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仰韶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范文第1篇

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仰韶文化遗址坐落在仰韶村南边的缓坡台地上,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东北到西南长900余米,西北到东南宽300余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

仰韶文化也称彩陶文化,多数是粗陶。这是当作同系统文化的代表名称。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发现这里有四层文化层相叠压,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中期。

(来源:文章屋网 )

仰韶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仰韶彩陶文化;意蕴;文化观

新石器晚期,以仰韶文化(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几遍于华北各地区,而以黄河中游为中心)遗存的以橙红色或棕红色绘有深红或黑色花纹的彩陶最惹人注目,所以仰韶文化也有“彩陶文化”之称。

一.仰韶彩陶文化的生命繁衍意蕴;

生命和繁衍意识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原始彩陶艺术也体现了这种哲学思想。生存和繁衍,表达的是人类最基本的愿望。(1)生存:在当时及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人类对生存的强烈愿望已经表现出来。(2)繁衍:原始人类对子孙后代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原始社会是一个以氏族血缘关系组成的部落联盟。原始社会生存环境及其恶劣的条件下,那些具有超人的特别能力的动物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o动物和图腾动物。如具备人类无法达到的多子多孙生育繁衍能力的鱼、蟾、蛙作为图腾文化符号等等。

在仰韶半坡彩陶中,以鱼纹最多。鱼在中国语言中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在原始社会极其恶劣生态环境下,傍水而居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体验、日常观察与接触和对鱼类强大的生殖繁衍能力的崇拜,所以把鱼类纹和生殖崇拜关联在一起而引发的想象延伸和连接。

二. 仰韶彩陶文化的阴阳观和生生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阴阳相和,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哲学思想。而彩陶纹样也有阴阳观和生生观的深刻意蕴。

两种动物组合成一种动物在彩陶纹样是很常见的表述方式。其寓意可能是两个氏族部落的结合联盟或是部落间的不断战争而融合其他氏族部落的图腾符号,也许还是表示天地相合、男女相交的文化符号。例如:鱼和鸟、人面的复合纹样有学者认为是以鱼纹为图腾的部落和以鸟为图腾的部落的融合。

彩陶盆中心两条鱼向相反方向旋转,是一种阴阳鱼环天旋转、生命永生不息和子孙万代生生不息的观念符号。突出了原始人类的阴阳观和生生观的哲学思想。

在半坡文化晚期的彩陶中,有许多由阴纹和阳纹构成的双关性图案,它们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表达了图案互相映衬、虚实相生、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当时的彩陶纺轮上也有许多以S纹做阴阳双关旋转的纹样,这些纹样尽管多种多样,但都是以类似太极图的图形为骨架变化的,其特点就是在一个正圆的二分之一处,画一个S形的线,把圆形的画面一分为二,即分成阴阳交互的两部分,这两部分围绕着一个圆心回转不息。这种运动似乎寓意着天地、日月、男女、上下等一切事物的对立统一。

三.仰韶彩陶文化的图腾崇拜意蕴;

彩陶纹样并不是纯形式的装饰审美,而在当时是具有重要的含义和内容,它具有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即“有意味的形式”。这些图形是由具象的动植物写实逐渐地图形的抽象化和符号化,这正是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的过程。这种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的,是他们在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中掌握和熟练了并提取自然界中美的形式规律(节奏、韵律、对称等等)。然而,这些图形通过大量的反复地运用到他们的巫术礼仪中或是日常生活的陶器中。正是由于这些几何图腾纹样被大量地运用到并布满了整个器物,使原始图腾含义更加加强了。原始人类正是通过图形符号来传递某种信念,这也就是给予图形某种意义的活动。

四.仰韶彩陶文化图形的象征性;

“图形设计若不具有象征或词语的含义,则不再具有视觉传播,而成为美术了”,设计理论家梅格斯。图形的象征性是指采用与信息内容有某种意义的联系的事物图形、文字、符号、色彩等,以比喻、形容等方式象征图形对象的抽象内涵。象征性图形往往采用已为社会约定俗成认同的关联物象作为有效代表物。

