《风尚周报》:你怎么看待澳大利亚旅游局所提供的那份“最好的工作”?从一个人的职业规划角度来看,你认为怎样才算一份最好的工作?

柴志强:澳大利亚旅游局这份所谓的“最好的工作”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件营销,起到的是吸引眼球的目的。只有在某个阶段最适合你的工作,没有永远属于你的最好的工作。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卖肉的就是最好的工作,因为他们能给家庭带来稀缺食物,所以他们能娶美女。

《风尚周报》:如何能找到最好的工作?

柴志强:第一,明确自己的职场定位。包括自我定位,我是什么性格类型的人?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社会定位: 我在社会大分工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职业定位就是在社会上确定能扮演自己的角色。

第二, 在清晰的自我了解后,就是目标就业单位的搜寻。

第三,怎么做事情。许多事情只能说,谋事在天,成事在人的。成功就是七分打拼,三分运气的。

《风尚周报》:《丁约翰的打拼》对于如何管理老板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你也提到了和老板的契合度问题。能否详细描述一下理想状态中,一份好的工作中,被雇佣者和老板的关系是怎样的?

柴志强:和谐的标准是,国际上不要和美国人斗,单位里不要和老板斗,家里不要和老婆斗,彼此配合默契。

《风尚周报》:在职场上,晋升和快乐哪个更重要?

柴志强:快乐当然比晋升重要,晋升其实也是为了荣耀的。我有一个朋友,在上海工作,宁波的一家企业给他非常高的一个职位,说工资随便他开。但他最后还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拒绝了这份工作。跳槽了,虽然钱多,但会想念家庭,每天晚上还要面对杭州美女的诱惑(开玩笑)。对于所谓职场上的成功,生活的本质更重要。丁约翰笑在了职场之巅,但他早就迷失了自我。对于丁约翰式的成功,我们要多加思考,这或许也是我写《丁约翰的打拼》这本书的部分原因。

找到与性格匹配的职业就成功了一大半

《风尚周报》:听说你下一部小说《布局》(暂定名)是讲性格和职业的匹配?最好的工作一定有最适合的性格?

柴志强: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而每一种性格都有其擅长的职业。性格是天生的,也就是说人的性格是很难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如果找对职业,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然而遗憾的是,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闷闷不乐地从事着与自己的性格格格不入的职业。

《风尚周报》:如何认识自己性格的职业匹配度?

柴志强:我推荐大家做个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

美国职业咨询专家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认为,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他特别提到决定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六种基本的“人格性向”。每种人格性向都会有其适合从事的职业类型。

《风尚周报》:对于那些正在往“最好的工作”方向打拼的人,请给出3条你认为最重要的建议。

柴志强:1.清晰地认识自己。

2.完成自己的职场定位并努力实现。

职场小说范文第2篇

今年26岁的张灵是四川德阳人,肤白腿长、模样标致。漂亮的女生大多要强,尤其是家庭出身贫寒、父母靠种地卖菜为生的张灵。大学毕业后,她只身来到北京闯荡。但北京人才济济,她又毫无工作经验。一番磨破了几层皮的竞争后,终于找到一份做服装销售的工作。为了省房租,她和女同事余洁合租了一套房子。余洁也是刚大学毕业,来自山西平遥。两人年纪相仿,很快变成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上班没多久,张灵便觉得压力山大,公司按销售业绩实行末位淘汰。虽然她工作拼命,但由于在北京人生地不熟,一连两个月的销售业绩都是倒数第一。为了保住这份工作,张灵决定另辟蹊径,去向老员工请教经验。很快,她把目光瞄准了公司里的销售传奇、副总胡家豪。

