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的人教学设计

有的人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的人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的人教学设计

有的人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9页)

O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1-5的认识和加减法后学习的。数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含义比较宽,教材采取了读数、写数相结合的编排方式,创设猴子吃桃等充满童趣的数学题材来教学0的含义和读写,通过小鸟图、青蛙图等讲述有关O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猜测、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数字O的含义,正确读写O,知道0-5数的顺序,会计算有关O的加减法。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0”的含义。

教学难点

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具准备

课件、储蓄罐、硬币、O-5数字卡,苹果图片若干个。

学具准备

直尺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人。

1、猜一猜。

(1)拿出装有硬币的储蓄罐,摇一摇,让学生猜里面装有几枚硬币?学生猜测后验证。(板书:3)

(2)再猜。(板书:1)

(3)取出罐里所有硬币后摇一摇,问:现在有几枚硬币?

2、导出课题。

一个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今天我们来学习“0的认识和有关O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组织探究,发展能力。

1、演一演(O的产生及含义)

课件演示小猴吃桃的过程,桃的个数由2-1-0。

师:一个桃也没有用哪个数来表示?(0)。0和1、2、3……一样,都是一个数。0在这里表示什么?(一个也没有。)

2、说一说(了解0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到“0”?同桌互相说。

(2)问:你在哪儿见过“0”?

(直尺上,温度计上、电话机上、车牌等)

(3)共同探讨0的含义

直尺上0表示起点,温度计上O表示温度,也是冰点。电话上、车牌、门牌上的0表示号码。

3、排一排(0-5数的顺序)

(1)师:你能在自己的直尺上找到0吗?说出O的位置,

(2)小游戏

出示数字娃娃卡片O-5,发给6位小朋友,让他们按顺序排列这几个数,在游戏巾掌握不同的排序方法。

4、写一写。(0的读写)

(1)观察数“O”,小组交流0像什么?

(鸡蛋等)

(2)你认为怎样写好“0”呢?小朋友们各抒己见。

(3)电脑演示,学生书空。

教师指导:先从上往下向右同到原来的地方,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得圆滑,不能有棱角。

(4)学生练写后评价奖励

拿出小红花奖给写得最认真的学生。

5、算一算(有关的加减法)

(1)一个数减去它自己得数是0。

①师问:老师手里有一朵小红花。送给小朋友后,剩下几朵?(0朵)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板书:1-1=O)

②你还能照样子再写几个这样的算式吗?(学生举例)

③讨论0-0=?为什么?

④引导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⑤追问:10-10=?15-15=? 100-100=?0-0=?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类推能力。  (2)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  ①出示5―0,同桌讨论后写出得数。  ②问:你怎么想的?你还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3)一个数加0还得原数。  ①出示课本29页青蛙图,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4+0=4  ②问:你怎么想的?你能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吗?  ③你发现上面几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④0+0=?为什么?

(4)0加一个数等于这个数   ①0+l=?指名照样子再写几组。  ②学生自己说出算式特点。  6、贴一贴(游戏中提高计算能力)  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旁边写几个有关0的加减法算式,让学生把得数用苹果表示出来,贴在书上。

7、小结:今天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三、课后延伸

放学回家后帮妈妈给大家分碗筷,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板书设计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1、引入自然,直奔主题。刚入学不久的儿童,他们好动、好奇、好胜。很少会凶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参与教学活动。我遵循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课一开始就通过猜数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他们的思维活动,很快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新课的学习巾来。

有的人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数学故事,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有一只蚂蚁住在A点,一天它得到同伴的信息——B点有美味的食物,现在有三条路,它走哪条路到B点最近?

生1:走中间一条路。

师:得到食物之后,小蚂蚁想去和住在C点的好朋友一起分享(板书C点),那它怎样走到C点呢?

生2:连接BC两点画一条线段。(师连线)

师:与朋友分享完食物,不知不觉天黑了,小蚂蚁要回家了。小蚂蚁靠着自己的味觉,沿原路返回。它慢慢地爬呀爬呀,好不容易从C点爬回到B点,它继续爬呀爬呀,终于到家了,可惜天已经亮了。如果你是小蚂蚁,你会怎么走?

