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王老师走进了课堂,开门见山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 一件小事。”然后转身板书:一件小事。这闷头的一棍子,教室里果然出现了意料之中的情形:学生先是惊奇,继而小声嘀咕起来,很多学生赶忙翻查自己的课本。在确认自己没有弄错后,有学生大声喊起来:“老师,您写错题目了!”王老师微笑着说:“昨天晚上我在备课的时候,将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发现课文不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件小事,这跟我们在小学时写的作文――‘一件小事’一样,最多是‘一件难忘的事’,何必用‘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样的句子呢?多麻烦呀!于是我决定把题目改了。不知你们是否同意我的看法?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然后发表你们的看法。”
学生默读课文后,王老师用热情的语言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可是没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上静寂了足足三分钟,这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王老师脸上期待的微笑变得茫然起来。终于有学生打破了僵局,第一个站起来的说:“我赞成老师把题目改为‘一件小事’,因为这篇文章就是写‘我’爬上悬崖,又在父亲提示下爬下悬崖的小事。”第二个站起来的从课文第1自然段找到了佐证:“‘虽然时隔57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所以我赞成把题目改为‘一件难忘的事。’”接着又一同学发表了意见:“从课文第22自然段中‘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看,我也赞成把题目改为‘一件难忘的事’。”
接下来又有几个学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就是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这一切跟我们备课时预想的完全相反。
王老师当即来了个补救措施,他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18~22自然段,然后问:“同学们,你们找到反驳老师的理由了吗?”学生都埋头默读课文,没有人回答。在距下课只有5分钟时,王老师干脆来了个直抒胸臆:“同学们,莫顿・亨特是想通过爬悬崖这件小事,来阐述自己的人生经验的。作者之所以取‘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个题目,至少有两层理由:第一‘我’是在父亲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爬下悬崖的,突出了克服困难的经历和过程;第二把艰难险阻分解开来,一步一步克服它,最后走向成功,是‘我’人生的经验……”
第二节课是写作训练,王老师出的题目是“一件难忘的事”,希望学生能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作文。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王老师对课文的写作方法及作文的目的进行了简要讲解。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作文,他们都及时交了作业。我们备课组立即对作文卷进行了批阅,并就“读写结合”这个目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课文对学生的写作影响是微弱的。这说明前面的阅读教学课,是低效或无效的。
我们对王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寻找造成教学低效的根源,最后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教师的先入为主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从课堂现场看到,教师单刀直入改换题目的做法,引起了学生的惊讶和猜疑,但这仅仅是因为老师把课文题目改换了,学生并没有因此去思考作者为什么把文章题目取作“走一步,再走一步”,以及它的真实意义。接下来教师对改换题目的解释,其目的是想激起学生思维碰撞,让学生来反驳自己,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然而这一切与预想的恰恰相反,学生听了老师的解释后,接受了老师的观点,也就没有人来反驳老师了。
为什么看来极富性的切入方式,并没有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呢?问题主要出在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上。我们面对的是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还未适应初中生活,情感上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教师的话语有着绝对的权威,学生是害怕逾越的。因此教师激励性的解释,非但没有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反而给学生画了圈子,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二、把课文直接当作范文,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备课组认为,把教学目标定在“读写结合”上是可行的,但直接把课文当作范文,难度高了一些。文章虽然写的是童年时的一件小事,其内容与学生的经历相近,但毕竟是作者“时隔57年”变成了一个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老者后所写的,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作者的思想和艺术修养,是初中的学生无法企及的。现实中每个孩子都经历过不少事,很多事情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但是以孩子当时的生活阅历,是难以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的,即使少数孩子从他经历的事件中得到某种启示或教训,往往也是肤浅的。如果他记住了事件的经过,日后在人生的征途上不断反刍回味,才有可能得出启示人生的哲理来,就像莫顿・亨特那样。
备课组经过重新设计,把“读写结合”点放在“学习作者展示事件的过程、从过程中揭示事件意义的写法”上,在另一班作试验,效果比较好。从学生的作文看,有70%的学生达到了“学会重点叙述(或描述)克服困难的过程和心理经历”这个目标。
三、学生没有自主弄清、弄懂课文。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处于一种漠然的状态,这说明学生对课文很陌生。正是因为对课文的陌生,师生之间无法顺利进行交流沟通。大家认识到,尽管《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在教师看来比较浅显,但对初一新生来说,读懂这篇课文并不容易,因此学生课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初一新生,我们认为应该给予学生比较规范的自学指导: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利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扫除文字障碍,参照课文导引、注释、课后思考题,从整体上感悟、理解课文;其次让学生细读课文,圈点重要的、难以理解的词句,弄清课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其三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课文进行理解分析,读出自己的问题。这样学生才有自己的主张,才具备与教师对话的资本。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入 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启动原有认知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季如春,景色美不胜收。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春》的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现在让我们再来观赏一下老舍老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的美景吧!”
