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倾吐心声

倾吐心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倾吐心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倾吐心声范文第1篇

一、生活和阅读——发掘源泉

1. 叶圣陶先生说:“应该去寻找他的源泉(指作文)。有了源才会不停地注入真实的水,这源头就是生活”。因此,教师要从丰富学生的生活入手,训练学生多角度吸收信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把生活的素材加工成丰富的信息。生活是多彩的,学生情绪饱满地投入生活,如布置教室,设计学习园地,筹划班队活动,参加各种兴趣活动等。教师教会学生及时捕捉灵感,那么写作的素材就会如同有源头的活水源源不断。

2. “如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章之影响,不必有意摹仿,而思考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所谓阅读为写作之基础,其意在此。”(叶圣陶语)通过阅读,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在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我们还要不断拓宽阅读内容:有关课文的资料,中外名著,科普读物等,甚至可以逐步发展到网上看书和资料,让学生在广阔阅读的基础上吸收思想,拓宽思路。

二、仿写到创写——培养创新

就像婴儿学走路一样,经过学习后才慢慢会走。倘若学生对童话、诗歌、书信等文体没有接触过,怎么能让他们写出这类体裁的文章呢?因此,写好个性作文的途径是从仿写到创写。仿写可以依照课文写。小学生所学的每篇佳作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如学习《海上日出》,让学生仿写《家乡日落》,学习《草原》,让学生仿写《家乡的田野》。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写出的作文五花八门,闪烁着个性的光辉。

三、求真与想象——放飞个性

《标准》强调:“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个性化作文应该是求真和想象并存。求真,就是写生活,写真情实感。同样的生活内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写作内容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如面对禽流感,有的学生认为它很可怕,应处处小心行事,躲在家里最安全,不要与任何人接触;有的学生则认为它并不可怕,只要从自身做起,预防为主,加强锻炼,禽流感是难以兴风作浪的……“最杰出的艺术本就是想象。”可见,一切创造活动都伴随着想象。丰富的想象使文章别开生面,能将难状之物之景,难写之情诉诸笔端,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给文章带来新意。如参加学校的读书公园,学生编起了童话《读书公园里的悄悄话》、《比美大赛》、《读书公园的叹息声》等有童话气息的故事,无一不张扬着独特的个性。

四、我笔写我心——倾吐心声

1. 提倡个性化的语言。小学生语言要个性化,是指语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特点和个体特点等。因此,个性化作文的一个秘诀就是说自己的话,抒自己亲身的情感,写自己独特的见解。如一学生写的《歪牙老师》:“老师的两颗门牙向外暴着,一颗像爷爷上山砍柴用的斧子,一颗像妈妈厨房炒菜用的铲子。”语言鲜活,把“歪牙老师”的外貌特点充分地刻画出来了。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自己喜爱的内容。《标准》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深受感动的内容。”个性化作文就是还学生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自己喜爱的内容。如教师在讲台放一个储蓄罐,学生通过思考、观察、讨论,结果有的写成记叙文《储蓄罐的秘密》、《储蓄罐的来历》等;有的写成童话《储蓄罐的诉说》;有的写成诗歌《啊,储蓄罐》等。

五、激励评价——发扬个性

倾吐心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生 引导 倾吐

引导学生学会“倾吐”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想象,为“倾吐”插上翅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为他们的“倾吐”插上翅膀,直至达到让他们感到“不吐不快”、“一吐为快”的快乐无比的学习境界。例如,教学《小小的船》一课,学生学会“看见”一词,我及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现在假如你也到了弯弯的月儿上,你会看到什么?”经过片刻的沉默之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我看见了星星,我看见了长城,我看见了卫星,我看见了宇宙飞船……”精巧的引导,使孩子思路大开,一吐为快。

想象与联想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有利于其思维逻辑性的形成与再造。同时,它使学生在语文课中憧憬美好的生活,领略文章优美的意境、使其充分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课堂教学的往往由此而来。

二、合作学习,为“倾吐”搭设舞台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合作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小组学习为一些不敢发言的学生消除了恐惧心理。为了切实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出语文学习质量,在回答问题时,我往往来取“学习小组共同答题”的方法,让每一位小组成员充分发言,各自发表见解,又相互补充意见。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就凝聚着小组所有成员的智慧。另外,小组学习是每个成员之间在思维上的合作过程,即把自己的思维融入他人思维的过程中,印证了现代教学论所倡导的“吸纳他人认知,交换自己视角,再造思维广度”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更为广大同学提供了“倾吐”的舞台,让他们活跃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