生3:从C点直接回到A点。

师:你真是一只智慧的“小蚂蚁”!(师连接AC两点画一条线段)

师:依我们设计的方案回家,小蚂蚁走过的路线就形成了一个什么形状?(板书:三角形)这两种走法里蕴藏着本节课所要探究的新知识呢!今天这课节,就让我们继续来认识三角形。(师完善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走进生活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

生4:路边有三角形的交通标志。

生5:三明治上有三角形。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大家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衣服上的三角形,三角形的房顶,自行车上的三角形,大桥上的三角形……)

三、动手操作

师:生活中的三角形真不少,接下来我们就利用身边的材料做一做三角形,体验操作的快乐。(课件出示活动A:“我动手,我快乐。”)

师:谁来读活动要求?

(1)操作。

师:先在小组内商量一下有哪些做三角形的方法,再做一做、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做三角形的方法多。

师:既然是比赛,就要有公平的规则。限时两分钟,看哪一组想的办法多,但只想出办法还不够,要用不同的方法做出来才能算。(学生先做三角形,然后小组汇报)

(2)分享。

师:把你们组的做法与大家分享。(生汇报交流)

师:老师也利用小棒做了一个三角形(如右图),请欣赏。(学生提意见)

师:真牛,还敢反对老师!我哪儿不对了?

生6:点没对好。

师:我接受你的建议(边说边移小棒),现在对了吗?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三角形终于完美了,数学上把像这样首尾连接在一起的现象称作“围成”。

四、自主学习

1.师:我们围成的三角形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名称,书本第22页最下面有介绍,大家看一看。(生看书)

师:通过看书,你了解了三角形的哪些名称?

2.学生介绍,师相机板书:边、顶点、角。

五、合作探究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三角形都有三条边,猜想一下:是不是只要有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生7:一定。

生8:不一定。

师:猜想是需要验证的。拿出抽屉里的材料(有一块磁力纸板、三块磁铁和两根吸管),思考一下,两根吸管怎么围三角形?你们有办法吗?

生9:剪一剪。

师:两根吸管都剪了?

生10:剪其中一根就行了。

2.师:就按他的办法操作。下面,来看活动要求。

(出示活动B:“我探究,我成长。”)

(1)围一围:同桌合作,将其中一根吸管剪断,再围一围,看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师(强调):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只剪成整厘米数。同桌分好工,一人操作,一人配合并做好记录。

(2)填一填:记录员把实验情况填到表格中。

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的活动效率真高!哪些小组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介绍时说清楚你们是把几厘米的吸管怎么剪的,用哪些长度的吸管围三角形的,最后有没有围成。

生11:我们把10厘米的吸管剪成了6厘米和4厘米,再与8厘米的吸管围一围,结果围成了一个三角形。

师:把你的数据记在黑板上。还有围成的吗?(生汇报交流)

师:我们也来关心关心没围成的那些小组。举手示意一下。你们怎么有点沮丧啊?不用难过,你们发现了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数据,同样很有价值。哪组先来展示一下?(生汇报)这组有价值的数据一定要记录下来。

师:还有哪一组愿意提供数据?(生汇报)你们很勇敢。还有吗?

4.教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

师:刚才老师发现这一组的作品有点意思,来展示一下。你们围成了吗?这个三角形围起来怎么这么费劲?要不,再往前挤一挤?

生12:不同意,这样就不是首尾相接了。

师:你们太厉害了!老师差点都上当了,眼睛有时候会欺骗我们。大家来看电脑演示。

师:试一试,现在围成了吗?如果真的连接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再试一试。(电脑演示重合的画面)恭喜你们,猜对了,这组特别的数据一定得记录下来。

师:10厘米的线段还可能和哪两条线段也会重合?再试一试,看看还有哪些情况也是这样。

生13:10,1,9;10,2,8;10,3,7。

师:看来,错误有时会引起我们更深刻的思考。

5.师:观察这些数据,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想提?

