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秋阅读

春秋阅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秋阅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春秋阅读

春秋阅读范文第1篇

他曾经很动情地在社交平台讲述北海道的哲学之树,那是旅行北海道必须要去的地方,是生长在北海道美瑛町的一株白杨树,直径1.8米、高约30米。因其在广阔平坦的天地里拔地而起又微微倾斜的枝干姿态,像低头陷入沉思的哲学家而闻名。但是“哲学之树”的农场主人因为不堪观光客的骚扰以及对农田的毁坏,愤然砍到了这棵杨树,一地的残根让世人警醒,又仿佛一个哲学之谜。

作为日本的爱好者,情绪是复杂的,一方面感叹,日本保留的古风之美好,一方面懊恼,这不是我们哪个朝代的美好事物么;又一方面则是被细腻精致的景色所吸引。

日本人对自己好,服务的精神是专业而谦卑的,这是居住酒店的感受,也是之前听过别人的感叹,敲门进来打扫的清洁人员,从始至终都垂头跪在地上清洁,没有抬头骚扰居住的客人一点点。

轻井泽的动容之美

渡边淳一在这里汲取《失乐园》的创作灵感;日本明仁天皇与妻子美智子在这里邂逅、相恋;日本历史上第一个穿婚纱的女人选择在此结婚;还有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约翰・列侬与爱妻小野洋子,每年夏天都会一起来这里避暑度假……如果以上这些还不能让你对轻井泽怦然心动,那么请跟随我来到“虹夕诺雅・轻井泽”,在这家超过百年的老牌度假村中,体验宛如天赐的疗愈之旅。

轻井泽卧于浅间山的山麓之中,“虹夕诺雅・轻井泽”的位置更为优越,面湖背山,十余栋日式别墅散落于山水之间。作为星野集团在1914年开业的首家温泉酒店,“虹夕诺雅・轻井泽”却并非严格恪守传统的旧式旅馆,房间内不再是榻榻米和格子纸拉门构成的空间,而改为颜色沉厚的实墙辅以木结构的梁橼,少了几分传统的拘谨,亦同样搭配出简约明快的新式和风。

另一方面,对于拥抱自然这个主题,酒店从来都不惜工本:独特的自然通风系统和高效的清洁能源利用,让酒店无愧于周边的一片绿色;每当暮色降临时,酒店的工作人员都会划着小船,点亮湖面漂浮的盏盏水灯,星点微光在烟火缭绕的川上摇曳生姿,让人不由想起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那句著名的箴言:“夏天是夜里最好。”

美食和温泉成为这里的亮点,无论是同样有着百年历史的星野温泉,还是以信州本地食材为原料的“村民食堂”,都是轻井泽必不能错过的内容。但同时,还有“虹夕诺雅・轻井泽”的独家水疗:在理疗师精准且富于韵律的按摩手法下,酥麻的热流在全身穴位间传递,涌动成难以言说的奇妙感觉。按摩完毕,裹好浴衣,踏上木屐,捧一杯抹茶坐在摇椅上,仿佛整个身心都与这片充满治愈力量的森林同步律动。

津轻的恬淡亦美

“我问你,为什么要去旅行呢?”“因为苦闷啊!”

生而忧郁、颓丧的太宰治,却也写下罕见的饱满而细腻的旅行日志《津轻》,这与津轻是他的故乡不无关系,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这是一处温暖、恬淡的喜乐之地。

位于青森县中西部的津轻也许算不上知名旅行地,但它却有一座很出众的神社――高山稻荷神社,虽然规模方面不及京都大名鼎鼎的伏见稻荷神社,却有着据说同样灵验的声望,以及几千座排列整齐的红色鸟居。与伏见稻荷神社排列得密密麻麻的千本鸟居以及仿佛通向异世界般的廊道不同,高山稻荷神社的鸟居造型更为可爱,且间隔适中,走在温暖橘色包围下的小路上,脑中不由想起京极夏彦笔下那些离奇玄妙的神鬼故事,眼前的景色便不由鲜活起来,内心升起浮想联翩的代入感。

很多人知道青森县也许是因为成田美名子那部家喻户晓的漫画《天然少年》,漫画中的青森天然而清新,并没有大热的景点,却以平和的气质成为少年们的梦幻旅行地。津轻同样具有这样的风貌,即便是在整个青森最高级的温泉旅馆――“界・津轻”,我感受到的依然是润物细无声般的朴雅。在这家典型的日式传统建筑风格的旅馆,既能看到发源于津轻的手作工艺“小巾刺绣(Kogin)”,也能听到传统三弦乐器之一的“三味线”演奏,但是,对我来说,这一切都比不上泡一回好汤更具诱惑力。

酒店自己有着超过二千年树龄的古代桧木建成的温泉浴池,隐于林木山石之中,边泡汤边观景,自是赏心乐事。但更令我惊喜的,是位于青森屋的“浮汤”,这是一处经过特殊设计的露天风吕,圆形的汤池好似“漂浮”于水面之上,隔水相望便是环伺的无边绿意。将周身浸在泉水中,四肢百骸在热流的安抚下渐渐舒展,远山近树飘逸而灵动,虫鸣轻快,流水琮b,这样美好的景致稍瞬即逝,却令一个普通的傍晚,也成为令人眷恋的奢华时光。