在彩陶文化时期,就有大量应用符号表达他们的某种思想和观念。这些图形不仅是装饰,更是氏族的标志和象征,它其实就是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来使用的。这些图腾标志不是随意的,而是来源于生活,并在当时社会上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一些具有寓意的图形和符号。如在生态条件恶劣的环境下,人们对生殖繁荣向往,所以鱼纹的大量运用和复制来象征生殖繁荣,渐渐成为了人们的社会的共同信仰。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仰韶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探寻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汲取传统文化带来的丰富文化养分,在当下的文化设计领域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当下中国文化在全球化的氛围之下,必须充分利用传统民族文化这种资源才能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既要保持自身文化纵向发展的独立性,又要挖掘和开拓与本土传统艺术元素横向结合的协调性和共融性,这样才能够产生更加完美的、丰富的视听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仰韶文化范文第3篇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除课堂传授外,应开展实践活动,大力地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并细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度,以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宽度;深度;精度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的精华,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熏陶和培育了一代代志士仁人和英雄才俊,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得以维系,而且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1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青少年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从整体上理解和宏观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崇仁爱原则,倡扬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重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以及社会关系中的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等。当传统文化内化为青少年的素养时,便赋予他们一定的思想、观念、情感和性格,这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将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和决定作用。

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谈到:“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主体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也明确提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青少年。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人文素养提升已很明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残奥选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抗震救灾精神;以及表现在青少年中“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抱负;“高山流水”般的友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涌现了洪战辉、徐本禹等优秀大学生,马健、王亮等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以及优秀的奥运会志愿者群体……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的伦理道德、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基础、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大力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深度,细化精度,着力追求青少年人文素养的提升

2.1开展实践活动,大力地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

有效的文本(教材)或课堂教学囿于篇目、时间,未能道尽传统文化之精粹,而学生若仅满足于翻译背诵古诗文,也定然不能真正领略传统文化真味,一味下去反倒学而生厌,其结果收效甚微。鉴于此,应该引领学生走出课程之苑囿,到社会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活动实践中感染、熏陶。从而让成语楹联、书法谜语、民风民俗伴随着灯笼、窗花、中国结一道走来,从而极大的拓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让学生知道忠孝烈义,懂得仁勇智信,最终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从而形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

例如,学校组织游览寿州古城,那么就可以顺便要求同学们了解寿州历史,感受民族文化的璀璨;参观包公祠,可以要求同学们认识包公清廉的历史形象;攀登八公山,游览升仙台,能够让同学们想象到汉代淮南八公的风采。还有古代的文学作品,同样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例如,可以让同学们通过读《封神演义》最后一回,了解中国主要姓氏的起源;通过读《西游记》中提到的佛教诸神,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主要的佛经。再例如“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的活动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农桑文化、军事文化、工商文化、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一场活动牵涉到这么多领域,从各个领域的角度感受家乡的传统文化。

实践活动拓展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宽度,不但使青少年知道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使他们明白这一传统扎根于民族的土壤的道理。

2.2丰富活动形式,激发青少年的探索兴趣,有力地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存在着对历史及传统文化兴趣不浓的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青少年情感丰富,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思维认识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求知欲明显增强;学习目的逐渐明确,学习内驱力明显增强。根据青少年这一特点,要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就必须使教育具有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内容的趣味性、价值的可观性。为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力的深化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

2.2.1以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课本中,它的魅力更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眼下正兴起的传统文化解读热不正是教育良机么?于丹教授讲解论语心得,易中天教授品三国,风靡全国,妇孺皆知,相信在青少年中也会引起轩然大波。一种文化有否魅力是决定学生能否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对青少年,传统文化除了科学性外,最具有特色的是它的魅力。