三、充分读、背,为“倾吐”做好积累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多读多背的重要性。多读多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符合“厚积薄发”,知识的吸收积累与知识的创新应用之间的辩证发展的规律。小学生正是在多读多背的过程中,不断反复地去感知、感悟信息,去筛选、提炼信息,经过重组,将大量有用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之中。语言表象、文字表象,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文章、段落,其内涵比较丰富,教师的理解只是一家之见,往往容易把学生拘谨在一个狭小的思维空间里,孰不知语文学习的乐趣正在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妙。与其这样,不如让学生在充分读、背的过程中,去熟悉理解,去欣赏品味,去咀嚼吸收。例如,《雪娃娃》一文是一首儿歌,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语言节拍错落有致,双句韵脚明快顺口,而且整首儿歌想象丰富,表达了童心、童趣。如把人形的雪堆及太阳当人看,称作“娃娃”、“公公”,像人一样能“看家”能“抱人”。所以本课非常适宜朗读和背诵训练。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指导,感用语言魅力,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读。(1)指名一人读;(2)学生自由读;(3)指名四人每人读一分句;(4)小组合作读;(5)两组比赛读;(6)各小组同号按分句齐读。优美的文字与新颖的阅读方式相结合,将学生带入了美的殿堂。他们不知不觉就将句子背下来,而其中所蕴涵的童心、童趣自然而然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流露了出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读、背的兴趣,我还经常采用乐谱填词的方法,将课文变成歌曲,让学生学唱。通过师生共同的听、唱、表,使学生既受到美的熏陶、又强化了课文的背诵。

通过反复大量的读与背,学生有了“倾吐”的基础,同时在读背的过程中,思维集中,思维活跃,这样才是学生“悟”的过程。有了悟性,学生学习语文的“灵性”就不难被激发出来。

四、参与评价,提高“倾吐”的质量

倾吐心声范文第3篇

事实证明,重视平民化的视角和互动式的运作,对改变长期以来居高临下生硬灌输的状况具有显著效果。同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多样化的体裁回归生活,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作为传播艺术的载体存在,或者是以承载信息和观念、知识和意志的工具介入人们的现实生活,新闻图片最初乃至最终的目的无外乎给予人以情感与思想上的影响。而新闻图片所体现出来的传播者对人与人生存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不仅是它作为影像介入现实生活的一个显著特征,而且也已经成为摄影自诞生早期摆脱绘画的“艺术”羁绊以来,彰显其独立的媒介意志和标志。新闻图片正是借助了这种更深入更容易地进入人类心灵的表现形式,从而凝结成一股饱含情感与思想的影像力量。

视觉冲击与人文关怀

――突发性新闻图片中的拍摄

突发性新闻图片在公共传播中的审美标准,一直是新闻摄影界潜心推进的重要命题。因为这类题材的审美在操作上既难把握又敏感。面对同一组画面,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视觉教养、不同政治观点、不同地域的受众均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视觉感受。比如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时代》周刊的封面是一个大人抓住一只小手的照片,既有视觉冲击力,又要有内容的表现力;既把现场的惨烈氛围表现出来,又不能形成血腥刺激;既要鼓舞信心,又必须把生者与死者、受难者和求助者展示在画面上。然而,一触即逝的瞬间又往往很难展开对许多不宜视觉的避让。因而人们也往往把这类题材的拍摄、选择和传播,作为衡量一个新闻摄影传播者乃至一个传播媒介的新闻图片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5・12”汶川大地震中及后来的摄影报道,事实上就是一次对新闻摄影审美传播能力的检验。

在以往的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摄影报道中,报道阶段一般在10天左右,很难形成报道的热点。而汶川抗震救灾的报道,在激烈的生命救援高峰过后,北京晚报的摄影人紧跟着又进入了持续的对受灾群众精神治疗的人文关怀中。他们在自身精神和身体还没有得到恢复和治疗的前提下,十数次往返灾区,把抓拍抢救生命的触角延伸到灾难现场的各个角落。我们知道,在一个新闻事件中,常规报道提供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基本过程,而新闻图片则记录了现场真实存在的场景、情绪、氛围和细节。视觉给受众的不仅是信息,而且直接作用于读者的情感。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北京晚报制作的大型新闻摄影组图《生生不息》可以作为一件“范本”。他们将灾难中及其后的一只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乃至一个书包等细节用影像表现中的虚实对比、景别大小、影调深浅等进行了巧妙的处理,进而实现了新闻摄影影像传播的高技术和高品味。

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认知前提,一批鲜活的新闻图片自然应运而生,形成了好策划、好图片、好版式的多赢。因为摄影人多次深入现场,用心记录下震后灾区的民生,图片的强冲击力让阅读者看到的不单单是生者的伤感,还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信心,进而在传播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引导舆论、凝聚人心的良好效果。《永恒北川》、《播种希望》、《溜索老汉》、《生死线上》、《生命佑护》、《巨石之家》、《一路寻找》、《领悟坚强》、《感恩的心》等组图留在了广大受众的记忆里。