二、故事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进新的教学情境。
三、情境导入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我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全是聋疾为祟的时候,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段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
四、抓住文题,激趣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五、巧设圈套导入
无论是道理还是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让人亲身体验,定会长久不忘。这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思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因此,如能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知识的内涵,势必会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快乐。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前,我先做了个调查:“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下面请本着实事求是态度,没预习课文的请高抬贵手。”几个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叫起了其中一位:“很好!请根据文章标题猜猜本文的内容。“他果然中了我的圈套说写了作者到山中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好友,并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谈……我郑重其事地总结道:“说得很好,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流畅生动。可是大家说本文作者所拜访的朋友是人吗?”“不是,是自然界的景物!”这样一来,那些没预习的同学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设置悬念导入
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会涉及到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
关键词:语文 导入 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一、启动原有认知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季如春,景色美不胜收。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春》的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现在让我们再来观赏一下老舍老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的美景吧!"
二、故事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进新的教学情境。
三、情境导入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我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全是聋疾为患的时候,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段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
四、抓住文题,激趣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五、巧设圈套导入
无论是道理还是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让人亲身体验,定会长久不忘。这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思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因此,如能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知识的内涵,势必会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快乐。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前,我先做了个调查:"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下面请本着实事求是态度,没预习课文的请高抬贵手。"几个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叫起了其中一位:"很好!请根据文章标题猜猜本文的内容。"他果然中了我的圈套说写了作者到山中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好友,并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谈……我郑重其事地总结道:"说得很好,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流畅生动。可是大家说本文作者所拜访的朋友是人吗?""不是,是自然界的景物!"……这样一来,那些没预习的同学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设置悬念导入
我认为记叙类文体“主问题”设计可以从以下角度探究:
一、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记叙类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有的标题本身是文章的线索,有的能告诉我们写作的对象、内容、主要事件等。《背影》一文,题目便是文章线索;《老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等题目告诉我们写作的对象、内容;《散步》《智取生辰纲》等题目告诉我们主要情节事件;《变色龙》《爸爸的花儿落了》等题目含义深刻,或揭示人物性格主要特点,或一语双关。教师要结合文本悟出题目中蕴含的信息,并围绕题目精心设计主问题,达到牵一发动全身,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效果。
在《散步》一文的学习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目的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学会围绕中心事件、主题、主要人物等不同角度拟题。
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中,在第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主问题:(1)阅读全文,划分结构层次,找出在文章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2)作为学者与革命家的闻先生说和做各有什么特点?他做了什么?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以上主问题,便于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词语“说”和“做”,迅速理清文章脉络,并抓住重点分析人物、概括情节。
二、根据文章特点设计主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与七年级下册的记叙类文章有的采用一事一理的结构形式,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有的从生活中的小事物身上领悟人生的哲理,如《蝉》《贝壳》;有的通过写景表达自己对大自然与生活的赞美、喜爱,如《春》《济南的冬天》;有的回忆往事表达对生活、人生的感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风筝》;有的介绍名人的事迹,如《我的信念》《邓稼先》。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可以从表达方式、概括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等不同角度设计“主问题”。
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课时的主问题可以设计为: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给了作者怎样的启示?这一问题既能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训练概括问题的能力,又能体会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一事一理。在《走一步,再走一步 》第二课时的学习中,主问题可以设计为:文章哪些地方通过描写使文章生动具体?通过此问题可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为阅读、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两个主问题提出的序也具有科学性,第一个侧重于整体感知,第二个侧重于引导学生研读文章。如《邓稼先》一文,使用了小标题,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因此可设计以下主问题:(1)罗列文中使用的六个小标题,从中找出文章拟小标题值得你学习的地方。(2)找出第二个小标题中使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语段,体会抒情、议论与记叙的关系。
围绕第一个主问题,学生能总结出:小标题必须有高度的概括性,可以使用课文中的有概括性的句子,也可自己概括,字数不要求完全相等等特点。通过第二个主问题,让学生能体会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特点及在文中起的作用。
《猫》这篇文章的难点在于主题比较深刻,引人深思。为了突破难点,可以设计以下两个主问题:(1)通读全文,概说猫的生平。(2)“我”面对三只猫的亡失的情感是怎样的?为什么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第一个问题的设置意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为分析理解主题做好铺垫。第二个问题的设置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探究其内在的深层原因。主问题的设置层层深入,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以上教学中设计的主问题,都是教师精细阅读文本与精心思考教学的产物,都能构建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引导学生较长时间的阅读与思考,减少了教师提问的随意性,从而优化课堂,达到有效教学。