2.2.2以传统文化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对事物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学习动机容易随着事物价值的判断而转移,容易把自我提高的动机放在认为有价值的事物上,而对认为没有什么价值的事物则会降低动机。而要如此,就要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和生活密不可分,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亲自体会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传统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这一点实践活动比文本阅读有更大的优势。例如“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的活动中,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

2.2.3形式的灵活多样性更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青少年学生情感丰富、外显,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实践活动。文本传授变化为有趣的灵活的活动课,在集娱乐性与文化性的活动中接受熏陶,化单调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易,在志愿者行动、社会调查、中秋赏月等活动中增长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养。

学生并不是真的对传统文化兴趣不浓,而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只要我们的教育改变单调枯燥的形式,代之以灵活多样、活泼有趣、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形式,他们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兴趣之火就会被点燃起来。

2.3重视价值取向共优化,感动青少年的心灵,着力细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度。

青少年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指的是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注意和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和谐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恩”,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故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其平等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习者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

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在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多方了解、接触,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某一种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发展、内涵、特点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即使难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率真的心灵却不迷失方向能勇往直前追求光明之旅。

仰韶文化范文第4篇

当我们兴高采烈的走进那个新的环境时,看见了一张又一张欢笑的脸。那时我们谁也不知道谁,但乐于交友的我们很快就打成一片了,从此我们成了一个集体——09-1,那是我们心想——永不分离。

每当有什麽集体活动时,我们总是踊跃参加。每个人都想着为这个集体做点什么,都想为这个班集体增光添彩。并且我们做到了,而且真的很出色。望着班里那一张张光彩照人的奖状和那一面面来之不易的流动红旗,老师笑了,我们也笑了。我们迎着朝阳、披星戴月努力学习,每个人都有着那么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儿,都有着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在阳光下,我们一起做游戏,大家欢笑嬉戏,仿佛觉得这一刻整个世界都在为我们高兴……

然而,有一天我们开始懒惰了。或许我们有些疲倦、或许我们有些放松、或许我们有些骄傲总而言之我们下降了。看着我们直线下降的成绩,老师无奈的叹息……而此时我们却是一副无所谓的心态。我们不再那摩努力的学习,只顾着玩耍取乐。上课时,下课时只顾着嬉戏……就这样那一张张光彩照人的奖状没有了,那一面面流动红旗不再光顾我们班了,老师的脸上不再有过笑脸了……老师教导我们,劝诫我们,然而这些都挽回不了同学们的心,大家依旧玩耍嬉戏。虽然我们的成绩一落千丈,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却日益加深……可是我们殊不知危机正一步一步向我们靠近,终于它到来了……

那一天阳光很灿烂,可谁会想到暴风雨将要来临……那一天那一份那一秒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还深深地记着,上课铃响了,老师却迟迟不来教室,大家都有着不好的预感……果然过了好长时间校长来到了我们教室,好委婉的语气还带着一丝请求一字一顿那摩清晰宣布着分班的消息。那一刻,天好像都塌了,看着同学们一个一个走出教室失落的背影,我们泪水一滴、一滴、一滴的往下掉。。那不是我们的眼在流泪而是我们的心在滴血啊!望着老师无奈的表情和红红的眼圈我们心更痛了……

还是新的环境,但此时我们的心情却悲痛欲绝……如今在这个新的环境里,我们是多模想念昔日的同学和老师啊!可如今后悔又有什莫用呢?只怪当初我们不珍惜,不听话才导致最后这个分离的局面。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分离后才知道后悔,花样少年的我们不懂得珍惜……

仰韶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养成教育;青少年;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16-2

“养”初见于《孟子》:“以善养人”,“才也养不才”,“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成”指“成人”、“成器”,即达到教育目标。青少年的养成教育,从广义上说就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他们的“知、情、意、行”等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蕴涵良好的养成教育的精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背景下,儒家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思想对青少年养成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儒家文化中养成教育内容的现代意义

关鸿羽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指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情、意、行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四大要素。儒家文化中关于‘知、情、意、行’有着精辟的论述,有着广泛的现代意义。