这样一组长达32个版组的新闻图片体现出摄影人的责任感和思想深度,同时也衡量出阅读者对这重大事件的情感积累和理解程度。因为对于摄影人、媒体和阅读者来说,这样一组图片最终是作为思想的产品被发现、记录、传播和接受的,因为画面里有着太多的观点、倾向和情感。对这些特定人群、特定环境、特定事件长时间、多侧面、大跨度的动态直观的拍摄,甚至还有私人空间的个性化留影式记录,更多地揭示出人的良知,显然比那些对物和单一的人及事做静态描述,体现了较为直接也更为温和的人文关怀,更接近于人们共同的生命体验,当然也就更容易激发起阅读者关注的欲望和力量。

在平凡中寻找不平凡

――日常新闻图片的拍摄

新闻图片最难拍的其实不是突发事件,而是日常活动的拍摄。因为这种日常很难有激烈的意识碰撞,很容易让摄影人的热血冷下来。这就可能出现两种状况:一种在冷却中慢慢颓废消沉,也只能这个样子了。另一种则是冷静思考,如何做得与他人不一样,在平凡中寻找不平凡。北京晚报周五刊的图片专刊《新闻目击》,无疑是第二种情况。同样的日常事情,摄影人用影像从新闻点中采取不同的视角表达观感,传递的不仅仅是情趣,表述的是和谐、进步。你看到的,是摄影人期望表达的;你不知晓的,是图片背后的故事。那是由于这里真实记录下的每一瞬间,没有刻意选择,没有人为雕琢,每一个画面都像是你见过的,一切似乎都是兴之所至,其实,一种勇敢、坚韧、信心和精神则凝聚在画面中。

一般来说,新闻的深度报道需要具备强调独立的观点、深入的评论分析、独家的观察与细节描述以及全局性资料整合这样几个特征,而图片仅仅是深度报道中的一种补充表达方式,甚至只是对深度报道中所涉及的资讯的证明或再现方式。但是,《新闻目击》的事实证明,新闻图片也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深度报道方式,只是它的讲述方向与阅读者的接受方式“与众不同”。由于阅读者在接受新闻图片的时候,是在自行理解与思考,它比文字更开放,没有独断的唯一性。

应该说,常常放在宏观中考量的民生到了新闻图片里就一定应该是微观的。它是好作品的理想境界,也是高水准摄影人的职业姿态。可不少民生内容的新闻图片多与解释、判断及数字纠结,影像本身却成了陪衬。《新闻目击》的民生从画面中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微观到为什么必须这样生活,这种微观还延伸到镜头以外:主人公眼下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不是所有的微观都让人过目不忘,微观中的质感和发现是《新闻目击》独有的像素。

基于现代传媒手段的发达,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得到一般意义上的“信息”,更愿意关注在新闻推衍中的细节。在视觉传播几乎可以覆盖所有“新闻”的当下,摄影人对视觉细节的发现和捕捉显然是个更见功力的事情,因为细节往往包含了更丰富更耐人寻味的民生事实。本质上,新闻图片之不同于文字报道的魅力就在于进入视场的所有无以遁形的信息。什么叫“新闻图片”?“新闻图片”中的“新闻”要素与“视觉”要素是两个有关联又有区别的东西。《新闻目击》曾刊载“蚁族探穴”的一组图片,在这里,“新闻”是最早记录了生活重压下蜗居在城乡聚居村里的大学毕业生们的生活原生态,其中男女混住、“一看你裤腿和鞋上的烂泥,就知道你是从唐家岭出来”的笑谈,则捕捉到“蚁族”生动的瞬间表情。摄影人不在乎是“原始”还是“文明”,只凭着一种自觉的敏锐与冲动,力图展现朴实生动、毫无修饰的自然画面。有“新闻”,又有“视觉”,精彩。而向读者揭示了心酸角落的人们,并成为瞩目的焦点的同时,也为政府部门解决个中问题提供了参考。

倾吐心声范文第4篇

陕北不是富庶之地,但贫瘠到极致也许是一种富足。陕北充满了神灵之气,秦始皇就多次巡边到陕北,世界文明史上无与伦比的秦故道残留的路基至今还可并行六辆大卡车。20世纪30年代,红色根据地几乎损失殆尽,中央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只有陕北根据地保留并发展,最终成为中央的最后落脚点。当日寇侵占了大半个中国时,延安举起他粗壮的铁臂奋起抗击,成为八年抗战的灯塔而名震全球,一代伟人就是在陕北这块土地上丰满了他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理论,使延安在历史典籍中辉煌到了极致,成为革命圣地。