生14:为什么有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很有数学眼光,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我们研究。接下来,我们结合这些数据观察围成三角形的情况,先自己思考看看有什么发现,再和小组伙伴交流,然后每组指定一名发言人,交流你们的发现。

生15:我们组认为较短的两边之和要大于最长的那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师:从他的回答里,老师听到了智慧的声音,他们想到要把两条边的和与第三条边进行比较。(板书: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其他小组的意见呢?(生答略)

师:那么,在围成的三角形中,其他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呢?我们用一组数据来验证一下。(出示4、8、10,师板书:4+8>10,4+10>8,8+10>4)这说明什么?

生16:三角形随便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师:这里能随便找吗?用哪个词更恰当?

生17:任意。

师:你看,用这个词就能清楚地表达你想说的意思,数学语言就是这么奇妙。

6.师:那么,在没围成的三角形中有没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找一组数据来研究。(出示:4、6、12,12+6>4,12+4>6,4+6<12)

师:咦,这里也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怎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18:它不是任意两边,还有一组是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

师:小于第三边的两个加数,在三个数中有什么特别的吗?(比较小)那么,我们在比较的时候实际上需要比3次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找哪两个数相加比较好?(生答略)

师:那么,怎么更简便地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生19:只要用两条短边相加大于长边就行了。

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就是智慧!

师:刚才4、6、12这组边不能围成三角形,现在把4换成“”,你认为在方框里填什么数就可以围成三角形?

生20:填大于4的数就行了。

师:大于4的数都行吗?一起数一数。(师生一起数)你有话说吗?

生21:方框里不能填大于19的数。

师:刚刚我们都沉浸在数数里了,只有你在用心思考,真了不起!说说你的理由。

生21:如果方框里填20,8+12=20,就不能围成三角形了。

师:看来,这个方框是有限制的。刚刚我们只考虑“+8>12”的情况,所以想到无数个,但随着方框里的数不断增大,它就摇身一变成了大数。看来,考虑问题要全面。(板书:4<<20)

六、活学活用

师:现在你能解释小蚂蚁走的路线和我们设计的路线,谁近谁远吗?

生22:小蚂蚁走得远,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活学活用,真了不起!

七、检测反馈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

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是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单导学”理念设计的,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目的在本课教学中得到实现。

1.巧设情境,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是指通过语言、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形式创设课堂教学导入的情境。“情”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境”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认知背景。课伊始,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小蚂蚁找食物的三条路中哪一条最近”的问题。在小蚂蚁嗅着自身的气味回家和学生设计的回家路线中,我告诉学生“这两种不同的走法里蕴藏着本节课所要探究的新知识呢”,然后巧妙地引入新课的学习。

2.走进生活,亲近数学。

这一环节教学,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再欣赏老师收集的生活中的三角形,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设计这个环节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成长、进步,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力设计,体验快乐。

这一环节就是活动单上的第一个活动“我动手,我快乐”,活动要求是:(1)操作:先在小组内商量一下有哪些做三角形的方法,再做一做、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做三角形的方法多;(2)分享:把你们组的做法与大家分享。同时,我提出要求:“既然是比赛,就要有公平的规则。限时两分钟,看哪一组想的办法多,但只想出办法还不够,要用不同的方法做出来才能算。”两分钟内要想出多种办法,还要动手做出来,不合作肯定不行,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活动单导学”使用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它的根本特点在于小组活动的科学组织和展开。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分工合作,尽其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所有的小组成员通过小组学习取得进步。

4.自主学习,形成能力。

“活动单导学”的宗旨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教,不需要通过操作就能解决的内容不安排小组活动”。如上述教学,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完成,所以无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我们在研究“活动单导学”模式之初,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活动单就是教学流程,拿一份活动单就能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实践证明这是不科学的。如果把所有的学习内容都编进活动单,那活动单就失去了指导活动的价值。