2013年5月的一天,张灵鼓起勇气敲开了胡家豪的办公室。胡家豪时年38岁,东北人,妻女远在老家。寂寞难耐的胡家豪早就注意到清纯动人的张灵了,如今小白兔主动送上门,他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还亲自给她倒了一杯水。见张灵有些不知所措,胡家豪安慰道:“跟上司在一起是不是挺紧张?我年轻时也这样。”一句话说得张灵忍不住笑了,轻松下来。胡家豪又说:“你别紧张,看你这么上进,我会好好指导你的。”但他话锋一转:“不过,我这个人比较势利,不会无缘无故帮助一个跟自己非亲非故的人,除非那个人跟我有特别的关系,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张灵是个精明的女孩,立刻就听出胡家豪话里的意思。张灵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求职屡屡被拒的绝望、开拓市场的艰难、被同事排挤打压的委屈……一幕幕都是如此悲催;如果愿意被胡家豪“潜”,有他罩着自己,自己就再不用为销售业绩提心吊胆了。想到这里,张灵终于同意跟胡家豪发展成“特别的关系”。当晚,达成默契的两人就突破了男女底线……

过后,胡家豪信守承诺,不仅手把手教张灵销售方面的知识,甚至私下给了她很多客户资源;还舍得花钱给她买一些贵重的首饰和名牌服装。享受着胡家豪的关照和宠爱,张灵欣然接受 “被潜”。两人也达成协议,绝不向外人透露此秘密。

在胡家豪的大力支持下,张灵的业绩和能力越来越出色。看着昔日业绩倒数第一的好姐妹终于在公司站稳了脚跟,余洁也为张灵感到高兴。

2013年10月23日那天下午,在公司上班的余洁突然得了急性肠胃炎,她向公司请了病假,又在药店拿了药,便回住处养病。她一进屋,听到张灵的房间里有动静,她以为张灵也没上班,便想跟她打个招呼,推开卧室门却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一幕――胡家豪正和女友着身体缠绵!在两双眼睛惊慌失措的注视下,余洁尴尬地退出房间。等回过神来,她彻底明白张灵业绩突飞猛进的缘由了!

担心在外开房被熟人撞到,胡家豪便利用职务之便跟张灵在出租屋约会,没想到却被余洁撞了个正着!十分钟后,余洁接到张灵打来的电话,说胡家豪已经离开了,让她赶紧回来。

一照面,张灵就不好意思地说:“既然你都看到了,我也不瞒你了,今天的事情……” “放心吧,我们是好姐妹,我用我的人格作担保,我绝对不会说出去的!”余洁赶紧表态。担心好姐妹会因此轻视自己,张灵还一再解释之所以会这么做,实在是迫于生存的压力。虽然心里带着强烈的鄙视,但余洁表面上却对张灵表示理解。 绯闻被 “捅破”,姐妹变仇人

回到公司的胡家豪心里直打鼓,担心余洁把事情捅出去。张灵安慰他:“放心吧,我跟余洁是好姐妹,她答应帮咱们保守秘密!”为方便约会,两人商量搬出去另外租房子。可一时租不到合适的房子,胡家豪只好又跑到张灵的出租屋跟她约会,直到一个月后,张灵才找到合适的房子搬了出去。

张灵并没有因为有了胡家豪这个保护伞,就消极怠工。她反倒更勤奋努力,并在2014年年底被提拔为部门主管。虽然张灵和胡家豪平时对余洁都很照顾,也让她暗地里得到了不少好处,可眼看着一同进入公司的张灵靠潜规则升职加薪,她心里还是很不爽。要论才干,她自觉比张灵要强!如果不是靠潜规则,说不定部门主管就是自己的了,这让余洁很是郁闷。

2015年8月的一天,张灵忽然给余洁带来一个好消息:“公司扩大规模,新增了几个营销部,胡家豪私底下跟我透露了,到时候他打算推荐你为营销二部的主管!”余洁心情一下灿烂起来。果然,在胡家豪的推荐下,2015年9月,余洁顺利当上营销二部的销售主管。

余洁当上销售主管没多久,公司就传出了张灵是胡家豪情人的风言风语。很快,他俩的绯闻就传遍了公司。张灵听闻后,想到这两年自己的保密工作一向做得很好,唯一知道秘密的也就只有余洁了。于是,她找到余洁,责问她为何违背承诺。余洁急忙表示:“张灵,你不要冤枉我,我真的没有跟别人说!请你相信我!”张灵冷笑道:“你说我冤枉你,那你敢当着我的面发毒誓吗?”为证清白,余洁只好发了个毒誓:“如果是我泄露了秘密,就让我出门被车撞死!”

