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舒婷的诗

舒婷的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舒婷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舒婷的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舒婷;《致橡树》;爱情观

19世纪70年代末,诗坛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潮流,即朦胧诗。其中舒婷就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在她的诗歌中也就自然而然地体现了朦胧诗的特征:运用大量朦胧的意向来充实诗歌的内涵,肯定人的主题地位以及自我价值。在舒婷的《致橡树》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诗人作为女性所具备的温柔、多情、柔美的美好品质,同时更重要的是代表了现代女性身上的独立精神以及坚韧的品格。这种精神体现在诗篇中,就是诗人所提倡的爱情观,诗人将呼唤女性的平等和独立意识与爱情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促进了当时女性的觉醒,对女性新的爱情观的认识都产生着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一、《致橡树》诗歌解析

爱情是任何时代文学作品中都离不开的主题,然而不同的作家对于爱情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中国古代的女性对待爱情是将自己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她们是依附于男性而存在的,这样的爱情是没有任何平等可言的。而舒婷的《致橡树》一诗却是完全相反的,它高度地重视了女性的主体地位,强烈地呼吁女性的平等地位以及自我价值。这一点与诗人的创作背景是紧密相连的,当时处于刚刚结束的时期,诗人们内心中都含有一种宣泄及解脱的情绪,各种解放自我、实现自我,呼唤平等和自由的心态一触即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舒婷以作为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感,怀着对女性的关怀写下了这篇具有影响力的诗篇。在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的意向,如: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等等,然而诗人对这些意象显然是持着批判的态度,因而它们是依附着别人而生存的,这些意象显然指的是爱情中没有自我的女性。诗人就是要通过这首诗来唤起女性的独立意识,就像是诗人在诗中提到的“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显示了诗人对女性平等地位的呼吁,它告诉女性自己应该为自己活着,不需要成为他人的陪衬,应该努力地追求自我的价值。诗人借助这首诗反映了自己的爱情观,不仅要求能够互相理解和信任,还需要女性在其中维护自己平等地位,这一点正与当代女性的特征相符合。

二、平等独立的爱情观,追求男女之间纯粹而又真挚的爱情

舒婷的《致橡树》首先是一首爱情诗,但同时它又是一首呼吁女性平等地位的诗作,这是舒婷眼中爱情的基础。诗的一开头,形成了以“我绝不”的排比句,具有加深诗人情感的作用,反映了诗人对依附于另一半而存在的爱情的排斥;接下来以“必须”二字为开头的诗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反映了诗人对平等爱情观的提倡;接着又以一句“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反映了诗人倡导那种男女双方各自有各自的独立空间的爱情状态,但是双方能够同甘共苦,“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也共享暮霭流岚、虹霓”。整首诗是由一连串的意向构成的,清晰地表达了诗人的爱情观:相持相守、平等独立。

三、张扬女性的主体意识,凸显女性的自我价值

在中国的传统中,女性和男性的地位一直是不平等的,女性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并且需要事事以男人为中心,根本没有自我。在舒婷的诗中,其强烈的女性意识喷薄而出,强烈地呼唤着女性的独立意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在爱情上,女性应该与男性是平等的,具有自己的价值。《致橡树》中,一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可谓是诗人的爱情宣言,诗人大胆地挑战了传统思想中男性的权威,极力地张扬女性的主体意识,要求女性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着,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像木棉一样,大胆地向橡树告白,这一点反映了在诗人的眼中:女性只有独立自强,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爱情。

四、温柔的女性关怀意识

《致橡树》的核心是张扬女性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价值,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激情地说出众多女性对于爱情的要求:不依附于男人、有自己的空间和价值、自己承担着属于自己的责任、和男性处于平等的地位、相互尊重、相互扶持,诗人能够细腻地道出女性的心声,归根结底是由于诗人强烈的女性关怀意识。这首诗产生的大时代背景是伤害时期,舒婷通过一首诗歌缓缓地叙述了多少女性的心声,温暖了多少女性的心灵,并且对她们的思想具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在整个时代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语

总而言之,舒婷的《致橡树》反映的是一种新的爱情观,在其中女性的地位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与男性是处于一个平等的高度,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爱情观,给当时的女性带来极大的心灵慰藉。可以说《致橡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当时的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1]廖弦.木棉树与橡树的新爱情观――读舒婷《致橡树》新感[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9)

[2]熊文娟.舒婷《致橡树》的再解读[J].文学教育(上),2010(04)