北海道的生机秀美

以滑雪之名,北海道已是诸多旅行者心目中的户外胜地,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即便在冰雪消融之后,这里的美景也没有丝毫逊色,如电影《情书》中小樽的清新梦幻,富良野・美瑛的无边花海,又或是广袤原野上“十胜岳连峰”的壮阔景象,白雪皑皑的山峰悄然露出绿意,生机烂漫。

TOMAMU度假村在万物生长中迎来另一种美丽,而欣赏这种的绝佳位置之一,其实是在度假村内Risonare TOMAMU的房间中。酒店的每个房间均配有独立的桑拿间,以及大型的观景展望按摩浴缸。为了不辜负酒店的一番美意,我特意将泡澡的时间由晚上改为清晨,捧一杯咖啡,看着金色的阳光慢慢爬升,窗外一片斑斓美景,与清简的天空浓淡相宜。

春秋阅读范文第2篇

例题: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 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乃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 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9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9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10分)

(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分)

答题要点:(1)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3)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接收汉族的文化习俗。

(4)考生回答出以下任一内容,如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等,言之成理,即可赋分。照抄题干和所给材料,不得给满分。

这道试题通过提供三则中国古代史的材料,设计四个问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材料,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考查“文明史观”。同时渗透中华文明史、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等的教育。

解答这类历史综合题,可以运用下列方法:

一、重视“导读词”对答题的指向作用

“导读词”是在题目之前的楷体字部分,它能很好地体现命题人的意图,给答题规定一个方向,提示答题的范围。从而力图使考生避免出现答题的失控。如本题的“导读词”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但不少考生在回答该题的时候,他是不看这句导读词的,认为它可有可无,不理解命题人的意图。本题主要体现了命题者要求考生从中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把握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脉络。“导读词”明确规定了考生答题的范围和方向,即“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的具体情况、原因及启示等。同时也体现了近年来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即“文明史观”。

二、准确审题,紧扣题意回答

答题的关键是审题,只有审准题意,才能做到紧扣题意准确回答。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审题不准确,则回答必然南辕北辙。有些考生出于习惯心理,往往把题目草草看一遍提笔就答;有些考生则是由于阅读理解水平和逻辑思维水平的限制,无法正确审明题意。

审题要“咬文爵字”。准确审题主要是审准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关键词、答题方式等。紧扣题意主要是“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如本题提供了三则材料,即春秋到东汉、金代、元朝等中华文化发展的部分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要准确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审准该题的时间范围:从春秋到东汉初,汉唐时期,辽、金等朝代。地点:少数民族地区、中原地区等。“人物”:少数民族如女真、契丹等,秦朝、汉朝、唐朝等。事件:中华文明的发展,如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汉唐时期少数民族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辽、金“行汉法”等。关键词:变化、原因、内容、启示等;答题方式: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等”,“概括”、“分析”、“概述”、“简述”等。

三、根据材料、利用材料和题目要求,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

历史材料题的设置,本身目的就是测试运用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但是许多考生把材料仅仅作为解题开始的识别标志,通过材料大致了解了题目的内容,一旦进入解题,就置材料于不顾,在整个答题过程中,没有根据材料,从材料出发解题;没有最大限度地占有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利用有效信息来解决问题。本题第(1)小题,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从材料一中的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提取并概括出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的变化是“从分散到整合”。第(3)小题,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从材料二中的“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材料三中的“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可以提取“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南移,……接收汉族的文化习俗。”等有效信息。要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材料,从材料的出处、提示语、材料正文、乃至标点符号、题目要求中捕捉信息。所谓“结合所学知识”,主要是要求把材料与所学教材的知识结合,也就是把材料反映的内容定位于历史的某个阶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时,也可利用题目来回答。如本题第(4)问“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回答时可将题目的导读词“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写上去,因为这也可以算作是“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或者将几个小题的题目主干写上去,如“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了变化”、“少数民族在很多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辽、金“行汉法”等也可以得分的。因为答案要求和评分标准也有“言之成理,即可赋分。照抄题干和所给材料,不得给满分”的规定。

四、注意行文规范,动态回答

春秋阅读范文第3篇

(选自《吕氏春秋・孟春纪》)

【注释】

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名彪,公元前557至前532年在位。②祁黄羊:春秋时晋国大夫,以公正举荐著称。 ③南阳:古地名,在今河南济源一带。 ④令:官名,指地方长官。 ⑤解(xiè)狐:春秋时晋大夫,善于外交。 ⑥子:第二人称尊称,相当于“您”。⑦雠(chóu):通“仇”,仇人。 ⑧邪(yé):语气助词,表反诘。 ⑨焉:代词兼语气词,这里相当于“于此” “对此”。 ⑩居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尉:官名,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都设有尉职,平时管理军政,战时兼任主将的御者。 午:指祁午,祁黄羊之子。

【译文】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缺一个行政长官,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以当此重任,并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平公赞叹:“好!”于是就任命解狐为南阳令。国人对此都说好。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缺个军尉,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以当此重任,并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平公称赞说:“好!”就又任用了祁午。国人对此又都说好。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这些话太好了!推举外人不回避仇敌,推举家人不回避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公正无私了。

【知识链接】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由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吕不韦的目的在于集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此书还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因此《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阅读与思考】

1.祁黄羊举荐的两个人合适吗?何以见得?