第一,学而知之。“知”是指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判断,正确的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良好养成教育的思想基础。我国古代儒学家非常重视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儒学创始人孔子强调“学而知之”,即“多闻”“多见”“择善”“识之”。《论语·述而》中记载了孔子的话“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孟子在《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北宋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就是要从日常生活中来践行道德规范,他认为“所谓致知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羞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明朝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思想,他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先天道德标准,是人们判断事物的准则。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一方面经济转轨带来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其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部分家庭教育中的溺爱纵容使得很多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和“利己主义”者。因此,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良好养成教育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主张的“学而知之”即通过学习获得良好道德认识的观点历经千年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现代养成教育中值得借鉴。

第二,道德修养。“情”即道德情感,指人们对事物爱憎、好恶的态度。儒家道德修养所追求的是真、善、美的完美境界。正如《论语·大学》开篇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 是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的。儒家的修身思想主要是围绕仁来展开的。孔子把仁视为做人的根本,甚至把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程颢、朱熹、王夫之等人在孔、孟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前发展了以仁为核心的修身思想。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现代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需要儒家道德教育的回归。儒家思想积极追求理想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强调在现实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达到理想境界;在人生实践中自强自立、奋发有为,成就理想的人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道德修养观倡导积极的处世态度、入世的精神以及讲求奉献的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儒家道德修养观所建立的是非善恶的评判标准,主张依靠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行为,反省自律,不仅为人们理解荣辱观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思想理论基础,更是人们行为选择和实践的行动指南。

第三,意志品质。“意”是古代儒学家非常重视的环节,良好的品德与坚强的意志是密切联系的。孔子和孟子都极力追求崇高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精神。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尚志,孟子曾曰:“居天下之广居,走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的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也是强调坚强意志的主要性。

养成教育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过程就需要坚定的意志品质。这也是儒家思想宣扬的“修身养性”、“内圣外士”的重要构成之一。所谓“士不可不弘毅”,只有在坚定意志为支撑的基础上树立的理想才能达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人志向。

第四,知行合一。“行”即道德行为。古代儒学家重视知行合一,慎言躬行。在《论语》中“子张问行。子日:‘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貂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为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荀子不仅强调学行一致,而且有“行”高于“知”的思想,认为“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明朝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认为“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古代儒学家注重在日常行为中恪守行为规范,将道德要求与自身修养紧密结合,这同样对现代青少年养成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儒家文化中养成教育方法的现代借鉴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代儒学家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在实践中总结和验证的,为我们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循序渐进。

所谓“养成”,即“养”而后成。“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决非一日之功。而“养”的前提是老师的教和引,要教得“勤”,引得“到”,才能养得“成”。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在现代养成教育中存在一些运动式、口号式的教育方式,希望习惯的养成能一蹴而就,那是错误的观点。古代儒家家循序渐进的方法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第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即对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学生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孟子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出了五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儒家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已成为自古到今经典教学原则。

第三,道德践行。

古代儒家学者将认识论和道德修养论结合起来,强调道德认知和道德践行的统一。明朝王阳明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方法。当今许多青少年中存在只是高谈修养、道德而在生活中却不能践行自己行为,其原因在于我们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只停留于说教阶段,忽视了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素质的引导。所以,现代养成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就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能力。

第四,言传身教。

《论语·子路》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强调的是教师要注意自身修养,树立榜样的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仪态、作风、为人处世等表现一方面有利于把枯燥、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从而增强德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是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前提和关键,正所谓“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

儒家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是现代教育一笔博大精深的宝贵财富。教育者应该继承与发展,学以致用,在现代养成教育中将儒家思想的“知、情、意、行”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贵臣.孺家知行思想及其对中学德育意义的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2]张心亮.孺家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焦作师范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3]朱明贤,郑克卿,赵国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教育[J].理论视野,2007(12).

相关期刊更多

史前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安半坡博物馆

考古学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西部考古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