见余洁真的敢发毒誓,张灵本以为自己错怪她了,然而,当天中午,张灵在卫生间上厕所时却无意中听到同事们在背后嘲笑她:“做美女就是幸福,抱上个大腿,升职加薪什么都不用发愁了!” “就是!听说张灵那个大金镯子是胡经理送的,那么粗一个手镯,估计得一万多吧?相当于我两个月工资呢!” 张灵当即确定 “泄密”的人就是自己视为好姐妹的余洁!原来,她只对余洁一个人透露过金手镯是胡家豪送给她的,其他人怎么可能会知道?

抓到余洁出卖自己的证据后,气愤的张灵怒斥余洁是个出卖朋友,背后捅刀子的小人。这次,无论余洁怎样指天发誓,张灵都不再相信:“从今往后,咱们就当不认识,我张灵跟你老死不相往来!”临走,张灵撂下这句狠话。过后,被冤枉的余洁不甘心友谊的小船这样说翻就翻,多次给张灵打电话、发信息解释自己真的没有出卖她,可因为证据确凿,张灵认定余洁出卖了自己,还拉黑了她的微信、QQ等联系方式。

从张灵口里获悉余洁泄露了两人的秘密后,胡家豪也很愤怒地说:“真是个白眼狼,枉费咱们平时在工作上对她那么照顾,还推荐她当上部门主管,没想到她竟会恩将仇报!放心吧,我不会让她在公司好过的!”

2015年11月,公司仓库积压的服装越来越多,各大专卖店总是反映衣服卖不动。胡家豪大为光火,不但将余洁的绩效全部扣下,还以她能力不行为由撤掉了主管的职务。余洁气不过,找胡家豪理论:“三个营销部的业绩相差无几,为啥单单撤掉我这个主管?” 胡家豪面无表情地回答她:“我是副总,我有这个权力!” 胡家豪摆明了就是利用职权打压自己,余洁只好忍气吞声试图向张灵解释,但张灵每次都拒而不见。

沦为普通职员后,胡家豪更是处处针对余洁,让她一直在销售部干跑腿、打杂的活儿。余洁决定干满一个月拿到工资就另谋出路。可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一幕竟差点儿要了她的命! 真相终揭露,黑手在背后

2016年1月22日一早,一则劲爆的消息在公司内部传播开了:几乎每个员工的邮箱都收到了张灵和胡家豪的激情音频!张灵刚到公司,就从胡家豪那里得到了消息。她顿时又羞又气!她第一个念头就是余洁偷录的!怒不可遏的张灵决定去出租屋找余洁理论。两人一碰面,张灵便厉声问:“那些音频是不是你发给公司每个员工的?”余洁当即否认。张灵更加生气,话也越说越难听:“事到如今你还想抵赖?只有我跟你合租过一段日子,不是你偷录的还会有谁?”

再次无端被冤枉,余洁的委屈不满一下子爆发了:“你才不要脸呢!我早就看不惯你这种出卖自己身体上位的。就算你那些破事是我说出去的,你能拿我如何?反正我也打算辞职走人了!” 张灵本不过是想骂余洁一顿解气,可一听到她亲口承认暗伤自己,她也怒火攻心,狠狠地扇了余洁一巴掌。余洁不甘示弱,抓着张灵的头发厮打起来。争执中,处于下风的余洁顺手抄起桌子上一只装满水的玻璃壶砸向张灵的脑袋。“哐” 的一声,张灵感到头顶上传来一阵剧痛。她本能地蹲下身子去捂脑袋,却摸到了扎手的碎玻璃和不断涌出的热血。见张灵脑袋鲜血直流,余洁自知闯下大祸,赶紧打电话将张灵送往医院救治。得知事情后的胡家豪立刻报了警。

飞溅的玻璃碎片不仅造成张灵脸部割伤,连坚硬的颅骨都被砸成了粉碎凹性骨折。尽管医生通过开颅手术取出了碎玻璃,但仍需在3到6个月内进行第二次开颅手术,以便修复张灵的颅骨。