[3]秦梦晖.对舒婷《致橡树》中女性独立人格的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12)

舒婷的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爱情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舒婷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及最初“朦胧诗”创作中的女诗人,舒婷的诗作从女性视角出发作出了许多思考。其带有女性色彩和女性视角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引起较大的反响,得到读者的认可和接受,对新时期女性的思想启蒙做出极大贡献。

舒婷的诗歌表现出了对女性自身命运的极大关注,站在女性的角度去解读女性自身的命运。诗人看到了中国女性在社会传统道德观念束缚、压制下的悲惨命运,将对这种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封建的不满带到了诗歌的创作中。

舒婷这样的关注角度,再加上她特有的女性眼光和细腻的内心,往往感悟到了常人,尤其是男性,所感受不到的一面,由此引起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当游三峡的旅客仰望着神女峰,沉浸于她美丽的神话传说中时,拘泥于传统的价值理念和审美情趣对其抒发肯定或赞美的感慨时,舒婷却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感受。她看到的是神女在那里驻守千年的寂寞与孤独,看到的是神女不能与相爱的人在一起的悲哀,看到的是封建传统对人的幸福的破坏。

舒婷在看到了常人没有看到的女性悲惨命运的同时,还自觉地站在了女性的立场去关注女性自身的命运。所以,一些男性作者作品中的女性通常都是没有独立于男性而存在,最终因为出于男性自身的立场和思维方式,使作品中的那些女性成为男性脑中幻化出的理想女性形象。不同于男性作者男权意识影响下对女性的感悟,舒婷真正从女性自身出发,由女性的情感来感受女性的情感,由女性的内心世界来感受女性的内心世界,展示了对女性内心世界理解的最大可能。

舒婷诗歌展示了女性对自身价值的探索,对男女平等观念的诉求。在舒婷的诗里,女人不再默默地待在男人的背后,舒婷代表广大的女性同胞,向世界喊出了对自由、平等、独立的渴望,呼喊着那千百年来早该属于女性却被压抑的那部分人性。

在这样女性视角下的诗歌中,这样的女性色彩浓郁的思想内容里,舒婷诗歌中必然有一个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舒婷诗歌中的女子们在展现了中国传统女性传统的古典美丽的同时,又兼具了新时期女性的坚韧勇敢。她们追求独立、尊严、平等,向往自由,不愿委曲求全,不再当男性的附庸,不再懦弱无能地臣服在旧封建,旧制度的压迫下,她们关注自身的幸福,勇于追求爱情,与以往屈身于男权社会中的女子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她们的美丽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她们不愿站在男性的背后再当那个默默无闻的“贤妻良母”,而是以彼此尊重,彼此平等的条件下,去承担生活中的风雨挫折。也因为多了风雨的洗礼,这些女性形象显得更加明艳动人,独具特色。这样的美丽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是新时代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舒婷诗歌中的女性形象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牺牲精神,这种牺牲精神是从古至今中国妇女的美德之一,但是这种“牺牲”不同于男性视角下的“牺牲”,舒婷的笔下,这种“自我牺牲”可以理解为“自我贡献”,是女性对世界的贡献,是女性对生命的新追求,因此,这样的“牺牲”又有了新的含义和意义。“我是火”,燃烧自己,“引来春天的风”,我熄灭了,我鲜红的血液也会“升上你高高、高高的树梢”陪伴你,“如果子弹飞来,就先把我打中”,我要为你遮风挡雨,即使风雨“千百次把我的伤口撕裂”,“假如我的胸口,不能为你抵挡”,那“亲爱的,你要勇敢一些”,我的心也不完整了,为你“裂成了两半”,“一半为你担忧,一半为你骄傲”,但女性的牺牲不能付之东流,“你的等待和忠诚,就是我/付出牺牲的代价”,这体现了女性为了自己所爱的人敢于牺牲的伟大同时,也展示了新时代的女性对传统“愚忠”的否定。古代女性一味对男性社会低头,在男权的压力下,牺牲自己的青春、健康、幸福,而男性不仅无所回报,还认为这是理想当然的事情,甚至把这种完全错误的认识当做评价一个女人贞烈与否的标准。舒婷对这种思想给予严正否定,女性付出的同时也需要男性的付出作为回报,这才是平等的社会状态,平等的男女关系,平等的爱情下。