3.从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入手
记叙类文章非常注意开头的领起、中间的衔接过渡、结尾的卒章显志。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阅读,以较短时间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主旨。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围绕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设计主问题,达到以点带面、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我设计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一课时的第一个主问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题目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第九自然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第二个主问题是:第一段哪个词确立了第一部分的感情基调?作者为什么认为“百草园”是“乐园”?这两个问题紧紧围绕关键段、关键词来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导自主学习
学习课文,分析讨论课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进入作者创造的特定情境,“入境始觉亲”,让学生“触景生情”体验回味各种情感,从一上课就能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兴趣,激励求知、引起思考,教师就此引出学习的课题,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多媒体手段引入场景,创设生动的学习背景。
多媒体手段能把语文课本中的文字和鲜明的视觉、听觉形象结合起来,能打开学生感官的窗户,思维的闸门,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教学进入那种“乐之”的教学境界,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良好心理状态下学习,收到趣化教学氛围的效果。如学习《在山的那边》一课,上课伊始,我就播放了层峦叠嶂、连绵不绝的群山,问学生山那边是什么呢?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适时引出课题,为课文的学习作了较好的铺垫。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讨论课后第二题的问题,先用多媒体展示悬崖、峭壁,设计动画并结合语言描述,创设学生们孤身一人身处险境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进入文中的情境,为理解课文内容和写作目的做好准备。
(2)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产生探究的热情。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良好的学习兴趣是自觉学习的动力,教材中每篇文章都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教师要在认真研讨课标、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固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教材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其欲望,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究。而设置悬念,就是利用学生的期待、渴望和乞求的心理,激起学生担心或探求的心理悬念。在学习补充自选文言文《狼》时,先不接触课文,而是给学生讲了这样一种情况:有一屠夫,傍晚卖肉回家时在半路上遇到两只狼,两只狼虎视眈眈,紧紧地跟在他的后面……,这位屠夫到底会怎么样呢?请大家一起看课文《狼》,屠夫的命运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了悬念,高度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力,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思考中体验到问题终于得以解决的或沉浸在情绪得以舒释的愉悦里。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独立探究。
“学贵有疑”,疑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或利用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问题激起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去思考、去探究。如教学《闲情记趣》,教师提出两个探究问题,生任选其一:①浙江出版社要编辑《闲情记趣》现代版,你有无童年的趣事?说给大家听听。②如果浙江沈复研究小组或人教社编辑来采访,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你羡慕沈复吗?你认同他的“趣”吗?你喜欢这篇课文吗?这两个问题一提出,小组同学就开始了独立合作探究,6分钟后的交流可精彩了:学生的问题很有意思,沈复按他这样的爱好发展下去,应成为生物学家,为什么成了文学家?文章第一段统领全文,沈复归结为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而我认为更多的是借助于想象等,学生们有的提问,有的说感受,有的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实现了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的过程,把课堂教学推向了。
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研究探讨
“知识来源于探究,探究产生于问题。”每次质疑与解疑的过程,恰是学生智力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新起点,现代教育理论形象比喻为“跳一跳,摘下果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探索,在智力发展的阶梯上,能不断迈上一个新台阶。
注重学习过程,不求答案的统一。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应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想象放飞的课堂,是学生探究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所重视的应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追求统一的答案和一致的结果。比如学习《〈论语〉十则》,小组讨论交流是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各方意见相持不下,有的认为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应该强加给别人,既然自己都不想要了,想必别人也不想要;有的同学认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别人也许喜欢,并且用得上,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还有的同学认为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就看你用什么态度对待什么人,什么事。我在课堂上一一都给学生予以肯定,并且适当地进行了发挥,如认为不可取的说法,我补充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总之,阅读课关注的是学习探究参与的过程,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敢于并善于质疑问难。宋朝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他们讲的都是读书要提出疑问,美国的教学法专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的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启开学生探究阅读的一把“金钥匙”。学会提问题,学生在问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容与表达,在问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走进作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得深刻的启迪。这种示范效果十分明显,学生不久就纷纷提问。
三、进行情感熏陶,培养创新个性品质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可以说,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各类文章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情感,要充分利用课文,寻找表达情感的有效手段。(一)创造生动具体的情感氛围。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可设计如下问题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1)你对“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如何理解?(2)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作为“我”的同学,“杰利”将怎么办?(3)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取得共鸣,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积极想办法,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学生思维的火花也在此时闪现,各种各样的办法也都想出来了,培养了他们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