案发后,余洁一再向警方喊冤,自己压根就没有泄露过张灵和胡家豪的秘密,更没有传播他们的不雅音频。随着警方的深入调查,以及网络监控警察的介入,事情的真相让人瞠目结舌:幕后始作俑者竟是销售部总监赵海洋!自认为年轻能干的赵海洋觊觎副总的位置许久,一直想挤掉胡家豪取而代之。

2015年7月的一天,赵海洋看了一部《窃听风云》的电影,主角吴彦祖只通过一个小小的设备,就能轻松窃听和定位对方,让他深受启发。为了能随时掌握胡家豪的动态找机会搞垮他,他特意去销售电子监控器材的店里购买了一款带有录音功能的 “窃听定位器”。2015年8月的一天,赵海洋择机将豌豆粒大小的 “窃听器” 放进了胡家豪办公桌上的笔筒里。当天下午,他反锁上自己办公室的门,用导线引出信号,经过一番调试后,果然,胡家豪在电脑上打字的声音都能听到,赵海洋十分得意。通过 “窃听” 胡家豪,赵海洋发现胡家豪跟下属张灵关系很不一般,不仅获取了大量生活上的隐私,还有两人在办公室的不雅音频。于是,他安排自己的心腹、销售员李伟在员工中散播张灵是胡家豪情人的消息。因窃听到的内容极具私密性,才让无辜的余洁不知不觉背了黑锅。

原本赵海洋想以此将胡家豪搞下台,没想到竟会引发一系列的职场猜忌,并导致一桩惨烈的血案。

职场小说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版本;商业新模式;现实意义

一、引言

2010年由职场小说改编的《杜拉拉升职记》迅速蹿红于中国的大街小巷。成功的塑造了杜拉拉这一人物形象。吸引了不少时下年轻观众的心,同时也赚足了人气和口碑。不论是小说的畅销,电影的票房,电视剧的收视率及话剧的售票情况都创下了历史的新高。这部描写“新职场女性”生活、事业、爱情的青春励志剧为什么能赢得无数观众的青睐和学者的关注呢?下面运用内容分析法来分析其成功现象。

二、《杜拉拉升职记》的内容描述

顾名思义,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iysis)是一种对研究对象的内容进行深人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美国传播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BemardBerelson)首先把它定义为一种客观地、系统地、定量地描述交流的明显内容的研究方法。在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内容分析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新闻传播、图书情报、政治军事、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各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将以《杜拉拉升职记》为例来探讨相关问题。

《杜拉拉升职记》被誉为白领女性的职场宝典,讲述了都市白领杜拉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员,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一个企业的高管的故事。它是一部描述白领生存法则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代表。她没有背景受过良好教育,走正规路子,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对大部分人来说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更值得参考。

电影版的《杜拉拉升职记》是由徐静蕾自导自演的一部时尚、职场的爱情片。相比书中贯穿的职场技能,更加重了爱情戏的描写,主要围绕杜拉拉和销售总监王伟之间的感情展开。徐静蕾说:“职场规则毕竟不能打造完整的故事,那么就要写爱情,这个爱情要么就完全不写,写了就不能写一点,要写的有始有终。从眉来眼去,到两个人好,又不好了,最终大团圆的结局,缺一不可。”

电视剧版的《杜拉拉升职记》是由王珞丹主演的32集青春励志偶像剧。在精神上、内容上仍旧是一个职场故事,是杜拉拉职场升迁的一个过程。但在包装上则会添加很多偶像剧的元素。另外,原著小说里面的爱情篇幅其实很小,所以就增加更多的人物角色、剧情戏份进去,让整个爱情线比较曲折、动人一点。比如两男两女的感情纠葛、日式的浪漫定情等等。杜拉拉在电视剧中比较真实,并不是每天都穿着名牌时装,优雅的喝着咖啡,干练的叱咤职场。角色就如同我们身边很多人一样,也会有房贷、车贷苦恼,也要承担上有老下有小的负担,更要面对职场后浪与前浪的双面夹击……当然,爱情永远不是他们不变的主题,但绝不是生活唯一的主题。而这一切,才是电视剧通过杜拉拉这个“职女”告诉大家的真实的白领世界。她是个时代女人,爱情是她奋斗来的,事业同样也是,这样的《杜拉拉》才是能贴近许多观众真实情感的电视剧,而这样的电视剧一旦做出了口碑,就会产生很大的后续影响效应。