从舒婷的诗中,我们读到了爱,忠诚,理解等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这是她诗歌温润而坚毅的魅力。我们可以看出舒婷在以女性为主体表达爱情信念时,塑造的不是张扬的女子女或铁姑娘形象;她们柔静中不乏勇敢,深沉中带着英勇,热情又不失含蓄,这就是舒婷诗歌中女性形象动人的魅力。

在舒婷的诗歌中,“诗人以优美形象、耐人寻味的比喻,塑造爱情世界里的抒情女主人公眼中的对方和自我,节奏铿锵,语言高昂、感情饱满,虽然带有些英雄主义的音调,但也不失是新时代女性的爱情宣言,这和以往在男权社会中寂寞压抑、缠绵苦恋、委屈以全的女性截然相反”。舒婷诗歌都展示出了极大的女性特色和女性主义,让我们看到的是了女性写的关于女性的诗歌。舒婷写女性的笑与哭,女性的爱与恨,女性的愁与怨,通过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对女性命运和生存境遇的关注,对理想爱情状态的追求,对男女平等的呼唤,追求自我的独立人格,对社会平等地位的要求,展示了新时代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姿态,促进了诗歌的发展,启蒙了世人的思想。就像孙绍振曾评价道:“舒婷的诗接触到了一个时代转折点上敏感的神经,因此,在历史精神的艺术坐标上,就打下了她的烙印。舒婷是幸运的,在历史需要突破的时候,她的诗把历史的冲突吸引到自己身上来。她就处在一代诗风转折的中心。这样她就在新诗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个划时代的地位”。

但从现在这个时代去回望的话,舒婷那时的这种女性意识还是不够彻底的。如果说男性和女性的两个世界间有一面墙的话,那舒婷是靠在了墙上,要求男女平等,和两性间的相互融合,但真正用文字的力量,诗歌的的铁锤砸碎这墙壁,明确要求女性对世界掌控的权利,甚至还妄图侵占男性世界的领地却不是舒婷,所以可以理解为,舒婷要求的是“女性”,而不是“女权”。这表明舒婷在以女性立场书写自己的女性意识时,争取女性权利和地位时,仍显得有些温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舒婷在当时仍以以真挚的感情,古典清新、含蓄自然的风格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这在当时,亦或是现在看来也是一种极大的跨越,对当时的女性思想的启蒙,对社会关系两性关系的认识,都有极大的启发性。

参考文献:

[1] 舒婷,《舒婷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 曹万生,《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舒婷的诗范文第3篇

“听书”的概念主要衍生于“有声读物”(Audio B00k),即将传统的纸质书籍通过声音的方式储存在某种媒介中,供人们在旅行途中或其他适于接受音频信息的场所收听。由于方便、快捷、节省目力等优势,这种新兴的读书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

外国人怎么听书?

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有声书市场,近几年的增长率最快。在美国,图书馆成为有声读物的最大销售渠道,而传统的零售渠道只能屈居亚军。除此之外,美国庞大的图书馆系统使美国消费者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这种阅读的习惯使得美国有声读物的市场需求较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听书市场的发展与壮大。近年来,随着亚马逊、苹果等企业介入听书产业,引发了美国听书市场的新浪潮。

德国的有声读物市场规模虽然较美国小,但是其数字下载的比重较大。这是由于德国的有声读物市场起步较美国晚,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主要的销售渠道改变。德国的有声读物市场已经进入了发展阶段,利用完善的版权保护体制,并且通过互联网的帮助,使得有声读物的市场价值会出现飞速增长。

受众年轻化

国外的有声读物市场主要面向较为年轻的人群和休闲人群,而老年人则很少涉猎其中。相应地,由于国外教育体制的完备,图书馆系统相对完善,很多外国人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外国人来说,听书更多的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听书是为了更方便地阅读。

载体传统化

在国外,有声读物的载体多为传统的CD及磁带等方式,这主要是考虑到互联网目前还不能够提供足够的版权保护。另外,在一些已经成熟的有声读物市场,音频载体技术的现任惯性,也导致了这些市场技术进步的缓慢。一般地,传统的载体在传播速度上大大逊于新式的载体,这阻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需求多样化

由于国外的有声读物用户大多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国外的有声读物的需求一般集中在小说、文学等领域,且需求差别相对不大。这也就是说,国外的有声读物多为多利基市场,其长尾效应明显。这种多样化的需求,十分有利于不同的内容提供商并存。

版权保护严谨

国外对于数字音频版权的保护较为严谨,监督机制较为有效,使得国外内容提供商的积极性较高。这也就使得整个市场可以在内容提供商的推动下快速前进。当然,过分严谨的版权监管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反感,从而损失一部分客户。如何平衡这两种效果,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个被盗版威胁的巨大市场