春秋阅读范文第4篇

片段一:

师:同学们,这幅图片说的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谁来给我讲讲是怎么回事啊?

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周幽王为了博得妃子一笑,而点燃了烽火,引得诸侯一片混乱……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烽火戏诸侯》是讲述的周幽王的故事……

(反思:《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是课本导入框中的故事,出示这个图片的时候,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是去教材中寻找,大多数同学很快就埋头看书,接着就举手回答,还是比较积极的。在这个地方我以教材中现有的故事引入课文,使学生能很快的进入教材中的知识学习,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片段二:

师:大家请看本课的学习目标,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教材:

1、记住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春秋时著名的霸主;三家分晋;战国七雄。

2、能找出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3、能通过比较,说出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点。

(反思:在这个环节的时候,我并没有按照老方法,出示学习目标,看完书,就让学生来回答,而是把这些问题直接带到了整个教学中,在教学中,让学生来回答,对于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很好的讲解,避免为了回答问题而一味的去寻找答案,易于学生接受。)

片段三:

师:同学们,晋文公能在混乱的中原地区,首先称霸,这与他自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谁来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出示看图说史)

生:……

师:大家知道卧薪尝胆说的是谁吗?

生:勾践。

师:晋文公和勾践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生:要有诚信。

生:要能吃苦耐劳。

(反思:这两个历史人物,我都是先让学生来讲述,然后我在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就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讲解他们时,我用历史典故来代替历史人物,如:退避三舍讲的是晋文公,卧薪尝胆讲的是越王勾践,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而且在讲到这一小节时,我很好的穿插了情感教育,让学生从晋文公和越王勾践身上寻找他们成功的原因,激励同学们向他们学习,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片段四:

师:讨论: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

生:……

(反思: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对于春秋战国的战争其实非常陌生,而对于他们有什么不同,是很难说出个所以然的,在这里我注重引导,让学生明白春秋时期的战争,多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具有兼并性质的战争。这个问题由于难度较大,我有点越俎代庖,学生不太能完全明白,以后对这样的难点问题,还得再研究。)

春秋阅读范文第5篇

一年前,话剧《管子》的编剧兼导演、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编导系主任王超带领着一群热爱戏剧的学生,满怀着对齐鲁文化的热忱,开始了《管子》的创作和排演。在这过程中,王超六易其稿,极尽完善,终成今日之《管子》。

在剧本的结构上,《管子》的故事并不复杂,选取的是司马迁《史记》里记载的关于管子、关于齐桓公、关于齐国称霸的故事。但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经过王超的精心改编,情节更加引人入胜,人物个性也更加饱满。每一场戏,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一环扣一环,让人看到意想不到的发展和结局。在情节铺排上张弛有度,起承转合,大开大合,步步上推,显示出一个编剧的精心与老到。

近百人组成的浩荡剧组,如此宏大的话剧规模并不多见。但在以王超为核心的几名老师的带领下,编导班的学生们经历近一年的雕琢打磨,最终将《管子》精彩地呈现在舞台上。对于导演专业的学生,台词、形体并不是他们的强项,对人物的理解和挖掘却是他们的利器。王超便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将剧中深刻的思想和丰满的人物个性演绎出来。恢弘大气的原创音乐,以及不时传来的擂鼓声,把观众带进了齐国的宫殿、街口的刑场,为观众造就了强烈的现场感。整部剧磅礴恢弘、典雅大气,既有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春秋英姿,又有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情感故事,堪称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褪去功利,演绎春秋故事

“一群男人演绎的金戈铁马,55位导演倾力打造的春秋故事。”编剧王超如此评价这部话剧。话剧《管子》讲述了“春秋第一相”管仲是如何从一个牛贩子成长为大齐的相国,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故事。全剧充满了阳刚之气和浪漫主义气息。诗化的语言、中国画似的写意风格,大笔泼墨的意境,雄峻奇伟的戏剧结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都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

作为一部校园话剧,《管子》摒除了某些商业剧目迎合市场,浮于表面的不足。而是由几个老师带着几十个学生,在剧场里踏踏实实,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地演绎一部戏剧。或许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在这个浮躁的商品社会中,这件事本身就弥足珍贵。对于接触戏剧只有四年的学生来讲,稚嫩和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这次实践的经验。《管子》的排演将成为他们终生难忘的经历。

在话剧的准备阶段,老师会组织演员们大量阅读关于春秋时期管仲、齐桓公的资料,每人都做了三万字以上的笔记。后又从山东师范大学请来专家教授,详细讲解那个时期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再后来又专门组织演员去临淄深入生活,去管仲所生活的那块土地上汲取营养。最后经过整整一年的精心打造,终于排成了这部让人过目不忘,震撼不已的原创话剧。

立意深远 眼光可谓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