话剧版《杜拉拉升职记》,从现场观众的反应和票房情况来看,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话剧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把所有的故事充分的展开,但这一点他们做得很好。全剧共分为8个阶段,分别以字幕的形式告诉观众:第一课小白兔的生存之道;第二课选择一家好公司;第三课看清自己的等级,明确奋斗目标;第四课学会把握机会;第五课SWOT分析;第六课You deserve it ;第七课是否具有升职资格;尾声早日实现退休理想。这8个阶段基本尊重原著精神,虽然中间有一个阶段杜拉拉显得有点工于心计过于精明,但最后还是回归到理想主义的原点。话剧抓住故事主线上的几个主要人物,用演员略带夸张的表演把人物性格特点鲜明的表现了出来。

三、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具有下述两种含义:1.在狭义和微观方面,指具有说服或宣传意图的传播活动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在广义和宏观方面,指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对社会和受众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在传播过程中,作为传播者总是千方百计地想使受众接受信息,采取自己所期望的行为,以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但要实现这个目的,却受着众多因素的影响。

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因其广泛的受众支持,传播效果很好。2007年图书初次出版,《杜拉拉升职记》续集二、三部后陆续出版。200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杜拉拉升职记》同名广播剧。随着图书传播的进一步扩大,其电影、电视剧改编权被一一售出。2009年4月侧重白领职场叙事的话剧上映,因小说已经树立了很好的口碑传播效应,为话剧的宣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话剧这一舞台形式的传播内容更。自由一些,可以更天马行空,其受众范围也锁定在白领范围内。图书传播为话剧前期宣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电影和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分别于2010年4月与5月上映,电影侧重爱情叙事,只将职场作为一个背景,而电视剧因其篇幅大,可以容纳更多的故事与人物,因此其相应增加了爱情叙事,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感情符码加重,内容表现更生活化图书传播和电影传播的的成功为电视剧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受众市场基础。网络媒介模糊了受者和传者的界限,它让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可以自主信息,进行互动交流,这就一改传统传播关系的单向性特点,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平等和互动关系,受众群在网页上对《杜拉拉升职记》的各种媒介产品的评价信息,收集对媒体的评价和看法,并对有关杜拉拉的话题自由讨论,各种媒介产品如电子版读。有声读物、话剧、电影、电视剧和有关的新闻报道、新闻评论都在网络媒介上得以展示,由受众自由下载,进一步扩大了其传播范围但截至目前,“杜拉拉”衍生出来的产业链,包括图书、电影、电视剧以及相关植入式广告等,至少已经创造了3亿元的产值。图书即便再热销创造的市场价值毕竟有限,而一旦踏上产业链之路就完全不同。2009年4月话剧首演,容纳1200个座位的上海美琪剧场座无虚。今年4月16日这部影片上映后,票房高达1亿元。事实也证明,品牌形象的建立已经开始促成“杜拉拉”产业良性发展,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四、分析受众特点

(一)受众覆盖面广

受众不只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它适合不同阅历的人。其受众很广,可以说人人都知道,人人都看过。不论是小孩,还是老年人都很喜欢。当然,主要的受众群体还是,年轻的职场新人。即使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则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职场中各方面的关系、立场和处理这些关系的技巧。学习职场的潜规则,是大家都喜欢的一部作品。“杜拉拉”形象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二)剧情真实,耐人寻味

剧情都是由小说原著所改编的,而原著的作者李可身为500强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人,书中真实的描述了500强公司的公司架构、管理理念、工作流程、等级关系、职能设置、人际脉络等内容,增强了此书内容的真实性、可信度。在编剧们改变时,没有大量的脱离原著,而是更加增添了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而这也都源于现实的职场生活。