5.合作探究,愉快成长。

“活动单导学”致力于开放课堂,充分地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动手写、动手做,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手脚,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灵性、张扬个性,把“基于生命、顺遂生命、成就生命”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如上述教学,在合作探究的环节中,我先让学生猜想“是不是只要有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然后让学生用身边的材料同桌合作进行验证。这样设计,巧妙在只给学生提供两条线段,需剪一条,再围一围。学生在围的过程中会初步认识到:当被剪的一根吸管长于另一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否则不行。学生在对同伴提供的几组数据进一步比较中,结合围三角形的情况,就能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实践证明,学生一旦不依赖教师时,他的内心才会出现一个强大的自我,变得更自信,越自信越强大,越强大越爱学,越爱学越会学,逐渐形成良性循环,挖掘出更多的潜能。

6.当堂检测,拓展思维。

课尾回到课始的故事,首尾呼应,一气呵成,然后出示一组练习,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课堂的亲身感悟与经历,学生解决问题没有障碍,轻松愉快,收获的是新知。

有的人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仿真机器人;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2-0065-03

仿真机器人是现阶段开展智能机器人教学的一柄利器,它的出现既解决了智能机器人教学中由于财力不足造成的硬件上的瓶颈,增强了智能机器人教学的可操作性,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由于仿真机器人的可移植性,使智能机器人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大大拓宽了学生学习智能机器人编程的空间。

尽管仿真机器人已进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笔者发现,学生刚接触到仿真机器人时显得很兴奋,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一部分学生流露出了畏难的情绪,慢慢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耐心和信心,个别学生甚至游离于学习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完全围着教师“转”,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只有少部分学生能真正融入课堂,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针对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兴趣不浓、两极分化、缺乏主动性等问题,又考虑到仿真机器人操作较多、实践性强、富有创造性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作业入手,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提高练习的实效性,从而有效改善仿真机器人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例从四个方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趣字入手,以趣促练

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需求。因此,教师设计的作业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找准适合他们口味的作业形式,不露声色地把学生引导到作业中去,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完成作业。

1. 生活化作业

将仿真机器人作业的背景设计成生活化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主动融入其中,从而减少被动应付的抵触情绪,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解题效率。

例如,在学习“条件循环”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学校将举行1分钟踢毽子比赛,可是人工计时太麻烦,体育组陈老师得知同学们在学习编写程序,所以想请大家为体育组设计一个自动计时机器人。情境呈现之后,笔者接着给学生煽风点火 :“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你的机器人如果被选上了,那你可是学校的名人了!”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情境,将知识点和实际问题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练习时兴趣大增,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问题中去。

2. 游戏化作业

虽然仿真机器人在编写程序时可以回避枯燥难懂的代码,但其图形化的模块、线块式的流程图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单调的,如果让他们一味地机械操作,时间一长就会变得“无味”。因此,设计一些形式活泼、富有趣味的游戏化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做作业的效率。

例如,学习“机器人行走”后,笔者把练习题做了如下设计:在一个密室里有一道密码门,打开的方法是用一笔将所有的黑点连起来(图1)。请用仿真机器人模拟出该轨迹,正方形的边长自定。

“一笔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数学小游戏,将机器人沿轨迹行走融入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中,激活了学生学习的源动力,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完成了操练。

3. 探究性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仿真机器人作业的设计要从学生心理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例如,《学习机器人转向》一课,在学生学会机器人转90度的基础上,为了让他们自己探究特殊角的数值设置,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表1)。

学生熟练掌握特殊角度的数值设置,是学会让机器人沿轨迹行走的基础,若让学生呆板地把相关数值背下来,学生不容易记,也记不牢固。实际上,当速度一定时,时间与角度之间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这道练习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了知识的内在规律。

因材施教,层次分明

尽管仿真机器人是刚开始学习的新内容,严格讲,学生都是零起点,但经过近三年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不尽相同,学生现有的知识、操作能力也参差不齐。所以,学生学习仿真机器人一段时间之后,学习上的差异就逐渐暴露出来了。这就要求我们在作业设计上一定要有层次性,保证低起点、多层次,能让不同的学生都达到练习的目的。