我国听书市场仍然依靠传统媒介进行传输,由于受到盗版的影响仍然未能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与传统的欧美有声读物市场不同,我国听书市场的受众遍布几乎所有的年龄段。由于传统曲艺与有声读物的紧密联系,使得推广有声读物的力量不仅限于新型的科技公司,也包括一些传统的曲艺团体与协会。

此外,随着英语热潮的发展,通过原版有声读物学习英语的青少年学生逐渐增多,为国外的有声读物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市场机会。

目前国内推出的有声读物的素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出版社自主编纂的文本素材,然后根据不同读者层次的水平,找相应的语言专家录制音频。二是通过与国外的出版商洽谈引进音视频的版权,进行后期的编辑处理。但是,无论是本土制作还是版权引进,所耗费的资金都不菲。在中国的版权保护并不完善,传统出版商担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制作的有声书,在赢利之前就已经可以到处下载。

我国听书市场发展策略

我国听书市场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孕育期,这主要体现在用户潜力大,需求多样。在此期间,发展与听书市场平台相关的技术和商务模式,能够为现阶段进军听书市场的企业取得先机和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

车上的市场

在美国,车载有声书有75年的悠久历史,40%的车载有声书在汽车内消费。美国有8000万人用上下班开车的时间欣赏有声读物,平均每周三四个小时。中国车载有声书第一品牌“一路听天下”专门针对有车一族开创的有声出版物品牌,为车主提供新鲜、畅销的有声书订阅服务。

另外,最新的Wifi通信标准主要追求汽车间的无线通信(IEEE802.11p),新标准的实施,可以使得车载设备能够使用更加快捷的接入服务。有研究表明,当下中国听书市场的主要发展潜力集中在车载用户中,特别是随着我国私有车辆市场的快速增长,车载听书用户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视。

传统的力量

近年来我国外语有声读物呈快速上升趋势,外语类有声读物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另外,曲艺形式等内容给我国的听书产业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家佳听书馆等一批基于传统评书等曲艺形式的新媒体。但是,其内容以传统的曲艺节目为主,听众的认同度较低。快速培养受众市场,增强传播途径,成为当下听书市场的主要任务。

构建新的商业平台

考虑到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通过有声读物本身来进行收费是很难推行的(目前我国消费者获得有声读物的途径多以免费途径为主。)构建有效商业模式与商业平台才能解决我国有声读物“有市无价”的局面。

从某种程度而言,有声书是电子书的延伸。海外数字出版产业,先掌握大量版权内容,再建立支付和服务平台,最后推出阅读器终端。以Kindle为代表的电子书概念,是“版权内容一交易平台-阅读器终端”的综合指代。版权成为电子书阅读器市场竞争背后的“铁腕”,也成为电子书行业赢利模式的核心。

国内数字出版产业的领头羊,都是生产终端的硬件制造商。国内网上许多电子书网站都号称“淘宝式平台”,标榜为出版商、作者提供媒介,让内容供应商卖书,然后通过分成赢利。2010年盛大网络、世纪出版等拥有内容的企业开始进入数字出版,并推出关联电子书阅读器,它与云中书城实现了无缝对接,将不断为用户提供新鲜内容。

舒婷的诗范文第4篇

味精树 在云南贡山生长着一种味精树。这种树高约25米左右,形状像古柏,叶子呈阔叶状,很厚,如同人的手掌一般,树皮呈深褐色。当地做菜、煮肉时,从树上摘下一片树叶或剥下一点皮屑,放在菜里,煮出的肉、菜格外鲜美,就像放了味精一样。

精盐树 在我国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交界处,生长着一种产盐树,树高7米左右,每年夏天树干上凝结着一层雪花般的盐霜,其质量相当于上等的精盐。当地人就把这些盐霜采刮下来,当作食盐来用。