(三) 知识性强,易于实践

《杜拉拉升职日记》定位是女性励志作品,它切合了职场女性的心理特点的,可以算是为职场女性量身定做的成功学,它们和以往写给男人看的商战题材,走精英化路线的职场小说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杜拉拉升职记》很实在的交授了很多职场里的法则,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

(四)影视引领时尚,大众寻求共鸣

影视是最大众化的艺术,也是最生活化的教科书。影视剧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影视剧中的时尚与流行的思潮和文化更应当具有超前性与引导性。当这些充满了时尚气息的影视剧被观众认可的时候,它同时也刺激和培养着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刺激生活时尚的健康发展,也才有可能再度刺激都市影视剧的繁荣。

五、《杜拉拉升职记》与当下社会现实的关系

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淡泊从容的简单生活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的愿望,更多的人忙都在忙碌的工作着。近日,“2009届大学毕业生‘职场新人’月度跟踪调查”,调查显示,毕业生主要面临的三大职场问题为“个人发展空间小、找不到发展方向(27%)”、“经济压力太大(19%)”、“现在掌握的知识、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18%)”。这三大问题影响到毕业生的工作忠诚度,其中,存在“经济压力太大”问题者有离职经历的比例相对最高。调查发现,初入职场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97%遭遇职场问题。作为职场新人,近三成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当前工作发展空间小、前景不明晰。即便在肯定当前工作符合自己职业期待的毕业生中,也有23%的人因发展空间和方向而困扰。可见,如今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如何找到满意的工作?如何成功的进入职场?这都成为了人们探讨的话题。

然而,我们的《杜拉拉升职记》为迷茫的求职者和职场新人点亮了明灯。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从一个朴实的销售助理,见识了各种职场变迁,历经了各种职场磨练,最终成长为一个专业干练的HR经理。从她身上看到那么多熟悉的背影。黑格尔说,哲学是世界精神的镜子,小说则是社会意识的镜子。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第一,踏实肯干的做事风格。作为职场新人,她任劳任怨,埋头苦干, 做事踏实认真,可以看到可贵的品格。第二,善良、勇敢的性格,工作中总是充满的各种困难,但他都用于挑战,不怕付出,不怕失败。对领导、同事都非常真诚。第三,独立自信,勇往直前,她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女性地位的改写史。自身地位的提高总是要通过自身去获取,在女性主义者眼中,当代女性就应该是独立自主的,通过女性权力的实践更加体现出当代女性的力量是无限的。

作为当下的年轻人,要勇于面对时代的压力,不断地超越完善自我。通过社会对《杜拉拉升职记》所引起的共鸣,可以看到时代是塑造了她,现实生活中会有无数个杜拉拉的新的职场女性的出现,这是社会进步,时展,为人们提出了更多的生存要求。所以更多的迷茫中的职场人通过《杜拉拉升职记》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会受到很多的启发,有些人就是生活中的杜拉拉,而有更多的人变成了各个行业中的杜拉拉。

六、结语

通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杜拉拉升职记》进行了分析,比较了话剧、电影和电视剧三个不同版本的各自特点。研究和探讨了它成功的传播效果及受众特点。并且形成了一个以“杜拉拉”品牌为中心的全方位商业链。当然,《杜拉拉升职记》具有着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美] 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M].北京;(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2]陈小春.电视剧理论与创作技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4.

[3]何镇飚.王兴华.传媒影响力的双市场营销策略. [J].当代传

播,2005(5).

[4]赵立志.网络媒体与文化产业发展.[J].当代传播,2005(6).

职场小说范文第4篇

现状:近7成人不看好自己的价值

“我今年正式跨过30岁这个门槛了,从23岁参加工作至今,换了3份工作,阅人不能算无数,但也不少了。目前在公司里当一个小领导,看到新进来的同事最年轻的要比我小8岁,哎,我老了。”小柯也是个80后,可一说到“职场古董”这个话题,他的口气立马变得沧桑起来。40.5%左右的80后已经开始进入公司的核心岗位,16.3%的人已经担任了公司的中层管理岗位。对80后如何应对从校园到职场的讨论还在进行着,却已经有一批80后进入了“职场古董”的范畴。在职场地位提升的同时,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