例如,学习“多次循环”后,为了照顾全体学生练习的需要,笔者设计了一组有梯度的练习题:在仿真界面留下下列图案(图2),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自定。

这组练习题的三个图案都由图3衍变而来,练习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逐步深化。第一题是基础题,只需运用一次循环,确定机器人初始角度后,学生完全可以根据画正方形的范例依葫芦画瓢;第二题是提高题,需要运用循环嵌套,但是图案形式简洁,学生马上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第三题是发展题,图案形式变得复杂,也需要运用循环嵌套,但其中的“循环体”不太好找,首先要确定机器人的位置,同时还要结合正多边形的知识计算出转角的度数,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设计多层次的作业,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逐步达到“会——熟——活”的标准,同时也避免了练习中出现学生“吃不动”、“吃不饱”的现象,让全体学生都有合口的“饭菜”。

力求开放,凸现主体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倾向于教师就一个给定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个既定的答案。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错觉: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一个。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恰当的开发,他们只会接受已有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主动去探索、去发现新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设计作业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自我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热情。

仿真机器人虽然只是一个软件,但其强大的功能、高度的仿真性不亚于实物机器人,它提供开放性的问题解决方案,使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一个目标,所以,在作业设计上也要充分考虑到开放性的特点。

1. 问题解决的方法开放

例如,学习“机器人行走”后,笔者设计如下练习题:在仿真界面留下如图4所示的“三菱”图案,菱形的边长自定。你能找到几种不同的方法?

这个“三菱”形是一个特殊的图案,学生通过观察不难找到解题方法,但解决问题的途径远不止一条,设计这道题目的目的就是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同时让他们明白只要方法得当,“条条大路通罗马”。从作业的效果来看,学生思维活跃、参与度高、目标达成度高。

2. 问题解决的结果开放

例如,学习“机器人检测应用”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明最近很烦恼,因为家里的闹钟坏了,所以上学老是睡过头,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具有闹钟功能的机器人。这道题目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因为没有指定传感器等模块,他们便有了自由发挥的余地。经过学生的精心创造,“形态”各异的闹钟机器人诞生了。有的学生应用“亮度检测”,设计了根据亮度叫人起床的闹钟;也有的学生应用“声音检测”,设计了根据声音叫人起床的闹钟;还有的学生构思新颖,应用“条件循环”、“延时等待”、“计算”设计出了定时功能的闹钟。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都得到了激发,练习的效果自然就达到了。

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仿真机器人以计算机仿真的形式融合了机械、电子、传感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涉及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它与数学、科学等学科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仿真机器人的操练不同于一般信息技术课上某个软件、某一功能的具体应用,大多是综合性的,学生需要根据问题情境,灵活选择应用模块,通过不断调试完善程序,从而获得合理的问题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有些是学生已学的,有些是学生新学的。但毕竟课堂上的练习时间有限,要让学生在练习中“面面俱到”,不太现实,相反因为“喧宾夺主”花费过多的时间,又容易造成学生重难点内容练习时间不足,练习效率低下。

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可将作业中不太重要或者不需要学生操练的内容预先完成,而仅留下需要强化练习的重难点。这样既提高了练习的针对性,又可以节约学生练习的时间。

例如,学生在练习“机器人走正多边形轨迹”时,考虑到他们已经对“多次循环”的结构比较熟悉,所以练习时笔者直接将搭建好的VJC流程图文件提供给学生,让他们重点训练模块中“循环次数”、“速度”、“时间”等几个参数的设置。通过对数值的对比,学生探索出了机器人走正多边形的一般方法,练习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再如,学生在仿真机器人操练中的仿真环境,教师也可以事先编辑好文件,练习时学生只要加载或导入相关环境即可。这一操作看似不起眼,却可以为学生省下不少的练习时间。