食油树 在陕西一带有一种叫“白乳木”的树,只要把它的树皮切开,就会流出白色的液体,甚至撕破它的叶子或扭断其枝条,破损处就有白色油液流出,既可食用又可作燃料。

醋树 在华北、西北的一些山区,生长着一种醋树,该树结出的一种球形果,压榨出的果浆经浓缩后,便可当醋食用。

白菜树 在我国云南省境内,生长着一种能结出像白菜一样果实的树。这种树只有一般人的小腿高,手臂那么粗,结出的果实有排球那么大,吃起来颇像白菜的味道。

米树 生长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树高可达20米,属于棕榈科植物。树的寿命又有10~20年。树干中心柔软,树皮内都是淀粉。这种树一生只开一次花,但开花后不久,树就会枯死。所以要在开花前就把树砍倒,因为这时树干内积累的淀粉最多。把树干内的淀粉刮出后,用水浸泡成乳白色米汤,沉淀后把清水倒掉,取出淀粉晾干,就可加工成一粒一粒的“米”(俗称为“西米”)。用这种“米”煮出来的饭与稻米相似。一棵树可产“米”200~400公斤。

水树 南美洲的沙漠里有一种纺锤树,在树中部直径约五米的树干内,可贮水约三吨,只要在树上挖一个洞,清清的水就流出来,供人们饮用。

面条树 马达加斯加生长一种奇怪的“面条树”。这种树每年4~5月开花,6~7月结出条形的果实,最长的达2米多,当地人叫它“须果”。人们将它割下来,晒干收藏,食用时放到水里煮,然后加上佐料,就是一碗鲜美的汤面了。

鸡蛋树 在欧美一些国家,不少人在自己的庭院里栽种着一种树,高半米左右。树上开着星形的淡紫色小花,绿叶下挂着一只只白色的椭圆形的“鸡蛋”。“蛋”的表皮异常坚硬、光滑,味道类似甜瓜,可以生吃,也可做冷盘。

食糖树 柬埔寨有一种糖棕树,它的花硕大,含有丰富的糖汁。当地居民将截成的一节节毛竹悬挂在树上,再用刀子将花刺破,糖汁就会滴入竹筒里。这种糖汁可以直接饮用,或用来酿酒,熬制糖块等。

舒婷的诗范文第5篇

“皇家宫廷收藏”:巧妙包装的商业概念?

我曾撰文谈到清代乾隆、嘉庆两朝编纂的历代宫廷收藏著录文献《石渠宝笈》的学术权威问题。在《石渠宝笈》中,著录的藏品并不是件件是精品真品,也不见得件件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在著录中充斥着历代大量的庸劣之作、伪作和仿作,这些问题实际上在学术界已得到广泛证实。所以,“皇家宫廷收藏”的标签只是近年来被某些炒家运作的一个商业概念,它本身并不能代表当时艺术成就的高低。实际上,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某些标注《石渠宝笈》著录的艺术品,更是鱼目混杂、雾里看花,这些艺术品或为著录中的赝品,或为后人按著录记载而造的仿品。种种问题不禁让人质疑作品本身的真假如何判断?作品的艺术水准如何评价?被著录的作品与出现在市场中的作品是否是同一张(件)?种种质疑让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着谜团,暗藏着巨大的收藏或投资风险。把经不起推敲的”皇家收藏“作品当作真迹展示、宣传,是对艺术市场的不负责任,也不利于对大众艺术欣赏的健康培养。创下拍卖高价的署名宋徽宗赵佶所绘的《写生珍禽图》,是~张有争议的作品,现在却被当成确真无疑的艺术珍品编进了大学某课程的教材,这是否回导致误人子弟?而近年来,“皇家收藏”、“红色经典”等一些概念性的词眼充斥着艺术品市场,这些都是把艺术品当作投资工具惯用的炒作手段,而不是艺术史或美术史对它们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客观评价。长此以往,不仅将损害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将误导人们的审美取向,更无益于大众艺术欣赏力的提高。

“资本的力量”:谁在为概念买单?

实际上,当前艺术市场中一些投机客的目的非常明确,他们就是要显示出“资本的力量”。谈投资,必要谈风险,现在许多金融投资领域的行家并不具备艺术修养及专业知识,试想这些缺乏艺术欣赏力的人,虽然有投资市场的经验,也有操盘控盘的能力,但是,他们带着庞大的资金投入艺术品市场,动辄就创“最高价”,实际上扰乱了艺术市场的正常秩序。他们不管,实际也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价值,他们关心的是如何降低投资风险,制造高回报率。曾听说某人创高价高调拍得“皇家御用品”,就是为目后“打包上市”做准备,所以真正的利益受害者还是为概念买单的后来者。

金融资金的介入,可以扶植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创作。但是,投机炒手的介入如果把艺术品的价值剥离得仅剩概念的话,那么它和其他投资产品就没什么两样,很容易产生泡沫。当然,与某些金融黑幕相比,艺术市场的利益争夺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医院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石油政工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