小柯说:“我也经常和同学聊天,其实大家都和我心态差不多。混到现在这个地步,不好也不坏,只能说是将就。不是我们不上进,确实是各方面的压力都大了起来,分散了不少精力。我们不能再像大学刚毕业那会儿那么无牵无挂,一心扑在工作上了。”

调查:“职场古董”30+女人最多

那么“职场古董”们所感受到的压力到底来自于哪里?调查显示,53.13%的人选择了“自己”,家庭压力大,生活压力大,能留给工作的空间和时间越来越少了;28.13%的人选择了“下属或同事”,一个个都比你有干劲儿、有心计,一不留神就有被替代的危险;还有18.74%的人选择了“领导”,总是分配各种工作,以为你有三头六臂,就是见不得你清闲。

Wendy今年32岁,是个4岁孩子的妈妈,每天家里、幼儿园、公司的三角轨迹让她对“职场古董”这个话题已经没了感觉。“我觉得谁都会有变成‘职场古董’的一天,尤其是女人,过了30岁后就更明显了。”Wendy说,“以前在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我还会郁闷很久,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出生、家庭琐事的增多,我对工作已经越来越麻木了。”这些可能就是她在一个公司的一个工作岗位上停留多年的原因之一。不少以前的同事成了现在的领导,许多曾经的同学也不停地更换着名片上的头衔,Wendy还是保持原样。

虽然我们所说的“职场古董”是针对所有职场人士的,但也有一个定义方法是将“职场古董”直接针对职场中的女性的,可见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戴上“职场古董”的帽子,这和她们会将更多精力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有关。

冷眼:别让心过早老化,“古董”们很受“葱白”

事实上,“职场古董”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可怕和悲观,他们也有自己不可取代的价值。调查中,50%的人觉得“职场古董”的价值就是有人脉、有关系,34.38%的人觉得是有阅历、有经验,这些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形成的价值,不是光靠冲劲、干劲就可以比拟的。

“其实我挺羡慕‘职场古董’的。”贝贝是个职场新人,还没有“资格”当一个“职场古董”,她说,每次看到公司里的“古董”随便打个电话就能解决一个新人使尽浑身解数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心里都会默念:“葱白啊。(崇拜,网络语)”当然,她也完全相信自己也会有让人“葱白”的那一天,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反过来说,‘职场古董’一点儿都不悲观,这是每个职场人都要经历的阶段。在职场中的每个特定阶段,都能发挥好相应的价值,那才是最重要的。”贝贝说,“别看‘古董’两字容易给人一种老朽的感觉,但‘古董’往往也是最稀缺、最有价值的东西,就好像拍卖场上那些大家哭着喊着争着抢着想要的‘古董’一样。”

职场小说范文第5篇

最近这条辞职去旅行的新闻火了,被称为史上最文艺的辞职信,网友们刷遍了朋友圈。

经历过跳槽的人,在简历“工作经历”一栏中总会有一段不短的“空白档”,这段“空白档”往往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职场空窗期,是指结束了一份工作,正在寻找下一份工作之间的阶段,也即职场空白。

在职场空窗期中,有些人会遭遇到经济上吃紧,有些人会因为再度求职遇困难而承受精神压力,也有些人则乐得享受难得的一段清闲时光。但专家建议,职场“空窗期”别超三个月。

按下职场暂停键

在金融业忙忙碌碌了五年的苏琼是一名标准的外企白领,每天衣着光鲜地穿梭于高档写字楼,午休时三五好友品尝着现磨咖啡,拿着让人垂涎的高薪,当别人还在羡慕她的工作的时候,苏琼却为自己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辞职。“我工作的特点其实特别明显,就是高风险高回报。虽然在外界看来非常风光,但是在工作时候,如果操作稍有不慎则会带来三五十万元甚至更多的损失,所以每天工作时,精神必须高度集中。”苏琼说到这儿,皱了一下眉头:“很多从事这种工作的同事在工作和生活上都不会放松,所以我才选择辞职。”