有的人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生活化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迸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教育要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都不能脱离现实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有位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Excel的《数据的排序与筛选》一课中,以家庭外出旅游出行方案的选择作为任务主题,很有生活性,学生也很乐意去尝试。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出示一张自驾旅游方案表,要求学生从线路、住宿等方面根据家庭的实际条件选出最优方案,从而引出问题。紧接着按单一关键字排序、多关键字排序、筛选,由易到繁,逐层深入,让学生在生活化的任务情境活动中体验了Excel技术的内涵和价值。

又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在论坛发帖与回帖》一课时,根据学生对家乡(宜兴)――陶瓷、竹海、善卷洞等的已知经验,让每位学生争做网上小导游,宣传、介绍宜兴。整节课围绕这一主题,让学生不仅学会了论坛的发帖与回帖操作,同时体验了一次爱家乡、赞家乡的情感历程。

问题性

问题性指在创设信息技术学习任务情境时,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以问题引出任务,整个学习过程围绕问题的解决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组和协作,在教师的帮助下,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获取信息,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并以作品展示等方式对问题解决和学习成果进行表达。

笔者最近听了一节《ACDSee浏览图片》的课,教学内容涉及“放大、缩小、旋转、翻转、幻灯片显示、删除”等技术要点,这些操作相对独立,也没有逻辑性和层次性。教师设计了一个网上游园的主题任务,将上述操作设计成在游园时碰到的一个个问题,要求学生4人一组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并且提供了一个小锦囊,不过小锦囊也需小组内一致同意了才能打开。操作中还要求对每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做好记录,以便之后的大组交流时用。以问题为线索创设的任务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还有一节《图片处理》的课,教师也是以问题为线索进行设计任务。首先,让学生欣赏一个幻灯片电子作品,让学生在观赏中发现问题,其中有图片倾斜、图片太暗、图片颠倒等。接着,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法。然后,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学习网站尝试逐个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对每位学生的处理结果反馈交流进一步内化技术操作要领。上述两个课例中的信息活动都是以问题贯穿全过程,以获取知识方法为前提,以解决问题的准确、快速和有效把握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

趣味性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

例如,苏教版教材中有一节Windows画图软件的《调整图形》的课,课本中是以蜜蜂采蜜为主题,通过改变蜜蜂的方向让学生学会旋转、翻转等操作,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此兴趣并不浓。有位教师将学生喜欢玩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引入本课,让学生运用旋转、翻转等操作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学中学生不仅兴趣浓,而且操作的主动性强,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再如,《如何合理使用电脑》是一节知识性较强的课,一般教师都以说教或辅以图片的形式泛泛而教,学生对此提不起兴趣。而有位教师上课一开始就播放一段学生不合理使用电脑的视频,要求学生在观看的时候以抢答形式找错,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通过找其他同学不合理使用电脑的过程,自己也经历了一次教学,这比单纯的说教要强得多。

层次性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一样,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结构。最近听了一位教师讲授的Flash的“形状补间动画”,这节课以“争当小小魔术师”为信息活动主题,第一环节是将圆变成一朵花,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补间动画操作的一般步骤:起始帧―结束帧―中间帧。进入第二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将圆变成正方形,这里就引入了空白关键帧和在空白关键帧中绘制正方形。第三环节要求学生将圆变成一个字母,这里引入对对象的打散操作。整个教学过程把操作的技术难点分散在任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层层推进,循序渐进。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情况比较复杂,零起点问题比较严重。为了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有所提高,教师在任务情境设计时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分出梯度,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例如,有位教师在进行“Word主题设计活动”中,首先,将学生异质分组,便于相互合作帮助;其次,要求每组学生完成同一主题的一组邮票,小组成员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不同的邮票。在该信息活动中,同组内主题统一、目标一致,每位学生都有实践提高的机会,具体操作时,学生在邮票构成的要素到位的情况下各自可以自由发挥,因此,学生的操作水平、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拓展性

有的人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中的第一个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本实验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实验,学生不但要熟知实验设计的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颜色的变化,还应掌握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实验操作的技能等。