在朴素的延安城里走着,一不小心,抬头就看见那高高的、黄土青青的窑洞,就听见历史从那里传来的隐隐回响。四壁黄土,一盏油灯,这里已经简陋到不能再简陋,但正是在这里,和他的战友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些伟大的思想也就像土豆、小米一样在这黄土坡上的土洞洞里奇迹般地生产了出来。我在窑洞里盘桓,看着这些绵软的黄土,我坚定地认为,窑洞是有生命的,它是思考的窑洞。延安岁月是及我们党与土地、与人民联系最紧密的时刻,正是朴实的陕北人,使革命得到坚不可摧的支撑,而革命更使这块土地独一无二。

而“信天游”又是它的一大“特产”。我敢说,天下的情歌没有哪一处有陕北的丰富,没有哪一处有陕北人那样的细腻。“摸摸你的小手手,亲亲我的小口口,哥哥啊,我们俩一块过。”“半夜里想起干妹妹,狼吃了哥哥不后悔”……听着这些歌,你看那感情表达得多么直接、多么浓烈!

倾吐心声范文第5篇

情绪劳动的概念是20实际80年代初,社会学家ArliRussellHochschild首先提出的,在1979年出版的《情绪工作、情感规则、及社会结构》中,对情绪劳动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认为,情绪劳动是可以管理的,多存在于情感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中。情绪劳动强调的是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使其适合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的要求,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劳动。

二、图书馆情绪劳动管理

1.图书馆劳动情绪劳动的内容

图书馆情绪劳动包括自主调节、表面扮演、深度扮演三方面内容。自主调节,使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感受到的情绪与管理组织所期望的情绪表达相一致。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情绪劳动有着认同感,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劳动进行自主调节,真诚表现出管理组织所期望的情绪表达。表面表演,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情绪劳动的目标认同感不高,为了在工作过程中展现出管理组织期望的情绪表达,通过改变自身外在的表情行为,表现出一种表面化的、符合期望的情绪表达,此种情绪只需对表面的表情行为进行管理。深度表演,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通过改变自身的真实感受来展现出管理组织期望的情绪表达。这种深度表演包括内心情感的改变,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情绪表达,所以需要对表情行为和内心感情都进行管理。

2.图书馆情绪劳动管理的策略

情绪劳动的影响是双面性的,对情绪劳动的管理也要是从双层面进行分析,即图书馆管理组织层面和图书馆层面。从图书馆管理组织层面应该关注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生活,注意他们的情绪劳动状态,给予图书馆管理人员适当的压力,使他们能够积极面对工作。建立情绪劳动管理机制,采取激励政策,使情绪劳动与工作质量评价挂钩,从而激发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升工作质量,提高服务效率。从图书馆层面应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情绪劳动技能培训和情绪劳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尊严和价值,让他们可以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体味到工作的乐趣。给图书管管理人员进行情绪劳动技能培训可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让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劳动状态,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三、情绪劳动管理与图书馆管理创新

1.情绪劳动管理的引入,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要求

多年来,图书馆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传统的管理模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料及信息的汇集中心,为广大读者提供智力支持,对图书馆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图书馆管理创新已成为必经之路。图书馆管理的创新体现在管理内容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策略的创新及管理理念的创新。现在服务理念都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情绪感受。图书馆管理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把人放在主体地位,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所以图书馆管理要把情绪劳动管理加入在内,加强图书管理创新。注重图书管理人员的情感情绪的管理,使图书管理人员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为读者服务,从而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及读者的满意度。形成以情绪劳动为特色的图书馆文化,从而达到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目的。

2.情绪劳动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意义

由于图书管理人员每天的工作基本都是整理图书、新书编码、记录读者图书的借还、解答读者的问题咨询,长年累月就会觉得单一、枯燥,容易形成倦怠心理,失去对工作的兴趣及耐心,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引入情绪劳动管理,加强图书管理人员情绪劳动管理,及时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不良情绪进行调控,可以让图书管理人员以合适的情绪状态面对读者借书、还书等问题的咨询。由此可见,情绪劳动管理有利于图书管理人员保持身心健康。当图书管理人员以健康积极的情绪、温和的态度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时可以获得读者的好评,促进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长期保持下去会形成良性循环,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图书馆是知识资料汇总的地方,图书管理员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以饱满的精神态度,微笑面对读者,耐心解答读者的问题,使图书管理人员的情绪劳动质量保持在最佳状态,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良好的服务,从而配合图书管理人员提高图书馆工作的质量。由此可见,消除图书管理人员的消极情绪,加强情绪劳动管理,不仅有益于图书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还可以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读者的满意程度,同时还有利于图书馆工作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