如今已经空窗两个多月的苏琼也对这段时间有着一些体会,“这两个月可谓是我工作以来最丰富的日子了,我之前一直喜欢各类艺术展览,但是工作忙也放不下心来去细细品味,如今辞去工作没有了负担,便一个人去了上海和北京看了近十场展览,特别是在看中国水墨画的时候感触颇深。国画中有个技法叫做‘留白’,即在整幅画中适当地留出些许空白,用来衬托画中的人或物,这种留白往往比占满画布更耐人寻味。”苏琼在描述时仿佛也在回想自己近几年的工作,过于忙碌和高风险的工作让她体力和脑力双倍付出,而按下生活的“停止键”就好像让身心放松,也让生活节奏慢了下来。当问到这次空窗期会不会对她下一份工作造成影响的时候,她很自然地说:“不会太担心,毕竟自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且这次‘空窗期’反而让我更清楚自己对未来生活、工作的期望。”

类似苏琼的例子举不胜举。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信的主人翁,是一名中学女教师,也是一名心理老师。当自己的辞职信在社交网络上被疯狂转发成为热点后,故事的主人翁对辞职的解释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在来得及的时间,愿意的时候,剥离安逸的生活,想要用自己的目光去触摸世界。

由这封辞职信所引发的关注,有媒体报道旅行社争相聘用这位辞职教师。同样,关于“辞职去旅行”“留出职场空白”的讨论在网上也风起云涌。人们通过评论纷纷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或者说这种态度的看法,有的网友编出了对联。上联: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下联:钱包那么小,谁都走不了。横批:好好上班。

网友们以此制造搞笑幽默的同时,也有人对辞职去旅行充满了羡慕与感动,认为这是一件需要勇气、需要坦然面对的事情。也有人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看完了世界又怎样?”可以说,对于职场留白,人们的观点和行动并不一致。那么,如何妥当对待职场留白呢?

“空窗”不要太空

很多人也许会将职场空窗期当做一个机会去适当的放松和享受生活,或者借机充电为自己接下来的工作添加一些砝码,让“空”下来的时间变“满”。然而已经有过一段空窗期经历的小李却无论如何也不愿再次“空窗”,问及原因,小李苦笑着说:“曾经以为空窗期可以好好地放松下,但是这种想法很傻很天真。”原来,小李的空窗期与苏琼不同,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外企工作的小李也不幸遭遇了大裁员。“当时也是想赶紧找份工作,可是外企不景气很多企业不再招人,即使招也是一些很普通的岗位,所以我就决定给自己放个大假。”小李笑笑说:“当时把‘空窗期’当成一次久违暑假,刚开始的几天确实十分享受,但是才过了一个星期我就听歌听到腻,看碟看到睡着,完全没有了乐趣。想找朋友出去旅游,才发现人家没一个像我这么闲的发慌,全都忙于工作,根本没时间出来闲逛。”

用小李的话说,这个“空窗期”过得很“空”,不仅钱包瘪了,精神上也变得过于松懈。“有一次,实在不想在家闷着,便出去闲走,看着行色匆匆的路人和飞驰的车辆,非但不觉得悠闲时光难得,反而有一种虚度光阴的负罪感。”正是这个原因,小李在“空窗”的第三周就开始到处投简历,希望赶紧回到以前紧张有序的工作生活中,结束这无趣的“暑假”。

从小李的经历不难看出,职场空窗期间,无组织无集体的生活状态并不如人意。归根结底是没有充实感。有话说,劳动生产价值、快乐与安全感。当不劳动时,则会陷入空虚、寂寞乃至无限的困惑中。人类和多数动物一样,属于群居物种。在现代城市社会,离开了工作团队就好比孤立于群体,如果没有其它有价值的内容安排来填塞,空窗期则成为“断档期”。

因此,身处职场内不要轻易留白,即便留白,也要将空窗期内所要做的事情有所计划与安排,尽量从工作之外的内容中提升自己、给自己充电。

“空档”不宜太长

在众多HR眼中,职业规划与职业选择对一个职场中人来说尤为重要。职场留白也视职业性质的不同其呈现的状态而有所不同,但最终判断的依据之一则看是否偏离了社会的主旋律。当然,职场空窗期对于职场生涯属于正常的阶段,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造成空窗期,都应该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