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虽然有了一定的生活认识,知道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吗?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对这些具体内容,学生还是不大清楚。所以,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明确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阐明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懂得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2.2 能力目标

尝试设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方案,进一步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探索,明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形成创新精神和合作探究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以及光合作用的产物、条件等。

教学难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4 教学过程

4.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在水中溶解地瓜粉,并滴加碘液,让学生观察反应现象。教师提出问题:溶液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又是通过什么制造出来的?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通过问题引出本节的课题。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本节的教学中来。

4.2 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学生观看“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视频,了解本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原理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然后学生再分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用什么方法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直接在绿叶上滴加碘液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行。绿叶中有叶绿素存在,能起干扰作用。

教师在一片绿叶上滴加碘液,请学生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进而启发引导学生:要验证绿叶内是否存在有机物淀粉,就必须除去叶绿素。

学习任务二:用什么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能将叶片放在酒精中直接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验证绿叶能否制造淀粉的实验方案及酒精溶解叶绿素的操作方法。

活动一:经学生讨论设计后,教师请学生代表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上台演示操作酒精隔水加热的步骤。并追问学生:为什么要隔水加热?学生经过合作讨论后,明白了直接加热容易发生危险。教师补充有关内容:酒精的沸点低,挥发性强,蒸发快,造成浪费,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佳等。同时为了缩短叶绿素脱色的时间,可将叶片放在开水中浸约10 s,能加快酒精溶解叶绿素的速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演示模拟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学生学生积极性,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酒精要隔水加热的原因。

学习任务三:如何探究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请你设计一个对照实验的方案。

教师设疑:完成了酒精脱色的操作,即绿叶去除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就可以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了吗?

学生:不能。因为这操作还不能证明这些有机物是在光下制造还是在黑暗中制造的,要设计对照实验。

实验: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提出问题: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吗?

做出假设: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设计方案:变量为: 。

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活动二:请学生上台展示利用黑纸片遮盖植物叶片的方法。

学生一:用黑纸片遮盖了两株天竺葵中两片不同的绿叶。

教师质疑学生:选择的这两片绿叶除光照不同外,还有其他不同条件吗?如温度、水分等?学生回答有可能,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减少其他的干扰因素。

学生二:用了较大的黑纸片遮盖了一株天竺葵的一片叶片,形成同一株植物遮光叶片与见光叶片的对照。教师再次质疑:这两片叶除光照不同外,它们制造淀粉的能力有没有可能不相同?有没有更合理的设计呢?

学生三:用了相对小的黑纸片遮盖了一株天竺葵叶片的一部分,形成同一株植物同一片叶片的遮光部分与见光部分的对照。

教师设疑:你想把你自己的头像映在天竺葵的叶片上吗,或在天竺葵的叶片上设计出自己喜欢的不同形状图案吗?请你试试。

设计意图:这个实验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对照实验的方法,充分打开了他们思维的想象空间。

学习任务四:经过遮光对照处理的天竺葵叶片在阳光下照射前,还要对叶片做怎样的处理,为什么?

教师设疑:完成了遮光对照处理的实验材料,能放在光下进行制造有机物了吗?这样的叶片中有没有可能储存以前制造的有机物?那该怎样处理?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学生明白了要黑色塑料袋把天竺葵罩住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即进行饥饿,才能将叶片部分遮光的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这个步骤目的是让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淀粉消耗掉,消除叶片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师生归纳整理实验方法和流程: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阳光下照射3~4 h;摘取叶片;酒精脱色,隔水加热;清水漂洗;滴加碘液;再次清水漂洗;观察叶色。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验设计完成,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实施实验。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学习任务五:分析实验结果,完成表1。

实验结论:

① 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② 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

③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从这概念中获取重要的信息。学生经过思考,补充得出:产物是有机物,需要的条件是光,叶片是主要器官,在叶绿体场所中进行。

最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困惑,重视学生的收获,并及时给与评价和鼓励。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反应激烈。

5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